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认知心理学作者(四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认知心理学作者篇一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态度的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或水平。
a.自下而上加工
b.局部加工
c.整体加工
d.自上而下加工
答案:d
2()注意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鸡尾酒会效应”。
a.衰减模型
b.过滤器模型
c.反应选择模型
d.知觉选择模型
答案:b
3“brown-peterson 方法”是研究()的方法。a.注意
b.命题检验
c.短时记忆
d.概念形成答案:c
4“爬„电杆„修„电灯„电„工,供电局”,这样的句子更可能是
a.broca失语病人产生的 b.wernicke失语病人产生的 c.注意性失读病人产生的 d.深层诵读困难病人产生的 答案:a
5“气氛效应”是指()的性质所造成的气氛引导人们得出一定的结论。
a.前提
b.结论
c.心理模型
d.问题表征
答案:a gholson等人研究发现,二年级小学生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常采用的策略是 a.假设检验
b.刺激偏好
c.维量检验
d.位置交替
答案:c levine所设计的“空白实验法”是研究的()方法。
a.注意
b.命题检验
c.短时记忆
d.概念形成 答案:d neisser于()年出版了第一部以《认知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1879
b.1956
c.1967
d.1970 答案:c posner和raichle(1994)发现,当人们被动地听词时,大脑最活跃的区域是
a.枕皮层
b.额皮层
c.顶皮层
d.颞皮层
答案:d r字符心理旋转的实验研究表明,当两个被比较对象之间的旋转角度为()时,其反应时最短。
a.60 b.90 c.180
d.360 答案:d sperling在发现感觉记忆存在的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方法是 a.部分报告法
b.全部报告法
c.双向分离法
d.锐敏度实验法
答案:a 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任务),其中一种作业包含了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因素,而在其他方面均相同,从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之差来判定与之相应的加工过程,这种研究范式叫做
a.减法反应时实验
b.开窗实验
c.加法反应时实验
d.扫描实验
答案:a 按照特征整合理论,特征登记
a.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不需要注意
b.不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需要注意
c.与特征整合均需要注意
d.与特征整合均不需要注意
答案:b 布鲁纳(bruner)等人关于人工概念形成的研究发现,被试在形成概念时,多数人采用总体假设,应用()策略居多。a.保守性聚焦
b.同时性扫描
c.博奕性聚焦
d.继时性扫描
答案:a
15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为()组块。a.3 b.4-5 c.7±2 d.9-20 答案:c
16当读者知觉一个单词时,视觉系统先确认构成单词的字母的各个特征,如垂直线、水平线、斜线等,然后将这些特征加以结合来确认字母,再将字母结合起来而形成单词,这样一种知觉的加工方式叫做
a.自下而上加工
b.局部加工
c.整体加工
d.自上而下加工
答案:a 根据(),感觉各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
a.衰减模型
b.过滤器模型
c.反应选择模型
d.知觉选择模型 答案:c
18根据(),只有一个感觉通道的信息可以进入高级分析水平。
a.衰减模型
b.过滤器模型
c.反应选择模型
d.知觉选择模型
答案:b
19根据elinor模型,长时记忆中贮存着()等信息。
a.样例集和特征集
b.概念、事件和背景
c.定义性特征和特异性特征 d.上下文事实联想、地点-时间联想、主语-谓语联想和关系-宾语联想 答案:b 根据ham模型,长时记忆中贮存着()等信息。
a.概念、事件和背景
b.样例集和特征集
c.定义性特征和特异性特征 d.上下文事实联想、地点-时间联想、主语-谓语联想和关系-宾语联想 答案:d
21根据selfridge的观点,模式识别过程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都由一些“鬼”来执行某个特定的任务,其中,负责识别一个模式(如字母)的是
a.特征鬼
b.映像鬼
c.决策鬼
d.认知鬼
答案:d
22根据selfridge的观点,模式识别过程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都由一些“鬼”来执行某个特定的任务,其中第四层为
a.特征鬼
b.认知鬼
c.决策鬼
d.图像鬼
答案:c
23关于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双重模型由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on和juola erg
on
n
答案:a
24记忆的产生效应支持
a.多重存储模型
b.加工水平途径 c.tulving(1972)的情节和语义记忆模型d.平行
分布加工途径
答案:b
25减法反应时实验是由心理学家()最先设计出来的研究范式。
a.唐德斯(donders)
b.斯滕伯格(sternberg)
c.波斯纳(posner)
d.汉密尔顿(hamilton)答案:a 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别,并应用算子来缩小这种差别,以逐步接近和达到目标状态。这种启发式策略叫做
a.逆向工作
b.简化计划
c.手段-目的分析
d.算法
答案:c 属于程序性记忆的是
a.头脑中储存的关于猫能捉老鼠的知识
b.记得后天晚上开会 c.关于如何使用传真机的知识
d.记得两天前在商场看见过一位老同学
通常,有效提示会促进加工,然而,外周提示之后延迟300ms或更长时间,那一位置的目答案:c 属于前瞻性记忆的是
a.头脑中存储的关于猫能捉老鼠的知识
b.记得后天晚上开会
c.关于如何使用传真机的知识
d.记得两天前在商场看见过一位老同学
答案:b 双重记忆模型中的双重记忆是指
a.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b.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
c.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d.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
答案:c 双作业任务可以用来研究
a.工作记忆
b.命题检验
c.短时记忆
d.概念形成
答案:a
虽然处于非注意状态但与当前的预期相一致的信息,容易突破broadbent最初假设的过滤器,这支持了
a.过滤器理论
b.衰减作用理论
c.晚期选择理论
d.特征整合理
答案:b
所谓()是指先前的加工活动对随后的加工活动所起的作用。
a.气氛效应
b.启动效应
c.典型性效应
d.首因效应
答案:b
特征比较模型的证据主要来自
a.事件相关电位(erp)测量技术
b.跨通道启动技术c.双耳分听技术
d.句子核证技术 答案:d
标觉察,不仅没有受到促进,反而变慢,这种效应称作
a.心里不应期
b.负启动 c.负启动反转
d.返回抑制
答案:d
图像记忆具有除()以外的三个特点。
a.信息存储的时间为几百毫秒
b.信息的编码方式为语义编码 c.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d.保持感觉信息原有的直接编码方式 答案:b
下列方法中,()是用来研究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
a.双作业操作
b.空白实验
c.部分报告法
d.扫描实验
答案:c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用来直接检验概念形成中所采用的假设
a.人工语法实验
b.空白实验
c.人工概念实验
d.扫描实验
答案:b
下述方法中,()适合研究慢速的信息加工过程。
a.眼动记录法
b.反应时记录法
c.开窗实验
d.出声思考法
答案:d
下述模型中,()是计算模型。
.模型
模型
c.激活扩散模型
d.集理论模型
答案:d
下述模型中,()是计算模型。
a.特征比较模型
模型
c.激活扩散模型
模型
答案:a
下述模型中,()是心理学家clark提出的
a.空间表象模型
b.操作模型
c.语言模型
d.表象-语言混合模型3
答案:c
下述模型中,()是心理学家hunter提出的。
a.空间表象模型
b.操作模型
c.语言模型
d.表象-语言混合模型
答案:b
43下述研究方法中,()能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
a.开窗实验
b.计算机模拟实验
c.减法反应时实验
d.加法反应时实验
答案:a
44心理旋转的实验研究表明,无论是字符、数码还是其他图形,当两个被比较对象之间的旋转角度为()时,其反应时最短。
a.90
b.120
c.180
d.320
答案:d
45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识别一个词中的字母的正确率要高于识别一个单独的字母这种现象叫做
a.字母优势效应
b.字词优势效应
c.构型优势效应
d.客体优势效应
答案:b
46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识别一个完整的图形要优于识别图形的一个部分,这种现象叫做 a.字词优势效应
b.客体优势效应
c.构型优势效应
d.字母优势效应
答案:c
心理学家吉布生(gibson)提出的知觉理论是
a.假设考验说
b.认知理论
c.直接理论
d.特征分析理论 答案:c
一般认为,中介抑制加工的主要脑区是 a.顶叶
b.额叶
c.颞叶
d.枕叶
答案:b
在collins和loftus的激活扩散模型中,结点(方框)代表(),连线表示它们之间的联系。
a.联想
b.命题
c.原型
d.概念
答案:d
在quillian和collins的层次网络模型中,结点代表___,连线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a.命题
b.联想
c.概念
d.原型
答案:c
在rips的“多维量表程序”中,空间中两点的距离反映着两个概念之间的心理距离,一个范畴的空间中诸点距离的集合则称为相应的()空间。
a.问题
b.气氛
c.语义
d.启动
答案:c
在层次网络模型中,结点代表(),连线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a.命题
b.联想
c.概念
d.原型 答案:c
在对数字“7”进行反正判断的实验中,反应时最长的顺时针倾斜角度为" a.60 b.120 c.180 d.270
答案:c
在解释歧义词意义通达时,多重通达模型与整合模型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考虑到相对频率的作用
b.语境起作用的时间点
c.注意选择所发生的阶段
d.非句法信息在句法分析早期是否起作用
答案:b
在绝大多数发表的语义记忆损伤个案中,选择性地受损通常是 a.有生命物体的识别
b.人造物体的识别 c.具体词的理解
d.抽象词的理解 答案:a
在认知心理学中,把头脑中存储着的代表一组物体的关键特征的表征称之为
a.模板
b.原型
c.样例
d.维量
答案:b
左半球顶叶受损的视觉忽视病人,在划线测验中
a.只划左边的一半
b.只划右边的一半
c.只划上边的一半
d.只划下边的一半 答案:a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kahneman认为决定注意的关键因素是所谓资源的分配方案(分配策略),分配策略受()等因素的控制。
a.对能量需求的评价
b.当前意愿
c.当前唤醒的能量
d.短时记忆的容量
答案:a;b;c kahneman认为决定注意的关键因素是所谓资源的分配方案(分配策略),分配策略受()等因素的控制。
a.对能量需求的评价
b.当前唤醒的心理能量 c.长期倾向
d.当前意愿
e.短时记忆的容量 答案:a;b;c;d
3当我们说知识和期望能够帮助我们识别客体时,我们所强凋的主要是
a.自上而下加工
b.自下而上加工
c.概念驱动加工
d.数据驱动加工
答案:a;c 根据elinor模型,长时记忆中贮存着()等信息。
a.概念
b.最佳实例
c.事件
d.样例集和特征集
e.情景
答案:a;c;e 根据特征表说,概念是由()等因素构成的。
a.范畴成员代表性的程度
b.概念的定义性特征
c.概念的特异性特征
d.整合定义性特征的规则
e.最佳实例 答案:b;d 根据心理学家newell和simon等人的观点,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具有输入、输出、()等功能。
a.建立符号结构
b.过滤
c.贮存
d.复制
e.条件性迁移
答案:a;c;d;e 根据原型说,概念的表征是由()等因素构成的。
a.范畴成员代表性的程度
b.概念的定义性特征
c.概念的特异性特征
d.整合定义性特征的规则
e.最佳实例 答案:a;e 根据知觉的认知理论,下述观点正确的有
a.知觉过程是一系列连续阶段的信息加工过程
b.知觉是获得感觉信息意义的过程
c.知觉既具有直接性质,也具有间接性质
d.知觉是直接从环境中直接提取有效信息的过程
e.知觉是现实刺激和已贮存的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答案:a;b;c;e 关于stroop效应,正确的说法是
a.一般来说,老年人在早晨的stroop效应要比晚上的大 b.同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有较大的stroop干扰效应
c.神经心理学和临床医生经常用stroop任务来评估病人顶叶的机能 干扰量已经被用作评估抑制系统效能的一种指标
答案:b;d
10关于选择性注意,正确的说法是
a.声音之间物理的声学差异和位置的物理分离均有助于信息选择。其中,最有效的线索是位置的物理分离
b.按照broadbent的过滤器理论,过滤器遵循全或无的操作原则
c.按照broadbent的过滤器理论,过滤器仅仅在输入的物理特征水平上操作 d.broadbent的过滤器理论属于晚期选择模型
答案:a;b 尽管问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所有问题的解决都具有()等基本特征。
a.目的指向性
b.认知操作
c.选择算子
d.操作序列
e.问题空间
答案:a;b;d
12可以安全的用于人类研究的认知神经科学技术有
a.pet扫描技术
b.fmri技术
c.erp技术
d.单细胞记录技术
答案:a;b;c 能为直接通达假设提供证据的有
a.同规则词相比,人们对不规则词阅读的潜伏期更短 b.规则词与不规则词阅读的潜伏期没有差异 c.对同音异义词的分析
d.临床上对深层诵读困难的观察 答案:b;c;d 认知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等基本方法。
a.减法反应时实验
b.出声思考法
c.开窗实验
d.计算机模拟
e.加法反应时实验
答案:a;b;c;d;e 认知心理学对整个心理学的影响表现在()等方面。
a.从分析性研究转向综合性研究
b.使心理过程的研究领域扩大
c.重视个别差异和个案研究
d.重视生理机制的研究 e.从心理物理函数研究走向内部心理机制研究 答案: a;b;c;e 认知心理学家将()联合起来,称为avl单元。
a.视觉代码
b.听觉代码
c.语义代码
d.言语代码
e.口语代码
答案:b;d;e 属于内隐记忆测验的有
a.线索回忆
b.再认
c.词汇判断
d.知觉辨认 答案:c;d 属于日常记忆研究关心对象的课题是
a.短时记忆中材料的编码方式
b.目击者证词的可信度
c.前瞻性记忆
d.自传记忆答案:b;c;d 属于上位范畴的物体有 a.椅子 b.家具 c.动物 d.猫 答案:b;c 图像记忆具有()的特点。
a.信息存储的时间为几百毫秒 b.信息的编码方式为语义编码 c.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d.保持感觉信息的原有的直接编码方式 e.其容量至少为9个项目或更多 答案:a;c;d;e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有
区靠近大脑额叶,wernicke区位于皮层后部
失语的主要特点是语言表达受到损伤
ked失语病人语量较多,但不能表达意义
ke区也某种程度地参与语言产生过程
答案:a;b;c;d
22下述模型中,()能解释范畴大小效应。
a.特征比较模型
b.激活扩散模型
c.集理论模型 d.直通模型
e.层次网络模型 答案:a;b;c;e 下述模型中,()是命题模型。
a.集理论模型 模型
c.激活扩散模型
模型
e.特征比较模型
答案:b;d 心理词典中存储着词汇的a.正字法信息
b.语音信息
c.语义信息
d.句法信息
答案:a;b;c;d 语义记忆可以储存
a.过去发生的事件b.将来发生的事件c.关于“大象”的知识
d.关于“pint”如何拼写的知识
答案:c;d 在选择性注意任务中,当任务较难时,人倾向于使用
a.平行加工 b.系列加工 c.自动加工 d.控制加工
答案:b;d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___复述是指对刺激加工的不断深入,将要复述的材料加以组织,并与其他信息联系起来,可以产生持久的记忆。答案:精细___记忆是运用语言所必需的记忆,它是一个心理词库,是一个人所掌握的有关字词或其他语言符号、其意义和指代物、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有关规则、公式和操纵这些符号、概念和关系的算法的有组织知识。答案:语义___加工是一种需要应用注意、其容量有限,可灵活地用于变化着的环境的加工。答案:控制性“三段论”推理的“气氛效应”是指___所造成的气氛引导人们得出一定的结论。
答案:前提的性质 anderson认为,问题解决具目的指向性、操作序列和___三个基本特征。答案:认知操作
atkinson和shiffin认为短时记忆具有两个功能:一是作为感觉登记和长时记忆之间的缓冲器;二是作为信息进入长时贮存的___。
答案:加工器atkinson和shiffrin认为短时记忆具有两个功能:一是作为感觉登记和长时记忆之间的___;二是作为信息进入长时贮存的加工器。
答案:缓冲器johnson-laid认为,三段论推理的第一步是构成一个将两个前提中的信息结合起来的___。答
案:心理模型 johnson-laid认为,三段论推理的第一步是构成一个将两个前提中的信息结合起来的心理模型。这种心理模型相当于前提中所述事件的___。
答案:知觉;表象 kosslyn认为从深层的本义表征生出表象,涉及4种过程:即___过程、发现过程、放置过程和表象过程。
答案:图示kosslyn认为从深层的本义表征生出表象,涉及4种过程:即图示过程,___过程、放置过程和表象过程。
答案:发现 paivio的双重编码理论从信息编码的角度将长时记忆分为两个系统,即___和言语系统。答案:表象系统 13 posner和cohen(1984)提出,视觉注意包括___、___、___三个成分。
答案:应用算子
答案:把视觉注意施加到一个目标上;把注意从一个目标上解除;把注意转移到新的目标上14 26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问题解决过程分为问题表征、选择算子、应用算子和___四个阶段。selfridge(1959)提出的“鬼城”(pandemonium)模型以___为基础。
答案:特征分析 shepard认为,表象的实质就在于它是一种___表征,表象与外界客体有着同构关系。答案:类比 shepard认为,表象的实质就在于它是一种类比表征,表象与外界客体有着___关系。答案:同构 wason通过四卡问题的研究发现,在命题检验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人们表现出强烈的___倾向。答案:证真 按照区别性特征模型,当一些字母共用很多关键特征时,人们判断这些字母是否相同要花更___的时间。
答案:长 编码刺激的空间关系和特性的皮层视觉系统分别称作___系统和___系统。
答案:后期注意;前期注意 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有听觉编码、___编码和语义编码三种方式。
答案:视觉
21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有听觉编码、视觉编码和___编码三种方式。
答案:语义 根据newell和simon等人的观点,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具有输入、输出、贮存、复制、___和条件性迁移六种功能。
答案:建立符号结构 根据shiffrin和 atkinson的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信息从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是通过___而实现的。
答案:复述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问题解决过程分为___、选择算子、应用算子和评价当前状态四个阶段。
答案:问题表征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问题解决过程分为问题表征、选择算子、___和评价当前状态四个阶段。
答案:评价当前状态 根据特征比较模型,一个概念的各种语义特征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___特征,另一类是___特征。
答案:定义性;特点 根据心理学家newell和simon等人的观点,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具有输入、输出、贮存、复制、建立符号结构和___六种功能。
答案:条件性迁移 将条件与结果加以对照,即将输入与输出联系起来进行推理,以发现某一心理现象的内部机制。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
答案:抽象分析法 经典心理旋转实验说明表象以___形式存储,这样,表象是___的近亲。
答案:模拟码;知觉
经过大量练习的任务倾向于主要要求___加工,而练习不够的任务主要要求___加工。答案:自动;控制
模板说是一个简单的模型。它的基本思想就是___,而且这种匹配要求两者有最大程度的重叠。这种形式的匹配被称为模板式匹配。
答案:刺激与模板匹配
33纽维厄(newell)、西蒙(simon)等人认为,无论是有生命的人,还是无生命的计算机,其信息
加工系统都是___系统
答案:操纵符号
确认某种模式是什么,并把它与其他模式区别开来的过程叫做___。
答案:模式识别
人们对作出“苹果是水果”的判断要快于“葡萄釉是水果”的判断,该种现象在认知心理学中叫做___效应。
答案:典型性
人们在进行判断或推理时,总是倾向于根据样本是否代表或类似总体来判断其出现的概率,愈有代表性,被判断为比较少代表性的愈常出现。该种启发式策略叫做___启发法。答案:代表性 37 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是揭示___。
答案: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
认知心理学家们在大量的研究中发现,识别一个图形中的线段要优于识别结构不严的图形中的同一线段或单独的线段,这种现象叫做___效应。
答案:客体优势
认知心理学将知觉看作是感觉信息的___即获得感觉信息的意义的过程。
答案:组织和解释
40神经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动物的视觉系统中有一些神经细胞只对具有一定特征的刺激作出反应,这种专门化的神经细胞叫做___
答案:特征觉察器
双通路假设认为,词的意义既可以通过___通路直接达到,也可以通过___通路间接达到。答案:视觉;语音
42所谓信息加工观点就是将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这种类比是一种___水平的类比,而不是结构水平的类比。
答案:行为
43提取条件与编码条件相匹配时回忆成绩更好意味着,当提取任务强凋表面信息时___加工比___加工记忆效果更好。
答案:感觉;意义
问题解决者对一个问题的全部认知状态叫做___。答案:问题空间
现代认知心理学是指20世纪50年代产生的以___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
答案:信息加工
心理扫描的实验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____。
答案:距离效应和大小效应
新手在对问题进行表征时,强调问题的___特征,而专家在对问题进行表征时,强调问题的___特征。
答案:表面;结构
一种记忆理论认为,记忆代码是对加工这个代码的认知过程的记录,每种加工方式都产生一个认知代码,一般说来,语义加工越多,加工深度就越深,代码越深,记忆越持久。这种理论叫做___
答案:加工水平理论
有研究者提出,深加工之所以能导致更好的记忆,是因为两个因素。其中,一个是___,一个是____。
答案:深入分析;精细的联想和表象的参与
语义代码是一种与意义有关的___,不带有任何感觉通道的特性。通过抑制实验表明,在短时记忆中两种被加工的材料越接近,互相干扰越大。
答案:抽象的代码
在rips的“多维量表程序”中,空间中两点的距离反映着两个概念之间的心理距离或语义距离,一个范畴的空间中诸点距离的集合则称为相应的___空间。
答案:语义;认知
在认知心理学的具体研究中,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有___等方法。
答案:实验;观察;计算机模拟
在特征整合理论中,___是相对低层次的加工。
答案:分散注意
54自下而上加工是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通常是说先对___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向___,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
答案:较小的知觉单元;较大的知觉单元
最先提出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概念的是___。
答案:美国学者詹姆士
四、判断题 局部加工对于一个刺激客体,先知觉其整体,然后再知觉各部分的加工方式。整体加工是先知觉其整体,然后再知觉各部分的加工方式。2 模板(template)与外部的模式不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答案:2 局部加工对于一个刺激客体,先知觉其各部分整体,然后再知觉整体的加工方式。
10有关词汇歧义消解,多重通达的观点认为句子语境不能立即阻止歧义词不合适意义的通达。
五、名词解释 1a.v.l单元
大多数心理学家常把听觉的(anditory)、口语的(verbal)、言语的(linguistic)代码联合起来,称之为avl单元。
答案:1
答案:2 模板与外部模式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当一个刺激作用于人的感官时,刺激信息得到编码,并与已贮存的各种模板进行比较,然后作出决定,看哪一个模板与刺激有最佳的匹配,就把这个刺激确认为与那个模板相同。这样模式就得到识别了。
3对于追随耳的信息,被试能够很好的复述,而对于非追随耳的信息,被试的回忆效果很好。答案:2 双耳同时分听实验,支持过滤器模型和支持知觉选择模型。从整体上说,对于追随耳的信息,被试能够很好的复述,而对于非追随耳的特定信息也是可以回忆的。
4两种记忆说认为,记忆不是单一(长时记忆)的,存在着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两种记忆,它们彼此独立而又互相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记忆系统。
答案:1 短时记忆是一个容量有限的缓冲器和加工器,信息在这里可以通过复述的策略进入长时记忆,不可能产生遗忘。
答案:2 短时记忆是一个容量有限的缓冲器和加工器,信息在这里可以通过复述的策略进入长时记忆,复述是短时记忆的重要保持机制。信息得到复述后可以保持较长时间,否则很快消失。集理论模型可以解释范畴大小效应,但不能解释熟悉效应和典型性效应。
答案:1 集理论模型可以说明范畴大小效应,但不能解释熟悉效应和典型效应。集理论模型还提出了非预存的思想,概念间的联系要通过比较或计算才能得到。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selfridge提出生成转换法则,对认知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答案:2 转换生成语法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由形式语法学家乔姆斯基提出。8 shepard认为,表象的实质就在于它是一种类比表征,表象与外界客体有着同构的关系。答案:1 表象的实质是一种类比表征。但表象并不是直接地从结构上来表征外部客体,它与外部客体在结构上并没有一对一的关系。心理旋转研究是当前表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9 johnson-laid认为,三段论推理的第一步是构成一个将两个前提中的信息结合起来的统一命题。
答案:1 stroop效应
当人们对某一特定事物做出反应时,由于不能阻断对刺激情境中无关特征的影响,而难以注意,难以对特定的刺激进行反应。编码
从一种刺激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刺激形式,或者从一种符号系统转变为另一种符
号系统。抽象分析法
认知心理学在其具体的研究中,采用实验、观察(包括自我观察)和计算
机模拟等方法。不管哪一种方法,认知心理学都强调将条件与结果加以对照,即将输入和输出联系起来进行推理,以发现某一心理现象的内部机制。这称为抽象分析法。代表性启发法
指人们倾向于根据样本是否代表(或类似)总体来判断出现的概率,愈有代表性的,被判断为比较少代表性的愈常出现。范畴大小效应
范畴大小效应是指,当一个项目所属范畴的成员数目少时,被试判
断更快。按照特征比较模型,小范畴定义特征的数目更多,因此,特征比较需要花的时间应该更长(不是更短),这显然同范畴大小效应的实验发现相矛盾。范畴特异性损伤
同无生命物体相比,病人在产生和理解有生命物体的名称时,表现
出更大的困难。(或者)相对于无生命物体来说,病人的有生命物体方面的知识操作更为严重。这种现象称作范畴特异性损伤。负启动
当n次试验中的干扰项成为n+1次试验中的靶子时,被试对它的反应变慢,这种现象称之为负启动。精致性复述
是将要复述的材料加以组织,将它与其他信息联系起来,在更深的层次上
进行加工。这种复述又称为整合性复述,可以使信息转入长时记忆。
可得性启发法
指的是人们倾向于根据一个客体或事件在知觉或记忆中的可得性程
度来评估其相对频率,容易知觉到的或回想起的被判定为更常出现。控制性加工
schneider和shiffrin提出的两种加工过程理论中的一种注意加工形式。
这是一种需要应用注意的加工,其容量有限,可灵活地用于变化着的环境。它是受人有意识地控制的,故称作控制性加工。两种记忆说
记忆不是一个单一的东西,存在着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不同的记忆,它们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记忆系统,两种记忆说的典型代表是waugh和norman最早提出的两种记忆系统模型。模式识别 模式是指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照一定关系形成的某种刺激结构,也可以是说模式是刺激的组合。当人能够确认他所知觉的某个模式时,将它与其他模式区分开来,这就是模式识别。人的模式识别常表现为把所知觉的模式纳入记忆中的相应的范畴,对它加以命名,即给刺激一个名称。内隐记忆
其根本特征是被试并非有意识地知道自己拥有这种记忆,它只在对特定任务的操作中能自然地表现出来,这种任务的操作不依赖于被试者对先前经验的有意识恢复。启动效应 是指先前的加工活动对随后的加工活动所起的有利作用。启发法 是指凭借经验的解题方法,也可称为经验规则。它不能保证问题一定得到解决,但却常常有效地解决。比较常见的启发法有手段-目的分析、逆向工作和计划等。气氛效应 woodworth和sells提出的一种推理理论。他们认为前提的性质所造成的气氛引导人们得出一定的结论。具体来说就是:两个肯定前提使人得出肯定结论,两个否定前提使人得出否定结论,一个肯定前提和一个否定前提使人得出否定结论。两个全称前提使人得出全称结论,两个特称前提使人得出特称结论,一个全称前提和一个特称前提使人得出特称结论。
情景记忆
按照贮存的信息类型,将长时记忆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情景记忆是对个人在一定时间发生的事件的记忆。认知地图 是人们编码和简化空间环境安排方式的一种心理装置,是人对空间环境的一种内部表征。认知地图能够表征空间环境中的距离、形状和方向。
实验性分离现象
在同一自变量影响下,两种测验产生相反结果的情形。手段-目的分析
其核心指要发现问题的当前状态和目标状态的差别,并应用算子来缩小这种差别,这样做还要先消除应用算子与当前状态的差别,如此进行下去,以逐步接近和达到目标状态。双作业任务
一种常见的注意研究的范式,要求受试者同时进行两项作业,而研究者的兴趣通常在于两项作业之间的相互干扰的程度。问题空间 是指对于一个问题解决者来说,所出现的所有可能的解决办法。通常一个问题还可能有其它的解决办法。然而,如果问题解决者没有意识到这些解决办法,那么,这些解决办法将不被包括在问题空间里。问题空间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
24心理词典
可以看成是一种知识库,这种知识库被用来储存词汇的正字法、语音、语
义和句法等信息。所谓的正字法是使拼写合乎标准的方法。
25心理旋转
心理旋转就是人在头脑中将某个图形的映象做平面或立体转动的心理运作过程。70年代初shepard及其同事开展了“心理旋转”的研究,并由此将心理旋转看称一种
类比过程。直接通达假设
有关视觉词汇识别三个不同的假设之一。直接通达假设认为,读者能够直接从视觉词获得词的意义。当你看到一个词时,视觉模式足以让你从语义记忆中找到有关这个词意义的信息。状态依存性记忆
信息的提取需要借助于特殊的提取线索。学习时的内在心理状态也
会被编入长时记忆,作提取线索,叫状态依存性记忆。字词优势效应
这个效应是reicher首先在实验中确定的,识别一个字词中的字母(如work中的k),比识别一个高于识别一个单独的字母(如字母串orwk中的k)的正确率要高。29 自动化加工
schneider和shiffrin提出了两种加工过程理论。其中自动加工是不受人控制的加工,无需应用注意,没有一定的容量限制,而且一旦形成就很难就很难予以改变。30 自上而下加工
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
知觉对象的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的阶段或水平,从调整特征觉察器直到引导对细节的注意等。又称概念驱动加工。
组块
是指将若干较小的单位(如字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的单位(如字词)的信息加工,也指这样组成的单位。该概念由美国哈佛大学的米勒1956年首先提出。米勒认为,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不是以信息论中所得比特为单位的,而是以组块为单位的。
六、简答题 简述表象的计算理论。
答案要点:kosslyn在心理扫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表象的计算理论。这个理论尝试具
体地说明表性过程是怎样进行的。依照这个理论,表象有两个主要因素:(1)表层表征,即出现在视觉短时记忆中的类似图画的表征;(2)深层表征,这是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用于生成表层表征。表象依赖于表层表征。这种表层表征出现于视觉短时记忆中,其容量是有限的,而且极易衰退。表层表征保留了客体的位置、方位、大小等空间特征。对于构成表象基础的深层表征分成两类:(1)本义表征,这种表征提供的信息是关于某一客体是什么样子的。(2)命题表征,这种表征是由抽象的命题表构成的,它们是解释客体的。据此,kosslyn认为,从深层的本义表征生出表象,要涉及图示、发现、放置、表象四个过程。简述概念结构的特征表说。
答案要点:特征表说认为概念或概念的表征是由两个因素构成的:(1)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即一类个体具有的共同的有关属性;(2)诸定义性特征之间的关系,即整合这些特征的规则。这两个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特征表。bourne等用c=r(x,y„)来表示这种概念结构,其中c.为概念;x,y„为一类个体具有的共同的定义性特征:r为整合这些特征的规则,它们确定诸定义性特征的关系。从特征表说来看,概念规则在概念结构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要完整地表征一个概念,即构成一个特征表,就应当定义性特征和概念规则有机地结合起来,缺少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行。
3简述概念结构的原型说。
答案要点:原型说的主要代表rosch认为,概念主要是以原型即它的最佳实例表征出来的,我们主要是从能最好说明一个概念的实例来理解该概念。人对一个概念的理解不仅包含着原型,而且也包含维量。rosch称这个维量为范畴成员代表性的程度,它表明同类个体的容许的变异性。概念就是由这两个因素构成的:(1)原型(2)范畴成员的代表性的程度。这两个因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原型起着核心的作用。概念的原型是概念的这样一种实例,与同一概念的其他成员相比,它与更多的成员有共同的特征。rosc.h 认为这种概念结构可以解释全部自然概念,包括我们日常应用的最简单、最基本的概念。简述概念形成的假设考验说。
答案要点:bruner,goodnow和austin首先提出的关于概念形成的学说。他们认为:人在概念形成过程中,需要利用现在获得的和已存储的信息来主动提出一些可能的假设,即设想所要掌握的概念可能是什么。假设可看作认知的单元它是人解决概念形成问题的行为的内部表征。这些可能的假设组成一个假设库。
照假设检验说看来,人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形成和考验假设并不是在任意的或没有规则的,在这个过程中,人作出有关决定的序列可被看作包含一定目的的策略。这种目的包括:a.从每一个决定中得到最大限度的信息;b.使任务的压力保持在可处理的限度以内;c.调节在规定的时间或活动的范围内未能掌握概念的风险以及作出一个决定所带来的风险。bruner等人还认为,不管人是否意识到他的这些目的,任何一个策略都可以从这些目的角度来加以评价,而每
个决定的相应后果就反映出这种策略的目的。具体的策略有:同时性扫描、继时性扫描、保守性聚焦和博弈性聚焦。这些策略的运用构成假设考验说的核心。由此看来,概念形成过程是一种富有策略性的假设考验的过程,这个过程因而带有明显的智慧色彩,表现出人的主动性,这是假设考验说的最突出特点,也是它胜过其他理论的关键之处。简述集理论模型。
答案要点:该模型由meyer提出。是关于语义记忆的特征模型的一种。在该模型中,基本的语义单元为概念,每个概念都有一集信息或要素来表征。这些信息集可分为样例集和属性集或特征集。样例集是指一个概念的一些样例。属性集或特征集是指一个概念的属性或特征,这些特征称为语义特征。这样来看,语义记忆就是由无数的这种信息集所构成的。然而,这些信息集或概念之间没有现成的联系。当要从语义记忆中提取信息来对句子作出判断时,就可以分别搜索属性集,再对两个属性集进行比较,根据其重叠程度来作出决定两个集的共同属性越多,重叠程度就越高。重叠程度高时,就可以做出肯定判断,反之则作出否定判断。简述记忆信息加工三级模型。
答案要点:atkinson和shiffrin提出的记忆系统的模型。他们认为记忆有三种存储:感觉登记、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在这个模型中,外部信息最先输入感觉登记,它按照感觉通道可以分为视觉的、听觉的等等,即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等。感觉登记有丰富的信息,但很快可以消失。其中有些信息进入短时存储。进入短时存储的信息可具有不同于原来感觉的形式,即要进行变换或编码,编码单元为avl单元(听觉的、口语的、言语的),并且信息也能较快的消失,虽然速度比感觉登记要慢。在没有复述的条件下,信息在短时存储中可保持15-30s。短时存储是一个加工系统,它有两个功能:作为感觉登记和长时记忆之间的缓冲器、作为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加工器。信息通过各个槽道,借助复述进入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一个真正的信息库,信息有听觉的、口语的、言语的和视觉的编码形式。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相对地来说是永久性的,但它们可以因消退、干扰或者强度减少而不能被提取出来。长时记忆中信息提取出来,就转入短时记忆了。该模型还认为:信息从一个存储转到另一个存储,多半是受人控制的。人对感觉登记中短暂存储的信息进行扫描,得到选择的那些信息经过识别而进入到短时存储。此外,有些信息还可以直接从感觉登记进入长时存储,不经过短时存储的中介。信息从短时存储进入到长时存储的所依赖的复述也同样体现出人的控制。总之,对记忆的信息流程的控制是该模型的一个突出特点。
简述加工水平说。
将a和b加以整合,决定基本信息过程的系列。关于程序:对基本信息过程系列的规则的说明,是信息加工系统的行为的机制。
3、信息加工系统的功能:信息的输入、输出、储存、复制以及建立符号结构和条件性迁移。简述知觉的直接理论。答案要点:craik和lockhart从信息加工的操作来看记忆系统,最早提出来提出了加工水平说。加工水平说认为,记忆痕迹时信息加工的副产品,痕迹的持久性是加工深度的直接的函数,那些受到深入分析、参与精细的联想和表象的信息产生较强的记忆痕迹,并可持续较长的时间;而那些只受到表浅分析的信息则只产生较弱的记忆痕迹,并持续较短的时间。craik等人曾经用一系列的实验来支持他们的理论。这些实验的典型形式是所谓的不随意学习,即让被试完成一定的任务,不要求他们进行识记,待任务完成后,出乎意料的对他们进行再认或回忆的测验。答案要点:刺激物说主张知觉只具有直接性质,否认已有知识经验的作用。其著名代表gibson认为:自然界的刺激是完整的,可以提供非常丰富的信息,人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信息,直接产实验的关键在于所安排的任务需要体现不同水平的加工。一些实验的结果支持了加工水平说。简述衰减模型。
答案要点:treisman对过滤器模型提出的改进模型。她认为过滤器并不是按照“全或无”的方式来工作的,不是只允许一个通道(追随耳)的信息通过,而是既允许追随耳的信息通过,也允许非追随耳的信息通过。只是非追随耳的信息受到衰减,强度减弱了,但一些信息仍可得到高级加工。非追随耳的信息要想受到高级分析,就必须达到一定的阈限。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鸡尾酒会效应”。照treisman看来,主义的选自不仅依赖刺激的特点,还依赖高级分析水平的状态。简述推理的心理模型理论。
答案要点:johnson-laird提出的阐述推理内部过程的理论。依照这个理论,三段论推理的第一步是构成一个将两个前提中的信息结合起来的心理模型。这种心理模型相当于前提中所述事件的知觉或表象。在这些前提基础之上构建起来的心理模型通常提示某个结论。然后通过搜索与该结论不相容的其他替代的心理模型来评价该结论的真实性。如果搜索不到,即没有足以破坏该结论的对前提的其他解释,那么这个结论就是真实的。所有上述推理的过程均依赖于工作记忆的加工资源,并且受制于工作记忆的有限容量。因此,构建心理模型是一个费时的工作。并且有些前提的形式不允许对其信息立即作出整合,因而构建心理模型需要进行一系列有赖于工作记忆的加工。总之,在心理模型理论中,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心理模型是三段论推理的关键。简述信息加工的一般原理。
答案要点:
1、信息加工就是符号进行操纵。
2、信息加工系统的一般结构:(1)加工的对象:符号结构;(2)加工的构成:感受器、效应器、记忆、加工器;(3)关于加工器的功能:a、一组信息处理过程;b、短时记忆:保持基本信息过程所输入或者输出的符号结构;c、解说器:
生与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相对应的知觉经验,根本不需要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之上形成假设并进行考验。
12简述中枢能量理论。
答案要点:中枢能量理论把注意看作人能用于执行任务的数量有限的能量或资源,用于这种能量或资源的分配来解释注意。kahneman提出的能量分配模型较好地体现中枢能量理论,他认为人可得到的资源和唤醒是连在一起的,其数量也可因情绪、药物等因素的作用而发生变化。决定注意的关键是所谓的资源分配方案,它本身又受到几个因素的制约:唤醒因素的可能的能量、当时的意愿、个人的长期倾向和对完成任务所需能量的评价。在这几个因素的作用下,所实现的分配方案体现出注意选择。中枢能量理论能很好的解释同时进行两个作业所产生的各种复杂情况,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对立。
13可得性启发法(availability heuristic)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答案要点:可得性(availability)启发法指人们倾向于根据一个客体或事件在知觉或记忆中的可得性程度来评估其相对频率,容易知觉到的或回想起的被判定为经常出现。这是一种典型的根据认知难易程度来选择和加工信息。人们通过不费力地回想出的信息进行概率推断,结果导致赋予那些易见的、容易记起的信息以过大的比重,而对大量的其它必须考虑的信息“视而不见”。哪些生物学证据支持特征分析说?
答案要点:特征分析说就是在模式识别过程中,首先对刺激的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将这些抽取的特征合并,与长时记忆中的各种刺激特征比较,一旦匹配,外部刺激就被识别了。(1)pritchard利用技术使客体在眼睛运动条件下,在视网膜上成像的位置不变,得到客体的固定网像,结果发现,在这种情况下,客体的知觉并不是立即消失,而是一部分一部分的逐渐消失,消失的是完整的特征,暂留的也是一定模式。(2)david hubel和torsten wiesel把微电极插入麻醉动物
皮层的一系列神经元中。每个神经元都只对特定方向的光栅反应特别强烈,存在特征觉察器。什么样的证据支持负启动可以在范畴水平发生?
词干。
而排除测验要求被试用先前没有呈现过的词来补全词干。有意识记忆和无意识记忆起相反的作用。
答案要点:扩散抑制现象是有力的证据:tipper向被试呈现两个上下放置的普通物体的线条画,其中一个为分心信息,以绿色呈现,另一个为目标,以红色呈现。如果探测显示中的目标与启动显示中的分心信息相匹配,那么,与相继呈现无关图片相比,被试对探测目标的反应时要长。然而,更加有趣的是,当探测显示的目标与启动显示中被忽视的分心信息虽然不是同一个刺激,但在语义上有联系,比如相继呈现绿色的狗图片和红色的猫图片时,与相继呈现无关图片相比,被试对探测目标的反应时也要长。因此,负启动完全可以在范畴或语义水平上发生。为什么同上位范畴和下位范畴相比,基本范畴具有特殊地位?
答案要点:相关范畴包括上位范畴、基本范畴、下位范畴。基本范畴是指即不是太一般也不是太专门的一种范畴。它具有特殊的地位:(1)人们用基本范畴名称来标明物体的身份;(2)基本范畴成员具有普遍属性;(3)基本范畴名称产生启动效应。有关句法歧义消解,研究者提出了哪些理论?各自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案要点:在过去的20年里,句子理解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基本的实验发现上:
一、当识别句子中的每一个词时,读者或听者增量式地建立词串的句子水平的表征。目前,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即句子的结构暂时有歧义,人们也能立即作出一个特定的分析。
二、人们能够很快地使用详细的词汇信息获得合适的分析。
(1)花园中径理论框架:在花园中径理论框架中,研究者曾经提出了两个主要的句法分析原则,一个是最小附加原则,其含义是,句子加工过程中,句法分析器并不假定任何潜在的不必要的节点,按照这一原则,当遇到歧义结构时,第一遍的句法分析过程中,句法分析器将建构最简单的可能的结构。另一个是迟关闭原则,其含义是,只要语法上允许,读者总是倾向于把每个新的语言材料附加到当前刚刚假定的从句或短语上,该原则能够保证新的成分即时地附加到先前的材料上,因而使得超出读者工作记忆限度的可能性降到最低。(2)花园路径模型:它假定句法分析包含两个阶段,最初,只是纯粹的句法分析原则起作用,然后,语义的和词汇的信息才起作用,它们被用来证实或拒绝最初阶段的输出。在词干补全任务中,包含测验和排除测验的指导语有什么区别?
答案要点:包含测试要求被试用回忆出来的词补全词干,如果无法回忆,就用头脑中所想到的第一个补。显然,在这种测验中,有意识记忆和无意识记忆都促使被试用先前呈现过的词补全 最小附加原则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要点:花园路径理论框架中,两个主要的句法分析原分别为最小附加原则和迟关闭原则。最小附加原则是指,句子加工过程中,句法分析器并不假定任何潜在的不必要的节点。按照这一原则,当遇到歧义结构时,第一遍的句法分析过程中,句法分析器将建构最简单的可能的结构。
七、论述题
1试评述概念结构的特征表说和原型说。
答案要点:(1)特征表说的基本观点是:主张从一类个体具有的共同的重要特征来说明概念。它认为概念或概念的表征是由两个因素构成的:a.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即一类个体具有的共同的有关属性;b.诸定义性特征之间的关系,即整合这些特征的规则。这两个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特征表。bourne等用下述方程来表示这种概念结构:c = r(x,y,„)其中,c为概念,x,y,„为一类个体具有的共同的定义性特征;r为整合这些特征的规则。这些规则又称作概念规则,它们确定诸定义性特征的关系。
特征表说的观点简单明了。它的优点是可以很好解释人工概念的研究,并且与当前的一些语义记忆模型相一致。但是,特征表说的弱点也是明显的。目前它只涉及一些逻辑概念和取自命题演算的概念规则,还难以解释各种类型的自然概念或现实概念。特征表说寄希望于深入研究规则学习的规律,进而发现更适合于解释现实概念的更有效的概念规则系统。
(2)原型说的主要代表rosch认为,概念主要是以原型,即它的最佳实例表征出来的,我们主要是从能最好地说明一个概念的实例来理解该概念的。人对一个概念的理解不仅包含着原型,而且也包含维量。rosch认为概念就是由这两个因素构成的:a.原型或最佳实例;b.范畴成员代表性的程度。这两个因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原型起着核心作用。照rosch来看,这种概念结构可以解释全部自然概念,包括我们日常应用的最简单、最基本的概念。
特征表说和原型说之间的差别是明显的。特征表说着重概念的诸定义性特征,带有分析性色彩,原型说强调最佳实例或原型,带有整体性或综合性色彩。前者认为特征是由语义表达的,后者设想原型是以一般表象来编码的。特征表说与逻辑对概念的解释及下定义的方法有直接联系,原型说则可以追溯到古典哲学认识论对概念的理解。但是,二者仍然有共通之处,彼
此是可以沟通的。特征表说并不排除概念的诸特征在实例中的整合,原型说所强调的的原型则是具有更多的同类个体共同的属性的实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特征表说比较符合一般对概念实质的理解,因而易于被接受。原型说将概念与感性形象相联系,这有合理的成分,但表象的概括程度是有限的,抽象概念与表象没有直接联系,难以解释所有的概念。试评述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异同。
答案要点: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主要差别在于对注意机制在信息加工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有不同看法。依照知觉选择模型,起注意作用的过滤器位于觉察和识别之间,它意味着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进入高级分析而被识别。这个模型也称为早期选择模型。依照反应选择模型,注意的机制位于识别和反应之间,它意味着几个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识别,但只有一部分可引起反应。这个模型也称为晚期选择模型。这两个对立的模型各有其论据,自60年代以至现在,始终引起激烈的争论,同时也推动了实验研究的开展。
现在对于这两个模型,心理学还没有充分的根据来肯定一个并否定另一个。但是,较多的心理学家倾向于知觉选择模型,原因之一是反应选择模型显得太不经济了:所有的输入都得到包括高级加工在内的全部加工,然后大多数经过分析的信息几乎立即被忘记了。不过这还不是最有力的论据,像这种看起来不经济的过程也不是不可能的,类似的现象在认知心理学的其他研究领域中也是存在的,比如sternberg提出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
其实,这两个模型也似乎不像有关双方所想的那样尖锐地对立。反应选择实际上是一种记忆堵塞现象,它也是与认知系统加工能力有限联系着的。而且,这两个模型也都认为,几个通道的信息也可以同时受到注意,即都承认注意的分配。这就是一些实验结果既可以从知觉选择模型又可以从反应选择模型得到解释的重要原因。现在可以设想,注意既可以是知觉选择,也可以是反应选择,而在不同的条件下,可有不同的选择。当然,这两类模型在性质上的差别不应被忽视,而应该进一步加以研究。
从目前的实验研究来看,有两点似应加以改进:1.在迄今进行的实验研究中,主张知觉选择的人大多利用附加追随耳的双耳分听技术,他们所研究的是集中性注意;而主张反应选择的人大多应用非追随程序的双耳分听程序,他们所研究的是分配性注意。这两种实验的差别会反映在实验结果上,并影响理论分析。对进一步开展实验研究来说,改变这种对某一个方法的侧重并应用多种方法无疑是有益的。2.以前的研究几乎都是在听觉感觉道内进行的,很少涉及其他感觉道。因此,利用其他感觉道特别是同时利用不同感觉道进行实验,将会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有利于揭示主义的实质和机制。试评述知觉的直接理论和间接理论。
答案要点:知觉的直接理论以知觉的刺激物说为代表,主张知觉只具有直接性质,否认已有知识经验的作用。其中的著名代表gibson则提出了“直接知觉”的观点。gibson认为观察者可直接从环境中的丰富信息抽取出与深度、大小及动作等有关的知觉。他强调观察者与环境两者是不可分的;知觉是观察者与环境之间主动、互动、持续与动态的过程。按照他的观点,距离就是我们直接知觉到的。著名的gibson结构密度级差实验的结果支持上述看法。
知觉的间接理论认为人在知觉时,接受感觉输入,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关于当前刺激是什么的假设。知觉是一种在这些假设、期望等的引导和规划下进行的。依照bruner和gregory的知觉的假设考验说,知觉是一种包含假设考验的构造过程。人通过接受信息,形成和考验假设,再接受或搜寻信息,在考验假设,直至验证某个假设,从而对感觉刺激作出正确的解释。通常情况下,人们在知觉时意识不到假设的参与,但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如在弱的照明下看东西,有时可以体验到这种假设考验。
知觉间接理论注重观察者的内在处理过程,知觉直接理论则注重外在环境的信息内容。但是知觉的直接理论过分轻视了视觉的分析处理表征的过程,以致于无法完备的解释人类视觉的复杂性。而知觉的间接理论缺少对于各种知觉现象的生理基础的探讨。
4试评述层次网络模型和激活扩散模型。
答案要点:层次网络模型是collins和quillian提出来的,它是认知心理学中的第一个语义记忆模型。在这个模型中,语义记忆的基本单元是概念,每一个概念具有一定的特征。这些特征实际上也是概念,不过它们说明另一些概念的。有关概念按逻辑的上下级关系组织起来,构成一个有层次的网络系统。层次网络模型对概念的特征相应地实行分级贮存。在每一级概念的水平上,只贮存该级概念独有的特征,而同一级的各概念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则贮存于上一级概念的水平上,由于概念按上下级关系组成网络,因此每个概念和特征都在网络中处于特定的位置,一个概念的意义或内涵要由该概念与其他概念和特征的关系来决定。collins和quillian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来验证该模型,实验结果支持语义记忆具有层次网络结构的看法。
层次网络模型的核心是概念是按逻辑得上下级关系而组成的网络。这使它具有简洁的特色,但是也有一些缺点。首先,层次网络模型涉及的概念间联系的种类是极少的,概念之间既有垂直联系也有横向联系。在层次网络模型中,主要连线为“是一种”、“有”、“会”等性质的关系,没有涉及其他种类的关系。其次,层次网络模型节约了贮存空间但是增加了提取信息所需的时间。此外层次网络模型不能解释典型性效应。
激活扩散模型是collins和loftus提出的,也是一个网络模型。在该模型中用语义联系或语义相似性将概念组织起来。模型中的结点表示一个概念,概念之间的连线表示它们的联系,连线的长短表示联系的紧密程度,连线愈短,表明联系愈紧密,两个概念有愈多的共同特征。在激活扩散模型中,一个概念的意义也是由与它相联系的其他概念,特别是联系紧密的概念来确定的,但概念特征不一定要分级贮存。该模型假定,当一个概念被加工,在该概念结点就产生激活,然后激活沿该结点的各个连线,同时向四周扩散,先扩散到与之直接相连的结点,再扩散到其他结点。启动效应是对该模型的支持。
激活扩散模型是对层次网络模型的修正,它用语义模型取代了层次结构,因此比层次网络模型显得更加全面和灵活。激活扩散模型更适合于人,可容纳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哪几个试验能够证明注意选择发生在相对靠后的阶段?
答案要点:
1、注意选择的模型发展。注意的心理机制是现代认知心理学最早的实验课题之一,其研究目的主要在于探明注意的选择机制,实验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双耳分听技术。从布鲁德本特(broadbent)最早提出早期选择模型以来,认知心理学家又先后提出了中期选择模型、晚期反应选择模型和资源限制理论等不同观点。
2、注意选择反应选择模型。de utsch和deutsch(1963)提出了反应选择模型,之后,norman(1968,1976)支持这个模型并加以一定的修订。基本假定:由感觉通道输入的所有信息都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知觉加工,并加以识别。而注意选择位于知觉和工作记忆之间,即过滤器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其选择标准是刺激对于人的重要性。注意的晚期的反应选择模型与早期(知觉)选择模型的差别:瓶颈的位置不同。位置由作业性质决定,早期(知觉)选择模型是再认前选择,反应选择模型是语义分析。
3、支持反应选择的实验。为探讨瓶颈在哪一位置,平行加工停止,系列加工开始,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
实验一:hardw
认知心理学作者篇二
认知心理学名词解释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过程的学科,即研究人接受、编码、操作、提取和利用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知觉、语言、智能、表象、思维、推理、问题解决、概念形成和创造性。广义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探讨人类内部的心理活动过程、个体认知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对人的心理事件、心理表征和信念、意向等心理活动的研究。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为信心加工心理学。
信息加工理论:20世纪50年代末、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推动了信息加工理论,用计算机对信息的输入、存储、加工过程来解释人的认知过程的理论。
信息装置:即把人视为一个接受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的传递装置。
信息编码:即一套信息加工的特殊规则。(它把消息、信号、符号或事物的状态,理解为是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由一种能量媒介物转换成另一种能量媒介物,或由一种物理状态转换成另一种物理状态的过程。)
通道容量:即在一定时间内一个通道所能传递的信息的有限性或极限性。
符号操作系统范式;符号操作系统范式(象征的系统)在认知心理学领域又被称为“信息处理模型”、“符号处理模型”、“串行处理模型”等。1968年佩泊特出版《感知器》成为符号操作系统范式诞生的标志。符号操作系统范式把人看作一个“信息处理系统”,或者称作“符号操作系统”。代表人物纽韦尔和西蒙等人。
符号:就是模式,任何一个模式只要它能和其他模式相区别,它就是一个符号。
信息加工系统:是指能够接收、存储、处理和传递信息的系统。由记忆装置、加工器、效应器和接受器组成。
联想记忆;安德森和鲍威尔提出:首先分析简单的命题句子,并把分析后的句子输入到存储器中保持,当出现新句子时,调动已经存储在“网络知识库”中的信息来回答或解决问题。
适应性控制;即思维的适应性控制。安德森提出的有关一般性知识存储的认知模型,用程序来说明知识的组织和表象概念的激活过程,并对陈述性知识和程序进行区分。
联结主义范式:20世纪80年代兴起,联结主义认为,人类的认知活动的本质在于神经元之间的联结强度,以及它们之间不断发生的动态变化,即对信息进行并行分布式的加工处理,这种联结与处理是连续变化的模拟计算。其实质是用数学与计算模型的说明人类心智的过程与特点。
通用问题解决程序;由纽韦尔和西蒙设计,采用启发式程序,用“手段一目标分析”方式,把问题的解决程序通过提出一些子目标的办法一步一步地缩小初始状态和最终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异,最后解决问题。
计算机隐喻是指把计算机作为人脑功能的一种心理模型,从中引申出人的认知过程或心理活动是一种“计算”的观念。
抽象分析方法:又称为会聚性证明法,是指采用人与计算机之间的功能类比,并以其他实验分析为辅助,通过结合与抽象,以推理、判断的方式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
计算机模拟方法:指用计算机来模拟、检验、发现人的认知活动及其行为表现的规律的研究方法。
流程图式是指以作业图或信息流程图的形式表示人的心理活动,并以此分析人的信息加工过程的研究方法。
信息加工流程模式:由于认知心理学把人视为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系统,因此经常采用流程图的方式来分析与概括人的信息加工过程,它是一种简明、扼要地说明人的心理上活动过程的具体方法。(图例39)
口语报告法:指被试在解决某项问题时“出声思考”其思维内容,研究者记录后进行分析,从而揭示被试认知活动规律的研究方法。又称“口述记录分析法”。
问题解决行为图:通过口语报告法来探索被试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操作序列,经整理分析后绘出的图例。
反应时测量法指刺激作用于有机体后到其作出明显反应需要的时间,即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以整个过程所用时间为标志,即为反应时,又称为有机体反应潜伏期。
内隐联想测验方法:格林沃尔德1998年提出内隐联想测验法。以不同类别维度和属性维度材料让被试作出反应。以研究被试者认知活动规律的方法。
感觉信息加工:是指感觉器官与刺激信息相互接触之后,感受器将物理刺激转化为生物电信号,并通过动作电位把外部事件的信息传递到大脑中枢特定区域的过程。
信号检测理论;1954年彼得森等人合作出版了《信号检测理论》一书,认为感知觉通常是由两个基本的内部活动过程来控制的,对人的感觉作了解释。
觉察是指发现某事物信息的存在,但并不知道是什么。
辨别是指把某事物的属性与另一事物的属性区别开来。
确认是指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所获得的信息的比较,在人脑中确定知觉对象是什么,并给它命名,把它纳入某个一定范畴的过程。
直接知觉是指知觉者直接从客观事物中获得信息,并对它们进行整体属性的反映。间接知觉是指知觉者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来对客观事物进行整体属性的反映。
数据驱动加工、自下而上的加工是指由外部刺激信息开始的加工,强调感觉器官中滞留信息的作用,这种从较低水平的加工到较高水平的加工又被称为数据驱动加工。
概念驱动加工、自上而下的加工是指在知觉时,个体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概念来加工当前的刺激信息的过程,是较高水平的加工,又称为概念驱动加工。
模式是指由若干元素或万分按一定关系集合而成的某种刺激结构或刺激的组合。
模式识别是指人把输入刺激(模式)的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匹配,并辨认出该刺激属于什么范畴的过程。
模式识别过程:是一个典型的知觉活动过程,一般经历分析、比较和决策三个阶段。模式识别理论:人类认知系统的目标之一是识别新异的刺激信息并通过一定方式加以整合与归类,当代认知心理学提出几个模式识别理论模型:模板匹配理论、原型匹配理论、特征匹配理论、结构优势描述理论。
模板说:最早是针对计算机的模式识别而提出来的,后来被用来解释人类的模式识别过程。模式识别是刺激信息与脑中某个或某些模板产生最佳匹配的过程。
模板:在人的长时记忆中所编码的信息中,存储着各式各样的来自个体过去经历的各种外部模式的拷贝或复本。
原型说:原型匹配理论针对模板匹配理论的不足而提出的模式识别理论假说,认为在人的长时记忆中存储着的不是外部事物模式一一对应的模板,而是事物的“原型”,即是一类客观事物的抽象物。
原型:是指一类客观事物的抽象物,是一类客观事物所共有的关键性特征。
特征分析说:即特征匹配理论,认为各种模式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编码,既不是具体事物的模板,也不是某类事物的原型,而是该模式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属性的存储。结构优势效应:在对刺激信息的知觉过程中,如果识别一个完整的图形的话,则要优于识别图形的某一个部分,称为构形优势效应。布鲁斯等人提出了结构优势描述理论。识别一个字词中的字母,就要比识别一个单独的字母的正确率要高,这种现象称为字词优势效应。
在识别一个客体图形时,图形中的线段要优于识别结构不严的图形中的同一线段或单独的线段,这种现象称为客体优势效应。
注意的含义;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的过滤器模型:布劳德本特最早提出注意的过滤器理论。当一个人在关注不止一个刺激信息的时候,就会受到注意容量的限制,而这一限制是来自于人脑内部所存在的过滤器,它使注意只接受某些刺激信息,拒绝另外一些刺激信息。(彻里-双耳分听实验)布劳德本特认为过滤器是按照“全或无”的原则工作的。又称为注意的早期选择模型。注意的衰减器模型:格雷和魏德伯恩、特瑞斯曼等人认为注意的过滤器不是简单地按“全”或“无”进行的,未被注意的刺激信息暂时让它们处于一个不完全减弱的加工与处理状态,当受到事物一些属性的影响或在未被注意的通道中的刺激信息发生了重要变化时,人的注意就会马上转到该通道进行信息处理。而当变化不大时,注意就不会发生这种转移反应,此现象被称为鸡尾酒会现象。特瑞斯曼提出注意衰减理论。
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认知资源理论认为注意对刺激信息进行识别和加工是认知资源。a注意认知资源的有限性。b注意认知资源能量分配,岂恩曼认知资源的作用是由唤醒水平决定的。c注意的材料限制和资源限制理论。诺曼和波布罗认为人类用于注意这一认识活动来加工与处理刺激信息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会导致注意分配上的限制,造成信息加工系统对有限资源的竞争。
认知资源的有限性:是指人在对刺激信息进行分类、识别等加工的认知活动时受到心理能量的限制。
记忆:学习后信息保持一段时间,并能在一些特定的情境中提取它们并加以运用。记忆的阶段指刺激信息在记忆系统结构的不同位置之间的传递、加工、处理和存储的认知操作过程。
信息编码是人的记忆对外界刺激信息进行某种方式转换与编码的过程,是一个人对刺激信息的知觉或准确地摄取。
信息存储是把在信息编码阶段已加工处理了的信息,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记忆系统中的过程。
信息提取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下,从记忆系统中查找出已存储的信息,重现出来,并运用在特定地方与情境之中的过程。
视觉信息登记:是由外界刺激信息经过感觉通道,把刺激信息输入到视觉器官的相应区域,经由眼睛的几何光学折射,通过视神经传递,在神经中枢部位形成短暂映象的过程。(视觉信息记忆:通过眼睛对信息的编码,存储与提取过程。)
视象记忆:又称图象存储,是指视觉器官识别刺激信息的形象特征并暂留与保持一个生动视觉图象的过程。
声象记忆又称声象存储,指在短时间内保持听觉信息的存储过程。最早开展这方面实验研究的是莫瑞的“四耳人实验”。
视觉信息记忆登记过程:外界信息通过视觉通道,把刺激信息输入到视觉器官相应区域,经眼睛的几何光学折射,通过视神经传递,在神经中枢部位形成短暂映象的过程。记忆是一个具有结构和过程两种成分建构的系统。
记忆的结构:是指记忆在内容、特征和组织上的要素与信息存储的位置。记忆结构有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构成:感觉登记(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人脑的信息在1分钟左右的加工处理与编码。
经短时记忆编码所产生的具体的信息形式称为代码。
在认知心理学中,常常把听觉的、口语的、语言的代码联合起来,称之为avl单元。当个体把几种水平的加工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认知代码的加工编码的过程,称为组块化。
复述:是一种不出声地对刺激信息进行重复默诵的内部过程。分为机械性复述或维持性
复述以及精致性复述或整合性复述。
短视记忆容量:短时记忆只能够在一段时间里加工处理少数几个信息项目,信息容量有限。以若干小的信息单元联合成熟悉的、较大单位的具有意义的信息单元为组块,短时记
+忆一般容量是7
- 2 个组块。
工作记忆为某种形式的信息的暂时存储并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工作记忆对刺激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同时,又将作息加工以存储,即它具有加工处理信息与存储信息的又重功能。平行扫描:指测试的刺激信息项目与被试记忆集中的全部项目同时进行的比较。
完全系列扫描:指对全部刺激信息项目进行完全的检索处理,经过与记忆集中的每个刺激项目的匹配,然后作出判断后再提取信息。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包括了把短时记忆中的刺激信息项目回忆出来,或者是当该刺激项目再次呈现时能够再认的过程。斯腾伯格最早对短时记忆中刺激信息项目提取研究。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指在人脑中存储一分钟以上,几天、几月、几年乃至终身的记忆。表象编码:在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中,存在一个独立的表象编码系统,它通过表象代码对刺激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把信息存储起来。
表象是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短暂形象。它缺乏直接刺激信息的细节内容。情景记忆——是指个体接受和存储关于个人特定时间内所经历的情景或事件,以及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和与相关空间相互联系的信息。
语义记忆——是一个心理库,是一个人拥有的有关词和其他语言符号,它们的意义和指代物、公式和操纵这些符号、概念和关系的有组织的知识。
外显记忆是个体有意识地主动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记忆。内隐记忆是在不需要对先前经验进行意识的或有意的回忆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内隐学习:是指个体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获得客观环境中的刺激信息或复杂知识与经验的过程。
陈述性记忆是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可以通过语言陈述与传授而实现。
程序记忆是针对“怎样做”“如何做”事情的记忆,以技巧性的动作为基础,包括知觉技能、运动技能和认知技能等的记忆。
再认是指对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练习过的动作等,当它再度出现时仍能认出来的过程。两种水平:感知水平的再认和思维水平的再认。
回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在头脑中重新再现的过程。分两种:自由回忆和线索回忆。实验表明,有线索回忆优于自由回忆。
心理词典:又称内部词汇,任何外界符号、文字、言语等刺激信息都必须接触到这部分人脑中心理词典的某个“地址”时,才能被辨别。
词汇接触,是指外在的字或词汇符号,触及了人脑心理词典里的相应位置,从而对指代外界事物的字或词汇及词义的辨别与认识过程。
语义启动:词汇触接说明外界某个词汇进入人认知结构系统而唤起其心理词典中字与词汇的过程,会促进与其具有语义联系的字与词汇的触接过程,称为语义启动现象。
由于一个刺激信息刚被呈现过,从而导致个体对这个刺激信息的识别或觉察能力的提高,称为语义启动效应。
知识的表征:知识在人脑中的存储形式和呈现方式被称为知识的心理表征。
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是个体对有关客观环境的事实及其背与关系的知识。
命题是指具有内存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组合而构成的事实,它是陈述性知识的最基本单位。构成人类知识的基本单位是命题而不是概念。
图式:最先由巴特莱特在1932年提出,指人脑中有组织的知识结构,它涉及人对某一范畴事物的典型特征及关系的抽象,是一种包含了客观环境和事件的一般信息的知识结构。表象:是曾经感知过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在人脑中的反映。
心理旋转:斯坦福大学的谢帕德进行的心理旋转实验,证实表象是类似于视觉的信息加工过程。
认知心理学把某种技能需要由规则才能完成的过程,称为产生式规则。
需要有多个或一系列产生式规则完成的技能,称为产生式系统。
脚本:由塞克和艾贝尔森提出,指某个典型系列事件的图式。表示某典型事件序列,人类行为的某些相对固定模式。
以非言语形式加工刺激信息的心理活动即为表象表征。
陈述性知识:是个体对有关客观环境的事实及其背景与关系的知识,是可以用语词加以表述“是什么”的知识,其中包括语义知识和背景知识。
程序性知识:指能用动作步骤显示出来的包括技能动作和认知技能方面的知识。按规则进行的知识经验、动作认知系统。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由基本词和语法规则构成的复杂的符号系统。
语句是指由词联结成的,以层次方式组织的类型集合,并确定事物意义的符号结构。语言理解是个体借助于视觉或听觉的语言材料,在头脑中建构意义的主动加工过程。音位是在一种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分为两大类:元音和辅音。
言语知觉是言语系统中最根本的基础,是人获得语言以及理解语义的必经之路。言语知觉包括三个基本阶段:听觉阶段、语音阶段、音位阶段。
词汇理解:又称为词汇识别或词汇通达,指人通过听觉或视觉,接受输入词形或语音信息,在人脑中诠释词义的过程。
句子理解:指在对词的理解基础上,通过对组成句子的各成分的句法分析和词义分析,从而获得句子意义的过程。
最小依附原则是指人们在最初句法分析的时候,在心里会偏袒最简单的句法结构,即个体往往会倾向于采用最简单的句子结构来理解自己所面临的句子。
后关闭原则是指在可能的情况下,个体会根据当前的短语或句子来增强新的单词,再对该句子进行理解并作出解释。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
概念:是人脑对同一事物的属性或特征的抽象的、概括的反映。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间接性。
概念掌握:是个体获得客观事物或现象共同、本质特征的过程。
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出发推出另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类属学习:是指把新概念纳入到自己认知结构的相关部分,并使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与建立联系的过程。
总括学习:是指在若干已有的从属概念的基础上再学习一个上位概念。
并列结合学习:是指新概念或新的刺激信息不能纳入到自己原有的概念之中,也不能概括原有的若干特殊概念,就只和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整个内容进行一般联系的过程。演绎推理是指从一般知识前提到特殊知识结论的思维活动。
三段论推理是指由两性质判断作前提而推出另一个性质判断结论的思维形式。
归纳推理是指从特殊知识前提到一般知识结论的推断。
条件推理是指利用前提条件进行推断并得出结论的过程。
问题解决:是指由一定情境引起,按照一定目标,应用一定认知操作或技能活动,解决任务的过程。
问题解决的策略;指在问题空间中的搜索过程是一个能够通过有效的算子,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解决问题的策略大致有两大类:算法和启发式。
算法:指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算子或途经,直到选择出一种有效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启发式:是指个体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途径,在问题空间内进行粗略搜索来解决问题的策略。
手段——目的分析是从问题的初始状态或当前状态出发,逐步接近并达到目标状态,是一种正向前进性搜索认知操作过程,而逆向搜索则是从问题的已知目标状态开始往回搜索,直至找到初始状态的路经或方法的策略。
元认知:指个体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认知。
元认知知识:是指个体对于影响认知活动过程和认知结果的各种因素的认识。
元认知体验:是个体在认知活动中对有关情况有所觉察和了解进而产生的认知情感体验。
元认知技能:是个体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而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手段。
元认知发展:个体元认知能力是在实践中逐渐发展的,遵循从他控到自控,从不自觉到自觉再到自动化,从单维到多维,从局部到整体的过程。
自我监控的敏感性是指个体根据问题情境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自己作出最适宜调节和修正的灵敏程度。
迁移性是指个体能够把自己的活动过程与方式从一种具体的情境迁移或运用到与其相同或类似的其他活动情境中去的特征。
认知心理学作者篇三
试卷名称:0042_作业_1 单选题
(10.0 分)1.特征整合理论的实验支持来自于()实验。
a)a:视觉搜索 b)b:双耳分听 c)c:stroop效应 d)d:错觉性结合纠错
多选题
(10.0 分)2.把拼图的过程比作知觉的假设检验过程,通过查看原图从而知道某一片拼图是什么,这是:
a)a:自上而下加工b)b:自下而上加工 c)c:概念驱动加工d)d:数据驱动加工 e)e:局部加工
纠错
主观填空题
(10.0 分)ng证明感觉登记的实验运用了一种崭新的方法,即
部分报告法
纠错
论述题
(10.0 分)4.请辨析智力(intelligence)、思维(thinking)、认知(cognition)三个概念
它们是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智力”是指人认识、理解事物和现象并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能力的总和,它包括所有的与认识活动有关的能力;(1分)“思维”是人运用表象和概念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是智力的最高级和核心的部分(1分)。智力包含思维,思维是智力中的灵魂(1分)。从广义的角度使用“认知”这个概念时,其含义与“智力”的含义等同,是描述个体在认识方面的能力。;当从狭义的角度使用时,其含义与“思维”更接近。(2分)
试卷名称:0042_作业_2 单选题
(10.0 分)1.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编码方式以()为主。
a)a:视觉码 b)b:听觉码 c)c:语义码d)d:表象码
纠错
多选题
(10.0 分)2.把拼图的过程比作知觉的假设检验过程,通过比较几片形状不一样的拼图从而知道某一片拼图是什么,这是:
a)a:自上而下加工 b)b:自下而上加工c)c:概念驱动加工 d)d:数据驱动加工
纠错
主观填空题
(10.0 分)3.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有经验性原则、分解性原则和。
过程性原则
纠错
论述题
(10.0 分)4.请比较知觉加工中模式识别的3个理论。
所谓模式,是只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关系形成的某种刺激结构,也可以说模式是刺激的组合。
一、模板匹配理论
基本思想:模板是长时记忆中储存的外部模式(图式)的袖珍复本,当一个外部刺激的编码和某一个模板有最佳匹配时,这个刺激就被确认为和这个模板属于同一类型,于是得到了识别。如,字母a的识别过程要求刺激与大脑中的模板完全匹配才能被识别。(3分)
优点:(1)知识知识经验的作用,因为模板的实质是长时记忆中储存的、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2)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模板说最早是针对机器的模式识别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条形码识别机、阅卷机。(3)得到了一些实验的支持,如,phillips的实验。(2分,说出两点即得分)
缺点:(1)严格的匹配思想,1:1,不能适应环境的千变万化,即使有数百万个模板也不能胜任。而且,模板数量越多,模式识别时工作记忆负担越重,匹配效率越低。(2)不能说明模板时如何表征的。外部的刺激模式在大脑中是形象的,模板也是形象的表征吗?这与假设(袖珍复本)相悖。(3)未说明匹配的过程,是整体优先还是局部优先,平行加工或是系列加工。(4)主要是自下而上加工,对自上而下加工重视不够。(2分)
二、原型匹配理论
基本思想:原型(prototype)是一类客体的内部的概括表征。是外部刺激与某一原型有最近似的匹配,即可将该刺激纳入此原型代表的类别,从而得到识别。(3分)
优点:这一理论能够说明人类知觉的灵活性、经济性、适应性。(1分)
三、特征分析理论
基本思想:人在识别一个模式时,将这个模式分解为许多基本特征,再将它们与储存于记忆中的特征相匹配,然后根据特征的组合来进行模式的分类。如,字母的识别。最有名的是selfridge的鬼城模型,他将模式识别分为4个层次:映像鬼负责对刺激进行编码,形成刺激的映像;特征鬼负责对映像进行分析,分解各种特征;认知鬼监视各种特征鬼的反应,特征越大的叫得越大;决策鬼根据认知鬼的喊叫,选择喊叫最大的那个认知鬼所负责的模式,作为要识别的模式。(3分)缺点:未包括自上而下加工;未涉及整体到局部的加工。(1分)
试卷名称:0042_作业_3 单选题
(10.0 分)1.下列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中,不合适用以考察涉及较快信息加工的是: a)a:减法反应时 b)b:相加因素法 c)c:“开窗”实验 d)d:出声思维
纠错
多选题
(10.0 分)等通过对成人和儿童的概念形成过程研究,确定了假设检验的策略包括:
a)a:假设检验b)b:维量检验c)c:总体聚焦d)d:同时扫描 e)e:保守性聚焦
纠错
主观填空题
(10.0 分)3.是认知心理学研究认知过程最重要的外部指标,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反应时
纠错
论述题
(10.0 分)4.沃森的选择任务(wason selection task)是彼得·沃森于1966年设计一种推理任务。桌上有四张卡片,每一张卡片的一面是字母,另一面是数字。例如你可以看见四张卡片上是e、k、4、7。如果要你检验以下命题的真假,你必须翻看哪几张卡片?待检验的命题为“若卡片的一面是元音字母,则另一面为偶数”。以成人为被试的实验结果表明正确率非常低,近50%的被试选择了“e”和“4”两张卡片,约35%的被试甚至认为只须翻看卡片“e”。对于实验结果你可以怎样解释?在进行各种解释的时候给出必要的进一步的证据。
wason认为多数被试选择了错误的卡片e和4,主要是由于顽固的证真倾向,即被试在选择作业中极力去搜索可以证实规则为真的卡片,而较少尝试寻找可以证实规则为伪的卡片。即使在指示语中明确要求被试选择卡片以证实规则为伪,这也不能有效地改善他们的行动;甚至引进一种“治疗程序”来强调证伪收效也不大。(3分)
其他理论解释及实验证据包括:(1)意义效应:困难与实验作业的抽象的、非现实的性质有关,所采用的字母和数字的卡片问题不具体,没有什么意义,远离人们的生活和经验。这种解释得到一些实验结果的支持,如将四张卡片换成“利兹、曼城、火车、小汽车”,待检验命题为“我每次去曼城都乘坐火车”,结果多数被试能正确选择卡片。(3分)(2)换位效应:被试错误地解释了命题或规则的意义,将一个单向的条件命题错误地看作双向的、双重的条件命题了。即认为待检验命题意味着“卡片一面为偶数,另一面为元音”(3分)(3)匹配倾向:evans等认为多数被试选择了待检验命题中提及的e和4,即倾向于选择在规则中提到的项目,将选择的项目与之匹配。这个看法也得到了实验的支持,如两种规则“若字母是t,则数字是4”和“若字母不是t,则数字是4”下被试都倾向于选择“t”和“4”。(3分)(学生正确、清楚地组织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3分)
试卷名称:0042_作业_4 单选题
(10.0 分)1.先前的加工活动对随后的加工活动所起的有利作用,这是()
a)a:锚定效应 b)b:定势 c)c:启动效应d)d:负迁移
纠错
多选题
(10.0 分)2.可以支持结构理论的表象实验包括:
a)a:视觉定位实验
b)b:心理扫描大小效应实验c)c:心理扫描距离效应实验d)d:空白实验 e)e:锐敏度实验
纠错
主观填空题
(10.0 分)3.1972年加拿大心理学家tulving在其和donaldson共同主编的《记忆的组织》一书中,依照所贮存的信息类型,将长时记忆分为两种:
和。
情景记忆、语义记忆
纠错
论述题
(10.0 分)4.简述空白试验法(blank trial procedure)的基本思想,并简要说明levine(1966)的空白试验。
这个方法的基本思想是让被试在主试不给予反馈的条件下,对一系列的刺激作出反应,如果被试能对这些刺激作出系统反应,那么就可能确定这种反应的基础即假设。levine的实验是先给被试成对地呈现两个刺激,这两个刺激在大小、颜色和位置上有区别,即是说4个维度,每个维度上有两种可能,每次实验只安排一个属性为有关维度,这样就形成了8个假设,主试不给被试任何反馈,而通过被试对刺激连续反应的模式就可以推知被试的假设。被试在第1、6、11和16次实验时能得到反馈,16次实验中被试如果一直进行最优加工,那么他就可以逐渐排除错误的假设得到最后唯一的正确答案。无论被试是否最优加工,都可以通过实验了解被试的假设检验过程。
认知心理学作者篇四
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二十世纪70年代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流,可以说认知心理学相当于信息加工心理学。它将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包括感觉输入的变换、简约、加工、存储和使用的全过程。按照这一观点,认知可以分解为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是一个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某些特定操作的单元,而反应则是这一系列阶段和操作的产物。信息加工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以某种方式相互联系着。
认知心理学家关心的是作为人类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其核心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但是人们不能直接观察内部心理过程,只能通过观察输入和输出的东西来加以推测。所以,认知心理学家所用的方法就是从可观察到的现象来推测观察不到的心理过程。有人把这种方法称为会聚性证明法,即把不同性质的数据会聚到一起,而得出结论。
认知心理学家往往把信息加工过程分解为一些阶段,这就使他们注意到信息在人体内流动有个过程。他们常用计时研究法。首先要测量出一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并以此来确定这个过程的性质。
假定一个人看屏幕上投射的字母 e,如果投射时间很短,比如一毫秒,那么这个人就不会看到什么,这说明知觉不是瞬时的;投射时间长一点,比如五毫秒,那么这个人就会看到某种东西,但不知是什么,这说明知觉产生了,但辨别尚未产生;如果投射时间长度足以使人看出这个字母不是o或q,但看不出是 e还是 f或 k,那么这个人就产生了部分的辨别。由此人们就可以确定完全辨别、部分辨别或刚刚看出有东西所需的的时间。这一切表明,知觉是累积的,它包括几个特定的阶段。
反应时研究法也是一种会聚性证明法。认知心理学家使用较多的是选择反应时,而不是简单反应时。因为选择反应时可以提供更多的有关内部状态的信息。
计算机模拟和类比是认知心理学家采用的一种特殊方法。要使计算机像人那样进行思维,计算机的程序就应当符合人类认知活动的机制,即符合某种认知理论或模型。把某种认知理论表现为计算机程序就叫计算机模拟。因此,计算机模拟首先可以用来检验某种理论,发现其缺陷,从而加以改进。
计算机模拟所提供的输出可以与人类行为相比较。如果理论是正确的,那么这个输出就应当类似于人类解决同样课题时所给出的输出;如果程序的输出与人的不一样,那么找出差别也就找到了改正理论的依据。计算机模拟还可以预测复杂的行为。虽然我们理解一些概念,并能把它们按步骤变成程序,但是当步骤的系列很长,很复杂,需要大量联系时,我们往往不能预测其结果。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模拟有时可得出惊人的结果。
有些认知心理学家常用信息系列的流程图来描述计算机程序的主要特点。但这种流程图并不具备计算机实际运算的细节,只为编制计算机程序提供了轮廓,它可以进一步化为计算机程序,而这部分工作往往是由计算机软件专家实现的。口语记录也是认知心理学家、特别是研究思维的认知心理学家常用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与其他客观方法相结合,可以产生良好的结果。
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发展的结果。它与西方传统哲学也有一定联系。其主要特点是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知识是决定人类行为的主要因素。这个思想至少可以追溯到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家如培根、洛克等人。笛卡尔强调演绎法的作用,认知心理学重视假设演绎法。康德的图式概念已成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主要概念。
认知心理学也继承了早期实验心理学的传统。19世纪赫尔姆霍茨和东德斯提出的反应时研究法,今天是认知心理学家广泛采用的方法,并已有了新的发展。
冯特是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奠基人,认知心理学对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的看法与他的观点很接近。他认为心理学的对象是经验,是意识内容,方法是控制条件下的内省。有些心理学家说,认知心理学又返回到冯特的意识心理学上去了,所不同的是方法更加可靠,更加精巧了。詹姆斯关于两种记忆,即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的提法,今天已成为认知心理学关于记忆研究的基础。
格式塔心理学对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很明显。它以知觉和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著称,强调格式塔的组织、结构等原则,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把人看成是被动的刺激反应器。这些观点对认知心理学有重大影响,如认知心理学把知觉定义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强调信息加工的主动性等。
在方法上,格式塔心理学主张研究直接的生活经验,主张把直接的生活经验材料与实验资料结合起来,如重视观察者对自己知觉内容的直接描述,并把这个方法称为现象学方法。这种观点,既不同于冯特和铁钦纳只承认经过严格训练的被试的内省,也不同于行为主义只重视实验室实验的做法,却与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相一致。
认知心理学是反对行为主义的,但也受到它的一定影响。认知心理学从行为主义那里接受了严格的实验方法、操作主义等。近年来,认知心理学已不专注于内部心理过程的研究,也注意了行为的研究。一般认为,人们使用从环境得来的信息,结合记忆内存储的东西,指导未来的行为,并塑造生活环境。
认知心理学也是心理学与邻近学科交叉渗透的产物。首先,语言学对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乔姆斯基将语言学与心理学相结合所创立的心理语言学,可以说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对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计算机科学与心理学相结合,产生了一门边缘学科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与认知心理学关系极为密切,计算机的出现使人们找到了分析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和状态的新途径。
早期实验心理学的心理主义方向被行为主义切断了将近半个世纪之久,今天,认知心理学延续了这一方向,同时又保持了新行为主义的严格的假设演绎法,增加了机器模拟法。这就在认识过程的分析方面扩大了研究课题。
图灵于30年代发表后来称为“图灵机”的数学系统,对心理学也发生了影响。数量逻辑和图灵机使人们想到,人类的认知系统也可以视为符号运用系统。人类的某些观念可以用符号来代表,而且这些符号可以通过确定的符号运算过程加以变换。这些思想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具体研究上对认知心理学都有重要的作用。
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可以用计算机来类比人的内部心理过程。计算机接受符号输入,进行编码,对编码输入加以决策、存储、并给出符号输出。这可以类比于人如何接受信息,如何编码和记忆,如何决策,如何变换内部认知状态,如何把这种状态编译成行为输出。计算机与认知过程的这种类比,只是一种水平上的类比,即在计算机程序水平上描述内部心理过程,它主要涉及的是人和计算机的逻辑能力,而不是计算机硬件和人脑的类比。
认知心理学的兴起是西方心理学发展中的一个巨大变化。有些人说它是一个新学派,有些人说它是一个新方向,更多的人则赞同库恩的观点,说它是一个新“范式”。库恩把科学中新旧范式的更替称为科学革命。一些美国心理学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认为,认知心理学的出现是美国心理学发展中的第二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是行为主义的兴起)认知心理学的出现表明,美国心理学家对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这样的基本问题的看法已经发生了变化。行为主义统治美国心理学长达四十年之久,其影响是根深蒂固的,而认知心理学则反对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
在心理学研究对象上,行为主义主张研究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而不管内部的心理过程;认知心理学则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了内部心理过程。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强调严格的实验室方法,排斥一切主观经验的报告;认知心理学则既重视实验室实验,也重视主观经验的报告。对于认知心理学家来说,改变外部条件并不是目的,它只是揭示知识结构的辅助手段。
认知心理学企图把全部认知过程统一起来,它认为注意、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现象是交织在一起的,对于一组现象的了解有助于说明另一组现象。由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很可能会发现人类认知过程的统一加工模式。
认知心理学不仅要把认识过程统一起来,而且要把普通心理学各个领域统一起来,也就是要用认知观点研究和说明情绪、动机、个性等方面。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还进一步扩展到了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等领域。
认知心理学重视心理学研究中的综合的观点,强调各种心理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认知心理学在具体问题的研究方面,在扩大心理学研究方法方面都有所贡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也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