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分一分的教案(十四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分一分的教案篇一
1、唱:《我们一起来唱歌》、《玩具进行曲》、《传、传、传》
2、听:《玩具兵进行曲》
3、动:《请你跟我这样做》、走各种图形、音乐游戏《传、传、传》
4、拓展:文明礼貌习惯、感受常见的进行曲
1、体验踏上人生第一起跑线的新鲜感和幸福感,喜欢音乐老师,喜欢音乐课,体验音乐课带来的快乐,并能以愉悦的情绪学习音乐。
2、乐于参加歌表演、音乐游戏、律动等生动活泼的音乐学习活动,并能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充分展示自己积极进取和团结友爱的美好情感的对音乐的爱好。并能用“手拉手”的身体语言更好的表现音乐的情绪。
3、用自然的声音歌唱,能整齐的演唱并背唱《我们一起来唱歌》、《玩具进行曲》能随着老师的琴声整齐的开始结束,随着歌曲和乐曲走一走,感受和表现音乐的情绪
4、能认识课本中的几种学习音乐的标志。
3课时
1、唱《我们一起来唱歌》
2、听 歌曲、乐曲片段
3、动《请你跟我这样做》
1、 能用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流,乐于参加《请你跟我这样做》的律动。体验音乐课所带来的快乐。
2、 学生基本能随着老师的琴声自然的唱歌,能够和大家整齐的演唱《我们来唱歌》,较整齐的开始和结束。
3、 在即兴填唱歌词活动中,学生能大胆自信的作自我介绍。
1、 小朋友们,我们已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谁来说说一年级的小朋友和幼儿园的小朋友有什么不同?
2、 一年级的小学生要结识许多新朋友,学许多本领。今天
老师带你们去见一位新朋友——音乐娃娃。
(在十个手指头上画上脸谱配上音乐)
3、 音乐娃娃: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音乐娃娃,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参观我们美丽的音乐世界。
4、 先带大家去看一看钢琴、打击乐、播放各种熟悉的音乐片段让学生欣赏。
1、随着音乐的节奏拍拍手,初步感受歌曲《我们一起来唱歌》的旋、 请你们大声说出自己的名字,模仿老师的节奏。 ︱ xx x ︱ xx x ︱ xx x ‖ (好朋友的名字)我们一起来唱歌。
2 、 接龙的方法来朗诵歌词。
3 、 用听唱法教唱歌曲。
4 、 在空白处填上自己的名字来做自我介绍。
5 、 再次朗诵歌词,并填上好朋友的名字。
7、 请完整演唱歌曲。
1、 跟着音乐走一走,播放一段音乐,每人创编一个动作在教师里走一走,音乐一停就站住不动,然后音乐再响起就换动作继续走。
2、 按要求动作不能夸张,要符合音乐的节奏。
3、 请走的比较出色的同学上来走给大家看一看。 教学反思:
分一分的教案篇二
一、教学内容:数学活动《分一分》
二、教学目标:
1.能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初步理解单双数含义。
2.主动的参与操作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三、教学准备:
1.贴绒图片(红色6个,蓝色7个)
2.《幼儿画册》,胶棒。
3.投影仪、电视机。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能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初步理解单双数含义。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谈话讨论、示范练习法、图片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设计意图
一、圆片片导入,引起兴趣,引出主题。
1.师:今天有些圆宝宝要和我们一起做游戏,我们欢迎他们?
2.提问:数一数有几个红色圆宝宝,几个蓝色圆宝宝?
1.欢迎圆宝宝。
2.数数有几个红色圆宝宝、蓝色圆宝宝。
通过圆片片来班级做游戏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出下面的重难点学习。
二、通过观察和谈话,学习10以内的单双数。
1.将6个红色圆片两个两个手拉好,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双数。
(1)指导语:看,我们的红色宝宝们先来到了我们教师门前,他们2个2个手拉手进行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怎么拉的?
(2)提问:6个红的圆宝宝2个2个拉好,一共分了几对呀?分到最后有没有剩下的?
2.将7个蓝色圆片两个两个手拉好,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单数。
提问:7个蓝色圆宝宝2个2个拉好,一共分了几对呀?分到最后有没有剩下的?
3.小结:什么是单数,什么是双数。能够两两拉手没有多的的数字就是双数,多一个单的没有朋友拉手的数字就是单数。
1.幼儿感知6个红色圆片片是双数。
2.幼儿感知7个蓝色圆片片是单数。
3.倾听教师小结,知道单双数的含义、特征。
幼儿是很容易进入情境的,而且形象生动的游戏角色能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这个主要环节主要通过数一数、拉一拉和学一学的几个环节,循序渐进的来学校10以内的单双数,方便幼儿更加容易理解并区分单双数的不同,通过拉一拉的环节,能够让幼儿更加直观的理解单双数。
三、巩固练习,熟记10以内的单双数。
1.操作练习:分豆豆。
请幼儿先数数盘子里的几颗豆子,然后将豆子两个两个的分,分到最后看看有没有剩下的,剩下几个?并记录下来。
2.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3.指导幼儿完成《幼儿画册》上的内容。
1.幼儿练习分豆豆,并记录结果。
2.幼儿讲述操作结果。
3.完成《幼儿画册》上的内容。
分一分的教案篇三
1.体验一分钟的“魔力”,知道一分钟很短,但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
2.尝试在一分钟里做一件能让别人快乐的小事。
3.基本理解一分钟的含义,能根据秒针数出一分钟的有六十秒。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1.有秒针的大钟。
2.有爷爷的图片,开心与不开心的图片各一幅。
3.《幸福拍手歌》一盘。
4.各种不快乐的小动物的图片人手一张。
一、爷爷不开心,出示第一张图片。
1.“请小朋友看看,这张图片上有谁?他怎么了?”
幼:爷爷很不开心很难过
2.“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爷爷的眉头皱在一起,爷爷的嘴巴不笑!
二、有魔法的一分钟。
1.一分钟有多久?
出示第二幅图。
①“可是一分钟以后爷爷却露出了笑脸,奇怪这一分钟里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请幼儿积极动脑,请3-5名幼儿来回答。
2.体验一分钟。
第一次体验,幼儿看大钟并根据秒针的转动数数。
①师:“这根又细又厂的秒针转一圈就是60秒,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吧!”开始数…
②“好了,原来秒针转动60下就是一分钟 ,那请小朋友来说说看我们在着一分钟里可以做些什么事呢?”
请幼儿自由发挥,玩玩具看书……
师:那老师给小朋友一分钟的时间,请你从椅子底下拿出一样玩具玩一会。
一分钟以后。
师:好,一分钟过去了,请你来讲讲看在刚才的一分钟里你做了一件什么事情?
小结:一分钟很短,可是我们却能做很多事情。
3.有魔法的一分钟。
①出示图3内容为小鸟在为老爷爷唱歌,爷爷便笑了。
②老师:“一分钟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爷爷才开心起来了?”
幼儿:“是小鸟为爷爷唱了歌爷爷才开心的!”
③小结:原来一分钟能做一件让别人快乐的小事,这太神奇了!简直是有魔法的一分钟!
4.送你有魔法的一分钟。
老师:“可是现在却有一些小动物它们很不开心。请小朋友从椅子下拿出小动物的图片。先看看有谁?”请2"3名幼儿来说。
老师:“先请小朋友想想看你能不能用一分钟帮助小动物快乐起来?”
现在请小朋友先自己讲讲看。
敲小铃坐好。
请若干位幼儿来说说看你在一分钟里为小动物做了些什么事让它快乐起来?
5.来跳个快乐舞吧!
老师:“现在小动物都快乐了,它们都很想跳舞,那我们来跳个快乐拍手舞好吗?”
幼儿:“好!”
"有魔法的一分钟"的确具有神奇的魔力!我没有想到"摩法师"竟成了"快乐"的第一受益者。教室里,不时会有孩子从我身边走过:"李老师,你真漂亮!""谢谢,听了你的夸奖我觉得很快乐!""不用谢,我也觉得很快乐!""李老师,你真辛苦,需要我的帮助吗?""李老师,这是我的爱心卡片,我把它送给你,因为你也有一颗爱心!"……我快乐极了,心情出奇地好,不知不觉也变得特爱说话,而妙语连珠、灵感闪耀!
"宝贝,理发啦!象个'阳光小子',真帅!""哎呀,李老师,我真高兴被你发现我的小秘密,你摸摸后面的头发,有什么感觉?""哎呀,刺刺的,象仙人球!""别怕,以后有危险,我会用我的头保护你!""真了不起,我真快乐,我有仙人球保护神啦!""我也很快乐,我是不是很勇敢!"而且,奇怪的是整个上午,所有的孩子都洋溢着快乐的笑脸,也许是孩子纯真的心灵,大家似乎很有默契,做了一件"让别人快乐的事"后总会产生这样的对话:"你快乐吗?"--"快乐!"--"我也很快乐!"于是,"快乐"成了我们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有了"快乐",突然之间,教室里发生了一些变化:教室成了快乐的海洋!
"快乐是一种香水,洒给别人,自己手上总会留下余香!"快乐就是如此简单。
接着,快乐开始走向家庭。不时听到家长们欣慰又激动的反应--"我嗓子哑了,孩子竟在我包里悄悄放了一卷清凉糖!""早餐时,孩子为我剥了一只鸡蛋。""昨晚,孩子又是为我敲背,又是为我揉肩,还问我'快乐吗'!""可不是,我家孩子也总在说'快乐',我倒真被他说'快乐'了!"……这就是"有魔法的一分钟"!是世界上最神奇、最简单的魔法!
"有魔法的一分钟"除了能让别人快乐,还有其他魔力吗?
从斯宾塞.约翰逊的《给你自己一分钟》的书中我得到了启示:一分钟,让我们找到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改善人际关系,促进事业成功,并减轻来自工作与家庭中的压力,使我们的人生找到动力与意义,使我们的一生走向完满与成功。我想:对于孩子来讲,这些太深奥,太玄乎了,但由此我发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奥秘:
一分钟,我可以让孩子拥有更多的魔力!
一分钟老师:每天可让不同的孩子做一分钟老师,也许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挖掘孩子的闪光点!
一分钟认字:也许每天只要花上一分钟认识一个字,日积月累的效果具有滴水穿石般的功力!
一分钟床头小幽默:睡前一个好玩的小笑话,能使孩子带着快乐的笑脸进入梦乡。也许,孩子以后会很有幽默感哦!
一分钟问题:告诉孩子,当你生气地要伸出拳头的时候能否用一分钟问自己一个问题"除了拳头,怎样才能让我不生气?"
分一分的教案篇四
感受一分钟的重要,懂得珍惜一分钟
时钟flansh,多媒体课件,幼儿活动材料
师:小朋友,每天早晨,谁叫你起床的?(爸爸、妈妈、闹钟)老师这儿有个小朋友,也是闹钟叫醒他的,我们一起看看他起床的故事,好么。
师:刚才故事里的小朋友叫什么名字?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迟到20分钟?(晚起一分钟)师:一分钟到底有多长呢?(60秒)出示钟表,又细又长的红针是秒针,秒针走一圈是一分钟(感受一分钟)。
师:你觉得一分钟长还是短呢?
。
1.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看看一分钟你能涂几个桃形。
2.请幼儿停止后数自己涂了几个桃形,把总数写在下方横线上。
3.每人一格,贴在黑板上。
4.刚才小朋友涂的一样多么?为什么同样是一分钟却涂的不一样多呢?那怎样涂得快一些?(抓紧时间、专心)
。
1.小朋友今天学会了,只有认真做,抓紧时间,才能在一分钟内多做事。
2.现在老师这儿有许多材料:夹玉米、图画、捏泥、拼图案、搭积木。
3.小朋友分组来玩,看看你一分钟能做多少事情?(记住,要抓紧时间)
4.:一分钟能做的事还真不少。
5.生活中,一分钟还能做完什么事?爸爸、妈妈呢?
。
1.(课件)一分钟做的事。
2.:看来,一分钟能做好多意想不到的事,其实,我们的生活就是由许多一分钟组成的,我们一定要珍惜每一分钟。
。
分一分的教案篇五
1.能按照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并计数。
2.学会根据图形的形状、颜色进行分类。
3.能用较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⒈各种图形卡片。
2.分类板人手一块。
⒈以“图形宝宝出来玩”为题引入活动,复习已学过的图形。
师:今天天气可真好啊,图形宝宝们都想出来活动活动,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都有哪几个宝宝出来玩了呢?(有圆形宝宝、三角形宝宝、正方形宝宝、长方形宝宝……)
2.观察图形材料,进行游戏。
师:请你们仔细观察,看看这些图形宝宝一样吗?他们什么是一样的?把一样的宝宝放到同一个圆圈里,代表他们是一家,并给图形宝宝家取一个好听的名字(xx颜色的xx宝宝)
幼儿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类,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根据什么特点分类的。
摆到区域中让幼儿巩固图形的特点。
分一分的教案篇六
1、让小朋友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并且进行分类,还要复习一下大和小。
2、通过本次活动,让小朋友按照老师的指令进行方向爬行,并且要做到快速、正确以及不拥挤。
3、对颜色的认识进行巩固。
1、每人一个的红黄绿的小鸭贴纸以及对应数量的红黄绿的小虫子;
2、每个小朋友一大一小的帽子和一大一小的裤子;
3、音乐磁带。
1、老师让小朋友听着音乐开火车走进教室,并且要给每个小朋友一个亲吻的问候,拿出大小各一个的小鸭子,让小朋友也和她们进行一下问候,并且让小朋友说一下哪一个是大的?哪一个是小的?最后,引入游戏阶段,“宝贝们闭上眼睛,把你们变成小鸭宝宝吧!我来做你们的妈妈吧!”
2、妈妈和小朋友看到这里有一些礼物,幼儿园教案让他们一块把礼物进行分一下,大的帽子和大的裤子是给谁的?小帽子和小裤子又是给谁的呢?妈妈在旁边指导小朋友进行操作。
3、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听着音乐进行红黄绿的巩固。
4、玩游戏《小鸭子吃虫子》:根据老师的口令,进行方向爬和取物活动,拿到的物品要根据他们的颜色进行分类,然后在根据自己身上的颜色去拿相同颜色的虫子。
5、最后,小鸭子玩的很开心,需要回家休息了,让小朋友按照身上的颜色乘坐火车回家。
分一分的教案篇七
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主要讲的是元元因多睡了一分钟,而迟到20分钟的事。课文内容通俗易懂,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珍惜时间的熏陶。
根据边远地区二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本课教学设计注重为学生搭建生活与教材联系的平台,激励学生的情感体验。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读的情境,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让学生的情感与课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融汇,能在有感情朗读中领悟课文内容,体味“分秒必争”的意义,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体味时间的宝贵,能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领悟课文内容,体味“分秒必争”的意义,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
1、组织学生依次表演“笑一笑”。(时间:1分钟)
2、学生交流刚才表演的感受。
3、教师小结,导入教学。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意。教师启发谈话:画面上那个低着头的小朋友(元元)遇到什么事情,你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2、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整体感知课文。
3、学生尝试读文,想想题目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让学生自读后说一说)
4、再看插图,体会元元当时着急的心情。
(引导学生看图感知,形成初步的感受。)
1、学生自主识字。让学生在课文中勾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自主认读、识记。注意读准翘舌音“钟”“迟”,后鼻音“零”,鼻音“闹”等。
2、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
3、用多种方式巩固生字、词。
4、指导学生读课文。
(1)抽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想: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谈)
(2)自由自读。(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同桌讨论: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这时,他会想些什么?(要求:先自读感悟,体会元元着急的心情,再朗读,注意读出叹息自责的语气。)
(3)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再讨论: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当同学们看见元元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时,一定会受到强烈的感染。就这一分钟,使他迟到了20分钟,使他感到愧疚和后悔。再讨论,让大家真正领悟一分、一秒的重要。
(4)汇报讨论结果。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质疑: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反复朗读,加深理解。)
过渡: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20分钟呢?让我们一起从课文的有关句子里帮元元找一找原因。
1、指导读句子“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从中体会元元认为多睡这么短短一分钟是不会碍什么大事的。
2、“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元元为什么要叹气?指导学生读出叹息、自责的语气,体会元元当时着急的心情。
3、“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同桌讨论:元元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
4、小组讨论: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读、思、议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交流自己的体会与理解,实现认知互补,相互促进,进一步领悟每一分、每一秒的重要。)
1、“元元非常后悔。”他后悔什么?(后悔不该贪睡一分钟。)找出能表现元元后悔的句子读一读。
2、朗读课文,想想第二天元元会怎么做?以“第二天的元元”为题续编故事。
(创设读的情境,增强读的趣味性,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于让学生在读中感受,深化理解,学会欣赏。)
1、以“我一分钟能做什么”为题,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体会时间的宝贵。
2、汇报课前调查情况:人们一分钟能做多少事?
3.收集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让学生进一步懂得珍惜时间。
(让学生交流,明白每一分钟的宝贵,强化时间观念,懂得不能浪费一分一秒。)
【附】板书设计:
7、一分钟
多睡一分钟→迟到20分钟
时间宝贵分秒必争
分一分的教案篇八
1、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2、认识本课“钟、零”等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多睡一分钟带来的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想到“分秒必争”,年年如此,一生坚持。
只知一分钟很短,却不知有时一分钟也会感觉很长。从他们的切身感受入手,懂得“分秘必争”的道理。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表演能力,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在朗读中表演,在表演中感悟,应该是一件很轻松,也很感兴趣的事。
1、做游戏:
全体同这立正站好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地站立,坚持一分钟。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
2、小结:
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但有时也觉得很长,就象刚才,我们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今天我们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让学生切身体验一分钟的时间是不算短的。既可以增强课堂情趣,又可以增强学生的时间概念,便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自主识字。向大家介绍好的识字方法,共同讨论。
3、认读生字:
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识字中,我让学生课前制作好生字卡片,促进了预习。并将好的记忆方法介绍给大家。使学生养成爱动脑的好习惯,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对生字记忆也会更深刻。)
1、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提出问题。
2、分组讨论:
元元只是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二十分钟呢?
学生活动:
⑴ 可以在书上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
⑵ 几名学生模仿着演一演。
3、集中汇报,边演边读,让几名学生到前面表演,(很形象)其他学生欣赏。
师提问:在你看的过程当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回答:是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师追问:他当时会想些什么呢?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一读呢?
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并配合着表演有感情地读一读。
4、元元最后“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他想些什么呢?你想对他说点什么吗?
(自由发言,领悟每一分,每一秒的重要。)
(我让学生在朗读感悟课文内容的时候,穿插着表演来进行。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另外,他们边读边演,又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领悟,自然地促进了朗读水平的提高。)
5、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回家后每人用一分钟做一件事情,明天全班交流,评出“与时间赛跑的人”。
(用理论指导自己的言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分一分的教案篇九
教材第60~61页的内容。
1.通过动手操作分实物,认识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发展平均分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平均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进一步领悟平均分的意义。
难点:体验平均分方法的多样化,并能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平均分实物的过程。
课件(教材主题图)。
师:同学们喜欢吃苹果吗?(喜欢)同学们知道吗?苹果是世界四大水果之一,又被人们称为“记忆之果”。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被施了法术的苹果(出示课件:关于苹果的图片),如果同学们能够顺利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法术就会自动解除,老师就把这些苹果奖励给大家,好不好?
设计意图:简单介绍苹果的价值,并以“被施了法术的苹果”为情境引出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说说你收集到的数学信息。
生:图片上共有12个苹果。
师:数得很准确,现在问题出现了:把这些苹果分成3堆,每堆一样多,可以怎样分?
预设:
生1:我1个1个地分,每堆分4个。
生2:我2个2个地分,每堆分4个。
生3:我4个4个地分,每堆刚好是4个。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信息,根据提出的问题动脑思考,感受分法的多样化。
师:你们能够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真棒!老师还有一个新的问题,同学们敢不敢接受挑战?(出示课件)把这些苹果每袋装4个,需要几个袋子?可以利用学具盒里面的圆片或小棒动手摆一摆。
预设:
生1:我用学具盒里面的小棒代替苹果,每4个分成一份,正好分成3份,所以需要3个袋子。
生2:我用学具盒里面的圆片代替苹果,每4个分成一份,也是正好分成3份,所以需要3个袋子。
师:说得真好,大家都很棒,动手动脑解决了这些问题,现在说一说,两次分苹果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预设:
生1:都是分12个苹果,都是平均分的。
生2:分完后,每份的个数都是同样多的。
……
师:同学们,真是心灵手巧,发现了这么多相同的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动脑进行思考,对知识进行梳理。
师:解决了这么多的难题,下面的问题你一定也能解决吧!快来帮帮小动物们分一分它们喜爱的食物吧!
教材第61页练一练第1、2题,学生思考后独立解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说你的收获吧!
分苹果
分成3堆,每堆4个。
每袋装4个,需要3个袋子。
本节课为学生创设了“分苹果”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借助学具盒“分一分”“摆一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整节课教学活动安排中,让学生个个参与,真正“动”了起来。
分一分的教案篇十
1、体验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2、体会一分钟的长短,了解时间与生活的关系。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1、经验准备:见过钟能区分时针分针秒针。
2、物质准备:钟、汉字(长、短)、拼图玩具。
一、发现一分钟
1、讨论:每个时钟的钟面上都有什么呢?时钟有什么用?
2、小结:时钟能告诉我们时间,让我们遵守时间。
二、感受一分钟
1、讨论:那么一分钟我们能够干些什么?一分钟到底是长还是短?
2、幼儿第一次判断: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分别站在"长/短"两个汉字边。
3、游戏《木头人》:请幼儿摆一个难度较高的姿势,坚持一分钟。
4、幼儿第二次判断: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分别站在"长/短"两个汉字边。
5、游戏《拼图》:请幼儿在一分钟内完成拼图,自己评价完成情况。
6、幼儿第三次判断:请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分别站在"长""短"两个汉字边。
7、再次讨论:一分钟到底是长还是短呢?
8、小结:一分钟是不会变的,不论我们做什么事情,一分钟还是一分钟,我们要专注于一分钟能够完成一些重要的事情。
三、珍惜一分钟
1、幼儿观看ppt:一分钟可以做的事情。(一分钟人可以眨60下眼睛,一分钟可以写45个字、一分钟可以喝一杯水、一分钟可以读120个字,一分钟可以做50个俯卧撑、一分钟可生产78俩汽车,一分钟可跑300米,一分钟可以数300张人民币,铅笔厂一分钟可以制造1600支铅笔,飞机一分钟可以飞行18千米。一分钟全世界诞生259个婴儿)
2、幼儿交流:一分钟可以做什么?
3、小结:每一个一分钟我们都不要浪费,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
1、制定一分钟记录表投放在数学区供幼儿记录;
2、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和反思:我们在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时间的行为,如何改正。
上课铃响起,在与学生问候以后,让学生坐端正,不能发出丁点声音,接着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你觉得一分钟长吗?在一分钟内你能做什么事情?在游戏初步感知一分钟的长短后,巧妙的从同学们的切身感受迁移到课文中元元的感受,自然地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抓住重点词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为朗读打下基础。在仔细品读后,我决定抓住元元的两次叹息为朗读的亮点。但要读好这两次叹息,联系上下文揣摩体会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前提,也是基础。因此,教学中我以帮元元找回分钟为线索,抓住元元在绿灯前的等待,在公共汽车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无奈为阅读点,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想象元元当时的心情,语言。在朗读体会的过程中,具体落实到“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中的“刚”;“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这些重点词语中。先朗读后体会,再带着体会到的感情朗读。在追赶公共汽车一幕时,结合插图,先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再抽学生表演,学生入情入境,体会到了元元的焦急、悔恨。在此基础上,学生读两次叹息时,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结合实践,课外延伸。在学生找到元元迟到1分钟的原因后,让学生改编课文《元元的明天》。
由于前面的阅读理解非常到位,所以在改编的课文中学生顺理成章地点出了中心:“元元想:昨天迟到了,今天一定要珍惜时间,一分钟也不能多睡。自由说话,你想对元元说什么?我扮演成元元,这样我和学生反复扮演角色,学生在教“我”珍惜时间的同时,自己在无形中懂得了如何珍惜时间。
分一分的教案篇十一
(一)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1、矛盾的含义: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矛盾。
(1)“对立”的基本含义: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斗争
(2)“统一”的基本含义: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2、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含义必须注意的问题
(1)矛盾的对立和统一始终不可分割
(2)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
(3)不能把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混为一谈
(二)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1、矛盾普遍性的含义
(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
(2)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
2、正确对待矛盾
(1)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
(2)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3、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1)对自己要一分二
(2)学会全面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1、矛盾的含义
“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作矛盾”。对这一含义的把握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立”与“统一”作为矛盾的基本属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的区别表现在:第一,“对立”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斗争;而“统一”是指矛盾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第二,“对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统一”则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二者的联系表现在“对立”与“统一”始终不可分割:第一,“统一”离不开“对立”。无论是“依存”还是“转化”,都以对立面的存在为条件,是与对立面的“依存”,是向对立面的“转化”。第二,“对立”离不开“统一”。只有具有某种共同基础、相互依存的东西,才能呈现出“排斥”的倾向。“彻底分离”、“毫不相干”的东西,是谈不上“排斥”的。
(2)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存在于“事物自身”。这里我们必须明确两点:第一,哲学上所讲的“矛盾”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而不是主观强加于客观事物的。这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矛盾问题上的区别所在。第二,“事物自身”既指事物内部,又反映事物之间。存在于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叫事物的内部矛盾,或内因;存在于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叫事物之间的矛盾,或外因。
(3)哲学上讲的矛盾不同于逻辑矛盾。逻辑矛盾是指人们在叙述或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首尾不一、互相“打架”的现象,是违背“同一律”的表现;而辩证矛盾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两者不是一回事,不能将二者混淆。
(4)此外,不能将“统一”与“对立”分别理解为矛盾的双方。“对立”与“统一”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因此,“对立”与“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的“对立”与“统一”,不能认为“统一”是矛盾的一方,“对立”是矛盾的另一方。
2、矛盾概念与联系概念的关系
(1)矛盾概念指的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一般地说来它只是指某个特定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关系,而不指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而联系概念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一般地说它主要是指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矛盾概念的内涵强调的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对立与统一的关系,即矛盾双方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而联系概念的内涵则是强调的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多元关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联系网络,它们是相互作用,带动着整体事物构成的整体共同发展。
(2)联系与矛盾都是揭示事物间的关系。其中联系的实质就是矛盾的联系(因为联系是由各个具体的事物形成关系网络,而每一个事物又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所以联系的实质就是矛盾的联系),因而联系与矛盾紧密相联,联系当中有矛盾,矛盾当中有联系。
3、正确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1)矛盾普遍性原理的含义。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
(2)矛盾的普遍性包括两个方面:①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②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所谓“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矛盾,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无论是在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们的思维领域,矛盾都是普遍存在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事事有矛盾。
所谓“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是指每一事物从它产生到死亡,时时刻刻都存在着矛盾。事物在开始萌芽的时候有矛盾,在发展壮大的时候有矛盾,在将要消亡的时候也有矛盾。尽管有些矛盾一开始比较缓和,后来才逐渐激化起来,但这只是矛盾的差别性问题,而不是矛盾的有无问题。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一解决,新的矛盾就会产生,又开始了新的矛盾运动。在新旧矛盾之间绝不存在哪怕是一刹那的无矛盾的状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时时有矛盾。
(3)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注意划清几个界限。
①不能把“普遍性”理解成每一事物同周围其他各种事物之间无条件地有矛盾。“事事有矛盾”是说每一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而不是说每一事物同所有的事物之间都有矛盾。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未处于统一体中,就不构成现实的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时,才能构成矛盾关系。
②人们尚未认识、还不能对其具体矛盾作出科学解释的事物,并不等于矛盾就不存在了。
③人们不易觉察的矛盾,不等于就不存在了。一般说来,处于动态中的、比较激化的矛盾,人们往往易于觉察,而事物处于相对静止时的矛盾或处于缓和状态的矛盾,需要通过思维才能认识和把握。
4、矛盾双方的转化需要一定条件
(1)我们在观察和分析矛盾的时候,必须把对立面看作是生动的、可变动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东西,而不能把它们当作凝固的、僵化的东西。
(2)矛盾的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根本原因在于对立的双方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贯通的,存在着由此达彼的桥梁,所以,就有了转化的可能。若构不成矛盾的双方,“桥”就搭不起来,也就谈不上转化。
(3)但是,要把这种转化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还必须有一定的条件。所谓条件,广义地说,是指制约事物存在和发展变化的诸因素。
分一分的教案篇十二
1.能根据物品的颜色匹配相同色的房子。
2.体验与同伴共同操作、游戏的快乐。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1.各种物品卡:红苹果、红草莓、黄梨、黄香蕉、绿葡萄、西瓜等等。
2.幼儿操作图片:香蕉、梨子、苹果,框子人手一份。
3.红、黄、绿三色房子各一。
(1) 老师展示物品卡。
(2) 请幼儿说说这些物品卡的名字和颜色。
师:今天有几个朋友到我们班来做客,我们来看看它们是谁?那它们身上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呢?
(1)出示三色纸房子,让幼儿说说是什么颜色的。
(2)把水果放在相同色的房子里。
师:颜色妈妈告诉我,叫它的宝宝好回家了。(出示三色房子。)红房子是红色水果的家,叫红红的家;黄房子是黄色水果的家,叫黄黄的家;绿房子是绿色水果的家,是绿绿的家。我们来把它们送回家。会说:我把红苹果送到红红的家。
师:还有许多水果宝宝也要回家,宝宝们拿出椅子底下的篮子,把水果送回家,要求边送边说:我把xx水果送到xx的家。
宝宝们真能干,现在许多小树叶也来和我们宝宝来玩一个“抱一抱”的游戏,请红树叶宝宝站起来,跟我来抱一抱;请黄树叶宝宝站起来,跟我来抱一抱;请绿树叶宝宝站起来,跟我来抱一抱。树叶宝宝累了,我们休息一下吧。
本次活动先是让孩子认认、说说,说出有哪些水果,它们有哪些颜色,然后集体根据颜色把水果匹配到相同色的房子里,并会说:我把xx送到xx的家,接着幼儿自己练习,并会边操作边使用引导语,最后通过游戏“抱一抱”更加巩固了孩子对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认识。分一分整个活动过程充满了趣味性、游戏性。在实施活动过程中,孩子们能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大多数孩子的学习达到了目标,但也有个别孩子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产生了困难。由于此活动以游戏为主,孩子们学习兴趣较浓,他们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都表现得轻松、愉快。在活动中我自始至终都是以引路人的身份出现,留出更多的机会给孩子,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此次活动也还存在不足之处, 在活动中有的孩子发言还不够大胆,我应该给予更多鼓励支持的目光或暗示语言给他们,这样,课堂气氛会更加活跃,教学效果会更好。
分一分的教案篇十三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1、音乐磁带、生字卡片(闹钟形)、小黑板。
2、小实验:
⑴ 数一数:
一分钟我的心脏跳了几下?
⑵ 试一试:
一分钟我能读几个学过的生字?
⑶ 比一比:
一分钟我能拍几下皮球?
⑷ 想一想:
一分钟我还能做些什么?
刚才的课前准备正好用了一分钟,一分钟过得可真快呀!课前,老师请小朋友们回家做了几个有关一分钟的小实验,谁来说说你的实验结果。
(注意表扬完成较好的学生。)
1、这短短一分钟,小朋友们做的事真不少。咱们就来比一比,看谁一分钟认识的生字最多?
2、出示小黑板,红色标出生字及拼音:
闹钟 丁零零 哈欠 迟到 叹气 决定 后悔
要求:
自个儿说说你认识哪个生字宝宝,你是用什么好方法认识它的?
3、(一分钟的轻快音乐。)学生自主识字。
4、指名反馈,评选出数名识字大王。
反馈时注意正音,同时引导学生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各种方法认识生字。
5、认读巩固生字,并引导学生按识字方法把生字宝宝送回家。
6、(出示无拼音词语。)认读词语:
⑴ 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认读词语,特别指导朗读丁零零、哈欠,注意轻声。
⑵ 读好叹气、后悔,体会词意。
1、一分钟的确很短,一眨眼就过去了,但通过刚才的一分钟识字游戏,我们深深体会到一分钟很重要。今天,我们来学习鲁兵叔叔写的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2、读课题。
3、书写钟:
⑴ 钟是生字,我们不仅要记住它,还要写好它。看看我会写中的钟,你们发现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生反馈:左窄右宽、悬针竖等。)
⑵ 师范写,生手书空。
⑶ 生书写,师指导。
4、书写哈、叹:
⑴ 再读读其余7个字,你们发现哪几个字和钟一样,也是左右结构?
⑵ 仔细观察田字格中这两个字,你们又发现了什么?
(口字旁书写特点。)
⑶ 生书写──前后桌当小老师互评,打★。
1、师范读后请生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师随机板书。)
2、生自由练读,并标小节序号。
3、开火车检查自读情况,要求正确、通顺。
1、听,丁零零,闹钟响了,该起床了,可元元呢?
(出示第一小节第二句。)
⑴ 读一读。
⑵ 想一想元元为什么不准时起床?
(随机指导朗读,读出侥幸、无所谓等语气。)
⑶ 演一演。
2、齐读第一小节。
3、再多睡一分钟,真的不可能会迟到吗?瞧(出示插图),可当元元到了学校,已经上课了,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从老师、同学、元元三个角度来描述图意。)
4、根据生反馈情况随机学习第二句描写元元的话和指导朗读第三句李老师的话。
5、随机出示第五小节第二句:
⑴ 读一读。
⑵ 想一想:
这时候,元元又会怎么想呢?
(随机指导朗读,读出后悔、懊恼、羞愧等不同语气。)
⑶ 演一演。
⑷ 首尾两句话对比朗读。
6、齐读第五小节。
唉,多睡了一分钟,却迟到了20分钟,耽误了学习,元元后悔极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个故事,帮元元把这丢失的20分钟找回来,好吗?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不少字词新朋友。瞧,它们又来了(出示找找说说)。不过,它们学孙悟空会分身术,如:口字旁和又组成叹,叹气。比比谁找到的字最多?
2、生反馈,师板贴生字,板书词语。
1、书写迟、闹:
⑴ 板贴:
迟、闹。
瞧,这两位生字朋友请小朋友们给它们写名片,愿意吗?好,比比谁写得最好看?
⑵ 观察生字,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半包围、市不出门、尺缩脚等。)
⑶ 师范写,生手书空。
⑷ 生描红,临写。
(教师注意纠正学生的执笔姿势和坐姿。)
2、书写欠、元、包:
⑴ 板贴:
欠、元、包。
它们看见小朋友们写得名片这么漂亮,也忍不住来请大家来给它们写名片,愿意吗?
⑵ 自主观察字形后同桌交流书写要点。
⑶ 生书写。
⑷ 同桌互评打★。
1、元元仅仅多睡一分钟,却迟到二十分钟,我们再读读课文,帮他找原因,好吗?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师生交流讨论,随机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⑴ 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 指名读,注意读准多音字背。
② 指导朗读元元的话:
他为什么叹气?
此时他心里怎么想?
练读、指名读等形式指导朗读(自责、叹息的语气)。
⑵ 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 指名读,要求正确。
② 看插图,说图意。
③ 此时,元元心里又会怎么想?
④ 指名读、齐读等形式指导朗读元元说的话。
⑶ 齐读第二、三自然段。
4、正为元元不懂得时间的宝贵,没有分秒必争,所以耽误了半节课。元元后悔极了。这时,元元心里又会怎么想?
5、小结:
短短的一分钟真重要呀!你们知道吗?织布机一分钟要转700转,数码打印机一分钟能打印806页!相信元元以后一定会珍惜一分一秒。
6、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你有其它有关一分钟的故事吗?
分一分的教案篇十四
1.能根据物品的颜色匹配相同色的家。
2.体验与同伴共同操作、游戏的快乐。
根据物品的颜色匹配相同色的家。
根据物品的颜色匹配相同色的家。
师:“小朋友们好。”
幼:“师好。”
1.小朋友们看桌子上都有一个什么?
幼:盒子
2.那你们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呢?
幼:不知道。
师: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就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办法才能知道呢?打开盒子,哎呀,可是这个盒子打不开呀?再想想,引导摸得动作。)(再摸之前讲清楚,摸得时候我们不要一个一个的摸,只能摸一个东西)
3.提问:看看你摸的是什么?小朋友们举手说:“你摸到的是什么,并知道它是什么颜色的)
幼1::我摸得的是糖果,它是红颜色的。
幼2:我摸到的是积木,它是红颜色的。
幼3:我摸到的是糖果,它是绿颜色的。
幼4:我摸到的是积木,它是黄颜色的。
(小朋友们都在说老师听不清楚,我们一个一个的说)
(我们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栾老师也有自己的家,可是我们小朋友手中的糖果宝宝和积木宝宝也有自己的家,看,这就是它们的家。)
1.提问:这个家是什么颜色的呢?
幼:红色。黄色。绿色。
2.那红家应该住哪种颜色宝宝的家里面呢?
(分小组送宝宝回家,如苹果组的宝宝,把你手中的糖果和积木宝宝送回家。送的.时候可要看清楚,并一边送一边说。)
(小朋友们都把糖果宝宝和积木宝宝送回家了,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有没有送错的)(盒子举起来,给幼儿看有没有,没有就表扬真棒,有错的就说:还有一些宝宝没有回到自己的家,我们一起来把它们送回家吧。)
通过游戏《五彩圈》,帮助幼儿复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我们小朋友真棒,把糖果宝宝和积木拜拜都送回家了,现在我们跟着栾老师一起去玩个我们小朋友都喜欢玩的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五—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