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化学的教学设计案例(十四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化学的教学设计案例篇一
[板书]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探究实验3-1]钠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吗?
[学生探究]用镊子从桌上盛放钠的试剂瓶里取出一小块钠,并用滤纸吸干表面煤油(注意,不可用手接触),放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割,请仔细观察其断面处的变化。
[师]描述你们所看到的现象。
(钠很软,刚切开时,其断面呈银白色,后逐渐变暗)
[师]回答得很好,请把刚才切割的钠块用镊子放回原试剂瓶中。请大家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并结合课文总结出钠的物理性质。
[板书]
1、钠( sodium)的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是热和电的良导体,质软,密度小,熔点低。
[问]钠的光泽为什么很快变暗?
(钠却与空气充分接触,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以致变暗。)
[讲]好,事实上,是由于空气中的氧气在常温下与钠反应生成了氧化钠,从而使金属钠失去了光泽,纯净的氧化钠是一种白色粉末。
[板书]2、钠与氧气的反应:
(1) 常温下:4 na+o2==2na2o (白色)
[问]为什么要将钠保存在煤油或者石蜡油中?
(为了隔绝空气,防止钠被氧化。)
[讲]常温下,金属钠在空气中就会发生变化,这说明钠比铁、铝、镁等金属活泼得多。那么,如果加热,钠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还会生成na2o吗?
[资料卡]氧化钠(na2o)和过氧化钠(na2o2)都是钠的氧化物,na2o是白色的粉末,na2o2是淡黄色的固体。
[探究实验3-2]钠在空气中加热生成的是na2o还是na2o2?
[学生探究]取黄豆大小的一块金属钠,吸干表面的的煤油,切掉外面的氧化层,放在坩埚里,加热至钠块燃烧。
[讲]实验时应注意,钠开始燃烧后立即撤掉酒精灯。
实验现象:可观察到钠受热先熔化成银白色的小球,接着燃烧起来,火焰呈黄色, 最后生成淡黄色固体。
结论:钠的熔点较低,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na2o2 。
[板书](2) 加热时:2na +o2=== na2o2 (淡黄色)
[讲]除了金属钠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金属表面生成一层氧化物,有的氧化膜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如铁表面的铁锈;有的氧化膜致密,可以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继续氧化,如镁、铝表面的氧化层。所以,在点燃镁条前,常用砂纸打磨,这样点燃起来更容易些。铝的情况如何呢?
[探究实验3-3]未打磨的铝箔和打磨过的铝箔加热现象会有不同吗?
探究步骤:剪一小块铝箔,用坩埚钳夹住,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观察现象。另取一小块铝箔,用砂纸打磨,除去表面的保护膜,再加热至熔化,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铝箔熔化,失去光泽,熔化的铝并不滴落
[问]熔化的铝为什么不滴落?
[现象解释]铝表面的氧化膜保护了铝,即使是打磨过的铝箔,在空气中也很快生成了新的氧化膜,构成的薄膜al2o3的熔点为20xx℃,高于铝的熔点660℃,包在铝的外面,所以熔化了的液态铝不会滴落。
[讲]正因为铝表面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可以隔绝铝与空气的接触,阻止内部铝被氧化,所以铝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
[生活小常识]尽量不要使用铝制餐具,因为铝在人体内积累过多会引起智力下降、记忆力衰退和老年痴呆。
[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金属钠在不同条件下与氧气反应和铝箔在空气中加热的反应情况。同时我们利用铝在空气中的化学特性,可以把铝制成日常用的铝制品。
[课堂检测]略
化学的教学设计案例篇二
学习任务分析即学习需要分析,这是教学设计模式中首先要进行的内容,它是指学习者目前的学习状态(教学问题的起始状态)水平与期望达到的学习状态(教学问题的终态)水平之间的差距分析。期望达到的学习状态主要是由教学大纲和学习内容所决定的。教师通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对教学大纲进行分析,以明确某一知识点的学习任务,即学生学什么。
教材内容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教材内容的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就是要明确教师教什么、所教内容在整个化学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这部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在社会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所具有的功能和价值、知识教学的深度、广度、重点、难点以及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如实验条件、课件、习题)等进行分析。
学生特征分析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化学新内容之前的生活经验和经历。这些经验和经历将影响学生的化学学习,甚至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学习迁移现象。学生特征分析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现有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在教学设计中要坚持以学生为学习的中心,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从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出发分析,不仅要了解学生具有哪些影响学生学习的一般因素,具有哪些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初始知识技能,而且还要分析学生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将会怎样地去认识新的知识和对新内容的情感态度,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哪些学生能适应,哪些学生不能适应,学生“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和“怎样做”等。
教学目标设计是要解决教什么(或学什么)、达到什么水平的问题,它是在学习任务分析、教材内容分析和学生特征分析基础上,分析教材内容中的学习结构与学生原有的学习结构之间的差距,提出教学过程中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它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依据,也为教学的组织、教学的评价提供了依据。教学目标应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来制定,突出综合性。
教学策略是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教学模式,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体现教学策略的灵活性,即同一教学内容,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我们可以依照新课程理念、依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
化学的教学设计案例篇三
本章以分类为中心,介绍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分类。第二节《离子反应》从有无离子参加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第一课时学习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并从电离的角度深化酸、碱、盐的定义,水到渠成的转入离子反应的讨论。第二课时从概念出发,结合探究实验总结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本节内容在中学阶段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的概念、复分解反应的概念等知识已有一定的认识,知道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知道酸、碱、盐的溶解性。但是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离理论初步接触,因此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正处在15、16岁的年龄阶段,好奇心较强,兴趣不太稳定,逻辑思维正在日趋发展中,在知识学习上仍需借助感性材料的支持。
根据以上分析及《化学新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学方法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含义。
2、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3、使学生掌握简单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交流、发言、实验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实验,体验了实验是学习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之善于观察,敢于实践。
3、通过讨论与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反思的习惯。发扬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分享实验探究成功后的喜悦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相互合作与取得成功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离子反应的实质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难点:实验现象的分析、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实验探究;计算机辅助教学
难点突破:
1、精心设计实验:将教材实验设计为4个学生为一组的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参与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能分享实验探究成功后的喜悦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相互合作与取得成功的关系。
2、利用计算机软件的动画模拟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全面观察,理解微观本质,使抽象知识变得更形象,便于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突破难点。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本节课的难点。为突破该难点,我做如下设计:初学时让学生按书写步骤进行训练。第二步是正确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关键和难点。学生的主要错误是不熟悉,不知道也不熟悉哪些能改写成离子,哪些不能改写离子,要指导学生复习酸、碱、盐的溶解性(课本第110页)。采用自学、反馈练习、纠正错误的方法,使同学们对自己所犯的错误得到及时的纠正。并且要将书写难点分散到其他教学环节,在学习离子反应的意义时,设计练习4个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在得出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时,设计练习3个书写。
采用实验探究与交流活动相结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交流的习惯。
1、实验仪器:试管、试管架、胶头滴管、毛刷。
2、实验药品:05mol/lcuso4溶液、05mol/lkcl溶液、酚酞溶液、05mol/lbacl2溶液、1mol/lnaoh溶液、1mol/lhcl溶液、05mol/lna2co3溶液。
3、学生准备:4人一组进行实验。
总体构思:
教学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实验研究→引导分析→引导归纳→巩固练习
学习序:明确问题→实验研究→分析现象→形成概念→理解应用
化学的教学设计案例篇四
1.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初步了解溶液的重要应用。
3.能识别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4.知道乳浊液及乳化现象。
5.探究溶解性的影响因素。
6.激发探究兴趣,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1.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溶解性影响因素的探究。
1.溶液概念的建立。
2.溶解与乳化的区别。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教学用品] 实验仪器、药品、用品,教学媒体等
一、新课导入
由溶液章图切入课题,引入新课(板书:课题1 溶液的形成 一、溶液)。
二、探究活动1(探究溶液的形成过程)
1.学生实验:向实验桌上盛有20ml水的小烧杯中,加入一药匙蔗糖或食盐,用玻璃棒搅拌(教师巡回指导)。
2.师生活动1(建立溶液的概念):
(1)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2)引导学生分析两种物质“消失”的原因。
(3)帮助学生分析(体验)溶液的特征。
(4)建立溶液的初步概念。
(5)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几种物质也可以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6)建立溶液的完整概念。
3.师生活动2(建立溶质、溶剂的概念):
(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2)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3)总结出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关系
(板书:1.溶质+溶剂 溶液)。
4.师生活动3(填写表格,让学生掌握溶质溶剂判断的一般方法):溶液 溶质(溶解前的状态) 溶剂(状态)
硫酸铜溶液 硫酸铜(固体) 水
碘酒 碘(固体) 酒精
稀硫酸 硫 酸(液体) 水
稀盐酸 氯化氢(气体) 水
5.师生活动4:
引导学生发现——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常见的溶剂;两种液
体(不包括水在内)互溶时,将量多作为溶剂,量少的作为溶质。
三、探究活动2(探究溶解的影响因素)
1.学生实验:在1、2、3号试管中做三个小实验——将1-2粒碘、高锰酸钾、4-5滴植物油加入到2-3ml的水中。
2.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3.师生活动1:引导学生对比自己所做的三个实验,总结得出——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情况不同。
4.教师实验:将1-2粒碘、高锰酸钾、4-5滴植物油加入到2-3ml的汽油中。
5.师生活动2:对比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媒体)。
溶质 溶剂 溶解情况
碘 水 碘难溶于水
碘 汽油 碘溶于汽油
高锰酸钾 水 高锰酸钾溶于水
高锰酸钾 汽油 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
植物油 水 植物油难溶于水
植物油 汽油 植物油能溶于汽油
总结得出——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情况不同。
[板书:影响溶解的因素:溶质、溶剂等]
四、探究活动3(酒精能否溶于水?)
1.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2.要求学生在所做过的三个实验的基础上,设计实验验证。
3.学生交流设计方案。
4.学生实验(在实验前提醒学生:滴加酒精的过程中不要振荡,滴加结束后振荡;要留心观察振荡前后的现象)。
5.教师总结:如果作进一步的研究,我们还会发现酒精和水这两种物质能以任意比互溶。
五、探究活动4(乳浊液及乳化现象)
1.学生实验:观察3号试管中的液体振荡前、振荡后、静置后的现象。
2.学生实验:向3号试管中滴加2-3滴洗涤剂,按照振荡前、振荡后,静置后的顺序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3.比较浑浊液体1和浑浊液体2(媒体)。
4.建立乳浊液的概念: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板书:
3.乳浊液]
5.学生实验:比较滴加了洗涤剂和未加洗涤剂的两支试管的干净程度。
6.分析洗涤剂的去污原理:
化学的教学设计案例篇五
从知识结构来说:空气是学生在化学课上接触到的第一种物质,而学生们在生活中可以从不同的途径获取有关空气的知识,因此本课题教学是很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选择以空气为主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
从能力培养来说:从看图了解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开始,到做仿照实验来测定空气里o2的含量,再到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可以说教材深入浅出,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一个合理的思维方式。
从感情培养来说:通过本课题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对化学学习充满兴趣。
初中的学习要求学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要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或多媒体电教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和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供动脑的问题情景,提供动手的练习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培养学生能够设计和完成简单化学实验的能力;
(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3)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知道空气污染的危害,学会一些简单的防治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产生对化学学科的热爱,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感受科学发现的过程和所运用的方法,发展相互交流,共同协作的科学精神,初步具备创新意识。
(2)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新的课程改革倡导从学生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出发,将科学探究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亲自经历来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方法。
所以本节课我以学生自主解决“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的实验问题为中心展开学习,把本课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 目的:创设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内容: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和第一单元的知识出发,先是让学生用多种方式感知空
气的存在,接着由学生举实例证明空气含有的多种物质,进而提出探究空气中多种成分(主要是氧气)含量的任务。这样就创设了一个生动而真实的问题情境。
2、 目的:通过抢答,巩固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学
生自主实验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
内容:讲述空气的发现史,然后出示拉瓦锡的照片以及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装置的图片,并讲述拉瓦锡发现空气组成的故事。从而提出问题:拉瓦锡实验的原理?
仿照拉瓦锡实验的原则,我们也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展示实验所需的仪器,并组织学生抢答下列问题:
(1)有关仪器的名称;
(2)集气瓶中有物质吗?
(3)谁能说出空气的成分有哪些?
要求学生按教材中图2-3连接装置并实验,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3、 目的:让学生在观察与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培养科学观察、规
范表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
内容:同组讨论: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什么现象?分析原因?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分析:
(1)实验成功,描述现象;
(2)实验失败,寻找原因。
小结: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瓶内的氧气,导致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因而水倒流。
4、目的:对实验现象作进一步的分析、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内容:讨论与思考:为什么要用红磷?能否用木炭或硫粉?
然后进行分组实验:两组同学分别用木炭和硫粉重复上述实验,比较两次实验的不同,分析原因。并自由发言。
5、 目的: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规范表达能力。
内容:在上述探究活动的基础上,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师生共同归纳空气的主要成分:
由与红磷反应的气体(氧气)和与红磷不反应的气体(氮气)组成。
6、 目的: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扩大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
内容:引导学生对以上实验进行回顾与反思,并思索对本实验是否有改进方法。对较好的改进方案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及时提供其实验设备,让学生利用自己所设计的方案完成实验。
7、 目的: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可清晰地掌握概念。
内容:比较:氮气、二氧化碳、红磷、空气、河水、矿泉水等物质,从而得出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化学的教学设计案例篇六
化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本课题是学生学习化学的起始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化学有着一定的影响和激励作用。本课题不同于以往教材中的绪言课,属于非知识性教学,其编写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生活走向化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为教师创设了较大的教学空间和教学自由度。
学生刚接触化学,充满了好奇,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设置问题情境,带领学生走进化学殿堂,去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的神奇魅力,产生持续地学习化学的兴趣。
本课题主要想解决的问题就是带领学生简单认识化学,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奇妙,并且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兴趣,使他们自主的参与进来。所以在准备本节课前我在学生中做了一个调查。
1.你对化学这门新学科有哪些了解?
2.你最希望在这门学科中了解哪些问题?
针对问卷调查的反馈和我的理解,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热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体会化学是有用的、有趣的,培养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本课题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使学生体验化学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难点是正确理解化学的定义。
本课题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许多富有想象力的问题,使学生亲身感受到生活离不开化学,同时也感受到许多美好的愿望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而是要靠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劳动逐步实现的,由此产生了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我抓住这种情感,逐渐导出问题,并以丰富多彩的图片和语言,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充分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我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和化学实验,鼓励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观察、实验、思考、交流、质疑、总结。
化学的教学设计案例篇七
【知识目标】
1、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2、知道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具有的能量之间的关系。
3、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熟知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核心素养】
1、宏观辨识: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取决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2、微观探析:从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上认识化学能量与化学变化的本质。
重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
难点:化学键断裂和形成简单计算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多媒体、镁条、盐酸、八水合氢氧化钡、氯化铵等
【引入】我们都知道水是用来灭火的,但是今天老师准却准备用水来取火,请观看魔术——滴水点灯。
【提问】1、水为什么可以点燃酒精灯?
燃烧的条件有哪些?
需要达到着火点,说明了往酒精灯上滴水的这过程中产生了什么?
在你熟悉的物质中那些可以与水反应且释放热量?
【总结】老师提前在酒精灯上放置了一小块金属钠,这个就是本次滴水点灯实验成功的奥秘之处。
【过渡】从前我们学习一个化学反应只关注生成了什么,从今天开始我们还要关注能量的变化,那么化学反应当中能量变化可以体现为什么形式?(光能,热能)主要体现的形式为热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化学反应与热能》这一节课。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实验来体会化学反应当中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任务一:现象感知
【学生小组实验】
实验一:镁片与盐酸实验二:ba(oh)2 8h2o与nh4cl反应
【教师讲解实验注意事项】
湿棉花要先穿过牙签盒上端的小孔,然后再滴加2~3滴的酚酞。
观察实验是否产生了气泡?体会温度的变化?棉花颜色?
【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一:镁片表面产生了大量气泡,触摸试管管壁稍许发热
结论:镁与盐酸反应放出热量,使环境温度升高,反应放热。
实验二:少许刺激性气味气体逸出,滴有酚酞的湿棉花变红,杯壁冰凉。
结论:有氨气生成,反应吸热。
【思考】湿棉花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回答】处理尾气。防止空气污染。
任务二:归纳常见的吸热和放热反应
【过渡】请根据实验现象与生活经验,判断并归纳以下哪些是放热反应?哪些是吸热反应?
【学生讨论归纳】
预测学生对hcl与nahco3反应为吸热反应,判断不准确
【过渡】hcl与nahco3反应到底是吸热还是放热的呢?实验找答案
【演示实验】请学生来演示hcl与nahco3反应
任务三:探究能量变化原因
宏观角度
【过渡】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能量的变化形式主要体现为热量的变化,那么在这个变化的过程当中,为什么会产生热量的变化呢?比如说放热反应中放出的热量是从哪来的?吸热反应吸收的热量又去哪了?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请回到我们今天的课题《化学反应与热能》,从实验,我们知道化学能与热能是可以相互转换的,热能发生转换也就是有了能量的转化,能量在转换过程当中一定会遵循着一个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我们先从一个物理过程回顾一下能量守恒定律,比如说水从高处流向低处的过程当中,需要释放能量,也就是说水在高处时,它的重力势能比较高,水在低处时,重力势能比较低。再看一个过程,水从低处抽向高处时,需要吸收一定的能量,也就是说水在低处时重力势能比较低,高处时重力势能比较高,而这个能量是由电能转换过来的。
请大家通过类比的方法,来思考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在什么位置的时候会发生放热?又在什么位置的时候需要吸收热量?
【学生回答】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放热
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吸热
【教师讲解并板书】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在这个变化过程当中,反应体系向环境释放能量,此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而吸热反应呢?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此时又将热能转换成了化学能给储存起来。
【提问】一个化学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学生回答】取决于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教师讲解并板书】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放热反应当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应该等于生成物总能量与向环境释放出的热量之和;对于吸热反应来说,反应物总能量与向环境当中吸收的热量之和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微观角度
【过渡】以上我们从宏观角度,从能量守恒、能量的变化分析了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那么我们再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来分析。一定量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究竟是多少呢?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计算呢?
【过渡提问】化学变化的宏观过程就是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那么化学变化过程的微观本质又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旧键断裂,新键形成
【提问】这个反应的过程跟能量的变化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学生回答】旧键断裂——吸收能量
新键形成——释放能量
【教师讲解】我们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断键这个过程可以看成是:你和你的同桌本来在同一个班级里面学习,然而这个学期你们却在了不同的班级,这是学校的一个教学手段,需要提供了外部力量才能把你们两给分开。成键的过程可以看成是:到了新的班级,你有了新的同桌,因为不熟悉,大家都很兴奋,会互相介绍自己是以前是哪个班的,然后不断的释放自己的能量。等到熟悉以后才会稳定下来。所以旧键断裂——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释放能量。
接着从微观角度解释这一现象,这是一个氢气分子和氯气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氯化氢分子。反应前,氢气分子当中含有h—h共价键,氯气分子当中含cl—cl共价键,怎样才能将分子变成原子呢?需要断开h—h键,cl—cl键吸收能量。而形成h—cl键则需要放出能量。
【提问】该反应到底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请通过数据计算
【学生回答】
【提问】一个化学反应是否为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什么呢?
【学生回答】取决于所有断键吸收的总能量与所有形成新键放出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提问】什么时候放热?什么时候吸热?
【学生回答】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形成新键放出的总能量放热
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形成新键放出的总能量吸热
图像解释
【过渡讲解】刚才我们已经从微观角度和宏观角度,来说明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区别,接下来我们接着将从图像介绍。用横坐标表示反应进程,纵坐标表示能量的高低,对放热反应来说,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哪个更高?所以在这个反应过程当中应该会(释放能量)。相反对于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哪个更高?所以反应过程当中将会(吸收能量)。
从键的角度来说,氢气分子和氯气分子先会断键变成氢原子和氯原子,此过程当中会吸收热量,当原子结合生成新的分子过程中将会成键释放出热量。两者相比,成键释放出热量和断键吸收的热量,哪个更高?
来看另一个断键吸收的能量和成键释放出热量哪个更高?
【提问】我们从图像又总结了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结合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请判断以下几个问题是否是正确的?并说明原因
1、吸热反应都需要加热后才能发生吗?
2、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3、放热反应一定不需要任何条件就能发生吗?
【学生回答】
任务四:实践应用
【过渡】化学能源创造美好生活。我们今天要用所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生活中的化学能转换成热能的例子,大家知道吗?
ppt展示暖宝宝。
【提问】撕开包装时就开始慢慢变热了,这是什么原理?
ppt展示自嗨锅。
【提问】加热剂是什么?
【过渡】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回顾人类利用能源的两大时期,柴草时期和化石能源时期,在这两个时期当中,化学反应将能源转化为人类所需的能源过程当中起着关键作用,但在化石燃料的利用过程当中,我们仍需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利用能源呢?
【提问】请大家阅读书本,第34页到第35页回答以下问题。
化石燃料的利用过程中面临什么问题?
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利用能源?
可以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哪些?
【学生回答】
【过渡】新能源的利用代表着多能源结构时期的到来。在这一时期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将成为新能源的主力军。
中国又是如何兑现绿色发展承诺的呢?请观看视频。
【结束语】绿色高效的化学能源,仍是21世纪的化学梦,要靠大同学来实现,未来美好的生活,要靠大家来创造。
板书设计
化学的教学设计案例篇八
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
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发;
通过布置研究性课题,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生产、科学研究及生活的紧密联系。
能力目标
通过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
在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现在,开发利用新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借此培养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扩展是很难得的。注意科学开发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一章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以讲是高中化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开篇,它起着连接初高中化学的纽带作用。本节教学介绍的理论主要用于联系实际,分别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和能量变化等不同反应类型、不同反应过程及实质加以联系和理解,使学生在感性认识中对知识深化和总结,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以探究学习为主。教师是组织者、学习上的服务者、探究学习的引导者和问题的提出者。建议教材安排的两个演示实验改为课上的分组实验,内容不多,准备方便。这样做既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教师不能用化学课件代替化学实验,学生亲身实验所得实验现象最具说服力。教学思路:影像远古人用火引入课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学生实验验证和探讨理论依据→确定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讨论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保护环境→能源的展望和人类的进步→布置研究学习和自学内容。
课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观点的建立。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引入新课]影像:《远古人用火》01/07
[过渡]北京猿人遗址中发现用火后的炭层,表明人类使用能源的历史已非常久远。
[板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过渡]化学反应中能量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分组实验]请学生注意①操作方法;②仔细观察实验现象;③总结实验结论;④写出化学方程式。
(1)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同时试管温度升高,说明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化学反应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
(2)混合搅拌后,玻璃片和小烧杯粘在一起,说明该反应吸收了大量的热,使水温降低结成冰。化学反应方程式: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化学的教学设计案例篇九
1.使学生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等化学性质,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
2.使学生了解酯的水解,并了解乙酸的酯化与乙酸乙酯的水解是一对可逆反应;
3.使学生了解羧酸的简单分类、主要性质和用途;
4.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归纳思维能力及分析思维能力;
5.通过酯化反应的教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乙酸的酸性和乙酸的酯化反应。
●教学难点
1.酯化反应的概念、特点及本质;
2.酯化与酯的水解的条件差异。
一课时
1.采用乙酸分子的比例模型展示及实物展示,进一步认识乙酸的分子结构及其物理性质;
2.采用复习回忆法及实验验证法学习乙酸的酸性;
3.利用实验探究、设疑、启发、诱导、讲述等方法学习乙酸的酯化反应及酯的水解反应;
4.利用类推法学习酯、羧酸的结构与性质。
乙酸分子的比例模型、投影仪;
冰醋酸、乙酸水溶液、乙醇、浓h2so4、水垢、饱和na2co3溶液、乙酸乙酯、稀h2so4、稀naoh溶液、蒸馏水、冰水混合物;
试管、烧杯、铁架台、酒精灯。
为何在醋中加少许白酒,醋的味道就会变得芳香且不易变质?厨师烧鱼时常加醋并加点酒,为何这样鱼的味道就变得无腥、香醇、特别鲜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便会知道其中的奥妙。
[板书]第六节 乙酸 羧酸
[师]乙酸是乙醛的氧化产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饮用的食醋,其主要成分就是乙酸,因此乙酸又叫醋酸,普通醋含醋酸3%~5%,山西陈醋含醋酸7%。下面我们进一步学习乙酸的结构和性质。
[板书]1.分子结构
[师]展示乙酸分子的比例模型。要求学生写出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及官能团。
[生]分子式:c2h4o2
结构简式:ch3cooh
官能团:—cooh(羧基)
[过渡] 是由羰基和羟基结合构成的官能团,但与酮、醇性质上却有很大差别。下面我们先看其物理性质。
[师]展示乙酸样品,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并闻其气味。结合初中所学知识概括出乙酸的重要物理性质及用途。
[板书]2.物理性质及用途
[生]乙酸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沸点是117.9℃,熔点是16.6℃,易溶于水和乙醇。
乙酸是醋的主要成分之一,醋是用得较多的一种酸性调味品,它能改善和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
[师]将一瓶纯乙酸和一瓶乙酸的水溶液同时放入冰水浴中,片刻后同时取出,让学生观察现象。
[现象]纯乙酸立即变为冰状固体,而醋酸的水溶液无明显变化。
[师]乙酸的熔点是16.6℃,当温度低于16.6℃时,乙酸就凝结成像冰一样的固体,所以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
[过渡]乙酸的官能团是—cooh,其化学性质主要由羧基(—cooh)决定。
[板书]3.化学性质
[师]初中学过乙酸有什么重要的化学性质?
[生]具有酸的通性。
[板书](1)酸的通性
ch3cooh ch3coo-+h+
[师]醋酸是一元弱酸,在水中部分电离生成ch3coo-和h+,那么酸性有哪几方面的表现呢?
[生]①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②和活动性顺序表中h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生成h2。
③和碱、碱性氧化物反应。
④和盐反应。
[师]下面我们用实验证明醋酸是否具有这些性质。
[演示]1.取一支试管,加入1 ml冰醋酸并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振荡后观察现象。
2.取一块水垢,用吸管吸取醋酸滴在水垢上,观察现象。(水垢溶解,有气泡)
[讨论]通过以上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生]醋酸显酸性,根据以上反应确定ch3cooh酸性比h2co3强。
[师]根据此实验我们可以知道家中铝壶内的水垢用食醋浸泡可以除去。那么水垢的成分是什么?请大家写出反应方程式。
[生]mg(oh)2和caco3
mg(oh)2+2ch3cooh====(ch3coo)2mg+2h2o
caco3+2ch3cooh====(ch3coo)2ca+h2o+co2↑
[师]请大家写出下列方程式
[投影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乙酸溶液与cu(oh)2反应
2.乙酸与cao反应
3.将锌粒投入到乙酸溶液中
4.用乙酸除水垢
答案:1.2ch3cooh+cu(oh)2====2ch3coo-+cu2++2h2o
2.2ch3cooh+cao====ca2++2ch3coo-+h2o
3.2ch3cooh+zn====zn2++h2↑+2ch3coo-
4.2ch3cooh+caco3====ca2++2ch3coo-+co2↑+h2o
2ch3cooh+mg(oh)2====mg2++2ch3coo-+2h2o
[过渡]乙酸除具有酸的通性外,还可以发生酯化反应。
[板书](2)酯化反应
[演示实验]p168 实验6—10
[现象]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油状液体产生,并可闻到香味。
[结论]在有浓h2so4存在、加热的条件下,乙酸与乙醇发生反应,生成无色、透明、不溶于水、有香味的油状液体。
[师]这种有香味的油状液体就是乙酸乙酯。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师]像这种酸和醇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根据本实验,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并选代表回答投影中的问题。
[投影显示]1.浓h2so4在酯化反应中起什么作用?
2.加热的目的是什么?
3.为什么用饱和na2co3溶液吸收乙酸乙酯?
4.醇和羧酸酯化时,羧酸是提供h+还是羟基?即下面二式哪个正确?用什么方法证明?
5.酯化反应属于哪一类有机反应类型?
[生]1.浓h2so4起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作催化剂,可提高反应速率;作吸水剂,可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2.加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其次是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而收集,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3.因为:①乙酸乙酯在无机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容易分层析出;②除去挥发出的乙酸,生成无气味的乙酸钠,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气味;③溶解挥发出的乙醇。
4.采用同位素示踪法确定产物h2o中的氧原子的来源对象。根据:
ch3cooh+h18oc2h5 ch3co18oc2h5+h2o,确定出酯化反应一般是羧酸分子里的羟基与醇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结合成水,其余部分互相结合成酯。
5.酯化反应又属于取代反应。
[师]指出:酯化反应是有机酸和醇均具有的化学性质。不光有机酸和醇可以发生酯化反应,无机含氧酸也可以和醇酯化。例如:
[投影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师]请根据乙酸的结构简式,概括羧酸的概念及乙酸的同系物的通式。
[板书]
1.概念及通式
[生]烃基跟羧基直接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叫羧酸。通式为:r—cooh
[师]乙酸的同系物又叫饱和一元羧酸,写出其通式。
[生]cnh2no2(n≥1)
[师]羧酸是如何分类的?
[板书]2.分类
[生甲]据—cooh数目可分为:一元羧酸、二元羧酸及多元羧酸。
[生乙]据烃基不同可分为:脂肪酸和芳香酸。饱和酸和不饱和酸。
[师]说明:硬脂酸(c17h35cooh)、软脂酸(c15h31cooh)、油酸(c17h33cooh)等一元脂肪酸,由于烃基含有较多的碳原子,又叫高级脂肪酸。硬脂酸、软脂酸为饱和酸,常为固体,不溶于水。油酸是不饱和酸,常为液体,不溶于水。
[师]羧酸的官能团都是—cooh,其化学性质是否相似?有哪些重要的化学性质?
[生]相似,都有酸性,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板书]3.化学性质
酸的通性 酯化反应
[师]请同学们写出最简单的饱和一元羧酸甲酸的结构式,并分析其结构特点,说出其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生]
由于甲酸中有醛基,又有羧基,所以甲酸既具有羧酸的性质,也具有醛的性质。
[投影练习]只用一种试剂鉴别下列物质的水溶液
ch3ch2oh ch3cho hcooh ch3cooh
答案:新制的cu(oh)2悬浊液
[过渡]酯化反应生成的有机产物均是酯,那么酯有什么结构特点?有什么重要的化学性质呢?
[板书]
[师]根据酯化反应概括酯的概念。
[板书]1.概念
[生]醇跟含氧酸起反应生成的有机化合物叫做酯。
[师]根据生成酯的酸不同,酯可分为有机酸酯和无机酸酯,通常所说的是有机酸酯。请同学们写出有机酸酯的官能团及通式。
[师]当r和r′均为饱和烷基时,且只有一个 的酯叫饱和一元酯,写出其通式。
[生]cnh2no2(n≥2)
[师]饱和一元酯的通式和哪类有机物的通式相同?说明了什么?
[生]饱和一元酯和饱和一元羧酸的通式相同,说明碳原子数相同的饱和一元羧酸和饱和一元酯是同分异构体的关系,两者互为官能团的类别异构。
[过渡]酯有什么重要的化学性质呢?
[板书]2.化学性质
[演示]p168实验6—11
[师]请大家根据实验现象讨论以下问题。
[投影显示]
1.酯化反应和酯的水解反应有何关系?
2.酯的水解反应中,加热、加酸、加碱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3.为什么酸或碱存在时,酯水解程度不同?
[学生讨论后回答]
1.酯化反应和酯的水解互为可逆反应。
2.加热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加酸或碱均在反应中作催化剂。
3.加酸,酸只起催化剂的作用,可以缩短反应达平衡的时间,而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即不能增加酯水解的程度。加碱,碱不仅起催化剂的作用,还可以中和水解生成的酸,促使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使酯水解完全。
[板书]水解反应
[师]酯化和水解反应有哪些不同之处呢?下面我们列表比较一下。
[投影显示]
酯化反应与酯水解反应的比较
酯化 水解
反应关系 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催化剂 浓h2so4 稀h2so4或naoh溶液
催化剂的其他作用 吸水,提高ch3cooh和c2h5oh的转化率 naoh中和酯水解生成的ch3cooh,提高酯的水解率
加热方式 酒精灯火焰加热 热水浴加热
反应类型 酯化反应,取代反应 水解反应,取代反应
[问]甲酸酯( )有什么重要的化学性质?
[生]除具有酯的化学性质外,还有醛类的化学性质。因甲酸酯中既有酯的官能团 ,又有醛的官能团 。
[师]根据教材p175的相关内容概括出酯的重要物理性质、存在及用途。
[板书]3.物理性质、存在及用途
[生]物理性质:密度一般比水小,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
存在:酯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低级酯是有芳香气味的液体,存在于各种水果和花草中。
用途:作溶剂,作制备饮料和糖果的香料。
[学生质疑]老师:羧酸和酯中都有 ,它们也能像醛一样和h2发生加成反应吗?
[师]不能。当 以 或单官能团的形式出现时可以和h2加成,但以 或 形式出现时不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们了解了酸和醇的酯化与酯的水解是一对可逆反应。在酯化反应中,新生成的化学键是 中的c—o键;在酯的水解反应中断裂的化学键也是 中的c—o键。即“形成的是哪个键,断开的就是哪个键。”
[作业]1.阅读p170选学内容
2.p172 四、五、六、七
第六节 乙酸 羧酸
一、乙酸
1.分子结构
2.物理性质及用途
3.化学性质
(1)酸的通性
(2)酯化反应
二、羧酸
1.概念及通式
2.分类
3.化学性质
酸的通性 酯化反应
三、酯
1.概念
2.化学性质
水解反应
rcoor′+h2o rcooh+r′oh
3.物理性质、存在及用途
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又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食醋的主要成分,还是乙醇和乙醛的氧化产物,因此紧接乙醇、乙醛之后,作为羧酸的代表物,单列一节讲授。这样既与前面的乙醇、乙醛形成一条知识主线,又通过乙酸的性质——酯化反应引出乙酸乙酯,为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做了铺垫。所以本节总结时可进一步补充这个知识网络。
1.下列各组有机物既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但最简式相同的是
a.甲醛和乙酸 b.乙酸和甲酸甲酯
c.乙炔和苯 d.硝基苯和tnt
答案:c
2.确定乙酸是弱酸的依据是
a.乙酸可以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b.乙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
c.乙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2co3中加入乙酸产生co2
答案:b
3.当 与ch3ch218oh反应时,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c. h218o d. h2o
答案:bd
4.下列有机物,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还能发生催化氧化的是
a. ch3cooh b. brch2ch2cooh
答案:cd
5.某有机物既能被氧化,又能被还原,且氧化后与还原后的产物能发生酯化反应,所生成的酯又能发生银镜反应,则该有机物是
3oh 3ch2cho
答案:b
化学的教学设计案例篇十
二年级时我们学习了《空气》这一课,谁来说说空气是什么样的物体?你知道哪些地方有空气?
这节课,我们要在掌握了空气的上述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研究空气的另一条性质,这条性质需要通过同学们观察、实验自己探索出来。
师:(出示空文具盒)问:文具盒里有文具吗?师讲述:文具盒里没有文具,这块空着的地方叫做空间。
师:将铅笔放满文具盒,问:同学们看一看现在谁占据了文具盒的空间?
师:(出示书包并装满文具)同学们再看一样你们熟悉的东西,问:“书包里有什么?谁占据着什么?”(找三个学生说,然后给予评价)
师:同学们看老师在干什么?(教师往烧杯里倒满水)师讲述:铅笔、学习用具、水占据空间,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的物体占据着空间,你能举几个例子吗?(学生说完后,给予鼓励)
师问:以上的事实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物体都要占据空间)
师:(出示一块板擦,一个砝码)问:它们所占据空间的大小一样吗?
师讲述:所以准确地说应是物体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这个“一定”指物体的大小,物体占据空间的大小叫体积。(将上述板书补充完整)师:现在你们自己亲手做个实验,用实验来验证:“物体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这一结论。请同学们看实验步骤。
1、实验步骤:(挂出小黑板)。
(1)把烧杯放在盘子里。
(2)往烧杯里倒满水。
(3)用手提着拴着砝码的线。
(4)把砝码慢慢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2、找一名学生大声朗读实验步骤,教师提醒学生,水要倒满,放砝码时要慢。
3、要求: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出示观察思考题:
(1)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2)你怎么解释这种现象?
4、汇报实验结果。师导引:由上面的观察实验,我们知道了固体形态的砝码和液体形态的水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那么气体形态的空气是不是也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呢?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做几个有趣的实验。
1、挂出小黑板,出示实验步骤:
实验一:
①把纸团紧紧塞在玻璃杯底部。
②把玻璃杯倒立竖直压入水槽里。
③把杯子提出水面,用毛巾擦杯口外围。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2、找一名学生朗读实验步骤。
3、教师进行演示实验。
4、学生分组实验。
5、学生汇报实验结果:纸团没湿。下面请同学们再做一个实验,请看小黑板:
实验二:
①把纸团紧紧塞在玻璃杯底部。
②把玻璃杯倒立竖直压入水槽里。
③把杯子慢慢倾斜。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把纸团紧紧塞压玻璃杯底部,把玻璃杯倒立竖直压入水槽里,然后把杯子慢慢倾斜时,看到有气泡冒出,纸团湿了。
师:下面请同学们讨论小黑板上的问题:
①你怎么解释这两种现象?
②实验说明了什么?学生汇报讨论结果:第一次把玻璃杯倒立竖直压入水槽里,把杯子提出水面,发现纸团没湿,说明水没有进到杯子里去。空气占据了玻璃杯的空间。第二次把玻璃杯倒立压入水槽里,把杯子倾斜时,发现纸团湿了,还有气泡从杯子里跑出来,说明水进到杯子里去了,空气让出了部分空间。这两个实验说明了“空气占据空间”。师: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了空气占据杯子的空间,下面我们再做一个实验,验证这个结论。
实验三:
①拿一只瓶子。
②瓶口塞紧带漏斗的塞子。
③把水倒进漏斗里。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发现水没进到瓶子里。
师点拨:把塞子塞紧时看到水没进到瓶子里,下面把塞子松一松,试一试结果会怎样呢?同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当把塞子松动后,水流进瓶子里去了。瓶口塞紧时,空气跑不出来,水流不进去,说明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瓶塞松动后,空气跑了出来,让出了一部分空间,水流进去了,也说明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
师小结:我们通过观察、实验得出了“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结论。
现在我们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课文中的思考题。教师出示粉笔问:粉笔内有空间吗?粉笔内的空间被什么物体占据着?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的想法吗?实验说明了什么?让学生回答,然后叫一位同学到讲台上做一做,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予以评价。
小结:“空气占据空间”这条重要性质是同学们自己通过实验、观察、归纳概括出来的,每个同学都圆满地完成了这节课的学习任务。老师祝贺你们!
化学的教学设计案例篇十一
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懂得一些生活常识。
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特别是网络)查找资料,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有用信息;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
无机盐的生理功能,即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1、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可现场上网的课件,随时上网查阅资料。
2、调查市场上有哪些补钙、补锌、补碘、补硒和补铁等的保健药剂或营养补剂出售,查看它们的标签或说明书,了解它们的主要成分,上课带来。
3、收集几种不同品牌和不同产地的食盐包装袋、牛奶瓶(或牛奶袋),上课带来。
课题2包括人体的元素组成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两部分内容,着重叙述了组成无机盐的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钙、钠、钾),同时教材还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了铁、锌、硒、碘、氟几种元素的生理功能。教材指出了微量元素分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三类,而必需元素也有一个合理摄入量问题,摄入过多、过少均不利于人体健康。这将使学生认识到,对含某些元素的营养补剂要科学地、辩证地看待。
活动一:观察与思考
屏幕投影学生观看三幅图片,思考病人得了哪种疾病说(或猜)出疾病名称。第一幅:;第二幅:;第三幅:。(根据学生回答逐一显示图片和疾病名称:粗脖子病、佝偻病、龋齿)
思考你知道引起这种疾病的原因吗引出课题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阅读教材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97~p101内容,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①组成人体自身的元素约有多少种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哪一种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哪一种这些元素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②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划分的依据它们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学生阅读和课堂交流)投影一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
小结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而且有些元素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过渡下面着重讨论钙、碘、铁、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投影二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阅读教材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5~p97内容。并积极讨论:
1.钙
(1)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谈谈你对钙元素的认识。交流汇报学生将自己课外查阅的资料在班上进行交流展示。(如果学生准备的资料不是很充分,教师此时可利用自己制作的课件,现场连接到相关网站演示,同时告诉学生查阅资料的方法。
角色扮演课前精心挑选一名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课堂上出其不意地演出如下一幕:一位“老人”突然从教室后走向讲台,在跨上讲台时,故意摔了一跤,“老人”痛得呲牙咧嘴地坐在讲台上,用双手捂住一只腿(作痛苦状),口里自言自语:“怎么又把腿摔断了”教师乘机提出如下问题:老年人为什么容易骨折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自然地转入到怎样科学补钙上来。
问题情景如何科学饮用牛奶你知道生产商用什么方法来保存鲜奶吗学生讨论后投影:喝牛奶的误区常见的有:
①饮袋奶、不加热。袋奶采用75 ℃左右的巴氏灭菌法,没有高温瞬间灭菌彻底,故袋奶中残留有细菌,因此,喝袋奶必须煮开了再喝。
②空腹喝牛奶。空腹饮牛奶会使肠蠕动增加,牛奶在胃内停留时间缩短,营养素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因此,喝牛奶最好与馒头、面包、玉米粥、豆类等同食。
③食物搭配不当。牛奶不宜与含鞣酸的饮食同吃,如浓茶、柿子等,这些食物易与牛奶反应结块成团,影响消化。牛奶与香菇、芹菜、银耳等配合食用,对健康大有益处。
④饮奶时间安排不当。喝牛奶以每天早、晚为宜。清晨饮奶能充分补充人体能量;晚上睡前喝奶具有安神催眠功效。
投影将学生带来的牛奶袋、牛奶盒和牛奶瓶等实物上的图案和说明文字投影到屏幕上。同时教师将收集到的琳琅满目的各种补钙品补充投影到屏幕上。
问题情景阅读屏幕上情景素材:
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含钙丰富而又易被人体吸收的奶及奶制品目前尚未走上大多数国人的餐桌,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国人饮食上通常是以含钙量很低的素食为主,基本上不能保证钙的供应。这种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使得国人缺钙确实成为一个普遍现象。设问是否有一种既能照顾城镇,又能兼顾农村居民的补钙措施谈谈你的“金点子”。说说你选择这种措施的理由是什么。(分组讨论,达成共识)投影你我共识:
①安全、有效──安全第一。
②经济又实惠──买得起。
③生活化、长期化──每天都吃。
补钙措施:食用钙盐(盐中加钙)。
小结:人体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幼儿和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过渡那么,如果人得粗脖子病,又是由什么元素引起的呢(共同学习第二种元素──碘)
2.碘
交流展示碘元素对人体有哪些重要作用
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教师将其实物投影到屏幕上。投影碘有“智力元素”的美誉,碘和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等一样是作为一种营养素而存在于人体,它在人体内的含量仅有25~50毫克(平均35毫克),为身体重量的两百万分之一,属于70余种微量元素的一种,尽管含量极低,却是人体各个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发育所不可缺少的。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不可缺乏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激素具有影响肌体代谢、生长发育,特别是脑发育的生理作用。因此,如果甲状腺功能异常,分泌激素过量或不足,势必对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造成很大影响,导致种种疾病的发生,如较常见的甲状腺问题。问题预防碘缺乏病最根本的措施是什么通过讨论得出补碘的有效途径是食用含碘食盐。
活动二:讨论并交流
1、你家里炒菜做饭使用铁锅还是铝锅用什么锅较好谈谈你选择的理由。
2、教材p101练习与应用:根据你所知道的知识连线。
3、通过对碘、钙、铁、锌、硒五种元素的学习,请你用一句广告词来反映其重要作用。要求通俗上口,特点鲜明,字数少。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收获、体会、方法)投影学生小结,屏幕投影。
人体由50多种元素组成,其中含量较多的有11种,它们占人体质量的99.95%。
无机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很大,它们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有的还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物极必反,凡事都应有一个“度”,元素的摄入不应过量。知道了怎样科学饮用牛奶。
有些商品标签上蕴含有丰富的化学知识,学会了怎样看商品标签上的信息。
投影关注健康,珍爱生活,用科学把握生命。
1、收集有关微量元素氟、钠和钾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资料,并了解人体是如何摄取这些物质的。
2、查阅资料,我国有哪几种主要的地方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3、对伊战争如箭在弦,武器核查仍在继续,战争给人们的创伤实在太多太多。1991年海湾战争中曾使用了贫铀弹。请你查阅资料,了解什么是贫铀弹对人体究竟有什么伤害对此你有何感想。
化学的教学设计案例篇十二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那种依靠增加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显然是违背了教学规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妨碍提高全民族素质这一总目标的实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为中心。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课堂教学应该抓好每一个环节。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要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矗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有着广泛的联系,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组织一堂课,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目的任务是教学的纲,教学目的、任务一要具体明确,二要全面恰当,在知识技能方面明确哪些应该理解,哪些应该掌握。在能力、思想品德方面,通过哪些内容、活动或练习,培养哪些能力和思想品德。一堂课,一方面有主要的一两项目的。如学习新知识,或进行某种技能训练。同时,要全面考虑发展双基和教育的各项任务以及能力的培养,如何贯穿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
现行的化学教材是面向全国的。它只是根据教学大纲提出一般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地传授,是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学习大纲,钻研教材。钻研教材不仅是对教材的理解、领会、还包括对教材的加工处理。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实验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驾驭教材。注意知识、技能、能力的相互联系和前后照应,并根据学习迁移的原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一方面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学习新知识时,还要注意为以后学习作好辅垫。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重点概念要使学生透彻理解,重点的技能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要形成一个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前后有序,张驰适宜的知识结构。
课堂知识教学是由教师的语言和板书表现出来的。教师能否掌握语言艺术,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语言规范准确能使学生得到严格的训练,形成一丝不苟的学风。反之,讲课模棱两可,实验结论似是而非,将使知识的本来面目全非。因此教学语言应字斟句酌,完全符合学科知识,不允许有半点疏漏。此外教师语言还要求既精练、丰富、生动活泼,又有幽默感,同时还要速度适中,这样可以增添课堂活跃气氛,减少疲劳,激发兴趣。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是使教学过程达到优化的一种推动力。
化学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科的特点出发。初中生学习化学,往往反映内容多,杂乱,理不出头绪,要记的东西多,容易忘。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对实验现象兴趣很浓,但并没有因此形成稳定发展的内在动机,也不晓得应该怎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想问题,更不会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去想问题,不重视记忆、理解重要的事实、述语和原理、造成知识上的脱节,甚至学习水平分化,所以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下功夫,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最主要的是激发和发展学生探索、求知的内在动机。
比如,在绪言课教学中,演示镁带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动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共同点?表明了什么道理?应当得出什么结论?并在这一认识过程中,从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启迪,初中学生关于化学的准备知识是薄弱的,加以化学运动形态较物理运动形态更复杂、更抽象、一般难以直接地、简明地重现,这就给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因受学习水平的限制,描述性知识偏多,概念多,而且集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随时向学生指明需要记忆的内容,记忆的方法,要努力化难为易,多联系学生熟悉的常识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多设计一些生动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多引导学生议论、讨论和练习。在学生认识水平的基础上,引导得出结论,上升为概念和理论。初中学生一般不大讲究学习方法,或习惯于按照学语文、数学的方法来学习化学,这就需要化学教师从一开始就运用典型实例,给学生以指导,要结合实验或实物来记忆物质的性质,变化的条件,以及反应后的产物。要注意联系对比,从个别中概括出一般,从个性分析出共性。比如,学习过氧气的物理性质以后,要给学生点明,学习和记忆的顺序,即按色、态、味、嗅、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的顺序,虽然不一定求全,但有个记忆和再现的顺序,就便于联想和回忆;当学习氢气的物理性质时可以提示学生联系氧气的物理性质来学习、记忆。再比如,当学习到有关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浓度的计算时,学生往往习惯于按数学计算的思路,急于代公式求解,这时教师要把住方向,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先集中到充分理解概念或原理上,在明确了计算依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找准相关项(量)的关系后,再求解。在这里的关键是明确正确的解题思路,掌握符合逻辑的解题格式和方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一定要重视实验教学,教师的演示实验一定要直观、显明、省时、准确、安全。学生实验一定要课前准备好,课上教师组织、指导好。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师的教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上。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学形式,教师的一堂课不能只满足合乎科学性、系统性,还必须看到学生是否有了获得知识的动力,学生是否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进行思考和学习,是否处在积极的智力活动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化学的教学设计案例篇十三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②通过对1 mol物质质量的讨论,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以及摩尔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③通过对摩尔质量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和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④通过对1 mol物质体积的讨论,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⑤通过对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和气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
⑥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掌握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计算、分析方法;
⑦通过活动探究,使学生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基本要领和技巧;
⑧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从物质的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
①通过对物质的量概念的理解,尝试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体会定量研究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②通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体验以实验为基础的实例研究方法,能独立地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研究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亲自实验配制溶液,体验化学实验的严谨性,培养端正耐心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②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尊重科学、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③在探究中学会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体验科学的艰辛和乐趣。
教学重点:
①物质的量及其单位、阿伏加德罗常数; ②摩尔质量概念和有关摩尔质量的计算;③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④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教学难点:
①物质的量概念的教学; ②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建立; ③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本节课属于概念教学课,根据概念教学的一般原则,主要运用讲授方式、形象化的启发式教学法、类比逻辑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概念,并灵活应用概念。对于概念课的教授,因为抽象、理解难度大,学生相对会缺乏学习兴趣,所以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概念引入时强调它在化学中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紧迫感。另外,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教学过程的`逻辑性,用思维的逻辑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在初中学习了原子、分子、电子等微观粒子,学习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常用的物理量及其对应的单位,这是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但是本节课的概念多,理解难度大,而且学生还没有适应高中的化学学习,所以教师应注意从学生认识基础出发,加强直观性教学,采用设问、类比启发、重点讲解并辅以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去联想,运用迁移规律,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新知识。在实验课中,要注重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并探讨,在过程中感受和学习。
第一课时: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引入
教师:买大米时我们一般论斤买而论“粒”就不方便,一斤就是许多“粒”的集体;买纸可以论张买,但是买多了论“令”就比较方便,“令”就是500张的集体,买矿泉水我们可以论瓶买,但买多的也可以论箱买,一箱就是24瓶的集体等等。那么化学中的粒子论个可能数不清,我们能否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们在初中已经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它们可以构成我们看得见的、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质量的宏观物质。这说明,在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与看得见的宏观物质之间必定存在某种联系。例如我们已经知道反应:
2h2 + o2 2h2o
微观角度:2个氢分子 1个氧分子 2个水分子
宏观角度: 4 g 32 g 36 g
从上述方程式我们可以看到什么呢?
学生:看到反应物、生成物的数目和质量关系。
教师:从方程式我们可以知道,微观上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可以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而分子和原子是极微小的粒子,一滴水中就大约含有1.7万亿亿个水分子,如果一个个去数,即使分秒不停,一个人穷其一生也无法完成这个工作。在日常化工生产中我们更不可能数出一定个数的氢分子和一定个数的氧分子进行反应,而根据初中我们学习的知识也知道,从宏观上4 g的氢气和32 g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 g的水,所以我们知道,4 g的氢气所含的氢分子数必是32 g的氧气的2倍,那我们怎样才能既科学又方便地知道一定量氢气中含有多少个氢分子呢?所以,这里需要一个“桥梁”,需要一个物理量把宏观质量和微观粒子数联系起来,这个物理量就是“物质的量”。
(采用实例引入的方法来创设情境,使学生明白“物质的量”这一个物理量在化学中存石的必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以“物质的量”作为化学计量的基本单位量,至此,物质的量和长度、质量、时间等成为国际单位制中的7个基本单位。
物质的量及摩尔
(投影)
物理量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长度 米 m
质量 千克(公斤) kg
时间 秒 s
电流 安[培] a
热力学温度 开[尔文] k
物质的量 摩[尔] mol
发光强度 坎[德拉] cd
我们用长度来表示物质的长短,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质的量是用来表示物质所含粒子数的集合,用符号n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为摩尔,符号为mol。
教师:在我们的计量上,多长为1米呢?“米”这个单位是如何得来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一开始常常会毫不思索地回答:10分米为一米。但很快他们又会意识到1分米又是多少呢?10厘米?那1厘米又是多少呢?……然后大家发现这是一个无尽的循环,这个问题旨在让学生明白在国际单位中,1米的长短,1 mol的多少都是人为规定的,这里常是学生很难理解的地方。)
教师:国际计量组织规定光在真空中于1/299 792 458秒时间间隔内所经路径的长度为1 m。同样,也规定了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物质为1 mol。1 mol就像我们平时所说的一打、一箱一样,表示的是数量的集体。一个箱子能装多少瓶饮料,这取决于我们做多大的箱子,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定义这个集合单位。“摩尔”这个单位能包含多少个粒子?这也是由我们定义的。
(投影) 集体一个体×规定的较大数目
1打= 1个×12; 1令 = 1张×500; 1 mol = 1个×6.02×1023
(高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正是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形象思维多于抽象思维,对抽象概念的学习,一般离不开感性材料的支持。因此,以学生熟悉的、身边的真实现象来迁移类比,使学生从感知概念到形成概念,使学生容易理解,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教师:我们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
1mol任何粒子的数目又叫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因他对6.02×1023这个数据的测得有很大的贡献,故用其名来命名,以示纪念。表示为
na=6.02×1023mol—1。
1 mo1粒子所含粒子数=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请根据上述说明回答下列问题:
(1)1 mo1 o2的分子数约为___________,2.5 mol so2的分子数为___________;
(2)3.01×1023个co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mol,其中碳原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3)1.204× 1023个h2o的物质的量是_____mo1,其中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4)n个c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mol。
根据以上四个小题,能否得出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粒子数(n)的关系?
学生:交流讨论,得出: 。
教师:例:现有co、co2、o3三种气体,它们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之比为1∶2∶3,则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1∶1∶1 b.1∶2∶3 c.3∶2∶1 d、6∶3∶2
学生:讨论得出a答案。并且总结出:粒子的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学生普遍觉得非常困难,弄不清原子数与分子数之间的关系,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必须
过两道关:(1)知道相同物质的量的co、co2、o3三种气体,氧原子数之比为1∶2∶3;根据n=n/na推断,粒子的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教师: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1)如果把6.02×1023个直径为2.5 cm的硬币排成一行,可以来回于地球与太阳之间240.8亿次。
(2)如果把6.02×1023粒米给全球60亿人吃,每人每天吃一斤,要吃14万年。
(学生非常惊奇,更加意识到使用物质的量这个粒子集体的重要性,也不会再用物质的
量去描述宏观物质。)
物质的量的使用注意事项
教师: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mol人 1 mol细菌 1 mol氧气分子 1 mol质子
学生:讨论并回答,1 mol人肯定是错的,1 mol细菌、1 mol质子、1 mol氧气分子是对的。
(“1 mol人”,学生都会很快反应是错误的,但1mol细菌很多学生会认为细菌是很小的,
是微观的,所以这种说法应该是正确的,所以借此要澄清学生的认识误区,不要认为只要是微观的概念就可以用摩尔来表示,应该是微观的物质粒子才行。)
教师:对于物质的量这一个新的物理量,在应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只适用于微观粒子如原子、分子、离子、质子、电子、中子等。不是用于宏观物质如:l mol人、1 mol大豆都是错误的。
(2)使用物质的量单位——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粒子的名称,不能笼统地称谓。1mol氧、1 mol氢就是错误的。只能说:l mol氧分子或1 mol氧原子。
(3)只要物质的量相同的任何物质,所含微粒数相同,反之也成立。
作业设计
1.“物质的量”是指 ( )
a、物质的质量 b、物质的微观粒子数 c.物质的质量与微观粒子数
d.能把物质的质量同微观粒子数联系起来的一个基本物理量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1 mol氧 b.1 mol h2so4 c.1 mol米 d.1 mol面粉
3.在.1 mol h2o中 ( )
a.含1 mol h b.含6.02×1023个氢原子
c.含6.02×1023个水分子 d.含3.01×1023个氧原子
4.在0.5 mol na2so4中,含有的na+数约为 ( )
a.3.01×1023 b.6.02×1023 c.0.5 d.1
5.1 mol下列气体中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 )
a. h2 b.co2 c.ch4 d.o2
6.将1 mol co与1 mol co2相比较,正确的是 ( )
a.分子数相等 b.原子数相等 c.电子数相等 d.质子数相等
7.氢原子数目为9.03×1023的nh3是 ( )
a.1.5 mol b.1 mol c.0.5 mol d.2 mol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
a.1 mol n2和1 molco所含的分子数都是na
b.1 mol h2和1 mol co2所含的原子数都是na
c.1 mol co和1 mol co2所含的氧原子数都是na
d.1 mol h2 so4和1 mol h3po4所含的原子数都是4na
9.物质的量相同的甲烷和氨气具有不同的 ( )
a.电子数目 b.质子数目 c.分子数目 d.原子数目
10.相同物质的量的so2和so3,所含分子的数目之比为_______,所含o的物质的量
之比为_______ 。
答案:1.d 2.b 3.c 4.b 5.c 6.a 7.c 8.a 9.d
10.1:1 2:3
化学的教学设计案例篇十四
使学生掌握实验室用金属和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原理,初步了解实验室制备实验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了解置换反应的概念,对给定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反应,能初步判断反应类型;
根据气体的性质,学会判断气体收集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了解启普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并根据其原理,用易得廉价的简单实验仪器,自行设计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
通过对氢气纯度的检验,使学生了解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需要进行验纯的必要性,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本节课是元素化合物的基础知识课,难度虽不大,但知识面广,这些知识是后续教学的基础。
1.准确恰当地抓住教学目标,本节课要抓住置换反应的概念和氢气的实验室制取装置等主要内容,紧紧围绕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教学活动。因此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教材处理详略得当,紧紧围绕教学大纲的规定和教材内容的要求,重视能力培养和养成教育。
2.教学内容应有序、合理
教学过程从水的电解产物和氧气的有关知识开始,可以用计算机等媒体放映氢气的用途资料片,导出新课。再通过实验,师生共同讨论,建立置换反应的概念,同时简介原子团的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实物展示,巧设问题,由简到繁,从易到难,根据仪器药品,让学生在课堂上设计出一套制氢气的合适装置,通过设计实验,一可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二可增强他们学习兴趣,三可巩固已学知识。
3.优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样化
本节教学方法是实验探究法,以实验为前提,通过实验观察,实物展示和录像、计算机、投影等电化教学手段,集实验、讨论、讲述、讲解、归纳、练习为一体,这种方法既充分体现了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又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二者统一的教学原则。
4.重视能力培养,注意养成教育
本节教学应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实验或启发性、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培养和发展学生观察、操作、思维与自学等多种技能和多种能力。同时,教学中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以已有知识或化学事实、探究性问题开始,通过实验观察、引导思考、讨论、自学等多种方式,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这样有利于逐步建立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教学中还可结合氢气的发现史和制氢发生装置的分析讨论,以及知识的迁移过程,同时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教育,这些都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