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防治工作计划(六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吧!优秀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计划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霍乱防治工作计划篇一
霍乱病防治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加强我镇霍乱病防治工作,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我院按照县卫生局霍乱防治工作目标为指导,县疾控中心的霍乱防治工作计划要求为己任。我院认识到该工作的重要性,近期进行了认真组织与实施,并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了我院2011年霍乱防治工作计划。
一、加强责任落实;
加强霍乱监测的质量控制,提高霍乱预测、预警能力,巩固现有的防治成果,及时成立领导小组。组 长:张汉波 副组长:罗志辉 邓德锋
成 员:郑超丽 肖浩勇 曾伟华 李如燕 成立抢救小组: 组 长:张汉波 副组长:罗志辉
成 员:郑超丽 梁明雄 张耀才 全玉荣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邓德锋和罗志辉为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事务处理。
二、加强组织落实;
由我院抽出专职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我镇市场进行监测,对市场内的海鲜类产品进行严格检查。以农村为重点的地区,学校、医疗机构、建筑工地为重点场所,对我镇乡、村、组三级相关人员,基层医务人员、游厨及帮工、农村居民及建筑工地、学校等食品从业人员为重点人群。通过培训霍乱防治知识宣传,生活方式倡导,让我镇广大人民群众掌握相关知道,改变农村生活方式,增强健康意识。在政府的配合下,对农村游厨进行肠道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培训,让全镇农村厨师对食品的采购、加工、烹饪、储存、操作规范等进行熟练掌握,要求培训率达到95%以上。每月定期对乡村医生进行培训考核,要求村卫生站将霍乱及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在健康教育专栏上进行宣传。在政府的指导下我院定于2011年5月中旬对我镇三级干部进行霍乱病及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进行培训,让广大干部到村组进行合理健康宣传,定期对学校进行宣传和培训。总之我院2011年将利用宣传稿、标语和录像及广播录音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
三、
规范腹泻门诊,加强技术指导;我院2011年将组织所有医护人员学习肠道传染病知识预防,开展好腹泻门诊工作。组织防疫人员,对肠道门诊工作定期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门诊登记认真
总结
,在全院职工大会上通报,规范腹泻门诊的管理,做好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四、做好疫情应急准备及突发疫情处理;
1、疫情值班报告制度;
全院所有人员坚持24小时疫情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落实首问责任制,对疫情报告及时、完整记录,接到报告后人员应迅速赶赴现场,掌控周围环境,等待上级部门专家组的到来。
2、加强物资和技术准备;
配齐现场采样、消毒药品、器械、应急药品、个人护用品,各种调查表格等物资的准备,加强我院医务人员的演练工作,作好技术准备。
那霍镇卫生院 2011年3月2日
霍乱防治工作计划篇二
霍乱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是甲类传染病。它可引起流行、爆发和大流行。临床特征为剧烈腹泻、呕吐大量米泔水样排泄物,水电解质紊乱和周围循环衰竭,严重休克者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二、霍乱的传染源有哪些?
1、病人:分为重型、中型、轻型,急性病人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病菌。重、中型病人由于频繁的腹泄和呕吐极易污染周围环境,但轻型病人由于及时就诊的少,临床上极易误诊和漏诊,常不被发现。这些病人可带菌活动,广为传播。
2、带菌者:指无临床表现而粪便中排出霍乱弧菌的人,包括潜伏期菌、恢复期菌(病后带菌)健康带菌和慢性带菌。
①潜伏期带菌者:指病人在出现症状之前于潜伏期内大便有排菌者。
②恢复期带菌和慢性带菌:指病人在临床症状消失后3个月内带菌,为恢复期带菌;病后排菌超过3个月者称为慢性带菌。恢复期带菌一般不超过1周,持续4周以上者很少,慢性带菌时可持续数月至数年,最长达10年,这种带菌通常是胆囊或胆道带菌。
③健康带菌者:指始终没有临床症状,而粪便中排出霍乱弧菌者。一般不超过1周,少数可达2周,带菌的频率和传染源接触程度有关。据调查,有病人的家庭密切接触者中,5-20%的人受感染,邻居接触者为0.3-0.4%,一般社会接触仅占0.02-1.3%,这些感染者当中有60-80%始终无症状。
三、霍乱的传播途径
1、经水传播
水在传播霍乱时起主要作用。在卫生条件差的地方,江河、河渠、池塘、湖水、井水和港湾海水等极易受到污染。用生水漱口、洗刷食
具、浸泡蔬菜、水产品等习惯增加了霍乱经水传播的机会。经水传播呈现暴发性流行,病人多沿着被污染的水源分布,在水体含菌浓度较低或细菌毒力较弱、人群免疫力较高的地区,也可出现散发病例。
2、食物传播
霍乱可以通过食物传播。食物传播霍乱的作用仅次于水,但在已有安全饮用水的地区,轻型和临床型病人,污染食物而引起传播的作用可能更为突出。
3、生活接触传播
与病人或带菌者直接接触或接触了被霍乱弧菌污染的物品也可发生霍乱。接触传播多在人员密集、卫生条件差的情况下发生,常在小范围内引起感染,常出现一户多例现象,但本型传播与食物型、水型传播不易截然分开。
4、经媒介昆虫传播
本病流行时苍蝇可以带菌。有人曾从染有霍乱的疫船以及从疫区中捕获的苍蝇身上检出霍乱弧菌。
四、怎样预防霍乱
1、搞好家庭和个人饮食卫生。
2、搞好饮水卫生。
3、煮透海鲜食物(河海鱼类、虾蟹、贝壳类等)。
4、搞好环境卫生,加强垃圾和粪便的管理。
五、霍乱就诊方式
如果您近期地出现发热或剧烈腹泻、呕吐大量米泔水样排泄物症状,为了您的健康,请一律到黄石市中心医院、中医医院、二医院、一医院、黄石市传染病医院等我市定点医院就诊。
黄石港区卫生文化体育局电话:0714—6239077; 联系人:吕非***,周爱仙***。
黄石港区卫生文化体育局宣
霍乱防治工作计划篇三
霍乱防治知识
1、什么是霍乱?
霍乱是由o1群或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的特点,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两种甲类传染病之一,也是《国际卫生检疫条例》规定国际检疫的三种传染病之一。
2、霍乱的传染源是什么?
霍乱病人或带菌者是霍乱的传染源。
3、感染霍乱后有哪些症状?
大多数情况下,感染只造成轻度腹泻或根本没有症状,典型的症状表现为剧烈的无痛性水样腹泻,严重的一天腹泻十几次。感染霍乱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会引起严重脱水导致死亡。
4、什么人容易感染霍乱?
人群普遍易感,胃酸缺乏者尤其易感。
5、什么时候容易得霍乱?
我国的流行时间为3~11月份,6~9月份是流行高峰。
6、霍乱的潜伏期和传染期多少?
潜伏期数小时至5天,通常2~3天。粪便阳性期间有传染性,通常至恢复后几天。偶有携带者传染期持续数月。对霍乱弧菌有效的抗菌药物可缩短传染期。
7、如何发现自己感染霍乱?
有腹泻症状,尤其是剧烈的无痛性水样腹泻,应马上到医院就诊,并做霍乱弧菌的培养检查。与霍乱感染者一起就餐或密切接触的人也应采集粪便或肛拭检查,以确定是否感染。在霍乱疫区内或近日去过霍乱疫区,出现腹泻,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留粪便作霍乱细菌学检查。
8、感染霍乱后应如何做?
霍乱传染性很强,一旦发现感染霍乱,无论是轻型还是带菌者,均应隔离治疗。霍乱症状消失,停服抗菌药物后,连续二天粪便培养未检出霍乱弧菌者才可解除隔离。感染霍乱后,不接受隔离治疗,属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另外病人和带菌者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的采样、家里疫点的消毒等工作。
9、霍乱怎么传播?
霍乱可通过饮用或食用被霍乱弧菌传染而又未经消毒处理的水或食物和接触霍乱病人、带菌者排泄物污染的手和物品以及食用经苍蝇污染过的食物等途经传播。
10、公众如何预防霍乱?
预防霍乱的方法比较简单。主要是“把好一张口”,预防病从口入。做到五要五不要。
五要:饭前便后要洗手,买回海产要煮熟,隔餐食物要热透,生熟食品要分开,出现症状要就诊。
五不要:生水未煮不要喝,无牌餐饮不光顾,腐烂食品不要吃,暴饮暴食不可取,未消毒(霍乱污染)物品不要碰。
11、餐饮业如何预防霍乱?
做好原材料选购-加工处理食物-储存食物每个环节的食品卫生。
一、原材料选购:
ø 选购新鲜的食物原材料,不要购买变质、变色、变味的食物;不要从流动熟食小贩或无牌食肆购买食物。
二、加工处理食物:
ø ⑴.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双手清洁,处理食物前、处理生的食物后及如厕后,都应用消毒水或清水洗净双手;
ø ⑵.要分不同的人处理熟制品(卤味、烧味)和处理海产、家禽 ø ⑶.任何人如有腹泻或呕吐,不要处理食物;
ø ⑷.不要过早准备食物,尤其是海产品,最好即煮即用; ø ⑸.生熟食物要用不同用具处理; ø 6.食物要彻底煮熟,尤其是海水产品。
三、储存食物:
ø ⑴.生的肉食、海产和其他容易变坏的食物,应放在冷柜内储存,雪柜在4℃以下;
ø ⑵.生熟食物要分开存放,如要放在一起,把熟食放在冷柜上格; ø ⑶.已煮熟的食物,如不是即时食用,应储存在4℃以下且保存时间不超过48小时;
ø ⑷.养殖海产品的水要经常更换,鱼缸要定期消毒。
12、霍乱病人接触者如何处理?
与霍乱病人共同进餐或密切接触的人必须接受医学观察1周,如接触者是食物加工人员必须暂离工作岗位,直至两次粪便培养阴性。医学观察期间如有腹泻症状必须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触者采便检查后,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服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
13、感染霍乱可以治愈吗?通常如何治疗?
只要及早发现,及时补充水分与电解质溶液,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霍乱并不困难。
首先霍乱病人要按甲类传染病隔离治疗。危重病人应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在医护人员陪同下送往指定的隔离病房。确诊与疑似病例应分开隔离。
不同临床分型的病人治疗的方法不同:轻度脱水病人,以口服补液为主;中、重型脱水病人,须立即进行静脉输液抢救,待病情稳定、脱水程度减轻、呕吐停止后改为口服补液。在液体治疗的同时,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减少腹泻量和缩短排菌期。可根据药品来源及引起流行的霍乱弧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选定一种常用抗菌药物,常用的抗生素为氟哌酸、环丙沙星等。
14、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霍乱感染吗?
新型口服rbs/wc 霍乱疫苗现已问世,其安全性较好,与旧的注射用霍乱疫苗相比,新型疫苗可以提供较好、较持久的保护作用。目前,使用霍乱疫苗已成为可供选择的霍乱预防措施之一。我国研发的新型rbs/wc口服霍乱疫苗(胶囊型)也获批准上市,主要对01群霍乱有预防作用,同时对产肠毒性大肠杆菌(etec)感染性腹泻有70%的保
护作用。疫苗适用于儿童、到高危地区的旅游者、野外、水上作业及流动人口等。
15、霍乱的疫点如何消毒?
对疫点的消毒是有效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措施之一。可能被病人排泄物污染的厕所、餐具、地面、地拖、门拉手、衣物等要进行消毒。霍乱弧菌对一般的消毒剂均较敏感。漂白粉、漂白精、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均有效。
16、霍乱为什么传染病强,流行迅速? 霍乱的传染性非常强,传播速度非常快,能通过水源或暴雨迅速蔓延,造成暴发流行。古时候,人们为了躲避霍乱骑马逃离,但霍乱比马跑得还快,马还没有跑到的地方,霍乱已经先到了一步。迄今为止,霍乱已发生了7次全球性大流行。为什么霍乱的传染性那么强,流行那么迅速呢? 引起霍乱的细菌是一种形状弯弯,像“逗号”一样的细菌,在医学上被称为“弧菌”。它的“尾巴”上有一根长长的鞭毛,使它可以在水中像“流星”一样快速运动,到处传播。霍乱弧菌的生命力很强,在水中可存活许多天;而且它繁殖得非常快,一个变俩,俩变四个„„,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几小时就可以繁殖数十代。因此,夏季是霍乱弧菌最流行的季节,如果再下几场暴雨,发点洪水,霍乱弧菌就可一边大量繁殖,一边乘水“漂流”,造成大面积污染。水源一旦被污染,霍乱弧菌就可以利用各种机会“爬”到人的水杯里、食物上、手上,然后“钻”进人的消化道,引起人感染。更让人无法控制的是霍乱弧菌感染人后,表现出典型霍乱症状的只是少数,大部分是霍乱带菌者
或轻症病人。这些人的大便中不断排出霍乱弧菌,但他们本人却一无所知,不会吃药治疗,更不会被隔离。这些霍乱带菌者或轻症病人又成为霍乱的重要传染源,把霍乱疾病带向四面八方,甚至藏在人的体内坐上飞机,传到更远的地方。因此,发现霍乱病人后,疾病防疫人员会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检疫,对疫区进行封锁,发现带菌者也需要隔离、治疗。
17、霍乱病菌如何对人体造成损伤,引起严重后果?
霍乱表面“和善”,只“呆”在肠道内,不像其他细菌侵入肠壁或血液引起疾病,但它们会“下毒”。霍乱弧菌在肠道内繁殖过程中能产生一种“肠毒素”。这种毒素能导致肠壁细胞中毒,造成肠壁细胞功能紊乱,不能吸收水分,大量排出液体,引起腹泻。霍乱病人的腹泻太严重了,常常来不及上厕所,大便像打开的水管子一样从肛门中直流出来,每天大便的量多达18000毫升,病程中的总排便量可达35000毫升,个别可达60000毫升之多。人就像被“抽干”了水一样:皮肤失去了弹性,用手一抓像拧干的衣裳;肚子拉瘪了,像船一样,称为“舟状腹”;手指上皮肤皱缩成“螺纹”,称为“洗衣工手”;眼窝深深地凹下去了,声音嘶哑得无法说话„„。医学上称之为“脱水”。这水“脱”得也太快了,真是“顷刻之间形貌皆非”。如果没有得到治疗,一般病人脱水后两日便死亡。极度的脱水使患者的皮肤带有一种不祥的蓝色,死者的尸体腐烂的速度似乎更快,因此当时有人称之为“黑死病”。所以,得了霍乱后,医生要用很粗的静脉针,为病人快速补液,把病人丢失的水分补充足,纠正病人的脱水。
18、如何预防霍乱流行?
我国今年有许多地方闹水灾、泥石流,因此要特别注意管好水源和粪便,预防霍乱。水井应加井盖或盖水房,厕所要建提离水源远一些,以防止粪便从地下渗到水源,造成霍乱弧菌污染饮用水。
据专家调查,多数霍乱疫情,可能与不洁饮食有关。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消灭苍蝇,吃东西前一定要洗手,不饮用生水,生吃水果蔬菜要洗净,不要在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贩那里买食物,夏季的凉菜最好自己在家中加工,熟食买回家后最好再进行加热后停用,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
发现病人要及时送到医院隔离治疗,而且要立即向防疫部门报告。我国的传染病法规定,发现霍乱病人后报告的时间是:城镇不得迟于2小时,农村不得迟于6小时。霍乱病人只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输液治疗,纠正脱水,会很快痊愈的。
每年夏季,机场、海关都对来自疫区所有人员均应严格检疫,各医疗单位都设有立肠道门诊,发现病人立即隔离治疗,对疑似者进行隔离检疫。霍乱接触者检疫隔离期为5天,隔离期做粪便培养,三次阴性方能解除隔离。流行期间带菌者,霍乱接触者和腹泻患者必须出疫区时,应给予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广大群众应积极配合国家对霍乱的管理,如果在流行季节发生腹泻应听众医护人员的安排,实行严格的检查,以防霍乱在我国的流行。霍乱还可以通过疫苗预防,非疫区到疫区前可接种霍乱弧菌疫苗。
霍乱防治工作计划篇四
霍乱防治知识
一、概述及传播途径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为主要特点,霍乱的病原体是霍乱弧菌。霍乱弧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呈弧形或逗点状,有鞭毛、运动活泼。本菌具有嗜碱性和严格的需氧特点。
霍乱弧菌对干燥和日光甚为敏感。在日光照射下,1--2小时死亡。加热至80℃5分钟和沸水中立即死亡。该菌能耐低温,冰冻条件下能存活20天,在-5℃中存活数日。耐碱不耐酸,对各种消毒剂敏感,1%的石碳酸5分钟、0.5-1%来苏30--40分钟立即死亡。特别是对漂白粉更敏感,在不含大量有机物的水中,余氯量在1ppm15分钟可杀死。埃尔托生物型比古典生物型抵抗力强。霍乱与副霍乱的传播途径是水、食物、接触及苍蝇四种,水是主要传播途径,其次是食物。
二、传染源
霍乱的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
⑴病人
霍乱弧菌经口进入人体,定位于小肠粘膜,在肠道内增殖,产生霍乱肠毒素,引起肠道和全身反应,潜伏期最短数小时,最长7天,一般1-3天。
⑵带菌者
主要包括潜伏期带菌者和恢复期带菌者、健康带菌者
三、人群易感性
人普遍易感,无性别、年龄及种族差异,无先天免疫,病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时间较短,有再次感染者。霍乱疫苗注射后保护期不超过6个月。
四、霍乱病人的诊断
由于霍乱轻型病例居多,其症状和体征又不典型,不易与其
1 它病因引起的腹泻相区别。因而病原学检查应为其主要依据。考虑目前实际情况,对霍乱确诊除以病原学为依据外,可以依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和血清学检测等进行综合性诊断,(一)、在流行期间,在疫点内凡有典型的霍乱症状(如突然发病不发烧,剧烈吐泻无腹痛,迅速出现脱水,循环衰竭及肌痉挛等)即使粪便培养阴性者,也应临床诊断为霍乱病例。
(二)、同确诊的霍乱病例有明确的接触史(同餐、同住、或护理)并发生吐泻症状者而无其它原因可查者。
(三)、在发生霍乱同源性暴发,对首例或一些相关病例已经作出病源学确诊后,与暴发有关的其余病例可根据临床表现和流病史作出临床诊断并做疫情报告。
五、防疫措施
霍乱的防疫措施是涉及面很广的综合性措施,可分为经常性预防措施和一旦发生疫情时的紧急措施。(一)、经常性预防措施
1、健全各级疫情报告网,使一旦发生病人时,能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2、设置夏季肠道门诊,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
3、作好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预防注射工作。
4、广泛宣传教育,充分发动群众。
5、开展“三管一灭”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
(二)、发生疫情时的紧急措施
1、疫情报告按甲类传染病的要求报告。
2、霍乱病人的管理
确诊的霍乱病人和有吐泻症状的疑似病人,必须送就近医院隔离治疗。
(1)隔离消毒措施
①隔离室应与其它病区和病房隔开,有单独出入的门户,远离水源,设有专用的厕所和便器,有专人看守,严禁无关人员出
2 入,入口处应设有浸有药液的脚垫和洗手消毒液。
②确诊和疑似病人要分室分治,至少应采取隔离措施,应尽量减少陪护,陪护人员中途不得更换。
③病人吐泻物、垃圾、餐具及其它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场所应随时进行消毒。
(2)治疗措施
由各医院视病人具体情况而定,提倡使用口服补液疗法。
(3)出院标准
①服用抗菌药物,每天采便培养一次,连续三次阴性即可出院。
②陪护者与病人同时采便,两次阴性即可出院。
(三)、疫点疫区的划分和处理
1、疫点:在发生病人或疑似病人的地方一般以同一门户出入的住户或与病家关系密切有关的若干户为范围,划为疫点。在农村可以相当于一个小自然村为范围。在特殊情况下,一个病人可以有一个以上的疫点。
2、疫区:一般以疫点为中心,在农村可以相当于一个公社或乡的范围划为疫区。
疫点的处理
⑴坚持“早、小、严、实”的精神处理疫点,即时间要早、范围要小、措施要严、落在实处。
⑵隔离治疗传染源
⑶疫点内消毒和处理:对厕所和被病人吐泻物污染的地面、衣物、病人使用的餐具等进行严格的消毒,疫点范围内进行药物灭蝇,改善环境卫生,反复宣传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品。隔晚、隔餐食品要重新加热,饭前便后要洗手。
⑷密切接触者的管理
疫点内所有人群均为密切接触者,在疫点消毒处理的同时,对疫点内的所有人员要进行登记、粪检和预防服药。预防服药应
3 选用敏感药物,服药时间为2天。要做到“送药到手、看服到肚。”外出人员要追防。
在投药结束后对检菌阳性者每日粪检一次,连续二次阴性即可解除疫点管理,如无粪检条件,自疫点处理之日起5日内再无新病例出现即可解除。
疫区的处理
⑴ 大力开展卫生宣传教育。
⑵ 饮水消毒和灭蝇
⑶ 管好食品和集市贸易
⑷ 开展疫情检索
⑸ 疫区管理期间停止大型集会,停止临时性工地项目。疫区解除:最后一个疫点解除后,再观察5天,如无新病人出现和带菌者出现即可解除疫区管理。
霍乱防治工作计划篇五
霍乱防治知识
霍乱症状诊断治疗
概述
霍乱(cholera)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仅有轻度腹泻;重者剧烈吐泻大量米泔水样排泄物,并引起严重脱水、酸硷失衡、周围循环衰竭及急.肾功能衰竭。
霍乱自古以来即在印度恒河三角洲呈地方.流行,1817~1923年百余年间发生过六次世界大流行。于1883年第五次大流行中,koch从埃及患者粪便中首次发现了霍乱弧菌。1905年cotschlich在埃及西奈半岛el-tor检疫站从麦加朝圣者尸体分离出类似霍乱弧菌菌株,命名为el—tor弧菌,后将el-tor弧菌所致疾病称为副霍乱。由于两种弧菌的形态和血清学特.基本一样,临床表现及防治也完全相同,故1962年5月第十五届世界卫生大会决定将两者所致的疾病统称为霍乱。1820年该病传入我国,解放前每次世界大流行均波及我国,曾引起上百次大小流行,解放后几乎绝迹,但近年与国外交往频繁,极易从国外再度传入。
病原学
霍乱弧菌属于弧菌科弧菌属,依其生物学.状可分为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菌体短小,稍弯曲,革兰染色阴.,无芽胞和荚膜,长约1.5~2.0μm,宽0.3-0.4μm。菌体尾端有鞭毛,运动极为活泼,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呈流星样一闪而过,粪涂片呈鱼群排列。在硷.(ph8.0~9.0)蛋白胨培养基上易于生长。
霍乱弧菌具有耐热的菌体(o)抗原和不耐热的鞭毛(h)抗原。根据菌体o抗原的不同可分为至少78个血清群,古典型和埃尔托型均属o-1群霍乱弧菌,国际检疫的传染.病原,以检出o―1群为准。菌体抗原有a、b、c三种成份。a为o―1群的特异抗原;据菌体抗原成份又可分为三种血清型,即稻叶型(inaba,原型,含ac),小川型(ogawa,异型,含ab)和彦岛型(hikojima,中间型,含abc)。
古典型弧菌在外环境中存活力很有限,但埃尔托型抵抗力较强。一般在未经处理的河水、海水和井水中,埃尔托型可存活1~3周甚至更长时间。两者对热、干燥、直射日光和一般消毒剂都很敏感,加热100℃1~2分钟或日光下暴晒1~2小时即死亡,2漂白粉、0.25过氧乙酸溶液和1:500000高锰酸钾数分钟便可将其杀灭。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是霍乱的传染源。重症患者吐泻物带菌较多,极易污染环境,是重要传染源。轻型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更大。近来已有动物(含水生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报道,值得重视。
(二)传播途径本病主要通过水、食物、生活密切接触和苍蝇媒介而传播,以经水传播最为重要。患者吐泻物和带菌者粪便污染水源后易引起局部暴发流行。通常先发生于边疆地区、沿海港口、江河沿岸及水网地区,然后再借水路、陆路、空中交通传播。
(三)人群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新疫区成人发病多,而老疫区儿童发病率高。感染霍乱弧菌后是否发病取决于机体特异和非特异的免疫力,如胃酸的ph、肠道的siga以及血清中特异.凝集抗体、杀菌抗体及抗毒素抗体等的杀菌作用。病后可获一定的免疫力。
(四)流行特征
自1817年古典型弧菌引起世界大流行以来,已先后波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1991年初发生在南美洲的大流行,至今仍未熄灭,仅91年一年全世界已累计发病50余万人,成为世人瞩目的生物公害。
1.地区分布两型弧菌引起的霍乱均有地方.疫源地,印度素有“人类霍乱的故乡”之称,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则是el―tor弧菌的疫源地,每次世界大流行都是从上述地区扩散而来。我国是外源.,历次世界大流行均受其害。
2.季节分布我国发病季节一般在5~11月,而流行高峰多在7~10月。
3.流行方式有暴发及迁延散发两种形式,前者常为经水或食物传播引起暴发流行,多见于新疫区,而后者多发生在老疫区。
霍乱症状
症状出现于细菌感染后1~3天,可从轻度没有并发症的腹泻到严重的潜在致命的表现,部分受染的人完全没有症状。
本病常骤然开始,发生无痛.水样腹泻和呕吐,严重病例可引起每小时1升以上的液体丢失。由于严重的水和盐的丢失导致严重的失水,患者表现干渴、肌肉痉挛、软弱和尿量极少。组织中的液体的严重丢失引起双眼下陷,手指的皮肤严重的起皱纹。如果未给予处理,由于严重的血容量失去平衡和增高的盐浓度能导致肾衰竭、休克和昏迷。
症状通常在3~6天内消失,多数病人在2周内清除细菌,但少数患者可成为慢.带菌者。
霍乱的诊断可由直肠拭子或新鲜大便检查发现细菌而确定。因为霍乱弧菌在常规大便培养时不生长,医生必须要求做霍乱弧菌的特别培养。
霍乱诊断标准
霍乱是由01群和0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肠道传染病,是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危害严重的甲类传染病,也是当今三种国际检疫传染病中最严重的一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的规定,制定本病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霍乱的诊断标准,对病人、疫点、疫区的处理原则等,并推荐了对霍乱的病原学检查、血清免疫学检查、霍乱弧菌的鉴定和分型方法以及对病人的补液疗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卫生防疫、医疗保健机构对由01群和0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的诊断和处理。
2 诊断原则
根据夏秋季节霍乱流行期间的疫区内,凡有腹泻,伴有呕吐,从粪便或吐泻物检出01群或0139群霍乱弧菌或血清检查对01群或0139群霍乱弧菌的抗体有明显升高者予以诊断。病人的临床症状可由轻度到重度不等。
3 诊断标准
3.1 疑似霍乱诊断标准
a.凡有典型临床症状,如剧烈腹泻,水样便(黄水样、清水样、米泔样或血水样),伴有呕吐,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及肌肉痉挛(特别是腓肠肌)的首发病例,在病原学检查尚未肯定前。
b.霍乱流行期间有明确接触史(如同餐、同住或护理者等),并发生泻吐症状,而无其他原因可查者。
具有上述项目之一者诊断为疑似霍乱。
3.2 确定诊断标准
a.凡有腹泻症状,粪便培养01群或0139群霍乱弧菌阳.;
b.霍乱流行期间的疫区内,凡有霍乱典型症状(见3.1a),粪便培养01群和0139群霍乱弧菌阴.,但无其他原因可查者;
c.在流行期间的疫区内有腹泻症状,作双份血清抗体效价测定,如血清凝集试验呈4倍以上或杀弧菌抗体测定呈8倍以上增长者;
d.在疫源检查中,首次粪便培养检出01群或0139群霍乱弧菌前后各5天内有腹泻症状者。
临床诊断:具备b。
确诊病例:具备a或c或d。
4 临床分型标准
4.1 轻型
仅有腹泻症状,极少伴呕吐,大便一天少于10次,大便.状为软便、稀便或黄水样便,个别患者粪便带粘液或血,皮肤弹.正常或略差,大多数患者能照常进食及起床活动,脉搏、血压、尿量均正常。
4.2 中型
腹泻次数一日10~20次,精神表现淡漠,有音哑,皮肤干而缺乏弹.,眼窝下陷,有肌肉痉挛,脉搏细速,血压(收缩压)儿童<9.33kpa(<70mmhg),成人12~9.33kpa(90~70mmhg),尿量每日<400ml,脱水程度相当体重儿童为5%~10%,成人为4%~8%。
4.3 重型
腹泻次数一日20次以上,极度烦躁甚至昏迷,皮肤弹.消失,眼窝深凹,明显发绀,严重肌肉痉挛,脉搏微弱而速,甚或无脉,血压(收缩压)儿童<6.67kpa(<50mmhg),成人<9.33kpa(<70mmhg)或测不到等循环衰竭的表现,尿量每日<50ml或无尿,脱水程度儿童相当于体重10%以上,成人8%以上。
4.4 中毒型(干.霍乱)
为一较罕见类型,起病后迅速进入休克状态,无泻吐或泻吐较轻,无脱水或仅轻度脱水,但有严重中毒.循环衰竭。
5 治疗原则
5.1 按甲类传染病隔离治疗。危重病人应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在医护人员陪同下送往指定的隔离病房。确诊与疑似病例应分开隔离。
5.2 轻度脱水病人,以口服补液为主。口服补液治疗方法可参考附录d的d1章。
5.3 中、重型脱水病人,须立即进行静脉输液抢救,待病情稳定、脱水程度减轻、呕吐停止后改为口服补液。输液治疗方法可参考附录d的d2章。
5.4 在液体疗法的同时,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减少腹泻量和缩短排菌期。可根据药品来源及引起流行的霍乱弧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选定一种常用抗菌药物,连服3天。常用抗菌药物及剂量可参考附录e。
6 解除隔离标准
6.1 停服抗菌药物后,连续二天粪便培养(如无粪便,可用肛拭子从直肠取粪便)未检出霍乱弧菌者解除隔离。
6.2 患者经治疗症状消失后,如无大便培养条件,自发病日起,住院隔离不得少于七天。
6.3 慢.带菌者,大便培养连续七天阴.,每周培养胆汁一次,连续两次阴.者可解除隔离,但尚需进行流行病学观察。
7 疫点疫区处理
疫点疫区的划定及处理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和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迅速控制疫情。对从首例病人检出的埃尔托型霍乱弧菌应及时做噬菌体-生物分型。如为流行株要及时划定疫点、疫区,并按下列规定处理。如为非流行株,按一般腹泻病菌处理。
7.1 疫点、疫区的划定
a.疫点:指与病人、疑似病人或带菌者同一门出入的住户或与其生活有密切关系的若干户为范围。
b.疫区:根据疫点的地理位置、水系分布、交通情况、自然村落等特点来划定。一般在农村以一个村或几个村、一个乡或毗邻乡,在城市以一个或几个居委会或一个街道为范围。
7.2 疫点处理
a.疫情报告: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病人、疑似病人或带菌者时,城镇于6h内,农村于12h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卡。
b.隔离治疗传染源: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要立即就地隔离治疗。转送病人时对途中污染的物品、地面和运送病人的工具要随时消毒处理。
c.疫点消毒:做好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对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的吐泻物和污染过的环境、物品、饮用水进行消毒。
d.验便:对疫点内所有人员,自开始处理之日起每日验便一次。第一次采便应在服药前进行。
e.病家和密切接触者预防服药:可根据药敏试验情况和药物来源选择一种抗菌药物,连服2天。常用抗菌药物及服用剂量参考附录e。
7.3 疫点的解除:在传染源隔离后,疫点内所有人员验便连续两次阴.,无续发病人或带菌者出现时可予以解除。如无粪检条件,自疫点处理后5日内无新病例出现时亦可解除。
7.4 疫区处理:加强饮用水消毒和水源管理、饮食卫生和集市贸易管理、做好粪便管理、改善环境卫生。及时发现传染源,按7.2规定处理,防止传播。
霍乱的预防
霍乱的预防
霍乱的预防必须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方面着手。
(1)控制传染源:健全国境及国内交通检疫,夏秋季开设肠道门诊,如发现病人及疑似病例,应在30分钟内向防疫部门报告疫情,并尽早予以隔离治疗,待症状消失后,每日大便培养1次,连续2次阴.方可解除隔离。如无大便培养条件,自发病日起至少隔离7日,对密切接触者应严密检疫5天,以发现带菌者。在隔离检疫期间可应用强力霉素、四环素等抗菌药物以预防感染的发生。对流行期间的带菌者、疫区腹泻病人及疫区必须外出人员也应给予药物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改善环境卫生,加强饮水消毒和食物管理,保护水源,防止污染,改善饮用水供应条件;提倡饮用自来水,教育群众不喝生水,不吃生冷、腐败或变质食品,不吃生或半熟水产品;加强食品经常.卫生监督,严格执行食品卫生管理条例,搞好饮食卫生。对病人和带菌者的粪、其他排泄物、用具衣被以及被污染的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尸体应火葬。积极开展群众..国卫生运动,大力消灭苍蝇、蟑螂,注意个人卫生,在控制疾病流行上均有重要意义。
(3)保护易感人群: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对从事环境卫生、饮食服务人员、医务人员及水上居民等重点人群进行霍乱菌苗预防接种。具体方法为皮下注射2次,间隔7~10日。第1次0.5ml,第2次1ml;6岁以下为0.2ml和0.4ml;7~14岁为0.3ml和0.6ml。免疫期3 ~6个月,每年加强注射1次,剂量同第2针。需要注意的是,发热、严重的心肝肾疾病、高血压、活动.结核、月经期、孕妇、哺乳期及过敏者,均为免疫接种的禁忌症。对疫点居民,普遍服用强力霉素、四环素或氟哌酸2日。
霍乱防治
1、公众如何预防霍乱?
搞好环境卫生,做好管水、管粪、管食品、消灭苍蝇的“三管一灭”工作,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做到五要五不要:饭前便后要洗手,买回海产要煮熟,隔餐食物要热透,生熟食品要分开,出现症状要就诊;生水未煮不要喝,无牌餐饮不光顾,腐烂食品不要吃,暴饮暴食不可取,未消毒(霍乱污染)物品不要碰。
2、感染霍乱后应如何做?
霍乱传染.很强,一旦发现感染霍乱,无论是轻型还是带菌者,均应隔离治疗。霍乱症状消失,停服抗菌药物后,连续二天粪便培养未检出霍乱弧菌者才可解除隔离。
3、餐饮业如何预防霍乱?
做好原材料选购-加工处理食物-储存食物每个环节的食物卫生。
原材料选购:
选购新鲜的食物原材料,不要购买变质、变色、变味的食物;
不要从流动熟食小贩或无牌食肆购买食物。
加工处理食物: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双手清洁,处理食物前、处理生的食物后及如厕后,都应用消毒水或清水洗干净双手;
要分不同的人处理熟制品(卤味、烧味)和处理海产、家禽
任何人如有腹泻或呕吐,不要处理食物;
不要过早准备食物,尤其是海产品,最好即煮即用;
生熟食物要用不同用具处理;
食物要彻底煮熟,尤其是海水产品。
储存食物:
生的肉食、海产和其他容易变坏的食物,应放在雪柜内储存,雪柜在4℃以下;
生熟食物要分开存放,如要放在一起,把熟食放在雪柜上格;
已煮熟的食物,如不是即时食用,应储存在4℃以下或60℃以上;
养殖海产品的水要经常更换,鱼缸要定期消毒。
霍乱防治工作计划篇六
霍乱副霍乱的防治知识
概述
霍乱、副霍乱是急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国《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中例为“甲类”。霍乱是霍乱弧菌所引起。
一、流行环节
(一)传染病:霍乱、副霍乱是人类传染病。病人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
1、病人:分为重型、中型和轻型。急性期病人的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病菌。重、中型病人由于频繁的腹泻和呕吐,极易污染周围环境,无疑是重要的传染源。
2、带菌者:指无临床表现而粪便中排出霍乱弧菌的人。包括潜伏期带菌、恢复期带菌(病后带菌)、健康带菌和慢性带菌。① 潜伏期带菌:本病潜伏期短,一般为数小时到五天左右,多数为1~2天。② 恢复期带菌(病后带菌)和慢性带菌:病人在临床症状消失后的三个月内带菌,为恢复期带菌(病后带菌)。③ 健康带菌:指始终没有临床表现,而粪便中排出霍乱弧菌者。
(二)传播途径:经水、食物、生活接触和苍蝇传播。
1、经水传播:水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2、食物传播:食物在生产、运输、加工和储存过程中,都可受到水或被病人、带菌者直接污染。在流行地区曾从虾、蟹、螺、鱼等水产品中分离出埃尔托弧菌。在这些食品中,霍乱弧菌可保存数小时到数天,甚至1~2周。沿海地区居民有生吃或半生吃小水产品(虾、蟹、螺、蛤等)的习惯,流行期间举办婚丧酒宴或节日聚餐等,都有利于经食物传播。经食物传播常可引起爆发流行。
3、生活接触传播:是指与病人、带菌者直接接触或接触了被霍乱弧菌污染的物品而构成的传播。主要是经手的污染而实现。
4、苍蝇传播:在本病流行期间已证实苍蝇可以带菌,并可机械地将排泄物中的病菌带到食物上,起一定的传播作用。
(三)人群易感性:人不分种族、年龄和性别,对本病都是易感的,但感染后并非人人发病。 病后虽可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仍有发生再次感染的可能性。
二、流行特征
(一)地区分布:本病多分布在沿海地区,特别是江河入海口附近的江河两岸和水网地带。在交通发达的今天,也可传入内陆、高原和山地,甚至沙漠地区。这只要是因为霍乱、副霍乱多经水路传入,沿海、沿江地区交通便利,渔民活动频繁,传染源扩散机会多,同时沿海地区的水源含盐量较高,水质偏碱,温度和湿度较高,有利于霍乱弧菌特别是埃尔托型生殖与繁殖。加之这些地区的居民多饮用河水、沟水、塘水和有饮用生水、生吃或半生吃水产品的习惯,促使了霍乱、副霍乱的发生和流行。
(二)季节性:一般多在4~11月,而以7~9月为主。
(三)人群分布:
1、年龄分布:各年龄组普遍易感。
2、性别分布:一般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3、职业分布:不同职业发病率有一定差别。如渔民、船民、农民等发病较多。
(四)扩散方式:本病自流行区向外扩散。
(五)流行形式:一种是爆发,在一个局部地区或单位,短期内发生大量病人,常是水型或食物型爆发。另一种是迁延型的散发。
三、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一)流行病学调查:
1、个案调查的任务和要求 ① 进一步明确诊断,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 ② 疫点和疫区的划定; ③ 外环境污染的范围,特别要注意水源是否受污染和污染的程度; ④ 确定和登记接触者,尤其是密切接触者的数量及去向; ⑤ 追溯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判定传染来源的性质。
2、疫区基本资料的收集:包括自然地理、水系分布、交通情况及各种主要气象资料等;居住户数、居民总数、各年龄组男女人口数、各职业人数、与本病有关的风俗习惯等资料;环境卫生状况、饮用水条件、粪管情况、食品卫生状况、医疗机构、医务力量、肠道门诊数、肠道疾病的发病情况、菌苗接种情况;各项工作记录:包括病人、带菌者、接触者、阳性水源等定期检索工作记录等。
(二)流行病学分析:
在进行分析时,应特别注意下述内容:
1、传染来源分析;
2、病例的地区分布及其传播关系;
3、发病年龄、性别、职业、民族分布;
4、病人、接触者及疫区内一般人群的带菌状况及可能污染的范围;
5、水、食物、生活接触和媒介昆虫等传播途径的分析;
6、爆发事例的分析;
7、多发疫点所占比例及原因分析;
8、当地主要流行因素的分析;
9、居民饮用水状况和水源污染情况;
10、病例(或带菌者)分布与水系分布的关系;
11、水质(ph、含盐量、氯化物含量等)与水样阳性率和人群感染的关系;
12、菌型与流行表现及临床类型的关系;
13、防疫措施的效果评价;
14、流行趋势判断。
四、疫区处理
(二)疫点处理:
1、疫点封锁:
2、病人和疑似病人和带菌者处理:
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要就地设点隔离治疗。要做到切实隔离。若转送病人,要随带盛放排泄物的容器。对途中污染的物品、地面和运送病人工具要随时消毒处理。
3、疫点消毒:
认真做好经常性和终末消毒工作,特别要注意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排泄物的消毒和处理。
4、接触者调查管理:
调查与传染病发病前五天内及病后,有过饮食、生活生密切接触的人,了解健康状况,特别是每日大便的次数和性状,限制他们的活动,并应每日验便一次,连续两天。首次采样后给服抗菌药物。对其排泄物要进行消毒,特别要注意防止污染水源。
5、人群验便及服药:
疫点所有人员,自封所日起每日验便一次,连续两天。第一次采便应在服药前进行。
6、开展突击性卫生活动:
确定疫点后摇立即开展卫生活动,做好饮水消毒,不喝生水,不吃生冷变质物品、严禁使用新粪施肥,杀蛆灭蝇,改善环境卫生。
7、接触疫点封锁:
疫点内上述措施均已落实、所有人员验便连续两次阴性、无续发病人或带菌者出现时可解除封锁。若有新病人和带菌者出现:则延续封锁,继续做好疫点内各项工作,达到上述要求时再解除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