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防震减灾知识100题问答题目(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防震减灾知识100题问答题目篇一
防震减灾知识你知道多少?
近年来,自然灾害与人类社会发展如影随形,灾害风险总是伴随在每个人的身边。各种灾害时刻威胁着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共同生活的美好家园。从2009年开始,我国将每年5月12日设立为国家“防灾减灾日”,目的就是要唤起全民防灾减灾意识,不断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本期小编为大家带来一些防震减灾小知识,希望大家共同关注防灾减灾,树立风险意识,掌握逃生技巧。
1.什么是室内的避震空间?
由于预警时间毕竟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避震空间的地方:结实牢固的家具附近;内墙(特别是承重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地方。
室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附近没有支撑物的床上、炕上;周围无支撑物的地板上;外墙边、窗户房。
2.避震时须把握什么原则?
要因地制宜,每个人的处境千差万别,避震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例如,是跑出室外还是在室内避震,就要看客观条件:住平房还是楼房,地震发生在白天还是晚上,房子是不是坚固,室内有没有避震空间,室外是否安全,等等。
要行动果断,不要犹豫不决。避震能否成功,就在千钧一发之间,容不得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有的人跑出危房后又转身回去救人,结果自己也被埋压。记住,只有保存自己,才有可能救助别人。在公共场所要听从指挥,不要擅自行动。擅自行动,盲目避震,只能遭致更大不幸。
3.避震时应怎样保护自己?
采取有利于避震的姿势: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
保护身体的重要部位: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4.家住楼房怎样避震?
室内较安全的避震地点:坚固的桌下或床下;低矮、坚固的家具边;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卫生间;内承重墙墙角;震前准备的避震空间。
震时要注意:千万不要滞留在床上;千万不能跳楼;不要到阳台上去;不要到外墙边或窗边去;不要到楼梯去;不要去乘电梯;如果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要抱头蹲下,抓牢扶手。
5.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在影剧院、体育场馆,观众可趴在座椅旁、舞台脚下,震后在工作人员组织下有秩序地疏散;正在上课的学生,迅速在课桌下躲避,震后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撤离教室,就近在开阔地带避震;在商场、饭店等处,要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避开玻璃门窗、橱窗和柜台;避开高大不稳和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避震时用双手、书包或其他物品保护头部;震后疏散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拥挤,尽量避开人流;如被挤入人流,要防止摔倒;把双手交叉在胸前保护自己,用肩和背承受外部压力;解开领扣,保持呼吸畅通。
6.在户外怎样避震?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7.遇到次生灾害怎么办?
在室内遇到火灾: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必要时要匍匐前行;设法隔断火源。
在野外遇到水灾:如果江河湖海涨水,要向高处跑;迅速离开桥面。
遇到毒气泄漏:遇到化工厂等着火,并有毒气泄漏,不要朝顺风的方向跑,要尽量绕到上风方向去;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不要使用明火。
防震减灾知识100题问答题目篇二
防震减灾知识
地震时的10条须知
一、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二、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大地震时,也会有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的情形。因此,我们每个人关火、灭火的这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
地震的时候,关火的机会有三次
第1次机会 在大的晃动来临之前的小的晃动之时:在感知小的晃动的瞬间,即刻互相招呼:“地震!快关火!”,关闭正在使用的取暖炉、煤气炉等。
第2次机会 在大的晃动停息的时候:在发生大的晃动时去关火,放在煤气炉、取暖炉上面的水壶等滑落下来,那是很危险的。大的晃动停息后去关火。
第3次机会 在着火之后:即便发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钟之内,还是可以扑灭的。为了能够迅速灭火,请将灭火器、消防水桶经常放置在离用火场所较近的地方。
三、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四、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五、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
六、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在百货公司、地下街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请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来行动。
七、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象轮胎泄了气似的,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必须充分注意,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
八、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九、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
十、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
地震到来时在各种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1、震前应做好哪些应急准备工作?
经常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区,特别是政府正式发布了地震预报的地区,每个家庭都要认真做好应付地震的准备工作。
1、家庭成员平时要熟悉地震知识,掌握基本的地震方法,震前震后都不要听信和传播谣言。
2、发布临震预报后,庭应准备好食物、水、手电筒、毛巾、简便衣物、塑料布和简易帐篷、收音机、呼叫机等,对煤气、电闸等做好关闭的应急准备。
3、易燃易爆、剧毒物品不宜放在室内,要妥善安置。较高家俱上不堆放笨重物品。
4、房屋正门、楼道、走廊内不堆放杂物,以利人员疏散。
5、发布临震预报后,家庭成员都要听从当地政府的指挥,按指定路线和地点疏散。
2、地震时,人员疏散应避开哪些地方?
高大建筑物、窄小胡同、高压线、变压器、陡山坡、河岸边。
3、地震发生时,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a.如果你在室内,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b.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c.如果你在影剧院、体育场或饭店,要迅速抱头卧在座位下面;也可在舞台或乐池下躲避;门口的观众可迅速跑出门外或体育场场内。d.如果你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烟囱、变压器、玻璃幕墙建筑、高架桥和存有危险品、易燃品的场院所。地震停下后,为防止余震伤人,不要轻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内。e.如果你在百货商场,应就近躲藏在柱子或大型商品旁,但要尽量避开玻璃柜。在楼上时,要看准机会逐步向底层转移。f.如果你在工厂的车间里,应就近蹲在大型机床和设备旁边,但要注意离开电源、气源、火源等危险地点。g.如果你在行驶的汽车、电车或火车内,应抓牢扶手,以免摔伤、碰伤,同时要注意行李掉下来伤人。座位上面朝行李方向的人,可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护住头面部;背向行李方向的人可用双手护住后脑,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地震后,迅速下车向开阔地转移。h.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如果正在使用明火,应迅速把明火灭掉。
4、如何正确应付地震时的特殊危险?
当遇到燃气泄漏时,可用湿毛巾或湿衣服捂住口、鼻、不可使用明火,不要开关电器,注意防止金属物体之间的撞击。当遇到火灾时,要趴在地下,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逆风匍匐转移到安全地带。当遇到有毒气体泄漏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按逆风方向跑到上风地带。
5、地震发生后应当采取哪些自救措施?
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体没有重大创伤,都应该坚定获救的信心,妥善保护好自己,积极实施自救。a.要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筑物进一步倒塌造成的伤害。b.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c.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d.几个人同时被压埋时,要互相鼓励,共同计划,团结配合,必要时采取脱险行动。e.寻找和开避通道,设法逃离险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f.一时无法脱险,要尽量节省气力。如能找到代用品和水,要计划着节约使用,尽量延长生存时间,等待获救。g.保存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在周围十分安静,或听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动时,用砖、铁管等物敲打墙壁,向外界传递消息。当确定不远处的有人时,再呼救。
6、地震发生后应当遵循哪些互救原则?
互救是指已经脱险的人和专门的抢险营救人员对压埋在废墟中的人进行营救。为了最大限度地营救遇险者,应遵循以下原则:a.先救压埋人员多的地方,也就是“先多后少”。b.先救近处被压埋人员,也就是“先近后远”。c.先救容易救出的人员,也就是“先易后难”。
d.先救轻伤和强壮人员,扩大营救队伍,也就是“先轻后重”。e.如果有医务人员被压埋,应优先营救,增加抢救力量。
7、地震发生后如何寻找寻被压埋的人?
利用救助犬和测定微量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可以很方便地对遇险者定位。但为了抢救时间,也可以用简易的方法找寻被压埋的生存者。一是问,向了解情况的生存者询问,了解什么人住在哪些建筑内,震时是否外出,有什么生活习惯等,从中寻找可靠的线索。二是看,观察废墟叠压的情况,特别是住有人的部位是否有生存空间;也要观察废墟中有没有人爬动的痕迹或血迹。三是听,倾听存活人员的动静。听的方法是:要卧地贴耳细听;利用夜间安静时听;一边敲打(或吹哨)一边听。有时你敲他也敲,内外就联系上了。四是分析,分析倒塌建筑原来的结构、用处、材料、层次、倒塌状况,判断被压埋人员的生存情况。
8、在救援过程中如何科学挖掘被埋压人员?
挖掘时要注意保护好支撑物,清除压埋阻挡物,保证压埋者生存空间。在使用挖掘机械时要十分谨慎,越是接近压埋者,越应多采用手工操作。a.没有起吊工具无法救出时,可以送流汁食物维持生命,并做好记号,等待援助,切不可蛮干。b.救人时,应先确定压埋者头部的位置,用最快速度使头部充分暴露,并清除口、鼻腔内的灰土,保持呼吸通畅。然后再暴露胸腹腔,如有窒息,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c.要妥善加强压埋者上方的支撑,防止营救过程中上方重物新的塌落。d.压埋者不能自行出来时,要仔细询问和观察,确定伤情;不要生拉硬扯,以防造成新的损伤。e.对于脊椎损伤者,挖掘时要避免加重损伤。在转送搬运时,不能扶着走,不能用软担架,更不能用一人抱胸、一人抬腿的方式。最好是三四个人扶托伤员的头、背、臀、腿、,平放在硬担架或门板上,用布带固定后搬运。f.遇到四肢骨折、关节损伤的压埋者,应就地取材,用木棍、树枝、硬纸板等实施夹板固定。固定时应显露伤肢末端以便观察血液循环情况。g.搬运呼吸困难的伤员时,应采用俯卧位,并将头部转向一侧,以免引起窒息。
9、地震发生后如何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1)搞好卫生防疫的重要性。在地震发生后,由于大量房屋倒塌,下水道堵塞,造成垃圾遍地,污水流溢;再加上畜禽尸体腐烂变臭,极易引发一些传染病并迅速蔓延。历史上就有“大灾后必有大疫”的说法。因此,在震后救灾工作中,认真搞好卫生防疫非常重要。(2)把好“病从口入”关。夏秋季节,痢疾、肠炎、肝炎、伤寒等传染病很容易发生和流行。预防肠道传染病的最主要措施,就是搞好水源卫生、食品卫生,管理好垃圾、粪便。a.饮用水源要设专人保护,水井要清掏和消毒。饮水时,最好先进行净化、消毒;要创造条件喝开水。b.搞好食品卫生很重要。要派专人对救灾食品的储存、运输和分发进行监督;救灾食品、挖掘出的食品应检验合格后再食用。对机关食堂、营业性饮食店要加强检查和监督,督促做好防蝇、餐具消毒等工作。c.管好厕所和垃圾。震后因厕所倒塌,人们大小便无固定地点;垃圾与废墟分不清,蚊蝇孳生严重。所以震后应有计划地修建简易防蝇厕所,固定地点堆放垃圾,并组织清洁队按时清掏,运到指定地点统一处理。(3)消灭蚊蝇。蚊蝇是乙型脑炎、痢疾等传染病的传播者。消灭蚊蝇,不仅要大范围喷洒药物,还要利用汽车在街道喷药,用喷雾器在室内喷药,不给蚊蝇留下孳生的场所。在有疟疾发生的地区,要特别注意防蚊。晚上睡觉要防止蚊子叮咬。如果发现病人突然发高热、头痛、呕吐、脖子发硬等,就要想到可能得了脑炎,赶快找医生诊治。(4)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地震灾区的每一位公民,在抗震救灾期间,都应力求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注意身体健康,加强身体锻炼。应根据气候的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气管炎、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老人和儿童要特别注意防止肺炎。冬季应注意头部和手、脚的保暖,防止冻疮;夏季要准备些凉开水,吃一些咸菜,补充体内因大量出汗而损失盐分和水分,预防中暑。
防震减灾知识100题问答题目篇三
一、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二、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大地震时,也会有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的情形。因此,我们每个人关火、灭火的这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
地震的时候,关火的机会有三次
第1次机会在大的晃动来临之前的小的晃动之时:在感知小的晃动的瞬间,即刻互相招呼:“地震!快关火!”,关闭正在使用的取暖炉、煤气炉等。
第2次机会在大的晃动停息的时候:在发生大的晃动时去关火,放在煤气炉、取暖炉上面的水壶等滑落下来,那是很危险的。大的晃动停息后去关火。
第3次机会在着火之后:即便发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钟之内,还是可以扑灭的。为了能够迅速灭火,请将灭火器、消防水桶经常放置在离用火场所较近的地方。
三、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四、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五、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
六、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在百货公司、地下街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请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来行动。
七、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象轮胎泄了气似的,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必须充分注意,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
八、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九、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
十、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
地震到来时在各种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1、震前应做好哪些应急准备工作?
经常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区,特别是政府正式发布了地震预报的地区,每个家庭都要认真做好应付地震的准备工作。
1、家庭成员平时要熟悉地震知识,掌握基本的地震方法,震前震后都不要听信和传播谣言。
2、发布临震预报后,庭应准备好食物、水、手电筒、毛巾、简便衣物、塑料布和简易帐篷、收音机、呼叫机等,对煤气、电闸等做好关闭的应急准备。
3、易燃易爆、剧毒物品不宜放在室内,要妥善安置。较高家俱上不堆放笨重物品。
4、房屋正门、楼道、走廊内不堆放杂物,以利人员疏散。
5、发布临震预报后,家庭成员都要听从当地政府的指挥,按指定路线和地点疏散。
2、地震时,人员疏散应避开哪些地方?
高大建筑物、窄小胡同、高压线、变压器、陡山坡、河岸边。
3、地震发生时,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a.如果你在室内,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b.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c.如果你在影剧院、体育场或饭店,要迅速抱头卧在座位下面;也可在舞台或乐池下躲避;门口的观众可迅速跑出门外或体育场场内。d.如果你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烟囱、变压器、玻璃幕墙建筑、高架桥和存有危险品、易燃品的场院所。地震停下后,为防止余震伤人,不要轻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内。e.如果你在百货商场,应就近躲藏在柱子或大型商品旁,但要尽量避开玻璃柜。在楼上时,要看准机会逐步向底层转移。f.如果你在工厂的车间里,应就近蹲在大型机床和设备旁边,但要注意离开电源、气源、火源等危险地点。g.如果你在行驶的汽车、电车或火车内,应抓牢扶手,以免摔伤、碰伤,同时要注意行李掉下来伤人。座位上面朝行李方向的人,可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护住头面部;背向行李方向的人可用双手护住后脑,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地震后,迅速下车向开阔地转移。h.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如果正在使用明火,应迅速把明火灭掉。
4、如何正确应付地震时的特殊危险?
当遇到燃气泄漏时,可用湿毛巾或湿衣服捂住口、鼻、不可使用明火,不要开关电器,注意防止金属物体之间的撞击。当遇到火灾时,要趴在地下,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逆风匍匐转移到安全地带。当遇到有毒气体泄漏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按逆风方向跑到上风地带。
5、地震发生后应当采取哪些自救措施?
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体没有重大创伤,都应该坚定获救的信心,妥善保护好自己,积极实施自救。a.要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筑物进一步倒塌造成的伤害。b.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c.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d.几个人同时被压埋时,要互相鼓励,共同计划,团结配合,必要时采取脱险行动。e.寻找和开避通道,设法逃离险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f.一时无法脱险,要尽量节省气力。如能找到代用品和水,要计划着节约使用,尽量延长生存时间,等待获救。g.保存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在周围十分安静,或听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动时,用砖、铁管等物敲打墙壁,向外界传递消息。当确定不远处的有人时,再呼救。
6、地震发生后应当遵循哪些互救原则?
互救是指已经脱险的人和专门的抢险营救人员对压埋在废墟中的人进行营救。为了最大限度地营救遇险者,应遵循以下原则:a.先救压埋人员多的地方,也就是“先多后少”。b.先救近处被压埋人员,也就是“先近后远”。c.先救容易救出的人员,也就是“先易后难”。
d.先救轻伤和强壮人员,扩大营救队伍,也就是“先轻后重”。e.如果有医务人员被压埋,应优先营救,增加抢救力量。
7、地震发生后如何寻找寻被压埋的人?
利用救助犬和测定微量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可以很方便地对遇险者定位。但为了抢救时间,也可以用简易的方法找寻被压埋的生存者。一是问,向了解情况的生存者询问,了解什么人住在哪些建筑内,震时是否外出,有什么生活习惯等,从中寻找可靠的线索。二是看,观察废墟叠压的情况,特别是住有人的部位是否有生存空间;也要观察废墟中有没有人爬动的痕迹或血迹。三是听,倾听存活人员的动静。听的方法是:要卧地贴耳细听;利用夜间安静时听;一边敲打(或吹哨)一边听。有时你敲他也敲,内外就联系上了。四是分析,分析倒塌建筑原来的结构、用处、材料、层次、倒塌状况,判断被压埋人员的生存情况。
8、在救援过程中如何科学挖掘被埋压人员?
挖掘时要注意保护好支撑物,清除压埋阻挡物,保证压埋者生存空间。在使用挖掘机械时要十分谨慎,越是接近压埋者,越应多采用手工操作。a.没有起吊工具无法救出时,可以送流汁食物维持生命,并做好记号,等待援助,切不可蛮干。b.救人时,应先确定压埋者头部的位置,用最快速度使头部充分暴露,并清除口、鼻腔内的灰土,保持呼吸通畅。然后再暴露胸腹腔,如有窒息,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c.要妥善加强压埋者上方的支撑,防止营救过程中上方重物新的塌落。d.压埋者不能自行出来时,要仔细询问和观察,确定伤情;不要生拉硬扯,以防造成新的损伤。e.对于脊椎损伤者,挖掘时要避免加重损伤。在转送搬运时,不能扶着走,不能用软担架,更不能用一人抱胸、一人抬腿的方式。最好是三四个人扶托伤员的头、背、臀、腿、,平放在硬担架或门板上,用布带固定后搬运。f.遇到四肢骨折、关节损伤的压埋者,应就地取材,用木棍、树枝、硬纸板等实施夹板固定。固定时应显露伤肢末端以便观察血液循环情况。g.搬运呼吸困难的伤员时,应采用俯卧位,并将头部转向一侧,以免引起窒息。
9、地震发生后如何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1)搞好卫生防疫的重要性。在地震发生后,由于大量房屋倒塌,下水道堵塞,造成垃圾遍地,污水流溢;再加上畜禽尸体腐烂变臭,极易引发一些传染病并迅速蔓延。历史上就有“大灾后必有大疫”的说法。因此,在震后救灾工作中,认真搞好卫生防疫非常重要。(2)把好“病从口入”关。夏秋季节,痢疾、肠炎、肝炎、伤寒等传染病很容易发生和流行。预防肠道传染病的最主要措施,就是搞好水源卫生、食品卫生,管理好垃圾、粪便。a.饮用水源要设专人保护,水井要清掏和消毒。饮水时,最好先进行净化、消毒;要创造条件喝开水。b.搞好食品卫生很重要。要派专人对救灾食品的储存、运输和分发进行监督;救灾食品、挖掘出的食品应检验合格后再食用。对机关食堂、营业性饮食店要加强检查和监督,督促做好防蝇、餐具消毒等工作。c.管好厕所和垃圾。震后因厕所倒塌,人们大小便无固定地点;垃圾与废墟分不清,蚊蝇孳生严重。所以震后应有计划地修建简易防蝇厕所,固定地点堆放垃圾,并组织清洁队按时清掏,运到指定地点统一处理。(3)消灭蚊蝇。蚊蝇是乙型脑炎、痢疾等传染病的传播者。消灭蚊蝇,不仅要大范围喷洒药物,还要利用汽车在街道喷药,用喷雾器在室内喷药,不给蚊蝇留下孳生的场所。在有疟疾发生的地区,要特别注意防蚊。晚上睡觉要防止蚊子叮咬。如果发现病人突然发高热、头痛、呕吐、脖子发硬等,就要想到可能得了脑炎,赶快找医生诊治。(4)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地震灾区的每一位公民,在抗震救灾期间,都应力求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注意身体健康,加强身体锻炼。应根据气候的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气管炎、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老人和儿童要特别注意防止肺炎。冬季应注意头部和手、脚的保暖,防止冻疮;夏季要准备些凉开水,吃一些咸菜,补充体内因大量出汗而损失盐分和水分,预防中暑。
一、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学校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家庭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
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
内墙墙根、墙角;
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公共场所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
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
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 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 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
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户外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
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
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
过街桥、立交桥;
高烟囱、水塔下。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
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
广告牌、吊车等。
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狭窄的街道;
危旧房屋,危墙;
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
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防震减灾知识100题问答题目篇四
防震减灾知识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俗称地动。它像平常的刮风下雨一样,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即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发生地震大约500万次。其中,绝大多数地震很小,不用灵敏仪器便觉察不到,约占地震总数的99%,其余的1%,约5万次,才会被人们感觉出来。一般情况下,5级以上地震就能够造成破坏,习惯上称为破坏性地震,平均每年发生约1000次;7级以上强震平均每年18次;8级以上大震每年发生1—2次。
地震有前兆吗
地震和风雨等自然现象一样,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预测预报的。当地壳的应力应变在逐渐积累、加强的过程中,就会引起震源及其附近物质发生物理、化学等一系列异常变化。我们称这些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联的异常变化现象为地震前兆。一般我们将地震仪器观测到的地球物理场、化学场和微小地形变异常称为微观前兆,而将动植物和自然界所表现出的异常,称为宏观异常。
震前动物异常
地震前动物比人先知先觉的科学道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是震前动物的异常现象在我国古代地震资料中早有记载。据不完全统计,在震前有异常的动物就有几十种,空中飞的,地下跑的,水中游的无处不在。我国地震区群众根据地震前动物异常反应编写了预报地震的歌谣: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牛羊骡马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树上高声叫。冰天雪地蛇出洞,大猫衔着小猫跑。兔子竖耳蹦又撞,鱼朝水面乱跳跃。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家家户户都观察,综合异常作预报。总之,震前动物异常比较普遍,表现行为有:烦躁、惊慌、不安、活动反常、不吃食、不进圈,有的萎蘼不振表情傻呆。动物异常出现的时间多集中在震前几分钟至两三天,以震前一天反应居多,震中区最为集中。
4.动物出现异常到发震时间有多长?一般来说,地震的震级越大,越接近临震,动物异常的种类及数量就越多,反应程度也就越强烈。其发震时间为:(1)牛、马、羊、猪震前几小时至一天。(2)老鼠?震前一至五天,甚至半个月。(3)鸡?震前一至两天。(4)狗?震前半小时至两天。(5)蛇?震前二至三天,冬眠早出洞。(6)鸽子?震前几小时甚至一天。(7)鱼类?震前几小时至十天。震前植物异常
震前植物异常现象与气温、地温变化有一定的关系。表现为在冬季果树开花、重果,竹子开花,竹笋发芽,树干裂缝,提前发芽长叶。在夏季,如成熟南瓜重新开花,含羞草、榕花树叶子开合时间反常等。
震前气象异常
临震的气象异常种类繁多,形式多变,主要包括震前风、霜、云、雨、雹、雪、声、光、电、气压、地温、气温、旱涝、日月光象等等,是非常丰富的。震前出现兰、白闪光,红绿光 防震减灾宣传 带,火球,片状光,带状光,柱状光,球状光,星殒如雨,大风大雨,灰尘遮天蔽日,怪风大作,阴雨连绵,雷电不止,冰雹大雪,变化骤然,闷热燥热、气温异常、气温严寒、气压突降、黑气如雾、月色尘晦,灰尘满天,雾气腾腾,地裂气升,臭气难闻等现象十分普遍。这些异常现象一般在震前几秒钟、几分钟至几天多为出现。发现这种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做好防震准备,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震前地下水异常 地震发生在地下,地下水埋藏于地层之中,地震前应力的变化引起地下水位的上升、下降,井水翻花、冒泡、打漩、发浑、发响、变温、变味、浮油花或引起化学成份的变化等,都是地下水震前的异常现象。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无雨泉水浑,天旱井水冒。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天变雨要到,水变地要闹。建立预报网,异常快报告。这是我国震区群众对历次震前地下水变化规律的经验总结。怎样利用地下水预报地震? 地下水在震前几年就有趋势性的变化,临震前几天至几小时发生突然变化,速度加快,幅度加大。在空间上,震前由外围逐渐向震中集中,而震后由震中向外围扩散。我们掌握了这些一般的异常变化现象,采用最简单的办法,每天定时对井水进行观测,抓住明显的、特殊的变化,就能为地震预报提供一个可靠的依据。
地震监测预报
我国有哪些地震监测方法
地震孕育过程中常常出现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地质学、大地测量学、气象学及生物学等学科领域中的各种异常现象。自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我国有70多次中强以上地震前记录到1000余条前兆异常。由于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因此,地震前兆也是丰富多样的。经过整理和研究,可将这些异常归为10大类:地震学前兆、地壳形变、地磁、地电、重力、水文、地球化学、地下流体(水、汽、气、油)动态,应力应变、气象异常、宏观前兆现象等。以上前兆,地震工作者都进行了科学的监测。只有综合分析、研究这些前兆,才能捕捉到地震前兆信息。
是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
观测和记录地震的仪器叫“地震仪”。公元132年7月(东汉汉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观测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开创了人类使用仪器观测地震的新纪元。张衡被誉为地震仪之父。何谓地震预报
地震预报的三要素是什么?地震预报是对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以及地震影响烈度和破坏易损程度的预测。通常,地震预报的三要素主要是指发震时间、地点和震级。
地震预报包括哪些类型
(1)地震长期预报,是指对未来10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的预报;(2)地震中期预报,是指对未来一二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的预报;(3)地震短期预报,是指对3个月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人类为了减轻地震灾害,制定了一系列对付地震的战略战术,以获取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这就是地震对策。简言之,就是对付地震的办法和措施,也就是地震来了怎么办。地震对策的主要内容是:地震监测、地震预报、工程抗震、社会防灾、震后救灾、恢复重建、平息恐慌等。
地震应急和救助常识平时的准备工作
做好平时的准备工作,是将灾害损失减少至最低程度的基本条件。(1)家庭的安全措施 ·对大衣柜、餐具柜橱、电冰箱等做好固定、防止倾倒的措施。·在餐具柜橱、窗户等的玻璃上粘上透明薄膜或胶布,以防止玻璃破碎时四处飞溅。·为防止因地震的晃动造成柜橱门敞开,里面的物品掉出来,在柜橱、壁橱的门上安装合页加以固定。·不要将电视机、花瓶等放置在较高的地方。·为防止散乱在地面上的玻璃碎片伤人,平时备好较厚实的拖鞋。·注意家具的摆放,确保安全的空间。·充分注意煤油取暖等用火器具及危险品的管理和保管。·加固水泥预制板墙,使其坚固不易倒塌。·将灭火器、消防水桶经常放置在离火源较近的地方。·做好建筑物检修、加固工作(尤其是地基柱子、屋顶瓦等)。(2)紧急备用品的准备 ·饮用水; ·食品、婴儿奶粉; ·急救医药品; ·便携式收音机、手电筒、干电池; ·现金、贵重品; ·内衣裤、毛巾、手纸等。(3)每月召开一次家庭防灾会议 ·家里安全的地方在哪里? ·避难场所、避难道路的确认; ·学习应急处置救护的知识; ·家庭成员的分工; ·灭火器具放置场所的确认; ·万一情况下,家人的联络方法和汇合场所; ·用火器具等的检查; ·紧急用携带袋子的检查、放置场所的确认。(4)建立平时邻里互助的协作制度 发生大地震后,会在很大区域内造成严重灾害,在这种情况下,消防车、救护车不可能随时到达,所以,有必要从平时起通过街道等组织当地居民进行交流,建立起应对有关地震、火灾和救助伤员等互助协作体制。·平时邻里之间应建立协作制度; ·积极参加市民防灾组织; ·积极参加防灾训练。
如何避震:
1.抓住时机,科学避震
地震发生时应沉着应震,立即采取行动避震。假如你的行为镇定自若,就会获得安全,躲过灾难,否则,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大震的预警现象、预警时间和避震空间的存在是人们震时能够自救求生的客观基础,只要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识,事先有了一定准备,震时又能利用预警现象,抓住预警时机,选择正确的避震方式和避震空间,就有生存的希望。预警现象:预警现象主要包括地面的颤动、建筑物的晃动、强烈而怪异的地声、明亮而恐怖的地光等。预警时间:可以逃生的时间。从感觉到地动到房屋倒塌,有大约十几秒的时间,只要你事先有准备,就可能利用这宝贵的十几秒钟逃离险境,转危为安。避震空间:废墟中可以藏身的空间。不要以为房屋倒塌就是死路一条,室内有家俱、物品等的支撑,废墟中总会留下一定的生存空间。2.地震应急时应注意什么
(1)震时是跑还是躲? 我国大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这是因为震时预警现象很短,由于剧烈地动,人们行动往往无法自主;但若住在平房,发现预警现象较早,则应力争跑出室外到开阔、安全的地方避震。所谓就近避震,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对策。(2)身体应采取什么姿势? “伏而待定”,即蹲下、坐下或趴下,尽量蜷曲身体,使身体重心降低,同时,双手要牢牢抓住身边的牢固物体,以防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暴露在物体外而受伤。(3)怎样保护身体重要部位? 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书包、被褥、沙发垫等顶在头上。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侵入。保护口、鼻:有可能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尘、毒气吸入。4.大震后,余震还会不会造成建筑物的破坏?许多建筑物受到主震冲击以后,虽然还未破坏,但已变得不太牢固,这时如果再来一些较强余震,尽管其震级小于主震,但所造成的破坏可能比主震还大。3.不同环境下紧急避震的要点(1)在家中怎样避震 ·特别提醒: ——千万不能滞留在床上; ——千万不能站在房间中央; 这都是身体最暴露、最不安全的地方!·住楼的朋友,较安全的躲避地方有: ——牢固的桌下或床下; ——低矮、牢固的家俱边; ——开间小、有支撑的房间,如卫生间; ——内承重墙墙角; ——震前准备的避震空间。·震时不应采取的行为: ——千万不能跳楼; ——不要到阳台上去; ——不要到楼梯去; ——不要去乘电梯;如果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要抱头蹲下,抓牢墙上的扶手。——不要到处乱跑,特别不要到楼道人员拥挤的地方去。·住平房的朋友: 如果室外场地开阔,发现预警现象早,可尽快跑出室外避震。·室内避震较安全的地点: ——炕沿下; ——震前准备的避震空间。·震时不应采取的行为: ——不要躲在屋顶大梁下; ——不要躲在窗户边; ——不要靠近不结实的墙体; ——不要破窗而逃,以免被玻璃扎伤或摔伤。(2)在学校怎样避震 ·特别提醒: ——一切行动听老师的指挥; ——同学之间要互相照顾,特别对年小体弱、有残疾的同学要多关照。·正在上课时: ——要在老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震时千万不要慌乱拥挤外逃,待地震过去后再由老师带领,有组织地疏散; ——如果教室是楼房,不要跳楼,不要拥向楼梯等等。·在操场或室外时: ——若在开阔地方,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 ——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乱跑、乱挤,待地震过后再按老师指挥行动。(3)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特别提醒: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 ——千万不要慌乱拥挤、拥向出口,要避开人流; ——如不得已被挤入人流,要防止摔倒;把双手交叉在胸前保护自己,用肩和背承受外部压力;随人流而动,避免被挤到墙壁处或栅栏处; ——解开衣领,保持呼吸畅通。·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 ——就地蹲在排椅下,用手或其他东西保护头部; ——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待地震过去后,听从服务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 ——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俱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避开玻璃的门窗、橱窗和玻璃柜台; ——避开高大不稳和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 ——避开吊灯、广告牌等高耸悬挂物。·在行驶的公共电、汽车内; ——抓牢扶手,低头,以免摔倒或碰伤;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以防发生事故时受伤; ——地震过去后再下车。(4)在户外怎样避震 ·特别提醒: ——迅速离开各种高大危险物; ——就近选择开阔地避震; ——不要随便返回室内。·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和构筑物: ——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 ——过街桥、立交桥上下; ——高烟囱、水塔等。·注意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 ——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 ——广告牌、吊车等。·注重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危旧房屋、危墙; ——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 ——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5)在野外怎样避震 ·特别提醒: 假如,地震时你正在郊外旅游;或者,你家住农村,正在野外游玩、拾柴或放牛,这时你该怎么办呢? ——迅速离开山边、水边等危险场地; ——选择开阔、稳定地方就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防摔倒; ——避风,背朝风向,以免吸进有毒气体(如果附近有化工厂等)。·避开以下水边的危险环境: ——河边、湖边、海边,以防河岸坍塌而落水,上游水库坍塌而涨水,或出现海啸; ——水坝、堤坝上,以防垮坝或洪水; ——桥面或桥下,以防桥梁坍塌或遭遇洪水。·避开以下山边的危险环境: ——山脚下、陡崖边,以防山崩、滚石、泥石流; ——陡峭的山坡、山崖上,以防地裂,滑坡等。·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变压器、高压线下,以防触电; ——生产危险品的工厂或危险仓库,以防发生意外事故时受到伤害。(6)震时遇到特殊危险怎么办? ·在室内: ——遇到火灾。千万别乱跑,更不要到拥挤的地方去,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注意要匍匐前进,逆风而进; ——燃气泄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震后设法转移。·在室外: ——如果江河湖海涨水,要向高处跑; ——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向山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要特别保护好头部; ——遇到化工厂等着火,并有毒气泄漏,不要朝顺风方向跑,要尽快绕到工厂的上风方向去;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6.地震时生产岗位的应急处置对策为避免地震产生次生灾害和保证要害系统工作的连续性,地震突然发生时,一切在岗人员要有不怕牺牲的精神,沉着冷静,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果断措施:(1)紧急拉下电闸,切断电源;(2)一切高温高压装置立即停止加温加压,采取降压排气措施;(3)扑灭炉火,关闭燃料炉门;(4)将易起化学反应的物质互相隔离;(5)迅速关闭存放毒气、细菌的容器或阀门,防止泄露;(6)操作机器者要做好安全停车事宜;(7)正在行驶中的火车、汽车等应迅速紧急刹车;(8)对于一些不能中断的生产和科研部门,在岗人员应坚守岗位,随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地震是可以预防的 目前,我国对于地震的预防大体上分为预测和预防两个方面。预测是通过观测仪器所记录到的数据进行分析预报,从而达到减轻震灾的目的。另一条途径就是预防,因为人和财产的伤亡损失主要是在建筑物内造成的,所以,加强房屋抗震的工作十分重要。加强房屋的抗震工作,在基本建设的投资上可能增加一些,但从长远的观点看还是有利的,特别是某些大城市、大工矿、交通干线、电力枢纽、国际工程等政治、经济中心,在确定地震危险区之后,更应该严格按照防震抗震设计的要求进行建设,做到有备无患。
防震减灾知识100题问答题目篇五
防震减灾知识100题问答
一、选择题
1、地震是地球(d)物质运动的结果。
a、外部
b、地壳
c、地幔
d、内部
2、地球由表及里可分为(a)层。
a、地壳、地幔、地核
b、地壳、地核、地幔
c、地幔、地核、地壳
d、地核、地幔、地壳
3、烈度和震级的区别(a)
a、烈度: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或破坏程度;
震级:根据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形计算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
b、烈度:根据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形计算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 震级: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或破坏程度。
c、烈度:用来评估自然灾害本身造成的社会损失的度量标准;
震级:表明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多少;
d、烈度:是来表示地震造成的社会损失的程度;
震级:表明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多少;
4、世界上三大地震带是:(b)
a、环太平洋地震带、印度洋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b、环太平洋地震带、亚欧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c、亚欧地震带、北极洋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 d、印度洋地震带、北冰洋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
5、全世界每年发生地震约(d)次,其中有感地震约(b)次。a、5千次
b、5万次
c、50万次
d、500万次
6、(d)年河北唐山发生7.8级强列地震,造成24万多人死亡,16万人受伤,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
a、1973年7月28日
b、1974年7月28日
c、1975年7月28日
d、1976年7月28日
7、在所有自然灾害中,被称为群灾之首的是(b)a、洪灾
b、地震灾害
c、火灾
d、瘟疫
8、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c)a、责任
b、权利 c、义务
d、规定
9、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实行(b)的方针。a、预防为主,专群结合 b、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 c、预报为主,专群结合 d、预报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
10、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家里(楼房),应如何避震(a)
a、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b、去楼道
c、原地不动
d、跳楼
11、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学校上课,应如何避震(b)
a、向教室外跑
b、听老师指挥
c、蹲在地上
d、涌向楼梯间
12、兴国县地震台位于(b)
a、高兴镇 b、江背镇 c、永丰乡 d、方太乡
13、我国科学家张衡在公元(c)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a、250
b、180
c、1
d、156
14、本世纪在印尼苏门答腊西北近海发生8.7级地震引起的印度洋海啸,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影响具体时间是(b)
a、2004年11月26日
b、2004年12月26日
c、2005年1月26日
d、2005年2月26日
15、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避震,应就地(b)或趴在排椅下。a、站立 b、蹲下
c、快跑
16、在商场、展览馆、地铁等处避震,应选择(b)的柜台或柱子边,或在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并注意护头部。
a、玻璃 b、结实
c、漂亮
17、地震发生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就地避险,不可冒然外逃,以下最不安全的地方有(d)。
a、床下 b、桌子底下 c、开间小的卫生间 d、窗子边
18、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a)。
a、安全通道
b、跳楼
c、乘坐电梯
d、从窗户抓绳下滑
19、震后救人的原则是(c)。
a、先救人少的地方 b、先救亲近人员 c、先救容易救的人 d、先救远后救近
20、地震时人会站立不稳,应该(b)。
a、使劲跑
b、蹲下或趴在地上 c、叫喊
d、六神无主
21、<<防震减灾法>>规定,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在(d)a、当地地震部门
b、省地震部门
c、当地人民政府
d、省级人民政府
22、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是(a)。
a、各类建(构)筑物的破坏和倒塌所致
b、大地震动
c、地面开裂 d、火灾
23、在户外避震应尽量选择开阔地,就地蹲下或趴下。同时应尽量躲开高压线、变电站、建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高大建筑。以下户外避(a)是不安全的。
a、就近躲在狭窄的胡同里
b、不要停留在过街天桥、立交桥的上面或下方
c、注意躲开广告牌、街灯
d、撤离到开阔地带
24、乘坐正在行驶的电(汽)车遇到地震时,要(b)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
a、离开
b、抓牢
25、乘坐正在行驶的电(汽)车遇到地震时,要(b)重心,躲在座位附近,等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a.提高 b.降低
26、大震前,井水往往会有一系列变化,如变浑、翻花、冒泡、涨落等,这是一种(c)现象。
a、正常 b、微观异常 c、宏观异常
d、水文异常
27、大地震后,往往会发生一系列次生灾害,从历次大震看,在城市造成最严重、最普遍的次生灾害是(d),我们应重视该灾种的防灾对策。
a、毒气污染 b、交通瘫痪
c、停电、断水 d、火灾
28、地震灾害有(d)特点。
a、突发性 b、突发性和纵横性
c、突发性、纵横性和续发性
d、突发性、纵横性、续发性和不确定性
29、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a)。a、抗震设防要求
b、抗震设防标准
c、抗震设防设计
d、抗震设防规范
30、怎样对待地震谣传?(c)
a、不相信 b、不相信、不传播
c、不相信、不传播并及时上报 d、相信并随意传播
31、我国地震较多的省(区)依次是(a)
a、台湾、西藏、新疆、云南 b、台湾、西藏、云南、河北 c、西藏、台湾、云南、四川 d、台湾、云南、新疆、陕西
32、民谣:“井水是个兆,震前多报告。无雨水变浑,天旱水直泡。水位起伏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指的是(d)异常。
a、水文
b、气象 c、地象
d、地下流体
33、大震的预警时间,即从人感觉震动开始,到房屋倒塌的时间差,一般有(a)。
a、十几秒 b、一分钟
c、三分钟
d、十多分钟
34、有极少数地震发生在城市下面,称为直下型地震,如唐山地震、阪神地震。唐山地震造成(c)死亡,16万人受伤,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
a、15.8万 b、16.46万 c、24.24万 d、40.70万
35、中国最早有记载的地震是(a)时候
a、尧舜时代 b、商周时代 c、秦朝 d、汉朝
36、下面(d)说法是地震谣言。
(1)不是政府正式向社会发布的地震预报 ;
(2)把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说得非常精确;(3)说国外“xx专家”、“xx报纸”、“xx电台”已预报了我国要发生地震
(4)说“xx地震办公室”,“××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己发布了的地震预报;
(5)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地震谣传。
a、(1)(5)b、(3)(5)
c、除(4)以外都是 d、上述都是
37、震后救人时对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正确的护理方法是(c)。
a、尽快救出来,尽快见光亮
b、尽快救出来,尽快食
c、蒙上眼睛救出来,慢慢呼吸、进食 d、尽快救出来,尽快输氧
38、全球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震带是(c),全球80%的浅源地震、90%的深源地震均集中在该带上,这是一条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地震带。
a、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b、大洋中脊地震带
c、环太平洋地震带 d、大陆裂谷地震带
39、震后被埋压时求生的对策是(d)。
a、不停地呼救 b、不顾一切的行动
c、精神崩溃,惊慌失措 d、保存体力,寻找脱险捷径 40、创伤现场急救技术(a)。a、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b、止血、包扎、固定、等待医护人 员 c、止血、包扎、等待医护人员
d、止血、固定、等待医护人员
41、我国被世界公认成功的一次地震预报是(a)地震。
a、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
b、1976年四川松潘地震
c、1976年云南龙陵地震
d、1976年唐山地震
42、强震指的是(c)
a、8.0级及其以上地震 b、7.0级及其以上地震
c、6.0级及其6.0级以上、7.0级以下地震
d、5.0级及其5.0级以上、6.0级以下地震
43、地震发生时,在家中(d)进行个人防护。
(1)在家中要就地避险,不可贸然外逃;
(2)可选择较安全的地方(如床下、桌子底下)躲避;
(3)在单元楼内,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储藏室及墙角躲避;
(4)要关闭电源、煤气,熄灭炉火,防止发生火灾和煤气泄溢;
(5)高层住户向下转移时,千万不能跳楼,也不要乘电梯。(6)地震后迅速撤离。
a、(1)(2)(3)(4)(5)
b、(2)(3)(4)(5)(6)
c、(1)(2)(3)(4)d、(1)(2)(3)(4)(5)(6)
44、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称为震源深度,根据震源深度划分,地震可分为(c)。
a、浅源、深源两类
b、远震、近震两类
c、浅源、中源、深源三类
d、远震、近震、中震三类
45、一次地震在距震中不同的地方可能有不同等级的烈度,而震级只有(b)个。
a、b、1 c、10 d、6
46、震级相差一级,释放能量相差约(c)倍。a、10 b、20 c、30 d、5 47、45、地震灾害资料统计证实,(d)以上的人员伤亡,是由不抗震的建筑物倒塌所造成的。
a、75% b、85% c、90% d、95%
48、重大工程与生命线工程指对社会、城市有重大价值或(a)的工程,这些设施被地震破坏,危害性大,损失严重,会造成城市功能的瘫痪。
a.重大影响 b.重要意义 c.重点要求
49、地震引起的直接灾害是(b)。
a.建筑物倒塌、火灾、瘟疫
b.地面变形、建筑物倒塌、管道断裂
c.洪水、火灾、气候异常
50、我国自然灾害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是(c)。a.洪水 b.雪灾 c.地震
二、判断题
51、震源到地球表面的垂直距离叫震中距。
正确
错误√
52、遭遇地震时应当就近躲避到窗口下和外墙边。
正确
错误√
53、救人原则:先救远,后救近;先救难,后救易。
正确
错误√
54、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称为震中区,也称极震区。
正确√
错误
55、一个地区,当小震很多时,一定会跟着发生一个大地震。
正确
错误√
56、《防震减灾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
正确√
错误
57、在行驶的电(汽)车内遇到地震时,应设法马上下车。
正确
错误√
58、有的大地震发生前几天或几小时,会发生一系列小地震,多者可达几十至几百次,科学家称它们为前震。
正确√
错误
59、多地震地区的家庭,做好防震准备十分必要,要注意加固睡床,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
正确√
错误
60、当得知地震预报消息后,应及时清理楼道,以利于通行。
正确√
错误
61、地震部门的专家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向社会发布地震预报意见。
正确
错误√
62、震中是地球内发生地震的地方。
正确
错误√
63、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其特点是地震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及震源浅。
正确√
错误
64、在室内避震身体应采取的姿势是伏而待定,蹲下或卧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正确√
错误
65、《防震减灾法》的适用范围是: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震后救灾与重建等活动”。
正确√
错误
66、震中距是指从地面上的某一点到震中的距离。震中距越大,也就是离发生地震的地方越远,地面造成的破坏和损失越大。
正确
错误√
67、震前要把墙上的悬挂物取下来,家具物品摆放做到“重在上、轻在下”。
正确
错误√
68、地震发生时,如果在操场或室外,应立即回到教室去。
正确
错误√
69、在野外避震,应避开山脚、陡崖,以防山崩、滚石、泥石流等。
正确√
错误
70、震源是地震垂直向上到地表的地方。
正确
错误√
71、震源是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
正确√
错误
72、小震活动不断,但无大震发生的现象也很多。另外小震活动不明显,发生大震的例子也常出现。
正确√
错误
73、挖掘被埋压人员应保护支撑物,以防进一步倒塌伤人。
正确√
错误
74、当得知地震预报消息后,应合理放臵家具、物品,把墙上的悬挂物取下来或固定住、防止掉下来伤人。
正确√
错误
75、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避震,应避开玻璃门窗或玻璃橱窗。
正确√
错误
76、检查和加固住房时,住在不宜加固的危房居民要撤离。
正确√
错误
77、震中到地面上任一点的距离叫震中距。
正确√
错误
78、地震按成因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型: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其中天然地震又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等。
正确√
错误
79、《防震减灾法》的适用范围是: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震后救灾与重建等活动”。
正确√
错误
80、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是临震预报发布后的震前应急防御和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的震后应急抢险救灾措施。
正确√
错误
81、《防震减灾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
正确√
错误
82、震中距在600—1000公里以内称为远震。
正确√
错误
83、根据地声的特点,能大致判断地震的大小和震中的方向。一般说,如果声音越大,那么地震也越小;反之,地震就较大。
正确
错误√
84、地震时应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尤其不能跳楼。
正确√
错误
85、我国第一个由中国人自己建的地震观测台是1950年建立,位臵在南京。
正确√
错误
86、挖掘被埋压人员应使伤者先暴露头部,清除其口鼻内异物,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正确√
错误
87、地震前,应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放在安全的地方。
正确√
错误
88、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遇震时,应迅速跑出室外。
正确
错误√
89、动物异常的原因很复杂,很多时候与地震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在观察它们的变化时,一定要注意识别真伪,并及时向地震部门报告。
正确√
错误
90、由地下核爆炸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人工地震。
正确√
错误
三、简答题(共2题,每题10分)
91、什么是地震?什么是破坏性地震?什么是地震三要素?
答: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引起地球表层的振动叫地震。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地震灾害。一般震级大于5级的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地震灾害,通常称为破坏性地震。
地震的发震时刻、震中和震级,称为地震三要素。发震时刻就是地震发生的时刻。地震发生的地点叫做震中,常用经度和纬度来表示,当然也要标明该地的地名。地震的大小用震级m来表示。
92、为什么会发生地震?按地震的成因,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地球内部的情况很复杂。从地表到地球中心主要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平均厚度约33公里。大多数地震发生在地壳和地幔上部边缘的岩石层里。伴随着地球运动的过程中,地壳的不同部位受到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在那些比较脆弱的部位,岩层就容易破裂,引起断裂、错位等变动,于是就发生了地震。
按地震的成因,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约占全球地震总数的90%以上,破坏力也最大。
(2)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火山地震一般影响范围较小,发生的次数也较少,约占全球地震总数的7%。
(3)陷落地震: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例如,当地下溶洞支撑不住顶部的重量时,就会塌陷引起震动。这类地震更少,约占全球地震总数的3%。
(4)诱发地震:地下核爆炸、水库蓄水、油田抽水和注水、矿山开采等活动引起的地震。
93、何谓地震震级?
答:地震震级是按一定的微观标准,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一种量度。它是根据地震仪器的记录推算得到的,只与地震能量有关。一次5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二万吨黄色炸药(tnt)爆炸时所释放的能量。震级相差1.0级,能量相差30倍。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
94、地震有前兆吗?
答:地震前,在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称为地震前兆,它包括微观前兆和宏观前兆两大类。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1)地震活动异常;(2)地震波速度变化;(3)地壳变形;(4)地下水异常变化;(5)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它化学成分的变化;(6)地应力变化;(7)地电变化;(8)地磁变化;(9)重力异常;(10)动物异常;(11)地声;(12)地光;(13)地温异常等等。当然,上述这些异常变化都是很复杂的,并不一定由地震引起。例如地下水位的升降常与降雨、干旱、人为抽水或灌溉有关。再如动物异常往往与天气变化、饲养条件的改变、生存条件的变化以及动物本身的生理状态变化等等有关。因此,我们必须在首先识别出这些变化原因的基础上,再来考虑是否与地震有关。
95、什么是地震预报?地震预报的三要素是什么?
答:地震预报是对破坏性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以及地震影响的预测。地震预报的三要素是指所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
96、如何判断地震谣言和误传?
答:(1)带有封建迷信色彩或离奇的传说,如某地要沉为大海等这些没有科学根据的“地震信息”纯属地震谣言。
(2)传说某外国机构或某专家权威人士提出的“预报意见”,这种通过非正规渠道,不符合国家关于地震预报规定的信息不可相信。
(3)传说地震震级很大(10级、12级等)或发震时间、地点和震级十分具体(如某日、某时、某区、某村或几点几级等),这种脱离科学实际、脱离当前预报水平的信息都应视为谣言或误传。
97、地震时,为什么建筑物会倒塌?
答:地震时,建筑物倒塌主要是未实施科学的抗震设防而由于地震波引起的地面强烈上下跳动和强烈的水平晃动造成的。
98、学校师生应如何避震?并定期开展地震应急避险疏散演练? 答: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震抗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时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时,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绝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
99、地震时的应急防护原则是什么?
答: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所谓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情况作不同的对策。
100、地震发生后,来不及撤离建筑物时怎么办?
答:地震发生后,如来不及撤离建筑物,千万要沉着冷静,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利用建筑物内避震有利部位如坚固的桌椅下,睡床下,逃往小跨度的厨房、厕所、小房间、墙角、墙根,万万不能在窗户、阳台、楼梯、电梯及附近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