我在幼儿园中班教案生活与健康(十四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在幼儿园中班教案生活与健康篇一
1.以肢体动作来表现绕弹簧过程及其弹跳特征。
2.能两两合作,协调游戏。
较为宽敞的场地 幼儿看过小弹簧,知道小弹簧的外形特征和特点
(一)开始部分
1.队形训练:带领幼儿走圆(大皮球)带领幼儿模仿动物(动物园)带领幼儿进行走跑交替练习。带领幼儿由圆走成六列纵队。
2.调整队形、队列:请小朋友听老师口令“立定”(要求幼儿立定站好在位置上)“原地踏步”(要求幼儿原地有地踏步)前后调整位置(要求幼儿伸出手臂,踏步,进行前后位置的调整)立正、稍息练习。
3、活动身体:带领幼儿活动身体各部位,重点活动脚部。
(二)基本部分
1.小弹簧跳一跳
小朋友你们知道小弹簧吗!小弹簧喜欢怎样玩呢?(引导幼儿说出小弹簧喜欢蹦蹦跳)那,现在,我们也像小弹簧一样来蹦一蹦,跳一跳吧。(带领幼儿模仿小弹簧进行蹦跳练习,(提醒幼儿蹦跳时,应控制好力量,小心脚踝、膝盖等处受到运动性创伤)并同时边练边念儿歌“我是一只小弹簧,蹦一蹦,再跳一跳”
2.绕个圈跳一跳
小朋友,你们知道小弹簧长得什么样子吗?(引导幼儿记忆,弹簧是一圈一圈绕起来的)那,现在我们来学做小弹簧吧,先绕一绕,再跳一跳。第一次可以先绕一圈,如果绕一圈你转得好,就可以绕两圈再转。(提醒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绕圈跳练习)
幼儿练习,教师观察,提醒幼儿不可转多圈,平衡能力差的幼儿可尽量少转。
3.按按按、跳跳跳
①小朋友都绕成会跳的小弹簧了,你们以前和小弹簧做过游戏吗。如果你把小弹簧按下去,它就会跳起来,如果你轻轻地按,它跳得低一点,按得重的话,它就会跳得高一点。
②教师示范蹲跳的动作。
③现在,请一个小朋友扮演小弹簧,老师来做按弹簧的人,我按得轻你要跳得低,按得重就跳得高。(教师与一幼儿合作游戏,并带念儿歌“我们都是小弹簧,按一按,跳一跳。按得轻,跳得低,按得重,跳得高。跳跳跳,跳跳跳,真是快乐的小弹簧。”)
讲解合作游戏的要领:两个人一起合作,你按我跳,我按你跳,可以按肩膀、头部等处,被按者一被按拍,立即往上跳。
④幼儿自由结伴,进行按按按、跳跳跳的游戏。
(三)结束部分
1.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重点放松膝盖,脚部。
2.幼儿排好队,回教室。
我在幼儿园中班教案生活与健康篇二
1、通过对比观察了解外密内疏的黑白线条画表现形式。
2、能运用各种线条和图形大胆表现自己喜欢的人。
3、在活动中喜欢和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欣赏黑白线条画的经验。
物质准备:范例《美丽的公主》《我最喜欢的人》、实物投影仪、绘画纸、黑色水彩笔。
教师从安静活动逐渐导入。
师:我最喜欢**,因为他坐的直、 我最喜欢**,因为他学本领认真……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帮助幼儿拓展思维,大胆讲述自己喜欢的人。
师:我们也很喜欢美丽的公主。(教师出示范例《美丽的公主》引导幼儿观察。)这幅作品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出示范例《我最喜欢的人》)师:这是一位小朋友画的他最喜欢的妈妈,请你仔细观察,这幅作品和《美丽的公主》有什么不一样?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对比观察了解外密内疏的表现形式。
教师总结:你们真能干,将这两幅画进行比较,大家很快就能看出它们的不同,也知道了这种外面背景多、密、中间事物少、疏的黑白线条画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
师:我们今天也来用这种方法画一画自己喜欢的人,那么应该怎样表现呢?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先画出轮廓,然后在背景处用各种线条、图形进行装饰,要画的满、密、多。
提出要求:
1、把自己喜欢的人画大,可以画头像也可以画全身,要占满整张纸。
2、大胆用各种线条、图形,运用外密内疏的方法进行装饰。
幼儿自由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弱的幼儿运用线条、图形进行装饰,提醒能力强的幼儿掌握好外密内疏的表现形式。
1、幼儿自主互相评价。
师 :和好朋友说一说,你最喜欢的是谁,用了什么方法表现的。
2、展示幼儿作品,布置班级环境。
我在幼儿园中班教案生活与健康篇三
1、让幼儿以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春天的景象,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想象来表现春天。
3、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保持桌面干净。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春天是最一个美丽的季节,在春天里万物复苏、万树萌绿、绿草如茵、百花争艳。它们给大自然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美。美术课应贴近幼儿的生活,让幼儿接触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感受、观察、了解、欣赏春的气息、春的风采,大胆表现春天的色彩。
在亲近大自然的活动中让幼儿初步掌握观察的方法,初步训练观察的能力和对色彩的感受、记忆和表现能力。本课主要意图是让幼儿较充分地感受春天的美,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引导幼儿发现春天的变化,用自己的想象去装饰去表现春天。
1、春天里一些标志性的东西的图片(燕子、柳树、桃花、蝌蚪、花丛、种子发芽、放风筝、春雨)
2、布置有春天气息的环境。
3、幼儿已有春游的经历和春游时的照片。
4、勾线笔、画纸、油画棒等材料
一、谈话导入。
1、师: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
2、师:春天到了,你们有出去春游过吗?你们在春游时都看到了些什么属于春天特有的景物呢?(请幼儿根据以有的经验回答)
3、在幼儿回答之后出示幼儿春游的照片并请幼儿讲解。
二、引导幼儿观看春天的景色,并讲述春天的特征。
1、出示已准备好的图片,请幼儿观赏。
师:前几天,老师也出去春游了,回来的时候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属于春天特有的东西,这些东西老师有的拍下来了,有的画下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是什么吧!(请幼儿观看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讲出图片中的景物)
2、激发幼儿能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看到的春天。
师:你们觉得你们看到的春天美吗?你们想不想把这么美丽的春天留住呢?
三、引导幼儿用绘画的方式将春天画出来。
1、师:老师有一个办法可以把春天留住,我们可以用绘画的方式将春天画下来!然后将画出来的画放到墙上展示,为春天做一个画展。这样我们就能天天看到美丽多彩的春天了。
2、请幼儿到教师布置好的环境中边感受春天边绘画出自己看到的春天。
四、欣赏春天画展。
1、在幼儿画好春天后教师将画放置到已备好的主题墙上,并请幼儿为自己的画讲解同时请大家欣赏。
2、相互欣赏、评价。
五、活动结束。
本活动目标定位我根据本年龄段幼儿的认知特点,重在培养幼儿对常见科学现象的兴趣和初步的探索欲望。在活动中我注重让孩子在玩中探究,丰富体验,特别是能大胆地尝试让幼儿将自己的感受与体验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给幼儿较充分的发展机会。由于孩子已经有了春游的经验,使得他们在活动中能大胆的去想像春天,并用自己的想法来装饰春天。而在绘画的过程中我给幼儿们准备了有关于春天的歌曲,让幼儿们都感受到了春天的乐趣。
小百科:春季,四季之一。春,代表着温暖、生长。春季,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随阳气上升而萌牙生长,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
我在幼儿园中班教案生活与健康篇四
语言领域
中班
1、幼儿在了解马车、汽车、火车、飞机的基础上,用语言讲述这些交通工具的名称及特点。
2、幼儿能根据声音的不同说出相应的交通工具,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1、多媒体课件;
2、畅言语音机。
(一)导入部分
师:小朋友们你们今天是怎么来到幼儿园的呢?
幼:我是爸爸骑摩托车送来的;
我是妈妈骑自行车送来的;
我是爸爸开汽车送来的;
师:小朋友刚才说的摩托车、自行车、汽车都是不同的交通工具,我们乘坐这些交通工具时都要注意安全哦!生活中还有许多其他的交通工具,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个交通工具,我们一起来认识下他们好吗?
(二)展开部分
师: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猜猜老师带来了什么交通工具?
1、播放马跑录音,让幼儿猜一猜是什么?
出示“马车”的课件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马车的特点。
小朋友们请看这是什么?(这是马车,马车是马拉的四轮车。模仿驾车时“得儿,驾:的动作和声音。)
2、播放汽车开动时的录音,让幼儿猜一猜是什么?
出示“汽车”的课件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描述汽车的特点。(这是汽车,汽车有四个轮子,跑的很快,幼儿模仿汽车的动作和声音,唔唔唔,嘀嘀嘀)
3、播放火车开动时的录音,让幼儿猜一猜是什么?
出示“火车”的课件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描述火车的特点。(这是火车,火车有长长的身体,在铁轨上奔跑。模仿火车的动作和声音。轰隆隆,轰隆隆,呜呜呜)
4、播放飞机起飞时的录音,让幼儿猜一猜是什么?
出示“火车”的课件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描述飞机的特点。(这是飞机,飞机有一对“翅膀”,飞得很高。幼儿模仿飞机的动作和声音。唔唔唔)
5、教师通过“猜猜我是谁”的游戏,巩固幼儿对四种交通工具的掌握。
(1)猜一猜
游戏玩法:教师用畅言语音机播放交通工具的声音,小朋友说出交通工具的名称。
(2)演一演
游戏玩法:教师用畅言语音机播放交通工具的声音,小朋友们一起来用动作和声音来表演。
(3)我来说,你来猜
游戏玩法:教师说出交通工具的特点,请幼儿戴有相应头饰的交通工具站起来表演。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们,咱们在教室里玩了这么久了,现在我们一起开着自己喜欢的交通工具去外面玩吧!
交通工具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物,处处都能看见在交通工具的身影,所以对幼儿来说,对于交通工具是不会陌生的,它贴近幼儿的生活,服务于幼儿的生活,可能有些幼儿天天都要和交通工具“打交道”,因此,本次活动源于幼儿的生活,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与共鸣。我先带着孩子们观察、讨论了车子的基本结构,孩子们举手发言非常热烈。在讨论未来的车子会有哪些变化、会增加什么功能时,孩子们也充分发挥想象,幻想出了很多新功能。但在绘画的时候,还是有孩子说:“老师我不会画。”于是我提醒孩子,车子有车身,先画一个你想象中车身的样子,然后你想这辆车会有什么功能,把自己的想象添加在车子上就好了。孩子们最后完成的作品,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我在幼儿园中班教案生活与健康篇五
中班科学活动――我做的小秋千
幼儿通过制作小秋千,感知小秋千摆动的幅度大小与秋千绳子的长短有关,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4~5岁幼儿。
绳子、支架、橡皮泥、秋千板、剪刀、笔、纸。
玩一玩:教师组织幼儿荡秋千。
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1)要是没有小朋友推我,我就荡不高。
(2)我把秋千拉远一点,就荡起来了。
做一做:小秋千。
(1)将两根一次性筷子交叉绑紧,作为支架,在两个支架上架一根筷子。在筷子上系上绳子,在绳子上挂一块橡皮泥。将橡皮泥拉到支架的水平位置松开手。
(2)在支架上系上一根长绳子,在绳子上挂一块橡皮泥。将橡皮泥拉到支架的水平位置松开手。
说一说:我的实验结果。
(1)绳子短的小球摆动得快。
(2)绳子长的小球摆动得慢。
(3)绳子长的小球摆得高。
试一试:怎样设计秋千,才能摆动得更高?
(1)推一下或者把秋千推到一定角度后放开手。
(2)秋千摆动时,顺着摆动方向推。
(3)把绳子加长一些。
画一画:我的实验过程。
玩一玩:自己制作的小秋千。
1.幼儿制作秋千过程中,秋千中两根绳子的长短要一致,否则造成秋千摆动不平衡。
2.秋千上的橡皮泥要固定好,免得摆动时橡皮泥掉下来。
科学童话剧――荡秋千。
推一个长的空秋千:小鸟推、小猴推、大象推。
戴有头饰的小朋友扮演各种小动物,教师扮演动物王国的国王大象,设计了一个荡秋千比赛,这个活动要求用预定的材。
秋千是利用力学上“摆”的原理。在重力的作用下,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秋千上的物体重力势能和动能不断相互转化,秋千就不断地来回摆动。当摆动到最高点时,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秋千运动速度为零;当摆动到最低点时,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秋千运动速度最大。在秋千摆动过程中,顺着秋千运动的方向推,秋千获得更多的能量,摆动幅度就越大。秋千摆动的快慢(频率)――只和绳子的长短有关,绳子越长,摆动越慢;反之,摆动越快。
《牛津少年儿童百科全书》 牛津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活动点评
秋千这个名词幼儿比较熟悉,从内容及题目都是符合幼儿的特点。
秋千是幼儿熟悉的运动玩具,利用幼儿身边的材料自制小秋千是完全可行的。在制作过程中涉及到两个方面的探究:一是绳子长度不同,推力相同的秋千;二是绳子长度一样而推力不同的两个对比实验,让幼儿感知秋千摆动的快慢与绳子的长短有关,绳子越长,摆动越慢,反之摆动越快。
我在幼儿园中班教案生活与健康篇六
1、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抛接球能力,增强上肢力量。
2、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意识,并体验玩球的乐趣。
3、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4、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5、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
抛、接球的动作
控制抛接球的高度和力度
空旷的场地、小皮球人手一个、标志杆四个
一、开始部分
1、热身慢跑
2、热身球操
二、基本部分
1、抛接球练习
教师示范抛球与接球,重点介绍来回地抛与接
幼儿可分散练习,或是分成两组进行面对面站立,两两相距3—4米,反复练习。
2、“你抛我接”游戏
教师讲解示范游戏的玩法与规则,幼儿两人一组,一手拿框,另一个人将球投向框里。幼儿分成两组,两两面对面站立,一人抛球一人接球。每位幼儿抛八个球,看看谁投进得多,谁就获胜。
三、结束部分
1、放松:平缓呼吸、抖抖手抖抖脚
2、道别和回收器材
3、师生道别
抛接练习可以提高幼儿的球性,增强对球的控制能力。在上课过程中,教师的讲解
过于专业化,就是要求孩子们做标准的胸前传球,孩子们不好掌握动作和力度,往往会砸中对方,因此,要换种更简单的教法,比如用双手抱球抛接会更简单易学。
我在幼儿园中班教案生活与健康篇七
1、通过欣赏服装表演,找出服装图案的排列规律,初步运用点、线、图形进行装饰。
2、培养幼儿初步的合作意识
3、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1、用挂历纸做的装饰不同的衣服(有规律的,无规律的,没有图案的)
2、剪好的小饰物(太阳、蘑菇、花……)
3、幼儿操作材料。
4、胶水、油画棒、头饰、磁带。
1、 小动物服装表演,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今天小动物要举行服装比赛,请小朋友们来当评委!
2、 引导幼儿找出服装装饰规律,教师师范装饰
他们的衣服谁的最漂亮?(小兔的最漂亮)那些地方最漂亮?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形状,颜色都一样,排列有规律很整齐)
小鸭的为什么不漂亮?我们来帮帮它吧!你会用什么图形装饰?
3、 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小朋友们帮小动物把衣服变漂亮了,他们真高兴,请小朋友们也去参加服装比赛!幼儿分组操作,一组粘贴,一组画装饰物。提醒幼儿注意颜色的搭配和排列的规律
幼儿穿装饰好的服装随音乐进行服装表演。
活动反思:
对此活动产生极大的兴趣,制作衣服简单易学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但对于一些幼儿的引导还不够,她们除了能画一些老师画过的一些图案,没有进行自我创造。教师可以多画一些图案供他们参考。
我在幼儿园中班教案生活与健康篇八
1、能根据图片说出自己和小班小朋友的不同,感受自己是一个中班的小朋友,为自己变能干而高兴。
2、能用绘画表达自己想和弟弟妹妹做的事。
1、《小朋友的书.我升中班了》
2、画笔、画纸。
一.谈话引入
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现在是一名中班小朋友了,心里是什么样的感觉,现在当哥哥姐姐了,和小班的弟弟妹妹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二.看图说话
阅读《小朋友的书.我升中班了》第5页"我和弟弟妹妹不一样",教师提问,幼儿自由表达。
1.第一幅图上画的是什么?你们还记得自己刚上幼儿园的时候的样子和心情吗?现在我们和小班的弟弟妹妹有什么不一样?
2.第二幅图上画的是什么?我们还会做什么?我们与小班的弟弟妹妹有什么不一样?
3.第三幅图上画的是什么?中班的哥哥姐姐在做什么?弟弟妹妹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我们还学到了什么本领和弟弟妹妹不一样?
4.第四幅图上画的是什么?你想和弟弟妹妹玩什么呢?说说你想和弟弟妹妹一起做什么事情。
三.画画自己想和弟弟妹妹一起做的事
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和知道,完成后可请幼儿说说自己的画。
四.教师总结
总结中班小朋友和小班小朋友的不同,激发幼儿当各个姐姐的角色意识,为下一次活动做铺垫。
(结束)
中班主题活动《不一样的你和我》中有一堂社会领域活动《我和弟弟妹妹不一样》。这堂课不仅要让孩子们根据图片说出自己和小班孩子的不同,而且还要感受自己是一个中班小朋友,为自己变能干而高兴。活动一开始,我便直入主题:小朋友,请你们说一说我们是中班的哥哥姐姐了,心里有什么感觉?一个问题抛出,举手的孩子寥寥无几,我纳闷了:是他们没能理解我的问题吗?于是我换了种提问方式:小朋友,升入中班当哥哥姐姐了,你们高兴吗?(高兴)除了高兴你们还觉得怎么样?接着五花八门的回答陆续的来了,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反思:老师提问方式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幼儿对问题的思考)。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我便接着刚才的话题顺势问孩子们:当了哥哥姐姐,你觉得哪些地方比弟弟妹妹能干了呢?刷,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举起了双手,说明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评价还是有的,看得出他们自豪,自信!想到这,我的心里无比高兴!
我在幼儿园中班教案生活与健康篇九
1、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认数,辨数以及进行数与点对应,了解并积累有关的数经验。
2、知道关心自己家和好朋友家的电话号码,激发与亲友同伴交往的愿望和情感。
活动准备:黑板、ppt、数字卡、点子卡、数字条、幼儿电话号码
一、分享(找一找身边的数字)
1、 前些天,我们找了我们身边的数字,我们来分享一下找到的数字。
2、小结:原来数字宝宝就在我们的身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二、检验电话机
前些天我买了一部电话机,给你们看一下:
出示ppt
你们认识这些数字宝宝吗,它们是怎样排列的?
三、游戏打电话
1、 电话很重要,不过我们在打电话之前,先要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
2、 你们发现吗?这些天有一个小朋友一直没有来幼儿园。不知道他为什么不来幼儿园哦~那我们打个电话去问问她好不好啊?
3、 示范不完整,我们来猜一猜他家的电话号码。如果电话不正确……猜对了我们就能打电话给她了。
4、 现场打电话给她。(你最近怎么不来幼儿园阿?我们都很想你,等你身体好了要赶快来幼儿园哦~)
5、 刚刚我们给她打了电话,我知道你们每个人都有好朋友,你们知道好朋友的电话号码吗?
*我为你们每个人都准备了一张贴有你的照片卡片和你的好朋友的卡片。
*桌子中间有一些数字和点子卡,请你给你的好朋友猜猜你家的电话号码。你们要一个一个从前面猜到后面哦,可不要猜错了哦。
7、小结:我们家里的电话号码都是8位的。
四、破译老师的电话
*刚刚我们和好朋友打了电话,这回我们也和老师打打电话吧。
*老师要看看我们小朋友的本领大不大,请你们破译我的手机号码。
*检验:现场拨打。
我在幼儿园中班教案生活与健康篇十
1、仔细观察图片,理解画面所表达的内容。
2、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讲述自己对画面内容的理解,感受母爱的温暖。
重点:能仔细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并结合自己经验,大胆讲述。
活动难点:理解画面所表达的意思,感受“妈妈爱我,我也爱妈妈”。
活动过程
1、出示图1:(“爱心和花朵”图案),说说自己的感受。
这是一块花布,你看了感觉怎么样?这么漂亮这么美丽的花布会穿在谁的身上呢?
2、出示图2:(绘本《我妈妈》封面),引导幼儿观察后猜测这是一位怎么样的妈妈?这是一位小朋友的妈妈,她看上去会是一个怎么样的妈妈?
过渡:这个小朋友觉得自己的妈妈很棒,所以他想要向大家介绍一下他的妈妈,所以他把妈妈画在这本书里,这本书的题目就叫《我妈妈》,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观察阅读第一部分,理解画面内容并大胆讲述。
1、呈现四种妈妈的本领,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妈妈棒在哪儿?
2、教师小结。
3、说说这个妈妈怎么样?有这样的妈妈你们感到???
过渡:这个妈妈啊有更棒的本领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二)、结合自身经验尝试说说自己对画面的理解。
1、园丁图片: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妈妈,她很会什么?妈妈像谁?妈妈很厉害!
2、天使图片:妈妈在干什么?为什么说妈妈像天使?你的妈妈也为你唱歌吗?什么时候?
3、狮子图片:咦!妈妈呢?你从哪里看出来?为什么要把妈妈画成狮子呢猜猜看?你的妈妈也会有时候像狮子吗?
4、蝴蝶图片:咦!这回妈妈又变成了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这是妈妈?为什么要把妈妈画成蝴蝶呢?你的妈妈也像蝴蝶一样美丽吗?
5、这位妈妈有这么多的本领,所以他的宝宝觉得妈妈很棒!那小朋友你们的妈妈有没有特别棒的事情呢?
6、其实这个妈妈还有一些很棒的事情(看课件),这个妈妈真的真的很棒!
1、出示图11:不管妈妈变成什么样子,她都是我的妈妈,你们看——这个妈妈在???这说手是谁的?她们像在??
2、最后一个画面:妈妈和宝宝紧紧拥抱在了一起,你猜宝宝在对妈妈说什么呢?妈妈又在对宝宝说什么呢?那你的妈妈爱你吗?你也爱自己的妈妈吗?
我在幼儿园中班教案生活与健康篇十一
1、通过对各种树木的观察、探索、发现和了解,使幼儿产生保护树的欲望。
2、学会主动关心照顾小树或大树。
3、学会做观察记录。
1、图片:各种大树
2、彩笔、图画纸、铅笔。
3、幼儿卡(幼儿姓名、性别、年龄)。
1、开展自由讨论:你看到哪些树?它是什么样子的?叫什么名字?
2、提问:用幼儿已有的经验描述不同树的外形特征,你喜欢什么树,它是什么样子?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从下到上,从树根到树冠、树叶及不同部位的粗细高矮、大小、长短、形状、颜色等。
2、提问:你喜欢哪些树?为什么喜欢?你如何对待它?
1、让幼儿把自己的卡片挂到自己喜欢的树上。
2、与大树拥抱感知粗细,与小树牵手,给小树浇水。
1、用不同方式记录所观察到的树种。
2、根据树叶的不同形状、高矮、粗细、是否开花
3、记录小树家的路线图。
1、让幼儿说出树的种类,老师用图表示出数量
2、让幼儿学习点数。
1、把自己喜欢的树画下来,并画上它的邻居,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放在展区展览。
2、总结分享
请幼儿谈谈对园区树木千姿百态的感受。
我在幼儿园中班教案生活与健康篇十二
1、理解豆豆是如何摆脱对小毯子的依恋的。
2、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借助谈话讨论、猜想等多种活动方式理解故事内容。
3、能大胆的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与感受。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我喜欢我的小毯子》。
及播放器。
一、以谈话的形式导入课题:
1、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要一起来阅读一个有趣的故事。看,封面上有谁?对,它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豆豆。他的手里抱着什么?从他的动作、表情中,你感觉到了什么?
幼:很喜欢小毯子。
幼:很爱她的小毯子。
2、师: 豆豆和小毯子之间究竟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喜欢我的小毯子》。
二、阅读前半部分,理解故事。
1.教师讲述故事前半部分,鼓励幼儿充分用肢体动作来表现 。
师:豆豆长大了,大到能干什么?谁能用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表现出来?
幼:豆豆大到能采蒲公英。
幼:他大到能荡秋千。
幼:豆豆能把秋千荡得很高很高。
师:看,他在池塘边干什么?
幼:他能单脚跳。
师:谁来表演一下?
幼儿纷纷站起来边说边跳:豆豆大到能单脚跳上一整圈啦!
2.拓展练习:“我长大了,大到能……”
师:小朋友,你们长大了吗?大到能干什么呢?你也可以用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表现出来。
幼:我大到能花样跳绳。
幼:我大到能帮奶奶拖地。
幼:我大到能整理我的小床。
幼:我大到能跳拉丁舞呢。
……
师:小朋友真的长大了,能做这么多的事,真能干!
3.师:豆豆真的长大了吗?为什么?
幼:长大了。
幼:还没长大。
师:请小朋友细心地观察画面,看看豆豆是不是大到能不抱着小毯子呢?
众幼:豆豆做事情总要抱着小毯子。
4.组织幼儿讨论:豆豆为什么走到哪里都带着小毯子呢?
幼:豆豆很喜欢小毯子。
幼:豆豆对小毯子特别依恋。
幼:豆豆抱着小毯子就觉得很安全。
师:依恋是什么意思?让孩子理解依恋的情感。
幼:依恋就是舍不得离开。
幼:依恋就是很爱它。
三、阅读中间部分,猜想豆豆如何实施自己的计划。
1、教师讲述故事中间部分,师:豆豆的计划是什么?
师:请小朋友看一看,猜一猜,豆豆会把小毯子藏到哪儿呢?
幼:藏在树洞里。
幼:不行,小鸟会发现。
幼:藏在屋顶上。
幼:不行不行,风要吹掉的。
幼:藏在草丛里。
幼:别人会拿走的。
……
2、师:藏在哪儿最安全最合适呢?
3、师:豆豆在灌木丛里发现了一个空心木头,它把小毯子藏进去了,这样安全吗?
幼(齐):很安全。
四、阅读后半部分,体验家人的关爱,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1、教师讲述故事后半部分,师:豆豆找到小毯子了吗?
幼:没有。
师:全家人怎么来安慰豆豆的呢?最后他怎样的?
幼:爸爸给她讲故事。
幼:妈妈端茶给他喝。
幼:哥哥送玩具给他。
幼:豆豆不再伤心了。
2、师:家人的爱让豆豆慢慢地淡忘了心爱的小毯子,它在树林里和朋友们找到了更多的快乐,它真的长大了,不再依恋他的小毯子了。
3、集体完整欣赏故事。
五、拓展话题:爱温暖着我们,快乐伴随着我们。
1、师:豆豆感受到了家人的爱,你们在生活中感受到了吗?有哪些人的爱呢?
幼:爸爸妈妈的爱。
幼:老师的爱。
幼:家里所有人的爱。
……
2、教师小结: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我们就能感受到生活中时时有爱温暖着我们,处处有快乐伴随着我们。
六、总结性谈话
孩子们,我们小时候也会有非常喜欢、特别依恋的东西,有的是心爱的玩具,有的是身边最喜欢的人。当我们成长到再也不依恋他们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把它藏起来。
师:藏在哪儿呢?
幼:藏在我的小房间里。
幼:藏在我的柜子里。
幼:藏在我们的心里。
幼:藏在我们的记忆里。
师:孩子们,大声的告诉我,你们真的长大了吗?
幼(齐):我们真的长大啦!
师:瞧,洋洋底气十足,手都举起来啦!
幼(齐声欢呼):我们真的长大了!
师:别忘记把你的快乐传递给周围的人,让大家分享你的快乐。
在本次活动中,与幼儿一起学习了故事:《我喜欢我的小毯子》,这是一个很美的故事,贴近幼儿生活。我采用了分段欣赏的方法,让幼儿有一个讨论、表演、猜想的学习过程。但由于我没有把握好提问问题的重点,使得整个活动过程没有达到预设目标。先前请小朋友来模仿豆豆大到能单脚跳上一整圈,范围太大了,仅仅让幼儿尝试一下即可。主要是要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讨论、猜想,来猜猜小兔子豆豆对小毯子的依恋之情。小朋友们感受到了来自家人、朋友对他们的爱,感受到了可爱的豆豆起伏的心理变化。但来自家人朋友的爱并不是豆豆忘记她的小毯子的全部原因。重点在豆豆后来没有找到小毯子时,做的一系列事情。
我在活动中没有完全地带动幼儿的兴趣,教态没有到位,导致幼儿的积极性不高,勉强的配合完成了整个活动。
小百科:毛毯。今亦泛称以棉、毛或化学纤维织成者。
我在幼儿园中班教案生活与健康篇十三
能理解身体大概的组成部分,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作息习惯,拥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
《我强壮的身体》ppt教学设计:
一、导入:
1.提问:小朋友们,在这个寒假,有个叫做"新型冠状病毒"的坏家伙在到处乱跑,你们知道怎么样才能有个强壮的身体,不容易被病毒抓住呢?
2.提问:
二、身体层层观
1.过渡语:要想有个强壮的身体,我们就先来简单了解一下我们的身体吧。
2.提问:在眼睛看不到的、皮肤里面,究竟有什么呢?
3.肌肉:捏一捏你的小胳膊,感觉软软的、热热的这部分。就是身体里的肌肉部分。他们遍布浑身上下,连脸上都有肌肉组织哦!比如小脸蛋。作用:我们之所以可以伸伸胳膊抬抬腿,做各种各样的表情。都是因为肌肉哦。4.血管:我们的肌肉和身体之所以能够热热的,是因为我们身体里有血液在流动着。我们身体到处也都有血管,受伤的时候要是破坏了血管,就会流出红红的血。
作用:血会把我们需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送到身体的每一个部位。
5.骨骼:再捏一捏胳膊或者手指,能感觉到,有几根硬硬的东西,这个叫做骨骼。
作用: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让我们可以站起来。骨骼还能生长,将来我们也许会比爸爸妈妈长得还要高。6.器官:我们身体里还有很多非常重要的器官,虽然看不见它们,我们用手也摸不到,但是它们一直都在工作着。
作用:我们就是因为有了大脑才会学本领、思考问题,有了胃才能消化食物,有了肺才能呼吸到新鲜空气。
7.总结:身体里面有哪些部分小朋友们都记住了吗?一起说说看。
三、怎样有个强壮的身体呢?
提问:那么接下来思考一下,我们该怎么做,才会有强大健康的身体呢?
1.按时吃饭每天要按时吃饭,不然胃就会很难受。而且吸收不到营养,浑身上下都没有劲。所以我们要少吃零食、每天按时吃饭。
2.营养均衡。
①牛奶、鸡蛋和肉类等食物含有很多营养,会让骨骼更强壮。
②蔬菜水果一样也要吃,营养均衡摄取保证我们的器官工作不会太累。
3.多运动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带动血液工作。而且运动还会出汗,会排出一些身体里不好的东西。
4.多锻炼做力量练习,会让肌肉更强壮,比如说跳绳会锻炼腿上和胳膊上的肌肉、用筷子吃饭会锻炼手上的肌肉哦。
5.晚上按时睡觉我们需要休息,大脑和器官们也需要休息。
6.早上按时起,不赖床而且早上起来喝杯温水,也可以排出肚子里的脏东西。
7.总结:让我们每天好好吃饭,多运动多锻炼,早睡早起。也可以每天找一些锻炼身体的有趣游戏跟爸爸妈妈一起运动运动吧。让我们一起有个健康又强壮的身体!
我在幼儿园中班教案生活与健康篇十四
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们拿着好吃的东西,却没办法打开包装品尝。如今的孩子生活依赖性强,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就不可缺少生活课程。在活动中加入孩子生活中熟悉的食品,通过动手探索,克服困难,激发其勤于动手的兴趣,获得动手蝴,提高动手能力,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提高生活能力。基于这些考虑,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纲要》提出要为孩子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性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在本次活动之前,我们让孩子收集材料,带来自己喜欢的带包装的、带壳的、带皮的各类食品。看着这么多好吃的东西,任何年龄阶段的孩子都难免受“诱惑”,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索打开食品包装的方法和策略的活动中。教师作为活动的支持者,要为孩子的探索活动创造条件,提供可行的来自孩子生活中常见的工具,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尝试,体验探索的乐趣,并且在活动中帮助孩子运用图画或符号进行记录,表达、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1.尝试打开带皮、带壳、带包装的食品,探索不同的开启方式,激发幼儿动手的兴趣,提高动手的能力。
2.尝试运用图画或符号记录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培养幼儿不断实践的探索欲望。
1.幼儿自带各种带皮(时令水果:桔、香蕉)、带壳(鸡蛋、鹌鹑蛋、核桃、花生)、带包装(薯片、糖、饼干等)的食品,每组一篮。
2.每组一套工具(剪刀、吸管、塑料刀、绳子、核桃夹)。
3.老师示范用记录表一张,幼儿每人一张记录卡,水彩笔。
4.环创预设:主题“好吃的东西我能开”墙饰,分成带皮、带壳、带包装三类创设。
1.活动的重点:尝试打开带皮、带壳、带包装的食品,探索不同的开启方式。
2.活动的难点:记录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1.操作探索,尝试打开食品。
(1)介绍食品,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孩子们操作的兴趣。
师:今天你们带来了许多好吃的东西,我能和你们一起分享吗?看看有什么?谁带来的?你们想吃吗?
教师有针对性地介绍孩子们带来的食品,引导幼儿了解食品的不同外表和包装。
(2)初步尝试打开食品的方法。
师:怎样才能吃到好吃的东西呢?
幼:打开!
师:你会打开吗?你会什么方法?
(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方法,激发动手操作的兴趣。)
师:孩子们,现在你们就用自己想的办法去打开吧!桌上有些工具可以帮助你。打开后放在桌子中间的盘子里,一会儿大家一起分享。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当孩子开启后,教师与孩子交流:“是用什么办法打开的?”引导孩子用语言来表达。当孩子想不到办法时或正在用的办法无法打开时,教师指导:“你看,××用了什么办法?你也可以试一试。”或“这里有许多工具,你试一试?”)
2.交流食品的开启方式,讨论记录的方法。
(1)孩子们交流打开食品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师:你们打开什么了?你是怎么打开的?你用的办法非常棒!有谁的办法跟他不一样?(每一种食品开启的方法都多种多样。对于孩子的回答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2)教师和孩子共同讨论,填写记录。引导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要求既简单又准确。
师:你们的方法都很好,老师把你们的'方法记录下来。
教师出示记录卡《好吃的东西我能开》,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卡,和孩子共同讨论,每一种食品有多少种方法开启。画上什么图像或符号别人能看懂。
(这一环节的重点不是教孩子怎样记录,而是和孩子讨论,引导孩子抓住方法中的重点,展现探索的过程。培养孩子的前书写能力,让孩子们的探索过程一目了然。)
3.二次探索,幼儿尝试自己边探索边进行记录。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还没有打开自己喜欢的东西,每一组还有许多食品没有打开,现在你们有办法打开他们吗?把你们用的方法记下来。
师:记录和画画一样吗?孩子自由讲述。
师:现在,就请你开始打开这些好吃的东西,边开边记,看谁记得又快又让人看得明白。
孩子们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引导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并且抓住方法中的重点来展示。
4.归类整理,自制小书。
(1)提升、归纳幼儿已有经验,引导孩子剪下记录表中不同的食品打开方法。根据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巧妙使用记录表,让孩子轻松剪下各类别的方法。
(教师示范,找到记录表中的红线,沿着红线剪下,记录表变成一张一张的小卡片,每一张就是打开一种食品的方法。)
(2)引导孩子将剪下的记录小卡片按照三种类别(带皮的食品、带壳的食品、带包装的食品)分别挂放。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不是教孩子挂在哪里,而是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记录卡内容找到与环创一一对应的类别。
(3)以自制小书的形式展示每一类记录卡,让孩子获得打开三类食品的多种方法。
(展示孩子们共同制作的小书,不仅仅是分享成果,更重要的是激励孩子的探索精神。)
5.延伸活动。
(1)创设区角:“好吃的东西我能开”。鼓励孩子随时翻看,并且还可以继续增添内容。
(2)在区角投放更多类型的食品,供幼儿继续探索。
(3)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继续尝试打开食品的方法。
1.选择了相适应的材料,引发幼儿的探索欲望。活动中,教师选用的是日常生活中孩子感兴趣的食品。看到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孩子们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我要打开来”的想法,拿起自己十分想打开的材料摆弄起来,积累有关活动的经验,产生初步的探究兴趣。幼儿在对材料直接感知和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地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并把所有的感官都投入到活动中,仔细观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等等。这样的过程,巩固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发展了智力,并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
2.教师为幼儿创设自由探索的空间,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活动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幼儿提供可让其自由选择的各种操作材料,但不规定幼儿操作材料的具体方式,使幼儿能够有机会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喜爱的材料,按自己对材料的不同理解,结合自己的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以各自不同的活动过程与材料互动,给予了幼儿极大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支配自己行为的空间,使幼儿能够按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地进行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自主性的发展。
3.活动中,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材料,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进行操作。不同能力的幼儿有不同的发展层次,幼儿可以在过程中调整原来没想好的、暂时无法做到的方法,可以更换难度过大的材料,或者向自己提出挑战,在自己不断创造的“最近发展区”里,通过一定的努力来发现和创造。在整个过程中,孩子没有失败的压力和恐惧,没有沉重的心理负担,他们不断为完成了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活动感到高兴,为自己的新发现、新成功感到自豪和骄傲。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感受的是成功的快乐和欢欣,经历的是良好心理体验,发展的是积极而健康的情感。
4.尊重幼儿思维,培养探索精神。教师作为活动的支持者,尊重幼儿的思维,帮助孩子运用前书写的方式来记录探索的结果,提供幼儿间分享和交流的空间,帮助幼儿将零散的知识经验进行归纳、整合。并且在区角提供更多不同类别的材料,供孩子延伸本次活动,将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能力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