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故事6分钟演讲稿(六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红色故事的英雄事迹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__市公路局的__,今天很荣幸站在这里为大家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颂平凡双手,铸红色篇章!
这里,闽西红土地精神蜚声海内外;
这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点燃的革命火种燎原全中国;
这里,便是福建__。“红旗不倒”的光荣赞誉在这里根深蒂固,“民族重振”的中国之梦在这里生根发芽。传承薪火,与时俱进,在这片炽热的红土地上,培育出一支又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无论在哪个岗位,无论工作是多么地平凡,每个人心中都有满腔的热血,每个人心中都烙上深深的红怀。而这种红色精神,更是体现在我们普通养路工人的身上,他们不辞辛苦,艰苦奋斗,用平凡的双手书写着一段段传奇的交通故事!
英雄路工陈文标,凭着一份对公路事业的执着与热爱,坚持着一个“修路造桥,荫福子孙”的梦想,在他在岗的20多年里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过硬的技术本领,战斗在公路第一线。
那是20__年7月9日的晚上,一个令陈文标和我们铭记的夜晚。受“尼伯特”特大台风的严重影响,漳平市发生道路沿线大面积山体滑坡、泥石流、河水漫过路面等险情。接到险情报告后,陈文标立即带领职工们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抢险救灾。当他看着公路、田地全都被洪水淹没的时候,他愣住了,这是同志们辛辛苦苦的业绩啊!就在此时,远方传来呼救声,糟糕,一辆即将被洪水淹没的小车,车顶上站着5名惊慌失措的群众,洪水已没过他们的脚踝,陈文标二话没说爬上铲车立马冲了过去。强降雨不断,河流水一直上涨,洪水已没过铲车轮胎,前方水下情况也一切未知。情况十分紧急,险情就是命令,陈文标沉着冷静开着铲车在黑暗和未知中摸索着前进。这时,洪水不断涌入驾驶舱内,坐在高高的铲车上都感觉到车子在晃动,他的内心也十分害怕,甚至犹豫了片刻,但再次听到群众大声呼救,心一想,人命关天啊!吸了口气镇静下来,咬紧牙关,抓稳方向盘,小心翼翼地靠近,到达后将铲斗放平,使受困5名群众成功爬入铲车斗内,然后慢慢地往安全地带倒车,成功营救受困群众。陈文标在他人身处险境之时,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这种舍己为人,英勇救人的精神不就是我们闽西人民身上的红色气质吗?
和陈文标一样情怀公路,默默付出的,还有修连金同志。长汀,曾是我国南方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份,而河田又是重中之重,“山光、水浊、人穷”是它的真实写照。而如今走进319国道河田路段草木葱茏、绿意盎然,公路两侧有花有草有樟桂竹林,宛如“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处处呈现“百里公里百里绿”的景象,带领职工创造出这一奇迹的,就是长汀河田公路站站长,修连金。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倡导将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这一年,修连金刚刚调到河田,望着公路边满目沟壑,遍地黄沙的情景,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把319国道打造成绿色公路长廊。十七年来,夏战三伏,冬战三九,他带头掀起了一场全线提高绿化品位的新浪潮,他身先士卒一心扑在绿化带上的“亮点精品工程”上。有一次,为了给公路两边的绿化带植树栽花,迎接检查,因为不能及时找到肥土他寝食难安,最后愣是拔了自己田里种好的菜苗,运了足足30多车肥土,保障了绿化带__00多棵小树的成活。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他身边的人,在他的带领下,全站职工凝心聚力,种植樟树、柳树等17万棵,种植中华杜英、红叶石楠等198万株、种植草皮__万平方米,创建绿化亮点22处,形成了“种后有人管、缺水有人浇、杂草有人除、缺苗有人补、毁坏有人纠”的绿化养护管理新格局,也实现了17年前他的公路绿色梦。修连金是幸运的,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我们更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有修连金这样揣有“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红色精神的的共产党员!
路是线谱,串起为民造福的律动音符;路是彩虹,架通城乡发展的经济动脉。小草生出缝隙,方见其顽强;莲出于淤泥而不染,方见其品质;狂风暴雨,严寒酷暑,方显公路人的艰辛和坚守。
他们用双手装饰崎岖的公路,他们用汗水谱写和谐的交通,他们就是闪耀着红色光芒的普通养路工!而正是这股红色精神,不会被岁月的风尘所淹没,不会被时光的流转所遗忘,相反它饱含热血,催人奋进,代代相传,成就一段段传奇的故事,铸就一幕幕壮丽的篇章!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红色故事的英雄事迹篇2
尊敬的评委、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演讲的内容是“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
可能有些人会问:什么是红色基因?我们为什么要传承?我既不是专家也不是学者。我不能给大家一个科学的定义,我也不想做一个郑重的声明。我想用例子向你们解释这个词,它让我充满激情、感激和崇敬。
红色基因是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真诚信念。红色基因是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一颗红心;红色基因是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坚定不移;红色基因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奉献精神;红色基因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不懈追求。它是千锤百炼的、是百折不挠的。
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的永不退缩,12年抗战的不屈不挠,抗震救灾的奋不顾身,两弹一星的发射成功,反腐反贪的坚定不移,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从刘胡兰到邱少云,从焦裕禄到孔繁森,从邓稼先到华罗庚……
红色基因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他们是历史上的英雄,是时代的楷模,是鲁迅推崇的“中国的脊梁”。他们的名字早已铭刻在历史的纪念碑上,他们的形象就像一座山屹立在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的心中。
因为有了他们,我们今天才有了平静稳定的生活,才有了幸福快乐的时光,才有了在外国人面前骄傲和自豪!
这是红色基因的魅力,这是红色基因的光环!它就像一种神奇的力量,推动我们的国家从贫穷走向繁荣,从东亚的病夫到中国的巨龙,用短短几十年时间华丽转身,成功反击。
同学们,历史告诉我们,红色基因是我们的根,是中华民族的灵魂铸就的千万个英雄。一位哲学家说:“不懂历史的人没有根,忘记历史的人没有灵魂。”和平的时代不需要我们立即征战沙场,冒着枪林弹雨死里逃生,这个时代赋予我们新的责任和使命。只有牢记历史,继承先辈的“红色品质”,继承先辈的“红色事业”,与时俱进,才能不负历史和未来的厚望。
来吧,让我们带着一颗红心,洒下一条激情之路,浩浩荡荡地开始明天,向未来宣战!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红色故事的英雄事迹篇3
同学们,老师好,我叫xx,是来自五年级一班的学生。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红色文化,争当双好少年》。
我小时候喜欢听红军歌,喜欢看红军影视剧,喜欢游览红军故地。说到这儿,我会不禁自问,红色文化是什么样的文化?她有哪些动人的故事?她对于今天的我们,到底有什么现实价值和意义?
我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书店,找到一本书,书名叫《红军过草地》,便有滋有味地看起来。红军为了完成任务,连野草都吃,一个手掌大的青稞饼,几个人推让来推让去,谁都舍不得吃,这是什么样的精神?他们团结一致,越过千山万水,宁可饿死,也不愿做敌人的俘虏,这是什么样的精神?看到最后,我泪如雨下,红色文化,令人感动。
我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跨进大门,红色的枫叶像染上了血,鲜红鲜红的血!难道这是红军烈士的鲜血吗?我抬头一看,青灰色的红军将领塑像整齐地排列着,徐向前、李先念、陈昌浩、许世友……我一一看着。我走进展览大厅,倾听讲解员的解说:在万源的土地上,经历了三个多月的浴血奋战,数万优秀万源儿女用鲜血浇灌了巴山,用生命换来了解放!
什么是红色文化?虽然我还只是一个孩子,但我多少能感悟到一些:崇高的理想、坚韧的毅力、团结的力量、不怕困难、不畏牺牲、终生奋斗!
我们是少年,今天,我们踏着红色的足迹,传承着红军文化,努力争当祖国的双好少年:热爱祖国、理想远大,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向前。祖国是耀眼的太阳,我们将是灿烂夺目的光环。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要好好学习报答祖国。我们有着自己的理想,向着理想而前进,为祖国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们争当双好少年:勤奋学习、追求上进,丰富的知识是我们翱翔的翅膀,飞向蓝天。祖国是和谐的家园,每个人享受着幸福和温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虚心好学,刻苦钻研”,是每个学生的座右铭。“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是每个少年时刻不忘的真理。为自己存在的价值而努力,就是上进。
我们争当双好少年:品德优良、团结友爱,挽起我们友谊的双手向着未来,勇敢登攀。祖国是广阔的舞台,我们将成为未来的中坚。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人的心灵美才是最美的。品德思想最重要,它是唤使你去做每一件事的方向盘。所以大家要心灵美,知道感恩。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人与人要互相帮助,要互相团结,团结力量才会大。
我们争当双好少年: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用充沛的精力把祖国建设的重任扛在双肩。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未来的路还很长,只有学会创新,学会开拓才会取得进步。我们用爱心、恒心、信心托起自己,一起去传承红色文化,争当双好少年吧!少年强,则国强,我坚信,祖国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红色故事的英雄事迹篇4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这是抗日名将吉鸿昌临刑前写下的一首气贯长虹的就义诗。下头我就给大家讲讲他的故事。
吉鸿昌18岁加入冯玉祥的队伍,开始戎马生涯,他有胆有谋,作战勇敢,他所率领的部队被称为国民革命军的“铁军”。吉鸿昌不愿替蒋介石打内战,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共产党工作。蒋介石恨死了他,把他逮捕了。
吉鸿昌从x被押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一份电报,上头写着“立刻处决”四个字,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仅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敌人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直到临死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抢,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样办呢?”特务们有些害怕了。“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样办?”那特务浑身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枪。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我的生命。可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我的故事讲完了,多谢大家!
红色故事的英雄事迹篇5
自古以来红色便隐含着鲜血。那张扬而又赤烈的鲜艳原色,曾带给我们无数震撼,它鲜明的颜色诉说着它的由来,汇集了多少热血青年的高涨呐喊声,熔融了多少奋不顾身的战斗牺牲,包含了多少希望、期盼与红色精神。
贯穿历史过往的红色精神,直至今日,仍高举旗帜,挥舞着旗摆,指引方向。
跨越时空的隧道,穿越时空之门,我们回到过去,在祖国壮丽的河山中,无处不闪烁着革命红色的光芒,无处不印记着红色革命的脚印,我们被这红色所征服,感叹他们的伟大,感叹英雄们的红色精神。
“怕死就不当共产党员!”一位15岁女孩坚定的声音回荡在耳边,一个花季少女的年龄,诠释了坚强的深刻含义。她——刘胡兰,面对敌人的严刑拷问,不顾自身安危,无畏中包含着多大的决心与毅力,毛泽东亲自为这位少女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各地的抗敌战争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了,广大人民一呼百应,刘胡兰倒下了,夏明翰撑起了红色革命的一片天。还有万里长征、卢沟桥事变的无数流血牺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和平是一切外交关系的基调,虽没有纷乱的战争,没有血流成河的牺牲,却也有无数的红色精神。“工匠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历史长河中孕育的新生命,他们的“钉子”精神成为引领当今社会的旗帜,他们的坚韧、不辞辛劳的奉献,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应当浸进骨子里的东西,每一个中国人都应是这种精神的承载者、传播者、践行者。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尺之台,起于垒土。”中国梦的实现也是如此,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去建造中国梦的基石。
王峰,火海救人英雄。纵使浓烟埋没了整栋楼房,纵使一千多度的高温,王峰依然在发现火情之后义无反顾的三次冲进火场救人,在他三次从浓烟滚滚的火海出来时,王峰已快被烧成“炭人”,浑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从住处到邻近的路口,都留下了他血染的脚印。因为王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从火海中逃生,二十多位邻居无一伤亡。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烙下你的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盘,红色精神在人们心中永生。
支月英,扎根乡村三十六年的最美教师,1980年,只有十九岁的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千米,离乡镇四十五千米,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三十六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她跋涉了很多路,吃了许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这是她的信念。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时光花白了你的麻花辫,但红色精神始终坚守在深山。
正是这些无畏的英雄,撑起了整个中国梦的进程,这些舍己为人的优秀精神,正如数十年前一场场的红色革命般汹涌,无论十年、百年,这些红色精神依然在我们心中永驻,在我们血液中流淌。
面对未来,我们应当继承这些红色精神,为中国梦的实现尽我们所能,让红色精神永远传承。
红色故事的英雄事迹篇6
小时候,看着有关长征的电视节目,我曾天真地问爷爷:“红军爷爷长征时为什么不喝健力宝,为什么不吃巧克力呢?”爷爷摸摸我的头,只是叹了一口气,说声:“傻孩子!”对于幼小的我来说,长征是一个老外婆的传奇故事。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上了小学,一次小伙伴们在一起又争论起这个话题,一位同学说:“如果我生在那时候,我一定在雪山和草地开许多许多的商店,专门卖健力宝和巧克力给红军爷爷。”当时连老师都忍不住笑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是一首多么气势的壮歌,这又是一个多么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啊。
爷爷讲的故事穿越时空,把我带到了七十年前那场波澜壮阔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
漫漫征程,红军跨越11个省,所到之处,哪里没有浸透红军的热血?长征路上的第一战——血战湘江。红军战士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拼死渡江,牢牢锁住渡口,誓死保卫中央,红军战士死伤过半,8。6万人仅存3万人。生死攸关,痛定思痛,关键时刻,x会议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从此,红军心存信念,充满了希望,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成了红军从一个胜利迈向另一个胜利的制胜法宝。四渡赤水演绎了战争史上的千古绝唱,红军跳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包围圈,从此长征路上捷报频频: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攻占腊子口,红军出奇制胜,冲破了蒋介石百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终于迎来了“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欢腾。就在那段风雨如晦的岁月,30万红军经过长征,只剩下了3万,而他们活到今天的,已不足300人。但这用无数生命写下的英雄史诗,已成为中国革命和人类历史上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一段永不磨灭的铁骨精魂的回忆。
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世界军事史上的壮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动地的革命篇章。长征途中,红军不畏征途艰险,跨越雪山草地,克服重重困难,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
爷爷曾讲过在长征中发生的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红军将领的母亲,在当地要饭,听说儿子在部队当官享福,便气冲冲找上山去。队伍正好开饭,老人看到的是清水煮的树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带。她流泪了,提起篮子将自己要来的生芋头全部倒进了锅里。就这样,竟成为将士们难得的一顿美餐。为了欢迎这位母亲的到来,战士们演唱了自编的《牛皮腰带歌》:“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原荒地好干粮,熬汤煮菜别有味,端给妈妈来品尝。”老妈妈挂满泪花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这些可亲可敬的战士面前,她怎能不为之动情,为之自豪?还有一次过草地,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紧紧攥着一块白洋,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党费。
茫茫两万五千里长征路,面对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面对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面对险象环生的沼泽草地,所有红军官兵坚守着这样一个铁的承诺,只能攀登,不能停留,只能向前,不能回头,直至牺牲自己的一切。正是有了这种为党救国救民的革命理想信念,在死前的瞬间,在大雪埋身的瞬间,他们依然非常清醒,还念念不忘伸出胳膊指向前进的方向,坚信革命一定会胜利。他们生命虽然结束了,但他们的精神永生,永远激励着活着的人革命到底。这些震撼心灵的画面,向人们雄辩地证明: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中国红军长征史,就是红军官兵在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下的奋斗史。
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把党领导全国革命的大本营从长江以南奠基于大西北,红军主力转移到抗日前沿的战略任务,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是地球上的一条永恒的红飘带;
长征是铭刻在人类历史上的一部英雄史诗;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谱写的千古绝唱。
70年弹指一挥间,长征已经走进了历史的深处。但时至今日,红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造就的不朽精神却依然穿越时空,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生长在改革开放时代的青少年,影响着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着我们这一代人,对人生的思考与追求。听着爷爷讲红军长征的故事、我们唱着长征歌曲,长征精神已从父辈身上潜移默化地融入了我们的血脉,并且成为我们的人生航标,不断激发着我们潜在的生命能量。
正如臧克家的“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听着爷爷讲的故事,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浮现在我的面前,那一幕幕战斗的场面壮烈在我的身边……也许我无法体会先辈们那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的真谛,也许我永远不能走进长征中牺牲将士的英灵,但我明白了什么叫华夏子孙“生当做人杰,死为亦鬼”那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我懂得了中国共产党那“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英雄气概。
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嘹亮的歌声回荡在我的耳畔,老人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孩子们尽情的游戏……
我已经看见了那飘扬的国旗上,是烈士们的鲜血染红的颜色,是长征点燃的火炬燃烧在中华大地的上空。
最后请让我用歌声来结束我的演讲: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嘹亮,
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
从今走上繁荣富强……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