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峨眉山月歌的主旨 峨眉山月歌原文及翻译(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峨眉山月歌的主旨 峨眉山月歌原文及翻译篇一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准备:
插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的同学在学前就会背许多首古诗,上学后,我们又学习了一些,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指名学生背古诗,说作者)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一)介绍作者
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下?(指名介绍李白)
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馈:
“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
提醒读准生字“君”、“羌”。
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5、简介“峨眉山”。
6、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7、交流自学情况。
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
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
夜发——连夜出发。
向——驶向。
思——思念。
君——作者的友人。
下——由上游往下走。
诗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8、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9、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10、练习背诵。
三、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默写《峨眉山月歌》。
3、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1小题。
4、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
峨眉山月歌的主旨 峨眉山月歌原文及翻译篇二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句的意思,并能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2、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熟读古诗,并且背诵古诗。
4、收集并积累李白的其他诗作。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 学法指要 】
1、诵读法。扫除文字障碍后,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的基础上,熟悉内容,加深理解;在诵读的基础上能背诵全诗。
2、想象法。本文语言优美、精练,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余地。
3、实践法。老师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李白的情况,课后积累李白的有关诗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句的意思,并能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从而感悟古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难点:
了解古诗中的五处地名,熟读并且背诵古诗。
五、教学过程
一、出示题目,简介作者
1、出示题目。学生齐读题目。
2、师简介李白生平。学生自己介绍收集的有关李白的资料。投影出示作者李白的生平简介,使学生初步认识李白及创作背景。以便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听说能力,不但明白了题目的意思,又为理解古诗的内容做好准备。
二、学习诗文,理解诗意
1、师范读古诗。(指导学生掌握阅读节奏)
2、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
3、指导学生了解古诗中的五处地名。
4、指导学生理解诗意。
1、生自由练读。
2、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划出不懂的字词。
3、学生小组讨论,理解“半轮”“发”“下”的意思。
4、观察画面,阅读有关的资料,初步了解“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
5、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古诗的意思。
1、出示古诗。
2、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出示“半轮”“发”“下”的意思。
3、出示相关图片,介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
4、归纳总结出古诗的意思。
三、想象诵读悟诗情
1、播放课件。2 指导学生熟读成诵。
1、反复朗读。
2、展开想象。
3、背诵古诗。演示《峨眉山月歌》的意境图,让学生在耳闻目睹后,展开想象,各抒已见,体会感情,更深切地了解诗意,感悟情景之后,熟读成诵,背出古诗。
四、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欣赏李白的其他作品。
2、布置作业。
1、欣赏李白的《静夜思》、《独坐敬亭山》、《望庐山瀑布》等。
2、课后收集阅读并积累李白的一些作品。
五、教学设计反思
本堂课的设计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下完成的,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要求。这是一堂让学生自主研究的课。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得以体现:
首先,本人制作了一个《峨眉山月歌》的课件,这个课件包含了很丰富的内容,集朗读指导、古诗解读、图片欣赏、美文积累于一体,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拓展信息空间,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信息量大、且具有人文色彩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其次,在与新课程整合的也比较好,各个环节的设置均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为学生意义建构夯实了基础,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学由疑开始”的教学思想。如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进行质疑,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通过自学、小组讨论等形式理解词语及古诗的意思。
最后,在体现整体教学理念上也做的较好,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示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教与学结合的比较紧密,最后更关注到了学生自主学习可持续发展性,让学生课后收集并积累李白的有关作品。
《语文乐园五》
教学目标: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学会夸赞别人。
2、写出日常活动中的见闻或想象。了解书信的格式,练习修改习作。
3、能发现成语的特点,认识藏头诗,并积累成语。
4、积累12生肖的词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5、读句子认识动词及其作用,积累表示友谊的名句。
6、朗读优美的诗句。体验外婆对外公的思念之情。教学重难点;
读句子认识动词及其作用,并在生活之中正确地使用动词。
教学准备:
1、词语卡片。
2、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教学安排:五课时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去了解我们的同学的优点。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这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在小组交流:
1、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
三、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四、总结、引导讨论
1、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所掌握的情况。
2、引导讨论:我们小学生怎么做才能更受欢迎呢?
如:从我做起,不乱扔垃圾;遇到破坏环境行为,予以制止;做父母及周围人的工作,增强环保意识,为树林做广告拍;亲手种花种树等。
3、评出最受欢迎的同学,说说他为什么受欢迎?。
五、延伸拓展:
希望小朋友们真正行动起来,发现别人的优点。并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看看他们还有什么好的发现。
第二课时
习作
一、明确习作要求,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1、师:这一段时间,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的视线始终停留在对自己与家人、与朋友、与社会的交往之中,也在思考我们能做些什么?那么,你一定有值得记下来的东西,或者你对未来也曾想象过。想跟大家进一步交流吗?
2、回忆写信的格式:板书
3、根据习作提示,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二、自拟题目,自主习作
提醒: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楚或把事情的过程想仔细再写。
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三、四课时
修改习作
一、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二、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
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
评议要点:
(1)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2)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
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展示台
1、学生自读展示台中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示内容。
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内容。
(1)在小组内展示
(2)在全班展示
四、誊写作文。
第五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生肖词语,认读。让学生想一想发现了什么?
2、说说自己的发现:交流
这些词都是表示12生肖的。中国古代人民用子、丑、寅、卯等表示年、月、日,彼此相配,说说你的生肖
3、齐读词语。
4、读一读
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现了?
说说自己的发现:
带点的词语是表示人物的动作的动词,使句子更形象了。
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
二、日积月累
1、探究与发现
(1)自己读一读,认一认。
(2)指名读,注意字音是否正确。
(3)小组比赛,看谁生字认得准,并说说两组成语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
(4)读一读,想一想,这是哪一首诗?背一背
2、读读背背
(1)自己练习读句子。
(2)指名读
(3)想一想:三组句子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
(诗句都是写情的,并且每句中都有友谊)
(4)男女生比赛读
(5)背诵诗句。
(6)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抄写诗句。
峨眉山月歌的主旨 峨眉山月歌原文及翻译篇三
《古诗两首》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晚上好,我是 号,希望我说的《古诗两首》能带领学生领会秋色、秋景有形的意象,品尝秋意、秋思无形的滋味,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策略四个方面来对本课第二课时《峨眉山月歌》进行说明。
第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该单元选用了现代诗歌、古典诗词,意在增强学生对我国诗词的领会能力,诗歌体裁的魅力和诗歌独特的表达效果。
古诗两首均描写秋夜景色。《峨眉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年轻时初离四川时所作。影入江流的迷人景色,表现了诗人秋夜行船离乡时对故乡山水的深深依恋。全诗意境明朗清新,语言自然流畅。
2.重难点分析:
入诗境方能悟诗情,所以我将本课重点定为1.有感情地诵读来想像这首诗描绘的优美景象,感受诗人笔下的月夜下的千里蜀江行旅图。2.背诵古诗。
由于悟诗情要抓住一些重点字句谈感受,使学生领略诗歌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所以我将难点定为理解 “秋”、“ 半轮”和“影”、“入”、“流”以及 “君”,感悟诗境,体会诗人漫长江行途中江月作伴中的思念之情。
第二、说学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三、四年级学生要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四年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逐渐增强,他们已学会从多种渠道搜集学习资料,预习课文,为新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他们已经积累了一些古诗同时独立阅读能力已经初步建立起来,能利用已掌握的方法,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来把握古诗的大体意思,但毕竟是浅近的。根据四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及课程标准对古诗教学的要求,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多层次、多方式地读,想象画面,叙说古诗大意,体会诗歌意境和诗人心境,鼓励学生动笔将个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写成批注和布置多样作业以提高学生品读的深度和广度。另外,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随文安插练笔。
第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教材特点和学情,我拟定以下三个目标:
1.认知目标: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②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能力目标:①凭借图文对照,想象全诗场景,诗人的所见所思与所感;②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联系生活经验来理解颔联,并能写出本课题《峨眉山月歌》一诗融入的诗人即将远离家乡的那份情怀;③师生合力吟诵《九月九忆山东兄弟》《静夜思》《送孟浩然之广陵》《梅花》《游园不值》等古诗来领悟写景抒情。
3.情感目标: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离别赴任时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第四、说教学策略 最先说说教学准备:
①预习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找出诗中的五个地名。②温习已学的李白的诗歌。下面我说说教法学法分析: 方法一:多法品读,内化语言。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始终要抓住“品读”这一手段,将古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尽显于学生脑海中。只有感情地诵读,才能体会出诗的真味,也只有熟读才能成诵。
方法二:图画展现,转化形象。诗歌是通过言语刻画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从而营造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世界。文字中蕴藏的无形无相的东西学生通过内在阅读思维,将其展现成千姿百态的丰富想象,而诗歌形象可感的特点可以在教学中图文对照,“化显为隐,转意为象”,学生的思维会带有更鲜明的形象和更强烈的色彩。
方法三:通过生活,引入教育。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本课教学我引导学生联系夜晚行走或坐船坐车看月亮的生活经验,理解相对静止:诗人在船上观察水中的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岿然不动。因为诗人乘着小船顺流而下,月亮在平羌江中的倒影也随船顺流而下,船走,月影也在跟着它走。虽然江水是流动的,但诗人感觉月不在动,体现了语文的生活性,教育的生活化。
现在到了关键部分,说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谈话导入,回忆旧知。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大家都很熟悉诗仙李白,谁来介绍一下?谁愿意把你学过的李白的诗歌给同学们背背?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板书:《峨眉山月歌》)
第二板块:激发兴趣,解题引学。
1.出示几幅美丽的峨眉山图片,指名介绍所了解的峨眉山。
(位于四川成都西南峨眉山市境内,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地势陡峭,风景秀丽:隘谷深幽,飞瀑如帘,云海翻涌,林木葱茏,有“秀甲天下”之美誉。)
2.简单介绍《峨眉山月歌》的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
3.配乐朗读,学生边看边听,整体感知美,教学生划准节奏223,指名练读出韵律和节奏。4.找出最重点的字:“月”。
李白写下《峨眉山月歌》之后,“峨眉山月”遂成典故,出示词语,学生齐读: 峨眉山月半轮秋——弯弯娥眉秋月 青山吐月 影入平羌江水流——影映清江 随水流去 夜发清溪向三峡—— 一叶轻舟 驶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随行明月 被遮不见 把词写在对应的诗句旁边。
第三板块:图文对照,理解词义:
生借助相关资料,通过小组合作,用上老师刚刚出示的词语,说说古诗的意思,分组汇报古诗的意思。
重点:
半轮——(看插图理解)残月娥眉月或新月娥眉月。影——指月影。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夜发——连夜出发。向——驶向。思——思念。君——作者的友人。下——由上游往下游行走。第四板块: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1.你能读读诗,再联系插图,想象李白离开时的场景吗?展开想象,理解诗意,体会“青幽的峨眉山头吐出弯弯的半轮月亮,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这一优美意境。(板书 青山吐月
月
影映平羌)
2.“影入平羌江水流”一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谈一谈。(板书:——岿然不动)
3.诗人乘着小船顺流而下,从清溪驶向三峡,快到渝洲时,他会想起谁呢?(板书: 君:故乡山水;故乡亲友;随行的明月)
4.最后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在感受意境美的同时体会古诗的语言美,争取背诵。第五版块:拓展资料,开阔视野。
自从李白写下《峨眉山月歌》之后,“峨眉山月”遂成典故,对后世咏诵峨眉的诗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古诗常常借景抒情,欣赏《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静夜思》《送孟浩然之广陵》《梅花》《游园不值》,体会这一表现手法。(写景抒情)
多样作业布置:
1.读一读: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2.练一练:用钢笔完成习字册。3.做一做: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2小题。
4.想想练笔:想象本课题《峨眉山月歌》一诗融入的诗人即将远离家乡的那份情怀,用几句话写下来。
我的板书设计是: 《峨眉山月歌》
青山吐月
月 影映平羌——岿然不动 君:故乡山水;故乡亲友;随行的明月 写景抒情
峨眉山月歌的主旨 峨眉山月歌原文及翻译篇四
《峨眉山月歌》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学习借助图画和注释理解古诗大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三个层次(第一步读准、读通,第二步读懂字词句,第三步思考读、体会读)的朗读,达到理解诗文大意然后背诵的目的。
3、情感与态度:感悟诗的情境,体会作者思念故乡、亲友的情感。重点难点:
重点:背诵诗文。
难点:理解诗句,整体感悟诗歌情境。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习旧知,导入新课
通过复习学过的诗歌,引出本诗。
师: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许多古诗中都会有景色的描写,诗人寄情于景,借景抒情。老师这里有一幅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幻灯片)在这幅画中你都看到了什么?(李白、月亮、床······)
师:看到这些景物,可以让我们想到哪一首学习过的唐诗呢?(《静夜思》)师: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大家一起来背一背吧!(集体背诵)师:在这首诗里你认为哪个字写得最好?(思)为什么呢?(“思”字点明了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思念故乡)他是借什么来表达的这种感情呢?(月亮)
师:今天,我们再一起学习一首李白的与月亮有关的诗。(板书:峨眉山月歌)二.层层深入,学习新课
1、自读诗文,读准,读通。
师:大家齐读诗的题目。想一想,在这首诗中,诗人会描写什么景色呢?(重点抓住“月”)请大家大声地朗读这首诗,要看准字音,字型,读通诗句。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该怎么办呢?(看课下的注释,问老师,问同桌······),读三遍到五遍。
老师巡视,纠正要求认识的字词。
检查朗读,点人读。(注意纠正,评价)【多读】
认识生字,字音,写法
师:大家读得都非常好,老师也想读一读。(范读)
师:男同学和女同学分开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的声音最响亮,字音最准确。(男生女生比较读)
师:我们分小组再读一读,看哪一组的声音最整齐。
2、再读课文,读懂诗句。①整体感悟古诗。
师:诗人小时候随着他的父亲搬家到了四川,直到他二十五岁的时候才离开那里。这首《峨眉山月歌》就是年轻时的李白刚离开四川时的作品。
师:大家刚才背诵了《静夜思》,也多次朗读了《峨眉山月歌》,这两首诗有一些相似之处,大家看大屏幕,找一找在哪里?(思,月)(板书)两首诗中都有一个“思”字,而且诗人都是借月亮表达了一种感情。
师:这两首诗虽然有相似的地方,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例如,在《静夜思》里,诗人借月亮抒发感情,他是在哪里看的月亮?(床前)是在一个地方静静地看月亮。那么这首《峨眉山月歌》里,诗人还是在一个地方静静地看月亮吗?(不是)这首诗中,诗人的位置是变化的,并不是只在一个地方。请大家再读这首古诗,找出表示位置变化的字词。
入 流 发 向 下(结合诗句,解释这些词的意思)
师:诗人的位置是变化的,那么诗中提到了哪些地点呢?自读诗文,结合课文下的注释,用笔圈出你找到的地方。找完的同学举手示意。
找出地点的词:峨眉平羌 清溪 三峡 渝州 ②逐句理解古诗,解决难理解的字词。
师:诗人经过了这么多的地方,那他看到了什么景色呢?我们来继续欣赏。
师:齐读第一行诗,想一想诗人在这一句中写的是什么?(月,峨眉山月)它是什么样的呢?(半轮)在这里“秋”是在什么意思呢?(秋季)谁能试着解释一下这一句吗?
师:第一行诗,诗人写出了一副青山吐月的美景,第二行写的什么什么呢?齐读第二行诗,看一看诗人在这一句里写的是什么。(影——指月影。流——流动,诗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这里的月亮是有感情的,月影倒映在江水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如果站住不动观察水中的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岿然不动的。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不理解“影”的再读一整句诗)这一句诗人写的是水中的月亮,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句诗的意思呢?
师:前两句都在写景,一行写山月,一行写水中的倒影,第三行要告诉我们什么呢?齐读第三行诗,读完之后找同学试着翻译一下。
师:诗人晚上出发,看到了这些景色会有什么心情呢?再读第四行诗,想一想诗人是在思念什么呢?(“君”)君有哪些意思呢?(先生,朋友······)在这里,君是指什么呢?(月亮)(不理解“君”的再读第一句)对,但是这里的君如果只是指月亮,那这一句为什么不用“思月不见”呢?(这里的月亮是一种寄托,诗人借月亮寄托了对故乡,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月亮时而被两岸的高山挡着,使诗人更增添了对亲友的思念)试着说一说诗句的意思。(在顺流而下到渝州的时候,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着,看不到了,使我更加地思念故乡亲友。)
⒊再整体感悟古诗
师:请大家通读全诗,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每句诗的意思,看能不能把它串起来。(点人说)师:大家说得都非常好,老师根据大家的理解,整理出了这首诗的意思,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看幻灯片)请大家齐声读一读。
师:我们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了诗人的思念之情,那么,你能不能读出诗人的这种心情呢?(多点人读,自己读,再找人读,齐读)
师:现在,借助课本中的插图,假设我们自己是诗人,在这样的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晚,巍峨雄伟的峨眉山遮住了一些月亮,只露出了半轮明月。月影倒映在平羌江的江水之中,像一位好朋友那样,陪着我随着江水流动。我乘着小船,从清溪出发,往三峡的方向驶去。但是在顺流而下到渝州的时候,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着,让我看不到了,使我更加地思念故乡和亲友。看到了这样的景色,体会这样的心情,诗人是用什么语调吟出这样的一首诗的呢?
师:找几位同学分别来读一下,看一看哪一位更有感情,读的更好。(角色读)
师:大家一起试着读一下!(齐读)
三、巩固加深,理解背诵。
师:大家读的都非常好,对作者的心情也都有自己的体会。现在,有没有哪位同学,可以看图片背诵一下这首诗呢?(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背诵。)全班一起看图背诵一下。
师:大家背的不错,再读一遍,然后我们一起看着这些地点,再背一背。
师:找几位同学有感情的读一读,我们再试着看着这些表示位置变化的词背一下。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在自己的心里默背一下。
师:再齐读诗文,刚才哪里背得不熟的地方,重点记忆一下,看一看哪一位同学能最先熟练的记忆。
(集体背,不会背的同学可以看一下书本。会背的同学请举手,点人背。)
四、课外拓展
师:诗人李白是一个非常喜欢月亮的人,他的诗中经常会有月亮出现,用月亮表达不同的感情。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首诗,它所抒发的感情和本诗一样吗?
《月下独酌》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峨眉山月歌的主旨 峨眉山月歌原文及翻译篇五
《峨眉山月歌》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峨眉山月歌》诗句的意思。3.感悟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思念故乡、亲友的情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背诵诗文。
难点:理解诗句,整体感悟诗歌情境。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阅读 整体把握 1.出示《静夜思》插图幻灯片。
在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了哪首古诗?在这首诗里你认为哪个字写得最好?
2.过渡引入:今天,我们再一起学习一首寄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诗。(板书:《峨眉山月歌》 李白)
3.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初读,要求正确。4.师范读。
5.正音、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6.检查朗读,指名读;比较读。(注意纠正,评价)
二、重点突破 语意兼得
1.解诗题
(1)整体感知古诗。○1为何写“峨眉山月”?
○2比较《静夜思》、《峨眉山月歌》的异同之处。
大家刚才背诵了《静夜思》,也多次朗读了《峨眉山月歌》,这两首诗有一些相似之处,找一找在哪里?(板书:思,月)两首诗中都有一个“思”字,而且诗人都是借月亮表达了一种感情。
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例如,在《静夜思》里,诗人借月亮抒发感情,他是在哪里看的月亮?(床前)是在一个地方静静地看月亮。那么这首《峨眉山月歌》里,诗人还是在一个地方静静地看月亮吗?
请大家再读这首古诗,找出表示位置变化的字词。入 流 发 向 下(结合诗句,解释这些词的意思)○3诗人的位置是变化的,那么诗中提到了哪些地点呢?自读诗文,结合课文下的注释,用笔圈出你找到的地方。
找出地点的词:峨眉平羌 清溪 三峡 渝州 2.明诗意
(1)交流自学情况。
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重点:
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影——指月影。思——思念。君——作者的友人。
(2)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3.悟诗情(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3)借助课本中的插图,师配乐诉说: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晚,巍峨雄伟的峨眉山遮住了一些月亮,只露出了半轮明月。月影倒映在平羌江的江水之中,像一位好朋友那样,陪着我随着江水流动。我乘着小船,从清溪出发,往三峡的方向驶去。但是在顺流而下到渝州的时候,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着,让我看不到了,使我更加地思念故乡和亲友。看到了这样的景色,体会这样的心情,诗人是用什么语调吟出这样的一首诗的呢?
分角色读、齐读。
三、积累拓展 读写训练 1.看插图试背。2.指名背诵。3.齐背,注意节奏。4.课外拓展
诗仙李白是一个非常喜欢月亮的人,他的诗中经常会有月亮出现,用月亮表达不同的感情。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首诗,它所抒发的感情和本诗一样吗?
《月下独酌》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借助工具书自学,了解诗歌的大意,背诵。
峄城区底阁镇运埠屯小学 王启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