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新文化运动(五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八上新文化运动篇一
(1)政治方面: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②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
(3)思想文化方面:①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②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观念和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
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2)代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
(3)前期思想: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进化论。
(4)主要阵地:《新青年》。
(5)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主题探究新文化运动
适用年级八年级
所属学科 历史 情境 | 任务 | 成果 | 资源 | 评估
情境:
引导学生回顾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 过程中,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但并没有摆脱西方列强的侵略;维新派鼓吹民权,革命派主张共和,但并没有使中国走富强的道路;中国的前途在哪里?
讲讲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事迹。
任务:知识储备点: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了解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其意义。能力培养点: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拳语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
情感体验点: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从而增强新时代条件下的民主与科学意识;同时,感觉到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励学生见贤思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力量。
合作探究过程:(1)整体感知
本课主要内容是新文化运动,介绍先进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方面 所作的近代文化探索。新文化运动以1918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反封建,第二阶段主要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总之,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2)四边互动 互动1展示《青年杂志》封面是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它的诞生,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结合所学,分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生1:中华民国建立后,从西方传入的民族、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在当时知识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中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影响。
生2: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这道这修身之本。
生3: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从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着手,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的思考,认为以往先觉者所进行的救国斗争所以屡遭失败,中国国民对之“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是根本的原因”由此认为,为了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车,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
师:同学们阐述较好:从不同层次分析,新文化运动的背景。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了解为什么抱起新文化运动的原因。互动2
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几个年表凭空造出为来的。请判断这种说法正确与否?为什么? 生:不到。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之本,借以孔教作为复辟帝制的工具。这是违背民主潮流的倒行逆施,必定会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陈独秀等人发起的俗人文化运动,正是全国人民反封建斗争意志的集中体现。互动3
《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均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宣传新文学、新思想。请简略介绍这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发表的文章。
生1: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孔子与宪法》指出孔子是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揭露袁世凯将孔教载入宪法,专制复活之先声。
生2: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争议》
生3: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
互动4:结合课文解释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生: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2)提倡科学,反对来信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互动5:我们通常把新文化运动划分为前后两阶段,前一个阶段主要讲启蒙运动,后一阶段是宣传马克思主义,这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结合课文,说说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原因。生:资本主义文明 虽然优越于封建社会制度,但其自身的弊端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日益暴露,特别是把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以极其少尖锐的形式暴露出来,人们对西方文明价值产生了怀疑。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
互动6: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物,阅读课文,说说李大钊在俗人文化运动中是如何宣传马克思主义的? 生: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颂扬十月革命。这年年底,为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等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
互动7:如何看待新文化运动 学生分组讨论 延伸拓展 链接生活
链接一: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和生活体会,你认为民主和科学在中国能实现吗?说说你的看法? 成果:
1、通过学习,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先进知识分子从思想文化领域里对北洋军阀反动统治开展的斗争,也是一次在思想文化领域内进行的近代文化探索。
2、此场运动是中国历史的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3、知道了新文化运动开拓的标志、主要阵地、旗帜、主要内容及代表人物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新文化运动增加的新内容是什么。
资源: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撷英、课件资讯:文史哲网站、视频
http:///watch?loc=youce_tuijian&v=t_fmg3k99dnhx_g-#share新文化运动与新青年视频
初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由陈独秀在上海创办,1916年9月第2卷第1期起改名为《新青年》杂志,16开本。至1926年7月终刊,它经历了月刊(1915年9月创刊到1922年7月,共出9卷54期)、季刊(1923年6月到1924年12月,共出4期)、不定期刊(1925年4月到1926年7月终刊,共出5期)三个阶段,并先后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出版。
《新青年》前后共刊行了11年,按其发展的革命历程,又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是自1915年创刊到1919年“五四”运动之前,这一时期的《新青年》是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刊物。它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高举起“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反对封建文化和封建礼教,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在当时形成了以《新青年》为中心的新文化阵营。在反对封建礼教的斗争中,《新青年》先后发表了陈独秀的《敬告青年》、《吾人最后之觉悟》、《宪政与孔教》,李大钊的《青春》、《新的!旧的!》,鲁迅的《狂人日记》、《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母》,易白沙的《孔子评议》,吴虞的《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吃人与礼教》等文章。在“文学革命”方面的著名文章有: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刘半农、钱玄同的《我之文学改良观》和《中国今后之文学问题》等。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4卷5号上发表的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把“文学革命”的内容和形式很好地结合起来,是中国文学革命的里程碑。
二是从“五四”运动前后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这个时期的《新青年》,由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刊物,逐渐转变成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1918年11月,李大钊在该刊5卷5号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和《庶民的胜利》两篇文章,赞扬十月革命,这标志着中国的先进分子已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19年5月,他在6卷5号上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是我国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作比较系统完整的介绍。自第8卷第1号(1920年9月1日)起,该刊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公开出版的机关刊物。
三是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26年7月终刊,这一时期的《新青年》是中共中央的理论性机关刊物。它大量登载介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及苏俄革命经验等方面的文章,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同时,该刊对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策略等问题,在理论上也作了初步的探讨。《新青年》在11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前进,用它的革命思想和战斗精神,影响和培养了一代革命者。《新青年》代表了“五四”时期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曾经起过重要作用。
八上新文化运动篇二
第8课 新文化运动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标志、主要代表人物,简述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过程和主要内容。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思想文化是当时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同时在一定条件下又对政治、经济发挥反作用;通过对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的分析和探讨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创新学习的初步能力;收集并阅读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品,从作品中深化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和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历程,使学生学习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而不断追求真理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从新文化运动时期饱含激情的作品中,体会一种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认识人生的意义总是将个人的价值融于社会价值之中。【重点难点】
一、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二、难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 【授课类型】 新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导学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谈话法、图示法等多法结合。
第 1 页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学生观看《袁世凯攫取辛亥革命胜利成果》和《袁世凯复辟帝制》等资料,指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并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革命的胜利果被袁世凯所攫取。为了根除封建思想,在思想领域进行反封建运动成为了历史的必然。学习新课: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设问: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代表人物有哪一些?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在哪里?
(师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第43—44页,找出答案,对于学生无法得出答案的问题师生进行共同探究,得出结论)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归纳)
(1)政治上,北洋军阀实行独裁专制统治(2)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3)思想文化上,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
(指导学生掌握分析历史背景的方法,一般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归纳,指出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的尊孔复古逆流虽是其直接原因,而政治、经济领域的原因则是其深层次的原因,并让学生认识到,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认识事物要全面。对于政治、经济上的原因,教师可做简单叙述补充,而思想领域的原因的认识的时候,可出示《袁世凯穿起祭祀服在天坛祭天》图,认识其实质和目的实质并非
第 2 页 是真的尊孔复古,吸收儒家文化的精髓,而是借此恢复封建伦理道德和纲常,为其复辟帝制进行大造舆论)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标志、代表人物、主要阵地
在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出示图片《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陈独秀》、《蔡元培》、《鲁迅》、《胡适》、《新青年杂志》等图片,并出示板书: 时间:1915年9月
标志: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以上内容,尽量由学生归纳总结,在归纳代表人物的时候,运用图片出示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的图片,逐一进行介绍,并说明,在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后,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邀请了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到北大任教,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齐集北大,而他们的新思想又主要通过《新青年》杂志进行发表,所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过渡)那么,新文化运动又是通过何种方式何种内容来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启迪国民的呢?
二、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找出答案,教师逐一进行讲解,认识其内容其实就是“三提倡三反对”)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出示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材料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
第 3 页 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设问:“德先生”和“赛先生”指什么?为什么陈独秀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才可以救治中国的一切一切的黑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
“德先生”(democracy)指的是民主,即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用以反对封建专制;“赛先生”(science)指科学,包含自然科学和西方的社会科学理论,以及对事物看法的科学态度。由于当时尊孔复古的思想很严重,反对借孔孟之道恢复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突出问题,而反对迷信只能借助科学,同时,借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制度来批判在当时还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思想,不但新鲜,而且对科学在中国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中国的广大青年和知识分子追求民主献身科学起了重要作用,因此,“民主”和“科学”成为了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两大口号和主要内容,成为了新文化运动“新”的特点,从而为启发国民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起了重大作用。
(过渡)新文化运动不仅是一场思想上的革命,同时也是一场文学革命。
2、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课件出示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部分内容:
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引导学生认识到,胡适所提出的文学改良的主张,其实质就是从文学形式和内容上同时进行改良,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于是,白话文在全国推广起来,其中,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和胡适的白话诗成为了其中的典范。在《狂人日记》中,鲁迅用辛辣的笔调,外科手术般的手法对封建道德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是吃人的历史,号召人民起来进行革命,推翻那吃人的旧社会。
(在此基础上,出示胡适的新诗《老鸦》,学生集体朗读)
第 4 页 一
我大清早起,站在人家屋顶上哑哑的啼。人家讨嫌我,说我不吉利— 我不能呢呢喃喃讨人欢喜!
二
天寒风紧,无枝可栖。
我整日里飞去飞回,整日里又寒又饥。我不能带着鞘儿,翁翁央央提人家飞。也不能系在竹竿头,赚一把黄小米。
引导学生体会旧体诗和新诗的区别,认识文学是思想的载体,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认识提倡新文学的本质是推动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过渡)在中国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的时候,俄国爆发了著名的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带来了民族解放和复兴的希望,新文化运动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三、新文化运动的新阶段
设问:
1、在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的特点和内容有什么变化?
2、最早在中国举起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大旗的人物是谁?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
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的新内容就是宣传十月革命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而在中国首先举起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大旗的人物就是李大钊。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两篇文章:《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热情地欢呼:“试看将来的环球,必将是赤旗的世界!”同时,在1918年,李大钊、陈独秀等创办了《每周评论》杂志,积极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第 5 页 邓中夏、周恩来等一批先进青年纷纷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先后成为了马克思主义者。(过渡)新文化运动从前期宣传民主和科学,再到后期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意义和影响呢?
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引导学生从前期内容的三提倡三反对到后期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进行分组讨论,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指出)
中国的近代化过程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学习西方的器物制度,以地主阶级掀起的洋务运动为代表,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成为了近代化的开端;第二阶段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以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的戊戌变法和革命派掀起的辛亥革命为代表,对宣传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过程;而新文化运动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对中国传统的文化和思想进行了反思、批判和宣战,高扬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对人们的思想进行了一场大洗礼,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进一步设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来新文化运动代表了一种什么精神?(探索精神、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精神、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等等)
板书设计:
一、背景
1、辛亥革命后没有实行真正的民主共和制度
2、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
3、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二、经过
1、开始:时间,标志,代表人物,指导思想
第 6 页
2、内容
前期:(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文学革命
(5)颂扬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后期
三、意义
【巩固小结】
引导学生归纳本课的基本知识结构,并用歌诀进行记忆:
新旧思潮起冲突,《青年杂志》运动搞。民主科学摇大旗,陈李胡鲁做代表。十月革命送曙光,马克思主义响中国。新文化运动载史册,人们思想大解放。
【达标训练】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青年杂志》的创办 b、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 c、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d、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2、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宣传()a、民主和科学 b、救亡图存 c、自强求富 d、马克思主义
3、问答: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代表人物有哪一些?主要阵地在哪里?主要内容是什么?后期内容有什么变化?对中国近代化最大的影响是什么?你认为新文化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作为当代的中学生,你将怎样继承和发扬新文化运动的精神? 课后反思:
第 7 页 本节课从内容上看属于思想文化方面,对于初中生来说比较枯燥、难懂。因此如何让学习内容变得通俗易懂,让课堂不会陷入沉闷的境地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尽量设计简单通俗的问题来调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从而让课堂活跃起来。
不足之处:还可以加入更生动更形象的内容让学生通俗地理解思想文化内容;在处理本课难点“如何认识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上因时间关系略显粗糙和生硬,应一步步引导学生回答。
第 8 页
八上新文化运动篇三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教学内容
教材p40~p43,《新青年》的创办、“新世纪的曙光” 教学目标
1.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主要代表、主阵地、兴起的标志和基本内容。2.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解读分析问题的能力。3.树立民主与科学意识,激发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重点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
难点:新文化运动斗争的矛头。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
1898年,一个18岁的中国青年到南京参加科举考试,考场里有个考生聚精会神地念着自己的八股文,每到得意处便大喝一声:“今科必中!”这个青年在一旁看得发呆,心想若是此等迂腐之人考中举人得了势,不知会把国家搞成什么样子。从此之后,他对封建制度深恶痛绝,踏上了寻求真理、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
1915年9月,这位曾投身于辛亥革命的志士在上海创办了一本名为《青年杂志》的月刊,不久改名为《新青年》。正是这本杂志高举起“科学”与“民主”的大旗,拉开了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的序幕,这场思想启蒙运动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新文化运动。出示课题。
为什么称为新文化运动呢?新文化是与旧文化相对而言,是对千百年来的历史沉积而成的封建文化的无情批判。那么为什么会在20世纪初的中国产生这样一场新文化运动呢?首先我们来看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二、教材引导 自主学习1.自读教材。
2.结合学生用书上的填空题,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画上记号。
三、聚焦主题 合作探究
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是中华民族还有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不怕失败,继续展开挽救民族危亡的活动。他们在思想上同当时的反动思潮展开激烈斗争,率领一批青年掀起了生机勃勃的新文化运动。
讨论:新文化运动的斗争锋芒为什么会指向孔教?
(1)辛亥革命后,民主、平等、自由、博爱等思想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这些思想观念对于以青年学生为主的知识分子所产生的震撼力特别巨大。
(2)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国内外反动势力,妄图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借孔教作为复辟帝制的工具,掀起了一股反动的文化逆流,新思潮的斗争锋芒自然而然地指向了孔教。
(3)进步知识分子奋起抗争,朝着“独裁专制、迷信盲从、旧道德、旧文学”发起勇猛冲击,掀起了生机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激情朗诵】
陈独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 上一切的黑暗。
胡适: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鲁迅: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李大钊: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1)他们在20世纪初的中国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2)陈独秀认定哪“两位先生”可以救中国?(3)请结合四则材料写出这次运动的具体内容。
(4)李大钊在文中歌颂什么?他是如何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5)你如何看待这次运动?
分组回答: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颂扬十月革命。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创办《每周评论》杂志。
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人充满了忧虑和悲观,连西方人自己都对自身的文明表示怀疑。世界的形势和国内的现实使国人感到资产阶级思想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是什么事件让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呢?(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1917年,十月革命的炮声终于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一种拥有事实的理论,具备了征服人心的说服力。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决定人类命运的已不是资产阶级,而是无产阶级,是社会主义。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让新文化运动有了什么样新的发展呢?
李大钊等人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进入到一个新时期。(6)新文化运动和辛亥革命在反封建方面的异同。
分组回答:(师生归纳)不同点: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批判过保皇思想,但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新文化运动作为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其深刻性和彻底性大大超过辛亥革命,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相同点:都是思想文化领域和政治领域里的反封建运动,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多媒体呈现:
陈独秀说“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李大钊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吴虞在《说孝》一文中,提示所谓传统“孝”的实质,是“不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制造顺民的大工厂。”
鲁迅在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提出了“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社会理想。
(1)上述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的哪项内容?(2)为什么说“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合作讨论: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因为封建儒家传统道德是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 2 础,而新文化运动是提倡资产阶级民主和科学。
讨论:新文化运动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小结:中国新文化运动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我们的先辈们为了救国救民,追求真理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我们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应该怎样做呢?让我们一起来宣誓。
全体起立宣誓:
我们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应当学习和继承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们那种勇于探索新思想和超前学习的精神,将民主和科学的两面大旗举得更高更高!我们作为未来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参与者,应当学习和继承他们那种敏锐的政治眼光,为维护祖国的进步,积极创造新事物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将我们的祖国建设成现代化的强大国家!
四、总结梳理 整合提高 歌诀小结:
新旧思潮起冲突,《青年杂志》运动搞。民主科学摇大旗,陈李胡鲁做代表。十月革命送曙光,马克思主义响中国。新文化运动载史册,人们思想大解放。
五、当堂检测 反馈矫正 请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六、课后作业测评
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七、板书设计
八上新文化运动篇四
新文化运动
【活动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教学观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的活动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中,主要是利用创设情景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分析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根据所学分析社会现象,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活动教学设计】
模式:
课前准备活动反思
教师:查找资料播放歌曲创设情景知识拓展自我评价
制作课件引入课题引导设问整理总结找不足
学生:观察分析,思考讨论
建构知识,培养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运用问题引导,使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新文化运动中为改造黑暗的旧中国而进行的新的探索,认识中国要富强,必须提倡民主与科学。感受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表现出的无畏的探求真理的精神,激发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内容
难点: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
【教学方法】
教法
学案导学法---指导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情景教学法---使学生身临其境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
史料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学法
自主学习---完善知识结构
小组讨论---提高合作探究意识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1、针对学案预习本节内容。
2、撰写两百字演讲稿。
教师准备:
1、在图书馆和互联网上查找新文化运动的相关资料。
2、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
学习
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兰花草(展示幻灯片1和2),简单介绍胡适对民主思想传播的贡献,并提问:作为新文化运动健将,为何要掀起这场运动呢?
通过优美的歌曲以及简明的文字材料对民主思想的传播有一个整体认识,思考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1、新文化运动背景
(展示幻灯片3和4):新文化运动前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的相关图片和资料。设问:新文化运动前,我国经济、政治、思想上分别是怎样的情形呢?
引导学生从已掌握的知识和现有材料得出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学生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自由发言,生生互动,相互补充。总结归纳出新文化运动背景:(1)经济上:一战期间,中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2)政治上: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政府推行专制统治;帝国主义加紧侵略。(3)思想文化上: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介绍到中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直接原因)
通过图片和材料展示思想解放前的社会心态和政治氛围,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初步感知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
2、新文化运动概况(展示幻灯片6和7):新文化运动基本概况表,并简单介绍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学生阅读教材完成表格。通过介绍让学生感知蔡元培等人无畏探索真理的精神。
3、新文化运动内容
(展示幻灯片8):将内容与巴金的小说《家》结合起来。
(展示幻灯片9):将学生分为两组--高老太爷组和觉慧代表组,让两组同学根据不同的情景进行讨论。
(展示幻灯片10):引导学生通过陈独秀的一句话来体现当时的时代背景。
针对两组学生分别设问:
1、高老太爷组:对待国家命运的变化是什么态度呢?
2、觉慧代表组:如何改变高老太爷的这种态度?
得出结论:新思想、新文化需要借助通俗易懂的文字,才能普及到大众中去。
展示陈独秀和胡适的两段材料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文学革命的内容。
设问:我们现在为什么还要继续学习文言文?
(展示幻灯片11)觉新与梅的爱情
两组发言人分别说明对待这件事情的态度,由此提出了第一个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让学生理解“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内涵,陈独秀为什么要提倡民主与科学?为什么把科学置于和民主同等重要的地位?
(展示幻灯片12)琴与母亲的对话
小组辩论:琴该不该去觉慧的学校读书?
导入: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设问:新文化运动为什么将斗争矛头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这一问题的引导
上,采取由难化简的设问方式提出三个小问题:(1)儒家学说有怎样的社会地位?(2)儒家学说的核心强调的是什么?(3)新文化运动倡导的又是什么?
两组学生分别就当时的社会现象表明自己的观点。
了解文学革命的内容
正确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思考并讨论民主与科学的含义
讨论回答: 儒家思想强调的封建等级观念与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平等违背。
通过两组学生的对话使学生容易理清文学革命与“民主”“科学”之间的历史逻辑关系,同时也将教材内容重新整合,这样做恰恰是为了强调“民主”与“科学”,努力实现历史过程和历史逻辑的统一。
通过小组合作
组间协作获取信息
通过小组辩论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其内涵。
4、新文化运动评价
(展示幻灯片12)蜕变:高家三兄弟随着新文化运动开展,思想发生一系列变化。通过这些变化让学生总结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展示幻灯片12)通过两则材料来进一步引导学生解析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展示幻灯片13)向学生推荐几个书目和影片
讨论回答:觉新的变化体现了民众的觉醒,觉慧对旧家庭的反抗体现了新一代民主青年的成长,觉民人生道路的变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从做中学”。通过两组学生的自主探讨,可以身临其境去感受新文化运动后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在一系列的讨论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培养学生情操,还能从著作中去感受当时的社会变迁。
5、拓展延伸(展示幻灯片14)主题讲演:
九十多年前,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和“科学” 的口号,这两个口号在21世纪的今天是否过时了?
学生活动:通过提前准备的演讲稿抒发自己的感想
通过这一个主题演讲,让学生将过去与现在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民主”“科学”的内涵,也进一步升华情感。
【板书设计】
经济
背景政治
思想
提倡新文学文学革命
新文化运动内容提倡民主科学
提倡新道德
评价进步
局限
【教学反思】
本堂课以问题为载体,以情境景为主线。在教学中,采取由难化简的方式使问题针对所有学生。在不断的创设问题和生成问题中,师生间进行共同的分析和总结。以实现教学相长。不足之处:课堂效果是否明显?学生能否活学活用?
八上新文化运动篇五
第三节 二十世纪的新文化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的历史地位是不可磨灭的,构成了中国文化由传统走向现代化的必然一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有著名论断:“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当时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立下了伟大的功劳。”
在新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毛泽东一面领导着民族革命战争,一面关注着中国文化建设问题。在《新民主主义论》等光辉著作中,毛泽东将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提出了构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总任务。他指出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是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毛泽东选集》第2 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663 页。)特别是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了如何建设中国的新文化等一些重大问题,《讲话》是毛泽东文艺思想最集中、最系统的体现,面对纷繁复杂的当代文艺理论格局和新时期文坛光怪陆离的现实,我们深刻认识到,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仍然有其不容忽视的当代意义。
关于《讲话》
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了文艺服务对象的问题。强调文艺的人民性是毛泽东文艺思想中贯穿始终的一个基本观点。早在少年时代,毛泽东在读一些旧小说时就曾发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大部分旧小说中的人物,大多是帝王将相、圣贤君子、英雄豪杰,而没有占多数的人民群众呢?这种疑问可以说是毛泽东注重文艺人民性的最初萌芽。随着思想的成熟和世界观的确立,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之后,毛泽东对这一间题有了更清醒而系统的阐述。1938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就曾指出:新文化应具有新鲜活泼、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又提出中国文化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大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在《给延安平剧院的信》中,毛泽东更直接地说:“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在旧戏舞台上(在一切离开人民的旧文学旧艺术上)人民却成了渣滓,由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们统治着舞台,这种历史的颠倒,现在由你们再颠倒过来”,“你们做了很好的工作”。这种强调文艺人民性的观点在《讲话》中则被毛泽东更明确地概括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毛泽东明确指出:“什么是我们的问题的中心呢?我认为,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
毛泽东分析,“当下的文艺大抵分为三类:一类是封建文艺,封建文艺是为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服务;第二类是以梁实秋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文艺,主张为资产阶级说话。尽管梁实秋等人宣称文艺是超阶级的,实际上他们是反对无产阶级文艺的;第三类是为帝国主义的以周作人、张资平为代表的‘汉奸文艺’,这三类都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我党需要的新文艺,应当是无产阶级大众站在一起的文艺创作。”自古以来文艺必将属于一个阶级,因为文艺创作者本身就属于一定的阶级,有一定的政治立场。我党需要的新中国新文化,应该是与无产阶级大众站在一起的文艺创作,毛泽东在讲话中强调:“真正人民大众的东西一定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文艺应该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
《讲话》指出其中“人民大众”的概念分为四个部分,“第一是工人。工人是领导革命的主要阶级。第二是农民,他们是革命中最广大最坚决的同盟军。第三是作为革命战争主力的武装起来的工农军,第四是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我们的文艺就应该为这四种人服务。”文章指出,“这是一个根本的、原则性的问题。”离开这个根本,离开这个原则的创作,就离开了广大的现实基础,我们需要文艺,我们需要精神食粮和意识形态,但是我们需要的是以现实基础为依托的意识形态、文艺创作。只有做到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研究群众,与群众交朋友,才能挖掘出人民大众的真实情感和需要,才能做出大众的文艺,从而丰富人民的生活达到寓教于乐的思想,团结民众,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讲话》还谈到了如何去服务的问题,毛泽东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向题,原则的问题”,“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解决了,接着的问题就是如何去服务。用同志们的话来说,就是:努力于提高呢,还是努力于普及呢?”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文艺,既然基本上是为工农兵,那么所谓普及,也就是向工农兵普及,所谓提高,也就是从工农兵提高。’可见,毛泽东所谓的普及与提高仍然首先是从接受者的角度考虑的。从这一思路出发,毛泽东提出了他的深人生活、深人群众、深人接受者的观点。“用什么东西向他们普及呢?„„只有用工农兵所需要,所便于接受的东西。因此在教育工农兵的任务之前,就先有一个学习工农兵的任务。提高的问题更是如此。”
解决了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紧接着是如何去服务的问题。简单来说,主要是解决文艺作品普及和提高的问题。作为工农兵的文艺,其普及和提高也一定是要围绕着工农兵。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所谓普及,也就是向工农兵普及,所谓提高,也就是从工农兵提高。”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学习工农兵,了解工农兵的需要,了解工农兵喜于接受的方式来进行创作,普及的工作是轻而易举的可以达到的;而提高更是应该沿着工农兵自己前进的方向,前进方向上必定会有的提高上去提高,真理的道路是曲折而前进的,文艺工作者应该有这个耐心。”优秀的文学创作者,必须到群众之中去,去真切地体验生活、认真地感受生活,观察环境、分析一切人、一切生活形式和语言表达方式,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指出:“一切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应的产物,人民生活中存在着最生动、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东西,任何的文学艺术都将来源于生活,离开物质的意识是不存在的。”所以,在创作的过程中借鉴古代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精华是必要的,也是传承文化的需要,但要想创作出优秀的、不朽的作品,从生活中汲取素材和精华是其唯一途径。只有贴近广大群众的生活,其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生动、形象、令人动容,并激发起受众的共鸣的作品才能成为广泛普及、经久传诵的佳品。文艺作品本就应该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其内容中反应出的作品应该比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典型性和普遍性,只有这样的作品,才会让人民惊醒,感奋起来,从而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自己动手改造环境。”因此,新时代的新文学,无论专家作者还是普通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从群众中吸取养料,否则其作品将成为空中楼阁,不切实际。
解决了普及和提高的关系问题,则专门家和普及工作者的关系的问题也得到结论,“我们的专门家不但是为了干部,主要也还是为了群众。”因此,无产阶级领导的政权必定要代表了最广大群众的利益和需求,这是基本立场。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标志着新文学与工农兵群众相结合的文艺新时期的开始。许多作家在毛泽东文艺思想指引下,在塑造工农兵形象和反映伟大的革命斗争方面获得了新成就,在文学的民族化、群众化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出现了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贺敬之、丁毅的《白毛女》,阮章竞的《漳河水》,孙犁的《荷花淀》等作品。在国统区,党领导下的进步文艺界团结广大作家,发挥了重大战斗作用。艾青、田间及七月诗派的诗歌创作,茅盾、巴金、老舍、沙汀、艾芜、路翎的小说以及曹禺、夏衍、陈白尘、宋之的、吴祖光的戏剧创作,在反映现实的深度、广度与多样化方面都达到了新的水平。
如秧歌剧。1943年春节,由鲁艺师生试创,在延安兴起的秧歌剧运动,这些秧歌剧以新的主题、人物和形式,反映了边区的实际生活,让群众耳目一新,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实践《讲话》精神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正如周扬所说:“秧歌的前途是无可怀疑的,它已经成了广泛而热烈的群众的艺术运动,已经在群众当中站定脚跟了。完全证明了毛主席在文艺座谈会讲话中所指示的文艺新方向的绝对正确”。1943年3月,中央文委和中央组织部召开延安文艺工作者会议,按照会议发出的“文艺与实际结合,文艺与工农兵结合”的号召,延安文艺工作者纷纷下乡,创作出描写工农兵的一批报告文学和诗歌作品,如丁玲的《田保霖》、欧阳山的《活在新社会》和艾青的《吴满有》等,成为《讲话》精神指引下文艺实践活动的先声。而《血泪仇》、《逼上梁山》、《同志、你走错了路》、《白毛女》等剧作的出现,更显示出延安文艺界实践《讲话》精神所取得的新收获。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各根据地先后召开了不同形式的座谈会,部署文艺工作者的下乡问题,文艺创作活动也相继展开,形成了一股持续性的创作潮流。
孙犁的《荷花淀》所表现的虽然是冀中农民参加抗战保家乡的时代主题,但却将这一主题不露痕迹地融入到张弛有致的日常生活场景中,将外在的社会政治要求转化为人物内在的精神取向。如水生与妻子之间那段简短的对白: “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
“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嗯。” “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 “嗯,还有什么?”
“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这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透过这些词句,我们不难体会到那种对家人强烈的爱和眷恋、对敌人刻骨的仇恨和坚贞不屈的性格。抗日保家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政治口号,而是完全成为了农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植根于其情感意识的深处,正如孙犁所深刻体验到的: “农民抗日,完全出于自愿。他们热爱自己的家、自己的父母妻子。他们当兵打仗,正是为了保卫他们。暂时的分别,正是为了将来的团聚。父母妻子也是这样想”。《荷花淀》集中体现了孙犁的创作特点:在深厚的生活体验基础上,通过“家务事、儿女情”的场景描写,来表现农民身上与那一时代隐然合拍的内在精神品质。小说对水生嫂们乐观、自信、坚贞的人性美和心灵美的着重渲染,一方面表现了战争中“美好的极致”,也表现了对于个体生命充满温情的人文主义关怀,但也明显回避了战争的残酷,虚化了阶级斗争的背景,而清新优美的散文笔调和诗化的抒情色彩,则传达出了传统文人的趣味。在孙犁的小说叙事中,这种人文情怀和文人趣味,往往转化成为对日常伦理的深切体察,对人物内在生命的心灵呈现,对个体生命的悲悯之情,对于自然风物的唯美感悟,构成了与革命性、政治性主题潜在对话并时有冲突的另一种维度。正因如此,作者在面对反扫荡斗争的残酷时,流露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倾向:集体主义的乐观精神和坚强信念,极富个性和诗意的浪漫情怀(如《琴和萧》);在描写土改运动这场规模空前的社会变革时,作者既肯定了党的政策的正确性,也表达了对被时代所裹挟的个体心灵和命运的关注(如《秋千》、《春歌》等)。
《白毛女》演变所体现的通俗文化与意识形态
我们想通过对延安文学的代表作《白毛女》中文化因素的探讨,考察所谓“新文化”和“通俗文化”建设的成就。《白毛女》所代表的解放区文化,可以说和整个五四以来的新文化历史有着千丝万缕、曲曲折折的关系。
《白毛女》是一部几经加工修改,从乡民之口,经文人之手,向政治文化中心流传迁移的作品。据说当年《白毛女》无论在哪里演出,只要“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的歌声刚起,全场就会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一、20世纪40年代:从“白毛仙姑”的传说到歌剧《白毛女》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在河北西北部山区流传着 “白毛仙姑”的故事,这个传说据说是有真人真事为依据的。故事大致是这样的:靠山的某村庄,八路军解放后的几年来,工作一向很难开展。„„某次,区干部到该村布置村选,决定某日召开村民大会。但是,届时村民都不到会,区干部询问理由,村干部畏畏缩缩地说:“今天是十五,大伙都给‘白毛仙姑’上供去了。”区干部接着便追问了“白毛仙姑”的详情,估计可能是一个什么野兽被村人误会了,或者是敌人玩弄的破坏阴谋,最后决定到奶奶庙捉鬼。当晚,区干部和村的锄奸组长携带武器,隐蔽在奶奶庙神坛西侧的暗处,等烧香上供的人走后,约有三更多天,月光时隐时现,一阵冷风吹过,有脚步声渐近,果见一个白色的“物件”走进庙来。模模糊糊地看见她用手去抓供桌上的供献,正回身欲走时,区干部从暗中跃出,大呼:“你是人是鬼?”白毛仙姑一惊,突然发出狂叫向来人扑去,区干部发了一枪,白毛仙姑倒在地下,却又立刻爬起来,狂奔而下。区干部和村锄奸组长尾随着追出,穿过树林,爬上了山,过了几个悬崖峭壁,便看不见那白色的“物件”了。正在踌躇中,隐约地听见有婴儿哭声,仔细地窥看,在黑暗的山沟尽头有火光如豆,闪闪灼灼,神秘可怖。区干部等仍然勇敢追寻,便看见一个阴暗深邃的山洞,“白毛仙姑”正躲在一角紧抱着婴孩——小“白毛”。区干部等举起枪对着她说:“你到底是人是鬼,你快说,说了我饶了你,救你出去,不说不行!,„„”这时“白毛仙姑”突然在区干部面前跪倒,痛哭失声。接着她向区干部倾吐了一切:九年前(抗战尚未爆发,八路军未到此以前)村中有一恶霸地主,平时欺压佃户,骄奢淫佚,无恶不作。某一老佃农,有一十七八岁之孤女,聪明美丽,被地主看上了,乃借讨租为名,阴谋逼死老农,抢走该女。该女到了财主家被地主奸污,身怀有孕。地主满足了一时的淫欲之后,厌弃了她,续娶新人。在筹办婚事时,阴谋害死该女。有一善心的老妈子得知此信,乃于深夜中把她放走。她逃出财主家后,茫茫世界,不知何往,后来找了一个山洞便住下来,生下了婴孩。她背负着仇恨、辛酸,在山洞里生活了几年。由于在山洞中少吃没穿,不见阳光,不吃盐,全身发白。因为去偷奶奶庙里的供献,被村人信为“白毛仙姑”,奉以供献,而她也就借此以度日。而关于抗战爆发,八路军解放,“世道”改变等,她做梦也没有想到。区干部听了“白毛仙姑”的这一段诉说,阴惨的旧社会的吃人的情景摆在眼前,他流泪了,然后他向“白毛仙姑”讲述这“世道”的改变,八路军如何解放了人民,那些悲惨的情景已经属于过去了,今天人民已经翻了身,过着几千年未有的愉快生活。最后,他们把“白毛仙姑”救出这阴暗的山洞,来到灿烂的阳光下,她又重新的真正作为一个“人”而开始过着从未有过的生活。
1944年5月,周巍峙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从晋察冀边区返回延安,将“白毛仙姑”的故事传播到鲁艺。为了迎接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周扬极力主张在新秧歌剧创作的基础上提高一步,根据这个题材编写成一部大型的民族新歌剧,作为向“七大”的献礼。与情节简单的“白毛女人”的故事相比,经过反复修改的较成熟的新歌剧剧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补充和修正。首先,剧情结构由原故事的倒叙改为适合中国老百姓欣赏习惯的从头说起、有头有尾的顺叙方式。其次,剧中人物的名字也作了改动:“穆仁心(“没人心”的谐音)太漫画化,改为“穆仁智”;“红喜”改为本名“喜儿”,被抢到黄家后再由黄母按丫头“红福”、“红禄”给她排名“红喜”,这一笔改动就相当集中地表现了地主对佃农人身奴役和占有关系的超经济的阶级压迫的历史深度。至于剧中的黄母、赵大叔、王大婶张二婶、王大春、关大锁、李拴等人物的名字都是贺敬之执笔创作过程中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设计而起的。第三,在剧情内容上较大的修改主要有两次。第一次是1945年冬在张家口,对剧本主要作了这样的修改:第一幕第三场“加一段赵大叔说红军故事,描出在旧社会里埋藏在农民心中的希望”;第二幕第二场“添了王大春、大锁反抗狗腿子逼租,被迫出走,后来王参加八路军回来的一节”,“增强了农民在旧社会里的反抗性”,且将农民的反抗性与共产党的影响联系了起来;“喜儿的性格在三幕以后加强一些”,突出了她要活下去、要反抗的意志和性格;第六幕第一场重写,去掉了原来太重的话剧味道,第二场加了后台合唱“太阳出来了”的唱词,唱出“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本剧的鲜明主题。第二次较大的修改是于1950年上半年在北京进行的,作者将原剧本6幕20场改为5幕16场,删去了原来表现喜儿在山洞里生活的第四幕,最后的两幕除保留一些可以保留的内容外,大部分都重写过。这次修改去掉了剧本中的琐碎的话剧成分,避免了冗长拖拉的散文部分,剧情和戏剧语言都更精练、更紧凑、更集中,增强了剧中诗意浓郁的抒情气氛和歌剧气氛,服从戏剧的要求加强了文学性,多以唱代替说,唱词也更多地采用了独唱、合唱、领唱、轮唱、重唱等形式,使戏剧与音乐更好地结合了起来,因此,在歌剧形式上就较为统一和完美。此次修改本列入“中国人民文艺丛书”于1952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并荣获1951斯大林文学奖二等奖。这个版本实际上成为后来供文学欣赏和舞台演出的《白毛女》剧本的定本和保留本。
歌剧《白毛女》在延安演出30多场,场场爆满。解放区报纸不断报道当时演出的盛况。抗战胜利后,《白毛女》在土改运动和解放战争中,充分发挥了艺术作品的感染力量,成为发动群众开展反霸斗争和土地改革运动的最生动的教材。一些村子在看了《白毛女》演出后,很快发动群众展开了反霸斗争。“例如椐晋察冀日报载,某区观众看了《白毛女》后,自动起来告发一个在过去依仗敌人势力奸污良家妇女的人,后来这人被法院判了徒刑。”一些知识分子也撰文叙述《白毛女》对自己阶级感情变化所起的重要影响。有的部队看了演出后,战士们纷纷要求为杨白劳、喜儿报仇,掀起了杀敌立功的热潮。“为白毛女报仇”一度成为部队杀敌立功的口号之一。据黄世仁的扮演者陈强回忆:有一次,他们为部队官兵演出时,有一位战士无法控制心头的怒火,竟然拔枪要打台上的“黄世仁”,幸被他人及时制止。事后同事们诙谐地对他说:“陈强,你把黄世仁这个角色演活了啊!怪不得人家要拿枪打你呢。”
二、20世纪50年代:电影《白毛女》的改动
1950年,东北电影制片厂决定将久演不衰的歌剧《白毛女》改编成故事片搬上银幕。与歌剧剧本相比,电影版的《白毛女》在政治主题方面并没有大的改变,主要调整了叙事力量,加强突出了喜儿和大春的爱情在影片中的分量,将其作为主线贯穿影片始终。比如,“将本家姑姑出嫁前将辫子挽成了发髻的情节给了喜儿,又多了大春为喜儿摘柿子,在悬崖中砍柴相亲相爱的情节”,并在影片结尾“交代了大春与喜儿相爱的结果”,从而“使大春与喜儿的爱情更加丰满,更加鲜明”,“也使黄世仁的罪恶更加显而易见”。
在影片对歌剧的多处改动中,有两处至关重要。在歌剧中,喜儿被黄世仁强暴之后,怀上了身孕,黄家欺骗喜儿,假称黄世仁要娶她,喜儿相信了他们的鬼话,幻想黄会纳己为妾。很显然,这种处理严重地损害了喜儿的形象———喜儿在丧失阶级立场的同时,也丧失了对爱情的忠贞。影片将这一情节改为,喜儿遭蹂躏后,欲以自杀明志的态度十分坚决,被二婶劝住才罢;在黄世仁娶亲的当儿,黄母假装仁慈,给了喜儿两件衣服,打发喜儿回家,实际上黄家已将喜儿卖给了人贩子。喜儿扔掉了黄母送的衣服,回到下人住的小屋,拿起自己的旧衣,准备回家。这一改动,回避了喜儿弱女子中逆来顺受、忍辱偷生的一面,强化了她不屈不挠抗争性的一面。既表现了喜儿鲜明的阶级立场,又表现了喜儿对大春的忠贞不渝。另一处改动是,歌剧中,喜儿逃出黄家后,在山洞里生下并养育了孩子,将孩子一直留到抗战初。而在影片里,这个地主阶级的孽种刚刚生下来就死掉了。这样就回避了人物内心世界可能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强化了阶级冲突的尖锐性。“政治话语需要做这个改动是为了删除孩子所标志的政治上的暧昧地带,孩子与黄世仁的血亲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干扰了绝对的阶级对立。但同时,从‘情’的娱乐原则看,这个改动却使大春和喜儿的爱情传奇更为纯粹,更为完整。”
其实,电影编导自己也承认,为了使喜儿与大春爱情表现的更加鲜明完整而作的改动,也是出于一种本能的政治考虑:“让孩子留在喜儿身边,味道实在不对头,最后王大春如果不同喜儿结婚,要是自己的话,良心上实在过不去,实际上这是阶级感情的问题。”可见,在温情脉脉的“爱情原则”指导下的改动也隐含着某种政治说教的动机。
另外,编剧杨润声认为:“杨白劳、喜儿、大春,3个劳力,完全可以还清黄世仁的债息,躲帐有欠真实。„„杨白劳由躲帐改为主动还息。黄世仁为霸占喜儿,强词夺理,要求本利全收,逼杨白劳走上绝路”。歌剧中杨白劳喝卤水自尽前的一大段唱也被删去。两者都是为了“更加接近生活的真实”而做的改动。
1951年3月18日晚上,电影《白毛女》举行首映式。1951 年的中秋节,影片 《白毛女》在全国 25 个大城市的 155 家影院同时上映,盛况空前。据统计,一天的观众竟达47.8万余人。观众纷纷投书报刊,高度评价《白毛女》。《白毛女》在1951年捷克卡罗维·发利第6届国际电影节上,荣获了 38个特别荣誉奖中的第一个。《大众电影》在1959年作了一次统计,1949年到1958年,按照国内观众人次来排名的国产影片排行榜中,影片《白毛女》位居榜首,高达150,692,276人次。
三、“文革”时期:芭蕾舞剧《白毛女》的命运
1964年初,上海市舞蹈学校决定根据同名歌剧改编创作芭蕾舞剧《白毛女》。校长李幕琳组织了编导胡蓉蓉、傅艾棣,作曲严金萱三人创作组,请上海人民艺术剧院院长黄佐临担任艺术指导。经过四个月的夜以继日的创作和排演,芭蕾舞剧《白毛女》的最早雏形,就是由蔡国英、顾峡美等主演的小型芭蕾舞剧片段《白毛女》,在当年5月的“上海之春”文艺汇演期间,进行了实验性的演出,并得到了广泛的好评。经过第二轮重新修改的芭蕾舞剧,在1965年第六届“上海之春”上进行公演时,已经由原来的一幕该成了联贯始终的八幕芭蕾舞剧,演出轰动一时,盛况空前。该剧得到了周总理和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好评。1967年4月24日晚上,江青陪同毛泽东首次观看了芭蕾舞剧《白毛女》的演出。毛主席称赞道:“《白毛女》好”。因为这样一句话,江青把《白毛女》列入“八个样板戏”之内,进行反复修改排练。六十年代末,江青责令亲信于会泳再次督阵修改《白毛女》。该剧于1970年由上海电视台联合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成了11本黑白的电视屏幕复制片。第二年,拍摄成舞台艺术片。1972年,影片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反复放映。1975年,整个《白毛女》剧组奉命被调往北京,对《白毛女》进行大修改,硬是把这出早已成形的好戏,改的面目全非,修改未成功,也未进行公开演出。直到1976年粉碎“四人帮”,芭蕾舞剧《白毛女》才又恢复原来的面貌。
与歌剧相比,芭蕾舞剧《白毛女》的中心主题发生偏转,由阶级斗争的主题取代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思想。1967年6月11日《人民日报》上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透露出了改编后的舞剧主题与歌剧主题的不同:“一条阶级斗争的红线贯穿在《白毛女》这部剧作中,通过舞剧所塑造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对广大观众揭示了:在沉重的奴役压迫下的旧中国农民,始终没有屈服,而是顽强不屈地英勇战斗着!”舞剧侧重的是剧作中的反抗与压迫,它要借剧情的发展向人们阐释农民与地主之间严酷、激烈、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在歌剧中,压迫与被压迫的矛盾其实也贯穿始终,但歌剧是展示新旧社会中人的命运,舞剧则强调阶级斗争的激烈残酷。
而舞剧主题的偏转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重新塑造体现出来的。“《白毛女》应该以阶级斗争作为红线贯串全剧,„„突出喜儿、杨白劳敢于反抗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在歌剧中,杨白劳是旧中国面对黑暗势力的压迫无能为力,受尽屈辱的普通农民的典型。而在舞剧中,杨白劳一改歌剧中那种软弱可欺,忍辱自尽的形象,成为一个不甘受压迫、敢于抗争的农民英雄。面对前来逼债抢人的黄世仁,他高高举起了挑豆腐的扁担,由于抗争被地主活活打死。“这一扁担,大长了贫下中农的志气,大灭了地主阶级的威风。”杨白劳死的命运结局在舞剧和歌剧中是一致的,但由于舞剧中导致死亡的情节更换,人物死亡的内在意义也就发生了变化:由屈辱含冤而死变成为不屈抗争而亡。这种笼罩于杨白劳身上的神圣光环放大了剧情中的阶级冲突的不可调和以及阶级斗争的激烈残酷。“对于喜儿的处理,我们也突出了她的斗争性和反抗性,她从黄家逃出后,在深山野林中,勇敢地和大自然进行搏斗,坚强地活下去,坚信总有一天穷人会有翻身出头的日子;在奶奶庙里,喜儿怀着满腔怒火,举起香炉向黄世仁仍去,阶级敌人吓破了胆,如丧家之犬,抱头逃窜,狼狈不堪。这样,一个贫农的典型形象就在舞台上屹立起来了。”可见,喜儿已由一个淳朴活泼的农村少女一跃而成为满腔阶级仇恨的复仇女神,胸中时时都有一团复仇的火焰在燃烧。对反面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如此,为了表现黄世仁的剥削阶级本质,芭蕾舞剧把黄世仁作为一个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某地的一个普通地主的历史性给完全删除了。他的形象由歌剧中对日寇的恐惧,变为超历史的恶霸地主,不仅是汉奸,还干尽抢人、拉人逼债等坏事。
除了上述几种艺术形式的《白毛女》以外,在红色经典《白毛女》演变的过程中,还曾出现过京剧和连环画的版本。1958年,马少波、范钧宏根据贺敬之、丁毅等同名歌剧改编成京剧《白毛女》,由中国京剧院演出,由李少春饰杨白劳,杜近芳饰喜儿,叶盛兰饰王大春,袁世海饰黄世仁。剧本保持原歌剧的基本情节和“旧社会将人逼成‘鬼’,新社会将‘鬼’变成人”的主题思想;运用京剧唱、念、做、舞等表演手段和传统程式,并且根据内容需要,在剧本、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方面作了革新的尝试。而根据歌剧《白毛女》的故事原型编绘的连环画长期以来已有多种,其中以华三川于1964年问世的《白毛女》彩色连环画影响较大。新时期以来,《白毛女》曾多次重演过,尤其是芭蕾舞剧《白毛女》,由上海芭蕾舞团再三搬上舞台。可见,红色经典《白毛女》在走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后,在今天继续闪现出新的光芒,散发出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