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孟浩然描写山水田园的诗句 孟浩然著名的山水田园诗四句(九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孟浩然山水田园的诗句孟浩然著名的山水田园诗四句篇一
孟浩然,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小编整理的孟浩然的诗句,供参考!
劲风湮细雨——孟浩然《秀甲东南》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孟浩然《他乡七夕》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孟浩然《万山潭作》
因君故乡去,遥寄式微吟。——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孟浩然《万山潭作》
十上耻还家,裴回守归路。——孟浩然《南归阻雪》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孟浩然《南归阻雪》
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孟浩然《田园作》
黯黮凝黛色,峥嵘当曙空。——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孟浩然《南归阻雪》
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孟浩然《田园作》
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
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酲。——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孟浩然《他乡七夕》
丹灶初开火,仙桃正落花。——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孟浩然《他乡七夕》
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孟浩然《田园作》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孟浩然《田园作》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
当杯已入手,歌妓莫停声。——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孟浩然《田园作》
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孟浩然《田园作》
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
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孟浩然《南归阻雪》
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孟浩然《田园作》
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
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我行滞宛许,日夕望京豫。——孟浩然《南归阻雪》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孟浩然《他乡七夕》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江上空裴回,天边迷处所。——孟浩然《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送君不相见,日暮独愁绪。——孟浩然《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纷吾感耆旧,结揽事攀践。——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
予亦忘机者,田园在汉阴。——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
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
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孟浩然《南归阻雪》
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
金涧饵芝术,石床卧苔藓。——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
郡邑经樊邓,山河入嵩汝。——孟浩然《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池边钓女日相随,妆成照影竟来窥。——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
蒲轮去渐遥,石径徒延伫。——孟浩然《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当昔襄阳雄盛时,山公常醉习家池。——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
澄波澹澹芙蓉发,绿岸参参杨柳垂。——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
此地朝来饯行者,翻向此中牧征马。——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
一朝物变人亦非,四面荒凉人住稀。——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
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
征马分飞日渐斜,见此空为人所嗟。——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
山藏伯禹穴,城压伍胥涛。——孟浩然《与杭州薛司户登樟亭楼作》
帟幕英僚敞,芳筵下客叨。——孟浩然《与杭州薛司户登樟亭楼作》
今日观溟涨,垂纶学钓鳌。——孟浩然《与杭州薛司户登樟亭楼作》
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孟浩然《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水楼一登眺,半出青林高。——孟浩然《与杭州薛司户登樟亭楼作》
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孟浩然《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夕阳开返照,中坐兴非一。——孟浩然《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孟浩然《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孟浩然《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孟浩然《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孟浩然山水田园的诗句孟浩然著名的山水田园诗四句篇二
王维和孟浩然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的重要领袖和代表,他们继承了陶渊明田园诗、谢灵运山水诗的传统,并融会了两家的特点,独树一帜。王维的风格是以诗入画、融入禅意,有宁静之美,而孟浩然则是自然平淡、贴近生活,大有朴实之风。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两位诗人的诗歌,由此来探讨一下两位诗人在山水田园诗方面的意境差异。
山水田园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表现形式,自魏晋时期已经开始流行并固定。发展至盛唐时期,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的状态。此时期出现的一大批诗人以王维和孟浩然为主要代表,他们在继承了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山水诗传统的同时,又将其继续发展,最终形成一个山水田园诗派,风行一时。然而,虽然两人都是以写山水田园诗为目的,但在意境的表现上则略有不同,以致形成彼此不同的风格。王维和孟浩然在取材上大致是相同的,他们都喜欢描写山、水、泉、石、松、柳等景物,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是他们永不厌倦的歌咏主体。但是,在运用这些素材创造诗歌意境时,两位诗人所用的方法、达到的效果却迥然不同。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来简要说明两者在诗歌意境上面的差异。
王维和孟浩然的诗,虽然都意在表现山水田园风光,但是由于两位诗人的经历不同,以致于表现的情怀有所差异。王维早年曾一直身居官场,后因其爱好山水田园的本性,在晚年时终于可以归隐山林,于是经常在诗中将归隐后的情绪融入其中。而孟浩然则一生郁郁不得志,未曾涉猎官场半步,终日过着隐逸的生活,心中颇有怀才不遇的感慨,因而其诗中夹杂着渴望入仕的情怀。下面通过王维的《山居即事》和孟浩然的《临洞庭赠张丞相》来详细分析两者在意境上的差异。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筚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山居即事》)
八月潮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动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临洞庭赠张丞相》)
王维的《山居即事》是他独自隐居山中时的心态写照。全诗以“寂寞”一词开头,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因“寂寞”的情绪,故而“掩柴扉”出门,以环视山居外景解闷,正切诗题“即事”者,咏眼前景物也。紧接着颔联在落日余晖、松树茂盛的背景之下,鸟鹊还巢,行人开始归宅,很少有人出访,于是柴扉紧掩。这一切都弥漫着诗画气息,表现了黄昏时的一片宁静之美。颈联用“绿竹”对“红莲”,“新粉”对“故衣”,色彩明丽,光影流转里体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喜爱。这时,渡头的烟起了,于是采菱的人们相继而归了。尾联着重落在“归”字上面,其中暗含着诗人的归隐之意。
通观全诗,诗人的山居所见,都是幽寂之景,但是这些却没有将诗人的归隐之趣消散,他享受着这份寂寞,虽然寂寞但是绝不孤独。在世人看来,无心于世事归隐山林,与松风山月为伴,不仅没有丝毫的孤独之感,反而流露出自得和闲适。
再看看孟浩然的《临洞庭赠张丞相》。全诗首联就直接描写八月中的洞庭湖,此时,水涨湖平。“涵虚”指的是涵泳于虚空,“混太清”,是混合于天空。句意是说水天一色。颔联紧接着描写此时湖上的景色:水气从湖面上蒸发出来,波浪很大,像是要冲击着岳阳城。这一联是孟浩然的名句,十个字表现了洞庭湖的空阔浩瀚,表现了诗人心中豪迈的情怀。颈联表面上写的是“欲济”,实质上是指诗人心中渴望入仕的情怀。虽然想入仕,但是却没有“舟楫”,于是诗人心中又多了些许感慨。尾联集中表现了诗人的这种情怀,最终只能是“徒有羡鱼情”。
总观这两首诗,不难看出两位诗人所编织的意境的差别,因其自身经历与生活环境的原因,必然会使得他们在表现诗的意境时,不经意将个人因素与情感融入其中。因而,这种差异是在所难免的。
“空明纯净”是王维诗歌的主要特点,因其精通音乐,又擅长绘画,故而经常融其擅长在山水田园诗中,创造出静逸明秀、空明纯净的诗境。苏轼曾称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因此,王维的诗歌多是以“空明纯净”入画。而对于长期隐逸田园的孟浩然来说,田园生活与周围的环境就是他诗歌创作的源泉。他经常描绘朴实而又自然的农家生活,以及自然而又真实的景物。因此,孟浩然的诗歌多是以平淡自然入诗。下面从王维的《山居秋暝》和孟浩然的《春晓》来说明两者之间的差别。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
《山居秋暝》是王维的山水名篇,它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全诗首联开始写景,描写了雨后的山以及气候。“空山”二字点出此处犹如世外桃源一般。一场山雨过后,万物为之一新,加上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清新,景色优美。接着颔联又开始描绘一幅优美的画卷。天色已经“暝”了,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洌,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幽清明净的诗境跃然纸上。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构成了一种空明纯净的境界。颈联也描绘了一幅美妙的画卷。“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原来是几个天真无邪的姑娘洗衣服笑逐着归来了;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抖落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这样的生活图景,无不让人有种纯洁美好的情怀。这两句用笔不露痕迹,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洗衣服的女子隐没在竹林之中,渔舟被大片的莲叶遮蔽。起初并未见到,等到听到竹林中的喧声,看到莲叶在动,才发现这里原来隐藏着浣女和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使人心向往之。
孟浩然山水田园的诗句孟浩然著名的山水田园诗四句篇三
水田园诗是指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表现内容的诗歌。
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南朝谢灵运、谢跳以山水诗著称,陶渊明则以田园诗闻名。而盛唐形成的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较之前人,不再是一般地模山范水,而能做到情景交融、物我一体、空灵超然、脱世拔俗而俊采职逸。在表现山水田园的自然美方面,无论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所开拓和创新,把山水田园诗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和层次.但是,王维、孟浩然由于家庭出身、环境、经历,自身素质和创作风格的不同.诗风也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王维十五岁便离开家乡赴长安谋求功名,并以自己的才能博得了上流社会的青睐。开元九年,中进第,为太乐丞,时年仅二十一岁。但是此后王维的仕途却坎坷不断、起起伏伏,尤其是安史之乱后的遭遇,使得王维对官场产生厌倦。开始了长期的亦官亦隐的生活,他曾隐居终南山。又购置辋川别业,在公余暇时游息其中。
孟浩然出生于小地主家庭,自幼饱受正统的儒家教育。四十岁以前,他在家闭门苦读,隐居于距鹿门山附近。四十岁到长安应进士举,与王维、张九龄等人相交,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一联名动京师.但却不幸落第,失落还乡。随后,满怀失意的他南下吴越,寄情山水,过起了游历的生活。后虽短暂入仕却终又离开,归乡终老。
首先,王维受佛、禅影响较深,其山水田园诗常能揭示出大自然的`幽静恬适之美,也表现山水的雄伟气魄,反映农村生活的情趣:孟浩然诗则以山水隐逸为主要题材,风格恬淡孤清。主要是写他村居生活的高雅行径与闲情逸致。大多表现的是“高士孤怀、隐居幽寂、登临清兴、静夜相思”。
其次,王维常刻画空寂的境界,寄怀山水以逃避现实;孟浩然对山水的描写,主观色彩甚浓,常融入游子的飘泊之感,在恬淡中缺乏热情。在政治上经历了张九龄罢相,安史之乱等一系列打击之后。王维的生活也由前期的积极出仕转变为后期的亦官亦隐,消极隐遁。这期间他寄怀山水以逃避现实,生活的主要内容也是隐居辋川、畅游山林、一心奉佛,唯以禅诵为事。因此他诗歌创作的基调也变为幽静恬淡,常常刻画空寂的境界。而孟浩然的山水诗则多写在落地离开长安之后,漫游秦中、吴越之时,因考试落第、求仕不得的抑郁心情和烦闷激愤。通过景物的描写抒发羁旅的乡愁和仕途的失意,流露出游子的飘泊之感。由于心情孤寂,山水也不免染上一层冷清的色彩。
再次,工维的山水田园诗善于创造意境,“诗中有画”;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清新秀丽.风格较为疏淡.“淡到看不到诗”。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志林》)“诗中有画”是说王维的诗善于创造意境,能通过无形的语言,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使读者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一幅幅有形的图画。闻一多曾说“真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的筑在一联或一句哩,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的分散在全篇中。淡到看不见诗,是真正的孟浩然的诗。”孟浩然的山水诗都写得清新淡远,别具幽情。他在艺术上有较高造诣,善于采用朴素语言和白描手法,既不施浓彩重墨,也不求精雕细刻,淡淡写来,毫不费力,创造出清新秀丽的意境。
王维和孟浩然在意境上都追求一种浑然一体,孟浩然喜用简淡的笔墨,随意点染的手法,而王维则讲究构图布局,选辞着色,经常以彩绘的笔触传达清丽丰润的美感。所以他们的山水田园诗在风格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可谓异彩纷呈、各具特色。
孟浩然创作体裁的狭窄是造成其诗歌内容单薄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那种以淡雅之笔,摄取淡月、疏雨、古木、白云、寒江、幽钟等景物,状疏远清净之景,表达旷放闲适之情的创作方法,也造成了他纯写景而融乎情的作品较少。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皆有画意,而融画法于诗孟浩然有所不及。王维诗书画乐兼通,他以诗人的敏感摄取与主观感情相契合的景物,组成清幽演远空灵的意境。他善于表现景物的空间层次,每每通过一些点睛之笔写出错落有致的纵深感和立体感。他还善于敷彩,这些色彩并非单纯消极地涂饰,而是活跃地晕染着整个画面,清新鲜润,给人以愉悦之感。王维还在动态中捕捉光与色变幻不定的组合,还善于捕捉音响,有机地契入景色之中.孟浩然融画法于诗的方法较狭窄,但是应该指出,孟浩然是通过对自然山水的禅悟、临幕而写成的,而不是融画意于诗中造就的。正所谓“境清人画,趣多禅悦”此诗便是很好的例证。
王维、孟浩然作为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代诗人,在诗歌意境的刻画,语言的锤炼等到方面,尤其是田园山水题材作品的创作上,都或多或少受到王、孟作品的启发和影响。
孟浩然山水田园的诗句孟浩然著名的山水田园诗四句篇四
导语:孟浩然不仅以创作大量的山水田园诗丰富了诗歌的题材,而且以清淡旷远的风格闪烁着夺目的光彩。下面是孟浩然与山水田园诗的相关内容资料。(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作为唐代第一位以山水诗见长的诗人,孟浩然不仅以创作大量的山水田园诗丰富了诗歌的题材,而且以清淡旷远的风格闪烁着夺目的光彩。纵观他的山水田园诗,我们不难发现,那里寄托了孟浩然的诸多情怀。其中之一就是寄托了强烈的出仕愿望。
在盛唐诗人中,孟浩然是唯一一位终身不仕的诗人。在他人眼里,孟浩然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隐逸诗人。李白就曾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赠孟浩然》)这是诗人李白心目中的孟浩然,也是一般唐人心目中的孟浩然——一位多么倜傥而又飘然出尘的逸士!
其实,孟浩然并非无意进仕,年轻时候的'他,虽然生活在家乡的山清水秀之中,但他的内心怀着积极的抱负。与盛唐其他的诗人一样,他也怀有济时用世的强烈愿望,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前四句写洞庭湖的壮美景色,气势雄伟,意境开阔。后四句即景抒情,“临渊羡鱼”而坐观垂钓,孟浩然希望能够通过张丞相的引荐而进入仕途。诗歌中含有一种不甘寂寞的豪逸之气,从中反映出孟浩然的雄心壮志。
他在《田园作》一诗中写道,“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冲天羡鸿鹄,争食嗟鸡鹜”。诗人写自己年已三十却还居于田园,叹息无人举荐,岁月流逝,徒有鸿鹄之志却无法实现。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追求仕途的心愿是很强烈的。
毕竟,孟浩然处于初盛唐之交的时代,他的社交活动和文学创作则主要在盛唐时期。这是一个士人要求摆脱各种传统束缚,渴望建功立业、获取功名富贵并进入社会上层的时期。在这样的时代里,一身才华的孟浩然又何能例外呢?之所以会让他人误会孟浩然是一位隐逸诗人,是因为他受着佛禅思想的濡染,并不像时人那样热衷于应举考试,而是一般都过着隐居的生活,只不过他的隐居是“养望待时”,“其求仕过程的表现,颇有点走‘终南捷径’的味道”。
在孟浩然的很多山水田园诗中,细细品味,我们其实是可以看到他迫切要求入仕的心态的。古人一般都喜欢把自己的失意之情融进山水田园中,以此来消融和减少自己的伤感和抑郁之情。作为失意文人之一的孟浩然自然也不例外,他的山水田园诗就寄托了自己的许多情怀。
吟读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那颗敏感而多情的心,可以感受到他解不开的仕隐情结。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盛唐时代的社会风貌和认识到当时的社会黑暗。
孟浩然山水田园的诗句孟浩然著名的山水田园诗四句篇五
故人来自远,邑宰复初临。
执手恨为别,同舟无异心。
沿洄洲渚趣,演漾弦歌音。
谁识躬耕者,年年梁甫吟。
2、《经七里滩》
予奉垂堂诫,千金非所轻。
为多山水乐,频作泛舟行。
五岳追向子,三湘吊屈平。
湖经洞庭阔,江入新安清。
复闻严陵濑,乃在兹湍路。
叠障数百里,沿洄非一趣。
彩翠相氛氲,别流乱奔注。
钓矶平可坐,苔磴滑难步。
猿饮石下潭,鸟还日边树。
观奇恨来晚,倚棹惜将暮。
挥手弄潺湲,从兹洗尘虑。
3、《寻天台山》
吾友太乙子,餐霞卧赤城。
欲寻华顶去,不惮恶溪名。
歇马凭云宿,扬帆截海行。
高高翠微里,遥见石梁横。
孟浩然山水田园的诗句孟浩然著名的山水田园诗四句篇六
客行愁落日,乡思重相催。
况在他山外,天寒夕鸟来。
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阳台。
可叹凄惶子,高歌谁为媒。
2、《晚泊浔阳望庐山》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但闻钟。
3、《万山潭作》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4、《洗然弟竹亭》
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
俱怀鸿鹄志,昔有鶺鴒心。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
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5、《晓入南山》
瘴气晓氛氲,南山复水云。
鲲飞今始见,鸟坠旧来闻。
地接长沙近,江从汨渚分。
贾生曾吊屈,予亦痛斯文。
6、《寻陈逸人故居》
人事一朝尽,荒芜三径休。
始闻漳浦卧,奄作岱宗游。
池水犹含墨,风云已落秋。
今宵泉壑里,何处觅藏舟。
7、《耶溪泛舟》
落景馀清辉,轻桡弄溪渚。
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
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
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孟浩然山水田园的诗句孟浩然著名的山水田园诗四句篇七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②。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③。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④。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⑤。
何当载酒来,共醉
重阳节
⑥。[注释]
②北山:当指万山。隐者:指作者自己。
⑤荠:一种野菜,形容远望所见无边树木的细小。
⑥何当:何时能够。重阳节:古代以阴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
[赏析]
这首诗名为寄,实为隔山遥望,不能相见,由清秋登高,日暮归雁,唤起愁心,来抒发诗人对朋友的
思念
之情,希望朋友重阳佳节携酒登高而欢聚。语意亲切自然,寄托了诗人对朋友真挚的怀念之情。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感情飘逸真挚、情景清淡优美、语言淳朴隽永。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鸣钟昼已昏, 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 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 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 唯有幽人独来去。
孟浩然山水田园的诗句孟浩然著名的山水田园诗四句篇八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田园诗的人,存诗26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
孟浩然的山水诗多是写他故乡襄阳的名胜,象《秋登兰山寄张五》、《夜归鹿门歌》、《江山思归》等,将襄阳的山水、烟树、新月、小舟描绘得平常而亲切。他的田园诗数量不多,但生活气息浓厚,如《过故人庄》、《游精思观回珀云在后》等,农家生活的简朴,故人情谊的'深厚,乡村气氛的和谐,都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他的一些小诗,如《春晓》也写得含蓄清丽、韵味悠长。孟诗风格以清旷冲淡为主,但冲淡中亦有壮逸之气。
孟诗思想内容不甚丰富,但从艺术的完整、精美上来讲,与王维完全可以并驾齐驱。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②。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③。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④。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⑤。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⑥。
[注释]
①兰山:应为万山,在湖北襄阳,诗人的园庐在岘山附近,距万山不远,诗人在此度过了大半生。张五:名子容,排行第五,隐居襄阳岘山南边的白鹤山。
②北山:当指万山。隐者:指作者自己。
③薄暮:日将落之时。“薄暮”句:说忧愁由薄暮引起,其实是本身忧愁,见天色昏暗而触景生情。兴:秋兴。
④“时见”句:由山下看,见归村行人,有的还在沙道上行走,有的已在渡口休息。
⑤荠:一种野菜,形容远望所见无边树木的细小。
⑥何当:何时能够。重阳节:古代以阴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
[赏析]
这首诗名为寄,实为隔山遥望,不能相见,由清秋登高,日暮归雁,唤起愁心,来抒发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希望朋友重阳佳节携酒登高而欢聚。语意亲切自然,寄托了诗人对朋友真挚的怀念之情。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感情飘逸真挚、情景清淡优美、语言淳朴隽永。
孟浩然
山寺鸣钟昼已昏, 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 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 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 唯有幽人独来去。
孟浩然山水田园的诗句孟浩然著名的山水田园诗四句篇九
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⑴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⑶客:指作者自己。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⑷野:原野。旷:空阔远大。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⑸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参考资料:
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很有特色的。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第二句“日暮客愁新”,中的“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里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
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低”和“旷”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第四句写夜已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近”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的。诗的第二句就点出“客愁新”,这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诗也就戛然而止了。
然而,言虽止,意未尽。“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诗人曾带着多年的准备、多年的希望奔入长安,而今却只能怀着一腔被弃置的忧愤南寻吴越。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对着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不禁纷来沓至,涌上心头。“江清月近人”,这画面展示的是清澈平静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着船上的诗人;可那画面背后却是诗人的愁心已经随着江水流入思潮翻腾的海洋。“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孟浩然的这首小诗正是在这种情景相生、思与境谐的“自然流出”之中,显示出一种风韵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艺术美。
参考资料:
孟浩然于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年)离乡赴洛阳,再漫游吴越,借以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愤。《宿建德江》当作于作者漫游吴越时,与《问舟子》是同一时期的作品。
参考资料: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唐代: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夜月 一作:月夜 环佩 一作:环珮)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