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不良贷款处置难点(三篇)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不良贷款成因及化解对策方案不良贷款处置存在问题及对策篇一
――提高新增贷款质量,切实避免新的风险。一是提高贷款精细化管理,实行审、贷、查三权分离。改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在操作规程上借鉴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结合农村商业银行实际,建立健全贷款四岗制(即调查岗、审查岗、审批岗、检查岗)和审、贷、查三权分离制,落实各位的工作职责。通过实行四岗制和三权分离,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有效制衡机制,增加贷款操作的透明度,防止徇私舞弊,确保贷款质量。
二是设立贷款管理中心,实行集中办公,阳光贷款。“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客户市场开发,明确市场定位,把握客服对象,做精做专贷款营销,提升服务质量和社会形象。公开贷款发放环节,将信息向社会公布,确保贷款发放的透明度,减少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发生。
――加快市场营销步伐,努力扩大存贷规模。一是加快市场营销,挖掘潜在客户。第一,以“立足三农,服务中小,统筹城乡”的营销策略,利用当前农村商业银行有利的金融政策和畅通的结算渠道,实行县联社班子开展“高层营销”,重点对辖内中小企业和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营销存、贷业务;各支行行长、信贷人员开展“底层营销”,抓好对本辖区个体工商户、农户营销存、贷业务;要充分运用每一个员工的人脉关系,开展全员营销,挖掘潜在客户,抢占县域金融市场。第二,加快营销团队建设,合理核定营销人员,要敢于选拔任用年轻、有文化、作风优良、善于交际、敢拼敢闯的人员,充实到营销岗位锻炼;对不作为、乱作为、得过且过、不能胜任的营销人员要坚决换下来,建立一支能征善战的营销队伍。
二是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减少贷款审批流程。改变以往简单以金额大小为依据,分级确定贷款审批权限的做法,为减少贷款审批流程和审批时间,提高办贷效率,联社可以根据各农村商业银行服务的区域经济状况、信贷资产质量、信贷管理人员素质以及经营管理能力,实行区别对待,综合确定基层支行的贷款审批权限,以便及时放贷,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尽力避免客户流失。通过简化办贷流程,加快营销步伐,主动出击,多策并举,扩大存贷规模,增加营业收入,增提拨备数量,提高拨备覆盖率,增强抗风险能力。
――加强监督制约,严防违规贷款。一是按照“预防为主”的思想,构筑信贷风险防范多道“防火墙”。建立全员参与,全体相关人员监督的内控机制,使信贷业务的上下部门或上下岗位的接口得到有效控制,确认并掌握业务部门或流程中的风险控制点,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以便迅速进行风险的识别、衡量、防范、处置。
二是实行信息化管理,建立完整、真实、灵敏的信息数据与统计分析系统,提高信贷决策的科学性。在受理每笔贷款前,信用社都应在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或本行业联网的计算机中进行查询,防止多头贷款和垒大户贷款,对有不良贷款记录的实行信贷制裁。
――实行贷款清收责任制,落实层层清收。主要依靠农村商业银行自身的力量,把清收指标落实到每一位在岗员工,纳入支行行长、员工的工作目标和业绩考核,与经济利益挂钩,实行按月考核。
――发挥地方政府部门的行政作用,借助行政力量清收。对财政性拨款单位和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人员贷款,县联社要加强与县纪委的沟通协调,及时汇报在清收不良贷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由县纪委等相关部门协助清收。
――依法提起诉讼,实行强制清收。对少数有偿还能力,而拒不归还贷款的“赖账户”“钉子户”,选准突破口,严厉进行打击,可以交由公安局经侦大队清收,也可通过依法提起诉讼或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等法律手段,保全贷款本息。
――适量注入信贷资金,“放水养鱼”盘活不良贷款。对产品有市场,信誉良好,暂时没有还款能力的借款人,应采取通过收回再贷、展期续贷、并购重组等方式帮助企业转化处置,帮助借款人走出困境,盘活存量贷款。
――实施呆账核销。对借款人已死亡或借款企业已关停、倒闭、破产形成的呆、坏账,收回可能性极小的,联社要主动与税务部门沟通,适时进行核销,美化贷款考核指标。
(作者单位:四川长宁竹海农商银行)
不良贷款成因及化解对策方案不良贷款处置存在问题及对策篇二
;[摘要]当前,我国农村工作中的债务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农村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如何对村级债务进行有效控制和消化,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关键一环。通过化解农村债务问题,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从而提高农民收入。文章分析了村级债务产生的具体原因,提出了化解村级债务的有效对策,从而提高农民收入,提高村级组织的经济发展能力,拓宽农村收入渠道,提高其偿债能力。
[关键词]村级债务;化解对策;農村小康社会目标
[中图分类号]f302.6
1引言
村级债务多数是由农村在发展经济以及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其承担主体包括政府以及村委会,对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所形成的债务,政府便成为村级债务的主体,对于农村进行公共设施建设时所产生的债务,村委会便会成为村级债务的承担主体。此外,村干部在管理农村过程中是政府政策的直接执行者和管理者,会对村级债务产生直接影响。
另外,沉重的债务不仅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同时也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做好农村工作首先要了解农村的财务状况,分析村级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化解村级债务危机,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2村级债务的特点
村级债务数额较大,覆盖面较广,结构比较复杂。村级组织的债务来源包括银行以及信用社等有息债务,同时还包括一部分有单位和个人的无息债务。而村级债务不仅包括兴办公益事业以及企业,同时还包括工作人员的欠薪以及垫缴税费等。此外,由于村级组织收入来源有限,短期债务逐渐转化为长期债务,长期债务逾期后又不能进行偿还,造成村级组织利息压力较大,形成较大的财务压力,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成为永久债务。
另外,由于村级组织缺乏经营性收入,往往需要通过举债来支付大量非生产性支出,从而导致村级组织增添大量新债。
3村级债务的成因
3.1兴办公益事业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依托发展红利我国农村的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与此同时,我国农村的人民群众对公共设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村集体通过多种筹资渠道以及融资方式筹集资金,从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另外,农村在完善基础设施时,政府通常会给予财政支持,但有些时候政府财政资金会发生到位滞后,导致部分农村在完善基础设施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借款,利息支出占到农村支出的很大比例。同时,部分农村缺乏丰富资源,无法获得充足的收入,其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缺乏有效的项目管理,支出比较随意,支出往往远远超出其承受能力,甚至出现拖欠工程款的现象,以上种种原因都增加了农村的债务,加大了农村的经济负担。
3.2盲目兴办企业
之前,各地村级单位纷纷响应政府号召大力兴办集体企业,一部分农村也因此取得了成功,获得了可观的收入,从而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以及生活水平。但部分农村为了发展经济盲目兴办企业,在兴办企业时也没有结合当地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部分农村在选择项目时缺乏科学性,又缺乏专业管理人员,从而导致部分农村企业倒闭,增加了村级债务。
此外,部分农村通过向群众进行集资和贷款兴办企业,同时部分农村没有进行科学的市场调研,没有对市场需求和投入产出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从而导致村办企业产品销售不畅,形成长期负债。
3.3财务管理不完善
部分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比较混乱,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同时,部分村级单位没有形成完善的财务监督机制,从而导致村级单位财务透明度较低,无法对其经济行为形成约束。
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村级单位无法发挥民主监督作用,没有对开支进行严格把关,从而导致村级单位开支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此外,部分村级单位管理费用支出比较随意,有的甚至虚列支出、侵占公款,从而导致部分村级单位入不敷出,加重了村级单位的债务负担。同时,由于村级财务管理机制不完善,部分村级单位非生产性开支较大,例如招待费用占比较大,给农村集体经济带来了损失,加重了村级债务负担。
3.4垫缴税费
在没有进行费改税时,村级每年都要上缴农业税,部分村干部工作方法不当,而农民由于收入较低,纳税意识薄弱,经常出现拒交各种税费的现象。而村级组织为了完成上级政府的税费征收任务,只能采用垫付方式,通过举债来弥补农民欠款资金缺口,从而增加了村级组织的债务。
4化解村级债务的对策
第一,村级单位应按照相关原则,全面、详细清查、核实债务债权,对已经形成的账内以及账外的债权、债务,对每笔债权、债务发生的原因要进行仔细分析,并对每笔债务发生的经手人以及用途等相关信息进行动态管理,确保账面上所体现的债务数字真实、准确。
第二,村级单位还应对清查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对于社会大众有疑问的,相关工作人员应给予耐心的解答。此外,村级单位还应对所有债务债权进行科学分类,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化解债务的措施。
第三,村级单位还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提出合理详细的偿还债务的时间和具体的偿还债务时间。如果债务已经确定为无效债务,应按照相关规范程序对其进行核销。
第四,村级单位还应根据各种债权的不同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对债权进行清收。如果是个人擅自借出的款项,要追究其个人责任,并限定时间要求其对相关债权进行及时追回。对于因为正常经济业务形成的债权,如果债务人有偿还能力但拒不还款,村级单位可依照法定程序向法院对其进行起诉或申请强制执行。
第五,如果是因为承包集体资源但长期欠缴承包租金的债务人,应责令其在规定的时间内上缴承包金,必要时可收回其承包权。
4.2完善相关制度
首先,各村级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量力而行兴办公益事业,确保有充足的财力保障,不能因唯政绩论大搞面子工程,进而大量举债而去兴办实际效用很小的公共服务项目。
其次,村级单位还应完善相关制度对其经济行为进行严格规范,并实行个人责任追究制度。各村级组织不得通过举债形式用于村级支出,如果出现违反规定而产生新债务,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避免产生新债务。
再次,各村级组织还应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资金管理,并严格落实债权债务管理、财务收支预决算以及开支审批等制度。
最后,各村级组织还应加强资产管理,对各项资产要进行详细的产权登记,对各项资产实行专人管理,强化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责任意识。
4.3完善监管机制
村级组织产生大量债务的很重要原因便是缺乏完善的财务监管机制,村级组织可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情况,实行村级财务“村有乡镇管”制度。村级组织依然享有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和审批权,并由乡镇相关部门对村级组织的账务以及资金进行代管,相关部门还应帮助村级单位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从而加强对村级组织财务管理的监管力度。
同时,村级组织还应对财务状况进行公开,接受村民和社会的监督,加强村级组织的民主管理,从而对村级组织财务状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此外,村级组织工作人员还应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对入账票据特别是大额支出要进行严格审核,对于非生产性支出要进行严格控制,规范审批流程,避免村级组织资金浪费、流失,从而保障农民的利益。
4.4发展经济,增收减债
化解村级债务的关键便是促进集体经济发展,从根本上化解债务危机。村级组织可以优化产业结构,结合当地特点,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高村级组织偿债能力。可以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积极引进优质项目。还可以积极引入外部资金,结合当地特点,发展特色农产品,兴办合作社,提高农民收入。并对村办企业以及闲置资产进行租赁和发包,拓宽村级组织收入渠道,提高其偿债能力。
另外,对于经济基础薄弱的村级组织政府应加大对其资金的扶持力度,提高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确保村级组织增收的长效性。
5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部分村级组织债务数量较大,积累的时间较长,债务问题比较突出。同时,村级债务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如大力興办公益事业、盲目兴办企业、财务管理不完善等。因此,各村级组织统筹兼顾,核查现有债务、债权,完善相关制度以及监管机制,发展新型经济,拓宽收入渠道,增加收入,通过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化解村级债务问题,从而充分发挥村民自治职能,从根源上消除村级组织债务形成机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相关热词搜索:;
不良贷款成因及化解对策方案不良贷款处置存在问题及对策篇三
一、清收
二、转化
三、转让
将贷款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但我行会付出一定的清收费用,如果清收周期过长会导致付出的费用压力较大,也可以将不良贷款转化成非标资产,与其他同业互相购买对方非标资产,实现不良贷款转化。
四、以物抵债
不良贷款清收过程中,如果查封的资产连续三次流拍,法院会将查封资产按评估价格的一定比例裁定给银行偿还贷款,以物抵债是我行迫不得已的行为,因为裁定价格往往存在价值高估的现象,在实际保管和处置抵债物使还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同时有些抵债物本身就存在资产减值问题,因此最终我行很难完全收回本利。
五、核销
通过拨备冲销不良贷款实现不良贷款余额的下降,但是核销不良贷款需消耗大量拨备,我行以往计提的拨备不足以完全覆盖现有的不良资产,如果真正进行到核销阶段,会对当期损益产生较大影响,我行暂时还没有进行过不良资产核销程序,在现在不良贷款快速上升时,拨备计提无法相应快速上升,导致我行实际拨备覆盖率较低,只能依靠上述方法尽可能的清收回款或转化不良资产。
六、诉讼
在化解不良资产时我行需要加强对不良企业的管理,信誉不良的企业一般是不能正常还本付息的企业,不能正常还本付息有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所以,应分类管理,对不同的原因实行区别对待的政策,客观原因主要是在经营上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或经营管理不善,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的要求等,导致企业经营难以为继,无力还款;主观原因主要是企业利用非正常经营,故意减少资产或增加负债,以实现其不还或少还贷款的目的,对于这种故意逃废债务行为必须从严执行采用法律手段保全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