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百城提质工作情况汇报 百城提质建设建议(七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百城提质工作情况汇报 百城提质建设建议篇一
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意见》(豫发〔2016〕39号),全面落实全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2018年全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各项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创新,与文明城市创建、“城市双修”和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建设统筹结合,深入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文明城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围绕加快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重点做好老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提升改造、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开展公厕革命、城市“四治”,实施一大批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民生工程,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等“城市病”,解决好老百姓“出行难、停车难、入厕难、就医难、入学难”等实际问题,使老城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服务业“两区”提质扩容增效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特色产业加快集聚,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高,力争服务业“两区”增加值增长15%以上,城市规划提标、建设提质、管理提优、产业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三、
重点任务(一)完善规划体系,深化城市设计。以全面改善提升老城区人居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开展“城市双修”为抓手,以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整治提升为重点,编制完成城市生态修复专项规划、旧城区改造提升规划和旧城区城市设计。省辖市和首批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的市县应于2018年6月底前完成城市总体设计、各类专项规划的修编完善,12月底前完成重点地区的城市设计。新纳入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18个县应于2018年底前完成总体规划的修编,加快开展城市总体设计和各类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解决城市突出短板,科学谋划项目。要严格依据规划,本着补短板、强功能、增效能、提品质的原则,按照硬件与软件相统
一、新区与老区相统
一、地上与地下相统
一、宜居与宜业相统一的要求,围绕2018年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主要工作目标,科学谋划一批民生项目。各省辖市要按照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方针和原则,于2018年3月15日前组织做好对所辖市县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项目的审查。各市县要于2018年3月底前将通过审查的项目信息准确、完整地录入“河南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加强省级项目库动态管理,根据入库项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更新有关资料,有效掌握项目运作情况,为项目实施提供准确依据。根据上报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及时充实新的项目,保证库内项目资源满足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的需要。各地要在2018年底之前,做好2019年度的项目谋划工作。
(三)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增强承载能力
1.改善城市道路环境,提高交通出行效率。优化城区路网结构,加强城市道路与干线公路的有效衔接,加快实施“断头路”、“卡脖路”打通工程,省辖市、首批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市县完成25%以上“断头路”、“卡脖路”的打通改造。大力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基本实现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常住人口100万以上的省辖市城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30%以上,县级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20%以上,绿色出行分担率达到85%以上。加强慢行道建设,有条件的道路实行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分离。加快道路交叉口渠化整治和停车场建设,各省辖市要有效解决城市公共停车位问题,百辆汽车公共停车泊位不低于13个,基本完成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渠化改造工作;首批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的市县完成30%以上主干道的路口整治工作。结合城市道路新建改造及路口整治工作,有条件的市县因地制宜建设综合管廊。各省辖市、首批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市县结合达标街道建设,积极实施缆线入地工程,2018年底前完成50%以上主次干道和30%背街小巷弱电入地,有条件的城市同步开展强电入地。
加快城市修补步伐,实现城市有机更新。按照“街面整洁、立面清爽、地下通畅、空气清新”的原则,做好老城区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的联动整治工作,大力推进环境净化、绿化亮化、立面整治和供暖供气、雨污水管网及强弱电规范管理等重点工作,高标准改造提升一批老旧街区和背街小巷。各市县要在2018年3月底前制定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的联动整治工作方案。2018年底前,各省辖市完成10条以上背街小巷和5个以上示范街区的整改工作,首批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的市县完成3条以上背街小巷和2个以上示范街区整改工作。制定老旧建筑维护加固措施,完成城市规划区内违法建设分类处置。2018年底前,各市县分别要高标准完成3条、1条以上主干道沿线标识景观的规划建设和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完成广告牌匾、街道立面改造等综合整治工作。大力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工作,深入挖掘老旧街区文化价值,以修旧如旧、修古复古为原则实施修复,打造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延续历史文脉。2018年6月底前,各市县要完成本地所有历史建筑的公布确定、挂牌和建档工作,积极探索历史建筑的合理利用工作,采取区别于文物建筑的保护方式,在保持历史建筑的外观、风貌等特征基础上,合理利用,丰富业态,活化功能,实现保护与利用的统一。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有资源条件的市县2018年底前完成1条以上历史文化精品特色街区建设。
深化城市生态修复,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加快河堤生态修复、城市防洪排涝、水体联通等项目建设,形成生态型循环水系。按照因地制宜、适宜适度原则,稳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城市新区、新建项目要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旧城区要结合旧城改造、积水点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海绵化改造。推进城市排水防涝补短板三年行动,加快实施内涝积水点整治,2018年底前消除80%以上的易涝点。积极创建绿色城市、绿色社区、绿色机关、绿色校园,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推进建筑节能。对被破坏的山体水体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加强园林绿化建设,积极创建园林城镇、园林单位(小区)、绿化达标公园(广场、道路),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标准完善街头游园和社区公园建设。按照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绿地率达到3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的标准,努力争创一批国家级或省级园林城市,提高生态环境质量。2018年6月底前制定完善生态修复方案。
4.大力实施厕所革命,提升环卫保洁水平。按照沿主要街道服务半径不大于300m,一般道路服务半径不大于500m,滨河公园服务半径不大于800m的要求,加快城市公厕建设。公厕选址困难的区域应利用沿街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改建公厕或在城市绿化带内选址建设公厕。城市车站、公园、广场、商业区、风景名胜区域的公厕,要按照i类的标准进行改造,沿城市主要干道的公阗要基本达到ii类标准,其他一律不低于iii类标准,2018年全省要完成30%的公厕改造。加快推进垃圾收运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强城市道路清扫保洁,巩固提升道路扬尘治理效果。
5.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开展节水城市创建。加强水源地保护,加快实施老旧水厂改造,实现供水水质全面达标;加强供水管网监管,强化二次供水管理,有效防控饮用水污染;加强安全应急管理,落实供水安全监管职责,切实提升应急保障能力;优化供
水服务,规范水质信息公开,提升供水行业服务水平。2018年底前,各省辖市研究出台二次供水管理办法,加强二次供水监管;
所有市县完成不达标水厂改造工作。开展水质提升工程,各市县
应分别在公园、车站、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周边设置不少于50个、10个直饮水点。加快推动节水工作,深入开展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2018年底全省所有缺水城市均需达到省级节水型城市目标;加快实施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城市公共管网漏损率低于11%,城市、县城公共供水普及率分别达到95%以上、85%以上。鼓励开展污水再生资源化利用,加快再生水配套管网建设,2018年底缺水型城市、县城再生水利用率分别不低于25%、10%。健全节水制度建设,普及节水器具设施,完善水资源利用循环,积极开展节水型小区、单位、校区创建,全面落实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目标。
6.完善热力燃气设施,强化民生服务效能。进一步加大城市供热管网建设和改造力度,扩大城市集中供热覆盖范围,原则上城市新建小区、单位和完成改造的城中村、棚户区,要同步配套集中供热管网及设施。有条件的市县要积极向城边村、城郊村延伸,让更多居民享受到集中供热。要以大气环境污染治理为契机,加快推进分散燃煤锅炉替代,大力发展热电联产和其他清洁能源的集中供热方式,进一步提高清洁能源供热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方式供热,有效替代散烧煤采暖。各市县要统筹完善燃气管网和储配设施,推进高压管道、高压球罐、液化天然气储气站等多种储气调峰设施建设,提升城镇燃气调峰、应急、储备能力,努力保障城镇居民正常供气。
7.完善宽带网络设施,提升信息服务能力。强化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保护,持续优化光纤宽带网络和4g网络覆盖,加快推进窄带物联网(nb-iot)部署应用。深入贯彻落实《河南省住宅区宽带网络设施建设管理暂行办法》(豫政办[2016] 12号),持续提升新建住宅项目光纤到户设施备案率,进一步规范住宅区
宽带接入服务。严格执行《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16),推进商业楼宇等建筑的光纤网络建设。深入开展千兆示范区建设,大幅提高城乡家庭用户宽带接入能力。
(四)保障公共服务,提升城市功能
1.强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教育
教学
条件。全面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增加优质教育供给总量。按照初中服务半
径不宜超过1000米,小学服务半径不宜超过500米的标准,与服务人口规模相适应,扩大城区义务教育资源,着力解决“大班额”问题,完成扩充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规划当年项目。根据学龄前儿童就近就地入园需求,做好新建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工作。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发展民办教育,满足基础教育需求,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2.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居民健康保障水平。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快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以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为目标,按照“填平补齐原则”,优先发展县办医院。以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急救等为重点,提升公共卫生保障水平,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改造提升现有综合性医院和中医类医院,5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适当规划增加公立医院数量。居民社区应设置社区门诊,满足群众就近就医看病需求。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加大养老服务供给,积极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加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各省辖市要打造3个以上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配套完善6个以上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各县市要打造2个以上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配套完善3个以上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统筹推进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满足公众身心发展需求。进一步改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设施条件,推进街道、社区、乡村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形成布局合理、梯次清晰的文化设施网络,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确保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常态化、有效化。遵照《河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要求,加快推进市、县级全民健身基础设施(两场三馆)建设。构建城市15分钟健身圈,不断完善三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体系,新建居住区符合国家规定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推动城区大型体育场馆、专业比赛场地免费或低收费向公众开放,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围绕生态功能区、公共绿地、城市公园等公共休闲场所,规划建设较大规模的自行车骑行道、健身步道,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健身需求。
4.落实社区公共服务各项制度,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全面落实《河南省物业管理条例》要求,将物业管理纳入城乡治理体系,新建小区水电气暖专业经营设施全部移交专业单位管理服务,老旧小区依托城市更新或改造对水电气暖专业经营设施进行改造后移交。新建小区专业化物业服务覆盖率达到100%,新建城中村改造安置区、新型农村社区专业化物业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国有企业家属区物业管理分离移交达到100%。各市县要成功创建两个市级或一个省级物业服务(居住物业)示范项目,住宅小区业主大会成立比例达到30%,在2-3个住宅小区开展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兼任业主委员会成员试点工作。
5.持续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层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民生服务水平。持续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层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确保2018年规范化建设县级完成率80%以上。要进一步健全以就业、社保等为重点的公共服务体系,主动运用信息化手段统领各项业务,加快推进“互联网+人社”建设。
(五)强化产城融合,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1.推进商务中心区生产服务能力升级。按照中原城市群“一核四轴四区”空间格局,强化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金融、总部经济、科技研发和高端商务功能,推进高端服务业集聚,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总部经济中心、高端商务服务基地;引导开封市商务中心区结合自贸区和郑开创新创业走廊、开港产业带建设,增强对文化创意、服务外包、医疗健康等产业的支撑服务能力;新乡、焦作、许昌3个省辖市的商务中心区重点增强对生物医药、电网装备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研发设计等服务能力。其他省辖市商务中心区围绕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金融保险、地方投融资平台、本地企业总部等集中布局,突出发展企业管理、咨询策划、研发创意、法律会计、经纪代理等专业商务服务,加快培育商务服务业集群,增强区域综合服务功能。推动商务中心区积极发展满足产业集聚区创新提升发展需要的研发、设计、检测、投融资、人力资源等服务,建设电子商务、技术转移、技术推广等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与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配套联动、专业服务功能突出的商务服务中心。
推进特色商业区生活服务能力升级。支持商业基础较好的特色商业区,加快商业综合体建设和精品商业街培育,强化业态模式创新、线上线下联动、时尚元素融入、体验价值创造,建设成为全省商业创新策源地。推进历史文化、休闲旅游、绿色生态等资源丰富的特色商业区,强化整体开发、科学布局和历史古迹保护利用,强化商旅文创深度融合、营利性与公益性项目联动,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城市名片。结合城市空间布局优化,有序引导中心城区批发市场迁置集聚,推动批发市场向产业链上游的设计研发、个性定制、检验检测、资金结算和下游的集中采购、物流配送延伸,提升对整个产业链的要素资源整合能力。
(六)加快特色小镇培育,引领乡镇科学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和新发展理念,突出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塑造风貌、彰显特色的建设导向,坚持以乡镇现有产业为基础、政府引领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的发展方式,引导建设产业特色鲜明、风貌特点突出、服务功能和基础设施完善的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特色小城镇。从今年起,力争用3-5年时间,培育一批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现代农业、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体育康养、创新创业、美丽宜居等特色小城镇,使其成为特色经济繁荣、服务功能完善、环境美丽宜居、体制机制创新、建筑风貌协调的具有示范意义的中原名镇(乡),以此影响带动全省乡村振兴和文明建设。
四、城市管理
(一)开展交通秩序整治,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在全省组织实施“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重点围绕“治乱疏堵”,推动治理交通拥堵、出行难、停车难等“城市病”,综合整治违规违法车辆上路行驶、违章占道等突出问题。加强对非机动车辆违规行驶、乱停乱放的管理,深入实施电动自行车、代步车等非目录车辆的整治。深化科技信息技术应用,加强重点时段、重点路段车流管控力度。要大力开展文明交通宣传和机动车礼让斑马线整治行动,全面提升机动车驾驶人及城市居民文明交通意识,不断提升城市道路交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2018年底前,各省辖市、首批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的市县分别建设10条、3条以上“文明交通严管示范街”;各省辖市完成非目录管理代步车辆集中整治工作,其他市县完成城区三轮车非法运营专项整治工作。
(二)推进市容卫生整治,美化城市整体形象。强化环境卫生治理,不断创新环卫保洁模式,集中解决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各类市场、城中村等重点部位积存垃圾、卫生死角等突出问题。强化市容市貌治理,加大沿街“四乱”整治力度,推进违规违章私搭乱建的拆除,实施临街立面提档升级,扮靓重
点街道,树立城市文明形象。强化占道经营治理,实施“退路进店”,加快建设、转移、重组、提升一批专业市场,切实解决城区“脏乱差”问题,全面营造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2018年底前完成城区沿街违章建筑、构筑物的拆除工作,主次干道完成占道经营和户外广告集中整治任务,各省辖市完成达标街区10个以上,各县(市)完成达标街区3个以上。
(三)强力推进污染攻坚,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继续实施大气、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强化控煤、降尘、治污、管车力度,支持有条件的市县率先实现清洁供暖全覆盖。进一步加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力度,持续推进污水处理厂和污泥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及污水管网建设,提高污水收集率和污水处理厂处理效率。省辖市启动初期雨水设施规划建设,探索初期雨水污染治理。省辖市城市建成区内全面消除水体黑臭现象,实施百城提质工程的市县基本完成城市黑臭水体的截污纳管和排污口整治工作,所有市县建成规范的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设施。
(四)切实转变政府取能,提高行政服务水平。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创新政务服务方式,打造便民服务通道,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促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能,积极推行“减证便民”,为办事群众和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加快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向智慧化升级。
五、推进措施
(一)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市县要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建立健全由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多部门参与的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运行机制,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职能。健
全完善独立的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办公机构,做到“办公人员、办公经费、办公场所”三到位,保证统筹指挥系统有效运转,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及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省直相关部门、各市县要按照本方案确定的工作要求,于2018年3月底前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确定工作重点,量化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标准,建立工作台账,落实工作责任。
(二)加强工作指导,提高工作成效。各省辖市要加强对所辖县(市)的工作指导,定期开展观摩和业务培训,创新工作思路,激发工作热情,提升各县(市)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能力。督促指导其它非贫困县加快建立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组织机构和推进机制,按照重点任务要求,完善规划体系,积极推进相关工作。要加大对各县(市)专项规划的指导审查力度,加快专项规划编制速度,保证编制质量。各省辖市要建立完善监管、考评、奖惩机制,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奖罚,不断提高百城建设工作效率,确保发挥最大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三)创新融资模式,提升融资能力。要建立完善投融资体系,依法规范融资。利用好各类产业基金,充分发挥省级各类基金作用,鼓励各市县设立子基金。创新和完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推动地方融资平台转型改制进行市场化融资,有效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信贷等方面存在的风险。积极争取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更好地服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创造良好融资环境,提高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项目建设基金、土地出让收益等资金向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项目倾斜。各级政府要认真研究中央政策,积极探索投融资新路径。各市县要在2018年3月底前编制完成资金综合平衡方案,按照经营城市的理念,盘活资源,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实现投入和还款来源的平衡,形成投融资良性循环。
(四)加强督导考核,强化责任落实。围绕目标任务,加强督促检查,严格工作考核,强化责任落实。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观摩,鼓励先进,树立典型。开展考核考评,对各市县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开展情况每年考核一次,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作为评定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综合考核等次的重要参考。建立奖惩机制,对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中成绩突出的市县、有关单位及个人,各级政府要积极进行奖励,对不认真履行职责,不敢担当,推诿扯皮,不能积极完成承担任务的市县和成员单位,对其主要负责人约谈、问责。
百城提质工作情况汇报 百城提质建设建议篇二
2018年度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
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意见》(豫发〔2016〕39号),全面落实全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2018年全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各项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创新,与文明城市创建、“城市双修”和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建设统筹结合,深入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文明城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围绕加快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重点做好老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提升改造、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开展公厕革命、城市“四治”,实施一大批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民生工程,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等“城市病”,解决好老百姓“出行难、停车难、入厕难、就医难、入学难”等实际问题,使老城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服务业“两区”提质扩容增效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特色产业加快集聚,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高,力争服务业“两区”增加值增长15%以上,城市规划提标、建设提质、管理提优、产业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三、重点任务
(一)完善规划体系,深化城市设计。以全面改善提升老城区人居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开展“城市双修”为抓手,以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整治提升为重点,编制完成城市生态修复专项规划、旧城区改造提升规划和旧城区城市设计。省辖市和首批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的市县应于2018年6月底前完成城市总体设计、各类专项规划的修编完善,12月底前完成重点地区的城市设计。新纳入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18个县应于2018年底前完成总体规划的修编,加快开展城市总体设计和各类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解决城市突出短板,科学谋划项目。要严格依据规划,本着补短板、强功能、增效能、提品质的原则,按照硬件与软件相统一、新区与老区相统一、地上与地下相统一、宜居与宜业相统一的要求,围绕2018年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主要工作目标,科学谋划一批民生项目。各省辖市要按照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方针和原则,于2018年3月15日前组织做好对所辖市县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项目的审查。各市县要于2018年3月底前将通过审查的项目信息准确、完整地录入“河南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加强省级项目库动态管理,根据入库项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更新有关资料,有效掌握项目运作情况,为项目实施提供准确依据。根据上报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及时充实新的项目,保证库内项目资源满足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的需要。各地要在2018年底之前,做好2019年度的项目谋划工作。
(三)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增强承载能力
1.改善城市道路环境,提高交通出行效率。优化城区路网结构,加强城市道路与干线公路的有效衔接,加快实施“断头路”、“卡脖路”打通工程,省辖市、首批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市县完成25%以上“断头路”、“卡脖路”的打通改造。大力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基本实现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常住人口100万以上的省辖市城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30%以上,县级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20%以上,绿色出行分担率达到85%以上。加强慢行道建设,有条件的道路实行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分离。加快道路交叉口渠化整治和停车场建设,各省辖市要有效解决城市公共停车位问题,百辆汽车公共停车泊位不低于13个,基本完成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渠化改造工作;首批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的市县完成30%以上主干道的路口整治工作。结合城市道路新建改造及路口整治工作,有条件的市县因地制宜建设综合管廊。各省辖市、首批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市县结合达标街道建设,积极实施缆线入地工程,2018年底前完成50%以上主次干道和30%背街小巷弱电入地,有条件的城市同步开展强电入地。
加快城市修补步伐,实现城市有机更新。按照“街面整洁、立面清爽、地下通畅、空气清新”的原则,做好老城区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的联动整治工作,大力推进环境净化、绿化亮化、立面整治和供暖供气、雨污水管网及强弱电规范管理等重点工作,高标准改造提升一批老旧街区和背街小巷。各市县要在2018年3月底前制定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的联动整治工作方案。2018年底前,各省辖市完成10条以上背街小巷和5个以上示范街区的整改工作,首批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的市县完成3条以上背街小巷和2个以上示范街区整改工作。制定老旧建筑维护加固措施,完成城市规划区内违法建设分类处置。2018年底前,各市县分别要高标准完成3条、1条以上主干道沿线标识景观的规划建设和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完成广告牌匾、街道立面改造等综合整治工作。大力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工作,深入挖掘老旧街区文化价值,以修旧如旧、修古复古为原则实施修复,打造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延续历史文脉。2018年6月底前,各市县要完成本地所有历史建筑的公布确定、挂牌和建档工作,积极探索历史建筑的合理利用工作,采取区别于文物建筑的保护方式,在保持历史建筑的外观、风貌等特征基础上,合理利用,丰富业态,活化功能,实现保护与利用的统一。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有资源条件的市县2018年底前完成1条以上历史文化精品特色街区建设。
深化城市生态修复,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加快河堤生态修复、城市防洪排涝、水体联通等项目建设,形成生态型循环水系。按照因地制宜、适宜适度原则,稳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城市新区、新建项目要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旧城区要结合旧城改造、积水点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海绵化改造。推进城市排水防涝补短板三年行动,加快实施内涝积水点整治,2018年底前消除80%以上的易涝点。积极创建绿色城市、绿色社区、绿色机关、绿色校园,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推进建筑节能。对被破坏的山体水体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加强园林绿化建设,积极创建园林城镇、园林单位(小区)、绿化达标公园(广场、道路),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标准完善街头游园和社区公园建设。按照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绿地率达到3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的标准,努力争创一批国家级或省级园林城市,提高生态环境质量。2018年6月底前制定完善生态修复方案。
4.大力实施厕所革命,提升环卫保洁水平。按照沿主要街道服务半径不大于300m,一般道路服务半径不大于500m,滨河公园服务半径不大于800m的要求,加快城市公厕建设。公厕选址困难的区域应利用沿街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改建公厕或在城市绿化带内选址建设公厕。城市车站、公园、广场、商业区、风景名胜区域的公厕,要按照i类的标准进行改造,沿城市主要干道的公阗要基本达到ii类标准,其他一律不低于iii类标准,2018年全省要完成30%的公厕改造。加快推进垃圾收运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强城市道路清扫保洁,巩固提升道路扬尘治理效果。
5.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开展节水城市创建。加强水源地保护,加快实施老旧水厂改造,实现供水水质全面达标;加强供水管网监管,强化二次供水管理,有效防控饮用水污染;加强安全应急管理,落实供水安全监管职责,切实提升应急保障能力;优化供
水服务,规范水质信息公开,提升供水行业服务水平。2018年底前,各省辖市研究出台二次供水管理办法,加强二次供水监管;
所有市县完成不达标水厂改造工作。开展水质提升工程,各市县
应分别在公园、车站、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周边设置不少于50个、10个直饮水点。加快推动节水工作,深入开展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2018年底全省所有缺水城市均需达到省级节水型城市目标;加快实施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城市公共管网漏损率低于11%,城市、县城公共供水普及率分别达到95%以上、85%以上。鼓励开展污水再生资源化利用,加快再生水配套管网建设,2018年底缺水型城市、县城再生水利用率分别不低于25%、10%。健全节水制度建设,普及节水器具设施,完善水资源利用循环,积极开展节水型小区、单位、校区创建,全面落实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目标。
6.完善热力燃气设施,强化民生服务效能。进一步加大城市供热管网建设和改造力度,扩大城市集中供热覆盖范围,原则上城市新建小区、单位和完成改造的城中村、棚户区,要同步配套集中供热管网及设施。有条件的市县要积极向城边村、城郊村延伸,让更多居民享受到集中供热。要以大气环境污染治理为契机,加快推进分散燃煤锅炉替代,大力发展热电联产和其他清洁能源的集中供热方式,进一步提高清洁能源供热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方式供热,有效替代散烧煤采暖。各市县要统筹完善燃气管网和储配设施,推进高压管道、高压球罐、液化天然气储气站等多种储气调峰设施建设,提升城镇燃气调峰、应急、储备能力,努力保障城镇居民正常供气。
7.完善宽带网络设施,提升信息服务能力。强化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保护,持续优化光纤宽带网络和4g网络覆盖,加快推进窄带物联网(nb-iot)部署应用。深入贯彻落实《河南省住宅区宽带网络设施建设管理暂行办法》(豫政办[2016] 12号),持续提升新建住宅项目光纤到户设施备案率,进一步规范住宅区
宽带接入服务。严格执行《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16),推进商业楼宇等建筑的光纤网络建设。深入开展千兆示范区建设,大幅提高城乡家庭用户宽带接入能力。
(四)保障公共服务,提升城市功能
1.强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教育教学条件。全面加快教
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增加优质教育供给总量。按照初中服务半
径不宜超过1000米,小学服务半径不宜超过500米的标准,与服务人口规模相适应,扩大城区义务教育资源,着力解决“大班额”问题,完成扩充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规划当年项目。根据学龄前儿童就近就地入园需求,做好新建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工作。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发展民办教育,满足基础教育需求,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2.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居民健康保障水平。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快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以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为目标,按照“填平补齐原则”,优先发展县办医院。以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急救等为重点,提升公共卫生保障水平,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改造提升现有综合性医院和中医类医院,5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适当规划增加公立医院数量。居民社区应设置社区门诊,满足群众就近就医看病需求。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加大养老服务供给,积极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加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各省辖市要打造3个以上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配套完善6个以上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各县市要打造2个以上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配套完善3个以上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统筹推进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满足公众身心发展需求。进一步改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设施条件,推进街道、社区、乡村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形成布局合理、梯次清晰的文化设施网络,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确保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常态化、有效化。遵照《河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要求,加快推进市、县级全民健身基础设施(两场三馆)建设。构建城市15分钟健身圈,不断完善三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体系,新建居住区符合国家规定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推动城区大型体育场馆、专业比赛场地免费或低收费向公众开放,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围绕生态功能区、公共绿地、城市公园等公共休闲场所,规划建设较大规模的自行车骑行道、健身步道,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健身需求。
4.落实社区公共服务各项制度,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全面落实《河南省物业管理条例》要求,将物业管理纳入城乡治理体系,新建小区水电气暖专业经营设施全部移交专业单位管理服务,老旧小区依托城市更新或改造对水电气暖专业经营设施进行改造后移交。新建小区专业化物业服务覆盖率达到100%,新建城中村改造安置区、新型农村社区专业化物业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国有企业家属区物业管理分离移交达到100%。各市县要成功创建两个市级或一个省级物业服务(居住物业)示范项目,住宅小区业主大会成立比例达到30%,在2-3个住宅小区开展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兼任业主委员会成员试点工作。
5.持续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层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民生服务水平。持续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层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确保2018年规范化建设县级完成率80%以上。要进一步健全以就业、社保等为重点的公共服务体系,主动运用信息化手段统领各项业务,加快推进“互联网+人社”建设。
(五)强化产城融合,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1.推进商务中心区生产服务能力升级。按照中原城市群“一核四轴四区”空间格局,强化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金融、总部经济、科技研发和高端商务功能,推进高端服务业集聚,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总部经济中心、高端商务服务基地;引导开封市商务中心区结合自贸区和郑开创新创业走廊、开港产业带建设,增强对文化创意、服务外包、医疗健康等产业的支撑服务能力;新乡、焦作、许昌3个省辖市的商务中心区重点增强对生物医药、电网装备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研发设计等服务能力。其他省辖市商务中心区围绕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金融保险、地方投融资平台、本地企业总部等集中布局,突出发展企业管理、咨询策划、研发创意、法律会计、经纪代理等专业商务服务,加快培育商务服务业集群,增强区域综合服务功能。推动商务中心区积极发展满足产业集聚区创新提升发展需要的研发、设计、检测、投融资、人力资源等服务,建设电子商务、技术转移、技术推广等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与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配套联动、专业服务功能突出的商务服务中心。
推进特色商业区生活服务能力升级。支持商业基础较好的特色商业区,加快商业综合体建设和精品商业街培育,强化业态模式创新、线上线下联动、时尚元素融入、体验价值创造,建设成为全省商业创新策源地。推进历史文化、休闲旅游、绿色生态等资源丰富的特色商业区,强化整体开发、科学布局和历史古迹保护利用,强化商旅文创深度融合、营利性与公益性项目联动,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城市名片。结合城市空间布局优化,有序引导中心城区批发市场迁置集聚,推动批发市场向产业链上游的设计研发、个性定制、检验检测、资金结算和下游的集中采购、物流配送延伸,提升对整个产业链的要素资源整合能力。
(六)加快特色小镇培育,引领乡镇科学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和新发展理念,突出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塑造风貌、彰显特色的建设导向,坚持以乡镇现有产业为基础、政府引领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的发展方式,引导建设产业特色鲜明、风貌特点突出、服务功能和基础设施完善的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特色小城镇。从今年起,力争用3-5年时间,培育一批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现代农业、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体育康养、创新创业、美丽宜居等特色小城镇,使其成为特色经济繁荣、服务功能完善、环境美丽宜居、体制机制创新、建筑风貌协调的具有示范意义的中原名镇(乡),以此影响带动全省乡村振兴和文明建设。
四、城市管理
(一)开展交通秩序整治,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在全省组织实施“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重点围绕“治乱疏堵”,推动治理交通拥堵、出行难、停车难等“城市病”,综合整治违规违法车辆上路行驶、违章占道等突出问题。加强对非机动车辆违规行驶、乱停乱放的管理,深入实施电动自行车、代步车等非目录车辆的整治。深化科技信息技术应用,加强重点时段、重点路段车流管控力度。要大力开展文明交通宣传和机动车礼让斑马线整治行动,全面提升机动车驾驶人及城市居民文明交通意识,不断提升城市道路交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2018年底前,各省辖市、首批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的市县分别建设10条、3条以上“文明交通严管示范街”;各省辖市完成非目录管理代步车辆集中整治工作,其他市县完成城区三轮车非法运营专项整治工作。
(二)推进市容卫生整治,美化城市整体形象。强化环境卫生治理,不断创新环卫保洁模式,集中解决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各类市场、城中村等重点部位积存垃圾、卫生死角等突出问题。强化市容市貌治理,加大沿街“四乱”整治力度,推进违规违章私搭乱建的拆除,实施临街立面提档升级,扮靓重
点街道,树立城市文明形象。强化占道经营治理,实施“退路进店”,加快建设、转移、重组、提升一批专业市场,切实解决城区“脏乱差”问题,全面营造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2018年底前完成城区沿街违章建筑、构筑物的拆除工作,主次干道完成占道经营和户外广告集中整治任务,各省辖市完成达标街区10个以上,各县(市)完成达标街区3个以上。
(三)强力推进污染攻坚,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继续实施大气、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强化控煤、降尘、治污、管车力度,支持有条件的市县率先实现清洁供暖全覆盖。进一步加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力度,持续推进污水处理厂和污泥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及污水管网建设,提高污水收集率和污水处理厂处理效率。省辖市启动初期雨水设施规划建设,探索初期雨水污染治理。省辖市城市建成区内全面消除水体黑臭现象,实施百城提质工程的市县基本完成城市黑臭水体的截污纳管和排污口整治工作,所有市县建成规范的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设施。
(四)切实转变政府取能,提高行政服务水平。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创新政务服务方式,打造便民服务通道,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促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能,积极推行“减证便民”,为办事群众和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加快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向智慧化升级。
五、推进措施
(一)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市县要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建立健全由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多部门参与的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运行机制,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职能。健
全完善独立的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办公机构,做到“办公人员、办公经费、办公场所”三到位,保证统筹指挥系统有效运转,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及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省直相关部门、各市县要按照本方案确定的工作要求,于2018年3月底前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确定工作重点,量化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标准,建立工作台账,落实工作责任。
(二)加强工作指导,提高工作成效。各省辖市要加强对所辖县(市)的工作指导,定期开展观摩和业务培训,创新工作思路,激发工作热情,提升各县(市)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能力。督促指导其它非贫困县加快建立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组织机构和推进机制,按照重点任务要求,完善规划体系,积极推进相关工作。要加大对各县(市)专项规划的指导审查力度,加快专项规划编制速度,保证编制质量。各省辖市要建立完善监管、考评、奖惩机制,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奖罚,不断提高百城建设工作效率,确保发挥最大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三)创新融资模式,提升融资能力。要建立完善投融资体系,依法规范融资。利用好各类产业基金,充分发挥省级各类基金作用,鼓励各市县设立子基金。创新和完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推动地方融资平台转型改制进行市场化融资,有效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信贷等方面存在的风险。积极争取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更好地服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创造良好融资环境,提高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项目建设基金、土地出让收益等资金向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项目倾斜。各级政府要认真研究中央政策,积极探索投融资新路径。各市县要在2018年3月底前编制完成资金综合平衡方案,按照经营城市的理念,盘活资源,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实现投入和还款来源的平衡,形成投融资良性循环。
(四)加强督导考核,强化责任落实。围绕目标任务,加强督促检查,严格工作考核,强化责任落实。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观摩,鼓励先进,树立典型。开展考核考评,对各市县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开展情况每年考核一次,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作为评定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综合考核等次的重要参考。建立奖惩机制,对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中成绩突出的市县、有关单位及个人,各级政府要积极进行奖励,对不认真履行职责,不敢担当,推诿扯皮,不能积极完成承担任务的市县和成员单位,对其主要负责人约谈、问责。
百城提质工作情况汇报 百城提质建设建议篇三
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用地保障方案
为保障我x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用地需求,结合全省用地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紧紧围绕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目标任务,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相匹配、城市规模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精明增长与和谐共生相协调、资源节约与生态优先相统一,统筹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以加强产业支撑、提升城镇功能、优化公共服务为重点,找准接口、分类施策、应保尽保,制定落实差别化的土地保障政策,畅x地保障渠道,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全力保障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顺利实施。
(二)基本原则。
——坚持应保尽保。充分认识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重大意义,加大对县级城市的土地资源配置力度,优化县级城市发展空间,保障县级城市科学发展用地,促进县级城市加快发展、提升质量,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进程。
——突出节约集约。落实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采取“盘活存量、做优增量”的内涵式发展模式,规范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促进城镇更新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升城镇建设用地人口、产业承载能力,建设和谐宜居城镇,以较少的土地资源支撑百城建设提质工程。
——注重市场运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着力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加强土地收储管理,探索推动从单纯的土地资源管理向土地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化综合管理转变,创新土地资源、资产、资本一体化运作模式。
二、用地安排
(一)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加快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计划调整完善工作,突出全域计划的特点,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做好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土地利用总体计划、城乡总体计划、环境保护计划等相关计划的衔接协调工作,统筹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按照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相匹配的原则,合理确定各县级城市用地规模,科学计划自有的新增城镇工矿建设用地剩余规模和追加的建设用地规模,优化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商业网点、文物保护等各类专项计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计划的衔接,统筹保障各业各类用地需求。“十三五”期间,保障106个县(市)新增城镇工矿建设用地规模150万亩左右,其中10个省直管县(市)和部分发展基础好的县(市)按照每个2万亩左右保障,其他县(市)按照每个1万亩左右保障。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实施期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指标出现不足的,首先由所在省辖市在市域范围内统筹调剂解决;确实无法解决的,将通过全省范围内的建设用地规模统筹调剂解决。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利用标准统一的地理空间基础数据和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与监测技术,加强县级空间计划基础平台建设。
(二)合理安排年度用地。结合各地耕地保护、节约用地、依法用地以及城镇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等情况,统筹下达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计划、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计划,每年安排106个县(市)共30万亩左右。同时,一并下达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计划,保障106个县(市)年度用地总量40万亩左右。落实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用地,对棚户区改造、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扶贫攻坚项目用地实行应保尽保,对各类发展载体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民生项目用地重点保障,加强对产业用地的保障。
(三)统筹耕地占补平衡。各县(市)要根据本地后备资源状况,积极组织实施规模大、出地率高的补充耕地项目;缺少资金的,可借助省国土资源开发投资管理中心等省级投融资平台优势,或按照有关规定引进社会资金,开展补充耕地建设工作,及时保障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项目耕地占补平衡。对宜耕后备资源严重匮乏、经过努力仍难以就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县(市),由所在省辖市在全市范围内统筹调剂解决;符合条件的重点项目,可按照依法合规、互利互惠原则,通过自行协商或在有关公共交易平台购买补充耕地指标。
三、保障措施
(一)用好增减挂钩政策。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完善增减挂钩收益形成与返还机制,引导进城落户农民自愿腾退宅基地,促进农民就近就地城镇化,减少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增加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开展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老区,允许其将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范围内有偿流转使用,引导向经济较为发达的省辖市、县(市)流转,充分显化土地级差收益,促进土地资金在城乡之间流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严控城市开发边界。结合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分类推进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形成空间开发硬约束,防止城市无序扩张,引导城市精明增长,走组团式、紧凑型、复合型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三)加强建设用地“双控”。开展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强化建设用地总量、单位gdp(国内生产总值)地耗、项目用地标准等指标管理。各县(市)要不断加大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力度,把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减下来,把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计划目标范围内,以保证新增城镇工矿建设用地规模能够有效使用;严格控制、大力查处违法用地,做到早发现早制止,防止违法用地挤占有限的建设用地总规模;加大已批增减挂钩项目拆旧、复垦力度,尽快归还到期周转指标;新上增减挂钩项目要严格落实“先拆旧、后建新”有关要求。
(四)加强土地收储供应。构建土地统一收储、补偿统一标准、用地统一出让、收益统一分配的新机制,不断规范加强土地收储管理。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把土地管理改革创新与金融创新更加有效地结合起来,创新土地资源、资产、资本一体化运行模式,强化土地的资产属性,彰显土地的资产价值,实现土地资产资本化。进一步改进建设用地管理,加快土地审批、征收、储备、供应,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新增建设用地可单独组卷报批。仓储物流、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全部纳入网上交易平台交易,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工业用地纳入网上交易范围,实行统一监管,实现效益最大化,最大限度地为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筹集资金。完善工业用地出让制度,在招、拍、挂出让的基础上,鼓励采取先租后让、在法定最高出让年限内缩短出让年期等方式出让土地,降低企业用地成本。
(五)盘活存量建设用地。采取有效措施,坚持分类有序处置,解决土地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等突出问题,盘活空闲土地资源和沉淀其中的大量资金,带动财政资金回笼、财税收入增加、用地成本降低和经济持续增长,促进县级城市健康发展。鼓励盘活利用现有工业用地和厂房,实施“腾笼换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国土综合整治,因地制宜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及污染土地修复,改善城乡生态环境,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建立建设用地批、征、供、用、管衔接机制,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不断减少空闲土地存量,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六)切实维护群众权益。严格履行征地程序,完善多元化补偿安置措施,制止和纠正违法违规强征行为。开展增减挂钩要充分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受益权,不搞强迫命令和“运动式”搬迁;拆旧复垦腾出的建设用地要优先满足农民新居、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需要,并留足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建设用地;挂钩收益要充分考虑拆旧安置成本和增减挂钩指标用途,公平合理确定并及时全部返还农村。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切实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探索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增加群众的获得感,为百城建设提质工程营造良好环境。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政府要建立由政府领导负责、相关部门组成的用地保障小组,明确项目建设用地需求、时序和责任分工,研究协调解决用地保障中的突出问题。省辖市政府要加强综合协调,做好全市建设用地规模、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补充耕地指标的统筹调配工作,确保土地要素优化配置。
(二)强化部门协作。用地保障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部门协作和相互配合,及时做好相关工作,切实保障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项目用地。
(三)狠抓责任落实。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围绕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用地需求,加强研究谋划,上下联动,多方协同,落实相关工作。各县(市)国土资源局要根据用地保障任务、时间节点,制定具体可行的保障方案和推进措施,及时组织建设用地报件,加强精细化管理,确保按期完成任务;省辖市国土资源局要统筹安排,做好各类用地指标的及时配置、建设用地的审查上报和所属县(市)用地保障的监督检查工作;省国土资源厅要加强对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用地保障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督促指导,加大与国土资源部的沟通对接力度,争取政策、指标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为实现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各项目标提供坚实有力的用地支撑保障。
百城提质工作情况汇报 百城提质建设建议篇四
落实《教育提质决定》工作汇报
追求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是学校工作的主旨和主线。如何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将教育局的《教育提质决定》落到实处,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结合我校实际,我们是这样做`的:
1、学习教育提质决定,提高认识
开学第一次行政会议校长传达了市县有关会议决定和相关领导讲话精神,全文学习了《决定》原文,结合学校情况提出了一些初步意见。第一次教师会议原文学习了《决定》,并通报了行政会议的初步决定。调整了学校分工使之更好对教师进行评价
我们从分工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将一个年级的课程分开,便于年级内班级之间的比较和评价,使每个人都有一个评价的指标。
2、细仔分析质量现状,制订可行制度
召开专门的教学质量分析会,全体教职工参与修订质量评价办法 我们将2011年上期的各学段各科的成绩与县内、市内以及相邻学校进行比较,学校行政进行初步分析,找出差距,查找原因,形成学校质量分析报告,然后召开教师代表会议对改进学生教育工形成差距的原因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将学校提出的工作要求以教师的讨论结果形式出现,以形成教提质办法的共识。
3、落实常规管理,突出工作重点
为保证教职工在校工作时间,学校实行了上下午签到制、并同步规范了请销假及出差管理制度。改善教师办公室条件。
改进教学常规检查,突出重点环节的落实,确保教师日常工作的有效性
4、创新班级管理评价制度。班主任工作在学校管理中具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前的班级管理注重班主任几到及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本期我们突出了对班级管理效果的评价,着重考查所带班级学风,成绩及完成任务情况的考评,将班主任费与其所带班级在学校各项活动中成绩挂钩,鼓励班主任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探索,将应付式班级管理转化为效率式班级管理,目前实施以来效果较好,班主任的主动创新动作越来越多。
5、加强学生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首先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生自身的问题不能有效解决,教师的工作费力不讨好,教学质量的提高难度非常大。基于此,我们在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教育与规范的工作,要求各班级对学生实施目标激励,班级定期对每个同学完成目标的情况进行评价,将学习成绩的提高与个性特长的健康发展由学校要求变成班级要求、学生自身要求,带动班风学风校风不断进步。
5、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激发课堂活力,力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2011年上期开始,我校在初中阶段的语数外三科进行了学案导学教学改革,实行同科教师集体备学案,每天新课之前的先天晚上教师将学案发至学生手中,要求学生提前学习学案,学生分小组进行学习,教师由备教案改为备学案。本期我在查找问题、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
百城提质工作情况汇报 百城提质建设建议篇五
减负增效提质工作汇报
2010-12-21 12:30:57| 分类: 默认分类 阅读25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为了贯彻落实“五严”规定和《深化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八项规定》、《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基本要求》等的文件精神,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全体教师贯彻文件精神,提高执行“五严”规定、减负增效提质的认识,优化校本研究,细化过程管理,加强家校联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上狠下功夫,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精心组织,为落实“五严”规定打好基础
统一认识。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身心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过去的相当长的一个阶段里,学生的负担过重,整天处在紧张、压抑的心理状态中,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严重阻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使学校全体教师认清形势,统一认识,我们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省市文件精神,畅谈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必要性,查找自身在教学工作中的违规现象,落实各项改进措施,把全体教师的思想统一到执行“五严”规定、减负增效提质上来。
明确要求。我们将“五严”规定印发到每个教师,并结合本校实际,制订了《学校执行“五严”规定、减负增效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我校执行“五严”规定的九项具体目标要求。
1.严格执行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课程计划,不增减课程,不增减课时。开齐、上足、教好各门课程。严格执行“三表”(课表、作息时间表、大课间体育活动表)。
2.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保持良好教学秩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严禁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上课,坚决杜绝有偿家教。对个别学习困难学生课外补习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作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予以落实。
4.严格控制学生的课外作业量,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作业总量不超过四十分钟,五、六年级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一小时。 5.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时间总量,学生每天在校活动时间总量不超过6小时。保证学生有不少于10小时的睡眠时间。6.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学校每学期只在期末进行一次学科考试,禁止举行期末学科考试以外的任何学科考试或变相的学科考试。
7.学校和教师均不统一购买或要求自购本市小学生用书目录外的练习册、习题集、复习辅导等资料。
8.学校和教师不自行组织学生征订书刊报纸,严格根据上级要求,一律让学生家长自由选择,自行订阅。
9.严格执行素质教育评价制度,实行等级记分制度。学校不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奖励教师的主要依据。教师不得按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次。不得以考试成绩作为判断学生好差的主要依据。
加强领导。为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学校建立了执行“五严”规定、减负增效提质工作领导小组,屈金虎校长任组长,校长室、教导处、教科室成员为领导小组成员,层层落实责任,制订了学校各类人员岗位职责。校长室负责制订《执行“五严”规定,减负增效提质方案》,随机检查教学工作,了解执行情况。校长室成员每周至少听两节课;教导处负责《方案》的实施工作,加强对平时工作的督查,每天查一个班级,听一至两节课,查教师的备课和作业;备课组负责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作业布置的统一;对不按课表上课、作业负担过重等现象及时上报校长室。学校还专门设立了校长信箱和校长热线,鼓励家长对教师的违规行为及时向学校反映,以保证学校的各项措施得到落实。
二、抓住关键,努力提升教师素质
落实“五严”规定,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教师素质是关键,为了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1.更新观念。人的一切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提高教师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是实施“五严”规定的重要前提。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规范和相关文件,把贯彻执行《吉林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和“五严”规定作为依法治校的重要内容和标准,进一步明确管理要求,强化管理责任,落实管理职责,并以此为契机,积极开展“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明确只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社会做出贡献的都是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转变以考试分数为唯一评价标准的质量观,培养出综合素质好、有个性特长、会终身学习的高质量人才。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不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解题的机器,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搀着走”为“自己走”,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信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智力发展的差异。
2.牢固树立科研兴师的思想。学校十分重视已经申报立项的省级课题“科学认读”研究、“数字化校园建设及有效利用策略”研究和市级课题“教师专业成长策略”研究的实验工作。各课题组根据实验方案制订了本学期的实验计划,开学第二周就启动了课题实验。全体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积极参加相应的课题研究,用科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努力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积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经验。
3.积极实施名师培养工程。根据学校教师队伍现状,我们制订了学校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不断完善学校 “教坛新秀一一教学能手一一学科带头人一一名教师”梯队。千方百计为梯队中的各类人员提供锻炼发展的机会,特别重视“青蓝工程”建设,为青年教师明确师傅,落实培养措施。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从钻研教材、组织教学、掌握课堂常规等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引导青年教师早日成为教学骨干。
4.办好教师专业发展班。学校根据“教师专业成长策略”课题研究的需要,以35岁以内的教师为主体建立了教师专业发展班。专业发展班以提升教师专业情感、专业水平、专业能力为抓手,连续5年来利用每周星期六上午集中活动。一方面通过与大师对话,拓宽视野,提升理论水平,另一方面通过说课、上课、评课、议课、观看教学实录、交流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本学期专业发展班学员培训内容主要是将“数字化校园建设及有效利用策略”研究与探究“五自七让”教学方式相结合,开展教学案例赏析活动;其次是组织教师阅读名著《西游记》,举行《西游记》人物性格赏析活动。几年来专业发展班已汇编各种专辑,有《走近苏霍姆林斯基》、《优秀教案集》,《教学反思集》正在编辑之中,有十多名教师在市各种技能比赛中获奖。
5.努力开展好“四走进”活动。一走进名著。学校向全体教师先后赠送了《备课新思维》、《给教师的建议》、《教师最需要什么》等书,本学期赠送的是《西游记》,引导教师有计划地阅读,用心感悟,认真做好读书笔记。二走进教材。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认真钻研新教材,注释新教材,开学前各备课组集体疏通了期中考试之前的教学内容。三走进课堂。为了落实新课程理念,探究“五自七让”的教学方式,语、数、英教研组组织了“一课多人上”活动,部分备课组开展了“一人上多课”活动,我们的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开放活动受到了很高的评价,教师参与率达100%。每学期都组织开展教师课堂教学等级评估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四走近名人名校。我们采用“借鸡生蛋”、“借船过海”的办法,积极与名校名人联系,请名人到校讲学,派教师到名校学习,年初我们与东北师大取得了联系,与东北师大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被东北师大授予校本培训实验基地,借助他们优质的资源,提升我校的办学品位。
三、细化管理,努力提高教学效益
科学的教学管理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工程,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我们细化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教学环节的管理。通过自查自纠、互查帮纠、抽查促纠,将教学“五认真”的要求浸润在头脑中,体现在行动中,落实在工作中。
1.强化集体备课。学校不断完善《备课组长工作职责》,每周划出专门的时间让备课组进行集体备课。每次集体备课之前,备课组长都能根据教学进度选定备课内容,要求教师先行独立备课,在自主解读教材的基础上拟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具体教学策略;集中集体备课时,备课组重视从学科体系的角度备好每一节课,力求做到用一套书的视野备一册书,用一册书的视野备每一章,用一章的视野备每一节。每一节课做到备透课标和教材、备好教法和学法、备足教学资源。在个人初备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共识的预案;集体备课后,要求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和本班学生实际进行二次备课,对集体备课形成的教学方案进行具体化、精细化加工,形成自己具体的教学个案,每一个教师都能认真备好超前课,从不打无准备之仗。
2.实施优质教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不折不扣地学习洋思经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努力实践“五自七让”,做到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提出问题,自主思考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自主应用知识和技能,追求方法让学生寻找,规律让学生探索,结论让学生总结,公式让学生推导,思路让学生提出,知识让学生应用的理想境界。语文教学中注重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心算能力;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英语会话水平;体艺教学注重引导学生享受艺术,发展特长,体验真善美,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3.提高作业效果。作业是巩固和拓展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作业的实效,在作业的设计上我们努力实现四个“转向”,即由重数量转向重质量,由重记忆转向重理解,由重笔头转向重操作,由重模仿转向重创新。实行备课组长负责制,每天设计的作业必须由备课组长把关。在学生作业量控制上,严禁大量使用现成练习册、习题集和“题海战术”的做法,认真精选作业,增强作业的针对性和精要性,倡导分层作业。在作业完成时间上,要求各科作业当堂完成,学校建立了推门检查课堂作业完成制度。在作业格式上,我们制订了《学校各类作业书写要求》,开学初任课教师组织所教班级学生学习条文,理解要求,反复训练。在作业练习与批改上,努力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评,有发必做,有做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通过作业改革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乐趣。
4.重视个别辅导。认真辅导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开学初,我们在认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建立了“学困生” 档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注重培养他们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悉心指导学习方法,弥补知识缺漏,努力取得进步。通过有针对性的辅导,及时诊断和解决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对于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我们要求教师认真辅导学生人格成长,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增强心理健康。学校还建立了转化“学困生”和“留守儿童”奖励机制,鼓励教师关心弱势群体,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进步。5.完善评估机制。科学的评估机制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催化剂。本学期一开学,学校就先后召开了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会、办公室主任会、中青年教师代表会和全体教师大会,不断完善学生评估机制,实现四变:变教师单向评价学生为学生自评、互评、师生共评;变百分制为等级制;变偏重知识评价为综合评价;变期末鉴定式评语为激励式评语。
四、家校联动,形成减负合力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场所,更是减负提质的重要因素,只有家校配合,才能将减负落到实处,贯彻始终。为此,我们向家长印发省“五严”规定和《深化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八项规定》,重申学生在校时间及作业量,充分发挥学校的指导教育作用,按照《家长学校章程》办好家长学校,让家长正确认识减负的目的意义,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人才观、教育观,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减负增效提质环境。九月份,学校举行了一年级学生家长进课堂活动,组织家长学习“五严”规定,进课堂听课,听老师介绍孩子的学习情况,与老师对话交流教育子女的方法,增进了家长对老师工作的理解,缩短了家长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十月份,举行了“百名教师访千家”的活动,通过近两周的家访,家长对“五严”规定更理解了,也加深了教师对学生及学生家庭的理解,掌握了教育的第一手资料。所有家访老师都写下了几十页的家访记录。在学校举行的教师家访随笔征文活动中,老师们所撰写的文章有纪实,有感想,有对策,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十一月份我们聘请教育专家来校对全体家长进行专题培训。学校还通过电话、短信、便条、家访、家校联系卡等形式指导家长为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由于减负工作得到了家长的监督和支持,我们学校增效提质的效果显著,大家普遍认为现在的学生负担减轻了,素质提高了,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更强了。
五、丰富活动,努力发展学生特长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和延伸,活动的开展将直接影响着减负提质的深化,只有实行“合格+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更好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校的实际,对课外活动精心设计,认真实施,悉心指导,力求效果。
1.组织兴趣小组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我校充分利用每周星期三下午一节课以后的时间开展学生兴趣小组活动,开设舞蹈、号鼓、足球、田径、电子琴、书法、歌咏、文学、趣味数学等兴趣小组,派有专长的老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通过活动,学生既巩固了已学知识,又发展了个性特长。
2.开展书香校园创建活动。为了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我们要求学生在一天中做到四读:“晨读”即早晨在家读书,实行家长签字制;“早读”,早上到校后有时间就读课文;“午读”,中午上课前阅读课外书籍;“晚读”,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家庭作业结束后读半小时的书。在读书时间落实的基础上我们按年级分学期由年级备课组向学生推荐阅读篇目(小学读完100本书)。为了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学校每年都组织开展“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读书之星”的评比活动。3.举行少先队主题教育。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制订了《学礼仪、讲文明、懂道德、促和谐活动方案》,重点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专题教育,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少先队总部向全体师生发出了倡议书。各中队充分利用晨会对学生进行礼仪系列知识培训,学生良好的习惯逐渐养成。少先队大队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卫生、礼仪、安全、学习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创争“卫生之星”、“礼仪之星”、“安全之星”、“读书之星”,努力使规范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之中去。
4.推进阳光体育活动。我们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按照课表上好两操,上好体育课和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做到时间、地点、教师、场地、内容、设施“六落实”,每天保证一小时有质量的体育活动时间,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学知识、扬个性、砺意志。
经过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在执行“五严”规定和贯彻落实《管理规范》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学校被评为江苏省模范学校、泰州市模范学校、泰州市绿色学校、泰兴市文明单位、泰州市优秀家长学校。在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有关活动中多次获奖,近期又被评为泰兴市“和谐校园”、“四无”学校。校长被评为泰兴市名校长、市党代表,近年来有10多名教师获省市政府综合表彰,20多名教师获省市单项表彰,教师有30多篇论文在省以上发表或获奖。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特别是个性特长发展效果明显,学校被授予“泰州市足球基地”,校足球队普及与竞技都取得较好成绩,多次参加省市竞赛获奖,100多名少儿书画作品在省市获奖。通过走访、家长座谈会、问卷调查等,社会、家长对学校满意度都比较高。但与上级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进一步更新观念,解放思想,细化管理,开拓创新,努力使执行“五严”规定、减负增效提质之路越走越宽广。
百城提质工作情况汇报 百城提质建设建议篇六
岩上小学减负增效提质工作汇报
为了贯彻落实“五严”规定和《深化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八项规定》、《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基本要求》等的文件精神,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全体教师贯彻文件精神,提高执行“五严”规定、减负增效提质的认识,优化校本研究,细化过程管理,加强家校联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上狠下功夫,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精心组织,为落实“五严”规定打好基础
统一认识。少年儿童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身心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过去的相当长的一个阶段里,学生的负担过重,整天处在紧张、压抑的心理状态中,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严重阻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使学校全体教师认清形势,统一认识,我校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省市文件精神,畅谈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必要性,查找自身在教学工作中的违规现象,落实各项改进措施,把全体教师的思想统一到执行“五严”规定、减负增效提质上来。
明确要求。我们将“五严”规定印发到每个教师,并结合本校实际,制订了《学校执行“五严”规定、减负增效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我校执行“五严”规定的九项具体目标要求。
1.严格执行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课程计划,不增减课程,不增减课时。开齐、上足、教好各门课程。严格执行“三表”(课表、作息时间表、大课间体育活动表)。
2.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保持良好教学秩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严禁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上课。对个别学习困难学生课外补习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作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予以落实。4.严格控制学生的课外作业量,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作业总量不超过四十分钟,五、六年级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一小时。 5.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时间总量,学生每天在校活动时间总量不超过6小时。保证学生有不少于10小时的睡眠时间。
6.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学校每学期只在期末进行一次学科考试,禁止举行期末学科考试以外的任何学科考试或变相的学科考试。7.学校和教师均不统一购买或要求自购本市小学生用书目录外的练习册、习题集、复习辅导等资料。
8.学校和教师不自行组织学生征订书刊报纸,严格根据上级要求,一律让学生家长自由选择,自行订阅。
9.严格执行素质教育评价制度,实行等级记分制度。学校不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奖励教师的主要依据。教师不得按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次。不得以考试成绩作为判断学生好差的主要依据。
加强领导。为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学校建立了执行“五严”规定、减负增效提质工作领导小组,屈金虎校长任组长,校长室、教导处、教科室成员为领导小组成员,层层落实责任,制订了学校各类人员岗位职责。校长室负责制订《执行“五严”规定,减负增效提质方案》,随机检查教学工作,了解执行情况。校长室成员每周至少听两节课;教导处负责《方案》的实施工作,加强对平时工作的督查,每天查一个班级,听一至两节课,查教师的备课和作业;备课组负责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作业布置的统一;对不按课表上课、作业负担过重等现象及时上报校长室。学校还专门设立了校长信箱和校长热线,鼓励家长对教师的违规行为及时向学校反映,以保证学校的各项措施得到落实。
二、抓住关键,努力提升教师素质
落实“五严”规定,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教师素质是关键,为了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1.更新观念。人的一切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提高教师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是实施“五严”规定的重要前提。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规范和相关文件,把贯彻执行《平坝区中小学教师管理办法》和“五严”规定作为依法治校的重要内容和标准,进一步明确管理要求,强化管理责任,落实管理职责,并以此为契机,积极开展“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明确只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社会做出贡献的都是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转变以考试分数为唯一评价标准的质量观,培养出综合素质好、有个性特长、会终身学习的高质量人才。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不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解题的机器,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搀着走”为“自己走”,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信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智力发展的差异。
2.积极实施名师培养工程。根据学校教师队伍现状,我们制订了学校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不断完善学校 “教坛新秀一一教学能手一一学科带头人一一名教师”梯队。千方百计为梯队中的各类人员提供锻炼发展的机会,特别重视“青蓝工程”建设,为青年教师明确师傅,落实培养措施。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从钻研教材、组织教学、掌握课堂常规等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引导青年教师早日成为教学骨干。3.努力开展好“四走进”活动。一走进名著。学校向全体教师先后赠送了《备课新思维》、《给教师的建议》、《教师最需要什么》等书,本学期赠送的是《西游记》,引导教师有计划地阅读,用心感悟,认真做好读书笔记。二走进教材。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认真钻研新教材,注释新教材,开学前各备课组集体疏通了期中考试之前的教学内容。三走进课堂。为了落实新课程理念,探究“五自七让”的教学方式,语、数、综合教研组组织了“一课多人上”活动,部分备课组开展了“一人上多课”活动,我们的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开放活动受到了很高的评价,教师参与率达100%。每学期都组织开展教师课堂教学等级评估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四走近名人名校。我们采用“借鸡生蛋”、“借船过海”的办法,积极与名校名人联系,请名人到校讲学,派教师到名校学习,借助他们优质的资源,提升我校的办学品位。
三、细化管理,努力提高教学效益
科学的教学管理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工程,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我们细化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教学环节的管理。通过自查自纠、互查帮纠、抽查促纠,将教学“五认真”的要求浸润在头脑中,体现在行动中,落实在工作中。
1.强化集体备课。学校不断完善《备课组长工作职责》,每周划出专门的时间让备课组进行集体备课。每次集体备课之前,备课组长都能根据教学进度选定备课内容,要求教师先行独立备课,在自主解读教材的基础上拟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具体教学策略;集中集体备课时,备课组重视从学科体系的角度备好每一节课,力求做到用一套书的视野备一册书,用一册书的视野备每一章,用一章的视野备每一节。每一节课做到备透课标和教材、备好教法和学法、备足教学资源。在个人初备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共识的预案;集体备课后,要求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和本班学生实际进行二次备课,对集体备课形成的教学方案进行具体化、精细化加工,形成自己具体的教学个案,每一个教师都能认真备好超前课,从不打无准备之仗。
2.实施优质教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不折不扣地学习洋思经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努力实践“五自七让”,做到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提出问题,自主思考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自主应用知识和技能,追求方法让学生寻找,规律让学生探索,结论让学生
总结
,公式让学生推导,思路让学生提出,知识让学生应用的理想境界。语文教学中注重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心算能力;体艺教学注重引导学生享受艺术,发展特长,体验真善美,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3.提高作业效果。作业是巩固和拓展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作业的实效,在作业的设计上我们努力实现四个“转向”,即由重数量转向重质量,由重记忆转向重理解,由重笔头转向重操作,由重模仿转向重创新。实行备课组长负责制,每天设计的作业必须由备课组长把关。在学生作业量控制上,严禁大量使用现成练习册、习题集和“题海战术”的做法,认真精选作业,增强作业的针对性和精要性,倡导分层作业。在作业完成时间上,要求各科作业当堂完成,学校建立了推门检查课堂作业完成制度。在作业格式上,我们制订了《学校各类作业书写要求》,开学初任课教师组织所教班级学生学习条文,理解要求,反复训练。在作业练习与批改上,努力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评,有发必做,有做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通过作业改革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乐趣。4.重视个别辅导。认真辅导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开学初,我们在认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建立了“学困生” 档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注重培养他们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悉心指导学习方法,弥补知识缺漏,努力取得进步。通过有针对性的辅导,及时诊断和解决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对于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我们要求教师认真辅导学生人格成长,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增强心理健康。学校还建立了转化“学困生”和“留守儿童”奖励机制,鼓励教师关心弱势群体,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进步。5.完善评估机制。科学的评估机制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催化剂。本学期一开学,学校就先后召开了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会、办公室主任会、中青年教师代表会和全体教师大会,不断完善学生评估机制,实现四变:变教师单向评价学生为学生自评、互评、师生共评;变百分制为等级制;变偏重知识评价为综合评价;变期末鉴定式评语为激励式评语。
四、家校联动,形成减负合力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场所,更是减负提质的重要因素,只有家校配合,才能将减负落到实处,贯彻始终。为此,我们向家长印发省“五严”规定和《深化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八项规定》,重申学生在校时间及作业量,充分发挥学校的指导教育作用,按照《家长学校章程》办好家长学校,让家长正确认识减负的目的意义,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人才观、教育观,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减负增效提质环境。学校举行了一年级学生家长进课堂活动,组织家长学习“五严”规定,进课堂听课,听老师介绍孩子的学习情况,与老师对话交流教育子女的方法,增进了家长对老师工作的理解,缩短了家长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举行了“教师家访”的活动,通过近两周的家访,家长对“五严”规定更理解了,也加深了教师对学生及学生家庭的理解,掌握了教育的第一手资料。所有家访老师都写下了十几页的家访记录。在学校举行的教师家访随笔征文活动中,老师们所撰写的文章有纪实,有感想,有对策,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我们聘请教育专家来校对全体家长进行专题培训。学校还通过电话、短信、便条、家访、家校联系卡等形式指导家长为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由于减负工作得到了家长的监督和支持,我们学校增效提质的效果显著,大家普遍认为现在的学生负担减轻了,素质提高了,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更强了。
五、丰富活动,努力发展学生特长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和延伸,活动的开展将直接影响着减负提质的深化,只有实行“合格+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更好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校的实际,对课外活动精心设计,认真实施,悉心指导,力求效果。1.组织兴趣小组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我校充分利用每周星期三下午一节课以后的时间开展学生兴趣小组活动,开设舞蹈、号鼓、足球、田径、电子琴、书法、歌咏、文学、趣味数学等兴趣小组,派有专长的老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通过活动,学生既巩固了已学知识,又发展了个性特长。
2.开展书香校园创建活动。为了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我们要求学生在一天中做到四读:“晨读”即早晨在家读书;“早读”,早上到校后有时间就读课文;“午读”,中午上课前阅读课外书籍;“晚读”,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家庭作业结束后读半小时的书。在读书时间落实的基础上我们按年级分学期由年级备课组向学生推荐阅读篇目(读完50本书)。为了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学校每年都组织开展“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读书之星”的评比活动。
3.举行少先队主题教育。根据上级的要求,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制订了《学礼仪、讲文明、懂道德、促和谐活动方案》,重点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专题教育,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少先队总部向全体师生发出了倡议书。各中队充分利用晨会对学生进行礼仪系列知识培训,学生良好的习惯逐渐养成。少先队大队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卫生、礼仪、安全、学习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创争“卫生之星”、“礼仪之星”、“安全之星”、“读书之星”,努力使规范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之中去。
4.推进阳光体育活动。我们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按照课表上好两操,上好体育课和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做到时间、地点、教师、场地、内容、设施“六落实”,每天保证一小时有质量的体育活动时间,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学知识、扬个性、砺意志。
百城提质工作情况汇报 百城提质建设建议篇七
关于“百城提质”工作的发言提纲
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是践行新发展理念、顺应群众期待而作出的一项正确决策,是转型发展的引领工程、民生改善的保障工程、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我镇认真贯彻落实这一重大决策部署,以文明创建引领百城提质,以百城提质推动文明创建,努力实现文明创建与百城提质同步发展、同步提升,不断满足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百城提质”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来,我镇围绕加快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聚焦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城镇管理水平提升、居民整体素质提高等重点工作,实施一批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的民生工程,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高。
(一)加强组织领导促提质
完善由镇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负直接责任的领导责任制,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背街小巷的综合整治工作当中,到各社区(村)经常性开展实地走访活动,增强综合整治工作的督导力度,切实加强对全镇提升城镇建设管理水平工作的领导。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各社区(村)以社区(村)“两委”班子成员为主体相应成立专项工作组,负责组织、监督社区(村)环境治理治理工作。制订背街小巷日常管理制度,厘清镇、社区(村)两级的主体责任,构建了“镇级总体抓、社区(村)级具体办”的责任体系。(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提质
大力推进背街小巷硬化、绿化、亮化项目,高标准提升提质一批老旧街区和背街小巷建设质量,争取背街小巷硬化率、亮化率、绿化率显著提高
加快实施背街小巷内涝积水点整治,完善排水、污水管网建设改造,组织各社区(村)积极对堵塞排水、污水管道进行疏通,消除易涝点,对背街两侧排水渠进行清淤1.3公里。
大力实施厕所革命,彻底解决辖区内公厕基本清洁设施不齐全、环境条件差的问题,整体提升背街小巷公厕的环卫保洁水平。对辖区公厕进行常态化管理,配齐配全清洁设施,由环卫工人专人管理,确保厕所干净无异味。
(三)健全城镇管理体系促提质
加强对环卫队伍管理,由各社区(村)组织专人负责,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及时更换老旧环卫清扫工具,配齐垃圾收集箱、垃圾运输车等环卫设施,完善垃圾社区分散收集、镇集中组织清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对辖区环卫工人进行培训,配齐配全环卫设施,及时更换老旧清洁工具。
强化环境卫生治理,不断创新环卫保洁模式,集中解决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等重点部位积存垃圾、卫生死角、乱贴小广告等突出问题,清除垃圾400余车1200余吨。
(四)提升居民整体素质促提质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环保意识。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以开展环保进社区、进学校等活动为重点,采取发放环保宣传页、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开办专栏等多种形式大力普及环保、生态文明方面的知识,在全镇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充分发挥社区(村)的管理作用。以社会管理创新为抓手,促进居民素质提升,有计划地对居民进行思想道德、环保意识、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教育培训,广泛发动群众整治社区环境,深入开展文明小区、文明楼道、文明家庭创评活动。
二、存在的问题
我镇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基础薄弱,城镇建设起步迟,融资困难,人才缺乏,征地拆迁难,日常管理欠缺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和完善。
(一)认识站位不高,工作思路不清。个别领导干部对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重大战略意义认识不清、重视不够,没有把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作为提高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拉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和重要抓手,对于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应该干什么、重点抓什么、怎么去推动没有准确的概念,简单地认为百城建设提质就是一般的城镇建设,缺乏系统规划和深入研究,对生态宜居、产城融合、内涵发展、特色塑造、文化传承等要求落实不够,存在重地上轻地下、重外表轻内容、重建设轻管理等误区。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大多缺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专业知识,工作指导和协调还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二)规划引领滞后,项目谋划不深。目前全镇规划体系尚不完善,与上级要求有很大差距,规划的引领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发挥。即使已经完成的规划,也大多是仅仅考虑空间布局和使用功能,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没有进行有效衔接,城乡总体规划与各专项规划、城镇设计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各专项规划之间也有不匹配的情况,特别是在文化挖掘、特色塑造、配套设施等方面缺少整体思考。在项目谋划上,基础设施类多、公共服务类少,大拆大建多、修葺完善少,经营性项目多、公益性项目少,没有很好地遵循百城建设提质“内涵提升”的核心理念。
(三)融资渠道狭窄,持续投入不足。缺乏投融资专业人才,缺乏科学的融资规划,融资能力不足,依然习惯于依赖财政投入和银行贷款,对省财政厅明确的六种融资措施学习不透、研究不深、对接不多,缺乏市场化运作手段,投融资渠道比较狭窄。特别是对ppp模式和棚户区改造政策性贷款缺乏全面了解和运作经验,不能充分利用、有效融资,已经启动的项目也往往面临资金难以为继的问题,有成为半拉子工程的危险。随着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深入推进,资金供需的矛盾不断凸显。
三、推进“百城提质”工程意见建议
(一)构建规划体系,实现科学引领。规划是实现发展要素优化配置的载体,对城镇的发展具有指导性、引领性作用,我们的规划体系,一是要划定出不能实施建设的生态空间和基本农田,把水面、绿带、耕地保护起来;二是要划定城镇边界和发展方向,明确人口集聚区域和规模,在各类专项规划中摆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在城镇设计中体现特色、展示风貌、提升形象;三是控制土地开发强度,尤其老城区,原有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已不能满足现有人口的需要,要降低容积率,避免人口膨胀、不堪重负,老旧住宅区群众的居住条件尽可能通过增加配套、完善设施、强化管理的渠道解决,实现内涵提升的要求。
(二)精准运用政策,破解资金瓶颈。目前国家对于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我省还专门对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量身定做”了一系列倾斜政策,政策效应叠加释放,为我们的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要准确把握大势,抢抓发展机遇,切实用好政策,着力破解瓶颈制约,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对于百城建设提质的促进效应。同时,要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纳社会资本参与百城建设,推进ppp模式,在政策范围内试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多举措融资,破解资金瓶颈。
(三)突出项目抓手,提高承载能力。要利用好百城建设提质这一难得机遇,梳理谋划出一批惠民生、打基础、管长远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兼顾地上和地下、新建和改造、商业和公益、产业与生活。一是突出品质提升,切实做好“水”、“绿”两篇文章,构筑城镇绿色生态体系,以水润城、以绿荫城,建设秀美宜居城镇;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大力推进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全镇承载吸纳能力;三是改善公共服务,加快推进体育、卫生、教育等领域重点项目建设,完善教育卫生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医疗、教育牵动水平,增强城镇吸引力、带动力。
(四)实施精细管理,打造宜居环境。一是按照“疏堵结合、标本兼治、长效管理”的原则,重点整治沿街门店店外经营、流动商贩占道经营、机动车辆乱停乱放、沿街道路乱牵乱挂、小广告乱贴乱画等不文明行为,通过整治达到环境整洁、秩序良好,交通规范、道路通畅的目标;二是进一步强化城镇环卫软硬件建设,加强环卫队伍管理,及时更换老旧环卫清扫工具,完善垃圾社区分散收集、镇集中组织清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三是强力推进污染攻坚,持续加大扬尘污染防治,对于施工工地、拆迁工地、渣土清运等薄弱环节,细化标准、铁腕整治,严格落实,有效降低扬尘污染,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为百城建设提质提供环境容量。
过去精彩纷呈,未来美景可期。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既是重大发展机遇,更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我镇坚持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上来,克难攻坚、务实奋进,掀起百城建设提质工作热潮,加快改善城镇形象和人居环境,提高我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