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细胞的癌变教学反思 细胞的癌变教学过程(五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细胞的癌变教学反思 细胞的癌变教学过程篇一
细胞的癌变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2)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3)通过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从课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1)结合本课内容,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2)资料分析与讨论式教学相结合:组织和引导学生根据课件出示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致癌因子的种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癌症的致死率高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细胞癌变的关注,从而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2)通过致癌因子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吸烟的危害,以及增强爱护环境的意识。(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美,从而感知生命的珍贵。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2、致癌因子。教学难点:细胞癌变的机理、自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教学方法:导学案教学法,讨论法,讲解法
四、课前准备:1.教师:有关课件的制作
2.学生:预习本节课,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的内容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你们知道威胁人类健康的“四大杀手”吗?以此作为引言。看图片,图片上是熟悉的艺人或其他名人是癌症患者,然后问学生他们死于那种病?然后出示“我国癌症死亡人数不断增加”的坐标图,从而激发学生对癌症的关注。
2、师生互动:
1)引出——癌细胞的概念,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概念,教师解释说明,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课件出示三则材料,让学生讨论分析“正常细胞与癌细胞有什么不同”,从而得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3)学生讨论“人群中哪些人易患癌症”,从而引出致癌因子;展示不同环境下的致癌因子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总结、归纳致癌因子的种类,并逐步掌握常见致癌因子; 4)由“致癌因子为什么会导致细胞癌变”来引出细胞癌变的原因,老师再进一步讲解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概念;讲解原癌基因抑癌基因与癌症的关系。
5)由“癌症是否是不治之症”引出癌症的诊断和治疗;结合实际情况,介绍近年来本校教师或教师家属患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等,体验并重视癌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重要性,并比较多种诊断和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展示“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八大警号”作为人们考虑癌肿早期征兆的参考;
6)鼓励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以后为人类战胜癌症作出贡献。
7)引导学生看视频并阅读教材p.125“问题探讨”讨论得出癌症的预防措施和如何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出癌症的预防;引导学生阅读课件资料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防癌”,从癌症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分析讨论得出“病从口入”也适用于癌症;课件展示“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全球十大垃圾食物 ”,学生举例哪些做法会增加患癌症的机会或预防癌症;课件展示“日常抗癌食品”、“吸烟的危害”图片,鼓励学生自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课堂小结:以知识纲要的形式进行。
4、随堂练习:课件展示练习,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师生共评,指正错误。
5、板书设计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一、概念
二、主要特征
三、致癌因子
四、癌变的机理
五、癌症的预防和治疗
细胞的癌变教学反思 细胞的癌变教学过程篇二
细胞的癌变 【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初步学习了有关癌症的知识,但是没有深入到细胞的癌变机理的水平。学生在理解癌变的机理时,其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会相对比较困难。本节内容为新教材高一上册末尾节内容,学生通过半个学期的高中生物的的学习,认知结构已基本形成,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学习动机有一定的内在信念,认知活动能更里明显增强,故在教学中,应该重点启发学生自主探究。通过结合现实生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2)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
2)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生命的运动性,体会内因和外因对生命进程的影响。
2)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性问题,和人类健康问题。
【教学重点】
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2、致癌因子
3、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防癌 【教学难点】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区别 【导入】
播放视频《数字癌症》,使学生产生共鸣,癌症很可怕,是威胁人体健康的头号杀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攀升的趋势。同时使学生感受到坐在课堂上学习的幸福,并进而引发学生对癌症的好奇,我们之所以谈癌色变,往往由于我们对癌症知之甚少,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战胜这个强大的敌人我们必须了解它,今天我们目标就是要了解癌症,进而寻找预防和治疗癌症的方法。
界定肿瘤和癌症,癌症不等同于肿瘤,恶性肿瘤可发展为癌症。
癌症由癌细胞大量增殖引起,癌细胞又是如何形成的? 【癌细胞的概念】
细胞正常生命活动包括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细胞分裂产生相同细胞增加细胞数目,之后一部分细胞由于分裂次数增多而衰老,一些细胞开始分化:正常分化使细胞种类增多产生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有的细胞由于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不能正常完成细胞分化,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过渡: 通过癌细胞的概念可获得三方面知识:
1.影响癌细胞形成的因素--致癌因子。
2.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3.癌细胞的特点是什么--连续进行分裂、恶性增殖。
接下来就这三个方面来展开学习。【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a)分析资料一,对比正常细胞和海拉宫颈癌细胞分裂情况得到第一个特征 特征一: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
b)分析资料二,对比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形态得癌细胞的第二个特征 特征二: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c)分析资料三,了解癌细胞能够扩散和转移过程
特征三:癌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糖蛋白等减少,癌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易在体内扩散和转移。
过渡:什么是致癌因子,引起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有哪些? 【致癌因子】
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指辐射:如紫外线、x射线、核辐射等
(学生活动)思考历史上由于核辐射造成伤亡的实例,与同学分享。
化学致癌因子,无机物:砷化物,铬化物,镉化物等;有机物:黄曲霉毒素,亚硝胺,烯环烃等。
(教师展示一些含有致癌物质的食品)
病毒致癌因子,能使细胞发生癌变的病毒,如rous肉瘤病毒等
(学生讨论)自己和家人生活中哪些做法会增加患癌的机会,与同学交流分享。【预防癌症】
预防癌症--远离致癌因子,可从饮食、生活习惯、环境因素和精神状况四个方面分析: i.饮食上不吃发霉变质的食物,少吃高脂肪食物、少吃或不吃油炸类、烧烤类食物,不喝反复煮开的水和汤。多吃蔬菜水果、胡萝卜、大豆及动物肝脏等防癌食物。ii.生活习惯上,不吸烟不酗酒不熬夜,多锻炼身体。
iii.紫外线强的天气,撑伞外出,防止暴晒;新房装修后空置一段时间排除甲醛污染;pm2.5天气减少外出;雾霾天减少出门。iv.保持心情愉悦,积极乐观。
过渡:有了致癌因子就一定会导致细胞癌变吗?致癌因子只是外因,内因是什么? 【细胞癌变的内因分析】
正常细胞中含有与癌症有管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原癌基因控制细胞周期,调节细胞正常生长和分裂;抑癌基因抑制细胞不正常增殖。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原癌基因激活形成癌基因,抑癌基因突变失去抑制作用。导致细胞发生癌变。
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原癌基因被激活。【癌症的治疗】
由于癌症早期不表现出任何症状,难以及时发现,故生活中最好定期体检,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癌症的诊断:病理切片的显微观察、ct、核磁共振、癌基因检测等手段。癌症的治疗: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展望】
随着科学和医学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人类终将战胜癌症。【知识点总结】
细胞的癌变教学反思 细胞的癌变教学过程篇三
《细胞的癌变》教案
宝塔高级中学
赵娟娟
一、教学时间:2017年5月20日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癌细胞的特征和危害; 2)了解致癌因子与致癌原理; 3)讨论癌症的治疗与预防。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2)提出问题的能力; 3)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关爱癌症患者;2)关心社会;3)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教学重点
1)癌细胞的特征;2)致癌因子
四、教学难点
与癌症有关的基因(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五、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收集与癌症有关的资料,可通过上网、查报纸杂志、看电视、去医院调查等方式。
[提问导入] 古有“谈虎色变”,今有“谈癌色变”,癌症真的那么可怕吗?
[举例展示] 你知道哪些公众人物是因为癌症去世的吗? 肿瘤就是癌症吗?1、2、3、4、[阅读课本] 先通过阅读课本解决有关问题。
1、癌细胞及癌细胞的特征:
1)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变成球形;3)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提问与讨论] 还有哪些特征?癌细胞的危害是什么?
为什么谈癌色变呢?
癌细胞结构的特征与危害的关系是怎样的? 哪些因素可导致癌症呢?
2、致癌因子
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指辐射,如紫外线、x射线。化学致癌因子:主要指能致癌的各种化学物质,如亚硝胺、苯、还有尼古丁,香烟中有20多种致癌的化学物质。
病毒致癌因子:主要指能使细胞发生癌变的病毒。还有其它生物也能使细胞发生癌变,如某些寄生虫。
致癌因子为什么会导致细胞癌变呢?
3、与癌症有关的基因
原癌基因: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的基因。抑癌基因:阻止细胞不正常增殖的基因。
[讨论]
用比喻描述:致癌因子与癌基因的关系。[问题] 为什么老年人患癌症的概率高?我么们身边有哪些致癌因素? [及时练习]
4、癌症的预防
联系癌细胞的特征与致癌因子讨论癌症的预防 1)远离致癌因子。
2)健康的生活方式:从工作与学习方式、吃、喝、玩、抽烟、性格与心理、锻炼身体等方面讨论。
5、癌症的治疗
联系癌细胞的特征讨论癌症的治疗
[问题与讨论] 所有的癌症都是绝症吗?怎样治疗癌症? 1)手术切除 2)化疗法 3)放疗法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研究性课题(任选一题)1)生活方式与癌症; 2)饮食与癌症的关系; 3)家庭装修与癌症。
细胞的癌变教学反思 细胞的癌变教学过程篇四
细胞的癌变说课稿 各位老师、给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细胞的癌变》,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细胞的癌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中第四节的内容,也是第一册的最后一节内容。本节内容编排在“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正常细胞的生命历程”之后,详细讲述了癌细胞的特征、致癌因子、致癌机理等内容,是细胞部分知识的延续和补充;同时本节内容与当今科技发展热点问题有密切联系,为后续现代生物技术专题的学习奠定基础。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以及课程标准的要求,将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设为本节课的重点;致癌机理较为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将其设置为本节课的难点。
本节内容贴近日常生活,课时安排1课时。
二、说目标
基于上述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学生目前的认知结构,我设置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癌细胞的主要特征。(2)了解致癌因子的种类。
(3)明确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区别。
2、能力目标: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强化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细胞癌变》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癌症的危害,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在将来的生活中更加珍惜、热爱生命,采取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
三、说教学方法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为了能顺利达到教学目标,我将主要利用讨论法和引导发现法突出重点,利用多媒体技术以事例、图片等方式进行引导和启发,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讨论、等自主得出结论,通过细胞癌变过程的动画演示,突破教学难点。
本节知识较为简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利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科学探究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特点,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
1、新课导入: 我引用名人患癌事例,既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又引起同学们对健康的关注,这样学生对于癌症就有了自己初步的思考和认识,从而将学生引入至课堂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2、新课讲授:(1)癌细胞的概念
本知识点在课程标准中没作要求,因此,通过癌细胞的图片展示使学生获得对癌细胞的直观认识,从条件、实质、表现结果进行分析,使学生对癌细胞有初步的了解,为后面的重点内容癌细胞的特征打基础。
(2)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该知识点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内容相对较为简单,通过癌变细胞与正常细胞图片的比较,提高学生识图、归纳和表达的能力;通过“海拉细胞”的讲述,激发学生联想,引起学生兴趣;投影相关动画,如癌细胞的扩散等,使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同时为课堂增添趣味,使癌细胞特征直观的映入学生脑海中。(3)细胞癌变的原因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内容,然后展示细胞癌变的流程图及细胞癌变过程的动画演示,化抽象为形象,从而得到突破。最后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老年人易患癌症,进行知识深化,并引导学生关爱老人,有利于提升学生道德品质。
举例生活中不良习惯可能导致各种癌症,使本节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同时引出下一个内容:致癌因子。(4)致癌因子
该知识点相对简单,我利用图片和事例结合,让学生了解致癌因子的种类。然后让学生自行交流、讨论,我们身边经常接触的有哪些
致癌因子?对我们生命健康的影响?紧扣下一个知识点,我们该如何预防癌症?(5)癌症的预防
作为本节课补充的一个最重要内容,且与生活息息相关,我采用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总结的方法,从生活各方面总结出保健良方,既对知识有很好应用,又体现对生命的热爱。(6)癌症的治疗
本知识点,我主要通过对现代医疗技术的介绍和图片展示,告诉同学们,癌症不是不之症,在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愉快的心情,能降低罹患癌症的风险。
3、课堂小结及巩固练习
基于以上的新课的讲授,我将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本堂课的 重难点知识,如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致癌因子及细胞癌变的原因,然后进行一定的习题巩固,如判断题:人体所有细胞中都有与癌变有关的基因,以及相关的选择题和判断题的练习。板书设计
一、癌细胞的概念:
二、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三、细胞癌变的机理
四、致癌因子
五、癌症的预防
六、癌症的治疗
细胞的癌变教学反思 细胞的癌变教学过程篇五
细胞的癌变
姓名:陈鑫
学号:1111602101
班级:生物工程1111 摘要
过去的50 年, 癌变的体细胞突变理论为主流, 尽管取得了不少成果, 但肿瘤防治未获重大突破, 提示该工作假说存在问题, 根据肿瘤表遗传学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1)癌细胞起源基本上错了, 不是每个体细胞, 很可能仅是干细胞或早期祖细胞;(2)不是每个癌细胞,很可能仅有癌干细胞才有增殖和转移的能力;(3)癌变机制对了一半,不仅有突变、而且有表遗传学改变。上述理论上的突破,必将为肿瘤防治的突破带来新的机遇。
关键词
肿瘤; 体细胞突变; 癌变机制
正文
近五十年来癌变的体细胞突变理论占主导地位,认为癌是体细胞突变积累的结果,尽管在理论上取得众多成果,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另一方面,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肿瘤临床治疗未能取得重大突破,在过去几十年4 种常见的癌:肺、乳腺、结肠和前列腺癌转移患者的生存率几乎没有显著改变,反思中不断有作者提出质疑。近十年来随着肿瘤干细胞理论和表遗传学等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体细胞突变理论面临严峻的挑战。
1.基因组不稳定性
癌症是由提供恶性表型的一系列癌相关基因突变所引起,而基因组不稳定性被认为是提供突变积累的内在关键机制,促进并加速肿瘤的启动和演进,因此认为它是癌变的动力。基因组不稳定性可大致分为与增突变表型相关的微卫星不稳定性,以及与总染色体畸变相关的染色体不稳定性。染色体不稳定性是体细胞肿瘤抑制基因和原癌基因突变积累的典型途径;种系的dna损伤反应蛋白基因的突变和cin途径,显著地增加了患多种遗传性癌综合征的风险。染色体不稳定性是大部分癌症基因组不稳定性的主要形式是癌症和癌前疾病的重要特征。根据目前研究主要与下列途径或过程异常有关:(1)有丝分裂关卡在维持基因组稳定性中起中枢作用,当动粒-纺锤体附着有缺陷,有丝分裂失去纺锤体关卡的监测,直接进入后期,引发染色体畸变;当中心体扩增,引发多极有丝分裂,产生非整倍体;(2)端粒的长度和端粒酶的活性对维持秩序染色体结构也起重要作用,并有促进或抑制肿瘤形成的作用;(3)细胞周期中的激酶基因组稳定性中也起重要作用。微卫星不稳定性由错配修复缺陷缺陷引起,其特征是因聚合酶在整个基因组微卫星位点的滑动,引起的串联重复单位数量的增减,使重复序列长度发生变化。具有这类特征的肿瘤显示增突变表型,是dna修复基因灭活的结果。
遗传学异常同样可以引起基因组不稳定性,这是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沉默相关肿瘤抑制基因表达的结果。积累的资料表明,表遗传学异常改变常是癌变过程之前的早期事件,如hmlh1高甲基化沉默其表达,引发基因组不稳定性,并可能是15% msi相关的、散发性大肠癌的病因因素。
2.单倍体不足与“两次击中”理论
人群中罕见的遗传性家族癌综合征,是由高外显率肿瘤抑制基因的一个等位基因种系缺陷所引起,如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易感基因rb1的种系缺陷,使它们存在于携带者所有的体细胞中,根据knudson’s“两次击中”的理论,还需另一个正常等位基因发生突变、缺失或高甲基化,rb1肿瘤抑制基因的功能被灭活,这个体细胞才可能启动癌变过程。这类基因突变表现为相关癌的高外显率,以及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征;另有一些与dna修复反应蛋白基因缺陷相关的家族性癌综合征,表现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征。
近年来研究表明,肿瘤抑制基因等位基因不总是完全显隐性关系,当一个等位基因不足以提供两个野生型等位基因的全部功能时,就发生单(倍)体不足或单(倍)体功能不全的现象,但不是绝对的,可能是部分的或完全的情况,这取决于组织类型、其他上位相互作用和环境因素等。单体功能不全的肿瘤抑制基因,一次击中即可诱发肿瘤发生。这是对“两次击中”理论的修正,深化了对癌变机制的认识。
3.癌基因成瘾性
近年来癌基因成瘾性的研究受到关注,积累的证据表明,某些特定的肿瘤细胞需要很高活性的癌基因才能存活,在这个意义上癌细胞成瘾了;尽管人癌形成可历时数十年,积累很多基因的遗传学和表遗传学改变,然而在一些肿瘤的研究发现,只要一个或少数几个上述基因的异常被逆转,就能显著抑制癌细胞生长,在一些情况下还可改善患者的生存率。癌基因成瘾性的概念的引入,主要是强调某些癌为了维持其恶性表型对一个或少数基因的显著依赖性,这有助于研究、制定新的肿瘤治疗策略。
4.驱动突变与过客突变
近年来肿瘤基因组测序和重测序的研究表明,大部分人类肿瘤存在数千基因的突变,这是癌细胞基因组不稳定性和增突变表型,以远超过正常细胞基因突变的速率,发生突变及其不断积累的结果。进一步研究揭示,在大量的体细胞突变中,其中大部分突变是在正常或癌细胞dna复制和细胞增殖过程中产生的,功能上为中性,不被选择,不参与癌变过程有如“过客”,称之为“过客”突变;而驱动突变能提供所在细胞的生长优势,是肿瘤发生的病因因素,能被正选择,驱动正常细胞向增殖癌细胞的转化。已有多肿瘤、大量标本的系统的癌基因组的测序研究表明,肿瘤演进过程多样,与肿瘤发生相关的基因比以往预测的数量更多,有证据表明约120基因的驱动突变在研究的癌症发生中发挥作用。如何在癌细胞的大量突变中,区别驱动突变与过客突变,已成为即将实施的大规模癌dna再测序计划的关键。因蛋白质激酶与肿瘤发生高度相关,并可能是癌细胞内显效的治疗靶位,故有作者研究了这类基因的改变对癌起动和演进的影响,这些有助于理解癌变机制和设计个性化治疗,即靶向个性化的独特的突变谱;近有初步报告显示,能在蛋白激酶中区别这两类突变的方法,这一领域研究进展值得关注。
5.癌基因组筛查与突变组合模式
肿瘤的恶性表型不是由个别基因决定的,而是许多基因协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应筛查癌基因组突变,研究癌变相关途径间的协调,成为理解癌变机制的关键。基因组技术的进步,使这类研究成为可能。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参与癌变的突变基因是由少数常见突变基因和许多罕见突变的基因组成;虽然任何肿瘤突变基因数有限,因有大量的罕见突变基因存在,使甚至同一类型的两个肿瘤间有很大的异质性。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个别肿瘤对化疗的反应有时有很大的差异。在癌变过程中频发突变的是原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它们参与细胞周期调控、信号传导和应激反应等过程;不同组织来源癌的突变组合特征是异质的;一些在不同途径起作用的基因可在同一癌症中发生,而在同一途径起作用的基因极少在同一标本发生突变。这些显示了在癌变中体细胞基因突变的组合模式,这为进行中的癌基因组计划提供指导性信息,同时亦提示癌变类似于达尔文学说的进化过程。在不同癌标本中突变间的相互关系显示了突变事件的时序和途径间的联接,这些有助于鉴定治疗的靶向;进一步途径分析提示,大量癌相关基因的功能集聚在少数信号途径中,这就是简化的癌变机制的图象,并使靶向治疗癌症有可能性只要针对失控的信号途径本身,而不是个别突变基因。
参考文献
张旭,“细胞的癌变”教学组织。《生物学通报》-2012年 张英华,细胞的癌变及肿瘤的产生与治疗。《学周刊:c》-2012年 刘艳敏,谈《细胞的癌变》的教学设计。《考试周刊》-2011年 严金来,“细胞的癌变”的教学设计。《中学生物学》-2010年
陆劲松 施达仁等,细胞周期相关因子与乳腺细胞的癌变及生物学特性的相关性
研究《中国癌症杂志》-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