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浅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篇一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逐步形成。这种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如在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高度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来医治战争的创伤,克服恶性通货膨胀,摆脱贫困状态,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都起到了显著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规模日益扩大,经济联系日益广泛,经济活动日益频繁,经济结构日益复杂,社会需求日益变化,技术进步日益加快,社会分工和专业化深入发展,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其表现主要有:
一是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的过多过死,企业成为国家机关的附属物;
二是依靠行政手段管理企业,排斥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
三是分配方面“吃大锅饭”,平均主义严重;四是所有制形式和经济方式单一化,一味追求“一大二公”等。这种经济体制使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使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严重压抑,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活力,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必须对这种传统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改革才是必由之路。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改革实践探索的必然结果
要从根本上改革原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就成为必须探索的重大问题,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领导我国各族人民经过14年的探索,逐步认识到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
传统的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原有的社会主义经济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在经济体制方面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二是在经济调节方式上,排斥市场手段对经济的调节。进入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入,使我们逐步摆脱了传统的观念,形成了新的理论认识:
1979年11月,邓小平对这种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他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对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大次代表大会肯定了这种构想。明确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精辟论断,正式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末,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提出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具有重大意义。他经历了漫长的理论变革和实践发展过程,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标志着我国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是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发展;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对我国迎接各种挑战,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发展商品经济、优化资源配置、融入全球化浪潮的需要
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必须具有充分发育和完善的市场体制。计划和市场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而市场方式配置资源要比计划方式配置资源更为有效。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而世界经济的主体是市场经济,我国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就是要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尽快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就必须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紧密接轨。否则,我们就会落后,落后就会挨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时期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以及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们生活水平持续上新的台阶,充分证明,党的十四大确立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完全正确的。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一般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包含了市场经济的一般属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特殊属性。这样的理解无疑是言之成理的。
浅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篇二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战略演变历程
摘要:中国改革的基本内容,是从集中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从1956年9月的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对中国的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到现在,中国的经济改革已经进行了半个世纪,本文的主题,就是对这五十多年来在中国进行的各种改革采取鸟瞰式的分析。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一、行政性分权(1958--1978年)
(一)政策实施背景
1956年9月,中共中央八大一次会议要求按照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精神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并决定从1958年初开始实施。
(二)政策实施内容
1958年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向各级地方政府放权让利。改革的重点是在各级行政机关之间划分权利和利益。在保持计划经济用行政命令配置资源的总框架不变条件下向地方政府层层分权所形成的分权型计划经济体制,和农村的人民公社一起,构成了“大跃进”的制度基础。
1958年经济管理体制的下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下放计划权;下放企业管辖权;下放物资分配权;下放基本建设项目审批权、投资和信贷管理权;下放财政权和税收权;下放劳动管理权。
(三)政策实施效果
由于权利下放,各级政府获得的权利正好迎合了各自的利益,结果造成了经济混乱,经济效率大幅度下降,耗费大量资源所换得的,只是一大堆为了邀功请赏而制造的虚夸数字,经济陷入严重困难。
要摆脱集权的计划经济就是死,分权的计划经济就是乱这一两难境地,唯一的出路就是进行市场取向的改革,建立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但是由于存在社会主义只能采取行政命令配置资源这样的意识形态的障碍,市场取向改革很难在政治上被
接受,于是,进行向地方政府下放计划权利几乎成了唯一可能的改革选择。1960年,中国中央重新实施集中计划经济制度,克服“大跃进”和“反右倾”造成的严重经济困难。恢复经济秩序的同时,集中计划经济的低效率等弊病又都卷土重来,从而进行下一轮的权利下放,导致了经济长时间的混乱。
二、增量改革(1979--1993年)
(一)政策实施背景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开始阶段扩大企业自主权试验不成功、国有经济改革停顿不前的情况下,采取一些修补的办法维持国有经济运转,采取扩大企业自主权的策略。
当国有企业的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陷入困境后,改革主要力量逐渐由城市国有经济转向农村非国有经济方面,寻找新的生长点,成为主流改革思想。这种战略即增量改革战略。
(二)政策实施内容
农业方面,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允许农民根据自愿实行家庭承包制度,中国推行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使农民拥有了自己的财产权利,即土地控制权和收益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中国农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非国有企业方面,从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包产到户”合法化以后,国家对市场经济制度的思想禁锢得以打开,消除阻碍非国有经济发展的思想和政策障碍,集体所有和个体所有的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市场力量在中国市场经济资源配置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对外政策方面,实行对外开放,把一部分具有适宜条件的地区与世界市场联系起来,发挥“后发性优势”,引入竞争力量,加速市场的形成和壮大。同时建立经济实验区,实行改革开放的“地区推进”。
资源配置方面,出现了“双轨制”,即为了使非国有企业能够在计划配置资源的体系还没有被打破的条件下生存,中国作出了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使它们能够通过市场渠道取得原材料等的供应和销售自己的产品,这就是价格和其它方面的双轨制。
(三)政策实施效果
10余年的增量改革,给中国经济带来了高速增长。在1978--1900年的12中,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6%,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1%。同时,“双轨制”的确定,为非国有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准备了基本的经营环境,对非国有经济和整个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起了良好作用。
采取增量改革战略,为的是减少改革阻力,积蓄改革力量,缩短改革进程,最终目标还是建立统一的市场经济体系,因此,改革终归要推进到国有部门。但是,中国并没有抓住时机,没有及时实现改革战略偏向国有经济的转变,导致国有部门改革滞后。
经济体系中的漏洞和体系制度方面的矛盾,威胁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长期的增量改革策略导致国有企业的财务状况日益恶化,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同时,由于国有企业的财务负担和不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中国经济的通胀压力加大。
中国经济命令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制度并存的状态为利用行政垄断牟取私利的“寻租活动”日益猖獗,行政腐败广泛蔓延。
由于户籍、地理、行业等因素的制约,中国在增量改革时期,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社会稳定受到威胁。
三、整体推进(1994年至今)
(一)政策实施背景
长期实施双轨制的改革措施,暴露出很多局限性与消极影响。1984年中国十二届三中全会决议通过改革战略重点转向国有部门,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经营者,完善市场体系,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但是在1986年,放弃转变思路,回到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存的局面,丧失大步改进改革的时机,造成了一系列的经济政治危机和保守思想的回潮。
1992年10月中共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明确提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新改革战略,不只在边缘地带进攻,而且要在国有部门打攻坚战,要求在20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同时进行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外汇管理体制、企业体制、和社会保障体系等重点方面实施改革。
(二)政策实施内容以及纵深发展
改革内容包括: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对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改革科技体制和
教育体制;加强法律制度建设等全方面地进行改革。
为了巩固和深化“整体推进”经济改革,1997年,中国十五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同时,为了保证中国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有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与市场化改革相适应的社会政治改革也开始实施。1997年中国十五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号召。2002年中国十六大进一步提出了推进政治改革、提升政治文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2006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等。
浅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篇三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逐步认识到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实现了又一次重大突破。在漫长的理论变革和实践发展过程中,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我国迎接各种挑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纵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如果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条主线来看,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改革启动和局部试验阶段(1978年到1984年),第二个阶段:改革全面探索阶段(1984年到1992年),第三个阶段: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2年到2000年),第四个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2000年至今)。
第一个阶段:改革启动和局部试验阶段(1978年到1984年)。1978年到1984年,是改革启动、局部实验阶段。这一阶段,改革的重点在农村,农村改革的中心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取代“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制度。城市改革则处于试点、探索阶段,主要是对国企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推行两步“利改税”、厂长经理负责制与经济责任制等。与此同时,其他方面改革的试验也开始起步:废除了农副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不断减少的集体经济和几乎绝迹的个体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兴办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第二个阶段:改革全面探索阶段(1984年到1992年)。这一阶段是改革全面探索阶段,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后来又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从理论上确认了市场机制作用的中枢地位,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奠定了理论基础。改革实践以搞活国有企业为中心环节全面展开。着眼于探索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富有活力和效率的企业体制,实行承包制、租赁制等措施,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同时开放了沿海14个港口城市,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批准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在利用国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来发展中国经济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
第三个阶段: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2年到2000年)。这一阶段从根本上破除了把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确立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为契机,在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方面有了新的突破。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这一阶段的改革仍以国有企业为中心环节,国企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使国有资本逐渐集中到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至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第四个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2000年至现在)。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
定》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对进一步完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2007年,党的十七大也提出了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要取得重大进展的要求。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我国经济制度的转变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因此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解放思想,,加大力度,抓住机遇,突出关键,努力创新,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趋向。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将继续以政府为主导,逐渐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为轴心,以市场化、国际化、法制化为战略目标,使改革有进一步突破。
(一)从总体上看,日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仍以政府主导,自上而下地进行改革,但政府主导不是主导市场经济,而是主导市场化进程,即对市场化进程的推动、调控和引导。同时,政府职能转换基本完成,宏观调控体系不断成熟。转换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是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在多次精简机构的基础上,政府将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进一步转换政府职能,对凡是依靠市场机制能提高效率的事情,都交给市场去办。政府主要在市场失效和主导产业领域中进行宏观调控。政府主导的优点在于减少改革实施过程中的利益协调成本,保证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保证了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有序进行。在我国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我国政府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的能力不断增强,组织协调能力不断提高,为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了重要保证。面对改革中的新形势、新特点,及其艰巨性和复杂性,政府发挥好主导性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新世纪, 中国政府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宏观调控从理论到实践都将形成完整的体系和成熟的经验。
(二)以社会保障体系为主要内容的配套改革将有决定性的进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重要指导思想。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大的决心加快推进改革,形成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配套改革是实现体制转换的重要条件。覆盖全社会的养老、医疗、失业、救济等社会保障体系将进一步发展。
(三)经济体制改革将深度市场化、国际化、法制化。中国改革,一开始就要求在经济活动中逐步引入市场机制,走市场取向的改革之路。30年来,我国的市场化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但是,改革的任务还相当艰巨,需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市场化改革道路。为此,必须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消除行政垄断和地区封锁,加快制度创新,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日后的发展中,中国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的规模将获得继续发展和扩大,并进入世界前列,以崭新的姿态面对变化更加激烈的经济全球化,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视角审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创新改革思路。要重视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和其他国家经济体制转轨的有益经验,使各项改革符合市场经济的通行规则。
展望未来,历史给予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机会是相同的。抓住历史机遇,国家就可以求得发展,民族就有望得以振兴;丧失历史机遇,就只有落后挨打。中国经
济体制改革的道路仍然漫长,还将迎接更大的挑战。但只要我们勇敢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一定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
浅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篇四
教材
本课内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具有重要地位。它继承了18堂课。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经济发生了扭曲,形成20个班级的开放格局起到了引导作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在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多次扭曲,会议作出了重大决策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历史性的转折点。这一课是关于内部改革,以及内部改革的成功为中国外国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因此本课为下一节初步开放模式提供了先决条件。这一课讲述了1978年以来经济发展的过程,具有强烈的时代风味和现实意义。
二,教学目标
根据标准要求和学习情况,我开发了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内容。关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
了解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掌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
(2)探讨经济改革的影响
(3)让学生明白,只有不断改革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培养学生 创新精神,刺激他们建立社会主义祖国强大爱国热情的努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要点:家庭承包责任责任和国有企业改革。
原因:两者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核心内容。
解决方案:在家庭合同责任制上结合教材介绍和信息回放指导学生从材料中的归纳和理解;后者教材解释很清楚,由学生阅读后,总结具体措施。
困难: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镇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
原因:本课是关于经济制度改革,学生过去高度集中的规划经济制度,以了解缺点,不深入。特别是,对计划经济的理解不清楚。
解决方案:通过场景复制,教师讲主要,易于理解,让学生理解。
四,学习情况分析
初中的高中学生已经了解了本课的内容,有一定的感觉,因此
类感兴趣知识。但对一些理论知识不感兴趣,所以教师应该适当使用
一些历史事实,图片和信息,动员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教学方法,学习
本课主要使用 教学和口语,辅以多媒体教学。本课的历史发生在今天的学生周围的学生有一定的感性,在教学之前的实践,采取法律,提前使学生通过社会调查体验历史,经验历史。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充分思考和讨论活动的方式,在合作学习分析历史现象,总结历史知识,使他们的经济制度从感性转变为理性知识,同时让学生体验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
六,教学过程:
进口新课程:在凤阳华光前进行两次改革,迅速动员学生的关注,进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新课程: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来创造情景,产生小岗村改革合同和照片及资料,问:为什么肖岗村民冒着生命危险签订这样的合同?学生可以结合多媒体图像和教材分析和结论。然后老师总结:
人民公社制度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农民强烈要求改变生活现状 它带头实施子场户,无意间打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前奏。因此指出改革的必然性。
(2)农村经济改革的内容: 然后通过歌词大行李,大行李,直直,确保国家,留足够的集体,其余都是自己的。情景再现凤阳县小刚生产团队合同,引入家庭承包责任制。老师问:家庭承包责任制是否改变了土地的所有权?指导学生思考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性质。指导学生理解和总结本课的内容,教师补充和改进。对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其他措施,教师可以展示乡镇企业的照片和现代农民的生产经营模式。现代农业使学生了解农村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步骤-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理解农村改革的方向---专业化,社会化,商业化
(3)农村经济改革的意义:
为了证明这张卡,如小刚村友谊大道和小港村住房,让学生了解改革带来的农村地区的喜人变化,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从能力的历史中提取信息和能力。
太 渡轮:农村改革的伟大成就,也是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下一个环节。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可以生产一家福建省厂长,省政府接触到公开信的权力和计划经济下两家工厂的经营案例。创造形势,使学生深入了解计划经济体制的缺点,认识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学生独立阅读教材,答案: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心环节? ②企业如何松散这个问题可能要求学生群体讨论,想象一下,如果你负责国有企业的改革,如工业主管或国有企业主管,如何你是否采取行动并写一个简短的改革计划?指导学生学习使用独立的分析教材解决实际问题。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
可以显示教师和学生收集信息,如青岛海尔集团,中国人寿,中国移动,中国电网等企业都是世界500强企业和我们周围的变化,让学生体验到改革的巨大成就。
第三,社会主义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通过前两个标题在城乡经济体制改革中学习的原因,学生。认识到计划经济僵化,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社会经济发展必须是改革,建立市场经济制度。这个标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自学,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
第四,启示: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3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今年是中国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困难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触底,经济增速放缓放缓,制度机制的长期积累更突出矛盾。复杂严肃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要求我们继续深入改革开放。通过发展困难问题深化改革。
浅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篇五
浅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际,人们普遍认为,这次在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关键时刻召开的会议,将作出重要决策,就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行总体部署。这次会议将发出中国这艘大船沿着正确航向前行的信号,中国经济将转向更加重视消费和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简介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无论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上来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的根本性来说,还是从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都是空前的。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其本质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其目标是建立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基本要求和原则: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方向、坚持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从实际出发的改革道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大力推进体制创新。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
1978年以来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在于,在正确认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深刻认识原有体制弊端的基础上,从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出发,抓住旧的经济体制中的症结,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体制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环节和部分,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环节和部分,建立起了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生机勃勃的经济体制,给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注入了新的活力,动力和巨大生命力,形成比较成熟、完善、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优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而进一步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使广大人民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解决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问题,完善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解决了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制度和管理方法问题,改革了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扩大了企业和地方的自主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生产、自主经营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解决了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和运行方法问题,冲破僵化的计划经济制度,把市场作为经济运行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解决经济发展的内外关系问题,打破了封闭半封闭状态,扩大了对外开放,使我国在独立自主发展的基础上,走向世界,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
这四个方面,以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中心,一个是调整所有制结构,一个是改革管理方法,一个是改革运行方式,一个是改善外部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为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体系,使中国出现一个从来没有过的上下一心、共同奋斗,亿万群众积极性充分调动,一心一意建设社会主义的繁荣局面。
三、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相关问题
实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深层次矛盾也越发明显,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并没有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生产力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和体制性障碍仍有待进一步破除。
在改革开放实施过程中,各种重要行业依然施行的是政府垄断机制在运转,如:银行,金融,冶金,能源,信息,运输,医疗,教育,土地等。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不可能对这些东西进行全方面的改革开放。但到了今天,垄断经营所带来的矛盾日益突出。首当其冲的是房地产。现在多数人们拼搏只为房子,借钱、贷款买房子,没有房子就像没有穿衣服。然而,随着土地资源的越来越紧张,房价只升不降。另一原因是,房价一跌,银行贷出去的款就再也回不来了。银行是政府的,银行的钱也是政府的,所以为了堵住这个资金黑洞一些被收买的专家、媒介便开始疯狂制造舆论,用各种舆论手段威逼利诱人买房子。对国家财政的使用方面,由于权力的不受监督,导致国家财政被大量挥霍浪费。盲目上马的基础设施投资,很多都属于亏本投资和不必要投资。领导者投资失败,其造成的损失,全部由人民来承担。当财政被大量浪费后,导致资金匮乏,不足以应付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项目的资金支出。.加上各种贪污腐败行为,导致国民消费能力低下。内需严重不足,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出口能力。然而,我国主要出口原材料,价格比较廉价。在医学方面,体现也比较明显,例如我们大量出口质量低的人参,经外国人择优后,质量更差的反被高价格进口回来。一方面导致国外的倾销指控;一方面导致本国生活水平增长缓慢或者存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其动机值得赞赏。对资本和市场的引进,也值得称道。但是,资本和市场需要一个与之匹配的体制,才能发挥好的一面,同时抑制恶的一面。
四、如何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快改革财税体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维护金融稳定。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扩大国内市场规模。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创新开放模式,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加快走出去步伐,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
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中国也以自己的形象走向世界,在抓住机遇的同时,也要接受来自国际的各种挑战,只有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这一体制,才能使中国在社会主义经济的道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