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化学教学设计(十六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篇一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化学变化的特征和伴随发生的现象
情感目标:在实验探究活动中,理解观察与化学实验对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教学内容:
导言:什么是化学?化学是一门以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组成与结构、用途与制法的基础自然学科。它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故在学习时,因注意实验的操作及观察
观察的内容:主要是物质原来的颜色、状态等;变化过程中的现象(例如发光、发热,火焰的颜色,放出气体,产生沉淀等);变化后生成的气体的颜色、状态等;
p.s.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雾:是液体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
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实验1:蜡烛燃烧的实验观察
点燃前:红色固体,
燃烧时:黄色火焰,放出热量,蜡烛熔化为液体,有部分蜡油凝固,有少量黑烟生成
用白瓷板压在火焰上:白瓷板上有黑色的粉末状固体
从蜡烛火焰中引出“白烟”:能被点燃
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在烧杯内壁上有水雾产生
迅速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吹灭火焰后:产生白烟
实验2:加热试管中的火柴头
实验现象:加热一段时间后,火柴燃烧,橡皮塞蹦出
实验解释:经酒精灯加热后温度升高,使火柴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试管内的`气体压强急速增大,将塞子弹出
实验3:灼烧葡萄糖、砂糖、面粉实验
实验现象:有特殊气味,葡萄糖、砂糖灼烧后变黄,变黑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产生的变化,如三态变化等;
化学变化:通常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如蜡烛燃烧等;
(2)化学变化的特征,或者说,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分就是有新物质产生
举例:石墨在高温高压,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俗称钻石),该过程是化学变化
石墨、金刚石经点燃,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3)化学反应的现象:一般会伴随着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但特别注意,有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或生成沉淀等现象产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一般是通过热能进行转化,有些是放出热量,为放热反应;如碳酸氢铵受热分解是需要吸热,为吸热反应
一些是化学能与电能转化,充电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在放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有些与光能转化,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时吸收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3.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熔点、沸点、密度、气味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如:不稳定性,毒性,腐蚀性等
(3)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是一种物质的属性,一般用“能”、“易”、“可以”等表述;而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则是一个过程
二.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1.对物质的组成研究(宏观方面),解释了“为什么不能点石成金、水变油”
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分析了很多物质,发表了他排列的“元素周期表”
2.对物质的结构研究(微观方面),揭示了“有碳组成的金刚石与石墨为什么在物理性质上有很大的差异”
3.在实验3中的现象,揭示了“葡萄糖、砂糖、面粉在组成中都含有碳元素”
三.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
1.通过对物质的研究,可以合理的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如:综合利用水资源、化石燃料等
2.人工合成出更有价值的、更有广泛用途的新的材料、物质,如导电塑料
3.一些事例:
(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发现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2)我国科学家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篇二
初中化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 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发; 通过布置研究性课题,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生产、科学研究及生活的紧密联系。
能力目标
通过对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
在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现在,开发利用新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借此培养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扩展是很难得的。注意科学开发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一章第三节。可以讲是高中化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开篇,它起着连接初高中化学的纽带作用。本节教学介绍的理论主要用于联系实际,分别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和能量变化等不同反应类型、不同反应过程及实质加以联系和理解,使学生在感性认识中对知识深化和总结,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教法建议
以探究学习为主。教师是组织者、学习上的服务者、探究学习的引导者和问题的提出者。建议教材安排的两个演示实验改为课上的分组实验,内容不多,准备方便。这样做既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教师不能用化学课件代替化学实验,学生亲身实验所得实验现象最具说服力。教学思路:影像远古人用火引入课题→→学生实验验证和探讨理论依据→确定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讨论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保护环境→能源的展望和人类的进步→布置研究学习和自学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
教学重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教学难点:的观点的建立。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影像:《远古人用火》01/07
[过渡]北京猿人遗址中发现用火后的炭层,表明人类使用能源的历史已非常久远。
一、[板书]
[过渡] 化学反应中能量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分组实验]请学生注意①操作方法;②仔细观察实验现象;③总结实验结论;④写出化学方程式。
(1)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同时试管温度升高,说明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化学反应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
(2)混合搅拌后,玻璃片和小烧杯粘在一起,说明该反应吸收了大量的热,使水温降低结成冰。化学反应方程式: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结论]
放热反应:化学上把有能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叫做放热反应。
如 ch4(g)+2o2(g) co2(g)+2h2o(l)
吸热反应:化学上把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做吸热反应。
如 c(s)+h2o(g) co(g)+h2(g)
[讨论]现代人怎样利用化学反应?
结论:现代人利用化学反应主要是①利用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②利用化学反应制取或合成新物质。
[板书]二、燃料燃烧的条件和环境保护
[学生分组讨论](1)燃料充分燃烧条件?(2)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的缺点?
[结论]
(1)使燃料充分燃烧需要考虑两点:①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②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空气不足:①浪费资源;②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危害人体健康。
空气过量:过量空气会带走部分热量,浪费能源。
增大接触面:改变燃料的状态。如固体燃料粉碎、将液体燃料以雾状喷出、固体燃料液化等。
(2)大量使用化石燃料:①能引起温室效应;②会造成化石燃料蕴藏量的枯竭;③煤燃烧排放二氧化硫,导致酸雨;④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尘。
[板书]三、现代能源结构和新能源展望
[讨论]现代人怎样利用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
结论:人类所需要能量,绝大部分是通过化学反应产生。主要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或它们的制品燃烧所产生的。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篇三
初中化学《离子》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3.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核外电子排布、离子的形成
2、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提问:1、你对电子有何认识?
2、你对电子还想了解什么?
问题:电子很小,运动的空间又这样特殊,它的运动与普通物体的运动有何不同,有什么特点?你猜想下电子会怎样运动?
猜想:1、电子绕核运动
2、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
3、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
4、电子是分层运动的
验证:从课本上寻找资料,从网上查找资料
出示:从网上下载的电子形成模型
讲解: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电子层数:一、二、三、四、五、六、七
离核距离:由近 远
能量高低:由低 高
出示:原子结构示意图
提问:你从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能看出什么?(即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了什么知识?)
说明: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能简洁、方便地表示出原子的结构,
想一想:你发现什么规律?
找一找: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这三类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什么特点?
你知道:稀有气体为什么曾经叫惰性气体?这与它们的原子结构是否有关系?
你认为: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结构哪一部分有关?
二、离子的形成(板书)
出示钠原子与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简图,利用钠原子和氯原子最外电子层的结构特征讲解分析离子的概念、离子符号的涵义、离子和原子的比较。
小结:1、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离子的表示法——离子符号
阳离子:h+ na+ mg2+ al3+ nh4+
阴离子:cl-、o2-、s2-、oh-、so42-、co32-、no3-
3、离子符号的意义(数字2的意义)
表示每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2 mg2+
表示两个镁离子
离子符号前边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离子个数
4、离子化合物: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化合物。
5、离子跟原子的比较
原子离子
阳离子阴离子
结构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篇四
《溶质的质量分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质量分数的计算,引导学生查看商品的标签,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
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及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工具
投影仪及相关图片、实验用品(烧杯、试管、药匙、玻璃棒、量筒、水、食盐、硫酸铜固体、鸡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上一节我们学习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对平时我们认为的“饱和溶液就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就是稀溶液”的错误观点有了明确的认识。那么判断溶液的浓或稀的依据又是什么呢?这就是这节课要讨论的问题。(板书:溶液的质量分数)
二、新课教学
师:同学们,你们在夏天喜欢游泳吗?
生:喜欢。
师:那你们到水里后,是漂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在水下呀?
(生纷纷议论,有的说沉入水里,有的说漂在水面上,但大多数人认为会沉到水下)
师:请同学们看下面两幅图片:(死海图片)
师:这是死海里的景象,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人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吗?
生:盐份多,浓度大。
师:说得好!下面我们来做实验,来具体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奇景。
【活动与探究】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区别两杯糖水的浓度大小?如何区别两杯食盐水的浓度大小?
生:通过品尝它们的甜味和咸味大小鉴别,更甜或更咸的为浓度大的糖水或盐水,反之浓度小。
师:但是在实验室,由于很多试剂有毒,根本不能通过品尝来判断浓度大小。那如何判断它们的浓度大小呢?
[实验]在三只试管中各加入10ml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5g、1.0g、1.5g固体硫酸铜。比较三种硫酸铜溶液的颜色。
分析: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小结]①对于有色溶液,可以根据颜色来粗略地区分溶液是浓还是稀:一般来说,颜色越深,溶液越浓。
师:对于食盐溶液的浓度大小,也可以通过下列实验判断。
【探究实验】鸡蛋在水中漂浮
取一个烧杯,加入250ml水后放入一只鸡蛋。按下面的步骤进行实验并如实填写下表。
[分析]在此过程中所得的几种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小结]溶液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与死海的漂浮原理相同)
师:其实,表示溶液浓度大小的方法有很多,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溶质的质量分数。什么是溶质的质量分数呢?请同学们看教材第42-43页,找出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生:溶质的质量分数=×l00%。
师:同学们归纳得不错,这正是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刚才在实验中出现了多组数据,请你在表中任选1~2组数据来计算对应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讨论: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克。有人说:“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1)在20℃时,100克水中溶解36.0克氯化钠正好达到饱和状态。
(2)在20℃时,100克水中最多只能溶解36.0克氯化钠。
我们从中可得到的信息就是:溶剂的质量为100克,溶质的质量为36克。
那么,该溶液的质量分数就为:36.0g/(100g+36.0g)×100%=26.47%。
(3)错,它把溶液与溶剂混淆了。
师:其实,溶质的质量分数这个概念,在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同学们可以先尝试着做一做:冬天,人们常给皮肤抹上一点甘油溶液,使皮肤保持湿润。用400克甘油溶解在100克水中,配制的甘油溶液效果。该甘油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板书讲解解答过程)
解:甘油的质量是400克,水的质量是100克。
所得溶液的质量为:400g+100g=500g
溶质的质量分数=×100%=80%。
答:所得甘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0%。
[教师小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用到了另一个等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如果我们能将这两个等式熟练运用,那么只要知道了“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四个量中的任何两个,我们就可以求出另外两个。
师:下面同学们再做这样一个练习:
在一次探究活动中,小江同学收集到如下标签:
请你利用标签中的数据设计一个简单的关于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题目,设计好后与同桌交换练习。完成后交由同桌批改。
(学生进行设计并交换完成)
课后小结
师(在教室巡回指导后):刚才我看到同学们设计的题目以及同桌互相的批改后,发现同学们的想象力真是超出了我的预期,看来,同学们这节课还是挺有收获的。现在我们好好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
(生思考、回忆)
师(布置练习):生活中你们都见到过哪些溶液,请你们找到溶液标签、记录的内容并计算其中各种溶质的含量。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篇五
《金属材料》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价格、资源、回收等;
(3)认识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培养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
(3)树立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别物质的变化。
教学工具
投影仪、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铝箔、铜丝、水龙头等)、金属制品的挂图(如飞机、坦克、轮船等)、铁架台(带铁圈)、铁片、酒精灯、绿豆粒大小的焊锡、锡、铅、火柴等
教学过程
学习情景
展示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铝箔、铜丝、水龙头等)和金属制品的图片(如飞机、坦克、轮船等)。
介绍:以上这些实物或图片中的物质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设问:看到这些实物或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发表感想]如:
1.想到金属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
2.感到金属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
3.想要知道它们是由什么金属制成的。
4.想知道制造不同的东西根据什么选用金属。
[新课引入]通过大家刚才的发言,可以看出大家对金属材料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也对它们很感兴趣,当然也有很多疑问。本单元我们就来学习金属和金属材料。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篇六
1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方法。
②了解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
1.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活动与探究,学生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了解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
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2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
2.1教学重点
围绕课题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得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2.2教学难点
燃烧条件的探究;认识灭火的原理并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3专家建议
4教学方法
探究式
5教学用具
1、媒体资源:自制课件
2、实验准备:
①把玻璃棒和小木条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
②点燃两支蜡烛,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
③把一沾水的棉花和干燥的棉花分别点燃。
④熄灭蜡烛的方法:沙土、剪刀、烧杯、湿布、水、胶头滴管、碳酸钠溶液、稀盐酸等。
6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录像]播放有关燃烧的镜头
[引入]燃烧着的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但是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观看录象
倾听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讲述]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那么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条件吗?
[指出]氧气确实是燃烧所需要的条件,但是只有氧气,燃烧能发生吗?大气中也含有氧气,可不见得到处在燃烧,可见氧气并不是燃烧的条件,那么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呢?
根据已有的知识,想到燃烧需要氧气
由实际到理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一、认识燃烧的条件
1、认识燃烧需要可燃物
[讨论]根据你的经验和想法谈一谈燃烧除了需要氧气外还需要什么条件?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
[展示]一些物体的图片,判断哪些能燃烧,哪些不能?
思考回答: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
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设问]有了可燃物和氧气,燃烧是不是就能发生?例如空气中有氧气,放在空气中的火柴能燃烧吗?怎样才能使火柴点燃?摩擦起什么作用?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
[讲解]我们把可燃物开始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做着火点。
[演示]探究实验
[讨论]:
1、实验中铁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铁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3、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4、综合上述讨论,可得出燃烧需要那些条件?
[归纳小结]
1、燃烧的定义
2、燃烧的条件
[思考]
1、如果不往煤炉里添煤,炉火还能继续燃烧吗?为什么?
2、炉门关得严严的,一点气也不通炉火还能继续燃烧吗?为什么?
3、如果把炉里正在燃烧的煤夹出来,煤能继续燃烧吗?
思考、讨论:
说明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观察实验
需要达到着火点
需要氧气
需要氧气
需要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思考、回答
根据探究实验,推导出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
根据讨论,有学生自己得出燃烧的条件,使学生有成就感。
进一步巩固燃烧的条件
[过渡]燃烧的火会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但是有时也会带来灾难。那么如果发生了火灾,我们应该怎么灭火呢?可以根据所学的燃烧的原理进行思考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设问]根据燃烧的条件,我们应该如何来灭火呢?
[演示]实验7-1
[小结]灭火的原理
[讨论]根据灭火的实例,分析灭火的原理。
[活动与探究]灭火器的原理。
[媒体展示]几种常见的灭火器。
[讨论]
1、隔绝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小结]谈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
[作业]习题
7板书设计
课题1燃烧和灭火
①是可燃物;
一、物质燃烧的条件: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①可燃物与助燃物;
二、认识燃烧:②现象:发光、放热;
③实质:剧烈的氧化反应。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
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四、灭火方法和原理:②降低温度到物质着火点以下;破坏其一,燃烧熄灭
③隔绝空气(或氧气)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篇七
初中化学《空气》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空气的成分,说出各成分的大致含量
2、了解混合物及纯净物的概念
3、知道空气各成分的主要用途
二、重点、难点
1、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体积分数,混合物与纯净物
2、空气的主要成分确定
三、教学准备:
准备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有关器材
四、教学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引言]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是什么气体?
空气是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天然物质,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它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还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呢?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有关空气的知识。
[板书]2.1、空气的成分
[提问]1.空气实实在在的存在,你能否举出空气存在的例子呢?
2.空气就在你周围,你能描述它有哪些物理性质吗?
3、空气是一种单的一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呢?你能用实验来证明吗?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装置,了解实验原理
原理:利用化学变化特点,用一种物质同空气反应,若空气无剩余,则空气的成分单一,反之,成分不唯一。
具体装置:连通器原理,利用气体消耗后的气压缩小,水面上升,测定空气的成分。
注意事项:生成物应该为固体、液体,不能为气体(为什么),测量水面高度时,应等到恢复倒室温时。
[演示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课本p.26图2-1)。介绍仪器名称,操作顺序,提示学生观察要点: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和水面变化的情况。
[分析讨论]启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课本中的问题:
1、空集气瓶中装得是什么?
2、瓶内出现了什么现象?
3、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什么物质?
4、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观察现象产生的问题
1.水面为什么会升高?
2、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说明空气中含有什么样的气体?
3.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钟罩或集气瓶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
[解答]1、瓶中装的是空气
2、红磷在瓶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一段时间后熄灭。
3、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氧气消耗完毕,红磷停止燃烧。
4、松开止水夹后,水倒流至集气瓶中,大约占集气瓶的1/5。
[板书]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是单一的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组成。
空气中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
[阅读、讨论](课本28页)
1、空气中各种成分的体积分数是多少?
2、空气的组成是怎样发现的?
3、氮气和稀有气体有什么特征和用途?
4、空气的各组分的比例是否固定不变?
[小结]1、空气的成分其积极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2、利用实验,仔细观察,不放过任何细节。科学探究的精神。(拉瓦锡、瑞利)
3、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很稳定,很难发生化学变化。用途:冲氮包装,灯泡中冲氮气(为什么?);但是,在高温下,可以同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用途:制取氮肥,合成染料、制造炸药。
稀有气体:一般不同其他物质反应,曾称之为‘惰性气体’。
用途:焊接保护气,
通电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用途:霓虹灯,激光技术
氦气:密度很小, 用途:探空气球(为什么不用氢气)
六、板书设计:
空气的成分
1、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是单一的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组成。
2、空气的成分其积极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3、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很稳定,很难发生化学变化。用途:冲氮包装,灯泡中冲氮气(为什么?);但是,在高温下,可以同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用途:制取氮肥,合成染料、制造炸药。
4、稀有气体:一般不同其他物质反应,曾称之为‘惰性气体’。
用途:
七、教后反思:
上面对空气课时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很好的参加考试工作哦。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篇八
初中化学《元素》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二、重点、难点:
1、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2、元素概念的形成,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元素周期表的排规律和相关信息。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原子?其本质区别是什么?
2、什么是原子相对质量?
情景导入:
讲授新课:
一、元素(板书)
讲解:无论是木炭中的`碳原子,还是二氧化碳分子里的碳原子,它们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都是6,说明它们都含有碳元素。又如:二氧化碳分子里的氧原子与氧气分子中的氧原子其核电荷数都是8,称为氧元素。
提问:二氧化碳是由几种元素组成?(四氧化三铁、氯酸钾呢?)
小结:1、元素概念:见课文第71页(板书)
讲解:核电荷数(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目前已发现的元素有一百余种,物质二千多万种,这千千万万物质都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讲解:根据我国文字的形象化,讲解这一百余种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
小结: 金属元素:如:na、mg、al、zn、fe、……
2、元素 非金属元素:如:c、si、s、p、cl、n、…… (板书)
稀有气体元素:如:he、ne、ar……
阅读:课本第71页图4-4,找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和两种金属元素。
3、元素的读法、写法(板书)
讲解:利用板书讲解元素名称(我国命名、国内通用)、元素符号(用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表示,若几种元素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可再附加一个小写字母区别,如fe。一大二小国际统一)的读法、写法。
阅读:课本第73页表4-3的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要求学生掌握26种元素的名称与符号的读法、写法。
4、元素符号的意义:
讲解: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提问:如何表示几个原子呢?
小结:元素符号前边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原子个数
如:2h 表示两个氢原子
讨论: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小结:元素与原子的比较表
元素原子
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一类原子的总称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别元素一般用于说明物质的宏观组成
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只表示元素的种类不说明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元素可以组成单质和化合物原子一般用于说明物质的微观构成
原子指微观粒子,讲种类,讲个数。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篇九
初中化学溶解度的教案设计
课题2 溶解度(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了解结晶现象。
初步培养活动与探究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画出实验简图)→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通过实验条件的改变,让学生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存在和转化是有条件的,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和逐步培养由具体到一般认识事物过程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重点和难点:
饱和溶液的涵义及“活动与探究”。
实验准备:
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不超过4人。
每组准备器材:烧杯2个(各装20 ml水)、玻璃棒1根、5 g nacl(预先称好)、5 g kno3 4包(预先称好)、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火柴、量筒、胶头滴管。
cai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激趣设境,问题导入
师生互动:俗话说:“饭前喝汤,苗条漂亮;饭后喝汤,肥胖晃晃。”妈妈在家为小槐同学准备了一碗汤,小槐一尝淡了,要妈妈加 (盐);小槐一尝还说淡了,又要妈妈加 (盐);小槐一尝还是说淡了,再要妈妈加 (盐)……食盐是我们熟悉的物质,它是否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 问题探究,得出结论
小组讨论,提出假设。
nacl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阅读p33,确定方案(画出实验简图)。
以俗语作导语,由生活经验作铺垫,学生感到自然亲切,着力创设快乐课堂。
方案源于教材,形式却别于教材,更显直观、生动。
投影方案,交流共享。 动手实验,观察记录。
上台展示,投影结论。
①5gnacl能溶解在20ml水中;
②10gnacl不能溶解在20ml水中,杯底有少许固体nacl。
即nacl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水中。 注重交流合作,掌握直观区分“溶”与“不溶”的依据──杯底是否有未溶固体溶质。
误导结论,延伸探究。
“nacl不能无限制溶解在水中”这句话是否正确?教师有意漏读“一定量”三个字,引起学生质疑猜想。 增补方案,实验发现(画出实验简图)。
观察记录,感悟要素“一定量”。
通过追究教师“疏忽”增补方案,动手实验,使学生关注、重视“一定量”这个要素。充分发挥教师“引”的作用。
课件演示,动画要素(“一定量”飞入片中)。 nacl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水中(师生互动,齐声朗读)。
陌生物质,引发探究
kno3为实验室里化学药品,它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全班展示,投影结论。
kno3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水中。 如法炮制,小组探究。
将熟悉物质转向陌生物质,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究发现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话锋一转,激发探究
温度改变,杯底没溶的kno3固体能否继续溶解?
加热搅拌,实验发现,杯底未见kno3固体。
再设疑问,趣味探究,此温下再加5gkno3,能否再溶?
回归原温,静观其变。
课件演示,动画要素(“一定温度”飞入片中)。一定温度下,kno3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实验发现,过一会儿,杯底未见kno3固体,即全溶。
跳出束缚,另起炉灶,激起学生更高的探究热情。
阅读理解,形成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在活动与探究得出结论上作文章,为轻松写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转化的方法做了很好过渡。
增补结论,领悟涵义
室温,5gnacl在20 ml水中得不饱和溶液
↓+5 g nacl
室温,10 g nacl在20 ml水中得到饱和溶液和少许nacl固体
↓+5 ml水
室温,10 g nacl在25 ml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
室温,5 g kno3在20 ml水中得不饱和溶液
↓+5 g kno3
室温,10 g kno3在20 ml水中得到饱和溶液和少许kno3固体
↓升高温度
升高温度下,10 g kno3在20 ml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
分析归纳,课件演示
饱和溶液二要素:“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
提炼升华,促进类化,构建体系。
深化探究,激活思维
室温下,10gkno3在20ml水中溶液达到饱和,升高温度,杯底kno3固体继续溶解,且又溶解了5gkno3;冷却到室温,20ml水溶解kno3的质量不超过10g,此时多余的kno3会怎样? 观察杯中kno3晶体和课本上图9-11,阅读感悟,请生上台投影kno3晶体
探究发现,联想顿悟
观察教材上从海水中提取食盐过程图。
联想:炒菜时,菜汤在锅里蒸发,锅底上有白色斑迹;运动出汗衣服上会出现白色斑迹……
学以致用,趣味延伸 观察玻璃片上的白色斑迹。
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求异思维,提升学生质疑能力。
练习:教材p40,习题1、5、6。
家庭小实验:制取明矾晶体(p40)。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了解“饱和溶液涵义”为中心目标,以活动与探究为载体,以问题为主线,围绕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两个要素”大胆取舍,进行了有个性、有创意的快乐探究之旅。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中素材亲历探究过程,给学生活动提供了许多机会和空间,让课堂成为展示学生自我的舞台,突出了学生主体作用。另外教师有意制造错误,让学生产生顿悟,设计巧妙。教师设置问题群、应用多媒体动画、分步突破难点,使环节紧扣、层层递进,师、生及教材编写者思维同步,形成共鸣,高潮迭起,延展了“涵义”──结晶现象,很好演绎了“组织者”“参与者”“首席”的角色。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篇十
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
2.分子、原子的概念及主要区别。
3.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某些物质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实验器材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设问]世界是由形形色色的物质构成的, 但物质本身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演示]品红扩散实验
(提问)品红为什么消失?整杯水为什么变红了?
[播放动画] 品红分子在水中扩散的微观过程。
[结论] 宏观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活动探究、探求新知:
一、粒子的特征
[提问]水也是由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看不见,为什么水却能看见?
(讲解)其实分子是很小的粒子
[板书]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非常小。
(引入)从课堂开始的品红消失和闻到的香水味以及动画我们猜想分子是运动的。
[演示]取一支试管加20ml水,滴2滴酚酞试液,再滴加浓氨水。观察有什么现象?
[提问]若不直接滴加浓氨水,你有什么办法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吗?
[多媒体展示]播放氨分子运动
[ 提问]这一实验说明了什么?
[追问]若改变温度对分子运动有什么影响?你能设计实验证明吗?
[板书]2、分子总在不断运动,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率加快
[设疑]水温升高,液态水变成蒸气“跑”走了,温度下降水蒸气凝成雪花或冰雹。水的三态变化可以用关于分子的观点来解释吗?
[演示实验](1)50ml水与50ml水混合 (2)50ml酒精与50ml酒精 (3)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
[提问]混合后的体积是两者之和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板书]3、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提问]由分组实验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容易被压缩,而液体、固体分子间间隔较小,不易被压缩。
[提问]1、液态水变成蒸气“跑”走的情形与电解水时水“跑”走的情形是否一样?为什么?
[演示]flash动画模拟《水分解的微观变化》。 边演示边讲解
引导学生从分子的角度,理解水的蒸发与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小结]分子是保持化学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追问]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如何改变的呢?
[再次演示]flash动画模拟《水分解的微观变化》。
2、氧 汞分子分解过程(flash动画)
[提问]你有何发现?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小结]
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4、分子、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5、原子可以结合形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六、板书设计:
课题2 分子的原子
一、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粒子构成的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很小 2、分子在不断运动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三、 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四、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当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不变;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变了,原子不变。
2、混合物和纯净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
七、教后反思:
八、效果检测:
1.1994年印度博帕杰毒气泄漏,很多人中毒.它说明了( )
a.分子可再分 b. 分子在不停运动 c. 分子很小 d. 分子间有间隔
2.100 ml酒精和100 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 ml,说明了( )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 b.分子很小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3.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氧分子 b.氧原子 c. 氧离子 d.氧气
4.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没有变化的粒子是( )
a.水分子 b. 水原子 c. 氢、氧两种原子 d.以上都不是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c.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又由原子构成
d.同种原子可以构成分子,而不同种原子不能结合成分子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篇十一
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备课教案设计
一、本章知识体系构建
二、重难点突破
1、技术的涵义: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
【例1】下列内容属于技术的社会属性的是 ( )。
a.一项技术要符合客观规律 b.技术与工具、机器及使用方法关系紧密
c 技术的应用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d.技术是以科学为基础的
【解析】技术的自然属性是指技术在产生和发展、应用的过程中必须符合自然规律,社会属性是指技术活动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
【答案】c
【例2】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能源技术应以( )为起点。
a、可持续发展; b、快速发展; c、稳步发展; d、缓慢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技术与自然的关系。环境保护已成为现代生活的主题,任何技术的发展都应以可持续发展为起点,这是我们学习技术必须形成的基本理念。
【答案】a
【例3】以下技术怎样解放人?
取火技术 。
工具制造 。
医疗技术 。
车船制造技术 。
电子技术 。
【解析与答案】
取火技术熟食,人类脱离野性,营养改善,大脑发育健全,智慧提高
工具制造解放了人的双手 , 扩大了人的能力
医疗技术战胜了疾病,延长了寿命
车船制造技术解放了双脚 , 缩短了旅途时间,方便出行
电子技术方便、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2、技术与科学的联系与区别解析
科学技术
区别含义不同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技巧和物化成果。
成果形式不同一般表现为理论、概念、定律规则、论文等,此类成果一般不具有商业性。一般以工艺流程、设计图、操作方法等形式出现,此类成果可以商品化。
研究问题的方法不同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通过试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任务不同认识世界,力求有所发现。利用和改造世界,力求有所发明。
回答的问题不同“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 “怎么做”
与生产的关系不同 与生产不发生直接的联系,技术直接服务于生产
举例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发明蒸汽机
联系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科学的应用;技术发展又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手段。科学与技术之间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篇十二
初中化学《酸和碱反应》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学会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度;能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测试一些物质的ph。
通过对各种操作的比较及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建立正确的测试和读数方法。
让学生自主测试,拓展活动的空间,培养尊重事实的观念和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
教学疑点:
不同生长时期的水果和蔬菜ph是否相同,建议测不同生长时期番茄ph进行了解。
观察头发光泽需要哪些条件,建议增强光线和利用放大镜观察。
头发耐拉力,用手拉能否准确感知?建议用测力计去测更科学。为使测出的数据具有科学性,可引导学生取几次的平均值。
重点和难点:
测试方法。
活动方式:
学生主持;分组实验。
实验准备:
①分组准备:每组有5个烧杯分别装20 ml ph为1、4、7、10、13的溶液,头发五束(同一个人的头发)。
②稀硫酸、稀盐酸、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
③洁厕精、醋、洗洁精、石灰水、牙膏、西红柿、牛奶、鸡蛋、萝卜、纯碱溶液、草木灰水、泡菜水、橘子、苹果、造纸厂排放的废水、点滴板、ph试纸、玻璃棒、镊子、小刀、纱布、放大镜、弹簧秤等。
教学过程:
师:先请同学们将5束头发分别放进盛有不同ph(1、4、7、10、13)溶液的小烧杯中,等会观察。
师:再请同学们看61页内容,回答,我们从书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1:溶液的ph<7显酸性,ph>7显碱性,ph=7显中性。
生2:测定ph的最简单的方法是用ph试纸。
反思: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做主持,本身就是对能力的训练,把讲台让给学生,同学们相互理解与支持,合作有了更大的自主空间,行为和表达更具有学生自身的特点。但主持人和同学们是处于同一知识平台,随时需要老师的指点,老师在课前要帮助主持人理好提纲。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用ph试纸来测一些物质的ph。今天的主持人为a(男)同学和b(女)同学。(主持人上台)
a:说是主持,我们会和同学们一样,也要做实验,我们一起做,一起讨论。
b:各组还要把结果写在黑板上,看哪组做得最好。(两位主持人在讲台上做)
学生分组实验:测稀硫酸、稀盐酸、水、氢氧化钠溶液的ph。(老师在黑板上画表)
(学生自由上台在黑板上板书实验结果)
a:有11个组的数据都一样,请问第八组的数据为什么有差别呢?
第八组同学:我们是按照要求做的,所得出的就是这个数据。
b:你们坚持这个结论吗?
第八组同学:坚持,我们同组同学刚才讨论过,可能是我们所测的液体和大家的不同。
a:是不是这回事,这可要问老师了。
师:我要向第八组同学表示钦佩,这组的液体和大家的确实不同,我向其中多加了水。他们做学问能置疑,能尊重事实。我们要向他们表示祝贺(鼓掌)。
反思:测ph的实验操作并不难,如果用灌输的方法,几分钟就可以解决,可是以上对方法的体验和对问题的探究,学生乐学,印象深刻。学生容易做的就更要让学生自己做,更要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也就是抓住机会,让学生易快乐的地方更快乐,把学习这种劳动变成乐事。
b:这个不同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同是某一种液体,浓度不同, ph不同。即同一物质的溶液因浓度变化ph也会发生变化,酸变稀了则ph上升,酸性减弱。碱变稀了,则ph下降,碱性减弱。
a:这个解释让我们明确了更多的知识。再请第十组同学说一下,你们得出稀盐酸的ph为1。5是怎么回事?
第十组代表:在测的时候,我们发现ph试纸的颜色和标准比色卡并不完全一致,我们就取了中间值。
b:那就是说是想像出的一种颜色了,颜色是能想像出来的吗?
第十组代表:好像又不能。
生1:既然不能,那么用最接近的颜色反而更准确了。
生2:说明用ph试纸只能粗略地测量。
生3:书上说,用ph试纸测是最简单的方法,我知道医生给人看病时也常用ph试纸,而给人治病,应该是要求很高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冷场)
a:老师,请您回答。
师:这就如托盘天平也是粗略地称量,大多数情况,所得到的值已足够达到要求。现在已经过了一段时间,我们把已用过的ph试纸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看一下有没有变化。
生1:和先测的值比较,有变化。
生2:说明时间长了ph试纸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生3:要求我们在测ph时,把液体滴在ph试纸上后,要立即与比色卡比较,才能反映出液体的ph。
师:请同学们任取一种刚测过ph的液体,放在小烧杯中,用ph试纸放在里面看看。
生1:液体变颜色了。
生2:取出试纸读数,液体的ph与我们刚才的数据有区别。
a:我和小b同学也观察到了这个现象,那这说明了什么?
生1:这个纸不是普通的纸,是ph试纸(笑声,谁不知道),我是说上面有药。
生2:对,就跟我们的衣服上沾上污物,放入水中,污物会扩散到水中一样。
生3:如果把ph试纸直接放入药品里,药品可就被污染了,并且也测不准。
b:同学们观察和分析得很好,让我明白了一些道理,你们真棒。
反思:及时归纳与总结。
a:现在我们归纳一下用ph试纸测ph的方法。
b:还有,在测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老师边听边板书)
方法
注意事项(主要原因)
1。用玻璃棒取液滴在ph试纸上
不能把纸放在试剂瓶里(防止污染药品)
2。立即读数
准确读数(时间一长,ph试纸会变色)
3。取整数值
更符合实际
4。酸的ph<7,碱的ph>7,中性的ph=7
对书本知识进行了验证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篇十三
初中化学:食物的营养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课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第二部分用实验方法检验成分。
第三部分向学生进行营养卫生教育。
二、学情分析
本课主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进行教学,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成分主要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盐类、维生素、水等,知道营养卫生的基本要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三、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成分主要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盐类、维生素、水等。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学会用实验方法检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3、向学生进行营养卫生教育,使学生知道营养卫生的基本要求。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淀粉三种营养成分。
难点:讲述各种营养成分的作用。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酒精灯,火柴,支架,铁丝,试管,滴管,淀粉液,碘酒,淀粉,肥肉。瘦肉,熟蛋白,花生、向日葵、芝麻的种子。
2、挂图或投影片――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学生准备:白纸,馒头、米饭、土豆、黄瓜、白菜、萝卜、苹果等食物(以上食物仅供参考,只要包括含淀粉类食物与不含淀粉类食物即可,品种不限,均为少量)。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你最喜欢吃的食物有哪些?
2、谈话:为什么人每天要吃各种食物?
3、讲述:人所以每天要吃食物,是因为食物中含有人体需要的营养。那么人体需要哪些营养?这些营养有什么作用?它们主要含在哪些食物中?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
(二)新授
1、指导学生认识人体需要的营养
那么食物中含有哪些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呢?
(出示课件)
2、指导学生检验成分
(1)讲解:怎么知道某种食物含有什么营养?有的营养成分可以看出来或尝出来,例如食盐,水。而蛋白质、淀粉、脂肪和维生素,我们既看不出来,又尝不出来,那我们怎么知道呢?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2)学习检验蛋白质的方法
1讲述:瘦肉、蛋白(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支架上挂一根铁丝,将瘦肉、煮熟的蛋白钩在铁丝上,用火烧(先烧瘦肉,再烧蛋白),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2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
4教师小结:在烧瘦肉和蛋白时,有一股特别难闻的、像烧鸡毛一样的气味,这是蛋白质燃烧时特有的气味。所以,我们可以用烧、闻味的方法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3)学习检验脂肪的方法
1讲解:肥肉、花生米和向日葵的种子,含有很多脂肪。
把肥肉用力在白纸上抹,把芝麻、花生、向日葵的种子放在白纸上划或用铅笔压,观察白纸上有什么?用手摸一摸这个地方有什么感觉?然后把白纸拿起来对着亮光照,观察纸有什么变化。
2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
4教师小结:把含有脂肪较多的食物在纸上划、压,纸上会留下油迹。油迹和水迹不同,颜色发淡黄,不容易干,摸着油乎乎的,容易透光。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较多的脂肪。
(4)学习检验淀粉的方法
1讲解:下面我们来学习检验淀粉的方法。家里做菜时常用到淀粉,这是从含淀粉多的食物中提炼出来的。我们用这种淀粉加水,制成淀粉液,装在试管中;用滴管往淀粉液中加入2-3滴碘酒,将试管摇晃几下,观察有什么现象?
2演示实验
3教师小结:实验说明,淀粉遇碘酒可以变成蓝色。这是淀粉特有的性质,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较多的淀粉。
(5)检验常见的食物中哪些含有淀粉
1讲述:下面,我们来检验一下自己带来的这些食物,哪些含有淀粉?(检验萝卜、苹果、土豆等食物时,需要把它们切开再滴碘酒。)
2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
(6)教师小结:对食物营养成分的检验是一门科学,只有通过实际检验,才能确定各种食物中含有什么营养成分,含量多少,以便更好地搭配食物。
3、向学生进行营养卫生教育
(1)谈话:对照课本第63页的图说一说,各种营养成分多含在哪些食物中?
(2)讨论:
1有没有哪种食物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没有)
2人体生长发育需要多方面的营养,而没有哪种食物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那么我们吃饭时应该注意什么?(吃多种食物,不偏食。)
3一开始同学们说了很多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如果喜欢吃的食物就多吃,不喜欢吃的食物就不吃,这好不好?为什么?
4有人认为吃的营养越多身体越健康,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还可以结合学生实际,补充一些讨论题。)
(3)教师小结:为了保证身体健康,必须注意营养卫生。第一,吃的食物要多样化,合理搭配营养,不偏食,不挑食,不然就会因为缺少某种营养而得病。第二,进食要适量,吃的太少会得营养不良症,吃的太多也会得病,例如肥胖症。
(三)巩固应用
1、讲述: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的知识
2、提问:
(1)人体需要哪些营养?
(2)怎样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
(四)板书设计
19
蛋白质、水、盐类――构成人体的材料
淀粉、脂肪――人体的能源
维生素――增强抵抗力
检验方法:
蛋白质――用火烧 脂肪――划或压 淀粉――滴碘酒
七、课后小记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篇十四
初中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实验对探究的重要性及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2、认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
3、了解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
4、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了解操作要求。
二、重点、难点
1、仪器的识记。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滴管的使用、加热试管里的液体药品。
2、滴管的使用。
三、课前准备
实验仪器及药品:试管、镊子、药匙、量筒、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大理石、碳酸钠、稀盐酸、硝酸银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学习课题:走进化学实验室
教师活动:展示化学家的实验室图片,介绍科学家取得的成功与无数的实验是分不开,让学生知道实验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观看、思考。你已经知道什么?
演示实验:
课题1固体药品的取用:
(展示药品):大理石、碳酸钠
(提出问题):1、将大理石放入试管内而不打破试管底,应如何操作?应用什么仪器取用?
2、如何将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内而不沾在试管壁上?应使用什么仪器?
(实验探究)
1、用镊子夹取一块大理石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用药匙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课题2液体药品的取用
展示药品:稀盐酸
(提出问题):1、回忆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将一种饮料从瓶子倒到杯子中而不滴洒?
2、如何将稀盐酸倒入试管内?
(练习与实践):1、细口瓶的瓶塞为什么要倒放在桌子上?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快速倒还是缓慢地倒?
2、细口瓶倾倒时,为什么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倾倒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
课题3量筒的使用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篇十五
初中化学《燃烧与灭火》教案设计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有关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能力目标:
1、通过活动与探究,使学生学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方法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树立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
燃烧条件及灭火原理.
教学难点:
燃烧条件及灭火原理.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讨论法、 归纳法、演示实验法.
教学用具:
本课题中所有探究活动和演示实验用品 、 课件
教学思路:
1、结合课本图7-1、7-2、7-3、组织学生讨论并举例说明燃烧对人类生存和工农业生产的意义.
2、根据课本活动与探究实验,总结通常情况下燃烧的三个条件.
3、根据学生各学习小组深入消防重点单位、如加油站、油库、商场等地实地调查后搜集到的有关火灾事例及常用的灭火方法等材料,各小组展开讨论,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演示课本p126活动与探究实验及[实验7-1], 然后师生共同归纳灭火的 原理和方法.
4、对于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教师演示[实验7-2],同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展示燃烧和爆炸的有关图片,让学生识记,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5、课本p131 页习题1、2、3、及课本讨论内容通过课堂讨论随堂解决。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本p124-130 页,并完成下列预习题:
(1)什么叫燃烧? (2)燃烧应具备什么条件?
(3)灭火的原理及灭火的方法有哪些? (4)引起可燃物爆炸的原因是什么?
2、利用星期日各学习小组,请到消防大队及消防重点单位,如加油站、油库商场等地方进行实地调查,调查有关火灾案例、 常用的灭火方法、张贴的安全图标等内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作业:
二、引入新课: 天上的火,来到人间,火在大地燃烧,让愚昧化作文明;火在宇宙燃烧,使黑暗趋向光明,
为什么火能推动人类历史前进?那么人们如何保留火种,今天让我们对火,即燃烧作一
个初步的科学的解释
三、讲授新课:
[板书课题] 第七单元 、 燃料及其应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讨论] 结合课本p124页图7-1、7-2、7-3和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燃烧对人类生活和工农业
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提问]: 既然燃烧对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如此重要,那么你知道什么叫燃烧吗?
燃烧应具有什么样的条件呢?
[演示实验]:
按照课本p124页活动与探究实验内容进行演示实验,为了减少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盲目性,教师应进行指导.
[学生观察] 白磷燃烧实验现象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篇十六
初中化学《水的组成》教案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3、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实验活动分析水的组成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准备
电解水实验装置、火柴、图片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电脑显示图片资料或录像资料)
素材(与水有关的风景图片如水电站、喷灌图、水产养殖、海滨浴场、教材第三单元的封面、太空中看地球的照片)
提问:我们欣赏到的资料的主题是什么?
了解水的分布及作用
[提问]你们知道哪些地方存在水吗?
[追问] 还有什么地方有水?结合教材p46的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提问:(1)水对于我们人类重要吗?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水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2)水除了可以孕育和维系生命,还有什么作用?
总结水的用途: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6第2自然段。
内容1: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过渡语]水如此重要,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它的组成。
(1)水在化学中用h2o表示,大胆猜测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2)如何来证明一种物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呢?提供资料:氧 汞→汞+氧气
告知学生: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分解生成
氢气和氧气。提问:回忆如何检验氧气?
指导学生自学教材p47第2自然段学习氢气的性质及检验方法。
(3)展示电解水装置,开始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由于此实验速度较慢,反应开始一会后,可配合此实验的录像课件,让学生观察)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正氧负氢,体积比1:2,写出此反应文字表达式,说出属于什么基本反应类型。
内容2:(电解水的过程中)学习研究水的组成的思路。
从上述思路中我们整理出科学探究过程
提出假设→设计方案→探究实验→现象论证→结论推理
内容6:体验感悟,形成概念:
提问:自然界中的水如:河水,矿泉水…等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水,氢气,氧气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强调:如果只说水就指的是纯净物。以水、氢气、氧气为例让学生说出它们组成上的不同,引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练习:co2 n2 p2o5 kclo3 fe
kmno4 h2o2 指出它们是单质还是化合物
布置任务:结合教材p47的内容,将上边练习中的化合物简单分类。
提问:你能说出氧化物的基本要素吗?
回忆所学知识和新学知识给物质简单反类
六、板书设计:
课题1 水的组成
一 水的组成
1. 电解水实验
(1)现象:两极产生气泡(正氧,负氢)v正:v负=1:2
(2)表达式: 水 氢气+氧气
2.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二 单质和化合物
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七、教后反思:
八、效果检测:
1.水是 ( )
①单质 ②化合物 ③纯净物 ④混合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
a. 氧气 b.水 c.蛋白质 d.脂肪
3.关于水的组成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是水元素组成 b.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 水的组成很复杂,至今没有明确的答案
4.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空气 b.河水 c.冰 d.红磷
5.在电解水实验中如果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了a l气体,那么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是( )
a.a l b. 0.5a l c.2a l d.无法确定
6.下列有关氢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无色、无味 b.能够燃烧 c. 难溶于水 d.密度很小
7.检验氢气纯度时,判断氢气较纯的现象是( )
a. 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b. 未听到声音 c.听到声音很小 d. 试管爆炸
8.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水电解 b.蜡烛燃烧 c. 呼吸过程 d.酒精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