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12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篇一
浅谈小学生作文教学【1】
写作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生活方式,是促进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
小学生作文是运用书面语物综合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的习作水平基本代表他的语文能力。
作文本应该顺其自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悉心体味,“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但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本来最富有个性的作文变成虚假的、机械的,应训练习。
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缺乏童真童趣真话真情。
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使学生做到作文“主之有物”,谈真话,抒真情。
这里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留心生活 捕捉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这就自诉我们作文的素材问题。
生活是作文的源头,小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
如果学生生活丰富,接触事物多,见识广,视野开阔,感受就会深刻,写起作文来就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
小学生的生活内容极为丰富多彩。
在学校里,有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学习、文体、课余兴趣等活动;在家里,有生活、家务等各种形式活动;在社会上,正逢盛世,气象万千,繁荣的市场经济,奇异的家乡变等,这些都充满着时代特色的新鲜材料,要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必须借于对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
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随时记录下来,因为作文教学不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培养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观察是说话的前提,是思维的基础,没有细致的观察,学生是不能把话说清楚,把文章写具体的。
因此,老师盯有目的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用耳朵听取大众语言,听取生活中种种声响,用心去感受生活脉搏,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认识世界,
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充实,丰富知识,陶冶情操。
这就从根本上说,就是让学生捕捉素材,开启学生的写作源泉。
小学生“墙角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智能发展还处于低级阶段,意志的内控力弱,我们要根据儿童的特点,先指导定向观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并创造性表达的欲望。
要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演讲比赛中,鼓励学生写日记、读后感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尝到写作的乐趣。
在班级中定期举行信息交流会,让学生将个人收集的材料、写的感受进行交流,以扩充活动效果,使每个个体都江堰市能获得全体的信息量,从而使他们感谢受到“处处留心皆文章”,写出了生活气息浓厚、描写细致、富有真实感的习作来。
这时老师需要写下醒目赞语,当众宣读,表示赞赏,激发学生对留心观察的深层的兴趣促进乐写不疲的内驱力。
在此基础上,老师还要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天地,随时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有趣的事物。
学生一旦养成了随时留心观察的习惯,他们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就会不断增强,从而头脑里的材料也就越来越丰富,写作文时便会“文思泉涌、得心应手”。
二、学好语文 积累素材
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
老师充分利用这些课文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述思想的方法。
要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广泛阅读,该背的课文要背诵如流,该记的内容要滚瓜子烂熟,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美文”熏陶,体会谋篇布局,达到善于借鉴运用自如的目睥。
同时要把作文训练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中。
要求学生随课堂积累优美词句。
因为,要使文章精彩,首先是文章圾优美的语言和词语。
这些内容从哪里来呢?主要靠平时的积累。
要求每个学生备有一个优美词句本,每学完一课,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摘抄在本子上,并互相交流,有些词有达意语还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练习写话。
这样日积月累使学生获益匪。
如教《翠鸟》一文后,我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从静态到动态,又从颜色到形体等描写翠鸟的外形,使学生认识到作者是这样抓住羽毛鲜艳及形体玲珑这两个特点,细致观察,才能写得具体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教《小摄影师》、《我不会失信》等课文后,就要训练学生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的特点来描写表现刻画人物,反映人物的个性特征以及内心世界等。
总之,要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作者观察方法,表达方式,积累词汇,积累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课外阅读 扩大素材
广泛阅读是写好文章的基础,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小学生语言积累明显不足,写出起文章来,就难免“入不敷出”。
因此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引导学生广泛阅读。
但是单从课文中学生知识,积累素材,是远远不够的。
老师除了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课文外,还要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报刊、杂志,扩大知识面,充实写作材料。
老师要从实际出发,向学生推荐一些童话、寓言、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小说以及中外名作名篇的编写普及本等。
在阅读过程中,应该强调学生要自备笔记本,随时摘抄词佳句,精彩片段,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书是前人的经验、智慧的结晶。
在不同作者的笔下,同一事物是千差万别、绚丽多彩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察世界的方法,自己的风格和语言。
那些动人的画面,精彩的描绘,形象的比喻等到优美词句、语段、表达方法都要取之精华的作文基本功。
老师要引导学生将外物转为内物,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为自己的文章增色生辉。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也是说多读是提高学生作文的基础。
小学生活泼好动,真正让他坐上数分钟,读一篇长文章,他是没有耐心的。
即使让他读作文范例,他往往也是蜻蜓点水式的读法,不深入理解文章的写作技巧。
这就要求老师要与他们一起欣赏好作文。
可根据不同内容的文章,采取不同的读法。
写景的文章可读得山清水秀、心旷神怡,有一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之感;记事的文章,可读出欢蹦乱跳、活灵活现。
让学生了解文章的精句妙设,并和自己一起去读,久而久之,学生对阅读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了广泛的阅读,学生就能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同时在不同的阅读方式中,使学生产生了语感,激发了灵感,有了语感和灵感,作文就成了水到渠成,自然流泻轻松的事,下笔才能洋洋洒洒。
四、勤动笔写 用好素材
有了素材,不等于就能写出好文章。
勤能补拙,练能生巧。
素材丰富了,就要引导学生用好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但仅仅依靠作文课堂上学生冥思苦想,“闭门造车”肯定达不到理想效果。
指导学生写日记,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写作训练方法,日记可以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随时记下来,内容不拘,可长可短,非常灵活。
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不仅能大大增加练笔的机会,而且能使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当然,引导学生写日记,关键是激发兴趣,启发自觉,一般不宜把日记作为必须完成的作业来布置。
要使日记成为学生生活上的.乐事,让学生想写、爱写。
这样学生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练笔的热情就能经久不衰,习惯成自然了。
学习习惯了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事物,并做到专心致志,开动脑筋,选择有意义的、感受深刻的记下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这样写作的素材也就丰富了,写作技巧也就会逐渐提高起来。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篇二
小学教育语文教学论文
一、关于小学教育语文教学问题的有益探索
1.加强学生的情感认知的培养
我国的历史文化渊源流长,在祖先留下的历史文化中充分的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态度及艺术造诣,语文知识的学习,除了要对作者的艺术手法进行学习,更重要的是能够体会与学习古人的先进的情感认知能力,这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尤其是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学生各方面的认知能力还很欠缺,学生的性格特点还没有完全的定型,这时候加强学生的情感认知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采用的情感认知培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总体来说,可以根据课本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有效的情感扩展,下面举几个简单的例子予以说明。小学课本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反应爱国精神的课文,在此类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对课本内容予以适当的扩展、引导,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深切爱国情怀,从而引导学生树立起强烈的民族意识及爱国精神,这对于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是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的。虽然小学阶段是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的打基础阶段,但是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对学生的文学修养进行适当的培养也是非常必要的,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相关语言知识的学习中,积极创造意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加强学习过程中字、词、句的延伸意义的理解与掌握,为后续的复杂的语言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加强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创新
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创新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培养目标的改革创新等,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任何存在于社会大环境的事物,要想跟上社会的前进步伐,就需要不断的革新与进步,小学语文教学也一样。正因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中存在种种的弊端,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体系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首先从教学内容上说,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很多事物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需要在语文教材中的实例的选择时,应该选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接近的事例,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其次是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对于基础的字、词、义、音的掌握,很多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反复抄写,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增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具有很低的教学效率,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要加强小学语文教学教学方式的创新,变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学生的学习予以正确的引导,采用各种高效的`基础知识的教学、学习方法,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基础知识的识、记,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还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最后,小学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应该进行适当的改革,除了要让学生牢固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情感认知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培养能容,这对学生后续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尤其要注重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例如,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所学内容,积极组织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的环境中,自主的学习、探索所学知识,最终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其它学科的学习当中,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得到锻炼。另外,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也应该积极的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对于所学的新知识,在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与领悟,这对于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牢固掌握是非常必要的。
二、结语
小学阶段是各方面基础知识掌握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各方面认知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本文就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并针对其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教学模式的模式的改革、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认知能力的正确引导,对于小学教育的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篇三
小学语文教学教育论文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本中,收录了部分根据历史题材或小说编写的课文,五年级语文《草船借箭》一课便是对小说《三国演义》草船借箭章节的改写,这类课文的教学效果往往受限于教师对于历史或历史题材小说理解是否全面而深刻。教学中很多教师把讲读的重点只是停留在对故事情节发展的过程的讲解上,忽略了小说中对人物性格特点的深入刻画,没能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分析,这样的教学往往会显得流于文章表面而苍白无力。
语文教参中叙述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掌握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对于这三个目标,表面看较简单,也比较容易达到,因为这篇课文的故事梗概大家也都耳熟能详,甚至连我们五年级甚至更低年级的学生也是一样,对于三国里的故事,特别是对三国里诸葛亮的事迹了解得最为全面。但细细品味这一课的目标,就感觉并不能简单处理,试想学生只了解故事情节梗概,而不了解人物性格特点以及对话语境对于人物刻画的作用,就不可能有感情的把课文读好,也不可能真正深入了解这个故事把故事讲好。
作为语文老师,带领学生从文章的表面走向文章的背后是我们的责任,因此教师在讲解这篇课文的时候,大可不必再拘泥于对故事情节的分析和讲解,虽然是五年级课文,课文也极简单,教参也没有刻意要求体会人物特点,但我认为教师还是要把教材“讲厚”,不妨从人物分析的不同方法和角度审视这篇文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研究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文章的兴趣,点燃学生对名著的阅读渴求,真正发挥语文学科对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促进作用,使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得以更好的体现。
一、人物背景分析
文中共有四个人物,其中按照主次顺序和文中的分量来说,应该是诸葛亮、周瑜、鲁肃和曹操。
这时的诸葛亮是在刘备三顾茅庐出山后,作为刘备的军师仅仅指挥并取得几次较小规模战斗的胜利,在刘备军中的威信还没有真正确立,又在实力不强的情况下新败于曹操,迫切需要一次大的胜利来确立地位的情况下,劝说刘备联吴抗曹得到应允才来到江东,想借东吴之力与曹操抗衡,为实现三足鼎立打下基础。而诸葛亮清楚的知道周瑜定会在大势已定的情况下有加害之心,因此,表面亲如一家,私下里早已周全安排,巧妙应对,处处提防。
周瑜是当时东吴主战派中武官中的实力派人物,掌管东吴军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二十几岁任都督,心高气盛、桀骜不驯,开始时从心底里瞧不起诸葛亮,但诸葛亮舌战群儒、主张火攻等情况又不得不使其叹服,并想杀之而后快,但迫于孙刘两家结盟,要害诸葛亮必须有两全之策,否则有破坏结盟之嫌。因此,诸葛亮和周瑜之间形成了藏在内心里的鲜明的矛盾斗争,周瑜始终在谋划加害诸葛亮之策。
鲁肃在文中的分量虽不多,但起着异常关键的作用。在东吴的文官中,鲁肃是坚决的极少数的主战派,受到孙权的重用,起着孙刘联合使者的作用。一方面为维护东吴的利益,不得不帮助或胁从周瑜做陷害诸葛亮之事,比如把诸葛亮的行踪、话语传递给周瑜等等,另一方面,又出于联合刘备抗曹的大义出发,暗中为葛亮传递消息,还为诸葛亮提供草船借箭所需,在周瑜和诸葛亮之间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在赤壁之战的成功中,鲁肃之功不可磨灭。而且鲁肃为人也并非只是表面上的诺诺之人,其实此人胸怀广阔,审时度势,对后势的判断相当准确,这也是后来周瑜死后,它能够接替都督一职的原因。
曹操在三国里是一个有着雄材伟略的军事家,却在草船借箭这一故事里表现为生性多疑,不肯冒险,学生初读会感觉他很愚蠢,其实不然,曹操身上具备的`军事才能在三国中只有少数人可以企及,在大雾天不肯出兵,恰恰反映出军事家的品质,这一点从他后来败走华容道几次大笑诸葛亮不会用兵,但都中了埋伏这件事上能够看出来,其对地形、排兵布阵的老道与诸葛亮还有一比。其实,诸葛亮也是非常了解曹操的性格和才能,才敢于冒险,不然遇到个愣头青,诸葛亮在草船借箭之时便被活捉了。
因此,作为教师必须读懂文中的人物,了解人物的背景,有些内容虽文中未提及,但教师要给学生以准确的、全面的信息,不能只从情节和文章表面理解人物,要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立体的人物形象。
二、人物性格分析
诸葛亮在三国中的地位异常突出,也被后世奉为智慧的化身。其智慧一方面表现为知识渊博,上通天文,下晓地理,知晓阴阳,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其在来东吴之前,便已经算计好联吴必然成功、必用火攻,哪天大雾、哪天东风、哪天火攻、何时接应自己。因此,在东吴的事态变化中,诸葛亮始终能够处之若泰,从容面对,收放自如。另一方面,他在识人方面有着深厚功力,在此文中,他就巧妙地利用了鲁肃周旋于周瑜之间、利用曹操的心理取得了十万支雕翎,利用草船借箭以及后面的借东风打击了周瑜的气焰,真可谓古代的心理学家。
周瑜在教参中定义为心胸狭窄、嫉贤妒能之人,我认为这一定义过于片面。周瑜相对于诸葛亮确实略显被动,每一项计策都被诸葛亮事先察觉,一一化解,周瑜只能见招拆招,始终落后一步。但试想周瑜一定要想方设法除掉诸葛亮,其原因只是因为他心胸狭窄,嫉贤妒能吗?我想,作为周瑜年轻好胜,永不服输的性格确实表现的很突出,但仅凭与此,便说其心胸狭窄,这样分析周瑜确实有冤枉之嫌。周瑜曾不止一次对鲁肃讲“诸葛亮不除,早晚为东吴大患”,这说明,周瑜想除掉诸葛亮还是从东吴的将来长远出发的。再者,试问一个心胸狭窄、嫉贤妒能的都督能够指挥好千军万马吗?能够有黄盖、甘宁等大英雄甘心为之效力吗?因此说,周瑜也并非常人所说的心胸狭窄之辈。只是,他认为留下诸葛亮为东吴留下祸患比连刘抗曹更重要罢了。
鲁肃在教参中定义为忠厚守信之人,但我觉得只是这样理解略显片面。我认为,鲁肃相比周瑜,便是一个更加深谋远虑之人了。首先,鲁肃周旋于周瑜和诸葛亮之间,传递信息并非是被迫之举,相反多是主动为之,表面看是为化解诸葛亮和周瑜的矛盾,从他为诸葛亮提供一切借箭之需可以看出,其实是在维护联刘抗曹的大计。是不是鲁肃看不出留下诸葛亮将来会有后患呢?我想并不是这样的,而是鲁肃深知赤壁之后曹操的根基仍然深厚,杀掉诸葛亮后,东吴必然只能独自面对曹操,那时并没有十足把握保全东吴,而留下孙刘联盟,鼎足之势必成,可更好地保护东吴。因此说,鲁肃的角色在文中的作用是突出的,而并不只是被动的唯唯诺诺之人。
曹操的心理特征在文中没有突出体现,教参里只是定义为谨慎多疑,在不知道敌人虚实,又是大雾天气的时候,谨小慎微,只是让弓箭手逼停敌人不让其靠近。实际上,曹操并非是愚钝之人,二十条战船即便有再多的战鼓能打出百条战船的声势吗?而且要突袭何必擂鼓呢?曹操不可能不想到这点,曹操定然知道是小股敌人在虚张声势,借大雾来探听军情,根本没把这件事放在眼里。因此,曹操在这件事中并非只是谨慎多疑,应该还有自满持重吧。
因此,我觉得教师解读文章不能停留于表面,也不能唯教参为“真理”,要有深入的理解和思考,帮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虽然是五年级学生,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但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尤其是学会多角度思考。
三、对话理解分析
记叙文中的对话最能反映出文章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因此,教师不能只停留于对故事发展过程的描述,而要抓住对话中反映出的人物心理变化体会人物性格特点。这篇文章中,通过对话,人物心理变化和性格特点表现最突出的当属周瑜了。
文章第二自然段讲到,周瑜请诸葛亮议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当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时,周瑜说:“对,先生和我想的一样……”,这说明这是周瑜早就设计好的计策,在周瑜问诸葛亮用什么兵器最好时,他的心里是忐忑的,担心诸葛亮会不会顺着自己的圈套走下去,结果不出所料,在诸葛亮回答用弓箭时,周瑜应该几乎是脱口而出“先生和我想的一样”,随后又抛出了“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退却”的咄咄逼人的计策。当诸葛亮说“当然照办”时,周瑜一定得意的认为诸葛亮已然上当,当诸葛亮提出三日内可以造完时,周瑜应该是既惊讶又蔑视,惊讶诸葛亮竟然会提出用三天完成,蔑视其不懂是计,自取灭亡。当诸葛亮签下军令状时,周瑜定然沾沾自喜计策得逞。在诸葛亮走后,他对鲁肃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显示了他很为自己的计策得意,同时他又让鲁肃去探听虚实,说明其还是为诸葛亮会那么容易上钩而疑惑。后来听鲁肃说诸葛亮不要造箭之物时,心里变得更加疑惑,但仍然坚定的认为自己的计策万无一失。只有对这些心理变化真正的理解,在文章最后才能体会到周瑜自己原本认为很得意的计策,原来都在诸葛亮的掌握之中而怅然若失,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最后一句“周瑜长叹一声”中周瑜长叹时的心情。
读书要读懂人物,读懂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用语言表达人物心理变化和人物特点的方法,对于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具有很高的价值。
四、人物对比分析
在此篇文中,教师可以创设人物矛盾情境,激发学生讨论的热情,对于学生多角度的理解文章和人物特点有突出的作用。比如,讨论文中的四个人物,哪一个最聪明,为什么?绝大多数学生一定认为诸葛亮最聪明,那么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体会诸葛亮的聪明之处,尤其要体会他是在来东吴前就设计好了一切,起码是准备好了一切,而且他借助鲁肃和曹操的特点为己所用,从而体会三国是一部讲究智慧和谋略的书籍,激发学生进一步读书的兴趣。并且还要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周瑜、鲁肃、曹操有没有聪明之处,各是什么?从而多角度的分析人物的特点,不至于片面的理解和分析人物。
综上所述,教师是学生读书的引路人,这条路应该是思想之路,因此,教师要先行一步,深入的读懂教材,能够客观、正确、全面的体会教材的人物特点和性格特征,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开阔学生读书的视野和思考的深度,才能少出书呆子,培养出思维活跃、多元发展的学生。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篇四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
一、前言
语文教学的实质性改革一直是当今课改的重点,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跳出传统的语文教语文的模式又是课改的关键。小学语文具有基础性强、实践性多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注重多元化课堂的开展,能够把语文作为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丰富知识的良好平台。当然,在跳出语文教语文的传统教学模式上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
二、当前语文教语文的教学现状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语文的教学效果比较低效。教师在教学当中不能有效的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的平台,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不到语文的实际价值,枯燥无味,导致小学语文教学遇到极大的瓶颈。
(一)教师在教学当中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随着课改的发展,小学语文在课程设计上发生了重要的改变,这就使得习惯了传统教学的教师难以适应,对新课标的教材吃得 不透。在实际的教案编写过程中,教学目标不明确,一味的借鉴与形式化课改下的教学要求。而且,小学语文教师缺乏自身的知识扩展,总以为小学语文很简单,不需要在进行相关教育着作的研读,进而出现教师实质性的教育理念的缺乏。
(二)忽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学生的思维与能力得不到全面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总是以“牵引”式的教学法把知识点直白的灌输给学生,使得学生感觉枯燥。而且教学上缺失实践交流的活动课,没有实质性的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做到充足的巩固。诸如教师在对于汉语拼音字母的教学中,教师对字母的发音不够准确,在教学中总是用不够标准的字母发单去教学生,而且课堂上缺乏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不能自主进行字母发音练习。这样的教学方法是非常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
(三)口语、阅读、写作的教学过于形式化,缺乏实质性的创新。小学语文的课程应该非常重视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而教师只是依据考试的要求,缺失学生口语能力的教学;在阅读上宽泛,没有实质性的阅读价值,而且往往在阅读上出现以“教师阅读为主,学生阅读为辅”的现象;在写作上,对学生的要求和约束过于应试化,学生在写作上要依据教师的模板和考试的要求去写一些“四平八稳”的.形式化作文,使得学生写作思维的创新能力丧失。
三、跳出语文教语文的教学模式
语文作为小学中的一门主要课程,具有充足的教学时间。而且其课程也要求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性教学的要求,同时这也是跳出传统语文教语文的有效教学方法。当然,要在实际的教学当中真正的跳出这种模式,还需要更加具体的教学方式和考试制度做有力的保障。
(一)加强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在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上更加的注重教师的实践性教学。而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还比较的传统,教学理念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课改的要求。加之,在当前的考试制度下,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观念同样可以达到考试的要求,使得教师不愿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改变这沿袭了多年的教学模式。因此,学校和教育部门要加大对教师的新理念的教育,让教师充分吃透课改的实质内涵,同时做到在制度上约束,学校在教学管理上不能形式化,应该加强具体的教学考察,考察教师的实际教学模式,避免教师“滥竽充数”。
(二)重视教材的主导地位,立足教材开展多元化的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要突出教材的实际地位,立足好教材进而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在对学生知识的传输时,不能完全根据实际的考试制度来实施教学。诸如在教材中重视学生课外能力的拓展,而该部分在考试中不作要求,但教师仍然要为学生提供相关的阅读资料,并且组织有效的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一些阅读材料,以便于学生查阅。这种重视教材主导地位的方式,可以既做到了立足教材的要求,有利于教师的课程开拓,而且又培养了学生自我阅读和思维的能力。
(三)在教学上,做到有计划、有目标的开展教学。我国的小学教育还是以集体的教学形式开展,而且往往人数的基数比较大。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的教学计划和目标进行有效的教学开展,可以做到对学生学习问题的及时发现,进而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的,来适应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的教学需求。诸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大部分男同学的写作能力比较的缺乏,进而可以依据有效的计划,有步骤的加强部分男同学的写作培养,同时教师可以在不占用学生课外活动的前提下,对其进行课外辅导,来加强其写作能力;如果发现部分的女同学的阅读分析能力比较的缺乏,教师就需要制定有效的加强阅读锻炼的计划,计划如何合理的安排阅读时间、阅读材料的选择。然后,按照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实施。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在诸多领域的学习缺陷,而且有利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模式的创新设计,使得课改下的教学模式多元化和具体化。
(四)根据小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效的课堂设计与组织。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遵循“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在课堂上教师应该进行有效的课堂设计,以维持教学效果的长久性。教师应该注重语文教学的情景设置,能够做到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案例放置到语文课堂的教学之中,让学生感觉到语文的魅力,进而拉近学生与语文的距离。同时,在对情景课程的开展中,增加学生动手训练的环节。例如,在对一篇文章的阅读理解时,教师根据在学生的生活进行有效的问题创设,通过实际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在课堂中,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提问和发言的空间,这种做法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个性特点,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在对待语文上,做到“想学”、“去学”、“乐学”、“好学”。
(五)立足于语文课程,进行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在课改中,要求语文教学更加联系实际。在组织教学时,教师的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还可以开展更多的实践课。把对知识的讲解放到实践活动当中,让学生在活动课中不知不觉地巩固知识。例如,教师在对学生写实的写作能力的培养时,不能光在课堂上强调写作的要领,如何去感受实际的生活,进而对作为展开组织和写作,而应该把课堂放置到实践活动课中,让学生在实践课程感觉到实际的生活到底是如何的,当融入自然时的感觉是怎样的,这些真实的感受都是作为素材的最好来源,让学生在写作时,不再空洞,而是更多地从生活中提炼素材。
四、结语
从上述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知道:在课改的逐渐具体化中,开展有效的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传统的“语文教语文”的教学模式已经严重制约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既是培养现代人才的需要,也是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关键。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篇五
摘要: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情感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可有效地调控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情感,可使他们有获得美、感受美、体会美、享受美的美好感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从情感教育的作用以及情感教育的激发来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作用;激发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定位为“培养高尚的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陶冶情操、感悟人生、升华精神境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的作用
(一)调控作用
情感教育可有效地调控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良好的情感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二)熏陶作用
情感教育对于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三)审美作用
情感教育可使学生获得美、感受美、享受美,有助于学生内化情感,提高审美能力,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
二、情感教育的激发
(一)适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因此,语文教师饱含激情地创设适当的情感教学,学生才能兴致盎然地学习,使学生的情感处于最佳状态。学生心情愉悦,注意力集中,师生才能有效地进行智力活动和情感交流。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适时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创设良好的“情感场”,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情境,优化教学效果。
(二)深入品析文本,引导学生体味情感
1.关键字词,让学生获得美
从文中找到抒发感情的关键字词,如“喜”“哭”“雀跃”“悲伤欲绝”“欢蹦乱跳”“喜极而泣”等,,带领学生用内心去感受这些情感,进入文章中的情感,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情感。
2.品味佳句,使学生感受美
如,在学习《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一文时,作者通过围绕“梦幻般的湖”这个中心句,介绍青海湖美景的特点,使学生想象自己身在青海湖美景之间,就如身临其境一般,细细感受青海湖的美景。
3.从文到图,让学生表达美
图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等特点,图文并茂,看图结合课文,让学生表达他们的感想,这样既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培养他们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
4.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体会美
学生大声地朗读,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才,又可以使学生表达出美,体会到美。教师要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帮助学生采用正确的语调,掌握好停顿点等,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赖感、自信感、合群感和求知感,使学生真正地体会到美感。
(三)拓展延伸阅读,加深体验情感
只用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陶冶学生的情感是远远不够的,只是杯水车薪。因此,语文教师应在学生掌握好课本课文后,再引入多篇课本外的文章供学生阅读,充实学生的阅读时间,增加知识量,丰富学生的情感,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交流应寓于情感之中。学生运用良好的心理状态、合适的情感态度进入学习中,既可以愉悦地完成学习,又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从而达到学生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秦训刚,晏济生.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0).
[2]郑永静.浅谈小学语文中的情感教育[j].都市家教:上半月,(04).
[3]印宏伟.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的途径[j].广西教育,2012(09).
[4]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篇六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教育论文
众所周知,小学的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教学重点。因而,如何写好作文就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关键点。作为一名长期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的,在笔者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有一些对作文教学的个人看法,希望能够与大家一起分享。
1、教师要实现作文与生活相结合
“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语),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例如,教师要带领我们的小学生走入广阔的生活,以拓展思维领域。法国雕塑家罗丹语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由于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形。以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
2、教师要将阅读训练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一个学生缺乏阅读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低下,知识心理就发育不全,很难激发作文兴趣。大文学家杜甫曾深有体会地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茅盾先生曾说:“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漫谈文艺创作》)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积极参与。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培养我们的学生。
3、教师要及时修改作文,加快思想交流
学生辛辛苦苦写好作文后,总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许,在很短的时间内,印象很深,应给予及时的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很容易接受,让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或别人的,或轮流交换互阅等。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修改作文的目标,要求学生能写出他们的真情实感,用通顺的语句、清楚的层次、鲜明的观点,恰如其分地记叙见闻、写景状物、说明事物、发表意见,此时,若再重新习作一次,就能上一个等级,这无疑提高了作文水平。
4、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的能力
丁有宽老师主编的小学语文教材是以培养和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中心,以培养自学自得、自作自改的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大面积提高小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目的。这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体现,指出了作文的能力培训的一条途径。、“自改”作文,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又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在多年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我一直尝试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学生把自己的作文看几遍,通读几遍后,看它是否顺口,以发现错漏之处,并自己进行修改,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布鲁诺说过,“使一个学生对一个学科感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使这个学科值得学习”。头痛于作文的学生,则是作文还提不起他们的兴趣。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逐步使他们乐写。
以上的只是笔者个人的一点教学经历,每为教师对于作文教学都有自己的见解,以上的只是个人的偏见。但是无论如何,我们语文教师都要全面提高我们的作文教学水平,培养我们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篇七
[摘要]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很好的贯彻了我县“大读写”工程的要求,拓展了语文教学的空间,开创了一个开放式的大语文学习氛围,同时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和生活体验,使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为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铺平了道路。
[关键词]课外、阅读、拓展、大语文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语言文字的积累,其途径是听和读;语言文字的表达,其形式是说和写。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树立大语文观,去引导学生在会读一本书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博览群书,吸收名家名篇的语言精华。开展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而且也是学生积累语言,丰富知识的有效方法。
一、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贯彻落实《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我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课外阅读的内容安排、组织形式等尽可能地满足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使学生乐读、爱读,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我根据小学生爱看电视的特点,鼓励他们看动画故事、儿童节目,并利用早读、语文活动课让学生听故事录音,还经常让学生上台讲故事。那生动的语言、曲折的情节、声情并茂的诵读都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我告诉学生,这些故事书里都有,只要自己去看书,书中的故事无穷无尽。学生便开始自觉地阅读一本本课外读物,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同的阅读方式也是使学生对阅读感兴趣的关键之一。在组织课外阅读活动时,我不仅采用了指名读、互读、分角色读等多种读的形式,还采用了游戏、表演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从而增强阅读的兴趣。
二、推荐材料。
1、学生合适的课外书。
当学生读自己喜欢读的书时,他会读得津津有味,完全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和书里的人物同喜同悲。当学生读自己不喜欢读的书时,会感到枯燥无味,不知所云。因此,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起来后,就要适时地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书,让学生有好书可读。推荐时课外书要考虑以下几点:
(1)要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
比如《金色童年》、《校园趣事》、《假日行动》等,这些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文章的语言很容易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建立联系。学生读这类文章,感到十分亲切。因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理解起来也没有困难。更重要的是,已有的经验积累能帮助学生找到更准确的表达语言,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当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有什么重要的活动或不良的思想倾向时,我就找些相关的书籍进行思想教育动员。例如:广播操比赛快到了,结体训练,选择《长征故事》、《卧薪尝胆》这样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学生便全身心投入。学校举行“献爱心”活动、参加大队委竞选等等,适时选择一些动人篇章让学生阅读,学生就会热情高涨。如果当一篇文章能使阅读者全身投入其中的话,文章对人的影响将会是持久而深远的,不仅内容可能终身难忘,而且有关语言也可能永远难忘。
(2)要与学生的心灵世界息息相通。
小孩子天生爱幻想,这就决定了他们爱读带有幻想的故事。童话故事具有幻想性,故事里面的人物是虚构的,环境是假设的,情节、事件也不是生活中实有的,但幻想中却往往寄托了孩子们的希望和理想,折射出他们内心的精神追求,因此,对于孩子们来说具有很大的魅力。科幻小说不仅具有幻想性,而且还带有一定的科学性,是人们美好愿望的一种体现,和童话比起来,更具有现实意义。人们想战胜死亡,渴望生存,古往今来的童话里便出现了不老的仙人、不灭的生灵;而科幻小说里则出现了神奇的新药,发明了新的医疗器械。这一切都是孩子们所希望的,所以他们喜欢读科幻故事。好奇是孩子们的又一天性。孩子们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总想问个“为什么”。他们喜欢读一些探险和科幻的书籍,就是因为好奇心的驱使。所以像《太空历险记》、《阿童木》、《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鲁滨逊漂流记》等作品都能引起他们的极大兴趣,值得推荐。
另外,儿童诗反映了孩子们纯洁的童心和天真的童趣,语言精练形象,读起来音韵和谐、节奏明快、琅琅上口,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也是孩子们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
(3)读物的语言水平要略高于学生。
结合学校开展的“读千古美文、做当代君子”活动,让学生广泛涉猎千古传诵的经典范文,此类文章文辞优美,能直通学生的精神世界,学生读这样的文章,语言和精神的修养都会得到提高。如:“名家名句”,“唐诗宋词”等,要让学生多读。
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句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较高的使用频率。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些诗句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心灵世界很接近,容易产生共鸣,应多选一些含有这些语言的文章让学生阅读。
2、结合语文课本开展拓展阅读。
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往往以有限的文字反映出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有着复杂的背景。如果没有足够的背景资料,要理解课文是有难度的。所以,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开展拓展阅读,加大学生的阅读量。
学写人的文章,可以选择与这个人相关的其他文章来读,从而对这个人有更深更广的了解。也可以选择与这个人物相似的其他写人的文章来读,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获得更多的语言,获得对人物更深更广的认识。如:在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课前,我组织学生查阅和鲁迅生平相关的文章。在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前,发动学生广泛阅读《西游记》中的故事。这些拓展性阅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心灵空间,为学生理解课文的语句,领悟内容提供了经验支撑。
学写景的文章,可以选择其他写景的文章来读。如:学习《桂林山水》时,可以选择朱自清在我们温州写的《梅雨潭》来读,也可以选择我们当地写景的文章来读。如:《玉苍山》、《碗窑三折瀑》等文章,使学生有一种亲却感,学生的认识空间不断扩大,探索的欲望和能力不断增强。同时,这样的阅读,由课文这个“点”扩散成一个较大的“面”,学生的语言积累不断增加,领悟力也不断提高。
3、拓展课外阅读的渠道。
当今世界已进入了信息时代,应让学生明白要通过各种媒介接受大量信息,我们的课外阅读也不能限于书本。除了班级图书角里的书籍和学生订阅的杂志以外,还可以学会用各种途径进行广泛阅读。虽然没有上网阅读的条件,电视中一些优秀的栏目等也是获取知识的好渠道。
三、指导课外阅读方法。
学生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离不开科学的`阅读方法。因此,我们要利用课堂,把阅读方法的指导寓于课堂教学之中,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如:精读法、略读法、浏览法、做读书笔记等。这样学生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在课外阅读中加以实践应用,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四、开展读书评比。
小学生情趣不稳定。为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课外阅读的成果,获得成功的喜悦。
我利用早读课、语文活动课、班会课,开展“介绍一本好书”、“诗文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读后感》交流会、“《小作家》擂主大比拼”等活动。这些交流不仅反馈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教室的一角,设置作品栏,展出学生摘录的笔记、读后感和手抄报等作品,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保持着比较持久的兴趣。
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很好的贯彻了我县“大读写”工程的要求,拓展了语文教学的空间,开创了一个开放式的大语文学习氛围,同时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和生活体验,使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为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铺平了道路。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湖北出版社
3、《小学语文教师》上海出版社第二期
4、张志伟《农村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的实践与研究》浙江教育科学第6期。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篇八
1中职语文教学要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对此,教育主管部门也有着清醒的认识。
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从新大纲的要求中不难看出语文在中职教育中所承担的重要使命。
基于这一要求,语文教学必须发挥相应的作用,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做出应有的贡献。
2中职语文的教学策略
2.1设置良好的教学情境
语文教学依托的是我国丰富灿烂的文学资源,而中国文学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其所表达的感情总是依托于具体的情境。
传统文学作品中有各式各样的情感表达,有斜阳晚树也有小桥流水,有抚今追昔也有壮志未酬,有人生苦短也有悲欢离合,有忧国忧民也有对酒当歌。
然而,这些情感和情境与今天我们的生活有着一定距离,对于文学基础相对较差的中职生而言,理解难度更是不言而喻。
所以,语文教师如果想让学生理解这些内容,就必须还原和设置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接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促进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3]。
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耳熟能详的诗来说,本首诗只有4句,其表面意思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但对其背后隐藏的内涵和意义,却需要通过还原当时的情境才能让学生理解。
教师在讲解之前,可以先介绍作者李白和诗的主角孟浩然的情况,让学生知道:古代交通不便,离别之后就很难再相见了,于是,写诗送别成了一种习俗。
然而,李白与孟浩然在黄鹤楼的这一送别却引起了轰动,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千古一别。
从《李太白集》里可以看出,李白最崇拜和喜欢的诗人就是孟浩然———李白在《赠孟浩然》中曾经写过“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诗句。
论年龄,李白比孟浩然小12岁,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两人的友谊,他们诗才出众、互相仰慕、相见恨晚。
在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李白与孟浩然经历了一场长时间的同游,把孟浩然既当作老师又当作朋友,感情甚笃,所以即使是短暂的离别,也那么依依不舍。
因此,诗的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充满了与偶像依依惜别的味道,显得颇为伤感。
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则别有深意,因为扬州在当时是京杭大运河上最重要的城市,也是当时中国最大最繁华的城市。
对于扬州的繁华,李白一直非常向往,却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前去,所以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依依惜别之外又多了一分羡慕和无奈。
继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位于山顶的黄鹤楼是当时最高的楼之一,登高远眺整个长江漫漫无际,接地连天,十分壮阔。
李白站在黄鹤楼上,眼看着帆船一点点消失在远方,可想而知他注视的时间有多长。
让学生用感情去诵读,引导学生想象、领会诗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怀,体验古人深情厚谊带来的感动和温暖。
从审美角度来看,后两句诗又充满了一种无法言说的空阔感,用唐诗研究专家康震的话来说就是,读这样的诗歌,能让你感到整个人生的境界都是开阔的。
2.2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在目前的语境下,多元文化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对促进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是,多元文化所导致的另一个结果是强势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入侵,使得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降低。
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文化,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
那么如何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价值,并对其产生认同感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指出外来文化和流行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例如目前十分流行的日韩剧所依托的日韩文化,其根源则是中国的儒家文化。
如果我们由此入手,就不难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4]。
其次,引用实例说明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例如在世界各地普遍兴起的孔子学院和汉语热;法国总理希拉克十分热爱中国历史,对于青铜文化的研究近乎专家水平;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能说十分流利的中文,这都体现出各国政要对于中国与中国文化的重视。
中国文化所体现出来的智慧是一种生存智慧,在1988年的一次集会上,七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其共同发表的宣言中表示,如果人类要避免世界性混乱,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从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当学生了解到这些之后,定然能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3联系古今,拉近距离
中国传统文化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延绵传承,从未断绝,许多文化现象在今天仍有遗存。
所以,语文教师要结合现实,深入浅出地为学生解释中国传统文化[5]。
例如今天所说的“名字”在古代其实包含名和字两个概念,名与字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著名诗人李白,字太白,这里的太白实际上指的是太白星,而李白名中的“白”字就是太白的简称。
再如苏轼,字子瞻,名中的“轼”字是乘马车时的扶手,用以眺望,所以用“瞻”作字。
除此之外,在古代称字表示对他人的尊重,例如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当时的许攸,原来称曹操为孟德兄,后来对曹操有意见了干脆称他为曹阿瞒,由此引来杀身之祸;又如当年三十多岁的康有为见到二十多岁的梁启超时称其为“卓如兄”而不是“启超”,就是为表示对梁启超的尊重。
在这里“,兄”并不一定表示年龄的差异,而是对于对方地位的认可及人格的尊重,所以在古代年逾古稀的老人称呼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为兄的事情并不少见,由此也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谦和温润是十分值得现代人学习的。
2.4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交流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事情,一门课程若想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依赖师生的良好配合,语文也不例外。
所以,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充满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而不能由教师一味灌输。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与学生进行互动呢?这就需要教师一方面认真备课、联系现实,充分运用启发性的语言,张驰有度、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古代场景和古代人文气氛[6]。
例如在讲解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这句诗时,先让学生理解诗意,然后重点解释“折柳”。
“柳”谐音“留”,古人送别亲友时常常折柳相赠,暗示留恋、留念之意。
折柳既是当时的一种习俗,也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古人还有折柳寄远的习惯,是盼客旅他乡的亲人早早归来的意思。
学生从对古代风俗的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另一方面,教师应认真倾听学生的反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能够及时而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此外,学生也要事先了解课程内容,收集相关资料。
在这样的互动中,学生自然就很容易理解文学作品,在轻松愉快的诗情画意中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不经意的诵读中接受了高尚道德情操的熏陶。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更新教学观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促进学生对文学的了解。
例如在讲解抒情性作品时放应景的音乐辅助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赏析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的《病起》这首诗时,可以配乐朗诵,把诗人“壮士凄凉闲处老,名花零落雨中看”悲壮沉郁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让学生在欣赏语言文字魅力的同时走进当时的情境,感受作者那种难舍难分的情感。
此外,在讲解描写性作品时可以展示相应的图片,讲解故事性作品时可以播放相应的影视或戏剧片段。
总而言之,就是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促进学生理解和学习。
3结语
叶圣陶先生认为性情的涵养和想象力的培植,是教育的重要项目。
然而,涵养和培植必须有所依托,那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关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现实以及学生、学科的特点设计教学,深入浅出,联系古今,如此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岑爱音 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附设中医学校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篇九
一、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不足的分析思考
(一)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
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部分学生总是认为语文能力是通过长久的学习积累起来的,语文是自己使用的母语,日常生活中随时都在使用,无论怎么学习,提升幅度都不大,只需要在考试以前进行简单的复习就可以了。因此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将多数时间用在了其他科目的学习上。其实语文的魅力是无限的,只要长时间坚持,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二)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
虽然素质教育一再被强调,然而要将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完全变成素质教育却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实现的。高中生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而学校则面临着升学率这一巨大的竞争压力,这就导致学生学习语文时的重点成了钻研解题技巧,部分学生甚至将各类型的参考资料作为教材,殊不知语文教材中那些经教育界行家里手精挑细选的文章,岂是那几本简单的参考资料就可以取代的?这种完全抛弃精华的学习模式根本不能真正帮助高中生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三)教师水平有待提高
倘若课本是语文教学的灵魂,那么语文教师则是语文课堂的主导。教师的责任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学习水平、教学习惯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效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但要将语文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必须要将学生的主动性充分挖掘出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倘若教师自身的水平不高,就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一些高中语文教师常常会选择照搬一些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然而并未考虑到学生自身的个性、差异性,这样非但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二、针对以上问题的改革措施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会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培养与激励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当注意加入激趣这个部分,利用这个部分充分开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感受语文的魅力。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创设情境、设置问题、直奔主题、引用名言警句、运用成语、背古诗、讲故事、看图画、猜谜语以及听音乐等方式,让每一堂语文课都充满吸引力,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的想象力、活力与激情。通过激励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产生共鸣,实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标,最终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高中语文教师要使语文教学融入“人文味”
语文教学首先必须要具有“人文味”,因为语文教学是人文教育的重要部分,而人文教育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所谓人文教育,就是指要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等通过知识传播和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的品格、气质、修养,并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人文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人文教育,那么必然会走向消亡。而语文学科恰好是人文精神滋养的沃土,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使语文教学融入“人文味”。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语文课堂中让学生从“读”到“悟”的过程属于一个从已知领域逐渐向未知领域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去发现问题,从而指引学生去寻找已知与未知之间的潜在联系。教会学生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远比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更为重要,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应在现有的基础上去探索产生积极联想、解决问题、认知新事物的教学和思考方式。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写随笔与读后感的习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产生自己的思维与感受,感受到文章的审美情趣。大量的实践证实,让学生通过自我构建文学形象的方式所产生的体会才是最为生动、形象且真实的,所以,学生能够运用的方式越多、越细,其自主学习的水平相对就越强,就能够将课堂中的学习方法迁移运用到课外生活当中去,并且可以充分利用所学的知识来尝试解决遇到的新问题。因此,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教师就必须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要为学生营造轻松、能问、善思、敢想的学习氛围,从而将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充分挖掘出来。
(四)运用多媒体手段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师生仅仅在课堂的45分钟之内有交流,这导致有些学生的疑问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长年累月之后,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多。电脑与网络的广泛普及,使现代化的交流手段越来越丰富,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采用电话、邮箱、微信、qq、微博等各种方式开展交流与沟通。这样,在课后教师也可以较好地解决学生的疑问,并且师生之间可以了解彼此的情况,通过这些载体去分享生活中的事情,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进一步。比如,教师在课后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的问题上传到班级论坛中,可以让学生或者是教师给予解答,这样既便于师生互动,又可以反馈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激发其对所学专业的热爱。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篇十
一、建立平等师生关系,确立学生学习主体性
1.平等
高中生具有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已经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他们不是教师的附属,而是与教师一样平等的学习主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好自身角色的转换,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参与到教学中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
2.公平
学生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要正视学生间的差异,公平对待,一视同仁,不管是优生还是差生都是一样的,都有功必赏,有错必纠。
3.期待
学生拥有巨大的学习潜能,需要教师细心挖掘才能得到最大的释放。因此,教师不能片面地认为学生的认知就只能停留在某个层次上,而是要对学生充满期待,给予学生必要的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不断督促学生进步。
4.和谐
教学不单是知识的传递,还包括情感的沟通与互动。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加强知识的互动,还要进行情感的沟通。因为这些积极的情感具有强大的感染与推动作用。
二、创设有效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维的开端、智慧的窗口、发现的基石,是打开科学之门的金钥匙。一个富有探索性的问题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学生无法运用所学来解决问题时,便会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激起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此时开展探究活动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深入研究提问艺术,在适当的时机提出恰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与积极思维,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在提问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问题的准确性
语文学科是一门语言艺术,具有很强的严谨性。在提问时,教师要充分考虑语言本身的严密性、科学性与准确性,也就是说语言要精练、准确,不可模棱两可,存在歧义,使学生无法弄清题意,无法进行解答。
2.问题的探索性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要尽量避免那种是非判断型题目或是可以直接从文中提取信息来解答的问题,而是在文本的基础上联系生活,提出富有思考价值、探索价值的问题,并留出更多思考的空白。这样,学生才可以展开充分的思考,才能突破常规,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问题的启发性
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且会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新的问题,从而使学生通过一个个问题的不断解决来促进自身知识与技能的全面提升。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挫折,阻碍学生的思维。此时,我们不可轻易地抛出答案,而是要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为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让学生从全新的角度来思考,进而解决问题。
4.问题的全体性
分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理念。学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基础知识、认知规律与学习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提问时我们不能一刀切,而是要尊重客观事实,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加强问题的目标性,真正做到“兼顾差异,面向全体”,这样才能使全体学生主动参与,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推动教学现代化进程。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我们的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种种弊端,且在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手段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更新、教学媒介的飞跃等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优势。现代信息技术的不可比拟的教学优势日益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而且,将其运用于语文教学中更是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都知道,语文是一门极具人文性、情感性的学科。文字本身就有着无穷的魅力,就是一门语言艺术。传统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来描述语言,并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反而使得教学枯燥,内容单一,使得学生失去了学习的激情。而多媒体具有强大的视听效果,更能展现文字的魅力以及语文的魅力,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1.展现途径多样
多媒体可为我们创设一个图文并茂、声像兼备的教学情境,同时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实现了视觉与听觉的完美结合。这对于以听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一种飞跃,且其表达的方式更为多样化。
2.信息种类丰富
传统教学中,学生获取信息的种类主要是文字,还有少量的插图。而多媒体可以突破教学时空的限制,将图片、图像、视频、音频、文字等多种素材综合呈现,使得教学内容更为丰富,使学生可以获取更多的直观信息,从而为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意境更优美
多媒体可以真实地再现文本意境,带领学生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作者的情感、社会人文、风俗习惯,从而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达成共识。这样更利于学生将文本与生活联系起来,而不是纯粹地学习文本;更利于学生对文本的个性解读,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四、总结
总之,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愉悦,学有动力,学有成效,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篇十一
一、学生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体现的反思
新课改要求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阶段作为夯实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时期,更是要注重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扎实的基础。
其一,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将学生分成实力相当的小组,不仅可以方便学生在课堂中的讨论和交流,而且也利于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要适时地将课堂交给学生去支配,比如在《皇帝的新装》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在课堂中将其中的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在欢乐愉悦的氛围中不仅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的热情与兴趣,而且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拓展了他们对本课的理解;
其二,语文来源于生活,并最终要运用到生活中去,因此,为了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展示他们在课堂中的小主人地位,教师可以尝试着将语文课堂“搬出去”,选择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带领学生进行踏春、参观景区以及环保义务劳动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视野,为其作文水平的提高提供更多的素材,也为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做好强而有力的铺垫。
二、师生关系的反思
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是保证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更是引导学生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活力,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经常性地走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以平和的态度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与教学相结合的情况下获得一箭双雕的成效。
比如,在教学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和困境”的真谛,教师可以先讲述自己是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压力的,进而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心中的彷徨与迷茫,在类似谈心交流会的课堂环境中走近学生的内心,给予学生必要的支持和引导,从而在实现了教学目标的同时也获得了更多学生的拥护。
还有,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之余,教师要注重自身素养的提高,通过海量的书籍阅读、网上资料、信息的查阅、与其他教师的交流等方式,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见解和看法,并且对于学生所感兴趣的生活内容要有所熟知,以便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能够更加游刃有余,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
与此同时,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还需要家长的参与和支持,除了平日必要的家庭走访、与家长沟通等方式外,初中语文教师要结合实时的学习主题,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举办诸如亲子活动、拓展训练营活动等,
鼓励家长们积极地参与进来,将班级变成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让学生在这个大家庭中培养心理上更多的信任感和依赖感,在融洽的氛围中让学生、家长、教师的关系更加稳定。
三、结语
语文学科是初中教育阶段比较基础性的学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教学模式,但时代和新课改的发展给语文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精华,进行更加合理的教学反思,不断地改进与完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发挥出初中语文的教学功能,让初中语文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素质教育普及等方面散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作者:郑冬荣 单位:南京市第十八中学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篇十二
【内容提要】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有:朗读的时间不足;朗读的目的不够明确;朗重读轻阅,只读不思。为此可以采用下列对策:保证朗读时间,让学生多读;阐明朗读意义,让学生愿读;激发朗读兴趣,让学生乐读;指导朗读方法,让学生会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问题对策农村
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通过朗读,学生可以从篇章中领会文章的主旨、思想、意蕴,既受到了熏陶感染,又锻炼了用语音描摹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同时,教师通过朗读可以检验学生对文章的掌握程度,感情倾向和认识水平。但是在日常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往往成为课堂的匆匆过客,存在着朗读时间不足、朗读目的不够明确、朗读对象不广、朗读指导方式单调等一系列问题。
一、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朗读的时间不足。
教师往往怕完不成教学任务,以讲代读。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不足5分钟,朗读训练往往是如雁掠过,许多教师在学生还未彻底读完、读通的情形下,就匆匆进入下一教学环节,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种外在形式。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啪——啪——”鼓掌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转入下一程序,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而已。
(二)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有些课堂上教师让甲生读了乙生读,男学生读了女学生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
(三)重读轻阅,只读不思
阅读情感是建立在读者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在“以读为本”的强势介入下,语文课上读书的时间多了,阅读量也大了,但不知不觉又陷入一种新的误区:重读轻阅,只读不思,力求课堂亮点的生成。教师常常不遗余力,采用个别读、轻读、对读、轮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唯独缺少对文本内容的咀嚼、敲打。因此,学生的读书仅是在语言文字表面滑行,游离于文本之外,难以切近语言,治静于文本深处,朗读自然成了一种摆设,抑或是包装课堂的一种行头。
二、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对策
(一)保证朗读时间,让学生多读。
“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实践的权利还给学生!”这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呼唤。这就是说要想学生学会朗读,首先要给学生朗读的时间,让学生多读、充分的读。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且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且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让华俏形式的、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让位给读。
(二)阐明朗读意义,让学生愿读。
首先让学生知道,学习语言首先要有积累,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更高的层次便是创造。“积累——模仿——创造”是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文章中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必须通过朗读才能更充分地体现出来。文章读得越好,越能说明读者理解得深透并受到感染,就如同站在作者的立场上替作者说这番话一样。因此,文章一旦被高声诵读,就会变得好懂和易解,这就是所谓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还可以使我们了解词句的各种结构,掌握词句的节奏。一篇词汇丰富、语言精彩的文章,如果能反复朗读,达到琅琅上口,熟读成诵,书本的语言就会变成自己的话的语言,成为自己的储备和财富。一旦用到某些词汇、句式、表达方式时,就会涌上笔端,运用语言的能力自然会大大提高。不读书或读得不熟就很难把作者的语言学到手。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它既能提高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情怀,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对朗读的态度得到了端正,积极性也会慢慢地提高。
(三)激发朗读兴趣,让学生乐读。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凡是儿童感兴趣的活动,儿童总是在这方面表现出某种潜在能力。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读,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朗读教学的第一要务。有的学生本身具备了读好课文的能力,但由于他们怕羞,不敢放开胆子去读,觉得投入地读、有感情地读是一件挺滑稽的事。有的学生则担心自己读不好,招来同学们的笑而不敢读。为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老师就要努力在班里营造一种轻松、融洽的氛围,大张旗鼓地表扬那些敢于尽情朗读的学生。
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在指导朗读的时候,可根据课文特点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如集体读、分小组读、指名读、领读、分角色读、表演朗读、比赛朗读、配乐朗读、想象朗读、展示朗读等,让学生乐读、争着读。当然,朗读要求和朗读评价都要因人而评,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同时,多为丑小鸭创造“登台亮相”的机会,要知道美丽的白天鹅也有“丑小鸭”的经历。
总之,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他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加深学生学习的记忆力,提高学习兴趣。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虽然存在着朗读时间不足、朗读目的不够明确、朗读对象不广、朗读指导方式单调等一系列问题,但是只要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多读、愿读、乐读、会读,朗读教学一定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展现出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