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纲要培训总结(5篇)
当工作或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并把这些用文字表述出来,就叫做总结。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总结很难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总结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纲要培训总结篇一
我们工作、学习了一个阶段后,回顾、检查一下前一阶段的情况,看看有哪些成绩,哪些缺点,把经验和教训找出来,以便今后改进,将这些写成书面文字,就是“总结”。总结的应用很广泛,种类也较多。按内容分,有“工作总结”“学习总结”“生产总结”等;按时间分,有“总结”“季度总结”“月份总结”“阶段总结”等;按性质分,有“全面总结”“专题总结”等;按范围分,有“单位总结”“个人总结”等。写总结时,有些种类往往是结合起来的,如一个单位的全面的工作总结。
写总结,一般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一、情况概述。简要地交代一下工作或学习的时间、背景、大体过程和成绩、效果等。
二、主要做法、经验和体会。这部分是总结的重点,可以先讲做法,后讲体会、经验;也可以根据内容分成几个问题,一个一个地写,每个问题既有做法,又有体会;还可以把工作或学习分成几个阶段,按时间顺序来介绍情况,谈体会。
三、存在的问题和教训。问题要提得准确,以便今后去解决;教训则侧重今后要注意避免和克服的方面。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努力方向要写明确,对下一步工作或学习的设想、安排意见要提得切实可行。
写总结不必非要遵循固定的格式,以上几个部分也不必一一都写到每篇总结里。有的可以合并,有的可以突出,有的还可以省略,这要根据总结的写作目的和要求来确定,灵活安排。写总结最要紧的是要提出规律性的东西。如果只罗列几条成绩和缺点,那是不够的。一定要下工夫好好分析一下成绩是怎么得来的,缺点是怎么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经验和教训,这样把规律性的东西弄清楚了,就能自觉地发扬成绩,克服缺点,使今后的工作或学习更上一层楼。这是写好总结的关键。
写总结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抓住特点,突出重点。如果不分主次轻重,什么都写,势必什么都说不清楚,使人读了印象模糊。抓住了重点,还得具体地说明重点,不能笼笼统统。例如,一位同学总结自己的复习时写道:“‘学而时习之’,这是学习的经验之谈。经常复习,知识就不断巩固,进而网络化。每学习一个阶段,我就进行总结归纳,写小结心得,将自己摸索出来的方法完善起来。比如:学习文言词语,从课文中找出它们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列举实例,总结规律,不仅记忆起来方便,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这样写,读了感到清楚、具体。所以,除了概括性的说明外,最好还能配合一两个恰当的典型例子,做到点面结合。此外,举一些数字,有时也很必要,特别是百分比和前后左右对比的数字更能说明问题。
纲要培训总结篇二
中国近代史,以1840年英国武力打开中国国门为开端,以签订屈辱的条约宣告结束。从1840到1949,历史的车轮仿佛放慢了脚步,一天一天,我们过了109年。每一天都惊心动魄,每一刻都危机四伏,每一次决策,每一次行动都关系着四万万人民的生死存亡。这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但也是一段在压迫中成长的历史。经过这段时间,中国人民走出了闭关锁国,固守自封的生活,走向了世界。
鲁迅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外国人用火药制造武器,中国人却用来敬鬼神;外国人用司南来航海,中国人却拿来看风水;外国人用鸦片来治病,中国人却拿来当饭吃。”想起来真是讽刺,中国人发明了伟大的四大发明,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没有想到十多个世纪以后外国人用中国人制造的司南航海来到中国,用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制成的洋枪洋炮来轰打中国。中国却只有沦到挨打的份。当西方各国相继经历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文化迅猛发展时,中国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自我陶醉。
中国的守旧势力太强大,高高在上的心理优越感在相当一段时间相当一部分人心理作祟。中国人的觉醒及正确的自我定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庆幸的是有人从睡梦中清醒了过来,发起了洋务运动。他们想中国人先富起来,想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可是他们忘了中国是封建社会,是皇权高度集中的社会。最后他们失败了。但是从另一方面他们也成功了,他们成功得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思想,将一部分中国人唤醒了,让当时的中国人接受了先进的知识,思想,以及先进的教育理念。
年轻的中国学子为了将帝国主义赶出中国,纷纷走出国土,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知识,思想,希望以后回国能有一番作为,为推翻西方列强的压迫作贡献,为实现民族解放作斗争。
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此后,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统治,进行工农武装革命,开始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四个阶段,终于在1949年推翻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解放了全中国,使得中国人民过上了社会主义生活。
在中国近代史上,失败比成功多。“勿以成败论英雄”。走进近代那段历史,感受时人的艰辛与不易。所以对中国近代史上抗争与探索的人们,应致以敬意。中华民族是不屈服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你我的血液里都有这种不屈服的精神。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该正视历史总结历史,吸取教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也应学会先人不屈的意志,坚忍不拔的精神,奋发向上,学会创新,为建设中国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纲要培训总结篇三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内江市东兴区白合小学
雷
数
一个月的远程教育专题培训学习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这一段时间里,我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我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规划有了新的认识,深受鼓舞,感受、感触颇深。其中感受最深的是“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也是我国今后10年教育发展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它为我们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方向。通过此次培训,作为一名基础教育一线的工作者我深受鼓舞,现将感受最深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纲要的全面贯彻落实将使我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纲要》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基础教育的工作任务是: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纲要》明确了落实工作任务的具体措施是:提高质量、增强体质、均衡发展、减轻负担。
第一,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纲要》战略主题的首要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面对许多孩子没有理想、没有追求、缺少毅力、崇尚金钱、追求物质享乐的可怕现实,我们常常埋怨家庭教育和社会导向。然而,静下心来细细的想一想,除了“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一手抓着课本知识,一手抓着可怜的学生,拼命追求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外,我们的学校教育又做了些什么呢?那些空洞无味、连教师自己都厌倦的说教,那偶尔一两次浮在表面、华而不实的德育活动算得上真正的德育吗?“德育为首”的口号一直都在响彻云霄,然而“德育为首”的工作却从来都没有真正付诸行动——这就是现实。可喜的是,这种现实随着《纲要》的出台将永远成为过去!
第二,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纲要》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教育,尤其要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把体育课和体育兴趣课有机结合。“培养健康的人”第一次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充分体现了未来教育以人为本,突出人文关怀的特点。我想说,现在的孩子们是幸运的,学校将真正成为他们幸福生活、茁壮成长的乐园。
第三,能力为重、实践创新。为了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性、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纲要》把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作为了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核心内容。今后十年我们的教育将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未来的教育将赋予孩子们更加卓越的智慧,更加强健的体魄,更加灵巧的双手,更加健全的人格„„他们将随着长大成人真正摆脱对家长的依赖,成为独立的、有胆识、有魄力,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代新人。不敢想象——十年后面对充满朝气的新一代,我们这些在旧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将会怎样的自惭形秽!
二、促进教育公平,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在《纲要》中明确指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问题关系国计民生,让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更加合理地配置,并打破现有的教育不公平现状,是老百姓的一大憧憬。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好的教育、公平的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为多数人提供同等机会同等优质服务的教育。但是这几年来,教育公平问题却仍然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建设和谐社会,首当其冲的是消除教育中的诸多不公平。有权威专家认为,目前的国民教育显失公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公。国家把大量的教育资源投向大中城市,而广大的农村与欠发达地区,却常常被遗忘,师资匮乏,资金匮乏; 二是城乡差别、地区差距不断拉大。不光是在学校的硬件设施上,还是在教学资源上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尤其,同样是教师,同工不同酬,严重挫伤了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三是诸如招生制度、各种优惠政策上的不公平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经正式出台了,明确指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这让咱老百姓盼望多年的教育公平,有了政策上的保障和依据。我坚信老百姓憧憬的教育公平不久将会得以实现!教育上消除歧视,建立公平,当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不断学习、自我充实,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是《纲要》五十一条中对今后教师队伍提出的要求。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在不断提高教师待遇、社会地位的同时,也对教师这一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觉得,作为战斗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要以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契机,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丰富自我知识内涵,不断提升和锻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勤奋地耕耘,努力使自己做到: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知识渊博、专业过硬的合格教师!
四、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教育质量的有力措施
我在学习中注意到,在《纲要》第十七章第五十四条中提到:“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落实教师绩效工资。”这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令人振奋和心动的!
大家都知道,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离开教师就无从谈起教育,更无法保证教育的质量!但是,教师也是人,他也要生活,也要赡养父母、孩子,维持家庭开支。所以,给予教师工资待遇保证是保证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最基本条件。近几年来,教师的待遇是有所提高,这是无所争辩的事实。但也不得不承认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在劳动报酬上的巨大差异。这也是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一大因素。
我们在学习《纲要》中看到国家将逐步提高教师待遇,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关心教师身心健康,落实和完善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等政策。这些条款的提出,让我们农村教师倍感振奋,看到了希望!同时,也发自内心的表示,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工作岗位,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去,千方百计的做好本职工作,努力保障教育教学质量,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总之,此次培训学习使我的头脑又得到了一次痛快的洗涤,让我清楚地看到了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培训给了我明确的目标、无尽的力量,我曾有的许多疑惑已在培训学习中找到了答案,未来学校的美好愿景已经清晰地呈现在我的眼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领会《纲要》精神,积极发挥《纲要》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作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开拓创新,立足本职岗位,为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努力提高我国教育现代化水平,使我国实现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转变贡献一份力量。
内江市东兴区白合小学 雷数 二0一一年五月十八日
纲要培训总结篇四
纲要学习总结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纲要学习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纲要学习总结1xx年10月12日,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20xx年)》。我在参加集中学习会的同时,还进行了自学。通过学习,我深受鼓舞,感受、感触颇深。《教育规划纲要》的制定关乎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教育规划纲要》处处体现着党和国家重视和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释放出“不破不立”的改革信号。下面,我简要谈谈自己的两点学习心得:
一.领会纲要精神,明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涵
通过学习,我感觉《纲要》的每一条都是针对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有的放矢地制定的,脉络很清晰,应该说把握住了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的脉搏。感触最深的地方就是《纲要》中提及的“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国家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种高度是体现了教育在新时期的重要地位。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知识社会,信息时代,人们对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前所未有的重视,教师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是育人理念的关键因素。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公平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对我们教师来说就是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歧视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求我们教师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强化课堂教学,提高资源建设质量,确保教学质量及育人质量。
二.结合我校实际,大力发展继续教育
这次纲要将构建“终身教育立交桥”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将努力形成“学习型社会”作为三个战略目标之一,突显了党和国家高瞻远瞩,与时俱进的战略眼光,对于我国实施科教强国、人才强国战略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
当今的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产业、职业、行业在不断进步的同时对劳动者的素质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面对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空前激烈的人才竞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及时了解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和趋势,并将其运用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以不断地提高和创新,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是国家强盛的动力,也是个人发展的必需。21世纪的教育应当是不断造就人、不断培养人、不断发展人全部潜能的过程。作为指导未来十余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终身教育立交桥”的提出和实施将使各种教育形式衔接、各种培训方式并举、各类学习资源互相融通,为全民终身教育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方便。作为一所现代远程开放大学,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立足满足群众教育需求,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为建设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纲要学习总结2活动内容:
本班结合我们正在学习的远程教育,认真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与远程教育、教育信息化相关的部分,并在网络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活动形式:
以网上讨论的形式为主
活动时间:
xxxx年3月7日~xxxx年3月9日
活动目的:
通过讨论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并且能了解教育的最新发展动向。
活动参与者:
教育技术学院07级1班本科生
活动总结:
《纲要》中与远程教育相关的部分摘录
第八章 继续教育
(二十五)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
大力发展教育培训服务,统筹扩大继续教育资源。鼓励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相关组织开展继续教育。加强城乡社区教育机构和网络建设,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办好开放大学,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
第九章 民族教育
(二十七)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
公共教育资源要向民族地区倾斜。中央财政加大对民族教育支持力度,民族地区各级政府按照事权划分增加投入。促进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巩固提高民族地区普及义务教育成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支持边境县和民族自治地方贫困县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快民族地区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支持教育基础薄弱地区改扩建、新建一批高中阶段学校。大力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加大对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积极发展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支持民族院校加强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办好高校民族预科班。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教育事业的扶持力度。
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全面开设汉语文课程,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文接受教育的权利。重视加强学前双语教育。国家对双语教学的师资培养培训、教学研究、教材开发和出版给予支持。
加强教育对口支援。认真组织和落实内地省、市对民族地区教育支援工作。办好在内地举办的少数民族班(学校)和面向民族地区的职业学校。加大对民族地区师资培养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国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高等学校毕业生到民族地区基层任教。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第十九章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六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
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开展高质量高水平远程学历教育。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
心得体会
1、远程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终身教育、继续教育实现的重要方式。随着整个社会的终身学习的氛围的浓厚,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远程教育一定能够得到好的发展。将远程教育放在继续教育、名族教育这两章也很明显的体现了远程教育的优势所在,也是教育部对于如何发展远程教育的一些导向性的意见吧。
2、在整个纲要中,一共有7个明确的“教育公平”的表述,促进教育公平的一种方法就是远程教育,而且在报告的各处都有所体现。注重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尤其是中小学的教学资源,同样也体现了促进教育公平的思想。
3、这里的远程教育主要针对的目标是成人教育,需要提供硬件以及资源,同时也要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对于终身教育来讲,远程教育的作用是无可取代的。可是目前人们对它的认识还不够,所以需要建设的不但有一些资源性的软件,而且还有基础作用的硬件。
4、国家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但在将远程教育应用于少数民族地区时,因当学习者的可能特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远程教育的相关要素可能要有一定的变化,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服务。
5、《纲要》中提到对“农远工程”的进一步开展,同时,也看到了“强化信息技术应用”这一说法,我们很多地方的教师,信息技术素养还有待提高。这一点,也是我们教育技术应该努力的。
6、一项技术的全面飞速发展变在于改技术何时运用到“工业化大生产中”。而教育技术乃至整个教育行业的工业化的突破口便是远程教育了。目前教育不公平的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与思考,经过目前的实践证明,远程教育对解决教育不公平这个问题可以提供很好地解决思路,如果能确保农村的孩子与城市的孩子上同样的精品课,做同样的测试题,应用同样的教学资源,那教育不公平也就自然不存在了。但要注意的是如何确保农村远程教育的开展,如果农村连基本的课桌都不齐全,连基本的老师也保证不了,如果农村孩子连吃饭都有问题,上不起学,如果远程教育的资金都被政府挪用等等,那何谈远程教育?所以窃以为我们应该围绕这这句话展开更加全面的讨论,讨论如何确保在农村能施行好远程教育,才是更为重要的。
7、教育问题是长期形成的,要改革必然会产生阻力,一蹴而就似乎并不现实。需要稳步推进。有宏伟的蓝图是好的,但是更多的`都是些空话,不能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其中《规划纲要》调研内容和重点问题中有十个重大专题、三十六个子课题,而其中对远程教育的涉及确甚少,由此可见国家对远程教育的发展前景并不看好,例如网络上讨论的很激烈的湖南大学的远程教育问题,还有同学亲身讲述的例子,能充分感觉到远程教育的弊端。所以发展远程教育的优势促进继续教育,民族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8、远程教育更多的是应用于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规划纲要》的第二部分是发展任务,论述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特殊教育到全民教育未来的主要任务,并且对民族教育明确提出了发展远程教育的要求。而同时可以看到,在第二十七条、第三十二条和六十条中都提出了“优质教育资源”,以及优秀教育资源共享、覆盖等词语。因此可以说,未来10年内,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很大程度上是要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以此来提高少数民族以及偏远地区学生的教育水平,进而有可能改善教育不公平的状况。
9、远程教育将有完善先进的设备支持。实现远程教育,设备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规划纲要五十九条中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建设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而且要对教育相关网络升级换代。同时,要加强农村学校的信息基础建设,这无疑为更好地实现远程教育提供了坚实有力的物质基础,使得远程教育的进一步开展有了强有力的后盾。
10、远程教育是促进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方式。《规划纲要》中,对于继续教育也明确提出了发展远程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提出了对于全民终身学习,提高全民素质的殷切希望。然而,全民终身学习并非只有继续教育这一个途径,还可以通过诸如自学、培训等其他方式。在《规划纲要》第六十七条中明确提出要建立终身学习网络和服务平台,而这主要就是靠远程教育来实现的。因此,可以预见到,未来的远程教育将在全民终身学习中大有可为。
11、远程教育学历将有希望予以保证。在《规划纲要》第六十条中明确提出,要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开展高质量高水平远程学历教育。也就是说,高质量的远程学历教育将成为一个发展点。同时,在第二十条中提出了即将提请人大修订有关教育、学位条例和终身学习等法律。可见,在未来10年中,远程教育的学历将有可能会有更加明确的法律保障,从而进一步扩大远程教育的应用。
12、拓宽教育和延伸教育,这也许就是远程教育存在的重要性,也是为什么中国目前远程教育虽然存在诸多问题,却仍然需要大力推广的原因,因为要完成上述两个任务,远程教育是最好的途径。
纲要学习总结3为了更好的实施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我们全园老师都认真阅读、学习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是一本指导我工作的利器,也是指引我们走好幼儿教育道路的方向盘。
首先,新的《纲要》总则中的第五条所提到的尊重幼儿人格和权利,身心的发展,保教并重,关心个别差异,促进个性的发展,体现了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对待幼儿是客观的。《纲要》中制定了五大领域的内容,目标是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的指导思想,并启发教师正确实施。
其次,《纲要》中指出,幼儿同伴群体及幼儿园教师也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老师的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所以,我们努力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和谐的、安全的、自由的环境,让幼儿自由自在地在这环境中生活、游戏、学习、发展。《纲要》还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师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的确,家长的作用也是不小的,我们要认真做好家长的工作,取得他们的信任,得到他们的帮助和支持。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此外,教育在幼儿时期是很重要的。幼儿的发展应该是多样性的,不拘一格,有个性的。幼儿的认识、理解,感受以及活动方式等主体性表面需要受到尊重。因此我们应该在各方面给他们发挥与施展空间,创造各种条件与环境,为幼儿培养和教育做好前期工作,充分发掘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活力,让他们在起跑阶段打好基础,因此幼儿园教育内容应该是全面性的,各领域内容相应参透的,能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
最后,作为幼儿教师应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尊重和关心幼儿,教师应从领导者的位置上走下来,蹲下身,带着一颗充满好奇的童心与孩子交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所想。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把教师视为他们中的一份子,他们才愿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告诉老师,师幼之间才能建立良好的关系。幼儿都具有好动,好奇,好问的特点,他们对一切都充满好奇,成天总是问东问西,摸摸这儿,碰碰那儿,一不小心,就会犯错误。教师应以理解、宽容的心态对待幼儿的错误,心平气和地帮助幼儿分析错误的原因,幼儿也就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批评。
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我们老师将不断的更深入的学习,把《纲要》精神逐步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纲要培训总结篇五
学习《教育规划纲要》总结
建武中学
孙
伟
在近一个月的远程培训中,我较系统地了解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规划有了新的认识,感受颇多,其中感受最深的是:“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捞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作为教育战线的一员,学习贯彻纲要精神,就是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做一种职业,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作为教师学习之余应该认识到四个坚持的重要意义:即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相信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和实施,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大业一定会谱写出更加绚丽的篇章。现就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些内容与同仁做一个分享。
一、《纲要》特别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
《纲要》在保障措施部分明确提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温总理提出,让全国人民做有尊严的人。所以,保障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提高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倡导教育家办学。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教育家。那么,要创建一流的教育模式,就一定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障。因此,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是教师真正成长为一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学习、特别能教育的教师队伍才可能实现建设一流学校,培养顺应时代发展和要求的学生才可能实现。我想,这同时也是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
二、《纲要》切实对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做出了要求
《纲要》在发展任务部分明确提出,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危害民族未来。通过减轻课业负担,保证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
我个人认为,减负势在必行。现在的中小学生由于课业负担重,几乎没有自己的自由活动时间,更谈不上有自我利用的学习实践。很多中小学生疲于完成作业,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其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着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导致了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匮乏。教师一味追求考试成绩,忽略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对自主学习的强烈愿望。应试教育是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源。所以,我个人认为,教师应该在新课改的大好形势下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观念,积极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是我们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而不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的考试的奴隶。真正做到为党和国家及人民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纲要》特别注重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
《纲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我们是处于边缘地区的教育单位,肩负着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全民素质的重要责任。然而,长期以来,党和国家虽然不断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但教育的落后面貌仍然存在,与内地教育的差距甚至在十年以上。本地各地区间的差异更是巨大。所以,教育的均衡发展势在必行。我个人认为,教育均衡除了在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外,还应该重点加强教育师资队伍和教学硬件均衡。大家都知道,师资建设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我区较多地存在教师素质参差不起的现象,好学校的教师相对素质较高,这就导致了家长想尽办法也要送孩子去较好的学校就读,家长非常清楚,只有一流的教师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这就导致了部分学校印在社会的声誉较好而人满为患,而有的学校则因教育教学质量差而鲜人问津,这是造成不均衡的根本源头。而教学硬件的投入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如果没有良好的硬件设备,势必阻碍教育的与时俱进。很多教师想要把许多教育教学资源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但苦于一块黑板,一盒粉笔的现状而无法实现。对于学生来说就没有很好的机会再叫教师的指导下开阔眼界,触动灵感等这样的机会,创新也可能只有闭门造车,无法获得更为先进的知识和理念。
以上为个人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点体会,不妥之处还请专家批评指正。但我同时感受到:《纲要》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新的起点,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要抓住机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开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