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3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篇一
教学目的
1、了解并掌握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冬季0℃等温线所穿过的地区;理解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掌握温度带的划分标准及分布。
2、通过学习气温分布特点,培养学生使用等温线图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气温分布特点成因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气温及温度带的讲解,使学生更加体会我国疆域的辽阔,气候资源的优越,从而为祖国大好河山而自豪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重点:1.冬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及成因。2.温度带的划分及分布。
本节难点:生长期和积温等概念的理解及温度带的具体分布。
教学方法 讲解法与练习法相结合。
教具 一、七月等温线图,温度带的划分图,三地在冬至日和夏至日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表(投影片)。
课时 2课时。(第一课时讲到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第二课时讲温度带的划分及分布。)
教学提纲
一、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1、特点
2、原因
二、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1、特点
2、原因
三、温度带
1、生长期和积温的概念
2、划分温度带的依据
3、温度带的分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有亲身的感受,每当冬季来临的时候,天气变得十分寒冷,夏季到来时,天气又变得十分温暖。大家知道,我国国土辽阔,南北跨度很大。那么,我国南方和北方气温有没有差别呢?如果有的话,又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
学习新教材
[阅读思考] 结合课本第43页插图,阅读课本第一、二自然段,说明哈尔滨和广州气温有什么不同?
第二节 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板书]
一、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板书]
[教师归纳] 同是除夕之夜,北国的哈尔滨冰天雪地,十分寒冷;而南国的广州却鲜花斗艳,温暖如春。这一自然现象充分说明,同是冬季,我国南方和北方气温相差悬殊。
[读图练习] 读“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秦岭-淮河一线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度?
2、从秦岭-淮河一线往北,气温变化趋势如何?最北端气温是多少度?从秦岭-淮河往南气温变化趋势如何?最南端气温是多少度?我国冬季南北温差是多少度?
[教师归纳]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冬季0℃等温线穿过的位置。从此线往北温度越来越低,黑龙江省最北端的平均气温大约是零下32℃左右。从此线往南气温越来越高,最南端的南海诸岛气温大约是16℃。我国南北之间的温差约为48℃。
[提问] 请同学概括一下我国冬季气温分布有何特点?
1、特点: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悬殊。越往北气温越低,越往南气温越高。 [板书]
2、成因 [板书]看“冬至日三地太阳高度,昼夜长短”投影片。
从图表可以看出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小,白昼时间越短,接受的太阳热量越少,因此温度就越低,天气越寒冷;相反越向南气温越高。
[提问] 从冬季风形成的源地和风向考虑,分析冬季风对我国南北方气温有何影响?
[教师归纳] 我国北方距冬季风源地近,受寒冷气流影响强烈,加剧了北方的寒冷。又由于南方距冬季风源地远,又受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南岭高大地形的阻挡,使得冬季风的势力越来越弱,甚至云南的南部、广东的雷州半岛、台湾南部、海南省基本上不受冬季风影响,所以气温高。
二、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板书]
[读图练习] 读《我国七月平均气温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提问] 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在多少度以上?黑龙江北部和南海诸岛的气温各多少度?温差有多少度?
[教师归纳] 我国夏季绝大部分地区气温都在16℃以上。黑龙江省北端气温约为16℃,南海诸岛的气温约为28℃,南北温差只12℃。可见,我国夏季南北温差不大,且普遍高温。
1、特点: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板书]
2、成因 [板书]
分析“夏至日三地太阳高度、昼长时间”表格,思考我国夏季为什么全国普遍高温?
从表格可以看出:越往北太阳高度越小,但白昼越来越长,太阳光照时间长,所以我国南北方接受太阳的热量虽有区别,但差异不大。所以全国普遍高温,温差不大。
[提问] 青藏高原纬度不高,但为什么夏季时,气温也较低呢?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高。随着高度增加,温度逐渐下降,所以青藏高原虽然纬度低,但温度仍然偏低。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提问] 回忆上节课内容,回答:我国冬季、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
上节我们学习了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及其成因。大家知道,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加上其它原因,使得各地区气温的差异十分明显。气温的不同又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种类及其生长。这节我们来学习有关气温的分布及其与农作物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学习新教材
三、温度带 [板书]
1、生长期和积温的概念 [板书]
由于农作物需要一定的气温,只有当日均温稳定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因此,我们把一年中日平均气温连续在10℃以上的日期,作为农作物的生长期。而把在生长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积温。
[示范练习] 教师以某地气象资料为例,做统计该地生长期和积温的操作示范。积温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生长期内的温度的高低和热量的多少,对于指导各地农业生产活动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根据≥10℃的积温的多少,划分了若干个温度带。
2、划分温度带的依据:≥10℃的年积温 [板书]
3、温度带的分布 [板书]
[读图练习] 读“我国温度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我国划分哪几个温度带?
划分了热带、亚热带、暖湿带、中温带和寒温带以及青藏高原区六个部分。[请同学用不同颜色的笔将课本33页图中各带涂上颜色]
(2)对照“政区图”说出各温度带的分布范围?
(3)比较各种温度带有哪些有代表性的作物种类?(中温带的甜菜、春小麦,暖温带的棉花、冬小麦,亚热带的油菜、水稻等等。)
[教师归纳总结] 教师用下表总结归纳我国各温度带的特点。
我国各温度带(区)的积温和作物熟制
复习巩固
在一月平均气温图中找出0℃等温线,说明其穿过的地区,并回答:它是哪两个温度带的分界线?在作物熟制方面有何不同?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篇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
nba是美国乃至世界水平最高的篮球职业联赛,它的队员是来自世界各国的,从外表看他们有哪些差异?为什么?
生:人种不同。
师:对。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的人种和人口。
【板书】 第三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种与人口
第一课时
一、 三大人种
师:同学们,我们在电视节目上可以看到体质特征各异的人,主要有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我们从哪些方面来区别他们呢?
生:观察图a、b、c、d。(让个别学生来描述)
师:不错,他们的区别在于肤色、头发、脸型等三大方面,其中主要是肤色。
生:阅读课文,区别三种人种的体貌特征。(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交替)
【板书小结】 白种人体貌特征:肤色、眼色、发色都很浅;头发天生就是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黄色人种体貌特征:皮肤呈淡、黄色面庞扁平、体毛中等。黑种人体貌特征:肤色黝、黑头发卷曲体毛很少。
师:那么,我们属于哪一种人种呢?
生:黄色人种。
承转:不同人种之间有交往吗?(引导学生阅读“文化交流的见证”)
生:有。
师:其他人种又分布在什么地方?
生:阅读课文p50第1、2、3、4段,看世界主要人种分布图e,让学生指图说出不同人种的分布。
【板书小结】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非 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及南部、美洲。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南、北美洲的北部。黑种人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澳大利亚西北部。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世界的气候类型,不同地区气候不同。那么,人种的特征是怎样形成的呢?二战其间,希特勒屠杀尢太人;美国的种族歧视。他们有没有优劣之分?(指导学生阅读“人种特征的形成”资料)
生:人种的差异,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由于长期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形成的。在三大人种交界的地带和人口迁移频繁的地区,还生活着混血儿,他们之间没有种族优劣之分,只有体貌的差异。
承转:人的生产与生活都受到气候的影响,不同的地区气候条件各异,那么,人在地球上的分布是否平衡?
【板书】二、人口的分布
师:指导学生读图f世界人口分布图,了解哪些地区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200人以上?哪些地区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1人以下?
生:亚洲的东部沿海、东南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东部人口密集(200人平方千米/以上)。在干旱、过度潮湿、严寒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山地、高原地区人口稀少(1人/平方千米)。
师:是什么因素影响人口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生:读课文p51页。是由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因素影响的,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人口密集,社会经济条件好的人口密集。
师:指导学生读图g人口分布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完成:
1、人口在高纬度和低纬度地区的分布有何不同,为什么?
2、人口在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分布有何不同,为什么?
生:读图思考回答,
1、在高纬度的地区人口稀疏,低纬度地区人口稠密。因为纬度越高得到的热量越少,自然条件越恶劣,人类生存困难。
2、北半球的人口多,南半球的人口少。因为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世界各国也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所以北半球的人口比南半球的人口要多。
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三大人种和人口的分布,了解人种的区别是依据体貌特征来分的,没有优劣之分。以及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人种的形成与分布也不同,在自然条件优越和社会经济好的地区人口比较稠密。
布置作业:
课后收集资料,了解各人种的其他特征现状,看看周边有没有其他种族的人。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运用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2.学会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
3.能运用地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4.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
5.学会分析人口增长率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1.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2.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
结合图表、地图分析问题,通过计算掌握问题
教学准备:
《世界人口分布》《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世界各大洲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前面咱们学过了世界的地形和气候,这一节我们开始学习世界的居民,你知道世界上现在有多少人吗?世界人口的增长是怎样的?世界人口的分布有什么特点?这一节我们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出示幻灯片1:标题
出示幻灯片2:学习目标
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一个问题──世界人口的增长
学习新课: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板书)
出示幻灯片3:《世界人口增长曲线》,让学生回答:
(1)1750—1800年世界人口增长如何?(说明:曲线越平缓,说明人口增长越慢;曲线越陡,说明人口增长越快。由图可知,这一阶段的人口增长十分缓慢)
(2)1800—1950年世界人口增长如何?(逐渐加快)
(3)1950年以后世界人口的增长是怎样的?(快速增长)
出示幻灯片4:总结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8世纪到20世纪中期,人口增长逐渐加快;从20世纪中期以来,人口快速增长。
你知道现在世界上有多少人吗?世界60亿人口日是哪一天?
(60亿,1999年10月12日)
出示幻灯片5:“资料:地球上的第60亿位居民”
活动(一)p65页第1题,让学生读p65页《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并填左表,通过填表,你发现了什么?它说明了什么问题?
出示幻灯片6:《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及说明问题》并讲解
(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它说明人口增长的速度是逐渐加快的。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人口基数越大,增长也就越快。)
出示幻灯片7: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什么决定的?如何计算?
(让学生阅读p64页《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示意》)
(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人口-死亡人口)÷(人口总数×100%)
出示幻灯片8:出生人口多于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加;死亡人口多于出生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表示人口减少。
出示幻灯片9:举例计算人口增长率
活动(二)p65页第2题,让学生回答并提问:哪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率最高?哪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率最低?
出示幻灯片10:图《世界各地的人口增长速度》
提问: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是哪一个地区?最慢的是哪一个地区?
出示幻灯片11: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率高好还是低好?为什么?
一个地区人口增长率的高低,必须同它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如果增长率过高,可能会带来交通拥挤、住房紧张、上学难、就医难、就业难、贫困人口增加;如果增长率过低,可能会造成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严重等问题。
出示幻灯片12: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1830年以来,由于现代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婴儿死亡率降低,人的寿命延长,世界人口增加的速度就愈来愈快。活动(三)让学生完成p66页图4-4《非洲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并巡视,指定两名学生到黑板上画,一名画折线图,一名画曲线图。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板书)
世界上的人口分布是不均匀的,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一个地方人口疏密的程度我们用什么来表示?(人口密度)
出示幻灯13:什么是人口密度?它是如何计算的?
(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分布状况。)(人口密度=人口总数÷地区面积单位:人)
出示幻灯片14:计算临盘地区的人口密度
活动(四)让学生填p67页第1题:世界人口的分布是怎样的?
让学生读p66页图4-5《世界人口的分布》并回答:
1.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有哪些?(每平方千米大于200人)
2.世界人口稀少的地区有哪些?(每平方千米小于1人)
出示幻灯片15:指图讲解世界人口的分布
出示幻灯片16:总结世界人口的分布:
人口稠密地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
人口稀疏地区:沙漠地区、雨林地区、高纬度地区和高原、高山地区。
至于人口稠密和稀疏的原因我们下一节再讲。
小结:这一节我们主要学习了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世界各个地区人口增长率情况、人口曲线图的绘制、人口密度的计算方法和世界人口的分布等知识,希望对同学的日常生活有用。
出示幻灯片17、18:
巩固性测试题
1.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 和 决定的。
2.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达 亿。
3.一个地区的人口疏密的程度可以用 来表示。
4.从世界人口分布图上看,亚洲的 和 部 洲和 洲的东部是人口稠密的地区。
5.某城市总人口为100万,1999年出生并成活婴儿25000人,死亡15000人,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6.我国陆地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20__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那么,我国的人口密度为 (人/平方千米)。
第二节 语言和宗教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查找“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图,说出六大语种的名称及分布地区。
2、查找“世界宗教分布”图,说出三大宗教的名称及分布地区。
过程与方法
1、图文对照,完成板书表格的填写。
2、搜集世界三大宗教特色建筑图片资料及不同宗教信仰文字资料,展示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讨论:怎样让汉语分布到全世界。
2、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世界主要语言和三大宗教的分布。
三、教学关键:通过读图,分组完成。
四、教学方法:读书法、读图指导法等。
五、学法:读图查找法、填表比较法、练习法等。
六、教师准备: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图、世界三大宗教分布图。
七、教学步骤:(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课前交流用英语宣布上课并提问。生讨论、交流并回答。
2、画表格,指导生读图。 图文对照、查找答案、填表格(写语言分布)
3、组织活动。 讨论:怎样让汉语分布到全世界?
4、师插入北京之行实例。 生配合听并回答师提问。
5、组织学生读图。 自画表格完成三大宗教学习内容。
6、达标练习。知识运用能力提高。
7、总结并板书课题。生总结所学内容(语言和宗教)。
九、达标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情感交流,精彩过渡
师以闲聊的方式与学生就单元测试情况进行交流,肯定学生成绩,鼓励学生干劲,展现学习风彩,恰到好处时用英语宣布上课。
2师宣布:(class begin。 gd rning class)
1、生听,并群情激昂的表示一展自己的风彩。
2、gd rning teacher.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3、同学们,我们刚才的课前交流和相互问候共用了哪几种语言?你学到或听到的还有哪种语言?你会说吗?全世界主要使用语言有哪几种?它们分布在什么地区?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世界的主要语言”(师板书世界主要语言)
3、指名做答:我们用了两种语言分别是汉语和英语。
4、还有俄语、蒙语……
5、生试说蒙语
6、生带着问题读书读图,进入学习状态。
十、世界主要语言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指导学生读图b“世界主要语言分布”。
提问:世界主要语言有哪几种?
2、师画表,师生共同完成汉语、英语的分布,其它四种语言的分布区,生分组完成。
世界主要语言
语种
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
英语
俄语
法语
阿拉伯语
西班牙语
3、能力培养
(1) 美国以南的美洲为何称拉丁美洲?
(2) 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什么语言?为什么?
(3) 讨论:怎样让汉语分布到全世界?
4、师小结,鼓励学生的观点。
5、师讲述亲身经历的事件。
19__年,我和五名同志被奈曼旗教研室派到首都北京学习。一天晚上,我们一同到天安门广场游玩。那时有很多老外,随行中有一人提出和老外照像做为留念。但苦于不会外语,无法沟通。我初中学过英语,便自告奋勇地与老外打招呼。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篇三
第三节 水资源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联系我国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原因及影响;了解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3、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4、教育学生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倡导节约的资源观,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结构分析
本节内容知识结构如下:
内容点析及教学建议
1、水是宝贵的资源
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从地球大环境及水资源总量上看,应是可以循环永续利用的。但是一方面,水资源并不是指世界水体的全部,而仅指能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且,这部分淡水资源中可直接被人类利用的部分又比重极小;另一方面,在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范围内,由于自然原因(例如气候、河流分布原因),或人为原因(例如使用不合理、污染和浪费),水资源不仅有限,还可能枯竭。因此,希望学生能辩证科学地认识可再生资源的属性,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水球”为什么也会闹“水荒”。
教材第75页图3.16和第76页漫画形象地说明了水资源之所以越来越宝贵的原因。
2、中国的水资源状况
教材中利用文字说明和“活动” 课文展示了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两个主要方面:一为“水资源短缺”,二为“时空分布不均”。课文叙述方面基本依照“提出问题──图文材料补充说明──治理对策──学生活动”的体例,其知识脉络见本文“结构分析”。
“活动课文”内容拓展性较强,一类为“温故知新”,例如联系气候、河流知识,解释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原因;二类为材料分析,例如第76页活动2;三类为联系实际,例如第80页活动2和3。
建议在教学中,不要将学生活动与知识讲授割裂开来,应以学生活动为主推进课程,由学生讨论得出我国水资源问题所在,分析其影响,研究治理方案。
3、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在本课每个教学内容中都涉及或渗透着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思想,之所以在课文中以专题形式提出,是为了强调节约、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核心途径。兴修水利、跨流域调水固然可有效地缓解局部地区和局部时间内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但这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人口的增长,人类在农业、工业和生活中不合理的利用方式,才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原因。
这段课文集中而明确地阐明和宣传了节水的重要性,又从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了实践性很强的学生活动,例如讨论水费涨价的影响,开展“用水调查”,制定家庭节水计划等。这些活动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便于学生学以致用,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特别是活动中特别针对城市和农村的差别,设计了不同的调查项目,可谓考虑周密。如果教师在活动中注意指导,精心安排,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能力及环保意识,达到良好的“知-情-意-行”的综合教育效果。
建议教师可不拘泥于教材所提供的活动形式,可结合本地情况,设计更有特色的水资源环保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