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简述我国外交的三大历史性成就(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简述我国外交的三大历史性成就篇一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是妥协的艺术,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让我们翻开历史的长卷,领略新中国外交家的智慧和风采,感悟新中国实力的提升。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八年级下册第十五、十六课,复习新中国的外交。
回顾近代历史,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和厉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旧中国饱受了落后挨打的屈辱。正如外交家周恩来所评价的那样:中国近代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是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的外交,是跪着办外交的。
(幻灯片:旧中国的外交)旧中国的外交特点:不独立、不平等、屈辱 学生展示屈辱的外交史实及原因。
然而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幻灯片)一扫过去百年“屈辱外交”的历史,完成了开拓、突破、腾飞的蜕变,(幻灯片)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在外交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今天我们将开展一次图片展,一起来回顾新中国外交走过的历程。师:此次图片展览共分三个展厅。
一、50年代的外交成就---开拓(幻灯片:第一展厅—开拓厅)
过渡:要了解新中国的外交,让我们先来了解当时新中国成立时面临的是怎样国内外环境。
1.(幻灯片)分析国内外形势:中国面临严峻的局势国际:美国敌视扼杀政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国内:军事压力(战争尚未结束,国民党负隅顽抗、威胁人民政权);经济形势十分严峻(财政困难、生产下降、生活困苦)国际关系的特点:以苏年为首的
过渡:那么,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外交崭露头角取得了哪些成就? 1.师:多媒体展示五十年代的外交图片史实。
周恩来总理亲笔书写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恩来总理会晤印度总理尼赫鲁晤印度总理尼赫鲁倡导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学生总结五十年代的外交成就。中印政府总理会谈,中方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发挥建设性作用;万隆会议就不同社会臸度和意识形态国家间的合作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教师总结:在建国初,特别是50年代,新中国外交处于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但我们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50年代的中国外交:有了话语权(中国声音)。这一时期是新中国外交崭露头角并取得一系列成就的时期,开拓了新中国的外交局面。我们给第一展厅选择的主题是“开拓”。下面我们移步第二展厅,感受七十年代的突破。
二、20世纪70年代外交—突破(幻灯片:第二展厅—突破厅)
1.师:多媒体展示七十年代的外交图片史实。
过渡: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通过展厅内的图片提示,请问“梅开三度”是指哪三件突破性的外交史实呢? 中美关系正常化、中
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关系正常化 2.生:总结七十年代的外交史实。(国际形势及外交成就)
师分析国际形势:新中国成立初,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何政策?(孤 立、封锁、包围、敌视。)七十年代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是什么?(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地位提高;国际形势的变化。)新角色: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外交事件: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并先于美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揭开了中日关系的新篇章。
师:中美中日建交有何意义?(从对中国、对世界)学生讨论(对中国而言,有利于打开外交新局面,引发了国际上与中国建交的高潮;对世界而言,有利于世界和平。)我国外交工作出现了新局面。
三、改革开放后的外交—腾飞(幻灯片:第三展厅—腾飞厅)过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新中国的外交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下面我们移步第三展厅,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的腾飞。让我们再来参观一组图片:
1.多媒体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2.生根据图片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国际形势及外交成就)
影响: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
合作探究
1.新中国取得辉煌外交成就的原因
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展示讨论成果。师:老师进行归纳总结,展示图片(1)新中国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
(2)综合国力,国际威望不断提高(根本原因)
(3)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针对国际形势的变化,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 2.对比新旧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史实,你有什么感悟?
感悟:纵贯近代、现代外交,一个国家外交的基础和后盾是综合国力。旧中国的外交告诉我们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坚持改革开放,实行科教兴国战略;我们要不断提高综合国力,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贯彻和平共五项原则,同一切友好国家和平相处。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总结:
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既要靠国家实力,也要靠外交家的谋略。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的现代化营造了一个和平的建设环境,加强了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贸联系,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证明新中国外交的特点是:独立、自主、多边
简述我国外交的三大历史性成就篇二
专题
三、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一)20世纪五十年代外交
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平、独立、自主
2、成就表现:a、新中国建国的第一年我国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①提出时间:1953年底;②参与国家:印 ③提出者:周恩来④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⑤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⑥意义:是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c、日内瓦国际会议。①时间:1954年 ②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 ③意义: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d、万隆会议①时间:1955年②地点:印度尼西亚的万隆③性质: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者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④内容: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问题。
⑤“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二)20世纪七十年代外交成就
1、取得成就的背景:a、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高;b、国际形势发生变化
2、表现:a、中美邦交正常化:①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②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意义: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③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b、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①时间:1971年10月25日,②会议:第26届联合国大会。③意义: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c、中日关系正常化,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意义:打破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遏制孤立中国的外交僵局,打开了我国外交新局面。
(三)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
1、背景: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2、表现:a、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①时间:2001年10月21日,②地点:上海③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④主要成果:通过《上海共识》,⑤意义: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b、上海合作组织成立。①时间:2001年 地点:上海,②参与国家:中、俄、哈、吉、塔、乌,③意义影响: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它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①时间:2001年,②地点:卡塔尔多哈,(四)新中国取得辉煌外交成就的原因和意义。
1、原因:①归功于我国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②归功于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③归功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④国际形势的变化。
2、意义:为我国的现代化营造了一个和平的建设环境,加强了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贸联系,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例题
1、从新中国成立后到今天,我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有哪些?请你用简炼的语言说出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说明了什么?答:(1)成就:1953年中国总理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周恩来在参加万隆会议中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建交;2001年,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wto)等等。
(2)说明: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中国的几代领导善于处理国际事务等。
简述我国外交的三大历史性成就篇三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教案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教案
开封回中 潘瑞芳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二战后世界形势的特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新中国同苏联等国建交;新中国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亚非会议上的积极贡献。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中国外交的背景和目的,回顾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中国国内建设任务,分析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和方针,培养学生把历史内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对比新中国外交与旧中国外交的不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比较方法,鉴别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比较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方针的内容和意义,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使学生掌握利用表格概括、归纳历史问题的方法。
(三)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外交成就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外交的屈辱局面,显示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好和平的愿望。
2、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赞扬,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处理与国相互关系的准则,新中国为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序作出了重大贡献。
3、通过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1)本节重点是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由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权性质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决定的,也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所面临的国际形势有着密切联系。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充分体现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活动中。因此,重点掌握这一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节其它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本节的另一重点是新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同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确立新型的国际关系作出了重大贡献,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赞扬。深刻理解这一内容也有利于理解今天的中国外交和观察当今国际事务。
2、难点分析
本节难点是对新中国初期制定“一边倒”外交方针原因的分析,以及对此方针的评价。要正确理解“一边倒”的方针,必须分析建国之初国内外复杂的形势。高一的学生世界近现代史的知识比较缺乏,知识储备不足,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共4页 第1页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教案
多媒体放映《开国大典》短片,教师提问:1949年10月有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发生?(学生应该异口同声地回答出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点明即新中国的成立。接着进一步提问:新中国的“新”新在何处?(视情况而定,如果学生一时难以回答出来,可以提示学生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去找)总结为:实现了民族的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成了国家的主人;从发展方向上看,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引入课题:大家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了新中国的“新”,今天,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新中国的“新”那就是外交。
过渡:要了解新中国的外交,让我们先来了解当时新中国成立时面临的是怎样国内外环境吧。
一、国际环境
师: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国际环境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世界新格局的主要变化和国际关系中最突出的特点),让我们共同去了解二战结束、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际环境吧。
通过战后世界形势图的地图讲解分析,(出示幻灯片)中国面临严峻的局势国际:美国敌视扼杀政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国内:军事压力(战争尚未结束,国民党负隅顽抗、威胁人民政权);经济形势十分严峻(财政困难、生产下降、生活困苦);
(出示幻灯片)二战后的世界形势四点及突出特点是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与斗争。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战后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与激烈斗争。对于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苏联代表的社会主义力量及其它进步力量无不欢欣鼓舞;但是国际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国对新中国充满了敌意,他们从政治上进行孤立、经济上进行封锁,军事上进行威胁,妄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在学生了解国际形势之后,让学生回忆建国初期国内的形势。在此基础上,要求同学分组讨论:针对当时这样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你认为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要顺利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应制定怎样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生:(讨论并回答)
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归纳)
引导学生阅读投影显示中的《共同纲领》引文,使学生了解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总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师:共同纲领起了什么作用?这一外交政策可用一句话来概括,是什么?
师:该纲领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已经具有了法律效力。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第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了这一建交原则。成为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外交政策最明确的表示。这表明伟大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开始奉行维护国家主权、民族独立的外交政策。这与旧中国反动政府实行屈辱的外交政策有本质区别。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四项基本方针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
投影显示(引导学生边看书边回答)内容 含义 意义
“另起炉灶”
共4页 第2页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教案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一边倒”
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 “团结世界人民”
积极争取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及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 巩固发展和平力量,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
(过渡):新中国建立初期,遵循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上述四项基本方针的具体指导下,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三、开拓外交的新局面
同学们请思考一下,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了哪些外交活动?取得了哪些突出的外交成就? 师:(指导学生看书,概括中国同苏联等国建立外交关系、中苏友好关系的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等内容)
1、同苏联等17国建交
师:当时开展外交的国际环境对于新中国非常不利,为什么呢? 生:(看书回答)
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以独立自主的原则为引导。积极拓展外交空间,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
师:在建国第一年,人民政府就粉碎了美帝国主义企图孤立中国的阴谋。那是什么事情呢? 师:其中与苏联建交是我国建国初期最重要的外交成果。(投影:《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图片“毛泽东和斯大林”)
师:中苏建交有何意义呢?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加强中苏两国的友好合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外来侵略,有利于我国进行国内的经济建设。与此同时,我国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也获得全面发展,从而大大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对维护远东和世界的和平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建议在教学时展示有关图片和文字材料。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师:投影“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的图画,师:访问的目的?如何处理同亚洲国家睦邻友好关系呢? 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师:内容是什么?提出有何意义呢?(引导学生举当今熟悉的事例分析之)生:(回答)幻灯片显示内容
师:(总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并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一项基本原则。它还受到民办各国的高度赞赏和评价,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世界各国所接受,被公认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和争端的基本准则。观察当今国际事务,我们会更深刻地理解它的重要意义。
3、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视频)
让学生观看周恩来总理率领代表团参加会议
师:中国政府参加日内瓦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呢?
共4页 第3页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教案
生:(回答)
师: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中国在会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充分说明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这在旧中国的外交史上是绝对没有的。(比较巴黎和会和日内瓦会议的情景,感受日内瓦会议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视频):展示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是显然存在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求异的。……”
——选自《共和国开国岁月》
让学生分析这段发言是在那一次国际会议中做的?
4、参加万隆会议 师:(显示材料)
“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受到,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
提问:(1)、亚非会议为何会出现气氛的紧张 生:美国的指示;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
(2)、周恩来的求同存异方针,同指什么?异指什么?
生:(概括回答)同:共同的遭遇既殖民灾难和命运;共同的任务既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反对国家封建势力;发展民族经济,都要求加强团结和合作,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异:社会制度政治体制不同,意识形态不同。
(3)、何为万隆精神? 团结、友谊、合作
(4)、你觉得当今世界还应该倡导万隆精神吗? 师:(出示图片和材料)
共同的责任,共同的任务,要求我们大力弘扬万隆精神,抓住历史机遇,加强团结合作,共绘亚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蓝图。我相信,在亚非发展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这次亚非峰会,将成为亚非合作的新起点,将作为亚非关系史上又一个划时代的重大事件载入史册。
——胡锦涛在亚非峰会上的讲话 生:(讨论并回答)(投影显示)
材料1:近代中国由于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蒋介石国民政府实行对帝国主义屈辱投降的外交政策,据统计,中国近代同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1000多个,被迫开放的口岸有一百多个,租借地上百,租界有四十多处。赔偿白银十三亿两、割地仅俄国一家竟达一百五十多万公里。难怪一位外国人说:“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有国际持久和平和各国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问:材料1、2反映旧中国外交和新中国外交政策有何区别?为什么?从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答:(略)小结(略)
结束:播放歌曲《红旗飘飘》
共4页 第4页
简述我国外交的三大历史性成就篇四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活动课:《新中国的外交》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收集、选择、整理新中国外交领域的重大成就和共和国外交家的智慧与风采的图片、材料、实物和访谈录等,培养学生的想像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比较等抽象思维能力。
2.通过展示探究或体验过程和结果,认识新中国成立,结束了近代以来屈辱外交的历史,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感受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等;培养学生的体验历史发展变化、感悟历史发展真谛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讲述或再现外交活动与斗争,认识国家强盛是开展外交斗争的坚实后盾;通过对外交领域外交家的风采和智慧的归纳和总结,体会外交活动的智慧和艺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
4.通过展示新中国外交成就及原因分析,展望新中国未来外交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预测社会未来发展走向的能力。
5.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协商、与人交往的能力。
活动内容
收集有关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领域的材料,按照选定的主题分析和整理材料,采用多种形式在活动课堂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如专题报道式、场景再现式、主题归纳式等,再现新中国的外交历程,感受新旧中国外交的天地之别,体验重要的外交场景等。
活动提示
1.活动方式可以采用主题探究式、体验感悟式。
2.材料收集范围:新中国成立后有关外交领域的文字、图片、实物等材料;新中国的外交家或重大外交事件的见证人等。
3.材料收集方式:以查阅书籍、网站,参观有关纪念馆和影视作品等为主;访问有关历史见证人等;收集有关实物等。
4.活动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合作的方式完成。活动程序
1.简介活动程序,明确活动内容:如选择主题探究式活动,其活动程序一般分为:确定探究主题→依据主题范围,收集相关材料(文字、图片、影视或实物等)→根据主题要求,整理收集的材料→运用材料,完成主题任务→反思探究过程,优化探究方法;如选择体验感悟式活动,其活动程序一般分为:选择典型场景→根据场景范围,收集有关材料(特别是影视材料和访问历史见证人等)→根据场景要求和收集的材料,设计再现场景的脚本→根据脚本,完成历史场景再现→反思体验过程,感悟历史真谛,优化体验方法。介绍活动主题和内容,具体见活动内容部分。
2.进行小组分配,明确主要职责:以自愿原则为基础,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成员的特长要基本平衡;分组后确定组内成员责任,选举组长负责组内活动的协调与管理。
3.选择活动主题,分配活动任务:提出多种主题,供小组讨论选择,如新中国外交足迹、新旧中国外交两重天、新中国外交家风采与
智慧、新中国外交大事年表、外交活动短剧等,根据小组选题,分配组员活动任务。
4.分头收集材料,教师适时调控:介绍典型材料的出处,如《新中国外交风云录》《新中国的外交》《建国五十年的外交成就》等历史书籍;《周恩来外交风云》《共和国外交风云录》等影视材料;重要网站,如外交部网站、人民日报社网站、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等。各组组员带着任务分头收集材料,教师调控、帮助学生解决收集材料过程中的困难。
5.完成活动任务,准备课堂展示:各组成员在组长的协调下,根据主题要求,分析、整理材料,完成活动任务,并制作课件,准备课堂展示活动成果。
6.展示活动成果,自主评价优劣:由学生做主持人,主持活动成果展示;各组代表在活动课上展示本组活动成果,介绍本组活动中的典型事迹;学生自主对各组活动成果和典型事迹进行评价。
7.总结活动过程,选出优秀组员:表扬活动中的典型事迹,肯定活动成果;总结活动过程,优化活动方法。
活动成果展示课环境布置及教具准备
1.用艺术字板书展示主题:历史纪实大家谈──新中国的外交;学生座位排列为环行状,中间留出空地供再现历史场景等用,并设主席台。
2.多媒体展示平台。活动过程
主持人: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既要靠国家实力,也要靠外交家的谋略。新中国成立,结束了近代以来屈辱外交的历史,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当今世界,“地球村”正在变小,而我们的视野却在扩大。今天,我们回顾新中国外交的光辉历程,体验新中国外交艰辛和辉煌,探究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原因,展望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本次活动的主题就是:历史纪实大家谈──新中国的外交。
时光荏苒,风云变幻,新中国外交胜利地渡过了五十多个春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面就让我们进入第一板块:展示辉煌表现。请第一小组为我们展示他们的活动成果:新中国的外交历程。
第一小组代表:五十多年来国际风云变幻,出现了许多新问题,遇到了许多新的挑战。中国的外交政策始终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它的任务是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和周边环境。在国际事务中,我们一贯伸张正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综合起来我们可以把新中国的外交历程分为建国后至五十年代中期、六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以来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新中国的成立,一扫过去百年“屈辱外交”的历史,我国代表团出席了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等重大国际活动,提出了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以崭新的面貌和独立的姿态登上了国际舞台。
第二阶段:进入六七十年代,我国开始把“反帝反修”、“反对两霸”作为外交工作的主要内容,同时,中国与西方的关系也开始解冻,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外交成果,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等。
第三阶段:八十年代以来,邓小平同志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决定把我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同时对我国外交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开创了我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取得了一系列引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2001年我国成功承办了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展示了我国的世界大国风采,进一步扩大和增强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和地位。
主持人:新中国外交历程,既是过去的历史,也是永存的现实。请第二小组为我们展示记录新中国外交历程的代表图片,从图片中再次回顾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第二小组代表: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屈辱外交,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纪元。五十多年来,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中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尊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谋求同世
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做出积极的贡献。让我们从以下五幅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图片中,重温这段光辉历史。
第一幅图片:苏联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前排右六)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后合影(图略,下同)。1949年10月2日,中国和苏联建交。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但当时,新中国还面临着帝国主义的敌视、封锁和孤立,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第二幅图片: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表演说。1955年,亚非独立国家首脑召开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与的万隆会议。会上,一些国家首脑在帝国主义的挑拨下,攻击共产主义,污蔑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和合作。
第三幅图片:周恩来总理亚非十三国之行飞行路线图。1963年12月3日至1964年2月26日,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兼外长先后访问了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今埃及)、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加纳、马里、几内亚、苏丹、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等十个非洲国家和缅甸、巴基斯坦,后又和宋庆龄副主席一起访问了锡兰(今斯里兰卡)。这次亚非十三国之行,是中国同亚非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重要里程碑。
第四幅图片:毛泽东会见尼克松图。1970年,中美恢复大使级会谈。1971年7月和10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两次秘密到中国,为尼克松总统访华做准备。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2月28日,中美两国发表了指导两国关系的《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交往的大门终于被打开。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政府同时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美国政府在联合公报中接受中国提出的建交三原则:同台湾断交、撤出军队和设施、废除美蒋条约。两国从1979年1月1日起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是两国关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转折,中美关系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第五幅图片:身着中华民族服装的各经济体领导人在上海科技馆前留影。2001年上海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际盛会。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上海科技馆门前,迎候前来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上海非正式会议的各经济体领导人。这次会议讨论了全球和地区经济形势、面向新世纪的apec政策框架等问题,通过了《上海共识》,发表了《领导人宣言》,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次盛大的国际活动,展示了我国的世界大国风采,进一步扩大和增强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和地位。
主持人:新中国外交成就,凝聚了新中国外交家的智慧和心血。请第三小组的代表为我们再现第26届联大,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壮观场面。
第三小组代表:一位扮演阿尔巴尼亚代表、一位扮演中国代表、一位扮演蒋介石代表、一位扮演美国代表、一位扮演记者。他们联合再现26届联大表决结果时的历史场景,其中记者以场外人的身份,采访中国代表,报道这次联大表决结果。
主持人:刚才第三小组同学为我们再现了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下面请本班记者对参与表演的同学进行一次现场采访,让他们谈谈在表演过程中的感想。
记者:我刚才观看了你们的表演,好像与历史先辈们一起经历了这一令人振奋的历史事件,作为扮演中国代表的演员,你一定有很多体会,你能给我们谈谈在扮演过程中的个人体会吗?
被采访者:当我们真正投入到历史事件中时,我们越来越真切地感觉到外交家们的高超智慧,以及他们为我国外交事业付出的艰辛努力,但我们感触最深的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兴奋和骄傲,这种自豪、兴奋和骄傲只能体会,无法用语言表达,现在我才真正理解乔部长仰天开怀大笑的感觉。经过这次体验,我更坚定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增强了自己努力学习的动力,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努力学习,争取真正成为一名为祖国外交事业做贡献的外交工作者。
主持人:数据最能说话,下面请第四小组的同学为我们展示他们的活动成果:新中国成立后,与我国建交国家数量统计表。
第四小组代表:新中国成立到五十年代中期,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从当时两个阵营严重对峙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重大外交决策,彻底
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势力,同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友好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同苏联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国还同印度和缅甸共同倡导举世闻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万隆会议。中国以崭新的面貌活跃在国际舞台上。
从五十年代后期至六十年代末,我国大力支持亚非拉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正义斗争,加强同它们的政治、经济合作。中国不断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同一些邻国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随着中法建交,中国同西欧国家的关系也取得了进展。在这一时期,新中国迎来同外国的第二次建交高潮。
七十年代,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局面。毛泽东主席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中国坚决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不断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同时大力发展同其他发达国家的关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两国关系取得重大突破。随着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进入八十年代,邓小平继承毛泽东、周恩来外交思想,对国际形势做出了新的判断,并据此调整了对外战略,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国际事务中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中国的对外关系得到了全面发展,国际地位大为加强。
九十年代,国际形势发生急剧变化。面对国际风云变幻,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邓小平外交思想,冷静观察,从容应对,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坚定不移地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
平外交政策,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加强。
中国外交走过了五十多年的光辉历程。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学生代表运用多媒体展示平台,边推出表格,边介绍上述特征。主持人:有比较才有发言权。下面请第五小组同学,为我们展示新旧中国外交天地之别的具体表现。
第五小组代表:我们发现,新旧中国外交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首先,在国际地位方面,旧中国没有任何国际地位,任人欺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国家,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而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以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形象屹立于国际舞台。其次,在外交关系方面,旧中国是屈辱外交,西方大国不断发动侵华战争,而每一次侵华战争,基本都以中国失败而结束,中国被迫同侵略者签订不平等条约,列强不断扩大在中国的侵略权益;新中国一改旧中国外交的耻辱状况,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推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平等的外交关系。最后,在外交结果方面,旧中国除了深受列强侵略外,几乎没有取得维护中华民族利益的成果;新中国建立后,在外交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不但维护了中华民族利益,维护了国家领土等主权的完整,收回了旧中国失
去的权益,用“一国两制”的原则,收回了香港和澳门地区,洗刷了旧中国的耻辱,而且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国际强国等。
主持人:新中国在外交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探究和体验中,我们发现这些成就来之不易。那么,哪些因素促成新中国取得如此辉煌的外交成就呢?让我们进入第二板块:探寻辉煌奥秘。下面请同学根据自己的探究或体验,围绕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原因,自由发言,每位同学的发言时间控制在2分钟以内。
发言一:新中国的外交,是在正确外交方针和外交原则指导下进行的,可以说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制定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为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我国外交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的重要保证。
发言二: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取得,离不开老一辈外交家的艰苦努力和高超的外交技能、高明的外交智慧。在万隆会议上,面对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扰和破坏,周恩来总理用豁达的心胸,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会议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友好和团结,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这充分体现了外交家的智慧和胆量在我国外交事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发言三:五十多年来,我国取得了辉煌的外交成就,是我国综合国力提高的反映。如果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为后盾,英国就不会轻易地归还香港地区,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中国也不可能成功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上海会议。这些都充分说明,综合国力的发展和强大,促进了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发言四: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科技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速度令世界各国刮目相看,从而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可以说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是我国外交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基础。
发言五„„
发言六:我认为,新中国外交成就辉煌的原因,是前面四组同学的综合。上面四位同学的发言,都是从一个方面说明我国外交成就的原因,只有四个方面综合起来,才能完整地说明我国外交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主持人:刚才,几组同学的发言都很好。说明我们在探索或体验中开动脑筋了,这是学习历史的重要保证。新中国外交成就的辉煌,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体现,也是正确外交方针、原则的反映,还是综合国力发展的表现,更是外交家的努力和智慧的结晶。刚才我们展示的都是历史,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只能代表过去。那么,未来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走向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进入第三板块:展望辉煌前景。下面请我们班的小国际时事迷带领我们展望我国外交事业的美好前景。
小国际时事迷:首先我们应该分析当前我国外交事业面临的形势,即挑战严峻,机遇大于挑战。当前,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主要面临两方面的挑战:一是国际形势中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增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强化军事联盟和以“人权”“人道”为由干涉别国内政的危险倾向抬头,《联合国宪法》的宗旨和原则以及
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受到挑战。二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使贫富差距拉大,南北矛盾日益尖锐。如何趋利避害,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已成为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紧迫课题。其次,我国面临的总体国际形势和周边环境是机遇大于挑战,希望大于困难。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的进程虽然曲折复杂,但这一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发展经济,加强合作,提高综合国力仍是各国的主要目标和政策取向。再次,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的国家就会日益繁荣昌盛,我国的外交工作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主持人:感谢小时事迷给我们的精彩分析。本次活动成果展示,暂时告一段落。下面请老师带领我们进入关键的一个板块,第四板块:反思活动过程,提高活动水平。
同学们的活动成果可以说水平很高,充分体现了同学们学习主体意识的强烈,和学习探究能力的高超,大有赶超外交家智慧的趋势,希望继续努力。现在让我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反思活动过程,优化活动方法,提高学习水平。首先,本次活动从活动提示到活动主题的确定,再到分组选题,最后到我们刚才的成果展示,是按照计划一步一步完成的。可见,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对学习是多么重要。其中计划要与自己的学习特点相结合,计划的执行要灵活,应该成为我们以后学习中特别重视的内容。其次,我们探究或体验的环节应该成为我们以后学习重点锻炼的内容之一,不论是探究,还是体验,都要从问题
开始,提出问题,然后才能解决问题,带着问题学习是我们应该掌握的重要学习方法之一。再次,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如同现在,对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最后,学习的目的是促进我们的发展,其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又是根本的根本。因此,我们在学习历史过程中,要思考我能从历史学习中得到哪些做人和成功的道理,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内容,如同我们有的同学在成果展示过程中流露出的将来做一名外交工作者一样,这才真正抓住了学习历史的真谛。
简述我国外交的三大历史性成就篇五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教案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教案
开封回中 潘瑞芳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二战后世界形势的特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新中国同苏联等国建交;新中国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亚非会议上的积极贡献。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中国外交的背景和目的,回顾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中国国内建设任务,分析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和方针,培养学生把历史内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对比新中国外交与旧中国外交的不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比较方法,鉴别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比较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方针的内容和意义,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使学生掌握利用表格概括、归纳历史问题的方法。
(三)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外交成就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外交的屈辱局面,显示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好和平的愿望。
2、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赞扬,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处理与国相互关系的准则,新中国为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序作出了重大贡献。
3、通过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
(1)本节重点是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由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权性质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决定的,也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所面临的国际形势有着密切联系。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充分体现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活动中。因此,重点掌握这一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节其它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本节的另一重点是新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同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确立新型的国际关系作出了重大贡献,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赞扬。深刻理解这一内容也有利于理解今天的中国外交和观察当今国际事务。
2、难点分析
本节难点是对新中国初期制定“一边倒”外交方针原因的分析,以及对此方针的评价。要正确理解“一边倒”的方针,必须分析建国之初国内外复杂的形势。高一的学生世界近现代史的知识比较缺乏,知识储备不足,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共4页 第1页
多媒体放映《开国大典》短片,教师提问:1949年10月有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发生?(学生应该异口同声地回答出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点明即新中国的成立。接着进一步提问:新中国的“新”新在何处?(视情况而定,如果学生一时难以回答出来,可以提示学生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去找)总结为:实现了民族的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成了国家的主人;从发展方向上看,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引入课题:大家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了新中国的“新”,今天,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新中国的“新”那就是外交。
过渡:要了解新中国的外交,让我们先来了解当时新中国成立时面临的是怎样国内外环境吧。
一、国际环境
师: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国际环境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世界新格局的主要变化和国际关系中最突出的特点),让我们共同去了解二战结束、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际环境吧。
通过战后世界形势图的地图讲解分析,(出示幻灯片)中国面临严峻的局势国际:美国敌视扼杀政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国内:军事压力(战争尚未结束,国民党负隅顽抗、威胁人民政权);经济形势十分严峻(财政困难、生产下降、生活困苦);
(出示幻灯片)二战后的世界形势四点及突出特点是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与斗争。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战后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与激烈斗争。对于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苏联代表的社会主义力量及其它进步力量无不欢欣鼓舞;但是国际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国对新中国充满了敌意,他们从政治上进行孤立、经济上进行封锁,军事上进行威胁,妄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在学生了解国际形势之后,让学生回忆建国初期国内的形势。在此基础上,要求同学分组讨论:针对当时这样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你认为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要顺利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应制定怎样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生:(讨论并回答)
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归纳)
引导学生阅读投影显示中的《共同纲领》引文,使学生了解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总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师:共同纲领起了什么作用?这一外交政策可用一句话来概括,是什么?
师:该纲领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已经具有了法律效力。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第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了这一建交原则。成为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外交政策最明确的表示。这表明伟大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开始奉行维护国家主权、民族独立的外交政策。这与旧中国反动政府实行屈辱的外交政策有本质区别。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四项基本方针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
投影显示(引导学生边看书边回答)
内容
含义
意义
“另起炉灶”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一边倒”
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
“团结世界人民”
积极争取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及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
巩固发展和平力量,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
(过渡):新中国建立初期,遵循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上述四项基本方针的具体指导下,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三、开拓外交的新局面
同学们请思考一下,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了哪些外交活动?取得了哪些突出的外交成就? 师:(指导学生看书,概括中国同苏联等国建立外交关系、中苏友好关系的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等内容)
1、同苏联等17国建交
师:当时开展外交的国际环境对于新中国非常不利,为什么呢?
生:(看书回答)
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以独立自主的原则为引导。积极拓展外交空间,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
师:在建国第一年,人民政府就粉碎了美帝国主义企图孤立中国的阴谋。那是什么事情呢? 师:其中与苏联建交是我国建国初期最重要的外交成果。(投影:《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图片“毛泽东和斯大林”)
师:中苏建交有何意义呢?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加强中苏两国的友好合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外来侵略,有利于我国进行国内的经济建设。与此同时,我国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也获得全面发展,从而大大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对维护远东和世界的和平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建议在教学时展示有关图片和文字材料。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师:投影“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的图画,师:访问的目的?如何处理同亚洲国家睦邻友好关系呢?
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师:内容是什么?提出有何意义呢?(引导学生举当今熟悉的事例分析之)
生:(回答)
幻灯片显示内容
师:(总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并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一项基本原则。它还受到民办各国的高度赞赏和评价,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世界各国所接受,被公认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和争端的基本准则。观察当今国际事务,我们会更深刻地理解它的重要意义。
3、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
(视频)
让学生观看周恩来总理率领代表团参加会议
师:中国政府参加日内瓦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呢?
生:(回答)
师: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中国在会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充分说明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这在旧中国的外交史上是绝对没有的。(比较巴黎和会和日内瓦会议的情景,感受日内瓦会议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视频):展示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是显然存在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求异的。……”
——选自《共和国开国岁月》
让学生分析这段发言是在那一次国际会议中做的?
4、参加万隆会议
师:(显示材料)
“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受到,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
提问:(1)、亚非会议为何会出现气氛的紧张
生:美国的指示;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
(2)、周恩来的求同存异方针,同指什么?异指什么?
生:(概括回答)同:共同的遭遇既殖民灾难和命运;共同的任务既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反对国家封建势力;发展民族经济,都要求加强团结和合作,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异:社会制度政治体制不同,意识形态不同。
(3)、何为万隆精神?
团结、友谊、合作
(4)、你觉得当今世界还应该倡导万隆精神吗?
师:(出示图片和材料)
共同的责任,共同的任务,要求我们大力弘扬万隆精神,抓住历史机遇,加强团结合作,共绘亚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蓝图。我相信,在亚非发展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这次亚非峰会,将成为亚非合作的新起点,将作为亚非关系史上又一个划时代的重大事件载入史册。
——胡锦涛在亚非峰会上的讲话
生:(讨论并回答)
(投影显示)
材料1:近代中国由于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蒋介石国民政府实行对帝国主义屈辱投降的外交政策,据统计,中国近代同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1000多个,被迫开放的口岸有一百多个,租借地上百,租界有四十多处。赔偿白银十三亿两、割地仅俄国一家竟达一百五十多万公里。难怪一位外国人说:“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有国际持久和平和各国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问:材料1、2反映旧中国外交和新中国外交政策有何区别?为什么?从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答:(略)
小结(略)
结束:播放歌曲《红旗飘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