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论教育学》读后感 教育与人性的读后感(三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论教育学》读后感 教育与人性的读后感篇一
本书对其总结为三点:
1、解释功能
2、文化交流功能
3、教育功能。
探索、研究和解释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精神现象是人类文化领域中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宗教文化在这方面担任了前科学的解释功能。当人类难以用理性和实证方法来解释世界现象时,宗教文化就通过其特有的直观性、猜测性的幻方式来填补这个“真空”而作出种种解释,具有前科学时代解释世界的特殊功能。
人类的文化是多元的。宗教作为一支独特文化元,它在世界各种文化的相互影响中,具有特定的交流功能。印度佛教自释迦牟尼创立以来的2000多年历史中,佛教文化由印度传播到东亚、东南亚、南亚广大地区,影响十分深远。在佛教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各国通过对佛经的翻译、注释和创新,不仅发展了佛教本身,而且成为东方文化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宗教教育是宗教文化得以源远流长的基础。这是以宗教教义为核心,通过一定的制度,以不同的方式对信教者进行的宗教教育。宗教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大致有五种,即堂式教育、学校教育、神职教育、传播教育和家庭教育。
中国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信教者有一亿多人。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在中国都有传播;此外,还有中国固有的宗教--道教,以及萨满教、东正教、东巴教等,读后感《文化人类学读后感》。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塔尔、乌孜别克、塔吉克、东乡、撒拉、保安10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藏、蒙古、珞巴、门巴、土、裕固族信仰藏传佛教(也称“喇嘛教”);傣、布朗、德昂族信仰小乘佛教;苗、瑶、彝等民族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汉族中有些人信仰佛教,也有部分人信仰基督教、天主教和道教。
对于一个如此复杂的大社会,宗教对其的影响自然不可轻视。
宗教提供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一套评判社会行为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体系。作为一种社会实体,宗教又有它实体方面的社会功能,它为社会提供一种组织社会的形式,一套调适和整合、凝聚社会的机制和体系。宗教的社会功能是上述两种功能的综合,成为社会的一种控制系统。宗教乃是人类社会生活之结合的标志和象征,起着团结整个社会的作用,从而把 宗教视为社会存在的根本结合因素,具有构成社会标准价值体系的功能。中国一个如此大的国家不仅地域广阔,而且人口众多,假想没有宗教的存在,大概会为如此的地域分布而逊减一分色彩,还会导致缺乏一定的凝聚力吧!
宗教在日益增多的国际交往中,也为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做出贡献。通过宗教界的国际 友好交往,可以与国外宗教界人士和宗教徒开展联系,增进了解,加强合作。这对于宣传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促进国家的经济建设,壮大我国的综合国力,反对战争,保卫世界和平以及促进科学文化的交流,都有积极作用。例如,中国、韩国、日本三国佛教界的友好交流,对于二战以后增进三国人民之间的友谊,维护亚洲与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赵朴初居士誉为“黄金纽带”关系。我国佛牙、佛指舍利巡礼缅甸、斯里兰卡和泰国,对于密切我国同这些国家的传统友谊,宣传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独特的作用。所有这些,充分发挥了宗教的国际交往功能。此外,通过与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宗教徒的联系,在爱国一家的基础上,为促进祖国统一,实行“一国两制”的构想发挥了积极作用。
可见宗教在今天的作用仍然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宗教在文化人类学研究之中具有重要地位。
《论教育学》读后感 教育与人性的读后感篇二
《文化人类学》读后感
一个陡然突兀地发育起来的事物在其初成长过程中往往是要显示出一副毛手毛脚、甚至狼狈不堪的形款的。经历这种过程,不但是一般人在所难免的,就连在学术领域里某个新学科的冒头也往往是如此的。
人类学的创始人是e.b.泰勒。他给我们留下的著作的内容所涉及到的是:宗教方面的和人的肢体语言方面的论述,其他的一般性话题的论述,以及关于文化问题的泛泛论述。在他的著作里找不到有关某一具体的人的群体的总体生存状况的论述材料。不止泰勒是如此;与他同一时代的诸多人类学者也是如此。
人类学的第一次大转型发生于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人类学者开始专注于原始型的、自给自足的群体的研究,个案调查和深入田野蔚然成风。1940-1950年代,人类学再次发生转型,人类学者转向大型群居体的调查研究,理论上一切类型的人类社会都成为人类学的研究对象。美国人类学学者的研究最具开拓性,他们热衷于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的调研,积极推动人类学和社会学建立密切联系。“到如今,人类学者们都已经普遍认识到了这样一个道理:所谓小型社区实际上在社会结构上和文化传统上都和比它们大的社区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他们对于更大型的社区变得越来越关心了。”
最初人类学家的目光并没有关注到农民这一阶层,他们认为农民问题是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的事情,最开始进行农民问题研究的是美国人类学家。他们发现拉丁美洲众多土著部落和城镇或城市的生活有密切联系,从而强烈意识到:把各种社会和文化都逐一看作是(像原始型的自给自足的群体那样)“平行的、平等地位的、各自界限清晰的标本”的看法是片面的。作者指出,所有“耕种的农民们”都至少有一个共同点:他们耕种的目的都是为了谋生,而不是为了攫取利润,所以耕地就成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农民对籍以谋生的土地具有支配权,他们在这块耕地上操劳就成了他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他们也要仰仗乡绅们和城镇的居民来使自己的生活有保障,同时也不得不受后者的制约。因此,农民的社区是一个“不完全的社会”,这样的一个社区不能被看作是一个“社会结构”。农民的社区充斥着不同性质和类型的社会关系,不能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来分析它。作者将其定义为:一个基于传统和自己内心情感的纽带而使自己长期附着在一块土地上,而且对于这块土地有着充分的控制权。农民社会作为整体社会结构的一半,另外一半是精英阶层,他们往往占据着很少的一部分数量。这个小群体靠着广大俯首帖耳的百姓养活却又转过头欺压平民百姓。
作为人数较少的精英阶层,他们占据着整个社会结构的一半甚至更多,精英阶层既掌握了管理世俗人们的权力又掌握了管理宗教事务的的权力,并将其作为支配农民的工具;精英阶层掌握着知识,是全社会智慧知识的创造者。精英阶层利用知识、神权和皇权掌控下层农民,并逐步把所有社会成员全部改造成农民。社会就分裂成上层统治阶层与僧侣阶层的大传统阶层和世俗人们创造的小传统阶层,大传统是在学堂和庙堂内培育出来的。而小传统是农民在日常生活中自发地萌发出来的,然后它就在它诞生的那些乡村社区的无知群众的生活伦理摸爬滚打挣扎着持续下去。农民的文化为了让它自己能延续下去就必须不断地把它从外界舶来的思想传输给它所覆盖的整个社区。这样的文化只能说是“半个文化”。也是作为小传统的一部分。大传统在他们各自进化过程之中一直在影响着各自的社会,同时也在被无数的小传统所影响。在一个复杂的文明中,存在着多种不同层次的文化,成熟的大传统被当做典范推行,影响小传统。同时小传统也在影响着大传统,统领着大传统的大人物受到小传统影响就会把小传统中的某些元素融汇到大传统中。作者以印度和伊斯兰世界为例,展示了围绕着“传统”而做的组织工作:大传统的一些元素经由特殊的文化形式(宗教仪式、节日庆典、歌舞说唱表演、诠释和宣讲经典等)而被植入到农村居民的思想意识中去,同时在这一过程中经常被改头换面;小传统的一些元素也会被大传统所吸收和改造;大传统和小传统互相依赖,共同演进。
作为社会领域结构最基础的农民阶层,他们一方面接受着精英阶层为他们灌输的思想文化,一方面又发展着自己的特有文化,并以其庞大的阶层数量影响着精英阶层。全世界的农民都有几个共同的特性:①各个农民都依恋自己的土地。②打心底离不开在他们自己看来样样俱全的村庄或社区。③家是他宇宙的中心。④婚姻是他获得财源和物质生活的前提。⑤恪守代代愚居祖屋,靠男裔传嗣的准则。受佛朗西斯教授归纳的启发,作者把生存在公元前六世纪的鲍沃夏地区的人们的生活状况、近代生活在尤卡坦的玛雅印第安人的生活状况,以及生活在萨雷的单纯简朴的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发现农民群体有着他们自己的一套价值观:①从事于耕作的生活环境易于促使不同地区的农民们对于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持大体相同的态度。②一个务农群体对于生活的总体所持的态度往往会类似于生活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地区的一个务农群体对于生活所持的总体态度。
全世界的农民可能对于土地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对于玛雅印第安人来说,能够干农活是无上光荣的,这不仅是男性们的表现,而且种地者能够获得参加部落的宗教活动的资格。这或许是掌控着宗教祭祀活动的精英阶层故意为之,但是这并不妨碍玛雅印第安人将务农看做一项神圣的事业。对于古代英国乡村农民来说,务农能使他们一家过上体面的生活,那么他们就不会认为因为自己务农而在身份上低于精英阶层。而对于意大利南部的农民来说,他们务农不是因为务农能给他们带来什么,而是因为他们无法通过其他形式的活动获得生产生存资料,他们看着城里的乡绅和有钱人过着奢侈的生活而自己每天累死累活依旧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自然会对土地产生一种厌恶,连带着对自己的身份产生鄙夷,并由此发展成深深的自卑感,在面对精英阶层时,会觉得低人一等。传统的农民与乡绅关系是比较“保守”的,对于传统的农民来说,如果他们能从他们的劳动中获得基本生存资料,他们就会安静的接受精英阶层的统治,当农民阶层受到精英阶层的剥削不足以维持他们自身的生存,他们就会使用暴力手段来获得足以维持他们自身生存的物质资料,在这一过程中演化成新的精英阶层,重复以上过程。但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农民在社会变革中一直充当保守力量,他们往往成为革命的绊脚石,农民常常是在阻拦着旧型社会的解体,而迅速的科技进步往往是造成旧社会解体的动因。
《论教育学》读后感 教育与人性的读后感篇三
读《教育人类学》有感
————关于人的论述博尔诺夫的《教育人类学》的产生于二战时期的德国,那时候德国人们处于水深火热中,传统的安乐园使他们失望,消沉,因而人们开始进一步探索人的本质。因而,博尔若夫的这本书通篇便围绕人展开,其吸收了许多哲学及存在主义的思想,对教育事业有着不可多得的启发作用。
一、人与教育的关系
人是可教育的,且是需要教育的。这并不是什么新颖的观点。早在博尔诺夫之前夸美纽斯①就说过:实际上,人不受教育就不能成为一个人。确实,人类学研究表示,人不同于动物,一出生便有成熟的本能系统,人是有缺陷的。为了弥补这种缺陷,人必须要接受教育,且是终身的(也就是终身教育)。同时,人不同于动物之处还在于他的不定型,所以他在后天的教育学习中便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而人是可教育的。
博尔若夫对以上观点可以说是赞叹的,但他吸收了存在主义的思想,又进一步提出了“非连续性教育”,传统教育观认为,人的教育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人只要不断向前,最后必会趋于完善。即使出现了偏差,那也只是老师与环境的问题。这种说法从某种程度上忽视了人与教育关系中人的主体地位。博尔诺夫认为,人的受教育过程其实是非连续的。他重点提出了造成非连续的两个因素。
1、危机
危机是与生存同在的,人存活于这个世界上便必不可免的会遇到危机,如:社会危机,疾病危机等等。博尔诺夫认为,过去人们常常把危机看作是破坏性的,实则是相当片面的。他认为危机实际上有其积极意义。博尔诺夫的这个观点即使从今天来看也是相当新颖的,常听人说的危机便是转机便也是这个道理。然而,值得令教育者思考的便是如何使危机变成转机。这便要求教育者对学生进行告诫,使学生不在危机中消沉下去。当然,教育者也不能夸大危机,使学生在丧失将危机变为转机的信心。
2、遭遇
遭遇是一种突发事故,如丧亲,地震等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遭遇的杀伤力要比危机大得多,他将人逼至一个极端,因而看清最本质的自己。比如,某个人总是被夸奖舍己为人,当地震来临的时候却率先逃离了县城。当然,这种行为本生我们并不能说是错的,但
① 夸美纽斯: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之一.至少在那一瞬间,它所表现出来的便是真正的自我。遭遇不仅能使人认清自己的本质,也能使人变得更加勇敢,试想:一个人如果连突然的失明失聪等意外变故都能挺过来,他的人生还有什么样的坎过不去。当然,这是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的,教育者要做的便是引导启发,使人们在遭遇中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人与空间的关系
博尔诺夫分析了人与垂直、水平等一系列关系。在这里我着重强调一下人与点的关系。博尔诺夫认为人都有一个持续的立足点,那便是家。人从出生开始,必然先落在家这个立足点上,然后向外界发展。法国哲学家巴彻拉德②说:房屋是一种抵御宇宙的工具,使人顶住一切天空和人生中的狂风暴雨。从这点可以看出,家给人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这一点对儿童的发展也是相当重要的。而当我们逐渐成长,我们总要迈出人生的第一步,总是站在这个安全点上真的好吗?显然不好。然而,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份勇气。萨特③说:空间是一种人所陌生的、敌对的环境,人自身作为陌生人而被打入该环境之中。因此人们说这是“无家可归的人”。因为对无家可归的惧怕以及对安逸之家的眷恋,人便丧失了走出去的勇气。所以,相当一部分的人生是平凡甚至趋近于平庸的,但总有这么一部分人,他们向往外部世界的精彩,走出自己的安乐窝,在失望与惶恐中逐渐获得不畏困难的勇气,成为社会的精英。如:比尔盖茨。这种空间关系给教育者的启示便是:怎样竭尽所能地使人类获得这种勇气,走出自己的束缚。
三、人与时间的关系
1、人与过去的关系
过去是确定的,无法改变的,就如历史般,我们可以总结经验,痛定思痛,为自己的人生之路省掉很多弯路,但我们决不能沉湎其中,停滞不前。所以,我们必须正确对待过去。博尔诺夫给出这样的结论:过去不仅仅是人必须“克服”的负担,同时也是目前的生命赖以存在的主要基础。举个例子来说:我曾经学过一段时间的自行车,因为控制不好最佳距离便盲目上路,结果不小心被撞了一下。从那以后,我便变得不敢骑车,甚至看到车就有意识的躲闪,“被撞”这段记忆无疑成了我的负担,但如若我能克服,我一定比其他人更加小心翼翼的开车,再也不会出现盲目上路的情况。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过去既是教训又是经验。
② 巴彻拉德:著名法国哲学家
萨特:法国作家,哲学家,社会活动专家。
③
2、人与现在的关系
常听说把握当下。确实,对当下的正确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未来。当下浑浑噩噩,未来也必然一无所获,当下勤勤恳恳,未来也一定会有所收获。这个道理我想无需我多讲,从古到今,人们都明白现在的重要性,区别只在于,有人明白过后愤起,有人即使明白也没有动力向前。
3、人与未来的关系
任何人都有着对未来的希冀,就算被认为无忧无虑的儿童,其实也有着显著的“明天性”,在没有任何外界压力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应该如儿童般,对未来充满着希望,我们知道这肯定是一种“理想国”。人肯定会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因而对未来的憧憬产生幻灭感。因而,博尔诺夫认为人在面向未来的过程中便要学会规划。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一定会按照规划的过程一直发展下去,这又回归到了不可持续性上,正如人会遇见危机,遭遇等,规划可能也会中途夭折,这是便需要我们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努力使自己回到预想到的轨道上。
从上面的各种关系中,我们不难看出人到底需要什么。当然,博尔诺夫也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那便是:爱、信任、希望。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教育者所做的大部分努力,都是为了给人营造一种充满爱,被信任以及对未来产生希望的氛围。正是有了这些努力,人在面对社会的世态炎凉时,才有了安全感以及勇敢向前的勇气。但基于人是一种很复杂的生物,敏感,脆弱,可塑性特别强,所以怎样在实践中正确营造这一氛围还是一条相当漫长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