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小品既有又有(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科学小品既有又有篇一
——有感于特级教师姜茗芳执教《太阳》
余姚市东风小学教育集团
叶建松
语文课欲开学生“胃口”,一定要讲究它的味,即要有“语文味”。“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以前不少语文老师不太重视说明文教学,或认为说明文呆板、枯燥,或认为说明文通俗易懂,不值得花什么工夫去钻研,去讲解。也有个别老师把说明文教学上成了常识课,语文味尽失。现在,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敢于把说明文搬上公开课、展示课的舞台,让我们有机会在名家的课堂上去解开一个个心中的迷团。最近,我有幸参加了“江浙沪第三届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与观摩”活动,其中特级教师姜铭芳老师执教的《太阳》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让我们走进姜老师的课堂,细细地去品一品《太阳》里投射出的浓浓的语文味。
一、比较品评,感知文体特点
说明文教学如何“识文辨体”,姜老师在执教《太阳》一课所用得“比较法”则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
课始,姜老师就出示巴金的《海上日出》片断,教师满怀深情地朗诵了这段优美的文字后,让学生畅谈感受,学生有的说很美,有的说很生动。说完让学生自由朗读感受文字的优美,他们一个个沉浸在文章优美的“画面”中。那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也,如此品味,实则在学生心中树立了一面镜子。接着,姜老师话锋一转:“那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太阳》,它的语言又会给我们什么感觉呢?大家走进课文好好地念一念,感受一下。”学生兴致盎然地自由朗读了课文之后不约而同地有了这样的感受:整篇文章感觉硬梆梆的,很单调。于是,姜老师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感知《海上日出》是篇写景散文,而《太阳》是一篇说明文,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姜老师开课即选了巴金的《海上日出》这样的美文让学生感受,通过与《太阳》的一番比较,引领学生发现两者在体式和风格上的明显差异,《太阳》的对象是自然界,而《海上日出》的对象是人化了的自然。《太阳》的注意力在太阳身上,而《海上日出》的目的则是最终转移人们的视线,对太阳的诗意描述中引领出一种属于人的“精神”。没有说教,也没有灌输,就在姜老师看似不经意的安排中,学生通过比较明白了:什么叫科学家,什么叫文学家;什么是科学小品文,什么叫真正的文学散文。
二、探究感悟,了解说明方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特点,了解文章的基本方法。” 说明文的教学不仅仅要使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所了解,更主要的是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学习,明白课文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说明介绍的,懂得如何阅读这类文章,为写作这类文章打下基础。因此,了解说明方法应是说明文教学的根本。《太阳》一文运用的说明方法很多,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等方面的知识,说得既通俗又具体,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在教学中,辨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很容易,理解说明方法的表达作用,则需要联系所说明的事物特征去感悟、品味。
课堂上,姜老师成功地扮演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引领学生探究、感悟,从语言文字中捕捉说明方法,了解说明方法。在梳理课文内容之后,姜老师亲切地说道:“你觉得课文哪些地方写得不错,就在那个地方打上一个五角星。”这些教学步骤与手段将枯燥的说明方法的学习融化在语言文字中。学生迅速地捕捉到文字的脉搏,将文中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及用词准确的句子找出来,姜老师随机引导学生将说明方法提取出来,并由学生板书、小结。在此过程中,姜老师对说明方法表达作用的点拨相当精彩,其中当学生说到“课文还形象地把太阳的温度写出来了,他说太阳的表面温度有6000度,让人一听就感到很热”时,姜老师顺水推舟:“你怎么会感到热?6000度,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有的说:“夏天,30几度就很热了”;有的说:“钢铁碰到都会变成汽。”一个抽象的数字,通过意、象的转换,变成了具体形象的画面,学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它的表达作用。如此,姜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自读、探究、感悟来体会作者使用说明方法的精妙之处和文字巨大的表现力,领悟语言准确、生动、简洁之美,可谓匠心独具。
三、朗读品味,感受语言特质
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担心学生不能深刻地理解课文,所以抓紧时间用来讲解课文中所谓的知识点,这样,只会剥夺学生主体参与的机会,往往事倍功半。学生对字词的敏感主要是读出来的,所以如果教师能通过恰当的语言进行引导,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领悟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准确和科学性,效果比单纯地分析课文要好得多。
在学生初步了解了课文所用的说明方法后,姜老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3自然段,从读中感受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并布置朗读任务:把特点通过读表现出来。由于之前学生对文章的特点和表达方式有了初步直观的认识,因此,学生在朗读时已触摸到文字的“温度”,自己的感情也自然流露在朗读中。在学生朗读时,姜老师又巧妙地对语言特点进行点拨。如当学生读到“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3000倍”时,姜老师适时地点评:“你读的时 2 候什么感觉?(生:很热)是啊,读得我浑身都冒汗了,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到文字中,这是朗读的艺术,很好。”当学生读到“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可大得很,要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学生朗读时突出了数字)姜老师说:“你读的时候注意了什么?(生:注意了太阳的大)所以我也听出了你注意了那些数字,通过读重音来强调,这也是一种朗读的技巧。”随后,姜老师还通过让学生同桌互读、互评的方式,通过师生合作读的方式让学生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质,理解说明方法的表达作用。
一个数字,一个举例,一个比方,都在学生在朗读中成为他们对文字宣泄的载体,再加上姜老师充满人文关怀和激情的点评,让说明文的语言在学生们的朗读中“燃烧”出了独有的表现力。如此,对说明文语言的品质,姜老师并没有停留在枯燥的分析、讲解上,而是让学生通过亲身的体会和朗读品味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既让学生感受了说明文语言的特质,也丰富了学生的语感。
四、迁移运用,活化语言内存
语言积累的充足性是对语言的数量而言的,学生只有在大脑中储备足够数量的语言材料,才能保证运用时随意支取,保证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精练。说明文中同样有一些值得感悟、积累的语言材料。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励学生将新的语言组块加以运用,变成自身的语言。另外,教师如果就内容讲内容,也就难免单调,枯燥乏味,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所以姜老师在带领学生感受“太阳与我们的关系”一部分中,运用了一个补充说话练习,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在学生充分朗读感受课文第二部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后,姜老师及时地出示了:“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却非常密切,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却非常密切,这个补充说话练习。此时,学生在课文中感知到的信息,一下子就有了抒发的平台,学生们将课文中的内容实现迁移,都自然地流露到自己的语言中。但这只是第一个层次,姜老师又让学生联系生活,谈谈课文中没有写到的知识。学生的思路被充分的拓开,纷纷畅谈太阳能在生活中的作用。如此,姜老师以一个说话练习,将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课文的语言已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课文的情感已转化为学生的情感,既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内化了课文的语言。如此,将课文内容的迁移、情感的表达承载在语句运用中,落实在语言表达的积淀中,可谓一举多得。
科学小品既有又有篇二
让科普小品上出“语文味” 《绿色蝈蝈》教学案例与反思
广西南宁市上林县尖岭初中
韦燕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踏进教室):同学们,现在给你们出两道谜语,看哪个同学能猜得出来是什么动物。
1.小小诸葛亮,稳坐军中张;布下八卦阵,捉拿飞来将。(蜘蛛。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
2.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大象!学生的回答更响亮了。)
【设置情境,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师:嗯,看来这些小谜语难不倒我们同学,那今天我们要上的内容也和动物有关系,那就是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写的《绿色蝈蝈》。
(师板书标题《绿色蝈蝈》)
二、学生活动,感知内容
师:大家来读一下这个标题,弄清文章介绍的对象?(蝈蝈)
师:大家见过蝈蝈吗?(见过)
师:那我们方言叫做什么?同学们能告诉我它长什么样吗?
(学生有的以为是蝗虫、有的认为是蝗螂。有的说“绿色”、有的说“黑色”、有的说“褐色”„„)
师:好,那大家一起来看这几幅彩色图,看看蝗虫、蝗螂和蝈蝈的区别。(师播放相关昆虫的幻灯片)
【通过对比,学生发觉蝈蝈和蝗虫、蝗螂有些相似之处,但他们之间是有区别的。】
师:如果让你给同学们介绍蝈蝈,你会介绍什么内容?
生1:我会介绍颜色、介绍它住的地方。
生2:我会介绍它的形状、它的声音。
师:那你能给我们模仿一下蝈蝈的声音吗?
(学生模仿,全班鼓掌)
生3:我会介绍它喜欢吃的东西。
师:那你知道蝈蝈喜欢吃什么东西吗?
生3:蝉,我在树下见过它吃蝉,也见过它吃青草。
师:哦,看来这个同学平时很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那哪个同学能用100字左右来介绍一下蝈蝈的习性?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讨论。(生讨论、动笔)
学生代表发言:蝈蝈有黑蝈蝈、绿蝈蝈、褐色蝈蝈等等,而我们平时见到的蝈蝈是庄稼地里的绿蝈蝈,它有一对眼,三对足和一对灵活的触角,一双黄色的翅膀,身穿绿衣衬衫,爱吃蝉肉,也吃点青草,叫声像蝉,但比蝉的悦耳动听。(学生鼓掌)
师:嗯,看来我们同学对蝈蝈并不陌生。说实在,老师觉得好惭愧,我没见过蝈蝈(其实见过),更不用说听到它的声音了,但见过蝗虫,刚开始我以为蝗虫就是蝈蝈呢,现在知道了并不是这么一回事;在这里你们让我知道了蝈蝈的多种颜色、蝈蝈的声音、蝈蝈喜欢的东西,现在你们就是我的老师。(生开心地笑了)
【创设这样的一个环节,目的是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入新知,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学习这样的科普文章费劲了。创设情境问题,会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舞,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我们的教学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师:刚才关于蝈蝈的知识都是同学们讲的,那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呢?
好,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绿色蝈蝈》这篇文章,自己快速地默读课文,找出在各文段里所出现的生字、生词并根据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看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蝈蝈的哪些习性;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划出你认为重要或者写得好的句子或段落,并在旁边标注理由。
(学生打开课本,开始带着问题默读)
【学生借助自己手中的工具书,还有同桌间的讨论,解决了生字、生词。往下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从文中获取信息—文中介绍了蝈蝈的哪些习性?】
生1:老师,我觉得这篇课文介绍的内容和我们刚才讲的差不多一样,有叫声、有形状,也有它爱吃的东西—蝉肉。
生2:但是我觉得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蝈蝈还喜欢吃很甜的水果、金龟子一类的昆虫,甚至还吃一点儿青草,他比我们知道的多。
生3:其实文中分别向我们介绍了蝈蝈的叫声—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外形—在课文的第四自然段,食性—从课文第四自然段到第九自然段,它们的生活方式—群居生活,在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从学生认识出发回到新知,学生就会很容易地从文本中获取自己所想要的信息来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科普类文章乏味和难以理解了。】
三、发现问题,探究缘由,学习作者的精神
师:刚才的发言中我注意到有个同学说作者比我们知道的多,那你们觉得原因是什么?大家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进行分析吗?
生1:那是因为作者细致地观察、思考总结的原因。如“绿色蝈蝈酷爱甜食”,蝈蝈无法讲话,作者喂蝈蝈很甜的水果,蝈蝈都很爱吃,而蝈蝈在吃蝉的时候,先吃肚子,那里堆积着糖浆甜汁的嗉囊。这些都是作者细致观察、思考总结的结果。
生2:那是因为他对科学负责、热爱和执著的态度。别人在欢度国庆的日子里,作者却没忘记去观察昆虫,如“我独自一人„„”
师:同学们能把问题看得如此的透彻,我觉得你们也很认真地阅读了这篇文章,你们真不简单。所以,只要我们也能做到对自己喜欢的昆虫善于观察,把自己观察到的情况记录下来,那么同学们也就成了“小法布尔”了。
四、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师:好,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先进行自我思考,然后以邻座的四个同学为一组,进行交流,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在旁边标注理由。最后每个组拿出一个句子或段落作代表性发言。
(学生研究讨论、派代表发言)
组1:我们喜欢这一句:“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这句话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细腻地描写了蝈蝈的外形,生动形象,充满感情,使读者仿佛看到了漂亮的蝈蝈。
组2:我们喜欢这一句:“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蝈蝈,把蝈蝈比成歌手,流露出了作者对蝈蝈浓厚、炽热的喜爱之情。
组3:我们喜欢这一句:“蝈蝈是彼此和睦地共居在一起的,它们之间从不争吵。”这句话让我们感触很深,这些小小的昆虫都懂得和睦相处,更何况我们人类呢!而我们有时还不如它们,不是吗?在学校,有些同学为了点小事而打架;在家里,有些人为了点钱而六亲不认„„这不值得我们去深思吗?
师:同学们的体会多么深刻啊。是的,我们人类其实有时候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所以,我们班的同学也应该向这小小的昆虫学习,努力营造一个友爱和睦的班集体环境。
师:在这篇文章里,作者不惜笔墨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字里行间渗透着对蝈蝈的喜爱之情。其实,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还体现在作者对蝈蝈称呼的变换上,大家都可以从书中找出有关称呼变换的词语。(学生找)
众学生:狂热的狩猎者、艺术家、歌手、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
【通过小组合作,让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这个问题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从科普小品中获得一种宝贵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法布尔老人对昆虫世界的深厚感情,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五、通过比较,了解文本的语言特点
师:通过刚才对语言的学习,大家可以拿前面我们同学介绍蝈蝈的语言和本文对比一下,看看有什么异同?(学生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思考)
生1:我觉得本文语言较生动。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文章自然、亲切,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生2:本文对蝈蝈声音的描摹上,生动形象,惟妙惟肖。
生3:我觉得刚才那位同学的介绍用语也很生动,他用了“灵活”、“穿绿衣裳”、“悦耳动听”等。
生4:我觉得刚才那位同学的语言也有平实的,如他在介绍蝈蝈的种类时语言就比较平实。
师:看来同学们在学这篇课文时,不仅做到了眼到、耳到、手到,更重要的是做到了心到。通过这样的比较学习,大家也了解了语言的生动性。那么,我们写作文时,向别人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时,我们就可以模仿文中的写法,把文章变得生动有趣。
【学习语文本质上就是学习语言,要把语文教出“语文味”,就必须引领学生品读语言。所以,在这个环节我让学生拿自己的作品和文本进行比较,交给学生自己去品读、去思考、去表述,通过比较和在对语言品读的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绿色蝈蝈》教学反思】
以前上这篇课文时都是按着上说明文抓特征、讲方法、理顺序、抓语言的规律来上。学生就这样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觉得枯燥没意思,收效也甚微,而自己也觉得上这样的文章索然无味。可在新课程理念(对于科普文章的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懂得如何从文中获取信息)的指导下,我设计并实施了这一课的教学,感触很深。
在这一节课中,从感知文本内容,到品读文本语言,再到合作探究,再到反思,学生们的发言很积极,主动地学习,热情度高涨,与以前的教学状态形成鲜明对比。原因在于,一是我在课堂上改变了自己的观念: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以自己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只是被动地去学习;在这节课中,我创造了一个和谐平等的平台给学生,所以才有了他们在课堂上的畅所欲言,展示自己。二是因为转换了角色:自己放下了“教师是绝对权威”、“教师高高在上”的架势,把自己融入了学生当中,也成了一个学习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自探索,无不体现了一种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因此学生成了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除此之外,我还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离文本的教学原则。通过这篇科普文章的教学,我深刻感受到,原来这样的文章也能教出“语文味”来。
科学小品既有又有篇三
语文课如何上出“语文味”
最近这几年,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承载的非语文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从天文地理到思想品德,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并且冠以美丽的说法——综合、渗透、人文、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一而足。似乎学生一学语文,便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可唯一不能解决的恐怕就是语文本身。
尤其是新课程给出了评价的三个维度,“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后,许多老师往往更多地把目光聚集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着一最高层面的评判,忽视了学习主体的实际状况,忽视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好像教学中涉及双基就不是新课程,其实是打着人文精神的名,行着思想说教的实,把人文精神与思想教育简单地划上等号。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架空文本型——有的老师在草草地让学生了解一下课文之后,就深挖教材中的微言大义,诱导学生亦步亦趋地走向教参中的答案,然后再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所见所闻,从不同的角度来验证由课文所引申出的思想内容的正确、崇高、神圣,最后老师和学生再来一次思想的升华,达到一节课的圆满结束。
目标僵化型——有的干脆在出示教学目标时,有意无意地暗示学生“学习什么什么精神、体会什么什么感情”,在“主题先行”的框架下,让学生带着脚镣跳舞。好像孙悟空再怎么跳,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一样,看上去热热闹闹,其实还是在老师的划定的圈子里翻翻跟头罢了。
人为孤立型——有的甚至专门为“人文”而“人文”,把“人”与“文”割裂开来,不是把语言文字的熏陶渐染与人文精神的潜移默化处理得水乳交融,而是把一节完整的语文课孤立地划成截然不同的几块,语言文字本身魅力的含英咀华却抛在了九霄云外。这与过去的架空分析其实是一脉相传的。大概是受旧时“工具论”影响颇甚,而今非得来个矫枉过正不可。
一、什么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思维和表达,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思想、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语文素养是什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与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
语文素养不是靠分析出来的,而是主要靠读出来的、悟出来的,这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的确,琅琅的读书声,是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朗读是唯一不可替代的融通语言和精神的言语学习方法。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不仅反映在引导学生通过语感实践反复诵读,在认识上、情感上习得和积淀语感,而且更表现在引导学生从炼字的角度品味语言,思考这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言文字,而不用那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理由,从而懂得这样运用语言的所以然,掌握渗透着思想感情的、生动活泼的语言文字。
三、什么是“语文味”
“语文味”这一理念是由广东深圳教研室程少堂副教授在我国学术界首次提出。他认为 “所谓的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一种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中,主要是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
王崧舟老师这样说:“我们要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即‘语文味’。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语文味所指的就是‘这个味’。具体来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精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也有人认为“语文味的最高形式,主要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凭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这样,在长期的濡染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涵养学生优美的文明气质和优雅的文化风度。”
什么是“语文味”
课文中的语言就像沙滩上的贝壳,他们是那么丰富,课文中的语言就像一颗颗发光的钻石,那么精湛,那么引人入胜;课文中的语言就像一杯杯龙井茶,耐人寻味,回味无穷。语言的丰富,语言的精湛,语言的耐人寻味的特点靠什么走进学生的心窝?靠品——品词赏句,要千品万赏。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品词赏句,文章才能真正地理解、感悟和鉴赏;语文课有了品词赏句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课堂中有了品词赏句,才能更好地使读与品赏结合起来,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一句话,“语文味”是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老师们不必争论它们谁主谁次的问题,而是要讨论如何使他们和谐发展,如何使我们的课堂“语文味”更浓些。
三、语文课如何上出“语文味” 1.定位要准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首先要知道哪些东西不属于语文。语文课不是政治课,语文课不是德育课,语文课不是审美教育课,语文课不是纯粹的思维训练课,不是花哨的综艺活动课,语文课不是天文地理课或其他自然知识课,语文课也不全是语言课、语文知识课或文学课。无论把语文课上成上述单纯的那一种课,都与语文味是背道而驰的,或者说不是我们所提倡和期待的。所以,千万不能出现泛语文化、超文本化的教学。
2.思路要明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语文教学要防止陷入机械化、程式化的境地,必须要处理好三组关系:
(1)要注意处理好知识的传授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新课标中虽然明确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但并没有否定语文知识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所以字词的教学、知识的积累、语言的分析等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2)要注意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之间的关系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文本的过程,是由静态转化为动态的过程。在对话的过程中,由于主体(教师、学生)的差异性,解读的结论可能是千差万别的。
(3)要注意处理好过分地肢解文本、咬文嚼字与一味地架空文本进行道德教化之间的关系
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趋向是基于传统教学中过分突出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突出了工具性的一面,而忽视了人文性的功能,有时甚至有把学生异化为训练的机器的倾向。
3.过程要实
要教出语文课独特的美感。语文编排了大量文质兼美的典范文学作品,这些作品生动地反映了自然美、生活美、社会美、精神美和语言美,有丰厚的审美内涵,教师应运用独特的视角,激发学生超越于知识之上的智慧、灵感、激情、创造性及生命活力。具体地说,首先,要努力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自身特点的前提下,想方设法使个人的语文特色在课堂凸显,教出个性美,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如有的教师个性豪放,慷慨激昂,那么在教学中,就上出情来,教出意来,让学生在浓浓情意中得到陶冶。有的教师见多识广、博学多才、妙语连珠,那就上出理来,上出趣来。一句话,能创新的创新,能幽默的幽默,能煽情的煽情,什么都不能的尽量真诚,也一样可以打动人。
其次,语文课要教出并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思路美与文化美。在语文课其乐融融的氛围中,教师要教得神采飞扬,学生要学得兴高采烈,师生双方都要全身心投入。我们可以尝试摒弃一些烦琐的环节,根据教材编写的体例和单元教学的要求,根据每篇课文不同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角度切入。把课堂重点设计为: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跳读品味精美语言,具体感悟生动情节,学习借鉴写作技法,挖掘体验生活哲理„„从而和故事中的人物同喜同悲,与自然社会同呼吸同律动„„一句话,不必每堂课都面面俱到,只求某个点挖深嚼透,真正让学生能有所悟,有所得,有所能。
再次,要用好多媒体这柄语文教学的“双刃剑”。成功的多媒体教学应该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整合后更多的应张扬学科的特性,而不是炫耀游离于学科知识之外的现代教育技术含量。尤其是像语文学科,语言文字内在的情味、意蕴、理趣等必须要靠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联想和想象,在对词语本身的咀嚼、品味中而不是简单地读图、听音乐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所以,一定要更多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等。更何况每位教师都有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都有自己的个性特长,不用多媒体教学有时也能上出优质课。因为
4.教法要活
要善于创设师生互动的教学平台。就现代文教学而言,教师示范讲解一篇,其它的篇目可以考虑由学生分组自主学习和讨论,然后推举代表在班上发言交流学习体会,教师作适当的补充;就文言文教学而言,难度在字词句的理解,学习一篇课文,先分段分任务以组为单位自主学习讨论,接着由一个同学代表本组将本段的内容面向全班同学进行讲解,其他同学可当面质疑,诠释不清楚的或错误的地方再由老师来补充更正;就作文教学而言,教师先给学生的作文打分但不写评语,接着分组交叉阅读同学的作文,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老师打分的提示给每一篇作文写出评语,然后选出最好的作文在班上范读,再请其他的同学对他进行适当的再点评。
这样,以组为单位,开展生动活泼自主的学习形式,让学生热烈地讨论小说的形象、品味散文的意境、诵读优美的诗歌、演绎戏剧的场景等,就能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展示自我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同时也能体会到紧张学习中收获的喜悦。
5.语感为先
千教万教,首先要所谓教出语感,即教出学生对语言的敏感程度,包括对文体、语体和字、词、句的敏感程度。让学生学会通过字、词、句的字面义读出蕴涵在其中的情境义、深层义和象征义。这三者之间,教出对字、词、句的敏感能力是最基础最核心的。
所以,有“语文味”的课堂,“读”是线索,“品”是亮点,“美”是灵魂;有“语文味”的课堂,“平等”是基础,“对话”是手段,“体验”是目的。
6.教师是本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这“语文味”可以是琅琅的书声,可以是对字词句篇的深入揣摩,可以是教师的真情投入,也可以是引经据典的旁征博引……
要使语文课有“语文味”,教师必先有“语文味”。教材钻研要深,课堂语言要美,环节设计要精,教学形式要活,意境蕴味要雅……
要使语文课有“语文味”,教师必须先有“语文味”。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出口成章,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收放自如,那么,这样的课堂不管是预设也好,生成也罢,长期的潜移默化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句话,作为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应该是把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核心理念,要在认真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共同解决主要是来自于学生的有价值的问题,同时能适当借助多媒体以最大限度地放大教学容量、激活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操,并且整堂课能够至始至终把所有学生在这节课中语文能力的有效提升和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结点。
最后,套用李镇西老师的话作为今天讲课的结束语:
“有的课充满了知识与能力的讲授与训练,便被指责为‘语文课的精神荡然无存’;有的课充满了思想与情感的激荡与流淌,便被指责为‘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或主题班会课’。我们当然可以折衷一些或者说‘圆滑’一些,把语文课上得既有知识、能力,又有思想、感情。偶尔上一堂这样‘全面’的课是可以的,但不太可能(至少我不可能)每堂课都如此。”
“评价一个老师的课是否‘语文’,恐怕不能只凭一堂课就作结论,否则所作的结论往往为盲人摸象般的自以为是(我有时正是这样的盲人)。如果所上的课刚好是重点进行知识传授愈合能力训练的,这样的课无疑是语文课;如果所上的课文刚好是侧重于视野的拓展、思维的启迪、感情的熏陶,这样的课也很‘语文’。”
“因此,我们要着眼于整个三年中给学生一生有用的语文素养:知识、能力、思想、感情、习惯、信念、价值观等等,而不是某一堂课的面面俱到。只要是从文本出发,从语言出发,无论训练还是熏陶,都是语文课。管他‘工具’不‘工具’,或者‘人文’不‘人文’”!
在课程改革进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时期,要想重返语文味浓厚的课堂,让我们重温朱作仁老先生倡导的“大三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讲求实效)和“小三实”(扎实,朴实,真实)吧,这也许能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心平气顺、腿脚站稳,让我们不再哗众取宠,从而回归本真的语文。
科学小品既有又有篇四
让文言文上出一点语文味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反思
新课标对7-9年级学段文言文的学段目标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文言文主要是起传承祖国的优秀文化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基本内容是文言文教学的目标。七年级作为起始年级,所选的文言文内容较浅显易懂,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往往是浅文浅教,学生留下的印象不深,到每次段考或者大考中,往往是炒冷饭,拿出来再教,效果不佳。
如何把文言文上得有趣点,上出点语文味?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功底,需要精心的进行教学设计。钱梦龙老师的《愚公移山》、程少堂老师的《咏雪》都给了我很好的示范。现在以《陈太丘与友期》为例,谈谈自己的思考。
在以往的教学中,重点的教学过程往往就是这样:先让学生翻译文章,让根据课文去分析人物的形象,通过分角色读、品,这样一篇课文就结束了。这样的结果是,就课文学课文,是在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学生没有情感的熏陶、文化的积淀、语文技能的提升。
本次教《陈太丘与友期》,我是这样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的:
1、立足于文化去挖掘文本。鲁迅说“《世说新语》是一部名士的教科书”,它记载的是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魏晋尚“清谈”,魏晋的士人追求个性自由的风度。在教学过程中这是一个知识点,要让学生对这段历史有一个初略的了解,这样有助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读的形式多样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反复的引导学生去读。上课伊始,学生自由的读,教师范读(在读的过程中有意读破)、去标点让学生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节奏。这是初读,就有三种形式。再是品读,在引导学生读“非人哉”时,将“哉”改成“乎”、“矣”进行体会,加一点表情进行体会,加一点动作进行体会,这样反复品读,对友人的愤怒之情九把握的更加到位。
3、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将三个人物放在一起品析: 太丘、友人、元方分别是怎样的人?无礼,但追求人格的自由,率真。如何来评价元方最后的表现,在这里设了一个子问题,“如果将在后面加一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而能改,善莫大焉’你觉得合理吗?”,这样就将问题简化了。通过这样品析人物的形象,就能准确的把握世说新语中人物的共同特点:追求人格的自由。这样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就水到渠成地达到了。
总之,文言文的教学也要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要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达成,让学生进行语文实践,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七年级是中学的起始年级,要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科学小品既有又有篇五
让科普类文章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摘 要:本文从科普类文章加强教学“语文味”的必要性入手,通过对科普类文章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从读、写、说三方面调制科普文章“语文味”的具体策略,力求在科普文教学上调制出浓浓的“语文味”。
关键词:科普类文章;“语文味”;语言运用;策略
一、科普类文章加强教学“语文味”的必要性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种有别于其他课程的独特价值就是“语文味”。语文,讲求的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科普类文章被选入语文教材,意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因此教学中既要扬“科普”特色,又要凸显“语文味”。
二、科普类文章教学的现状扫描
科普类文章教学现状堪忧,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模式古板
对科普类说明文的教学,老师们一般都按照“读通课文――了解知识――探究写法――拓展联系”四大教学板块进行。这样的教学久而久之便形成固定模式,就会导致教师教得没激情,学生学得没味道。
2.知识分析过多
不少教师认为教一篇科普类文章,就得介绍清楚科学知识,没有紧扣文本的特点,教学目标的制订不明确,不恰当,本来就没有故事情节的科普类说明文,被老师分析得只剩下概念化的“生动、准确”拓展联系泛滥。执教科普类说明文时,教师会千方百计地拓展该领域的知识,而承载知识的语言与表达方式,则似乎成了附庸之物。
三、调制科普类文章语文味的策略
教学科普类文章应以语文的方式从容地带领学生主动地学习,体现出语文课应有的“语文味”,为学习科普类文章打开一片新的言语天地。有效的方法是,教师提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分利用这些语言材料,让学生积累语言、发展语言、运用语言,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背后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作者思考问题、关注问题、细心观察的科学态度以及知识所折射出来的人文情怀与科学光辉,让课堂找回语文味,扎扎实实地踩在语言文字运用的点上。
1.“读”出语文味
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科普文也不例外,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精心调制。
(1)读懂内容: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n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当他们获得一种新知的时候,就会体验到一种自豪感和愉悦感。
如教学《飞向蓝天的恐龙》,初读第四自然段,要求学生自己读一读,看看在恐龙这个庞大的家族中都有哪些成员。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任务后,有目的地读书,落实知识点,并使每个孩子获得自豪感。
(2)读出情趣:有些科普文是童话、诗歌的题材,如《小蝌蚪找妈妈》《比尾巴》等,语言生动、风趣,是练习朗读的好材料,可以采用赛读、角色表演等方式读懂知识,读出情感,让知识和情感共生。对于语言简练、相对比较枯燥的科普说明文,也可以适度挖掘课文中的情感因素,读出情趣。
2.“写”出语文味
(1)仿写――规范语言:仿写是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学而用之,使之内化为自己的能力的一种有效的途径。比如教学《飞向蓝天的恐龙》中“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引导学生运用总分结构仿写,写出还有其他的恐龙,用上“有些……有些则……”的句式。
(2)改写――内化语言:学生的创造力主要包括那些方面呢?一个方面是创新的意识,也可称为创新的精神。另一方面是创新的能力,主要包括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
(3)补写――丰厚语言:补写要求学生与某一段异己的未竟思维对接,通过对其内涵、意向的发掘和揣摩实现对其消化、认同,并最终按照自己的逻辑使之完整。
3.“说”出语文味
语文学习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其中,我们强化了“听、读、写”,而“说”常常是被忽视的。表达能力是人的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笔者认为,科普类文章语言精练、严谨、准确,也是很好的说话训练的语言材料。
(1)言之有物: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①发展的过程:很多科普文意在传播科学知识,而事物发展的过程往往具有较强的逻辑性;②说发生的原因:在科普文的教学中,要关注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等,要关注各种表现手法的运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科学知识写得有趣、生动、通俗易懂的。
(2)言之有法:在科普文教学中也应该让学生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培养语文实践能力,让语言得以发展、积累,最终达到运用的目的。
(3)言之有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生学习的最积极的因素,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的入门向导。教学中,通过自由练说,同桌互说,上台展示说等,让学生敢去说,乐于说,把话说顺,把话说准,把话说具体。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精心调制,科普类说明文,完全可以上得文味浓浓、趣味多多,学生品得津津有味。
总之,我们抓住科普类文章之“根本”,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准绳,遵循学生学习规律,充分挖掘适合学生学习的语文资源,打破常规思维,运用听说读写的多种策略,扎扎实实地踩在语言文字运用的点上,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进行有效地学习,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11.[2]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3]王平平.让“语文味”洋溢在科普文的教学中[j].新课程?小学版,2008(03)
[4]汪潮.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王琳.谈谈科普说明文的教学[j].小学教学设计,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