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儿园打击乐培训总结(五篇)
总结不仅仅是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经验,发现做好工作的规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误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对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在今后工作中可以改进提高,趋利避害,避免失误。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总结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幼儿园打击乐培训总结篇一
天长市第二幼儿园
郑红梅
二0一一年六月二十日
摘要:
音乐教育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节奏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打击乐教学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老师帮助幼儿认识打击乐器,建立打击乐常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然后在和谐的打击乐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创新能力;组织建立小乐队,合作演奏出打击乐活动中的合奏、轮奏,演奏出世界上最优美的乐曲,最优美的旋律。
关键词:打击乐教学
创新
合作
正文:
音乐教育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就是节奏,而在打击乐教学活动就能很好地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打击乐教学也是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打击乐活动是个操作性很强的活动,幼儿的好奇心又强、自制力较差,还喜欢拿打击乐器敲敲摇摇,这些都给我们在组织教学时增加了难度,这就需要我们先帮助幼儿熟悉必要的常规。在今年的打击乐教学探索中,我们对幼儿园打击乐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将教学中的点滴经验
总结
如下:一、在打击乐教学中首先帮助幼儿认识打击乐器,建立打击乐常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小班年龄段的孩子让他们认识的乐器有:铃鼓、串铃、三角架、碰铃,圆舞板、沙锤等,让他们在演奏时注意手腕放松、灵活、不能僵硬,要有弹性,自己学会控制手的动作,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会使用乐器敲、拍、打、抖动、摇动,并让幼儿按照一定的节奏和速度拍打,一定要与音乐的节拍一致,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到了自己击打的音响效果,也从中获得了快乐;对中班幼儿的要求加大了难度,在认识新乐器的同时,开展多种多样的打击乐活动,在教学活动增加了乐器新成员“小鼓”,小鼓的加入,既训练了幼儿手的动作,也发展了幼儿的节奏感以及控制手腕的能力,在组织打击乐教学时先拟订好演奏方
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会给幼儿带来愉悦感,幼儿积极参与性也会随之加强。大班的孩子基本上熟悉了所有的乐器,在打击乐教学活动中可鼓励能力较强的幼儿担任指挥,并将特色乐器大鼓、大嚓、小嚓加入到打击演奏中,这样大大激发了幼儿学习打击乐的热情、兴趣和爱好。我们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就能使他们始终处于唱唱、敲敲、跳跳、打打的活动中,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幼儿的音乐感受力会不断提高。
在认识打击乐器、学会演奏的同时,一定要有良好的打击常规。孩子们对小乐器能发出声音感到特别好奇,每次看到它们,总想拿起来摇一摇、晃一晃,整个活动室哗啦哗啦地响个不停。此时老师生硬地让大家停下,谁也听不进去。我们有位老师采用的办法是:让全班幼儿一起拿起乐器,尽情的玩一会,问大家听到了什么?感觉怎么样?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我觉得很好玩;我觉得太吵了;我发现小乐器吵得乱糟糟的,心里都有点烦......,老师就让大家来商讨该怎么做,让所有的小乐器都能听话地安静下来。还有的老师发现班级有部分孩子知道不能让乐器发出声音,可就是控制不了自己,总想去摸一摸,看一看,为此老师根据他们的控制能力制定了一系列的小游戏来帮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效果很好。只有建立良好的打击常规,才能保障打击乐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在打击乐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让幼儿的各种机能都能得到发展。 有了良好的打击乐常规,幼儿在打击乐活动中就能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和谐快乐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的身心会得到全面发展,丰富的感情也会油然而生,这时的他们敢说,愿意表演,大胆地表现自己。此时是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机,教师要善于发现,善于捕捉,给孩子提供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创造出奇迹。活动中我们教师有时要学会做一位听众和观众,细心观察观察他们的表情、感觉。如:大班打击乐《拔根芦柴花》,是一首比较欢快,具有民族特色、节奏感较强的乐曲,我在组织幼儿学习时,首先让幼儿倾听音乐,享受音乐的快乐,学会用心、用脑来感觉音乐的优美旋律,然后让幼儿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说说听完音乐后的感觉。有的说很高兴、有的说很优美、有的说很热闹、有的说很有劲、有的说很舒服等等,大家有不同的感觉就请你们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怎样用身体动作表现自己的心情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有的说:“心里高兴,我就会拍拍手”;“我会在高兴的时候跺跺脚”;“我觉得热闹时学猫叫喵喵喵”;“我也会学小鸡
叫叽叽叽”……。就这样我根据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出的各种动作,让幼儿跟着乐曲的节奏拍手、跺脚、拍肩、拍退还有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在热烈和谐的学习气氛中幼儿用自己的声音,身体的不同部位的动作,打出乐曲的各种节奏,学会了《土耳其进行曲》的演奏方法。幼儿的情感、创新、创造力在愉快的学习中得到了锻炼,得到了开发,这为下一步用乐器演奏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下面的活动孩子们得心应手。
为了激发幼儿幼儿的创造性,老师也需有创新的手段。在活动中我鼓励幼儿根据自己所拿的乐器,引导他们联想到生活,看看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发出的声音和自己手中乐器的声音相似,发动孩子自制小乐器。如:易拉罐装上石子做“沙筒”,雪碧瓶内装上黄豆做“沙锤”,废旧自行车铃铛做“碰铃”,废旧的圆筒配上小木棍做“响筒”,还有的可以制成串铃、木鱼……。这些打击乐器就在这些废旧材料中应用而生,在打击乐《杨柳青》教学活动中,我们全部用自制的小乐器进行演奏,孩子兴奋地手舞足蹈,演奏时那种享受的表情、准确地演奏出整个乐曲、并在小指挥的指引下演奏出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他们在开心、自豪中充分享受着成功的体验,孩子们在音乐中的陶醉也让我感动不已。
所以在打击乐教学活动中,我们时刻记住幼儿是活动的主角,让孩子积极参与到每一个活动中,培养他们思维的多项发展,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在打击乐活动中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认识、自我表现以及与小伙伴的协调合作的能力,让幼儿的各种机能都能在打击乐活动中得到发展。
三、在打击乐教学活动中组织小乐队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科技发达的今天,孩子们经常能从电脑上、电视上看到一些乐队演出的场景,我录制一个乐队演出的画面,让幼儿了解每个队员是如何认真演奏的,停下来是手中的乐器不能发出声音,还有大家之间配合一定要默契。就这样在班级中组织小乐队,每位幼儿都是乐队的成员,在进行训练时要求幼儿不低头看乐器,小腿就是小门,当需要乐器时打开门拿出乐器,当不需要时就要送回家并关上门,这种形式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做到不低头看乐器了,也从中体验到了快乐。遵守了乐队的常规就能开始进行演出活动了,大家一定要在出场时记住我们是乐队的小演员,有很多人为我们拍照、还有很多观众为我们加油鼓掌呢。就这样开始表演了,坐姿还真有那么回事,每个人都进入了角色,我这个观众一直为
他们竖起大拇指,为他们喝彩。演出结束后对于能管理好自己乐器的队员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成为其他小队员学习的榜样。
小乐队在不断地合作演奏中锻炼成长起来,在学会演奏后,打击乐活动中的合奏、轮奏都是他们演奏的形式,大家的合作能力在不断演奏的中越来越默契,优美的乐曲、优美的旋律在耳边响起,有时孩子兴奋地觉得是电视上的乐队在演奏,大家会集体欢呼,让他们懂得集体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当出现不和谐音的时候,我们会反复训练。又一次小乐队在演奏打击乐《土耳其进行曲》时,我用录音机将演奏的效果录了下来,放给孩子们听,让他们自己找出闪光点,找出不足,结果大家听出有不和谐的音,这次我让孩子们看着我的指挥,用自己手中的乐器演奏自己需要演奏的地方,大家一定要注意力集中,互相合作。共同完成旋律的乐器伴奏才行,不能想到自己,还要想到集体,在反复练习后,孩子们终于听到世界上最美的旋律了。与此同时大家懂得了一个道理:只要共同合作就能做好每一件事。就这样在一节一节的打击乐活动教学中,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打击乐教学活动仍需我们深入长期地去研究、去探索,幼儿园打击乐教学的改革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应该为打击乐教学提供更直接、更实用的方法和方案。因此,在今后的打击乐教学活动中我们将继续高度重视节奏活动的教育价值,采取适当的教育对策,推动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出教学经验来。
幼儿园打击乐培训总结篇二
幼儿园打击乐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启东市慕卿幼儿园 陈卫华
打击乐教学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对声音具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打击乐就很适合幼儿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在活动中,幼儿手,眼,脑,心并用,使大脑建立起复杂的神经联系,让头脑变得灵敏,聪慧。活动中对音乐灵感的寻求、对演奏状况的把握、对作品的处理,分析也都要进行丰富、活跃的形象思维,使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得到锻炼和提高。那么,如何进一步完善打击乐教学的方式方法,通过打击乐演奏活动使幼儿的音乐能力以及非音乐能力均得到相应的发展
呢?以下是我在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所作的探索和一点思考。
一、摸索打击乐演奏整体教学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打击乐演奏整体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随时引导幼儿注意倾听演奏的整体音响效果,注意倾听自己的演奏与他人声部是怎样一种协调一致的关系,并注意体验整体音响在流动中不
断变化的趣味性以及与他人协调合作的乐趣。
著名音乐家奥尔夫认为:节奏是音乐诸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而在打击乐中,节奏则尤为重要。如果不能准确地打出各种节奏型,也就不能整齐协调地进行演奏活动。实验中,我以奥尔夫的人体打击乐理论为依据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变通谱法
1.图形谱法
我们平时使用的乐谱,其结构体系十分复杂,对于认知水平有限的幼儿来讲,要很好地把握,是很困难的。为此,我专门设计了一些生动,形象的图形符号来代替。例如:“送我一支玫瑰花”的第一句采用的是这样的符号:~~~~,“木瓜恰恰恰”中,用不同的水果表
示不同的乐器,以此来帮助幼儿消化难以掌握的节奏与音型。
2.动作谱法
主要是让幼儿以自己的身体为乐器,通过拍手,跺脚,拍腿,手腕花等动作进行节奏训练,使幼儿快速掌握音乐的整体结构,为协同一致地演奏好乐曲打下扎实的基础。例如:乐曲“送我一支玫瑰花”中的逗号我们用拍手来表示,曲线用颤摇手腕划大圈表示,通过动作来串连图谱,通过图谱又来串连音乐,这样本位一体化的串连方式将繁杂乐谱简而化之,便于幼儿对乐谱及演奏乐器的记忆和掌握,也便于幼儿掌握整首乐曲的结构特点和乐器的配
置情况。
(二)指挥法
指挥法是打击乐演奏整体教学法的一个核心。在实验过程的前阶段,我一般采用老师指挥的方法,后阶段开始逐步引导,培养幼儿进行创造性的指挥练习。为了完成演奏任务,在活动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教师本身的动作必须到位、准确,洋溢着热情。
2.坚持培养幼儿良好的看指挥的演奏习惯。
3.教幼儿学习分声部看指挥时,可以用身体动作指挥或乐器演奏的模仿动作指挥以及
语言提示,逐步过渡到用手势指挥和看眼神提示。
4.在声部转换前,提前将自己的头部和目光转向下一个将要演奏的声部。
(三)创造法
创造法通过引导幼儿参加制定音乐作品的配器方案,和参加编制变通总谱的过程来帮助幼儿掌握作品的音乐结构。例如;在虹彩妹妹这首乐曲的编配过程中,先让幼儿反复地倾听,感知音乐,再启发幼儿探讨作品结构,知道乐曲由两段组成,并且是相同的。再进一步发现每段乐曲由四个乐句构成,每一个乐句又由四拍组成。在完全掌握了乐曲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自己创编图形谱。
值得注意的是,在运用创编法之前,幼儿必须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演奏技能,积累了一定的节奏语汇,对各种乐器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具有运用乐器进行联想和表达的能力。
二、打击乐活动促进了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一)促进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
在活动中,幼儿运用了已有的听音乐拍手的技能,在一拍一下敲打乐器的同时,巩固了对均匀节奏的掌握及其他时值的学习,培养了幼儿的节奏感,发展了幼儿的类比思维,完
整地认识了乐曲结构,音乐能力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二)促进了幼儿非音乐能力的发展
1.有助于幼儿积极情感的培养和消极情感的疏导
幼儿期是低级情感向高级情感逐步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在打击乐活动中,幼儿可以自选乐器进行演奏,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编配乐器,或者根据音乐的节奏、结构自编各种动作。可见,在打击乐活动中,幼儿能够充分地表现他们的真挚、自然、率真的情感和积极的情绪。尤其能够主动地反映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情感。当他们情绪低落时,优美的旋律可以使他们心情开朗。一首美好的音乐、一次生动有趣的节奏活动,都可以是幼儿产生积
极愉快的情感体验。
2.有助于幼儿意志品质的培养
节奏活动更多的是以集体活动的形式进行的。在集体活动中,为达到统一的目的,幼儿逐步学会克服以自我为中心,能够注意别人的行动,服从集体的需要,尊重同伴,了解自己行动的结果对同伴和集体的影响,尽力与集体保持一致。比如在演奏前,乐器拿出之后,凡没有轮到的幼儿必须控制乐器不发出声音。整个演奏过程中,注意控制和调节自己的音色的力度,确保演奏效果。结束时,按指挥的手势放回大腿。这些细微的动作都要求幼儿注意力集中,能够抵抗外界的诱惑,克服各种困难,这些无形中都培养了幼儿的意志品质。
3.有助于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
在活动中,我让幼儿欣赏、感受、比较同一首乐曲,用不同的方案演奏会有什么不同的效果。通过比较,幼儿感受到,随便乱配,打击不整齐,效果就难听,由此幼儿在心中取得了“我要奏出动听的效果”这个一致性的目标。而幼儿目标的一致性正是合作行为产生的基础,从而保证了幼儿在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方面的提高。
打击乐演奏活动的探索还在继续,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一节奏活动的教育价值,采
取适当的教育对策,推动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
(原创)如何讓孩子開始接觸打擊樂
許多家長對於如何讓孩子開始接觸打擊樂,都非常的感興趣。小朋友學習音樂是有階段性的,就如同養育小朋友,有許多不同的階段,有經驗的父母都知道,每個階段其實都是有彈性的,學打擊樂也是如此。
孩子在第一年接觸打擊樂時,主要是要建立態度的認知。剛開始時,學到的認知性的東西比感受性的多,所以新的進度加上變化,累積學習到的東西就會非常豐富。這些再應用於合奏上,所呈現的除了曲子的和諧性,也包含了小朋友之間的互相幫忙,彼此聆聽及耐性的培養,這是在其它獨立學習的環境中較難接觸到的合群態度。
有報告指出,當孩子有了打擊樂的基礎,在學習其它的樂器時會比別的小朋友更愉快、更輕鬆地進入狀況;其實,在打擊樂的學習過程中,一、二年藉由遊戲的過程中,習得一些音樂的基礎,如樂理認知、敲奏練習及音樂的各項元素。
在孩子尚未建立好可承受個別樂器練習壓力時,我們是不建議家長讓孩子太早接受個別樂器的學習;畢竟在學習個別樂器時,家長與孩子抗壓性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倒不如讓孩子在團體課程中,藉著同儕間的學習(可激發創造力),彼此相互鼓勵(可建立自信心及高成就),遇到挫折難題時,大家共同尋找解決的方法(增加合群性),將孩子的“耐性”在團體中建立,且更可藉著合奏中的“等待”、“傾聽”、“分部”等,一點一滴地深根學習,在往後面對個別課時,更能從容以對。
那應該何時開始學個別課程,對孩子最好呢,關於這個問題,打擊樂專家表示,第一,孩子需要生理成熟,及心理成熟(可獨自練習、克服困難、有耐心、有恆心)。第二就是要具備一定程度的音樂基礎。學樂器是一件好事,但千萬不要因為家裡有這項樂器就逼孩子去學,請家長一定要給予孩子多一點的引導與陪伴,才會學得快樂。採團體班上課方式,較容易培養小朋友基本的音樂能力及合奏技術,並幫助他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所以專家建議,至少要等孩子的肌肉控制與發展都趨於穩定,而且在團體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不單在技巧
上已建立良好的基礎,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對自己“負責”與“肯定”的態度,也就是所謂“抗壓性”的建立後,再銜接個別樂器的課程對孩子是比較合適的,這對於學習也才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传说一
人间管理谷物的农业之神、希腊的大地之母--狄蜜特,有一个美丽的独生女--泊瑟芬,她是春天的灿烂女神,只要她轻轻踏过的地方,都会开满娇艳欲滴的花朵。有一天她和同伴正在山谷中的一片草地上摘花,突然间,她看到一朵银色的水仙,甜美的利味飘散在空气中,泊瑟芬想:“它比我任何一朵花都漂亮!”美得光彩照人,于是她远离同伴偷偷地走近,伸手正要碰到花儿,突然,地底裂开了一个洞,一辆马车由两匹黑马拉着,冲出地面,原来是阴间之王海地士,他因爱慕“最美的春神”泊瑟芬,设下诡计掳走了她。
泊瑟芬的呼救声回荡在山谷、海洋之间,当然,也传到了母亲狄蜜特的耳中,狄蜜特非常的悲伤!她抛下了待收割的谷物,飞过千山万水去寻找女儿。
人间少了大地之母,种子不再发芽,肥沃的土地结不出成串的麦穗,人类都要饿死了,宙斯看到这个情形只好命令冥王放了泊瑟芬,冥王不得不服从宙斯,但暗中却生诡计--临走前给泊瑟芬一颗果子,泊瑟芬怎么知道一旦她吃了这颗果子便无法在人间生活,注定要回到阴暗恶臭的地狱里。
宙斯没有辨法,只好说:“一年之中,你将只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可以和泊瑟芬在一起”。从此以后只要大地结满冰霜,寸草不生的时候,人们就知道这是因泊瑟芬又去了地府。处女座象征着春神泊瑟芬的美丽与纯洁,母亲养育的麦穗,也成为她手持之物。即使如此,她再也不是那个无忧无虑嬉戏于草地上的少女,每年春天她虽然会复活,依旧明艳动人,但地狱的恶臭与可怕的气氛却永远随着她。
传说二
传说雅斯德莱是宙斯与正义女神的女儿,当时世事纷乱,恶行猖獗,众神厌恶这个世界,纷纷远离。但雅斯德莱仍抱着一线希望,四处奔走,但仍无进展。只好遗憾地离开人间,升到天上成为处女星座。
五六月的傍晚,在南方的天空,你可以看到她仍眷恋地俯视着人间。
传说三
根据罗马神话,处女座又名阿斯特里亚(astraea),为天神朱庇特和维纳斯女神的女儿,是正义女神。黄金时代末期,人类触犯了她,于是她大怒之下回到天庭。
幼儿园打击乐培训总结篇三
打击乐教学活动学习总结
随着当今音乐的发展,打击乐作为器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发展迅猛。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打击乐教学活动学习总结,希望对你有用!
打击乐教学活动学习总结篇1 打击乐教学活动是我们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上学时曾经接触过打击乐,但是没有亲自实践过,给孩子上打击乐还是第一次。如何在打击乐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情感、合作、创新能力呢?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给孩子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个人只有在和谐的气氛中生活,身心才能得到全面发展,感情才能得到满足,有话才能敢说,愿意说,才能大胆的表现自己。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我要求自己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合作者,同时也是一位听众和观众,如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尝试使用乐器,细心观察他们的表情、感觉等,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试图开发幼儿创新、创造能力。
如:蓝卡打击乐《大中国》,是一首节奏感强的乐曲,在组织幼儿学习时,重点让幼儿享受音乐的快乐,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创新能力。
首先让孩子倾听音乐,在倾听的基础上,用心、脑、感觉音乐的优美旋律、音乐的音色、速度、力度、然后把心理的感觉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如:听完音乐后,心理感觉很优美,很有劲,很热烈等。在此基础上我提议:我们大家都感觉这首音乐这么优美,这么热情,那么我们用什么乐器来把这种心情表达出来呢?孩子一起讨论并尝试用不通的乐器发出的声音。
如:有的孩子建议用铃鼓,声音比较响亮,有气势。有的孩子建议用碰铃,声音较为清脆。还有的孩子建议用双响筒,节奏感更强。在热烈和谐的学习气氛中逐一用不通的乐器进行演奏,打出乐曲的各种节奏,同时幼儿的情感,创新、创造力在愉快的学习中得到了开发,得到了锻炼。
二、让孩子在乐器演奏中,体验合作能力
作为幼教工作者首先是自己思想要开放,敢于改革,敢于创新。打击乐活动中的合奏、轮奏,需要大家合作才能演奏出优美的乐曲,优美的旋律。因此,幼儿在学习演奏乐曲中,各种机能才能充分得到发展。
如:在用乐器演奏打击乐《大中国》时,孩子一边听着乐曲,一边用乐器打着节奏,我用手机将演奏的效果录音下来,放给孩子听,然后问孩子有什么感觉。有的孩子说:不好听,太乱了等等。那么我们用什么办法来演奏这首乐曲呢?老师引导孩子感觉高低音及不同节奏,用不同的乐器打出不同的效果。然后让孩子用不同的乐器打出不同的乐器节奏,经过多次反复训练,孩子看着老师的指挥,用自己手中的乐器演奏自己需要演奏的部分音乐,这需要孩子高度的集中精力,互相合作,共同完成旋律的乐器配奏,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懂得一个道理,只有共同合作就能做好每一件事。
三、体会
1、在教学活动中,只有积极主动的启发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想象力、创造力才能得到开发,只有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游戏环境,孩子的各种机能才能充分表现出来。、要培养出适合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老师必须不断摄取新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必须有创造力、创新的能力和想象力,敢于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充分利用口头语言、体态语言,搞好各项教育教学活动。
打击乐教学活动学习总结篇2 音乐教学法就是音乐教学方法,是各种各样的、系统的、整套或零散的方法,是在不同的目的和理念指导下所采用的手段。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为了有效地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包括教师的教法,也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法。是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有效结合。
小学音乐的教学方法,应以科学的教学法施诸于不同程度的教育对象,既有循序渐进的规律性,又有随机应变的灵活性,随时注意考虑怎样才能使学生能够接受的更多些、更快些、精神上更愉快些。小学生的求知欲旺盛,活动性大,模仿力强,但持久性和耐力差。所以,在教学中应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一、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很多,在某一课题或一节课的教学中究竟选择哪些教学方法最恰当、最合理呢?一般情况下,选择教学方法应考虑以下几点:
1.从具体的教学目标出发
这是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教学过程阶段不同、教学的任务不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当然就不同。
.从教材内容的特点出发
方法是为内容服务的,在选择具体的方法时,必须考虑到具体的教学内容。(就是根据内容来选择教学方法,而不是由方法决定内容)
.从学生年龄的特征出发
各阶段学生年龄特征不同,选择教法时要充分考虑。如低年级的学生,思维形象具体,根据他们的这些特点,应让他们多活动、多表演;中高年级的学生思维敏锐,应让她们多体会、多感受、多思考、多创造。
.从教师自身的素质水平出发(不要好高骛远,弄巧成拙)
.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二、掌握常用的教学方法
1.常用的基本教学方法:教唱法、听唱法、视唱法、示范法、欣赏法、游戏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表演法、练习法等等。
.常用的综合教学方法:审美教学法;趣味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愉快教学法;引导发现法;情境教学法;启发联想法;体态律动法;故事、谜语导入法等等。
三、了解课堂教学程序 1.要了解常用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设计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结构。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有以下几类:
① 传授模式(教师为主)
基本程序是:导入—传授—分析—运用。
②参与模式(学生为主)
基本程序是:提出问题—群体参与—探索—理解。
③创新模式(以新促学)
基本程序是:激发情趣—探索—增强能力—表现。
④探索模式(教师主导、引导)
基本程序是:提出问题—探索—讨论—结论。
⑤体验模式(实践摸索)
基本程序是:感知—体验—探索—再体验。
⑥合作模式(互帮互学)
基本程序是:提出问题—集体讨论—合作实践—得出结果—评价。
⑦情景模式(以景促情)
基本程序是:创设情景—情感体验—深入学习—反馈成果。
⑧成功模式
基本程序是:提出问题—实践活动—鼓励引导—成功体验。
⑨兴趣模式
基本程序是:激发兴趣—参与学习—提高兴趣—主动学习。
⑩新课程模式
基本程序是:创设情境—感悟体验—探索发现—创新表现—拓展延伸—概括整合.要掌握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是指课堂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
下面我们来了解两种综合课的结构(传统结构、新的结构):
传统结构: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新的结构:组织教学、导入新课、新课训练、巩固拓展、评价总结。
例:《校园里的小白杨》根据音乐教学以听为基础,以唱为中心,以表现为手段,结合在教学中必须遵循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这节课可以安排以下几个环节:
1.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听赏歌曲,产生共鸣。
.新授歌曲,解决难点。.表现歌曲,实践创造。
.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科学的课堂教学结构,有利于学生主体发展;
科学的课堂教学结构,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科学的课堂教学结构,有利于保证课堂教学密度合理。
四、如何设计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三环节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是完成音乐教学大纲所赋予的教学任务的关键。而学生的兴趣和欲望来自于教师严谨而周密的教学构思。尤其是精心设计好“开头”、“衔接”和“结尾”这三个环节,让学生像欣赏一首旋律优美的乐曲,观看一部引人入胜的影视片那样津津有味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具有“磁性效应”。
1.开头要新颖
对音乐感兴趣是少年儿童的共性,学生往往把每周两节的音乐课视为“一周最美好的时刻”。但如果我们教法呆板,一成不变,索然无味,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变成了喜欢音乐,但怕上音乐课),教师应当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的任务,将难点、重点、主导思想、作品风格、音乐知识等,形象而生动 地导入课的主体中去,让每堂课都有“新鲜”感,学生的兴趣、欲望才能“长盛不衰”。
我们可以选择性地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①情景诱趣法,吸引学生兴趣、②律动参与法,增强学生情感体验、③悬念设疑法,引导学生探索欲望、④言语煽情法,抓住学生学习情绪、⑤故事引入法,增加学生领悟能力、⑥音画设计法,唤起学生参与愿望。
情景诱趣法:是通过大家都很熟悉的某个有关联的作品为纽带,使对另外一个陌生的作品主题也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比如在五年级的《京腔京韵》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开始通过欣赏、听唱带有点“京腔”韵味的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逐步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再到热爱京剧艺术,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前门情思大碗茶》一段时间在我国歌坛上独领风骚,赢得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它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音乐风格(京歌)。在播放歌曲的同时,和学生介绍有关这首歌曲的特点以及背景。(80年代末,当港台流行歌曲、迪斯科、摇滚音乐冲击我国音乐舞台时,我们的国粹好像一下消失了似的。此时,人们已开始恍然大悟,只有民族的才是最好的,作曲家们便开始采用民歌、戏剧、说唱、曲艺中的音调为素材,创作出一大批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另外一首歌曲《故乡是北京》也是其中的一首)。播放的这首“京歌”就是其中的一种产物。
通过情景诱趣法,使学生们从熟悉的《前门情思大碗茶》这首“京歌”过度到“京剧样板戏”最后过度到“传统京剧的身段表演”,这一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和欣赏京剧的兴趣。
律动参与法:律动是人类以身体的动作为介体的一种充满节奏韵律的动作,律动作为一种人类心理、生理特点的综合反映,从根本上说使听觉、运动觉参与其间的一种审美活动。通过律动来体验音乐情感,用身体对音乐的节奏、旋律、力度等作出即兴反映,锻炼人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最终使审美的能力得到提高。
那么,所谓律动参与法,即给学生创造一种参与音乐律动的环境,让学生置身于某种音乐情景下,通过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能够迅速缩短与作品之间的时间距离和与作者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在气氛的渲染下和教师产生共鸣,引发兴趣,体验情感,然后进入新课教学。在这需要提到的是,教师创设的这种情趣要自然适度,律动动作要切实可行,难度不能过大,如果过分渲染造作,会让学生产生“假”的感觉,这样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欣赏情趣,反而会影响新课的教学。下面以三年级第五单元中的《阿细跳月》这首彝族风格的管旋乐曲为例。
上课开始,教师准备一些打击乐器作为教学的道具,然后让学生围成圈,教师教学生跳彝族舞蹈的基本步伐(左腿开始,左、右、左走三步,右腿踢两下,然后换方向)最初可以引导学生将速度放慢学,几分钟后待动作熟练后,可以加快速度跳,并让一部分同学在一旁用打击乐器敲出这首乐曲五拍子的节奏型(xx x x x xx x)其他同学则继续围着圈跳舞。这样使学生感受到了5/4拍的节拍韵律。与此同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当在电视里看到彝族人经常在喜庆的节日时,男男女女围着篝火拉成一个圈,尽情地舞蹈时,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脸上又是露出何种表情?并让学生随之模仿一下。立刻,学生们肯定会热情高涨,笑逐颜开,教室里一定会充满了欢天喜地的气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通过学生的踊跃发言,最后得出结论:“跳月”步伐是彝族舞蹈的基本步伐,五拍子的节奏很鲜明,热闹欢快的舞蹈常表现出一种节日气氛。接着,一边播放《阿细跳月》的音响,一边讲彝族的地理位置和民族风情。
通过律动参与法调动了课堂的气氛,让学生直接感受、体验音乐的情绪,从而导入新课《阿细跳月》的教学。
故事引入法:例如在欣赏五年级第一单元歌曲《嘎子嘎》时,我先请学生把《小兵张嘎》的故事作一个生动的描述,然后再请几个同学演一演,更增加了学生对故事的了解,从而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欣赏兴趣也随之倍增。
音画设计法:如教材中有许多民歌和民族歌曲,在教唱或欣赏时如果单一的去唱、去听,极容易形成固定模式而单调乏味,我们要收集一些不同地区有代表性的画面及音乐作为辅助教材,开展“唱着民歌去旅行”、“欢乐大家园”、“作客民族村”等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学生一定会感到新鲜而积极参与。.衔接要巧妙
教学环节之间,新旧知识之间,衔接巧妙,课堂教学就会流利顺畅。教师仔细分析教材,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各环节自如地过渡,课堂教学便能保持整体性。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第三单元的《土拨鼠》一课时,我们可以先复习有关6/8拍子的歌曲,如五年级时学过的《春游》,复习八六拍子的强弱规律,然后再让学生自学本课歌谱。
又例:学习三年级的第七单元的《开心里个来》一课时,教师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家乡的变化,由此激发学生的情绪,然后由学生说说自己的心情,接着,教师很自然地将歌曲的数板部分巧妙地引出(家乡变化真是大,人人心里乐开花,‘想过去,马路窄,房子矮,买本好书要跑二里外。看今朝,高速公路连北京,高楼大厦竖起来。竖!起!来!’),这样的衔接,既自然又简洁,也不显得单调,学生接受也不难,无形中就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结尾要精彩
一出戏,一部电影,必定有高潮。同样,一堂音乐课也应该有“高潮”之处。这个“高潮”一般宜在一堂课的结尾。“高潮”往往是课堂教学的“精采乐段”,此时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兴趣最浓厚,积极性最易发挥的时刻,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推敲再三,精心设计,有时在生动的故事中结尾,有时在听教师范唱或听录音中结尾,有时也在请演唱水平高的学生演唱或全班学生不拘形式的演唱,甚至可以在师生对唱,学生边歌边舞中结尾。
把一堂课的结尾搞得生动活跃,热热闹闹,使学生像听小说连播,观看连续剧那样在撩人心绪的悬念中盼望下周音乐课的到来。
强调了音乐课堂教学的三个环节,并不意味着其他环节可以忽略。音乐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它们是构成课堂教学的不可缺少的“部件”,只有每个“部件”运转正常,才能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打击乐教学活动学习总结篇3 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打击乐就很适合孩子的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而打击乐本身就是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的一种形式,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活动之一。但是,组织打击乐活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组织小班打击乐活动就更难。因为小班幼儿年龄小,控制能力差,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比较弱,给打击乐活动带来了困难。这一次我根据孩子的兴趣,结合本学科组的活动计划,我决定进行一次打击乐活动的尝试。
这一次我组织孩子们进行了音乐活动《大象和小蚊子》,这个活动说它是音乐活动,但又与传统的音乐打击乐活动有所区别,因为它既没有规定的节奏也没有打击乐谱,而是根据大象和小蚊子之间发生的故事进行配打击乐伴奏表演。通过将幼儿喜欢的动物比大小,根据动物不同特色用乐器的不同演奏方法表现出来,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现能力,旨在让幼儿发现原来平凡的生活中有很多趣味和惊喜。在教学活动中,我以故事《大象和小蚊子》为线索,让幼儿多种途径感受大象和小蚊子的不同特点,感受串铃、小鼓、双响筒不同演奏方式表现音色的不同(敲小鼓表示大象走路、连续抖动串铃表示蚊子飞、双响筒表示大象赶蚊子),用乐器配合故事情节进行讲述,让孩子在理解故事内容基础上,运用不同方式演奏串铃,表现不同音色,逐渐获得关于大小概念的感性经验。活动中,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被极大地调动起来,积极参与,收到较好的效果。
经过这一次的打击乐教学体验,我学到了要经常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节奏,激发孩子的兴趣。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我知道小班孩子对节奏是最敏感的,而自然界、生活中,处处充满着节奏。这也带给了我们老师启示,我们应多带领孩子从现实生活入手,挖掘节奏,寻找节奏。比如动物的叫声(小鸡叽叽叽叽、小老鼠吱吱吱吱、小羊咩咩咩咩等)、自然界的声音(下雨滴滴答答、起风呼啦呼啦、流水哗啦哗啦等)、交通工具的声音(火车呜呜呜呜、汽车嘀嘀嘀嘀、自行车嘀铃铃铃等)。只要我们引导孩子从这充满声音的世界中不断的倾听和感受,慢慢地孩子们就会发现这些声音是变化着的,是有规律的,而这些有规律的声音就叫做节奏。我们只要发动孩子去大自然中、生活中寻找节奏、倾听节奏,继而模仿简单的节奏,这样孩子便会逐渐形成节奏意识。
看过“打击乐教学活动学习总结”的人还看了:
1.电子琴活动学习总结 2.音乐活动听课
心得体会
3篇 3.音乐培训学习心得6篇 4.奥尔夫学习总结5.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心得4篇
幼儿园打击乐培训总结篇四
浅谈幼儿园如何进行打击乐教学
南康市幼儿园 伍玉华
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艺术教育领域的内容之一,是提高幼儿素质的重要手段。陈鹤琴先生说“我们应当重视儿童音乐教育,用音乐来丰富儿童的生活,培养儿童的意志,陶冶儿童的情感”。打击乐演奏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活动之一。打击乐演奏教学不仅能帮助幼儿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发展节奏感,而且能发展幼儿对音色、曲式结构、多声部织体表现力的敏感性,培养幼儿基本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创造意识、创造能力、组织纪律性和责任感。根据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浅谈对幼儿园打击乐教育的新思考。
一、选取符合幼儿兴趣和年龄特点的音乐。
打击乐器演奏是根据乐曲来打击乐器,通过各种乐器给音乐配伴奏使其更动听。同时也能使幼儿通过敲击乐器来表达和表现对音乐的感觉和理解。因此选择合适的音乐非常重要。教师在选择音乐之前要先了解分析本班孩子的年龄、性格特点以及已有的音乐和生活经验水平。要结合孩子们的兴趣点,选择节奏鲜明并且孩子们感兴趣的乐曲,不但容易敲出效果,便于幼儿掌握节奏特点,更能引发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二、分析乐曲,熟悉乐曲的特点。
音乐选择好了,接下来是要分析音乐,即老师在组织打击乐器演奏活动之前要先熟悉乐曲的特点。比如:
1.选择的乐曲有什么风格,是抒情的还是节奏欢快的曲调;
2.选择的音乐作品是几拍子的,因为拍子不同节奏特点会有所不同,两拍子的节奏特点是强、弱,三拍子的节奏特点是强、弱、弱,四拍子的节奏特点是强、弱、次强、次弱;
3.选择的音乐作品是什么段式的,如是aba、abab、abca等;
4.能确定所选音乐作品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总之,老师的准备工作做充分了,重点难点找准确了,在组织幼儿进行打击乐演奏活动中就能使幼儿获得有效的学习和发展。
三、要创新,音乐要发展幼儿想象力。
1、让孩子喜欢学、主动学,学会探索、学会创新。在学习歌曲时,可通过即兴创编动作、创编歌词等活动让幼儿的想象力得到发挥。例如:儿歌《两只老虎》,为了让孩子熟悉旋律,创编出“三只老虎......四只老虎......”或创编出“两只老鼠,两只小鸡……我们也可以在更多歌曲中运用。
2、音乐活动其实还有许多新鲜有趣的方式。例如:“在让幼儿做节奏练习时,不采用“哒哒”的单调形式,而是用儿歌来引导,如:“×0×”我是小钟表“嘀嗒”;“×××”我是小鼓手“咚咚咚”;“×××”大母鸡下蛋了“咯咯哒”等,可重复地说。快乐的模仿创编中不仅反复熟悉了歌曲旋律及内容,还激发了孩子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四、选乐器、配乐器。
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特点,适合不同的音乐作品,因此我们要了解其特点。打击乐器一般分为三种:
金属乐器:如三角铁、碰铃等,属高音乐器,声音高亢、明亮。
木制乐器:如双响筒、木鱼、响板等,属中音乐器,声音清脆。
散响乐器:如铃鼓、沙锤等,特点是发出的声音小、声音散,可以持续演奏长音。
打击乐器演奏没有固定的配器模式,由于它是听觉艺术,其配器原则以好听为前提,因此可根据音乐本身的性质来确定如何配器。一般来说,节奏欢快的适合使用铃鼓、沙锤等,抒情的适合使用三角铁,节奏明显的适合使用响板。值得注意的是,所用乐器的多少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及乐曲的需要来确定,要能根据音乐的性质充分发挥出各种乐器的特点才会使打击乐好听。
五、教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演奏。
由于打击乐的特殊性,持乐器的方法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打击乐演奏的效果。乐器不同所持的方法也不同,而且敲击出的声音会不同,甚至有可能是噪音。比如,双响筒分高低音,所以在进行打击乐演奏之前教师要先帮助幼儿弄清楚高低音,最好做上标记,这样幼儿敲出来的声音才会一致;沙锤是需要抖动手腕的,把双手放在胸部靠下或是身体的两侧,这样抖动出来的声音适中,不能使劲甩,越使劲甩声音反而越小;三角铁要用左手提在绳上,不能用手抓握,这样敲出来的声音才会有颤音;铃鼓要用左手拿鼓,右手的手指敲击鼓面,而不是整个巴掌敲打,这样发出的声音柔和、清脆而且好听。因此教师要特别提醒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持乐器,用正确的方法来表现,才会有较好的打击乐效果。
六、教幼儿学会看指挥。
打击乐器演奏整体教学法的特殊教学方法主要有三种:
1、总谱法——通过使用幼儿可以接受的“变通总谱”来帮助幼儿掌握作品的整体音响结构。
2、指挥法——通过让幼儿学会看别人指挥来帮助幼儿掌握作品的整体音响结构。
3、创作法——通过让幼儿参加制定音乐作品的配器方案和参加编制变通总谱的过程来帮助幼儿掌握作品的整体音响结构。
我们通常用的是指挥法,即通过让幼儿学会看别人指挥来帮助幼儿掌握作品的整体音响结构。因此在打击乐演奏活动中教幼儿学会看指挥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打击乐演奏的练习时要循序渐进,首先让幼儿熟悉乐曲,了解乐曲的特点以及节奏型,然后先用手练习拍节奏,再练习用乐器敲击节奏,接着让幼儿听音乐进行打击乐伴奏,而且要不断的提醒幼儿看指挥。由于幼儿所持的乐器不同,不是所有的乐器同时敲击一种节奏,也不一定都要同时敲,再加上幼儿年龄特点限制,他们往往注重自我表达而忽略集体的合作,所以要求幼儿必须要看指挥,这也是打击乐独有的特点。同时也要求指挥者应做到以下几点:
(1)指挥者应知道如何用动作表示“准备”、“开始”和“结束”,并使自己的动作清楚、明确,易于让被指挥者做出反应。
(2)在指挥时应将身体倾向于被指挥者,用眼睛亲切、热情地注视被指挥者,并能用体态和表情激起被指挥者的合作热情。
(3)在转换声部之前,提前将自己的头部和目光转向下一个将要演奏的声部,在组织建立声部时,尽量使用手势和眼神,尽可能的减少语言指示。
七、打击乐器演奏活动常规的培养。
好的常规是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打击乐演奏也不例
外。活动开始之前,让幼儿看指挥的手势整齐地将乐器取出,乐器取出后,凡不演奏时须将乐器放在大腿上或身体两边,不发出声音,眼睛也不看乐器。开始演奏前按指挥者的手势整齐地将乐器拿起,做好准备演奏的姿势。开始演奏时,身体倾向指挥者,眼睛注视指挥者,积极地与指挥者配合,注意倾听音乐和他人的演奏,并努力与他人协调一致,注意力集中,不做与演奏无关的事情。演奏结束后,按指挥者的手势将乐器轻轻收回放到指定的位臵。
八、打击乐器演奏的空间处理。
在打击乐器演奏的活动中,幼儿座位安排的有序性和声部音色的混响效果都将成为活动整体审美效果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对乐器及幼儿座位空间位臵的处理也是有一定科学规律可循的。一般来讲,金属乐器在一起,木制乐器在一起,散响乐器在一起。由于同一种乐器敲击的节奏相同,这样声音也会集中,且便于指挥;乐队的排列有以下几种:如半圆形、单马蹄形、双马蹄形、品字形、满天星形等。“半圆形”的排列,一般适合用于小班,可用“分段切割”的方法来安排不同的音乐组。“满天星”队形一般适用于中大班,每相邻两列队为一个音乐组。
打击乐演奏教育活动是一种娱乐,也是一项艺术。它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的积累,同时是要通过一系列的合作才能完成的过程,教师要能充分调动幼儿参与学习的积极主动
性,抓住时机,相互学习,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与表现欲,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打击乐培训总结篇五
幼儿园打击乐教学探析
打击乐是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的一种,同时也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活动之一。打击乐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还可以培养幼儿的控制能力、集体意识及多方面的协调能力。为了给自己一个挑战,我在优质课中选择了一节打击乐活动《茶之乐》。但是,组织打击乐活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组织完《茶之乐》这节活动,我对打击乐教学又有了更近一步的探析。现在的幼儿教育提倡研究幼儿、研究学科、研究教育策略,具体到打击乐应该研究些什么呢?我认为,打击乐的重点应该突出节奏的特点、乐器的特点以及乐器与音乐之间的联系。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打击乐就很适合幼儿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通过这项幼儿喜爱的音乐活动,可以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增强纪律和责任感,是他们从中获得快乐和成功的感受,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那么,如何进行打击乐教学呢?
一、要选择合适的乐曲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塑造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其基本表现手段是旋律和节奏。而打击乐是根据乐曲来打击乐器,通过各种乐器给音乐配伴奏以使乐曲更动听。同时也能使幼儿通过乐器敲击来表达和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刚开始练习打击乐时最好选择节奏鲜明的乐曲,因为节奏特点明显的乐曲容易敲击出效果,如进行曲,这样便于幼儿掌握节奏特点。待幼儿有了一定的积累后再选择一些节奏较复杂的乐曲。小班可以2/
4、3/4拍乐曲为主,如《大雨和小雨》这首乐曲很适合小班幼儿作为打击乐的乐曲。这是一首2/4的乐曲,节奏特点非常明显,前八小节与后八小节旋律完全相同,中间八小节有所变化。在配器时可以根据乐曲中间八小节是高潮的特点,多选用一些乐器,同时节奏可与前后有所不同。前、后两段可以节奏相同,这样既便于幼儿掌握,同时也会使敲击出的效果悦耳、动听。另外,许多有民族风格的乐曲,如,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乐曲,节奏型都比较明显,易于幼儿理解把握,同时也可以让幼儿感受到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情。
另外还可以结合孩子们所喜爱的乐曲。教师可注意观察和发现孩子们平时爱唱的歌曲,从中选择适合打击配乐的乐曲。因为关注幼儿的兴趣,更能引发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索打击乐的积极性。
二、要认真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
教师在组织打击乐活动之前要熟悉乐曲并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比如,选取的音乐作品有什么风格特点,是进行曲、抒情曲还是圆舞曲;选取的音乐作品是几拍子的,因为拍子不同节奏特点会有所不同,2/4拍的节奏特点是强、弱,3/4拍的节奏特点是强、弱、弱,4/4拍的节奏特点是强、弱、次强、弱;在此基础之上确定音乐作品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三、
让幼儿认识打击乐器并会操作幼儿打击乐器常见的有:铃鼓、串铃、三角铁、碰铃、响板、沙锤、鼓、锣等,演奏所有的打击乐器都要求幼儿手腕放松、灵活、不僵硬、有弹性,能控制手的动作。如在小班进行打击乐教学中,先引导幼儿在敲打、摇动、振动、抖动中,感受音响的效果及其带来得愉快感。幼儿在刚进行节奏乐训练时,只要按照一定的速度拍打,与音乐节拍一致即可。对于中班的孩子,可以逐步开展形式多样的节奏乐活动。孩子无论通过什么方式做游戏,都可以从中感受到声音的基本特征:音高、强弱、长短。如:击鼓传花时,哨子、铃铛、口琴等等乐器的应用,即练习了手的动作,又发展了节奏感的辨别和控制手腕肌肉的能力。
四、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打击乐活动的氛围
学习打击乐,必须先让幼儿会欣赏音乐,使幼儿熟悉、感受、理解音乐的内容、性质、风格、乐器结构及其它环节。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根据乐曲的情况、幼儿的音乐能力来组织幼儿进行模仿学习是打击乐教学最初进行的基本形式。进入中班下学期,可以逐步进入分声部、创新阶段。甚至鼓励能力强的幼儿担任指挥。根据作品需要,让幼儿初步拟定演奏方案。在进入大班后,可根据需要将特色乐器如:大鼓等加入到打击乐演奏中。
五、根据幼儿打击乐水平的不断提高,利用相应手段,激发幼儿的创造积极性
在活动中,鼓励幼儿根据自己所操作的乐器,引导他们联想生活中常见的、可发出声音的、与自己所持乐器相同或相近的物品,发动幼儿从家里找来各类废旧材料:小棒、铁制小棍、铝盒、易拉罐等,将陶制的小猪装上硬币,充当打击乐的“沙球”,两个圆形木板钻出洞为“响板”,废旧自行车铃充当“碰铃”,废旧礼品盒中的圆筒配上小棍为“响筒”,饮料罐的铝盖穿上铁丝圈冒充“手铃”,还可以制成木鱼、串铃……。各种打击乐器在这些废旧物品中应用而生,在琴声的伴奏下,孩子们拿着自己制作的打击乐器,演奏熟悉的《太阳出来喜洋洋》《大雨和小雨》等,在相互敲打中,罐与罐、瓶与瓶发出的不同声响,鼓励幼儿进行比较,并大胆描述。在此活动中,幼儿始终是活动的主角,始终都在积极参与、合作。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了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培养了孩子在活动中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表现以及与他人协调合作的能力。
在打击乐活动中,我还重视通过自身的语言、表情、手势 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保持注意的稳定性,达到活动的目的。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表情要丰富,随目的的变化,有暗示性,善于用眼神和幼儿交流;语音、语调、语速掌握要有分寸,运用得当,有感染力;恰当地用动作来表现内容;教学方法以幼儿为主体,一切从感受入手,通过小游戏,进行简短节奏发声练习,用故事、玩具、节奏乐、头饰、图片、声势练习(拍手、拍腿、跺脚、嘴打响……)进行教学,整个教育活动始终处在听听、跳跳、拍拍、敲敲、打打的活动状态,每个教育活动都有新鲜多变的内容,让幼儿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交替,保持注意的稳定性,使幼儿沉浸在欢乐之中。
在打击乐活动中,严格按幼儿注意发展规律,采用相应的、有效的教育方法,幼儿的有意注意提高了,注意的稳定性增强了。许多原来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的幼儿,已能注意看老师的指挥、听前奏整齐地开始和结束,与同伴齐奏。与此同时,教师也可指导幼儿将良好的注意品质迁移到其他活动中,让幼儿明白之所以能演奏好听的曲子,是因为小朋友专注参与活动的结果,在日常的学习、游戏中同样要注意力集中,使自己学到更多的本领。打击乐演奏活动是发展幼儿多种能力的积极活动,幼儿乐于参与,大胆创新,从中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