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研究综述(9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研究综述篇一
一、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概念最早由诺斯维尔提出, 他认为是人本身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及制约因素, 为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时间和方案。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 需要将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特点结合职业生涯的环境条件进行综合分析, 确定最适合自身的职业, 并为之奋斗, 成就个人事业。简单来说确定职业的方法就是“喜欢、适合、能”。职业生涯的决策不仅要基于过去的经验, 心中还要有对未来的蓝图。
二、女研究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面临的问题
职业生涯规划本应是一项个性化的“定制”项目, 但现今大多高校采取千篇 一律的教育指导模式。实际上, 女性研究生无论是在心理性格还是所处的社会条件下, 都需要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她们在就业时面临的主要有个人认识不足、缺乏工作经验, 和就业压力大等问题。以下将从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女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面临的问题。
(一) 个人认识不足, 家庭观念传统
在传统的观念中, 女性地位总是低于男性, 究其原因, 是女性的生理特质造成的, 一些耗费体力大的活动的确有很多女性不胜任, 久而久之, 社会就出现了对女性的.歧视现象。在家庭生活中, 也有“男主外, 女主内”, 女性应该“相夫教子”的观念。在这样的环境下, 一些女性也有了缺乏自信, 依赖性强的表现。但这样的想法在女性研究生中存在的较少, 她们的价值观也多是现代社会的价值观, 受传统价值观的影响多是源自家庭内部, 因为女性最佳的生育年龄在25-30岁, 而研究生毕业年龄普遍就处在25~28岁之间, “毕业就婚”甚至在读研期间就生孩子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很多女研究生为了追求稳定的生活, 不顾自己的兴趣能力就盲目选择公务员或者其他的事业单位, 或者是不管个人能力是非能够胜任这类工作,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自己研修的专业和耗费的时间的一种浪费。研究生是社会的高知识分子, 思维方式以及观念都与新时代接轨,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多, 但随大流读研的女研究生也不是少数, 对职业生涯没有十分清晰理性的看法与规划;对年龄的担忧;不对职业生涯抱有太多的想法, 忧心婚姻问题等等。由于缺乏对个人性格和能力的全面认识, 女性研究生的职业生涯的整体规划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二) 学校开展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不足
当下大多数高校采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仍是传统的旧模式, 教学内容不能实时更新, 与时俱进, 甚至很多学校对研究生阶段并没有开展此类的课程, 仅在本科阶段开设, 但实际上研究生阶段与本科阶段还是有相当大程度的不同。其次, 很多内容都停留在书本, 很少开展实践指导, 而职业生涯规划这样一个与实际紧密联系的内容仅靠书本知识的传授很难对学生有真正的指导意义。此外, 相比男同学很多女同学把学习成绩看看的太过重要, 忽略了能力对个人成长与就业的重要性, 这也与学校在评估或者奖学金评比时将学习成绩设置比例过多有关, 对女性研究生来说更是如此, 现在的模式缺乏针对性的指导, 没有将女研究生的特点与实践结合, 不能帮助女研究生发掘个人优势, 也不能将其与适合的职业相匹配进而加强完善, 没有形成具有特色的针对女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完善体系。
(三) 社会劳动力市场歧视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社会对于女性的歧视问题由来已久。首先是在应聘过程中, 很多职业对性别做出或直接或隐性的要求, 有些用人单位面试时还会问是否单身, 是否已生育的问题, 担心在工作不久后女研究生就开始结婚生子, 不能将重心放在工作上, 对用人单位的业绩产生影响, 这样的门槛让不少具有很高能力水平的女研究生屡屡碰壁。虽然国家在法律上规定禁止性别歧视, 但由于取证难, 这样的问题还时常发生, 以种种理由拒绝女性研究生。在就业条件上设置也较为苛刻, 更多关注女研究生的外表、特长, 而不是内在的涵养及真实能力。此外, 在职业发展过程中, 男性晋升、受提拔的机会也多于女性。制度上的不平等和劳动力市场的职业性别歧视导致女研究生就业难度加大。此外, 社会对某些职业的“性别化”的刻板定性也是女研究生就业的阻碍, 比如护士、幼师等。
三、女研究生应对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的措施
(一) 全面认识个人, 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
首先, 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对于个人在求职就业的整个过程起着统帅作用, 对高学历的女研究生而言, 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更加重要, 自食其力, 自力更生, 用自己的辛苦奋斗赢得美好的人生。其次, 女研究生要从心理和能力两方面全面认识自我与提升自我。在分析好个人的优势劣势之后, 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类型, 多方面提升技能, 提高心理素质, 提升抗压能力。很多学生在刚步入社会时都有因为心理原因而放弃工作的, 提高抗压能力也是对自己人格的丰满。女大学生具有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 较强的适应能力, 良好的亲和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下转第47页) (上接第45页) 以及心细等相对优势, 有针对性的强化和充分利用这些优势, 也是女研究生提高竞争实力的筹码。
(二) 学校进行个性化教育指导
学校应改变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 与时俱进, 授课内容应与国家就业政策动态紧密相连。对女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是一个全程帮助的课程, 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针对点, 如何在科研和工作之间有着明确的目标去奋进;增加在读女研究生与毕业生之间的交流, 尤其是女性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与技能, 对在读生来说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学校还应关注女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由于女研究生的年龄与家庭因素, 很多人的压力不止于学业和就压压力, 还有婚姻和经济压力, 帮助女研究生调整不良心态, 缓解压力, 准确定位, 认清自身优势, 规划好职业生涯。
(三) 构建平等就业的大环境
我国《劳动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中都明确指出不得存在性别歧视, 而损害妇女公平竞争的权利。在监督和查处性别歧视问题时应当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 保护女研究生公正平等求职的权利, 政府在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监督法律的执行情况与监管惩处力度, 并对失职渎职的行为严格惩处。社会应当纠正消除女性地位低下, 能力弱的消极意识和不良社会风气, 营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正、法制的社会氛围。用人单位应摘掉对女性的“有色眼睛”, 改变选人时对女性的差别对待, 充分认识并利用女性优势创造价值。只有社会、政府、用人单位共同为消除性别歧视做出努力和改变时, 女研究生的就业环境才更得到改善。当整个社会风气风气及文化导向都得到改善时, 女性独立自强的形象才会更多的出现在社会舞台, 女研究生的就业才会有扎实的社会基础和保障。
女研究生对于社会发展进步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新生代的成功女性也是女研究生奋发向上, 勇攀高峰的标榜, 从自身、学校和社会三个角度出发共同发力, 提升女研究生个人综合能力, 强化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消除性别歧视, 为社会健康发展进步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刘薇.关于女性职业生涯规划的文献综述[j].现代商业, , 26:64.
[2]沈伟晔, 赵晓慧, 王美玲, 等.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探究[j].人力资源管理, (7) :140-141.
[3]龚王百贞.女性研究生职业生涯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大众科技, , 16 (179) :203-204.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研究综述篇二
会计系女研究生即便是拥有研究生学历这一黄金敲门砖,其就业情况也并不如意,除了就业单位的性别歧视,扎堆求稳思想也成为她们择业的一大“路障”。
近日,记者对全国高校会计系女研究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即便是拥有研究生学历这一黄金敲门砖,其就业情况也并不如意,除了就业单位的性别歧视,扎堆求稳思想也成为她们择业的一大“路障”。
公务员、事业单位是首选
“学会计的找工作不难,但是要找到满意的工作也需要时间。”这是会计系女研究生们的一致感言。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大多数会计系女研究生在择业时有一个清晰的顺序表:公务员、事业单位、大型央企或国企、外资企业(包括国际“四大”)、国内会计师事务所。
“本科毕业的时候,我们觉得自己什么样的工作都可以接受,但到了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挑挑拣拣了。”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系研究生李燕坦言。
工作稳定是很多女研究生择业时首先考虑的因素,于是,当公务员、进事业单位就成了她们的首选。“做公务员虽然得中规中矩,但是比较稳定。”在某部委实习的小丽告诉记者,现在她同时在等待另一家事业单位最终的.通知。
如果是在北京就读的高校毕业生,对户籍的要求就更迫切一些,这也是很多人选择央企的重要原因。“在北京,如果没有北京户口,会非常没有安全感。没有户口就不能买经济适用房,现在房子那么贵,哪里有钱买商品房。”北京工商大学会计学院女研究生张莹说。
除了户口,央企的薪水、福利待遇、晋升空间也吸引着女研究生们。
“在央企,虽然财务部门的工作比较辛苦也很有压力,但是单位可以给你提供一个平台,同时还有清晰的员工职业规划,因此你会积极主动地思考自己的发展空间,并为之努力。”已经在国机集团财务部顺利就职的夏小华对自己未来的工作充满了期待。
期待薪资与稳定程度成反比
事实上,正是上述条件,限制了女研究生们的择业面。外资企业或者民营企业,她们中很少有人考虑,除非这些企业给出的薪水待遇相当优厚。张莹告诉记者,以前念本科的时候,她感觉自己很敢闯,但是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后,太多外企和民企裁员的状况让她意识到,还是有个稳定的工作好。
虽然面临的就业形势很严峻,但女研究生们对薪水的期望值却越来越高。据记者了解,根据单位性质的不同,她们期望的月薪在3000元至10000元之间不等。
“如果是可以解决户口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央企相关岗位,期待的薪资待遇因工作稳定可以有所降低,大概每月3000元就可以接受;如果是不解决户口的外企和民企,每月低于5000元则不予考虑。”有会计系女研究生明确地向记者表示。
调查中,记者发现,曾经让很多毕业生追随的国际“四大”现在似乎成了女研究生们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在‘四大’工作太辛苦了,压力大、加班多、出差也多,赚的都是辛苦钱,遇上金融危机,还要面临失业。”李燕解释着自己不愿去“四大”的种种理由,据她介绍,她们班里的两位男生本来已经决定去“四大”了,最后想想还是放弃了,而女生则没有一个人选择“四大”。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研究综述篇三
摘 要:研究生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着重探讨和分析了研究生在论文选题、论文内容、研究方法及写作规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给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研究生论文写作 常见问题 改进对策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是授予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学习阶段的梳理和总结,是对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次全面考核。通过这样的考核,衡量教学水平,从而对相关教学工作提供参考信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和研究生学制的缩短,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着重探讨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中常见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的对策。
1.研究生论文写作中的问题
1.1论文选题方面。这是研究生论文写作时出现的最常见的问题。选题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论文的质量,这就是所谓的“题对文一半”。有些学生选题太大或者太偏,超出自己现有的研究水平和能力而无力完成。有些学生选题过于陈旧,缺乏新意,缺少研究的`前瞻性。还有的学生选题脱离专业,没有体现出本专业学科的特点,从而失去研究的价值。
1.2论文内容方面。论文的内容就是要回答“我的研究是什么?”的问题。在写作前就要对全篇文章进行构思,紧紧围绕中心论点。许多学生平时素材准备不足,没有怎么认真构思就匆匆动手撰写,文章的素材也是东拼西凑,缺乏论证的整体性、严密性和逻辑性。有些学生论文的语言不够通顺,语法错误较多,语言论述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写出的文章质量不高,影响到发表的价值和意义。
1.3研究方法和和路径方面。目前,多数研究生的研究方法比较局限在文献收集、归纳演绎、观点陈述和素材数据证明的路径上,有些类似规范研究,但又不够充分和准确,关于比较方法的运用、实证方法的运用明显不足,明显缺乏学术论文的基本研究方法论训练。
1.4论文写作规范方面。论文的规范在研究生的论文写作中是相当重要的。论文写作规范包括论文排版和参考文献等很多方面。论文规范方面存在的常见问题有:论文排版不整齐,这种错误在论文目录和正文都有体现;参考文献的标注和格式五花八门;论文章节的编排混乱,缺乏条理。
2.研究生论文写作建议
2.1注重论文选题的质量。研究生论文写作选题时应该把握以下几个原则:选择客观上有研究价值的课题,也就是说所选的课题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或者理论价值,能够推动本学科或本专业发展;选择主观上切实可行的课题。选择的课题应该难易得当,不超越研究者自身现有的能力和水平,在现有条件下可以顺利完成的课题;尽量选择具有创新性的课题。所选的课题能够反映本学科或本专业发展的最前沿动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这就要求研究者紧跟学科发展,了解学科的最新动态和热点问题,开阔思路,创新思维,善于发现问题,从新的角度得出独特的见解,避免守旧重复或者一味求新求异。
2.2注重素材积累和资料收集。研究生要广泛阅读各类学术论文和专著,从中学习论文写作的思路和研究方法。文献阅读要有做笔记和札记的习惯,不要直接从文献中摘抄或者全文拷贝和复印。在研读资料的同时要记下自己在阅读与思考过程中的发现与心得体会。在做笔记的时候一定要准确标明每条信息和观点的出处,以便以后将其融入正式的论文中。特别是要标明并区分研读文献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想与心得的内容,以便在今后的论文写作中严格遵守文献资料的引用规范。
2.3广泛阅读各类专著和学术论文,学习研究方法。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学术论文和专著,了解研究方法;参与调查研究,全程掌握有关实证研究的方法,形成相应的经验;学习逻辑学,掌握和运用形式逻辑的基本形式,如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熟悉和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如实证研究、规范研究、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
2.4加强论文写作规范的培养。为了规范学术研究,教育部于6月22日正式发布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研究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写作中就应该树立学术规范的意识,培养实事求是、扎实严谨的学风。学校要开设学术讲座或者学术规范课,培养学生的学术规范。研究生导师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术规范指导,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术规范的重要性,并在论文写作中自觉遵守。
3.结语
论文写作在培养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在本科阶段缺少足够的论文写作知识的学习与训练,研究生论文写作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要引起广大论文指导教师的关注和重视。只要对研究生加强指导,严加要求,研究生论文写作的质量和水平就一定会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m].北京:高教出版社,.
[2]唐晴,彭强.高校研究生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j].成都:成都大学学报,(6).
[3]周红康.研究生论文选题的风险及其规避[j].成都:成都教育学院学报,(11).
[4]王振中.谈谈研究生论文的组织和写作原则[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
相关阅读:
试论现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
研究生英文科技论文写作
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保险业的发展
两岸保险法中对意外伤害的认定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研究综述篇四
职业生涯规划中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学不喜欢的专业,就像是做噩梦。”三年前,胡斌曾就读于某重点大学英语系;现在,他在一所二类院校读哲学专业。但他说,他丝毫不后悔当初作出退学的决定。
胡斌的家在甘肃农村。听说英语专业很热,高考后他没怎么考虑就填报了这个专业。进入大学
后,胡斌才意识到自己并不适合学英语,“语言交流方面很欠缺,一紧张就脸红、结巴”,而且,由于在中学一直学的是“哑巴英语”,大学里好几门专业课他也没能考及格。
因为不善与人交流,他显得很孤僻。就这样,胡斌在大学里度过了郁闷的两年。最后,他选择了退学并重新参加了高考。虽然没能考入重点大学,但这次他很慎重地选择了哲学专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大学生活,他在思考和写作方面的优势也慢慢体现,“这才感觉找回了自己。”
胡斌这样的学生在大学里并不少见。经过几年的专业学习,许多大学生发现,当初填报的专业和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能力等格格不入。
一项全国调查显示,目前大约有42.1%的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65.5%的学生表示有可能的话将另选专业。
职业生涯管理要从高中开始
“第一次职业生涯管理应该在高中考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就开始。”北京易迈步教育研究院院长雪颖认为,这些大学生在个人兴趣与所学专业方面的巨大落差,实际上是很典型的职业生涯管理的问题,因为大学所学的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将来所从事的职业。
雪颖说:“我们不希望一个大学生经过4年的学习,花了六七万元的学费,最终选择的职业却与所学专业没有任何关系。”
确实有很多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时由父母或老师代劳,还有的盲目追随社会上的“热门”专业,上了大学后才发现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大学毕业找工作时,专业与兴趣的冲突,更是引发了很多求职问题。
据记者了解,西方发达国家一直比较重视职业生涯设计,许多国家的学校教育中早就有“职业设计辅导”这一课程。在美国,中学在孩子们上八年级(高中)时就要请专家给孩子们做职业兴趣分析。十几岁的孩子职业兴趣并没有定型,但通过职业日、职业实践活动,可以根据其暴露出来的特征进行有效引导,为将来选择职业打好基础。
根据潜能选择适合的专业
目前,我国在高校专业设置方面,理科有280多个专业,文科有160多个专业。高中毕业生如何选择符合自己的专业,需要用科学的手段。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研究综述篇五
针对国内艺术设计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低下的问题,以天津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通过近五年的详实数据分析,从招生生源、师资配备两个基本方面进行全面的问题分析,分析了学生生源方面所暴露的专业基础薄弱、近亲繁殖、男女生比例失调等问题,以及师资方面的导师专业科研能力的不足及师生比严重失调等问题对于艺术设计类研究生教育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以期引起艺术设计教育界的重视,更好地搞好艺术设计研究生高端人才的培养。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到20,全国拥有设计艺术学和艺术设计硕士招生资格的高校有130多所,艺术类(其中包括艺术学、设计艺术学等)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达16467人,在校生人数达46678人,而且办学规模还在逐年扩大中。继艺术设计类本科教育的爆炸式发展后迎来了研究生教育的后续性爆炸式发展。这种爆炸式发展从表面上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设计人才需求增加的结果,其实背后所隐藏的是艺术设计类教育的低投入高回报(即学校投入支出相对较少,而收取的学费普遍较高)的利益驱使。这种以经济利益为驱使的办学方式,必然伴随着太多不合理的成份,从招生生源到师资搭配再到人才评价等全过程中必然会暴露出诸多的问题。下面就以天津科技大学为例,对中国普通高校中艺术设计类研究生培养所隐藏的现实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剖析。
天津科技大学前身为天津轻工业学院,成立于1958年,是当时中国最早的四所轻工院校之一,隶属于当时的轻工部,1981年成为教育部首批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点,1983年成为教育部第二批批准的博士学位授权点。改为中央与地方共管,以天津市管理为主,是天津市重点建设的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天津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成立于1985年,前身为工业艺术工程系,20升为艺术设计学院,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共有教师97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5人。拥有艺术设计和设计艺术学两个硕士学位点,现有在校硕士生200余人,是国内规模较大、专业设置较齐全、教学条件优越,集专业教学、创作设计、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于一体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艺术设计学院。天津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从开始招收第一届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开始,已经有了十年的研究生培养历程,通过对这十年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分析,揭示了中国现行研究生培养理念和体制下所存在的诸多有悖于国家教育部培养创新性高端艺术设计人才的实际问题。下面就从一切学校教育的两大基本核心要素“学生和老师”为基点,探讨一下其对当下中国普通高校艺术设计类研究生培养质量所产生不利影响。
一、学生生源问题
艺术设计类招生生源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却又无法绕开。全国艺术类招生从本科教育开始一直到研究生教育,生源问题始终是个复杂而又难以疏导的问题。从研究生层次招生来看,生源问题主要体现在专业素质、近亲繁殖和男女生比例失调等方面,具体表现为:
1、专业素质偏低
由中国特有的艺术设计类研究生招生体制所造成研究生生源质量问题直接从源头制约了整个艺术设计类高端设计人才的培养。首先,影响最明显的是国家外语政治统考,为了能通过国家的政治外语统考,大多数考研的学生从大三开始就拿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外语和政治,而本科教育中真正深入本专业教育的阶段恰恰正是在大三大四时期,大一大二不过是全面打基础的阶段。这也就直接导致了研究生生源的专业素质普遍较低的现象。引用南京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研究所所长屠曙光对于这类研究生生源的称谓就是“半成品”,最起码在专业上是半成品。著名艺术家陈丹青辞职事件深刻说明了中国目前艺术设计类研究生教育在招生方面的问题缺陷。一味的强调对于外语政治的要求,而且全国统一划线,不分学院专业,艺术设计类的考生外语和政治的录取线和其它理工外语等专业一样,这种取其短避其长的招生录取体制扼杀了一批真正有艺术天赋和设计才华的人才进入研究生层次的学习,从而直接导致了艺术设计类研究生生源质量上的先天缺陷。其次,学校为了完成自己既定的招生计划而自行降低专业录取条件,在不能改变国家外语政治基本录取分数线的前提下,降低了自主的专业成绩要求来实现自己的招生计划,没有遵循宁缺毋滥的招生原则。再次,普通综合院校的艺术设计学院不同于纯艺术院校和全国知名院校的生源那么充足,研究生导师担心招不到学生,在专业阅卷的时候判卷非常松,只要不是一点专业常识不懂的基本上都给合格或者较高的成绩,就是为了防备那些通过国家外语政治考核的少数生源不至于栽倒在专业门槛,而让自己颗粒无收招不到学生。对于导师而言,尤其是年轻的新导师,好不容易获得带研究生的资格却招不到研究生是很没面子的,另外很多院校也有规定如果某个导师连续几年招不到学生就取消其带研究生的资格,因而也就大大降低了对学生的专业要求,许多在专业上几乎为初级水平的考生也能考中艺术学院的研究生,因而在研究生学生中会出现好多本科专业是学外语的或其它理科文科而非艺术设计专业的,生源的专业水平可想而知。以上几方面的综合因素共同导致了普通高校艺术设计类研究生生源的`专业水平普遍较低的现象,出现了“专业不专”的“怪象”,也体现了艺术设计院校里专业领域“一流的本科,二流的硕士,三流的博士”的现状。
2、近亲繁殖问题
近亲繁殖问题也是影响艺术设计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高校研究生近亲繁殖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艺术设计类研究生。由于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主观性较强,不同于其它理工类专业的相对客观。因此艺术设计风格多样,不同的导师所喜好的艺术设计风格不尽相同,本校自己培养的学生比较了解导师的艺术设计风格,在专业考试的时候就占有比较大的优势。所以许多学生都选择报考自己的本科院校,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导师。还有所高校都有许多推荐免试研究生,在学生生源组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免试生再加上本校自己的考取的学生基本上占了研究生生源的绝大多数。以天津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近五年来的研究生生源来源为例,五年来共招收研究生191人,其中本校推荐免试39人,考取88人,合计127人,占比66.5%;外校考取64人,占比33.5%。本校推免生和本校自考生占了绝大多数,外校考取较少。
近亲繁殖对于研究生学生的培养有利有弊,弊端主要体现为学生在经过本校四年的本科教育后,对于学校的环境,老师的执教风格等等早已了如指掌,这种先天的优越感往往会使学生丧失了陌生感和好奇心,而恰恰对于未知世界的陌生感和好奇心是一个人不断勇攀高峰的动力所在,当陌生感和好奇心丧失的时候也就丧失了上进的动力与源泉。同时近亲繁殖的学生也不利于艺术设计思维的拓展,思想上容易受学校传统的禁锢而难以突破,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3、性别上的“阴盛阳衰”
艺术设计类学生在性别上的“阴盛阳衰”在全国艺术设计类高校中是一个普遍现象,尤其是到了研究生层次更加明显。从天津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近五年生源中男女生比例可以明显的看到这种问题的严重性,五届191名研究生中女生152名,占比79.5%,男生39名,占比只有21.5%,尤其是届43名研究生中只有一名是男生,可谓是众星捧月。抛开是否存在性别歧视问题不论,这种女多男少的现象对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艺术设计专业本身的独特性决定了这一行业自身的工作性质,一方面,艺术设计是以创新为首要目标的,这就要求艺术设计从业者要有较高的创新能力。通过国内外各种性别专项研究表明,男性在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技能等方面要远远地高于女性。因此在创新方面要求较高的行业里面,男性的比例要远远高于女性,比如,在工程师行业里,女性只占3.5%;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中女性只占12%;而在历年的自然科学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女性更是凤毛麟角。因此,中国艺术设计类研究生中女性比例过高对于艺术设计类高端优秀设计人才的培养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艺术设计类行业是一个相对艰苦的行业,经常会出现熬夜加班的现象,因此许多女性研究生毕业后很少选择从事实际的艺术设计实践工作,而是把择业的方向转向了教师或研究机构,而真正能在这一领域有所作为的男性研究生又较少,这也造成了艺术设计实践领域高端人才的匮乏,导致了中国的艺术设计水平难以实现质的飞跃。因而也就缺乏原创性的优秀艺术设计作品来,只能是国外首创,我们来模仿与改良,永远做“山寨”版。
二、教学师资问题
艺术设计类研究生教育可以看作是精英教育,对师资要求相应的也比较高。师资问题也是中国艺术设计类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最明显的问题体现在教师自身科研能力的欠缺和师生比失调方面,具体表现为:
1、导师自身的科研能力水平问题
研究生教育实行的是导师制,导师的科研水平直接影响着所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研究生导师资格对于普通教师而言不仅有着一定的利益关系,更重要的是一种身份名片。然而学校为了宣传对外拥有多少研究生导师来提升学校形象对于研究生导师资格的评审条件过于宽松,这也就导致了研究生导师队伍良莠不齐。从学历上看,有很多研究生导师都是以本科学历来带研究生,虽然研究生导师的水平不能完全以学历水平来衡量,但也从侧面反映了目前研究生导师师资问题的缺陷。从科研水平与能力来看,研究生的专业教学往往采取的是课题制,这就要求导师必须有在研的较高水平的科研项目,让学生得以参与科研,在科研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而事实上许多导师自身尚没有在研的课题,或者是以久未结题的陈年老科研项目为支撑,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或者以接工程项目的横向科研为支撑。研究生师资方面所存在的局限性都不利于研究生教育的深入开展和提高。
2、师生比失调问题
师生比例过大问题是中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早在国家教育部规定普通高校的师生比应该在1:16-1:18之间,而研究生的师生比应该在1:4左右才能较好地,也就是说对于研究生导师而言每一届所带研究生的合理人数应该为1-2名。当下国内研究生学习期限一般为三年,一个导师所带在读学生合理人数应该为1-6名。因为国内普通高校的研究生导师在带研究生的同时还必须承担大量的本科教学任务,研究生人数过多则根本无法顾及,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天津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为例,好多研究生导师所带研究生的数量严重超标,其中有好几位导师所带在读研究生的人数超过20人,一届学生能招到10人,最多的玩具方向的某位导师届、2012届、届三届在校研究生多达28人,师生比甚至远超本科生,这种严重失调的师生比例直接后果就是违背了艺术设计类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小班上课的原则,分配到每个研究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寥寥无几,有的研究生三年内和导师见面不超过十次,在一起单独谈话的时间加起来也不过几个小时的时间,,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
学生和老师是任何学校教育的两大绝对主体,从中国教育产业的立场来看,学生就属于原材料,原材料材质的优劣对成品的影响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再好的塑料也无法塑造出金属的光泽来,因此对于学生生源的选择极其重要。从艺术设计研究生培养来看,没有好的学生生源就很难培养出出类拔萃的优秀艺术设计人才来,也就很难把中国的艺术设计水平提高到一个相对较高的层次。这就要求在生源选择上要以专业为选拔人才的核心,兼顾人才交叉流动以及男女生比例的协调。而对于老师而言,属于产品加工塑造者,一块好的原材料能否雕琢成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完全取决于雕刻者雕刻水平和投入的精力。因此,提高艺术设计类研究生导师的专业技术技能和科研水平,适当控制好所带研究生的数量是提高艺术设计类研究生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研究综述篇六
职业生涯规划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孔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通常解释:年少的人是可怕的,怎能断定他的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没出名的话,那也没什么好惧怕的了。一切都成定局了。
新解:真正应该引起严重关注的是一个人的后半生,如果一个人能在他的后半生继续持续努力的话,那我们怎能预先知道他将来的岁月会比不上其过去默默无闻的那些日子呢?因此纵然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仍然默默无闻,那也没必要为此而担心害怕,如果他能够继续不断努力的话。
1、心态问题
有的人会说我已经沿着错误的方向走了很久了,工作很多年了,即使发现自己走错了,现在回头也迟了,既然这样,我还有做职业规划的必要吗?
在职业生涯发展的道路上,重要的不是你现在所处的位置,而是你迈出下一步的方向。
结论:只要开始,永远不晚。
2、经验问题:可预见和可控制的范围内勇于试错
这是很多已经开始尝试为自己做职业规划的朋友当中经常要碰到的问题,有的朋友跟我说,明白了我说的意思,但具体到如何做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感到困惑的是如何选择最理想的`职业方向、如何权衡理想和现实的问题、具体职业问题如何处理等。
其实经验是一个自我探索、自我分析和自我尝试的过程。我这里提倡经验是要去做了才会有的,要学会不断地尝试。当然这种尝试要在可预见和可控制的范围内想办法自己解决。或者寻求人生阅历和职场经验丰富的朋友的帮助,让他们来帮你分析。实在没有把握的时候,再来找专业人士咨询。如果有条件的话,一年最好跟咨询师咨询一到两次,以帮助你规避风险,修正前进的道路,最终不断接近职业目标。
3、切入问题-不知道如何进入希望的行业和公司
我觉得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在平时就要做个有心人。做事不单要有目的性,还要有计划性。也就是说平时就要做足功课,职业发展不是象一条直线一样的,而是曲折向前的。在实现目标之前,有时要有策略,知道以进为退。
在有了一个相对具体的职业发展目标之后,我们要做的是对整个行业做宏观分析,分析市场前景、国家对行业支持的力度,行业目前的现状、自身条件和切入时间和时机的把握。找准行业后、就要开始研究哪些企业是自己的目标企业,做好分级管理工作。针对最理想的企业要做好公司背景调查、企业文化是否和自己的价值观相匹配、产品、经营状况、行业内口碑、薪资福利状况、团队领导的风格等,做到有针对性。具体办法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信息。比如猎头顾问、公司内部员工、同行评价等。
4、 环境问题——周围的人希望我做这份工作
在咨询过程中也有碰到这样的情况,说自己目前的职业不是自己选择的,是父母选择的,因为父母这个工作做了很长时间,也希望孩子去做。也有人是从贫困地区来大城市工作的,通过努力在各方面都做到很高的位置,但他们同时都觉得目前的工作不适合自己,担心换职业会让父母和家人没有面子,心理很矛盾,所以一直没有换拖到现在实在做不下去,才想到来做职业咨询。
这其实就提到一个问题:是你自己想要,还是别人想让你要。这就好比穿鞋子,外表好看的鞋子不一定合脚,合脚的鞋子不一定好看。但穿鞋的人是你自己,舒服与否也是跟你自己感觉有关,别人最多也就评价一下。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研究综述篇七
1.橱窗分析法。
橱窗分析法是一种借助直角坐标不同象限来表示人的不同部分的分析方法,它以别人知道或不知道为横坐标,以自己知道或不知道为纵坐标,坐标橱窗如下图所示:
橱窗1:为“公开我”,即是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部分,其特点是个人展现在外,无所隐藏。
橱窗2:为“隐私我”,即是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部分,其特点是属于个人私有秘密,不外显。
橱窗3:为“潜在我”,即是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部分,其特点是开发潜力巨大。
橱窗4:为“背脊我”,即是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的部分,其特点是自己看不到,别人却看得清清楚楚。
运用橱窗分析法进行自我分析,主要是要了解“潜在我”和“背脊我”。对于“潜在我”,根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平常只发挥了极小部分的大脑功能,95%以上的功能都没有发挥出来,所以开发的空间非常广阔。因此,了解和认识“潜在我”是自我认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了解“潜在我”的主要方法有:积极性暗示法、观想技术法、光明思维法等,具体可参阅有关潜能开发方面的书籍和材料。
对于“背脊我”,则要求个人需要有诚恳的态度和博大的胸怀,真心实意地去征询他人的意见和看法,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否则,就不会有好的结果,别人也不会说实话。
2.自我测试法。
自我测试是通过自己回答有关问题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一种方法,比较简单方便。但需要注意的是,测试题目必须是心理学家经过精心的研究设定的,而且个人在回答时一定要反映自己真实的想法,否则将会误导自己的人生,影响自己事业的发展和前程。
自我测试的内容包括:性格测试、气质测试、记忆力测试、创造力测试、智能测试、分析能力测试、人际关系测试、管理能力测试、职业兴趣测验、智力测验、情商测验等。测试可以采用问卷测试和计算机测试的方式。现在这方面的书籍和网站很多,具体可以参阅,但在选择时要注意考察其科学性和实效性。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研究综述篇八
以江苏苏美达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苏美达”) 为例。苏美达成立于 1978 年,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最早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一批企业之一。过去三十几年的企业发展历程,可以看作是中国外贸行业发展起伏的一个缩影。公司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外贸为主。公司从 1978 年成立之后的二十年里,业务形态上是以外贸进出口为主。在那段时期,能够在海外联系到客户,能够在国内组织到货源,加上快速的商务响应能力以及外语能力,就是企业的优势竞争力。因此,员工的职业发展以提高外贸销售能力为主,职业生涯规划也是随着业务水平的提高,而由业务助理向业务经理不断晋升的过程。
第二阶段: 贸工技一体化战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原先不具备外贸销售能力的国内厂家,开始组建自己的销售团队,而外商也更有兴趣直接接触中国的生产企业,以获得更好的供货价格。这种两头挤压使传统的外贸公司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从 年开始,苏美达主动调整经营策略,以贸易环节为核心,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开始加大前端的研发力度,并投资建设自有实业,进入到一个 “贸工技”整合发展的新阶段。
在这一阶段,公司的职能体系由单纯的销售 + 管理,变为销售 + 研发 + 生产 + 管理,横向职能变多了,内部协同的复杂性也加大了。对于员工来说,原先在公司只有做销售一条上升通道,现在在研发、生产管理、综合管理等各个职能都有晋升空间,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在横向、纵向两个方向得到了扩展。横向上,岗位体系更丰富了,员工的选择性更多了; 纵向上,随着管理要求的变高,也提供了更多的高级管理岗位。
第三阶段: 业务转型,聚力自主品牌,走上国际化发展道路。从 年前后开始,公司在业务和经营两个层面同时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业务方面,由之前的在外 “sour-cing + oem”,逐渐向更高水平、更高利润率的 odm、obm发展,开始探索自有品牌之路。在经营层面,公司的组织结构进一步国际化,在欧洲、美国等地区逐步建立了一批海外子公司,开展本土化营销和服务,使业务价值链进一步延长,企业初具国际化格局。
相应地,对团队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业务的升级,需要对市场和客户有更准确地把握,同时,企业内部各职能间的配合更加强调以客户为导向,打破传统的职能制管理,出现了产品经理、项目经理、海外区域经理等对综合能力要求更高的岗位。另外,随着企业组织架构的国际化,具备一定的国际化管理经验和全球视野,也成为高级管理人员的重要技能。因此,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在横向、纵向两个方向更进一步得到了扩充和提升,企业也提供了相应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来帮助员工快速适应这一转变。
可见,以企业的发展过程为轴,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需要的人才在数量上和能力要求上都是不同的。而企业发展内涵和外延的扩展,也为员工提供了更大的舞台,从而为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可能性。
同时,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又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在具体实践层面,需要岗位设计、任职体系评估、培训、考核等子模块或相关模块的支撑。
仍以苏美达为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在上述三项维度构成主线的牵引下,先后进行了: 职能梳理与岗位设计、任职资格评估、培训体系完善、绩效考核配套等专项工作。每一个子项的工作实际上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们在内容上有着内在的呼应,又彼此协同,共同构成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的整个系统。
比如,苏美达首先进行了职能梳理与岗位设计。纵向上,将见习生到企业高管划分为八个不同的岗位层级; 横向上,先区分出销售、研发、管理等几个岗位族,在每一类岗位族里面再进一步细分,共梳理出 20 几条相对独立的岗位发展通道。这些通道彼此之间有着水平对应关系,在某一些节点上还可以根据员工的发展意愿,在不同的通道之间进行切换。岗位设计完成之后,我们花了将近半年的时间设计整套的任职资格体系,将员工的能力、态度、绩效分解落实到日常的工作评价上。整套制度设计完之后,又花了很大的力气对经理层和员工进行培训,并从内部 oa 等技术手段上进行配套,经过 2 ~3 年的时间,让 “职业生涯规划”从一个抽象的概念,落实到培训、考核、岗位、薪酬上,成为员工和管理者可以实实在在感受到的内容。
再比如,当苏美达发展到第三个阶段,员工的发展事实上需要经历一个通才-专才-通才的螺旋形上升过程。简单来说,因为要建更高的楼,所以基础得打得更加扎实。于是,我们改变了过去新员工直接进入部门的做法,启动了“new + ”培训生计划。“new + ”培训生是一个为期八个月左右的系统训练计划,经过层层筛选的新员工,经过精心的安排,从当年的 7 月开始,一直到次年的春节,在八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将在企业的不同部门进行学习和轮岗实习。能够通过该计划的新员工,得以初步熟悉企业运作的整体过程,在此过程中,其学习力、执行力、思考力、动机,甚至组织能力都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和展现。培训结束后,根据学员的自身发展意愿和公司岗位需要进行双向选择。绝大多数“new + ”培训生学员在企业里都获得了更快且后劲更足的发展。
3 结 论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理念、一个工具,但不是一个定式。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对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有不同的做法,甚至同一家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也会对员工职业生涯作出针对性的安排。所以,关键是要掌握方法,在实际实施中则要充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因人制宜,因时制宜,而企业战略方向则是最终的目标。
最后,在为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方向的引导,一种可能性,员工可以选择在任何一个阶段,停下来进行重新思考、定位或调整。不是所有人,也不可能所有人都要一直走到终点,而是以实现个人的充分成长为标准。
(2) 职业生涯规划,是基于公司成长的大方向,为了帮助员工最大限度地发展、发挥其个人才能,不能理解为简单的升职加薪。因此,一定要尊重员工的个人意愿,结合各人的性格特点,不能生搬硬套,不能削足适履。更重要的是,要在企业里建立良性的价值观,比如专业岗位与管理岗位同样值得尊重,再比如充分肯定每一个岗位的价值。
(3)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要充分考虑到个体之间的差异,不是批量制造,更不能阻碍员工的个性与创新。创新是现代企业最宝贵的能力之一,因此职业生涯设计应有一定的宽松度,允许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
(4)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企业的发展,要适时进行调整。一般企业可能每 2 ~ 3 年左右,或以战略规划的调整周期同步进行。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研究综述篇九
关于研究生宿舍文化建设问题分析论文
宿舍,是研究生这个特殊学生群体在高校校园学习、生活、交流思想和修身养性的重要场所。它不仅担负着生活起居的功能,更是课堂的延伸。随着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研究生群体队伍结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研究高校研究生宿舍文化建设,对于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他们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及构建优秀的校园文化和提升学校软实力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生宿舍文化建设的现状
研究生是高校大学生群体的一部分,据统计,大学生有80%的课余时间在宿舍度过。据调查显示,目前学生宿舍内最基本的设施已经基本配备,但像电视机、会客厅等有利于学生获得信息和交流的设施还比较缺乏。在对于加强宿舍文化建设方面:81、39%的男生和80、8%的女生认为“很有必要”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在对进一步加强宿舍文化建设的态度上:84、2%的男生和83、4%的女生表示支持;在对宿舍文化建设现状的评价方面,学生的不满意率超过20%的方面占了8项。这表明,学生群体对于宿舍文化建设具有明晰的认识和强烈的高质量追求,宿舍文化建设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学生的诉求,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二、研究生宿舍文化的特点
研究生宿舍文化主要以学生的闲暇生活为背景,相对于大学生宿舍文化的普遍特点外,研究生宿舍文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互感性和倾向性。
研究生个体在宿舍中需要不断地调整自我以适应宿舍生活,这个调整的过程有着强烈的互感性,各种思想观念在调整中不断碰撞,摩擦、妥协和重组,彼此在不断的对话交流中取长补短、摒弃偏见,最终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状态。倾向性是指宿舍成员受他人的心理感染而形成自己的判断;遵从、模仿他人,再现他人的行为和意见,从而形成统一的看法或行为;表现出相对一致的外部特征;对事物抱有相同的看法或喜好等,这些都是宿舍文化倾向性的具体表现。
二是时代性和动态性。
研究生宿舍文化是社会文化和学校文化在宿舍中的集中表现,受到所在时代和社会的影响。研究生群体本身具有发展性,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以及自身的兴趣爱好等都会发生变化,使得宿舍文化处于一种不稳定的动态发展状态。
三是潜在性和包容性。
研究生宿舍文化建设不仅是通过规章制度、纪律条例等外在的强制力量完成的,还通过宿舍中的精神氛围和相应的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它通过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个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是一种自觉的、内在的过程,是对每个宿舍成员的特色文化的融合和发展,具有包容性。
四是娱乐性和多样性。
宿舍是学生在校园中感到最自由的地方,许多在校园其他场所被限制和禁止的行为,都有可能在学生宿舍内发生。在宿舍中,每个学生都按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和习惯说话做事,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发表对社会时事、热点问题、校园班级事件的观点看法。宿舍文化相对而言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和随意性,宿舍成为研究生放松休息和社交的重要场所。在课业之余为使自己身心得到放松、让自己能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工作中,他们会在可能的范围内进行一些消遣娱乐活动。同时由于宿舍成员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家庭条件、不同的专业甚至是不同的国家,他们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民族信仰等都有差异,同一栋楼中的每个宿舍都有着只属于自己的宿舍文化。
三、研究生宿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不够重视
学校对于研究生宿舍文化建设不够重视,对研究生宿舍文化建设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认识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重视管理人员的数量、轻管理人员的质量建设。学校后勤人员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且低学历的人普遍存在。二是重视宿舍数量、轻宿舍区规划。在高校扩招和规模化发展的压力下,学校重点关注于宿舍的数量是否满足学校发展需要,对宿舍区缺乏规划,导致宿舍文化配套设施和周边生活设施建设跟不上。三是重视宿舍建筑物建设、轻宿舍内部环境建设。一些高校的宿舍外观很美,但内部通风、采光等较差,尤其是“筒子楼”中的阴面宿舍,四季没有阳光,阴暗潮湿,居住很是不便。
(二)宿舍文化建设活动缺乏个性、独创性和针对性
目前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宿舍文化建设活动没有明显的差别,没有突出研究生群体的特色,没有能够结合校园文化形成与众不同的宿舍文化风格,过于重视宿舍文化建设的表面形式,忽视了对宿舍文化内涵进行深度的挖掘,把对宿舍文化建设工作界定为对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和卫生的检查,缺乏个性、独创性从而导致其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也没有针对研究生群体文化的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
(三)制度尚不完善且执行力度不够
学校一般注重宿舍的硬件设施建设、环境和违规现象管理,宿舍文化建设的制度还不完善。现有规章制度大多是对学生在宿舍生活、言谈举止、道德规范作了一些规定,但是制度的执行情况还不尽如人意。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背景下,许多高校为了方便管理纷纷采用了封闭式的管理办法,聘用保安充当每栋楼的安保人员,宿管人员中较多的是清洁人员。宿管人员缺乏理论素养,没有专业知识,不能充分认识到宿舍文化建设工作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性。有些制度与规定虽然已经张贴在宿舍楼或宿舍内的醒目之处,却因为没有组织学生学习,使得学生对其并不知晓,形同虚设。
(四)管理理念落后,难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管理者沿用陈旧的管理方法,要求学生无条件地接受管理,管理方式简单粗暴,不仅忽视了学生的合法权益,也违背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学生完全置于被动地接受管理的地位,导致了学生对宿舍文化建设工作的不理解,并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导致学生对宿舍文化建设活动的参与度与积极性不高,宿舍文化建设活动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四、研究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宿舍文化的`重要性
宿舍文化在研究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管理者应该积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并重视宿舍文化建设。首先,要改善研究生宿舍硬件和软件条件。考虑到一些研究生的特殊需要,为其提供单独宿舍或是帮助其子女在当地入学。加强宿舍周边环境的硬件设施建设,在学生宿舍附近要有适量的文体活动场所和设施,能够使学生劳逸结合、张弛有度,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特别是那些在校外和远离校区的学生宿舍更应该配备一些小型的文体设施,使学生在娱乐中增强体质、加强交流、促进团结,形成积极良好的精神风貌。其次,针对研究生群体要提供一些特殊的服务,比如在每层楼设一间会客室、厨房等设施。研究生平时的课业负担较重,这样的设施有助于研究生间的聚会交流。甚至可以让心理咨询室进宿舍楼,使研究生有了心理问题能够有途径得到及时疏导,避免悲剧的发生。
(二)宿舍文化建设活动要优化,有针对性和个性化
首先,研究生群体文化有着学术性、松散性、自主性的特点,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他们的学习任务更重、学习自主性更强,他们白天几乎都在实验室、图书馆等地方学习,有些研究生还要经常出差很少在宿舍,室友之间的交流大多是在晚上睡前的卧谈。其次,研究生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如学业、工作、爱情、婚姻等。再次,90后逐渐成为研究生队伍主体,他们的思想观念与80后有着巨大差异,所以宿舍文化建设活动要结合实际,更加重视生命教育、心理生理健康教育、社会适应性教育、消费观教育、情感婚恋价值观教育。其中生命教育不仅要引导对自我生命的关注和珍惜,更要注重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同时引导他们积极地寻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近年几起有关研究生宿舍的事故使得对于研究生群体的生命教育显得更加迫切。
(三)加强宿舍制度文化建设,完善宿舍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是管理的基础。制度文化建设不仅要具有可操作性、稳定性、合法性和合理性,更要具有时代性、创新性、规范性和系统性。规章制度在可操作性、稳定性和合法性的基础上,还要考虑研究生生活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符合研究生学习生活实际的规章。一些重要的宿舍管理规章制度应贴在宿舍楼的醒目位置或是写入研究生手册,使得大家能够知晓这些管理规定,做到知、懂、守、行。对于违反宿舍规章制度的行为要作出相应的处罚并与研究生的评优等挂钩。对于在宿舍文化建设中有突出表现的团体和个人应给予奖励,做到赏罚分明。另外,学生宿舍的具体规章制度应该根据宿舍管理实际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加以改进和更新,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四)研究生宿舍文化建设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首先,宿舍是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家,是宿舍文化的重要载体。强调每个人对于宿舍的责任和义务,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建立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把学生吸纳到宿舍文化建设队伍中。宿管会成员来自于学生群体,更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诉求。学生参与宿舍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使规章制度更加贴合实际和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有利于制度的贯彻执行。其次,学生在参与宿舍管理并给出意见的过程对宿管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加强了对宿舍文化建设工作的认同,同时淡化了管与被管的痕迹,消除学生逆反、抵触等不良情绪。研究生宿舍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持之以恒、长期不断的建设,它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体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需要各方面的配合。良好的宿舍文化,积极向上的宿舍氛围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宿舍文化的内涵和重要性,重视宿舍文化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积极作用,转变观念,改进研究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措施和方法,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