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珠宝理财投资方向 珠宝的投资价值(4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浅谈珠宝理财投资方向 珠宝的投资价值篇一
很多品牌是需要沉淀和培养的。珠宝行业的本身因素就决定了一个品牌的发展就是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过快的发展只会成就仅有规模没有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空心品牌。而且鉴于传统文化强势回归,珠宝这种作为文化载体的特殊产品,更应具有深厚文化的底蕴。这就决定了一些商家对珠宝行业的市场定位,不是仅仅依靠价格和产品就能在珠宝行业取得领先地位的,这个过程需要沉淀和积累,将品牌植根于产品之上,这样才能做得更好。不过分析人士也指出,珠宝行业高昂的铺货成本与存货金额、一流设计师与品牌文化的匮乏等,都将成为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的主要瓶颈,所以商家投资还需谨慎。而对于投资者而言,有的人投资珠宝是看重珠宝的市场,想通过珠宝去赚点钱;有的人是纯粹的喜欢珠宝,玉石和翡翠代表着中外迥异的美学奢华精髓在交流,钻石代表着不同的美丽与永恒,许多人因此喜欢上佩戴各式各样的珠宝。对于想投资赚钱的人,在投资过程中应该了解投资所存在的一系列风险,尽量规避这些风险。对于只想收藏的人来说,在购买珠宝时应该辨别珠宝的真假,避免购买到假货。
珠宝投资市场行业的巨额效益,让很多投资者急功近利的踏进这块市场。可俗话说的好,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盲目的去投资只会给自己增加投资失败的风险,所以本报告特别指出:投资者在投资珠宝时要先去了解一个行业的动向,去了解投资存在的风险,去了解更多关于珠宝的知识,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相关珠宝投资市场调查报告参考
2011-2016年金银珠宝首饰行业项目调研及投资预测研究报告2011-2016年中国首饰设备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风险评估报告2011-2016年中国金银珠宝首饰行业当前现状及未来趋势发展预测报告2011-2015年中国金银首饰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国内暖宝宝行业品牌竞争格局调查与未来五年零售渠道战略优化
浅谈珠宝理财投资方向 珠宝的投资价值篇二
投资理财
课程设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英语
(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线性代数(经管类)、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及实践、金融学概论、投资学、金融营销、理财学、金融市场学、房地产投资、税收筹划及实践、金融衍生品投资、毕业论文等.培养目标
毕业后适合在社会保障部门、各类投资理财公司、证券交易部门、各类基金管理及经营机构、投资信息咨询机构、信托投资公司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投资、理财、核算以及财务等工作。
主考院校
东北师范大学
学士学位
东北师范大学毕业证
经济学学士学位
浅谈珠宝理财投资方向 珠宝的投资价值篇三
证券投资理财产品营销策略分析
引 言
本文所阐述的理财产品即证券公司开展的集合理财业务,一般是指证券经营机构开办的资产委托管理,即受托人通过发行理财产品的形式,募集资金,委托人通过认购理财产品,将自己的资产交给受托人,由受托人为委托人提供理财服务的行为。理财业务是证券经营机构在传统业务基础上发展的新型业务。国外较为成熟的证券市场中,投资者大都愿意委托专业人士管理自己的财产,以取得稳定的收益。证券经营机构通过建立附属机构来管理投资者委托的资产。投资者将自己的资金交给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避免了因专业知识和投资经验不足而可能引起的不必要风险。研究证券投资理财产品,一方面针对涉及行业转型问题,经历十几年的高速发展,证券公司的规模和数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金融危机过后,证券公司都面临一个转型的十字路口,近几年的“佣金价格战”,使得作为券商的传统业务经纪业务受到严重冲击,已处于微利,未来的成长受限,而理财业务属于存量业务,是依靠以前规模的积累带来的收入,收入更加稳定,更加具有可持续性,未来必将成为券商主营业务收入的重要构成。
一、证券投资理财产品概述
(一)证券投资理财产品发展背景
由于证券公司整体治理结构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设计问题,国内证券公司的理财业务的发展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90年代末至2004年,1999年的5.19行情催生了证券公司早期的理财业务—委托理财。在缺乏法规监管的情况下,为追求暴利,证券公司在理财业务中与客户签署保本协议、挪用客户保证金和国债、进行房地产投资、关联交易、操纵市场等违规现象层出不穷。2004年前后,随着资本市场的低迷,证券公司长期积累的问题充分暴露,风险集中爆发,全行业的生存与发展遭遇严重挑战。第二个阶段是2005年到2008上半年,是理财业务开始试点和逐步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总结了过去90年代到2001年代证券公司委托理财、代客理财出现的很多经验和教训,在种情况下,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试点办法的出台,规范了证券投资理财业务的发展,同时2005年出现了股票型、混合型、基金保、债券型的理财产品。第三个阶段可以说是从2008年下半年,到现在为止,这是经过2007年牛市和2008年熊市的大洗礼之后,很多券商意识到了理财业务占比太小,未来有很大的空间,所以很多券商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加上监管部门实施细则这一系列的监管规章制度的出台,证券投资理财业务,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不管是从规模和指数来讲,都有一个很大的提高。至2009年底,证券投资理财业务的总规模已经 1
突破1千亿大关。随着经济的发展,2010年国内人均gdp即将突破4000美元,未来资产管理行业仍将是高速发展,也正由此,券商理财产品发展的潜力无限,证券理财业务将是证券公司未来的核心业务,其不仅将在证券公司的利润结构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而且还可以整合并拓展证券公司的传统业务,密切证券公司与客户的业务关联性,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公司形象。所以,大力开展券商理财业务,既是证券公司转型的需要,也是证券公司拓展收入来源,抢占未来市场机遇的需要。
(二)证券投资理财产品优势分析
1、注重投资业绩。集合理财业务中的理财产品,证券公司除了可以收取管理费外,更加注重提取业绩报酬(有的证券公司甚至只提取业绩报酬而不提取管理费);而公募基金只能收取管理费,不能提取业绩报酬。这样,集合理财业务更加关注投资的绝对正收益,而不像基金那样单纯注重资金的规模大小。因而证券公司的理财产品有理由更加受到投资者欢迎。
2、资源优势。证券公司本身拥有自己的营业网点和专业人才,已具备进一步拓展理财业务的客观基础。而且,其经纪业务拥有的自己的客户源,并通过帮助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进行融资而与许多企业和客户之间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和业务网络,这些企业都是理财业务的潜在客户;其次,许多证券公司在人才储备上下了功夫,已拥有一批优秀的投资理财专家和高级研究人员。
3、利益上更趋于一致。与基金相比,证券公司自有资金的投入给了投资者以有限责任的保障,如果出现亏损或者达不到预定的收益率,证券公司将用自有资金参与的份额、投资收益和管理费等进行有限补偿。基金不能设置本金和最低收益率保障措施,不能进行有限补偿。这也是整个资产管理行业的通病,比如大部分公募基金主要的收入依靠所管理资产的规模计提管理费收入,规模越大,收入越多,只要基金净值不出现大幅波动,对公司的收入影响有限,比如一个100亿规模的基金,按照1%的比例计提管理费收入,一年就有一个亿的收入,如果基金跌10%,投资者将不得不承担10%的亏损,而基金公司依然还有9000万的收入,这也是在熊市基金所令投资者所诟病的地方。因此,有限补偿成为券商理财产品与基金公司竞争的一个重大优势。
4、配置灵活。证券公司集合理财产品并没有严格规定投资股票的比例,当预期市场将要大幅调整时证券公司的理财产品可以大幅减仓,而公募基金由于有契约限制,必须维持最低持仓比例,当面对2008年这种单边下跌的行情时只能被动承受亏损,而券商理财产品如果判断正确就可以完全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二、证券投资理财产品市场分析
(一)竞争对手分析
就像任何一个高速成长的行业都会吸引许许多多的竞争者,每个个体都想尽可能地得到最大的份额,所以了解竞争对手非常重要,与证券公司进行竞争的理财产品主要有公募基 2
金公司的“一对多”产品,私募基金和银行的高端理财产品。各有各的优势和软肋,银行由于其广泛的分销渠道和庞大的客户基础令其占尽了优势,但其投资能力不如前者,公募基金由于其本身专注于资产管理和服务,其投资能力不容置疑,总是吸引最优秀的金融高材生加入,而且还可以在媒体、电视、广告杂志进行公开的宣传,但其由于欠缺自身的销售渠道,不得不受制于银行高昂的渠道费,而且公募基金由于不能参与业绩提成,从而导致人才的流失,私募基金的管理者由于大多是以前出身公募基金和证券公司的优秀人才,其投资管理能力更胜公募基金一筹,而且由于其可以提取20%的业绩提成,运作灵活,所以不断吸引着公募基金和证券公司杰出人才的加盟,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监管,一直以来私募基金作为一个“黑户”游走在法律的边缘,始终处在灰色地带。并且其销售渠道狭窄,不能进行公开推介,所以也限制了其发展。
(二)消费者分析
了解消费者是企业制定战略时应重点考虑的内容,为了解和满足消费者,可从三个战略问题来进行分析:消费细分、消费动机、消费者未满足的需求。
1、消费细分。由于证券公司的理财产品有最低五万元的门槛限制,所以理财产品一开始就定位于中高收入群体。
2、消费动机。客户现在理财产品非常看重的一点就是该产品的历史业绩和投资团队的历史业绩,尽管历史业绩出众的产品或投资团队并不能保证未来能取得同样的表现,但这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标准。
3、消费者未满足的需求。客户不满大多是由于自己所购买的产品出现亏损,尽管这可能是整个市场的不景气所导致,除此之外,自己所购买的产品表现不如同类产品也会导致客户不满,尽管产品本身是盈利的,其他不满还包括:收费过高、投资团体报酬过高等,当客户不满时,很可能就会赎回产品,并且从今以后不会购买公司的任何产品。
三、证券投资理财产品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证券投资理财产品发展现状
证券公司拥有自身大多销售渠道和人才储备,本该在券商理财业务方面大显身手,但由于早年运作的不规范而遭到监管层的严厉限制,使得其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基金公司,近几年由于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公司治理的规范,券商理财将迎来高速成长期,虽然国内证券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仍是三大传统业务,不过理财业务对创新类证券公司的收入贡献已经开始显现。创新类证券公司从2005年开展理财业务,目前累计发行的集合资产管理产品有33只,规模超过670亿元,规模增长非常迅猛。据统计,截至2008年4月底,存续的31只集合计划受托金额619亿元,定向理财业务受托金额205亿元。2006年创新类证券公司在集合理财业务上的收入为9.49亿元,到2007年中期,集合资产管理产品收入达到21亿元,增幅达到121%。在创新类证券公司的收入结构中,集合理财业务的收入占比仅比承销收入 3
低2个百分点。我国集合理财业务开展的时间不长,随着国内居民收入的增加,未来仍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二)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
1、产品设计存在缺陷
证券公司很多理财产品并没有明确规定其产品持有股票的最低限额,合同大多规定在0~95%之间,这也是其相对于基金的一个优势,可以在预期市场将会大幅下跌时果断减仓甚至空仓,而不会像公募基金那样受基金契约的限制,必须保持较高的持仓比例,但反过来说,这种没有持仓比例限制的理财产品有可能助长产品的投机性,导致投研团队既要关注于市场择时也要注重选股,既不能客观地评价产品的投研能力,也容易导致产品大幅度偏离市场基准。
2、产品存续期过短
以前的产品都设立了存续期,有2年期的,3年期的,很少超过5年的,这样的产品其实不利于投资者的,而且反正滋长了公司的短期冒险倾向,对于只有2年存续期的产品来说,如果两年暴涨的话公司可以提取丰厚的业绩报酬,如果两年后巨亏的话公司可以终止该产品,另设立一个新产品而不必承担前期的包袱,尽管公司一般都设立一些对投资者提供有限保护的条款,比如公司已自有自己参与或从管理费提取风险基金,当投资者面临亏损时可以用这一部分先弥补。但由于其比例过低,当投资者面临巨亏时也毫无保障可言。
(三)影响证券投资理财产品营销的成因分析
影响证券投资理财产品营销的因素有很多,有国家法律、行业法规等客观原因,也有证券公司自身造成的原因,概括来说,主要包括:
1、法律法规方面
(1)门槛过高。投资者最少需要5万元,非限定性的理财产品最低要10万元,比起公募基金只需千元的申购门槛,证券投资理财产品门槛过高,而据统计,持有基金净值在10万元以下的账户占比达到九成以上。过高的投资门槛限制了券商理财业务的发展,也不利于整个资产管理行业进行公平竞争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2)推广受限。证券投资理财产品只能采用私募方式募集,不能通过电视、报刊、广播及其他公共媒体推广宣传理财产品,这样,就不能像公募的基金那样广泛吸引投资者的注意。而公募基金公司可以借助多种媒体宣传推广其产品。
(3)监管部门支持力度不足。主管部门漫长的审批过程和比较严格的发行门槛使许多证券公司望而兴叹,导致很多市场机会的丧失。监管层对证券公司证券资产管理产品的支持力度太弱,限制太多,比如发行产品公司的资格审核制度,使其规模与基金的规模越拉越大,虽然发展空间显得很大,但缺乏监管层的大力支持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也是发展的一个瓶颈。
(4)法律关系定位不明确。现行法律没有明确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为信托法律关系。集 4
合资产理财产品的法律地位不明晰,严重影响集合理财业务的发展,一是影响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财产的独立性,不利于投资者权益的保护;二是限制了保险资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机构投资者的参与,直接影响集合资产管理产品的市场地位与投资者结构;三是导致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不能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开户并参与交易,无法直接配置银行间市场的国债、央票、短期融资券、企业债等品种,影响资产配置和投资策略的有效执行。
2、证券公司方面
(1)内部控制不健全。国内证券公司由于国有股一股独大,导致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容易导致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管理层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极易做出损害公司长远发展的决策,例如在不适宜的时期发行大量理财产品,甚至从事内幕交易、操纵市场。尽管国内证券公司都依照国外建立了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比如独立董事制度,从公司外部聘请专家担任独立董事监督公司董事会做出的重大决策,但由于其个人从公司领取报酬,并不能真正独立于公司,当公司或管理层迫于业绩或其他压力做出损害客户和公司长远利益的决策,并且以优厚的报酬许诺独立董事时,独立董事往往就不能保持独立。
(2)利益冲突。尽管证券公司的理财产品通过自有资金的参与和业绩提成的方式较好把投资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相结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证券公司自有资金参与的比例过低(很少超过5%),而且由于受行业法规的限制,负责管理理财产品的投资团队不能将个人财产的大部分投资于自己所管理的理财产品,使得客户与投资团队的利益不能趋于一致,容易导致投资团队倾向于投机交易,如果投资团队侥幸投机成功,便可提取丰厚的业绩报酬,如果失败,客户承担最大损失,而对投资团队个人资产的影响有限。
(3)销售过度,服务不足。由于规模导向思维,资产管理行业容易在不适宜的时间销售大量对投资者长期利益无益的产品,比如在2007年下半年的时间,尽管很多公司已经意识到市场被严重高估了,但却新发行了大量新基金,因为那时最容易销售,投资者也盲目抢购,最终结局可想而知,投资者承担巨大亏损的同时也令公司声誉受损。同时由于大部分理财产品都是通过银行渠道销售的,既支付了高昂的销售佣金同时也为能做好客户服务,当熊市来临时,除了被动应对不断的赎回之外别无选择。
(4)人才流失。证券公司与基金公司一样,面临着人才流失,很多优秀的投资管理人才或跳槽到私募基金,或自立门户,既带去了投资技能同时也带走了一部分客户,使公司形象和业绩受损,也使公司客户担忧其产品的业绩,当然,私募基金由于更好的激励机制和更少的投资约束等原因吸引越来越多优秀的人才加入,证券公司也不得不面对多年辛苦栽培的人才不断流失,尤其是一些明星投资经理离去,对公司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5)自有资金参与与保证收益。尽管证券公司能用自己的自有资金,认购自己不超过5%的份额,用于弥补投资者的有限损失,还有些产品通过提供保证年5%收益,否则不提取业绩报酬,尽管这对投资者很有吸引力,但个人认为这可能是证券公司短期内吸引客户的手段,不能作为证券公司的长期策略,因为保证5%的收益相当于证券公司已5%的成本融资,5
因为证券市场总是起起落落,如果是那种无存续期的理财产品将会给公司带来很大的负担,而以自有资金弥补亏损的做法只能说是一种促销手段,并不能持续。
四.证券投资理财产品的营销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
1、如果从整个行业的角度来考虑的话,监管层没有必要对证券投资理财业务设置这么高的门槛,完全可以与基金公司一样的起点,让他们之间相互竞争,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监管层完全不必担心会导致他们之间恶性竞争,基金公司从1998年开始,一直到03年,用了短短五年的时间,就突破了千亿大关。但是从03年到07年这一段发展阶段当中,也就五年,基金规模就突破了3万亿,尽管后来经历了熊市,直到2009年还有2.6万亿,而截止到2009年底,证券公司的理财业务资产才突破千亿,而且还有比较多的限制,许多基金管理公司尽管多年业绩不佳,服务质量也欠缺,还经常出现损害投资者的违规交易,但其占有牌照资源,还是可以经过包装,发行新的产品,收取高额的管理费。降低准入门槛,既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多种选择,也有利于整个资产管理行业相互竞争,实现优胜劣汰,从而使普通投资者受益,这也是使普通老百姓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一种方式。
2、尽管近年来“老鼠仓”的问题不断,监管层也非常重视,重拳不断,严肃查处了一些违规从业人员,但这类事件还是层出不穷,“老鼠仓”的原因很复杂,公司内部控制,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的漏洞等,并不能一蹴而就,有几点建议可以作为参考:一是证券公司自有资金在理财产品中也必须占有重要比例:比如20%以上,这一部分并不是当投资者面临亏损时用于弥补其损失,而是作为一个信号,公司对其产品很重视,将和投资者承担同样比例的风险,二是投资团队也必须将其个人财产的大部分投入到其所管理的的理财产品中。这样证券公司就像一个控股公司那样去运作,同时其投资团队由于有大量个人资产在理财产品中,所以证券公司和管理团队就会像股东一样思考,着眼长远利益,从而也最大限度避免了出现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违规交易。
3、资产管理行业之所以经常爆发丑闻除了内控不严、利益冲突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监管部门太过关注于行业发展,而对投资者的保护做的远远不够,对上市公司、机构过于呵护,比如最近几年经常爆出“老鼠仓”监管机构大多对当事人警告、罚款了事,甚至不追究所在公司的责任,违规成本低只能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所以除了加大对从业者违规的惩处力度外更要加大对所在公司的惩处,公司的投资经理一个个接连出现问题,公司肯定难辞其咎,甚至监管部门自身也接连出现问题,除了内部控制不存在或者未得到有效执行之外,潜在的巨大利益与较低的违规成本只会加重行业违规事件的发生,所以必须加大处罚力度,才能更好的遏制违规事件的发生。
(二)进一步完善证券公司内部治理及组织结构
1、让独立董事负起监督公司的责任,独立董事之所以不能做到独立和客观,不能起到 6
对公司重大决策的监督作用,除了从公司领取报酬之外,还有就是没有在公司中拥有很多股份,如果独立董事个人能在公司中拥有很多股份就会像所有者那样思考,对公司做出的损害长远利益的决策投反对票,从而既维护了个人利益也维护了广大股东和客户的利益。除此之外,投资经理和研究人员也应该在理财产品中有大量投资,使个人利益与客户的利益趋于一致,所以会更尽心研究所投资的公司,当稍纵即逝的机会来临时他们就可以迅速采取行动而不必经过层层讨论,即使出现决策失误,投资经理和研究员自身也会遭受很大的损失。
2、而对于激励机制,个人认为现有的激励制度并不合理,资产管理行业倾向于将个人报酬与市场表现牢牢挂钩,当年如果市场表现好就能得到大笔的报酬,而如果表现差就可能只拿较低的基本工资,当然这种激励制度无可厚非,而且员工也会表示支持,也对吸引优秀的人才很有帮助,但这种激励制度也有其严重的弊端,如果当年市场表现优良,大部分员工都能得到较高的报酬,但各个部门之间薪酬差距可能会很大,而当市场表现糟糕时,当员工的报酬遭到大幅的削减时,大部分员工包括以前支持支持这种激励安排的员工也会表示不满,这种情况极易导致优秀的员工离职,尤其是那些做客户维护和研究的员工,他们当年尽管出色完成了本职工作,但由于糟糕的市场环境导致他们的工作无法得到公司的肯定,结果导致了对公司的不满。而通过设计更加合理的激励制度,比如运用平衡记分卡,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及创新与学习四个角度来衡量公司的绩效,从而也对员工做出客观评价,具体来说:
(1)财务角度。可以用理财产品的净值增长率和销售增长率等指标,同时考虑运用移动加权平均法来更加客观的衡量业绩表现,如按照40-30-20-10移动加权平均,当年的业绩占40%,往前递推,这样就降低了当年业绩的异常变动造成的影响,从更长远的角度考核员工。(2)客户角度。可以从销售额、市场份额、客户满意度和客户保留率等指标来衡量,稳定的客户对理财产品的成功至关重要,尤其是现在银行的销售渠道处于相对垄断地位的环境下,开发新客户的成本越来越高,留着现有的客户,提高现有客户的满意率,不仅降低了公司的营销费用,同时由于良好的口碑而带来更多的客户。
(3)内部流程角度。可以从工作中与客户的沟通次数和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可理解性来衡量,与客户保持良好的沟通非常重要,公司除了定期披露报告,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向传达公司的投资理念的同时,坦诚过去犯下的错误,目前遭遇的困难,已经或将采取的行动,而不是总是逃避责任、寻找借口,这样才能取得客户的信任,当市场表现不好时候,双方取得互信能降低客户的流失率,从而为未来的发展积蓄了充足的能量。
(4)内部创新与学习角度,可以从主要员工的保留率和员工的能力和发展等指标来衡量,资产管理行业人员流动之所以如此频繁与目前的这种激励方式有关,个人薪酬与市场表现密切相关,这种主要考物质激励与惩罚的政策并不能留住员工,要真正充分激励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忠诚度,我认为可以通过公司通过内部表扬,领导的赞赏等方式对当年表现优秀的员工进行激励,而并非都依靠物质激励,同时领导应经常与员工沟通,关心员工的生活,7
了解员工的兴趣,并对员工提供培训,不断提高其能力,通过员工的发展来实现企业的不断发展。这样做也才能够最大限度避免了只根据当年的业绩表现来衡量的不客观性,让优秀的员工感觉到即使市场不佳其也能有充分的激励从而加强对企业的忠诚度。
3、成立理财业务子公司。券商的理财业务大部分都是由其资产管理部门来运作的,成立子公司以后,人事、财务、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方面相对更加独立,这有助于券商向着更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举例来说,如果资产管理部门设计出一款理财产品,出于部门利益最大化的考虑,产品可能较竞争对手并无优势,甚至损害客户利益,然而公司对营业部下达销售任务并制定考核指标时,营业部客户经理一方面面临完不成任务的业绩压力,又一方面临向客户销售不适产品的道德压力,而资产管理部门却可以坐享其成,引起部门间的冲突,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尽管短期内对证券公司的业绩造成一定影响,比如子公司由于初期规模较小,收入较少,如果发生亏损只能自己负责,不能通过抵减母公司的收入从而降低纳税,还有就是理财业务独立以后公司证券营业部对其的销售支持会减少,因为毕竟已经“分家”,但其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必然吸引具有战略眼光的人才加盟,而前述问题可以通过业务的发展和合理的营销策略来解决。当然,凡事都有例外,如果部门间沟通顺畅,设计理财产品时能经过双方充分沟通、协商,尤其是利益分配能做到公平合理的话,不一定通过设立子公司也能一样做好。
(三)证券投资理财产品营销的渠道策略
1、重视利用自有渠道。对于证券公司来说,其理财产品的销售应该逐渐依靠自有渠道来完成,银行渠道的依赖度应该降低,因为银行倾向销售佣金高的产品,费用高昂,而且由于银行固有的强势地位也很难做好客户服务,据有关机构统计显示,2010年60家基金公司旗下615只基金支付给银行的尾随佣金共46.03亿元,同比增长了10.68%。而60家基金公司的上千万基民赚取的利润为50.8亿元,与支付给十几家银行的渠道费用差不多,银行渠道成本之高昂可见一斑。这对缺少营业网点的基金公司确实很不利,但证券公司可充分利用自有营业部的资源,鼓励各营业部优先推介本公司的理财产品,就如前面所述,如果推销资管部门的不适产品有可能导致部门间冲突,而“分家”以后,权责更加明确,更能从市场和客户需求出发,提高理财业务的竞争力,也避免了部门间相互推卸责任。当然,除了提供富有竞争力的销售佣金外,还可以通过分享管理费收入或利润分成的方式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因为营业部向客户销售基金也会失去一部分客户的交易佣金收入,尤其是当自家公司的产品跟竞争对手差别不大甚至更有优势时,营业部还有什么理由为何不推介自家的产品呢?所以,这种方式尽管可能整体上比银行渠道的总体成本要高,但这种方式也更能做好客户服务,也降低了渠道过分集中的风险,尤其在熊市期间,当慌慌张张的投资者打算赎回时,营业部的客户经理可以通过耐心的劝解将其挽留,因为当投资者最悲观的时候也是行情即将反转的时候,由于赎回率的大大降低,为未来市场的复苏积蓄了充足的能量。而严重依赖银行渠道的基金面对悲观绝望的投资者的赎回往往无能为力。
2、努力拓展其他销售渠道。目前来看,无论是基金公司还是证券公司,网上电子商务的销售渠道占比较低。如通过与第三方销售、第三方支付企业合作,不仅会大大降低渠道成本,同时也会逐渐摆脱对银行的依赖,提高对银行网点渠道的溢价能力,如汇付天下开出了仅相当于银行渠道4折的费率,如对于在银行申购费率为1.5%的股票型基金,通过汇付天下支付申购基金的费率仅为0.6%,同时随着国内投资者日益成熟,将会意识到购买理财产品支付过高的费用无助与自己长期利益的实现,将会更加考虑购买成本,从而促进理财产品网络销售的发展。
(四)证券投资理财产品营销的产品策略
证券公司在设计理财产品时,应该从“长期而言,这一产品是否有利于客户”这一角度出发,推出实现投资者长期利益的理财产品,而不是从“这一产品能否热卖”出发,要意识到很多客户把自己家中的一切投入到产品中,而且公司的员工也将个人资产的大部分投入的公司的理财产品中,如果理财产品不是从实现长期利益的考虑设立的,那么既不会让客户满意,也不会让员工生活幸福,更无法实现公司的长远发展目标。由于证券投资理财产品受到很多限制,所以主要采用两种竞争战略:集中成本领先和集中差异化。
1、集中成本领先战略的产品主要包括指数类、债券类、货币类产品,比如华夏上证50etf,主要复制上证50指数而来,这些产品的共性主要是受人为的因素较少,灵活配置的余地很小,低成本是其主要的竞争手段,谁能把成本降到最低就能占有最大的优势,当然降低成本跟管理资产的规模有关,规模越大,单位产品分摊的成本越低,而且规模大了以后,收入越多,越能降低成本,强者恒强局面也就持续下去,证券公司也可以开发低成本的指数型理财产品,尽管指数型理财产品属于被动投资,跟证券公司主动投资的风格不符,但指数型产品由于很少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只赚取市场的平均回报,但其由于费用低廉,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欢迎,数据显示,目前先锋集团旗下的vanguard 500指数基金总规模达到870亿美元,而先锋集团正是从低成本的指数基金起家,目前已成全美最大的共同基金。而且美国的市场表明,长期而言,大部分股票型基金无法超越大盘表现,所以这类产品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欢迎,而随着管理良好的指数类理财产品的规模的扩大,将对证券公司贡献更可观的收入。
2、差异化的理财产品主要包括除指数基金以外大部分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这些主要依靠主动投资以求战胜市场,就像大部分财富只掌握在少数人一样,能战胜市场的只有少数一些人,所以这类产品要取得成功主要还是靠优秀的投资团队,而不是产品的名称是否带有“价值”、“成长”、“内需”等题材。而且,这类产品也可以灵活配置和持仓比例限制相结合,因为既然证券投资理财产品都由熟悉市场的专业人士来运作,其选股技能和投资水平优于普通投资者,所以在合同设定最低投资股票的比例,比如80%,有可能更符合投资者的利益,也更能衡量其投资管理水平,而把择时的工作交给投资者,专注于挖掘具有投资潜力的股票,况且如果证券投资理财产品的管理团队真感觉市场被严重高估,无股可买时,可以通过降低持股比例,大比例分红甚至提前终止合同来保障投资者利益,尽管这会令公司短期内失去收 9
入,但当市场真如公司所预期的那样,不仅为公司赢得声誉,公司的理财业务也会更上一个台阶。
(五)证券投资理财产品营销的人才策略
证券公司的理财产品营销属于服务营销的范畴,除了包括一般有形产品的4p外,还包括人、有形展示和服务过程,而人对理财产品营销始终是最关键的。对客户来说,购买券商的理财产品是一笔大额的支出,所以购买会非常谨慎,这对营销人员的素质和专业能力要求非常高,营销人员不仅需要对其所推介的产品非常了解,而且需要具备非常高的职业道德,当遇到利益冲突时,如何避免损害客户的利益,很多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证券公司都会利用明星投资经理来宣传其宣传推广其产品,这种依靠明星效应来推广其产品即是过去国内外资本市场惯用的手段,也是未来营销的主要手段,当然,过度依赖明星投资经理来推广产品也会有风险,如果明星投资经理被其他公司高价挖走或跳槽就可能对公司造成致命打击,公司除了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和激励制度来留住人才之外,更加注重投研团队的建设和培养,从而降低对单个明星投资过度依赖的风险。
结论
我国的资本市场尽管经过几十年年的发展,但仍然是一个不完善的市场,行业法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投资者保护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完善空间,尽管本文通过分析证券公司的当前业务发展状况,提出大力发展券商理财业务的可行性,通过对法律法规、公司内部治理、产品、渠道、人才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来帮助券商未来更好地开展理财业务营销,从而实现业务转型。但根本目的还是出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因为不管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还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他们始终处于强势地位,尽管保护投资者的行业法规颁布了很多,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造成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而证券公司处于“第一现场”,如果从源头上把关,杜绝违规现象的出现,监管层和投资者也会放心许多,通过在法规、制度、产品上进行合理设计,从而使客户、员工和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最大限度地避免内幕交易、“老鼠仓”等违规事件的发生,也有利于整个资产管理行业的良性发展。
浅谈珠宝理财投资方向 珠宝的投资价值篇四
浅谈珠宝理财投资
作者:陈连余
【摘要】:可以说,我国珠宝消费已经在国际上占据重要地位,市场的走向将直接影响国际市场的动向和价格。2010年已远去,在这一年,我国珠宝市场销售总额出现稳步增长,充分体现出国内消费市场蓬勃发展的向荣态势。据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初步估计,2010年我国珠宝市场销售总额超过2400亿元,与前一年同期相比增长15%左右,同时,在这一年里,我国珠宝销售市场总额也今年首次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金银镶嵌首饰出口国。可以用两句话概括目前的中国珠宝玉石产品市场:发展速度快、市场潜力大。
【关键词】:珠宝市场 珠宝投资 珠宝产品 保值 收藏 拍卖会 投资价值 经营 经验
【正文】:
贵金属首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可以说,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珠宝玉石作为身份、地位、财富的象征,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和追逐。近20年的时间,我国的珠宝首饰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从产值1亿元发展到近1000亿元,从业职员从2万人发展到200万人,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铂金消费国,年销售铂金量达140万~150万盎司;我国是亚洲最大的钻石市场之一,年消费钻石达11亿美元;我国还是世界上第四大黄金消费国,年黄金首饰需求达到200吨左右;同时我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石和翡翠消费市场。可以说,我国珠宝消费已经在国际上占据重要地位,市场的走向将直接影响国际市场的动向和价格。2010年已远去,在这一年,我国珠宝市场销售总额出现稳步增长,充分体现出国内消费市场蓬勃发展的向荣态势。据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初步估计,2010年我国珠宝市场销售总额超过2400亿元,与前一年同期相比增长15%左右,同时,在这一年里,我国珠宝销售市场总额也今年首次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金银镶嵌首饰出口国。可以用两句话概括目前的中国珠宝玉石产品市场:发展速度快、市场潜力大。
俗话说: 黄金有价, 珠宝无价.每一粒晶莹剔透的钻石从开始结晶到光芒四射, 少则三千年, 多则必须经过数十亿年的光阴.平均每粒钻石的形成期是数亿年的漫长岁月.无论钻石、红宝石、蓝宝石还是绿宝石, 都是吸取了天地间的精华, 是矿物的结晶, 任何一粒小小的宝石都不是轻而易得的, 由此可见其珍贵性.我国历史上就曾有秦王欲用15座城池交换和氏壁的记载, 所谓价值连城真是毫不为过.由此, 投资珠宝也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它既可以使人们怡情悦性, 宝石的天然美是震憾人心的, 同时, 又可以帮助人们积累财富, 珠宝投资准确的话, 可以带来丰厚的利润, 它实在不愧为一种极吸引人的投资方式.一般来说,珠宝产品(主要指天然珠宝)具备美丽、耐久、稀少的基本特征。有了这三个特性后,珠宝的投资属性自然表露无遗。但是,并非所有珠宝都值得投资,投资收藏珠宝,要与珠宝消费的习惯区分,珠宝消费一般以美观为第一考虑要素,而投资收藏珠宝,一定要从材质和工艺入手,工艺美术大师制作的精美作品,材质好,投资前景更大。值得强调的是,高端珠宝,如大颗粒的钻石、高档的钻石以及资源型,如玉石、黄金,珠宝的未来发展空间很大。但是,并非所有的钻石都有投资价值,如0.5克拉以下的基本没有投资价值,有的时候还会看跌。玉石也一样,目前价值两万以上的玉石才有更大的投资价值。
投资收藏珠宝首饰,一定要剥去中间环节,直接找到源头购买。因为作为日常消费终端,珠宝专场店、商场出售的珠宝,由于商家已将利润转嫁到售价,因此此类珠宝大多只适合日常消费,并不适合投资收藏。
随着珠宝进入拍卖市场,很多人也将其作为投资方式的一种。但是珠宝和股票、房地产等金融投资不同,珠宝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是变现问题。股票债券不管是亏了还是赚了都可以马上变成现金,而珠宝却没有这样的快捷性。其次,珠宝价格不像股票、黄金那样涨跌明显。珠宝市场特别是钻石市场多年来始终呈单线上升的状态,略有所降但不明显。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珠宝投机机会少,一般珠宝都得收藏3年以上,会有约50%的增值,甚至一倍。所以珠宝投资不能有投机心理。
虽然珠宝投资存在着自身的毛病,但珠宝跟其他投资相比也有其优势所在,首先珠宝有科学的鉴定方法和鉴定仪器,相比书画鉴定更具有不可否认的科学性。另外,影响珠宝价值的“名人”因素少,不管是谁戴过,它只认材料本身资源价值,该值多少钱就值多少钱,不因人而异。珠宝体积一般较小,携带方便,而且具有国际流通性,手续相对比较简单,利润高。虽然珠宝的投资前景颇为看好,但它属文化消费,价格受很多不确定因素影响,比如市场环境、消费者的认知程度等,而且目前国内大部分银行还没有珠宝首饰抵押、置换业务,从而使这种高档藏品只限在收藏者这个特定群体里流动,因此,做珠宝首饰的投资要格外谨慎。
珠宝投资占用的资金量很大,属于高价值商品。同时,珠宝的投资热潮刚刚兴起,珠宝产品的收藏还仅仅局限于某些特定的人群。珠宝投资资金周转慢,回笼期长,销售量有限,但由于珠宝的耐久性、稀缺性,决定了珠宝投资长期走势平稳,风险较小。
目前,珠宝投资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还存在壁垒。由于珠宝在开采、加工、鉴定、评估的过程中需要相关的专业知识,构筑起了相当高的技术壁垒和人才壁垒。加之,珠宝的变现能力较差,退出壁垒代价很高。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珠宝投资开始呈现繁荣景象。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需求的增强,珠宝投资理财的前景会更好。
怎样选择具有收藏价值的珠宝
中国现代珠宝市场主要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中国珠宝市场的规模大约在20~30亿元,年平均增长在15%以上。
面对走势日益高昂的珠宝市场,当各种各样的投资产品充斥着收藏家眼球时,藏家们又该如何选择珠宝投资?专家认为,收藏珠宝首先要了解哪些珠宝具有收藏价值,区分开收藏品与非收藏品。珠宝分商品、艺术品、工艺品。艺术品跟材质有关,切割得很好的大颗粒钻石就是艺术品而非工艺品。工艺品市场上很普遍,很多复制品,商品更不用说,但艺术品是不可以复制的。因此,艺术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此外,工艺美术大师制作的精美作品材质好,也是值得收藏的。其次,高端珠宝(如大颗粒的钻石、高档的钻石)和资源型(如玉石、黄金)珠宝的未来发展空间很大。
选择的品种要有稳定的国际价格标准,如钻石。此外,翡翠收藏既有材质收藏又有文化收藏,在亚洲,高档翡翠长期受捧使其增值空间很大,翡翠在雕刻的内容上传承了中国文化。
从近10年来看,钻石的保值功能还是很强的,钻石的价格实际上每年都是在增长的,只是在2007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之后,在2008年年初曾经出现过一些调整,但后来价格马上就又涨上去了。作为国际公认的“硬通货”,每年钻石的价格都平稳上涨5%左右,尤其是优质钻石升值潜力更大。想要买一颗可以保值增值的钻石婚戒,除了要高净度、高颜色、较好切工外,重量最好不低于30分(1克拉=100分)。
从趋势来看,更为稀少的高端彩色宝石的升值空间更大,今后必然会不断走俏,对追求个性同时又想投资收藏的人来说,彩色宝石是不错的选择,彩色珠宝也开始进入婚庆市场。金玉满堂珠宝行负责人姚总认为,彩色宝石去年启动后,今年有望走出更好的行情,尤其是红碧玺、火欧泊等高端彩色宝石。
据了解,玉石翡翠主产于缅甸乌鲁江流域。缅甸每年举办3~5次拍卖会(俗称翡翠公盘),对翡翠原石进行集中销售。在去年3月的缅甸翡翠原料公盘上,拍卖结果让缅甸矿主们完全没想到,缅甸公拍翡翠的价格并没有跌,反而有所上涨,尤其是高档料上涨更多,此后几场的价格都比上一场上涨了30%左右。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矿产资源枯竭,翡翠以其保值增值的投资概念备受市场追捧,未来翡翠原料市场,低档料可能会有下降的空间,而高档翡翠原料还有上涨空间。现在不管是行家还是消费者都越来越重视翡翠的品质,不像前些年是翡翠就行。
普通市民可以提高眼力,多看多比较,选择真正有收藏价值的翡翠,而选择规模大、有档次的珠宝行可以少走弯路。
如何进行珠宝投资
尽管国内珠宝市场不太景气,但发展的潜力很大,“钱”途十分看好。由于市场尚未成熟,市场风险也相对较高。从完全不懂到慢慢懂得如何投资收藏珠宝或开店经营,要靠学习和经验的积累。
投资的第一步:学习
做一个充实的宝石知识研究者。学习有关的珠宝知识,向书本学习或积极参与各种有关珠宝的讲座、研习,珠宝展览会、学术交流会等各项有关珠宝的活动,多和宝石专家学者、收藏家、业者、消费者等接触,进而培养自身对珠宝的知识及经验。
投资的第二步:收藏
做一个快乐的宝石收藏家。宝石的研究与投资,并非一朝一夕可成:对宝石的认知不足,而急促投入,那风险就会很大。最好的方法是在投入珠宝行业前,先当一位快乐的收藏家。在收藏时千万要记几项前提:①进 货成本不宜过高。一般来说以店面实价进货就算成本过高。②买精不买多。收藏各类宝石的精品。在国际市场,高品质的有色宝石涨价最为明显,如高档的红宝石、翡翠等的价格,在近20年来上涨了几十倍,所以收藏一定要以各种宝石的精品为主。
投资的第三步:事前的市场开发
尽量多去认识一些人,如宝石专家学者、收藏家、业者、消费者等,让你周围的人知道你在研究及收藏宝石,让他们成为你的同好,因为这些人有可能是您以后的货源或客户。
投资的第四步:诚信经营
当万事俱备,就到了你翻上柜台的时候了,此时的你早已是行家。珠宝这一行因各人的环境条件不同,所学程度不同,其营运方法各异,但务必要诚信为本--因为这一行当消费群体小,从业人员也较少,一旦欺诈被揭穿就再难立足。
【参考文献】:《珠宝投资也有双面性 》
《怎样降低珠宝玉石投资风险》
《珠宝投资策略分类谈》
《如何进行珠宝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