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那一定会很好》教案(五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那一定会很好》教案篇一
一课时
交口县城关小学
赵华
【说教材】
《那一定会很好》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大树,被砍伐后做成手推车、椅子、木地板的故事。这篇课文其实是以一粒种子的经历对学生进行奉献教育,让孩子们明白在任何环境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说学生】
学生之前学过《去年的树》,对童话有浓厚的兴趣。而这篇童话与前一篇童话都与树有关,虽然基调不同,但学生运用前一课的学习方法,应该很快就能感受到这篇课文中的形象,领悟到童话的寓意。【说教法与学法】
创境激趣法, 通过话题交流,想象体验等形式创设趣味交流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童话的故事,也有效拉近生本之间的距离;抓主线组织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抓住“那一定会很好”这条线索引导学生边读边感知“树”的情感变化,体会对其“快乐”的理解所发生的前后变化。
自主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和思考到课文中去,通过抓住树的内心变化,实现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延伸快乐。
【说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缩、努”等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
3.能发现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说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
能发现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说教学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的教学方法,注重看、听、读、说、练的教学思想,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步骤。
一、想象体验,引入学习
此环节通过交流“长大”这一话题,让学生有自己的真实愿望想到“树”的真实感受,自然激发了探究了解故事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此环节检测学生初读课文后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
三、再读课文,品读感悟
抓住“那一定会很好”,找出重点的句子,体会树心愿的变化以及产生愿望的原因。培养学生从文中搜索信息的能力,分析课文的能
力。
四、回忆比较,求同存异
比较阅读,归纳异同,找出两篇课文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感知童话的写作特点:结构的重复性,事物的用途。
一、想象体验,引入学习。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通过交流“长大”这一话题,让学生由自己的真实愿望想及“树”的感受,自然激发了探究了解故事的兴趣.】
1.质疑想象
孩子们,你们渴望长大吗?你长大想做什么?有一棵树跟你们产生了一样的想法,它一直渴望长大,做一棵能够自由行走的树,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那一定会很好》,看看它是如何实现愿望的。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理解“很好”是对一种愿望的感觉,所以要满意的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设计意图:此环节检测学生初读课文后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多种形式读,正音、巩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句子方反复多读几遍。
2.出示ppt,在学童话故事之前老师先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多种形式读,正音、巩固。
suo nu jing tui zhi chai jiù
缩
努 茎
推
吱
拆
旧
三、再读课文,品读感悟。
【设计意图:抓住“那一定会很好”,从而找出重点句子,培养学生从文中搜寻信息的能力,分析课文的能力。】
1.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读文。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1)默读课文并思考: 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的一生有不同的愿望,请你在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吧。(含有“那一定会很好”的句子)
(课件出示4个句子)
交流愿望: 1钻出地面2想跑3休息4躺下
(2)让我们走进一粒种子的童话世界,看看他为什么会有这样奇妙的愿望?
出示句子“种子被泥土紧紧的包裹着,他不得不把身体缩成一团。”
指名读,老师从你的朗读声中感受到种子难受的心情。再指名读(指导朗读:读出泥土中种子难受的心情,他渴望舒展身体, 向上生长,呼吸新鲜的空气。)
他这个时候最渴望什么?生:
引读:这里种子渴望舒展身体,向上生长,呼吸外面新鲜的空气,这个时候他产生了愿望,同学们读“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一定”强调了种子钻出泥土的决心。“那一定会很好”是一种什么感觉? 交流:种子是怎么做的?
种子一边想一边努力生长。过了些日子,它长出细细的根、茎和两片小叶子,钻出地面,站在阳光下。
指导造句:鼓励学生用上“一边……一边……”说句子。看来种子不仅有想法,还落实在行动上。最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课件出示6)
这粒种子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树,你瞧,他都能看到什么?学生读---------“走来走去”“跑来跑去”都表示动作的词语,看到此情此景,它又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长大的树渴望像人和动物一样自由,奔跑,“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
(课件出示7、8)
农夫把树拖到自家院子里,花了好些日子,做成了一辆手推车。
农夫把谷子、土豆……,还有调皮的儿子放在手推车上,推着车在山路上跑来跑去。跑起来的时候,手推车听到耳边呼呼的风声,真舒服。
(板书:手推车)
那你认为他快乐吗?你从哪儿看出来?
引导他们抓住“跑起来的时候、呼呼的风声”体会“手推车”觉得“跑来跑去”是一种快乐。
指导朗读:当手推车为农夫服务了很多年之后,他老了,跑不动了,所以要读出她累了的感觉。这时候他又产生了什么想法呢?
思考大树“坐着休息一会儿”的愿望实现了吗?它又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
(课件出示9)
农夫和儿子一起把手推车拆了,用拆下来的旧木料做了把椅子。
(课件出示10)
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板书:椅子
要是我能躺下来)
指导朗读:读出大树的疲劳,读出大树想法的改变。
思考大树“要是我能躺下”的愿望实现了吗?它又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
(课件出示11)
他把坐上去会吱呀摇晃的椅子拆了,锯成小木片,拼成美丽的木地板,铺在了阳台上。
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颗树。
(板书:木地板)
指导朗读:读出大树为自己能够继续为人们服务的自豪心情。交流,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
种子在泥土里的时候,他的愿望钻出地面。---希望长成一棵大树 长成大树的时候,他的愿望做一棵会跑的树.---做成了一辆手推车 等他老了的时候,他的愿望是停下来休息。---椅子 等他坐着很吃力的时候,他的愿望是躺下。--木地板
3、大树经历了一生心情怎样?(舒服)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慢慢变老”时觉得能够“坐着休息一会儿”是一种快乐,而“越来越”老时则觉得“躺下”是一种快乐
4、这是一棵怎样的树?(板书:成长快乐,服务他人也快乐)大树一系列变化过程中,他每经历人生的一个阶段,都会完成自己的心愿。所以他已经实现了自己一生的价值,不论自己在怎样的环境里,都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奉献一生。一生都是满足快乐的。
四、回顾全文,体味感悟。
【设计意图:比较阅读,归纳异同,学会总结和鉴别文章中心内容。】
1、比较一下,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展示。
相同点:都是有关树的童话故事,都是写的是一棵树被砍伐后的变迁。
他们的结构惊人的相似,这也是童话的一个特点
—重复性(比如:手推车是他的第一个用途,做了一把木椅是第二用途,拼成木地板是第三个用途。而前一课鸟儿见到了树根,见到了门先生,最后见到了小姑娘。)
不同点:前一篇是歌颂友情、信守承诺,后一篇是写大树追逐梦想,无私奉献的品质。前一篇是用语言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的,后一篇是通过树的不同想法来展开故事情节的。
2、师小结:一粒种子是那么渺小,它努力使自己变成一颗大树,一生都在服务他人。希望我们每位小朋友也能像大树一样,外表美,心灵更美,给大家带来方便,带来欢乐。最后,老师把一段名人名言送给大家。
五、布置作业
1、你有什么话想对大树说?试着写几句话赞美大树的话。
2、你身边有哪些人像树一样无私的奉献着?试着表达你对他们的感激。【板书设计】 那一定会很好
一粒种子——树——手推车 ——椅子——木地板
快乐成长
奉献一生
《那一定会很好》教案篇二
《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11、认识“缩、努”等8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说出主人公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
根据故事主要清洁度简单复述故事,体会童话丰富的想象。
1、大家看,这是什么?出示“种子,椅子,手推车”图。当这3样事物在一起时,你能编出第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方2:如果请你用这3样事物编童话故事,你会怎么编呢?谁先来试试用这3个词编一个一句话的童话。)
2、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童话故事——《那一定会很好》。
(方2: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名叫流火的作者,他是怎么编的。齐读课题。)
1、请自由默读课文:
(1)想一想:这一粒种子经历了哪些变化?请用“○”圈出关键词。
(2)注意读准文中带拼音的生字,并想办法记住它。
2、同桌合作:说说你是怎么识记这8个生字的。
3、自学反馈:
(1)检查字词的学习情况。
(2)这一粒种子经历了哪些变化,你圈出了哪些关键词。
(种子)→(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
4、哪位同学能在这简单示意图的帮助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一粒种子这一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练习简单的情节复述)
如果故事就这么写,可以吗?为什么?那作者是怎么让这故事编的生动,有趣的呢?我们继续深入地研究研究。
1、引导发现故事线索:大家发现了吗,在这个神奇的故事中,到底是什么东西推动这一粒种子经历了这一次次的变化呢?(愿望)
2、感受种子的愿望:请同学们再一次默读课文,注意这一粒种子在每段历程中的愿望,用横线划下来。
(1)生带问题2次默读课文,(2)交流:(交流范例)种子的第一愿望在()自然段:(读出句子)
(3)分组读这4个愿望,说说自己的发现。(每次都说“那一定会很好”)是的,他总是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希望,这种心态就叫“乐观”。
(4)指导朗读。(个别读)
3、探究愿望的实现。但这故事最有趣,最有神奇的不是愿望,而是(引导语:什么,你发现了吗)——(愿望总能实现)。
(1)生带问题3次默读课文。你再次快速浏览课文,找找种子的一次次愿望是如何实现的?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也可以读一读文中相关的句子。
(2)交流。教师相机出示相关句子,体会心情个别朗读指导。
(3)探究“为什么种子的愿望总能实现”感受童话的丰富想象与神奇。
(师的小结语:是的,童话的丰富神奇的想象,让种子的一次次的愿望总能实现。)
5、探究愿望产生的原因。(弄清每个阶段起因,为完整复述铺垫)
这一粒种子他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的愿望呢?它的每个愿望都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你知道吗?你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也可以用课文中的句子。请再次快速默读课文。(第4次默读)
(1)生默读课文
(2)交流:例:它产生第一次是因为(),所以()
设计意图:进一步熟悉课文,理清愿望产生的原因,练习口头表达,也会完整复述做准备。
(此环节只交流原因,不做朗读指导)
师小结:是的,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又一个困难,并没有把这粒种子压倒,打败,而是激发它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愿望,它始终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与信心。这种的生活态度就叫做——(乐观、幸福)
这真是一粒()的种子。请用一个词来说你对这粒种子。(幸福,乐观,幸运)
从这个有趣的故事中,我们感受到童话故事的神奇,以及它丰富的想象力,还有这粒种子乐观的生活态度。这真是一个美好的童话!
现在,大家能看着示意图来简单讲述这个故事吗?(自由准备——个别展示)
《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2那一定会很好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过程。过程目标:学会默读课文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目标:体会种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追求自己目标的心情变化过程。
新授课
一课时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
2,学习大树牺牲自己,把方便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
讲授法、阅读法教具:多媒体、ppt教学过程:
同学们,童话故事一直伴随着我们长大,她就像一粒美丽的种子播种在我们心田,为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留给我们许多难忘的回忆,今天我们就再一次走进这个奇妙的童话世界。齐读课文——你一定会更好。
1、轻声读第1—4自然段,思考这部分告诉我们什么?
2、学生自由交流。
3、全班交流。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交流:种子是怎么想的?(课件出示)'这真难受''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指导朗读:读出泥土中种子的难受,读出种子钻出泥土的决心。
(2)指名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交流:种子是怎么做的?过了些日子,发生了什么变化?(课件出示)种子一边想一边努力生长。过了些日子,它长出细细的根、茎和两片小叶子,钻出地面,站在阳光下。
过了很多个日子,它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树。指导朗读:读出种子喜悦的心情。
指导造句:鼓励学生用上'一边……一边……'说句子。
(3)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交流:种子长成大树后看到了什么?它的想法发生了什么变化?(课件出示)高大的树能看到很远的地方,它看见人和动物在山路上走来走去,跑来跑去。'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指导朗读:读出大树的愿望。
1、轻声读第5—8自然段,思考大树'做一棵会跑的树'的愿望实现了吗?它又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
2、学生自由交流。
3、全班交流。(课件出示)农夫把树拖到自家院子里,花了好些日子,做成了一辆手推车。
农夫把谷子、土豆……,还有调皮的儿子放在手推车上,推着车在山路上跑来跑去。跑起来的时候,手推车听到耳边呼呼的风声,真舒服。
'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指导朗读:读出大树为人们服务的自豪心情,读出大树想法的改变。
1、轻声读第9—10自然段,思考大树'坐着休息一会儿'的愿望实现了吗?它又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
2、学生自由交流。
3、全班交流。(课件出示)农夫和儿子一起把手推车拆了,用拆下来的旧木料做了把椅子。'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指导朗读:读出大树的疲劳,读出大树想法的改变。(四)学习第11—12自然段。
1、轻声读第11—12自然段,思考大树'要是我能躺下'的愿望实现了吗?它又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
2、学生自由交流。
3、全班交流。(课件出示)他把坐上去会吱呀摇晃的椅子拆了,锯成小木片,拼成美丽的木地板,铺在了阳台上。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
指导朗读:读出大树为自己能够继续为人们服务的自豪心情。
1、指名领读,全班齐读。
2、(课件出示)文中的生字词语。指名读,指名领读,全班齐读。
3、分自然段开火车读课文。
4、学习了这篇课文后,大家一定有很多话想对种子或大树说吧。请大家互相说一说,把你心里的话说出来。
(1)要学习种子的精神,不断进步,不停奉献。
(2)学习大树精神,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人类。
读五篇童话故事,和同学交流。
那一定会更好一粒种子——木地板追求“好”的生活努力实现梦想
《那一定会很好》教案篇三
《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
一、课题:那一定会很好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过程。过程目标:学会默读课文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目标:体会种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追求自己目标的心情变化过程。
三、课型:新授课
四、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内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2,学习大树牺牲自己,把方便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六、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法 教具:多媒体、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情导入
同学们,童话故事一直伴随着我们长大,她就像一粒美丽的种子播种在我们心田,为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留给我们许多难忘的回忆,今天我们就再一次走进这个奇妙的童话世界。齐读课文——你一定会更好。
二、品读感悟,深化认识。
(一)学习第1-4自然段。
1.轻声读第1-4自然段,思考这部分告诉我们什么? 2.学生自由交流。3.全班交流。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交流:种子是怎么想的?(课件出示)'这真难受''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指导朗读:读出泥土中种子的难受,读出种子钻出泥土的决心。
(2)指名朗读第二、三自然段。交流:种子是怎么做的?过了些日子,发生了什么变化?(课件出示)种子一边想一边努力生长。过了些日子,它长出细细的根、茎和两片小叶子,钻出地面,站在阳光下。
过了很多个日子,它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树。指导朗读:读出种子喜悦的心情。
指导造句:鼓励学生用上'一边……一边……'说句子。
(3)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交流:种子长成大树后看到了什么?它的想法发生了什么变化?(课件出示)高大的树能看到很远的地方,它看见人和动物在山路上走来走去,跑来跑去。'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 指导朗读:读出大树的愿望。(二)学习第5-8自然段。
1.轻声读第5-8自然段,思考大树'做一棵会跑的树'的愿望实现了吗?它又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 2.学生自由交流。3.全班交流。(课件出示)农夫把树拖到自家院子里,花了好些日子,做成了一辆手推车。
农夫把谷子、土豆……,还有调皮的儿子放在手推车上,推着车在山路上跑来跑去。跑起来的时候,手推车听到耳边呼呼的风声,真舒服。
'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 指导朗读:读出大树为人们服务的自豪心情,读出大树想法的改变。(三)学习第9-10自然段。1.轻声读第9-10自然段,思考大树'坐着休息一会儿'的愿望实现了吗?它又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 2.学生自由交流。3.全班交流。(课件出示)农夫和儿子一起把手推车拆了,用拆下来的旧木料做了把椅子。'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指导朗读:读出大树的疲劳,读出大树想法的改变。(四)学习第11-12自然段。
1.轻声读第11-12自然段,思考大树'要是我能躺下'的愿望实现了吗?它又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
2.学生自由交流。3.全班交流。(课件出示)他把坐上去会吱呀摇晃的椅子拆了,锯成小木片,拼成美丽的木地板,铺在了阳台上。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
指导朗读:读出大树为自己能够继续为人们服务的自豪心情。
三、再读课文,总结提高
1.指名领读,全班齐读。
2.(课件出示)文中的生字词语。指名读,指名领读,全班齐读。3.分自然段开火车读课文。4.学习了这篇课文后,大家一定有很多话想对种子或大树说吧。请大家互相说一说,把你心里的话说出来。
(1)要学习种子的精神,不断进步,不停奉献。(2)学习大树精神,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人类。
四、课后作业
读五篇童话故事,和同学交流。
五、板书设计
那一定会更好 一粒种子——木地板 追求“好”的生活 努力实现梦想
《那一定会很好》教案篇四
9那一定会很好(略读课文)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缩、努”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背”,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默读课文,能了解主人公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木地板所经历的的生命历程。
关键能力力格
3.了解种子变成木地板的经历,学习种子为了追逐梦想无私奉献的精神。
4.与《去年的树》进行比较,能发现两篇课文的异同点。
必备品格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新词,默读课文,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学习大树牺牲自己,把方便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内
容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直接导题,质疑导入。
质疑课题:
1.板书课题:9
那一定会很好
2.谈话引导:“那一定会很好”是一粒种子想到的,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心中会产生哪些疑问?
预设:这粒种子经历了什么事?它为什么这样想?从它的想法中表现了什么?……
3.简介作者:流火,女,生于1983年,湖南衡阳人。曾当过若干年小学教师,现在是自由撰稿人。坚信心灵的力量,认为童话是对世界善意的幻想和记录。2003年开始在网络上写童话,此后相继在各儿童文学刊物上发表作品数十万字。2005年12月由中国福利会出版社出版童话集《阿呜》(e蜘蛛丛书),2008年3月由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童话集《木马快递》(中国当代童话新锐作家丛书第二辑)2008年3月由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长篇童话《若若》(四叶草丛书)。童话《黑夜》获第22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
4.课件出示一粒种子的图片,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对种子的认识。
谈话过渡:带着同学们的疑惑,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今天我们一起去了解关于一粒种子的故事!
【设计意图:直接点题,让学生根据课文题目进行质疑,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的良好习惯,教师梳理有价值的问题提高了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二、初读感知
(1)
(2)
1.听范读。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缩成一团
努力
根茎
手推车
吱吱嘎嘎
拆了
旧木料
(重点指导生字“缩”为平舌音,“吱、拆”为翘舌音;后鼻音“茎”等。)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③指导用生字扩词:收缩
缩衣节食
努嘴
张眉努目
长茎
一茎一草
推到
推陈出新
咯吱
吱吱呜呜
拆房子
拆东补西
旧物
喜新厌旧
④识记生字
形近字比较:经一茎
堆一推
折一拆
加一加:“纟+宿=缩”“奴+力=努”“口+支=吱”
谜语:“一日”就是“旧”。
(2)学习多音字:背(bèi
bēi)
练读句子,找发现: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一天,一个农夫背了锯子和斧子来到树林里。
背(bèi
bēi)
bèi1>人体后面从肩到腰的部分:背脊、背包、背影;2>物体的后面或反面:背面、刀背、背后、背景;3>用背部对着,与“向”相对:背光;4>向相反的方向:背道而驰;5>避开,离开:背地、背井离乡;6>凭记忆读出:背书、背诵;7⑦违反:违背。
bēi人用背驮东西,引申为负担:背负、背包。
练读一读。
妹妹背(bēi)着书包,从背(bèi)影看好瘦弱啊!
(3)理解词语:全班交流,理解重点词语。
拂动:轻轻抖动。
舒服:身体或精神上感到轻松愉快。
吱吱嘎嘎:拟声词。形容物体受压或摩擦时发出的声音。
吃力:指辛苦;劳累;费力,费劲。
(4)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再读课文,理清层次,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把含有“那一定会很好”的句子画出来。
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种子的四个梦想。
(1)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2)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
(3)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
(4)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2.出示问题: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这篇课文记叙一颗种子为了实现心中的(4)
(5)
(6—9)
(10)
(11)
(12)
梦想先后变成一棵树、一辆手推车、一把椅子,最后变成木地板的历程。)
2.种子在追逐梦想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种子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变成了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课文蕴含了什么道理?
根据提示,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完成相关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那一定会很好”梳理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会抓住重点句子了解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培养了学生分析课文的能力。】
三、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学习课文第1—4自然段,了解种子的第一个梦想。
1.学生轻声读课文第1—4自然段,思考这部分告诉我们什么?
2.小组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相机参与小组交流。
3.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①全班交流:种子是怎么想的?从种子的想法中你了解到什么?(种子第一个梦想的产生。)
②课件出示:“这真难受”种子想,“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③指导朗读:读出泥土中种子的难受,读出种子钻出泥土的决心。
④谈话过渡: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种子是怎么做的?过了些日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2)指名朗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①课件出示:种子一边想一边努力生长。过了些日子,它长出细细的根、茎和两片小叶子,钻出地面,站在阳光下。过了很多个日子,它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树。
②全班交流: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种子是怎么做的?(种子一边想一边努力生长。“钻”、“站”写出了种子为了梦想而做的努力。)过了些日子,发生了什么变化?(过了很多个日子,它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树。)(板书:种子
站起来)
③指导朗读:读出种子喜悦的心情。
④指导造句:鼓励学生用上“一边……一边……”说句子。(例句:我一边走路,一边唱歌。)
⑤谈话过渡:种子长成大树后它的想法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3)指名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①全班交流:种子长成大树后它的想法发生了什么变化?(“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高大的树能看到很远的地方,它看见人和动物在山路上走来走去,跑来跑去。)
②课件出示:高大的树能看到很远的地方,它看见人和动物在山路上走来走去,跑来跑去。“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树这么想着。
③指导朗读:读出大树的愿望。
④“做一棵会跑的树该多好啊,那一定很舒服。”这句话写出了种子的强烈愿望。请你仿照例句再写几句话。
(13)
(14)
(15)
(16)
(17)
课件出示例句:如果能像鸟儿一样飞上天空该多好啊,那一定很舒服。学生自由说句子。
⑤教师小结,谈话过渡:通过对树的心理描写,我们了解到树的想法的变化,知道了树的第二个愿望。树的愿望能够实现吗?它又会长生什么样的想法?
(二)学习课文第5—8自然段,了解种子的第二个梦想。
1.学生轻声读课文第5—8自然段,思考大树“做一棵会跑的树”的愿望实现了吗?它又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
2.小组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相机参与小组交流。
3.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4.借助课件,教师小结:
(1)课件出示:
一天,一个农夫背了锯子和斧子来到树林里。这棵树的树叶向着农夫哗哗哗地拂动起来,农夫把树砍倒了。农夫把树拖到自家院子里,花了好些日子,做成了一辆手推车。
①大树为了实现自己的第二个梦想做出了努力:“向着、拂动”写出了树想让农夫把自己砍走,表现得很主动。
②大树“做一棵会跑的树”的愿望实现了:农夫把树拖到自家院子里,花了好些日子,做成了一辆手推车。
③大树“做一棵会跑的树”的愿望实现了,它的心情怎样?(愉快)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农夫把谷子、土豆……,还有调皮的儿子放在手推车上,推着车在山路上跑来跑去。跑起来的时候,手推车听到耳边呼呼的风声,真舒服。)(板书:树
会跑)
④指导朗读这部分课文,在朗读中表现出大树实现自己第二个愿望后的愉快心情。
⑤“哗哗哗”是表示声音的词语,叫象声词,你在平时学习中积累了哪些这样的词语?(轰轰轰
啦啦啦
卡卡卡
嘟嘟嘟
哒哒哒
咚咚咚
呼呼呼
啾啾啾
嘎嘎嘎
呱呱呱
咯咯咯
叭叭叭
喵喵喵
咻咻咻
嗖嗖嗖……)
(2)课件出示:
手推车为农夫服务了很多年,它慢慢变老了,跑起来的时候,骨头会吱吱嘎嘎地响。“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手推车一边这么想着,一边费力地跑来跑去。
①指导朗读:
读出大树为人们服务的自豪心情,读出大树想法的改变。
抓住大树想法的改变“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
和词语“费力”指导朗读:读出大树的疲劳,读出大树想法的改变。(板书:手推车
停下来)
②“吱吱嘎嘎”“吱呀”这两个词也是模拟声音的词语,你也来仿写几个这样的词语。(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叽叽喳喳)
5.谈话过渡:大树“坐着休息一会儿”的愿望实现了吗?它又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
(三)学习课文第9—10自然段,了解种子的第三个梦想。
1.学生轻声读课文第9—10自然段,思考:大树“坐着休息一会儿”的愿望
(18)
(19)
(20)
实现了吗?它又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
2.小组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巡视,相机参与小组交流。
3.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
(1)课件出示:
过了些日子,农夫和儿子一起把手推车拆了,用拆下来的旧木料做了把椅子。
大树“坐着休息一会儿”的愿望实现了,它又变成了一把椅子。
(2)课件出示:
椅子一放又是好多年。“我真是老了。”椅子想。它越来越觉得挺直腰背坐着很吃力,“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引导学生抓住大树的想法“我真的老了”,以及想法的改变“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指导朗读:读出大树的疲劳,读出大树想法的改变。
4.谈话过渡:大树“要是我能躺下”的愿望实现了吗?它又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
(四)学习课文第11—12自然段,了解种子的第四个梦想。
1.课文通过对大树的心理描写,让我们又一次了解到它想法的改变,以及想法改变的原因。
课件出示:椅子一放又是好多年。“我真是老了。”椅子想。它越来越觉得挺直腰背坐着很吃力,“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很舒服。”指名多个学生朗读。
2.引导学生轻声读课文第11—12自然段,思考:大树“要是我能躺下”的愿望实现了吗?它又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板书:椅子
躺下来)
2.小组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巡视,相机参与小组交流。
3.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1)大树“要是我能躺下”的愿望实现了。(他把坐上去会吱呀摇晃的椅子拆了,锯成小木片,拼成美丽的木地板,铺在了阳台上。)(板书:木地板)
(2)课件出示:
木地板满意地舒展着身子,躺在阳台上,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极了。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
①种子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得到了精神上的充盈,心理上的满足。
②指导朗读:读出大树为自己能够继续为人们服务的自豪心情。
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
四、再读课文,体会感悟。
(一)透过心情,体会感悟。
1.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大树走过了“种子被泥土包裹——钻出地面——长成高大的树——砍倒做成手推车——拆了做成椅子——成为美丽的木地板”这样一段不平凡的历程。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在文中画出与大树走过的历程有关的句子。
2.小组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讨论交流。
3.交流课文描写大树经历的历程的有关句子。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在大树的变化过程中,大树的心情怎样?(舒服)
5.默读课文,把课文中含有“舒服”这个词语的句子划出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
(2)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读,体会感悟大树变化中的快乐。
(21)
(22)
(23)
(3)教师小结:作者把一颗种子到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的变化生动有趣的呈现在读者面前,即神奇又有趣,写出了种子追逐梦想的历程。可文字背后却是种子那颗无私奉献,不甘平庸的奉献精神。
6.课堂小结:这是一棵怎样的树?(成长快乐,服务他人也快乐。)
(二)对比学习,感悟体会。
1.我们学过《去年的树》,这篇课文也写了一棵树的经历,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2.学生自由朗读《去年的树》,小组讨论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3.全班交流,师引导体会。
4.教师小结:
相同:①两篇童话故事都具有故事情节神奇曲折、引人入胜,人物性格突出,充满着童真童趣和理想化的真善美
。②都采用反复结构的语言描写。
不同点:写作思路不同:《去年的树》以鸟儿的三次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那一定很舒服》以种子实现自己梦想的历程为线索推动故事的发展。表现手法不同:《去年的树》以人物对话为主,《那一定很舒服》侧重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主题思想不同:《去年的树》表达的主题是珍爱友情,信守诺言,情感基调比较伤感.《那一定很舒服》表达的主题是种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是阳光的积极向上的。
(三)有感情地朗读两篇课文。
【设计意图:提高比较阅读和归纳两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了学生总结和鉴别文章的能力。】
五、课文主旨。
1.课件出示:课文蕴含了什么道理?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这篇课文记叙一颗种子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先后变成一棵树、一辆手推车、一把椅子最后变成木地板的历程。启发我们不断追寻心中的梦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七、课堂小结:
1.课件出示:这篇课文让我们了解了一粒种子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从一粒种子变成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教育了我们要学习大树的牺牲自我的精神,做到外表美,心灵更美,把方便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2.教师小结:一粒种子是那么渺小,它努力使自己变成一颗大树,它为了服务别人,牺牲的却是自己。希望我们每位小朋友也能像大树一样,外表美,心灵更美,给大家带来方便,带来欢乐。为此,老师把一段名人名言送给大家。
如果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你一生中留给人们的都是些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以及对你的非常美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将会轻松而愉快。那时你就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使你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高尔基
八、主题延伸:
1.学习了这篇课文后,大家一定有很多话想对种子或大树说吧。请大家互相说一说,把你心里的话说出来。
(25)
(26)
(27)
预设一:要学习种子的精神,不断进步,不停奉献。
预设二:学习大树精神,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人类。
2.读了课文你的头脑中一定浮现出一幅幅精彩的画面,为大树制作一本连环画册吧!(课件出示范例。)
九、推荐阅读:
本课推荐阅读《谁偷走了小鸟的梦想》《我有友情要出租》
(一)阅读《谁偷走了小鸟的梦想》思考:
春天到了,小鸟看到了什么?
(二)阅读《我有友情要出租》思考:
大猩猩和咪咪在一起玩什么?一开始大猩猩总输的原因是什么?
十、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九、课后作业(选做)
1.推荐阅读《谁偷走了小鸟的梦想》《我有友情要出租》,完成相关练习。
2.请完成本课《典中点》“基础练习”“主题探究”板块的习题。
(28—30)
(31—34)
(35—37)
板书设计
9那一定会很好
种子(站起来)
树(会跑)
手推车(停下来)
椅子(躺下来)
木地板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课文中“很好”二字贯穿于种子钻出泥土,成长为一棵大树,大树被砍倒后被人们做成手推车,做成椅子,铺成木地板的全过程。因此,教学中抓住含有舒服的词语的句子反复读、感悟、体会。努力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进入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兴趣盎然地加入到学习活动中,有效地提高学生接受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读书体会到大树这种无论在怎样的环境里快乐的心态。
不足之处:教学中教师讲解较多,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时候进行适当地点拨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那一定会很好》教案篇五
《那一定会很好》评课稿
唐琦
《那一定会很好》这篇课文出自部编版语文三上第三单元,是一个童话主题单元。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本堂课我认为有以下亮点:
一、抓住主线,凸显主题
《那一定会很好》一文中,“那一定会很好”这句话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这也就成了文章中的主线,教学时夏老师抓住这一主线展开,引导学生找出含有“那一定会很好”的四句话,并弄明白了这四句话分别是种子、大树、手推车、椅子的想法,以及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非常自然地将学生引入课文之中。此过程中,夏老师巧妙地利用了课堂作业作业本中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更清晰地梳理出了文本的脉络。
此外,夏老师还在课堂中融入了童话故事编写的指导,扎实地落实本单元的单元要求。
二、引导质疑,促进提升
常言说:学贵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在学习时引导学生质疑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夏老师有意漏写“那”字,引导学生质疑,从而发现代词在不同语境下指代不同的妙用。“那”在课文中又指的是什么呢?自然而然,学生们会带着好奇走进课文。当读了几遍课文后,又引导学生质疑,此时就不单单停留在对课题的质疑,而是深入到对课文的理解之中,步步深入,孩子们在质疑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提问。
三、引导想象,总结方法
童话故事富有想象,在教学时夏老师也紧抓这一点,在学生读文中引发学生的想象,在想象中受到启示。如课文引导学生想象种子在泥土中的难受及生长时的努力,体会愿望的实现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同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共情能力,在潜移默化中给予学生启示。同时,夏老师还及时总结了童话阅读的方法,先默读,再圈画相关语句,最后交流讨论,由点及面,让学生学会自主地去阅读。
以上是我的一点拙见,欢迎各位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