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说明文(十二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高三说明文篇一
那年,我八岁,上小学。小学的生活如果用天气形容,我会选择下雨。记忆中的校园,那上学、放学的小巷,总是淅淅沥沥,但校园里、小巷里那些青石板路,无论怎样,也不会溅起一滴泥点。而随着与同学的追逐嬉闹,在城中的小巷穿梭,原本不起眼的小巷也勾起我特殊的回忆。
六合的小巷具有明显的江南特色。小巷周围是低矮的平房,中间的巷道由长方形石块铺陈,石块磨得很平整,走起来不会有硌痛感。石块与石块之间还长着一些青苔,在下雨中走在石板路上,望着脚下的青苔,不时还发现一两只蜗牛吸在路边的墙上,鼻子里闻着一种特有的湿润的带着一点清香的气味,这就是我小学时最惬意的回忆了。
而小巷中也有一些特别之处:路两边房子门头上的门楣两边上翘,据说是为了家族“扬眉吐气”。而如果在门旁边开一扇窗户,这个窗六合人叫“眼”,为的就是“做人多长一只眼”。这些民俗反映着六合的人文特色。
而小巷的名字也与历史有较大的联系。例如六合西门有一条小巷叫做“牛市巷”,传说这里就是人们过去宰牛、买卖牛的地方。而滁河旁边现在叫河滨花园的地方。以前有一条“篮子巷”,就是这里的人以编篮子来谋生,还有“达家巷”、“汪家巷”,顾名思义是同姓人群居住的地方……
今年,我十八岁,高中。同样,用天气形容。阴霾。整天两点一线的生活让我无法去领略城镇的人文。本该无忧无虑的我却肩负得太多太多……
偶尔去买买东西,穿过一条条大路,间或走神想想过去,想想眼前这些干道以前的样子,不免感叹起世事变迁。记忆中,最先被拆除的小巷是前街,接着是北大街,现在是紫霞街,一条条熟悉而又陌生的街道和朋友相继离去,不免让我生出许多的感伤。
二十八岁。工作?深造?上海?伦敦?天气,依然阴霾。
或许我走在上海的一条依然存在的弄堂里,或许在世界最繁华的第五大道上。或许在雾都伦敦的一条潮湿氤氲的雾巷中;但在我眼中,那时的天空都只是灰得像哭过,闭上眼,那脑海中思绪汇集成的繁花,都会很快凋零,却慢慢落下,凝成庞大的而没有落满的爱,而爱的主角就是那——只存在于记忆中的小巷。
或有一夜梦中惊醒,自己正坐在华尔街的一家茶艺馆里,抬眼静望,那挂在茶艺馆墙上的牛车轮、斗笠、蓑衣、陶翁等等都是我们的祖先取之于自然,使用后又回到自然里去的,是那种完全没有破坏,也没有污染的本色。
看着茶艺馆的牛车轮,我感到有些疑惑:我们的时代是在进步还是在退步?是在带领我们进入更美好的生活或只是在混乱中盲目的滚动呢?
高三说明文篇二
当天空遇见彩虹,这个白天绚丽;当沙漠遇见日落,这个黄昏很诗意;当池塘遇见月光,这个夜晚很清怡。当你融入一个新的集体,你是否曾经颓迷?是否产生过自卑感?是否被他人讥讽过?……那么,从现在开始,让这些烦恼和困惑从心里彻底地消失吧!忘记过去,永远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抛掉过去给我们留下的种种包袄,勇敢、自信、乐观地前行吧!
河流里没有一滴多余的水,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在的潜质,只是有的还没有被挖掘出来,集体所需要的不仅是富有智慧的人,同时,它也需要务实能干、积极上进的人,只要不去扰乱或破坏集体,那么,集体中的每一分子都能或多或少地起到一定的积极积极作用,是集体所不能缺少的,所以,当有人对你投去一种不屑的目光或恶语中伤时,千万不要因此而自卑,觉得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你明白,那是因为嘲讽你会给他人带来一终短暂的快感,一个经不起打击的人,就将会是一个永远的失败者,相信吧,会有七色的彩虹,攀上你雨后的小楼;会有灿烂的阳光,在你忧郁的脸后;会有祝福的歌,伴你幸福地走。
有一位作家在写了一部有轰动效应的小说后,倍感自豪,他每天翻开读者来信,愈发觉得读者是他的知音,对自己的创作也愈加满意,并由此总结出许多成功的经验,想把他们运用到今后的写作中去,可事隔多年,作家没能写出与第一部小说相媲美的作品来,究其原因,却是他时时拿过去的成功作参照,致使下笔时投鼠忌器而无法超越自我,以成功垫脚,反而招致了失败,给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负重感。
其实,生活在集体当中的我们,有时也是这样,总是拿过去的成绩与现在作对比,进步则自然信心大增,但是,一旦连续几次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不仅自信心跌落低谷,而且学习的积极性也大不如从前了,激流勇进,不进则退,竞争是如此的激烈和残酷,我们不能把过去的成绩看得太重了,而忽视了其他的竞争对手。
河流里没有一滴多余的水,每个人都在默默地努力奋斗着,没有人会永远地停滞在原点,或许稍不留神,人家就已经在你之上了,当然,如果这时你被人挖苦,也用不着悲伤和气馁,因为不合理的批评往往是一种掩饰的赞美,小人常为有才者的缺点或过失而得意,这也说明你并没有失败,而且是被别人所嫉妒的,很多人凭借指责比自己有才能的人来得到满足感。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经过了一番思索、领悟,我们又开始执着地追求、顽强地拼搏,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笑对失意,当我们已不去在乎他人的眼光,,不去为过去的得失成败而耿耿于怀,我们就已收获到了人生的珍宝!
风它怎会知道,海被无端掀起的波涛。
海又怎会知道,船在天涯海角的飘摇。
沉默过后,心明如镜,不要轻视自己,河流里没有一滴多余的水,无论何时,决不放弃!
高三说明文篇三
我爱地球,因为他是我们的家,是我们能生活的的地方。
——题记
和我一起了解我民共同的家吧!
首先是陆地中的平原和高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地表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边缘比较陡峭。世界上的高原是————巴西高原(brazilplateau)世界面积的高原,位于南美洲南纬5°~30°的大陆东部、亚马孙平原与拉普拉塔平原之间的巴西中南部,面积500多万平方公里。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amazonplain)是世界的冲积平原,位于南美洲北部亚马孙河中下游。介于巴西高原和圭亚那高原之间,西抵安第斯山麓,东滨大西洋,跨居巴西、秘鲁、哥伦比亚和玻利维亚4国领土,面积达560万平方公里(其中巴西境内22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该国领土1/3)。
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表崎岖不平。不同的是,山地较高,海拔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叫深;而且丘陵较低,海拔大致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500米。
盆地四周多山地货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也有些盆地内部分布着起伏的丘陵,但比四周的山地高原仍要地很多。
山脉是沿一定方向延伸,包括若干条山岭和山谷组成的山体,因像脉状而称之为山脉。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中的内营力作用,有明显的褶皱,从而区别于山地,而山地则是在一定的力的作用下,褶皱现象不明显。构成山脉主体的山岭称为主脉,从主脉延伸出去的山岭称为支脉。几个相邻山脉可以组成一个山系,如喜马拉雅山系等。
高三说明文篇四
我是南方人,要谈起我对江南文化的印象,那就是“缠绵悱恻、婉约柔美的小娇娘”,要谈起我对陕北文化的印象,那就是“铿锵雄浑、高亢豪放的关西大汉”。要我说,江南的风光的确很美——“小桥流水,柳絮飞舞”,陕北的高原则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但我却热爱着陕北这片热土。说起陕北高原,这可是陕北地区的一大亮点,要说其地貌特点,真可谓是沟壑纵横,形态各异。在我眼里,那些用黄绵土叠起的黄土高坡,却是那么地雄浑大气、豪侠仗义。
我在陕北呆过三年。陕北地区属于中温带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到大热天,光秃秃的黄土高原上几乎找不到一处可以遮挡阳光的地方,再加上气候干旱,真让人感觉热腾腾的。这“滋味”和江南的热天比起来倒有些不同。有人说,陕北的夏天带给人的感受,好比是站在火炉旁;江南的夏天带给人的感受,好比是站在蒸笼旁。所以每当感到闷热时,陕北人们都会选择躲到窑洞里避暑。
窑洞是陕北高原上特有的建筑。说实话,在没去陕西之前我还真没亲眼见过窑洞。刚来陕北的时候,我便急着想去体验一下住在窑洞里的感觉。陕北的人民一般在山的一侧随形就势,掘洞筑室,利用他们缜密的设计,就这样一个别具匠心的土窑便形成了。窑洞里冬暖夏凉,舒适而节能。据我观察,一般的窑洞都是呈圆拱形,这在以黄土为背景下,却又更显得轻巧而活泼。也正因为是拱形,加大了窑洞内部的竖向空间,使人们住在里面感觉开敞、舒适。就在这小小的空间里,却又渗透着与自然的和谐。
陕北人民不仅智慧,在待人方面,他们憨厚、真诚、无私。陕北大部分地区的居民生活水平偏低,条件较差,连老百姓喝的水都是水窖里积的雨水,庄稼也是靠天收的,产量的就要数得上土豆和大枣了。有一次,我去同学家做客,他们知道外地人喝不惯当地的水,他们便拿出自己辛辛苦苦攒的白糖掺入水中,让我们喝上去甜滋滋的,感觉不到一点儿从水窖里取出的味道。我想,那些白糖估计他们平时连自己都舍不得吃。
谈起土豆和大枣,这便要说起陕北的两大农副产品。到过陕北的人无不接触到这两种特产。陕北的土豆吃上去与南方的土豆大不相同,它松软、有嚼头。陕北的大枣与南方的枣子也有所不同,它个大核小,肉质密而细脆,味微甜,或浅绿色或紫褐色,不像南方晒干了的小红枣。绥德“枣林坪”的大红枣更有“人参果”之美称,可直接食用,也可用来煮粥、熬汤。长期食用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补血养颜。在陕北,几乎每家每户至少都有两棵枣树,每到收获的旺季都会看到同学们带着自己家种的大枣来到学校,分给同学们品尝。下课时,同学们有的在比较谁家的枣子味道好,有的在比较谁家的枣子个头大,都把自己家的大枣分给同学们品尝,生活在这种氛围中,无不让人感到快乐、美味。
对各地方言较感兴趣的我来说,陕北方言的确很有味道。与同学们交谈中,我细细品味发现,陕北地区方言多属北方方言的西北官话,方言受山西影响较大,也杂入一些蒙语,至今保留入声。陕北大部分地区地处山区,其独特的地理风貌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蕴藏于古老的陕北方言词语中。“信天游”便是由陕北方言所谱写的一类民歌,以绥德、米脂一带的最有代表性,神府一带又叫它作“山曲”。“信天游”在陕北民歌中数量最多,曲调最多,内容最广,故最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因此,民间曾有“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就无法解忧愁”之说。多数高腔曲调奔放,悠扬高亢,加之音域宽,跳动大,节奏自由并富于变化。不少曲调用到无限延长音和混合拍子,因而唱起来自由舒展,感情奔放,无不体现出陕北人民淳朴、勤劳的特点。
三年里,我去过革命圣地延安的宝塔山,到过榆林最北的长城古迹“天下第一台”——镇北台,唱过正宗的陕北民歌,跳过地道地陕北秧歌,亲手做过陕北的油馍馍、洋芋嚓嚓、羊杂碎,吃过陕北的小米饭、大杂烩,学过标准的陕北方言……无论是哪一种具有陕北样式的东西,我都会去尝试一下。体验一下陕北人民的生活,体验一下他们的乐趣。
当你站在陕北高原之巅,走在弯弯曲曲的黄土道里,行进在千沟万壑的荒山之间,听到顺风飘来的悠扬歌声。那么请记住,这便是勤劳的陕北人民正在用他们的方式欢迎你的到来。
高三说明文篇五
鱼说:没有人知道我在流泪,因为我活在水中。
水说:我知道你在流泪,因为你活在我心中。——题记
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会有很多很多的转弯,但总有一个人让你转弯时不必心惊胆战且会告诉你朝着那个方向就对了,并给你强大的力量。在你最冷的时候有人不顾自己寒冷抱着你,这就是幸福。
会不会有一个人在你失落、无助最需要安慰的时候适时地出现在你的生命里,为你拨开迷雾点开心里的尘,她总给你一种向上的力量,虽然不常在身边但在一起的时候不会矫情,而是和对方说说自己的心里话,问对方过得好不好,互诉自己的心事而后又相互笑笑,有这种朋友在身边的感觉真好。会回忆曾经在一起打闹的瞬间,会想起曾经面红耳赤的争吵。
争吵过后是庆幸,庆幸我们的争吵并没有让我们的友谊破裂,而是更加坚固更懂得珍惜对方。更多的是幸运,感谢她在人海茫茫中找到你,并且一直牵着你的手直到如今:告诉我,别怕,你还有我,未来的道路我们并驾齐驱。
不是所有的人都理解你、相信你,你要知道的是相信你的人你只需要一个眼神就够了。有人会因为我们的缺点而讨厌我们,但也会有人因为我们的真实而喜欢我们,我们不必让那些本不喜欢我们的人喜欢上自己,而是坚持让那些本喜欢我们的人尽快发现自己。
你要感谢那个始终陪伴在你身边的人说声谢谢,因为有她在你的身边,你会觉得心安,因为你在最孤单的时候她什么也不问什么也不说就一直静静地守护你,告诉你,你还有她可以依靠和陪伴。
那日,阳光正好,我走在你被阳光洒满的身后,尾随一路。
高三说明文篇六
如果我们为人正直,工作勤奋,就会得到人们的称颂;然而得到自己的赞许却又百倍的意义。遗憾的是。得到自己赞许的途径至今尚未找到。
——题记
一个不会肯定自己的人将会跌自卑盲从的深渊。学着欣赏自己,你会发现自己有比别人更美的的地方。
也许你想成为太阳,可你却只是一颗星辰;也许你想成为大树,可你却只是一株小草;也许你想成为大海,可你却只是一泓山溪……于是,很自的你总以为命运在捉弄自己。其实,你不必这样:欣赏别人的时候,一切都好;审视自己的时候,却总是很糟。和别人一样,你也是一道风景,也有阳光,也有空气,也有寒来暑往,甚至有别人未曾见过的一株草,甚至有别人未曾听过的一阵虫鸣……做不了太阳,就做星辰,让自己的星座,发光发热;做不了大树,就做小草,以自己的绿色装点希望;做不了伟人,就做实在的小人物,平凡不可卑,关键是必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习惯自怜自艾、自我批判,他们最常说的是“我身材难看”,“我能力太差”“我总做错事”……这都是由于自卑心理作祟。自卑心理所造成的最大问题是:你总是在斤斤计你的平凡,你总是在想方设法证明你的失败,每一天你都在为自己的想法找证据,结果你越来越觉得自己平凡、渺小,处处不如人。
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你知道这样做会使人生更灰暗、负面的感觉更多,会更不知道珍惜人生的天赋美好,但却还执迷不悟。我们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都是平凡的小人物,但我们也有比别人美好的地方,所以千万不要自贬身价。
命运是公正无私的,它给谁的都不会太多,多欣赏自己,就会发现生活是如此美好,人生是如此幸福。
高三说明文篇七
山,像父母一样,虽然他们一天天变老,但在孩子们的眼里,他们沉着冷静,让人可以依靠,父母像山,父母永远是父母。
天上的小水滴,两滴一滴……凝结成厚厚的云,就像胎儿在母亲的肚子里,一天天长大。
雨点落下,他们高兴地来到山脚下的小溪里。他们跟着山走,跟着山的指引走。这就像父母抱着蹒跚的孩子教他们走路。
这条小溪顺着山的方向流入河中。河水转了个弯,卷起一朵小花,一朵两朵……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和他的父母做鬼脸和眨眼。而山是平静的,山有尊严的山,看着河上的水花,他们只是静静地微笑。他们必须承担树木,草,鸟,甚至人类的生命。所以它们很重,不能在河里玩耍。
渐渐地,河水明白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淘气了。他们把水倒在河上,静静地舔着山脚,放松麻木的双脚。
孩子们也明白,他们拿了一盆温水,放在刚刚下班的父母脚边,为他们脱下鞋子,给父母的脚浇水,并用手去摸脚趾间的粗糙。
看着那座大山,河水变得越来越大。它想它应该分担大山的重量,所以它把船扛了过去。单霁翔看着河水,轻松地笑了,就像他的父母看到他们的孩子在收拾房子时一样。
渐渐地河流来到了平原,它和大山渐渐远去,大山的影子已经模糊了,但河流对大山的记忆依然清晰。这时这条河已经可以载一艘很重的船了。
群山向外眺望,蜿蜒的河水向外奔流。“孩子们,在路上要小心!”大山在他心里嘀咕着。
最后,河水来到了河口。一旦它兴奋起来,它就进入了深海,学会了高山的稳定性。海水是深蓝色的。在这个时候,一艘百万吨级的货船载着旅客在它辽阔的海洋上航行。
高三说明文篇八
当今世界,科学的脚步在不断前进,资源就是建设社会的基础。现在,我国也时常被资源缺乏困扰,我们要节约资源,从小做起。
电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物品之一,照相机、录音机、mp3、cd、门铃、遥控器等,都离不开电池。我国是民用电池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年产量达150亿只,消耗量达到了80亿只,主要为锌锰和碱性锌锰电池,中国每年人均消费5只电池。从小,妈妈就教育我不要乱扔电池,当时我似懂非懂。现在才明白,原来乱扔电池不仅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而且会浪费国家有限的资源。以每生产100亿只电池来计算,全年将要消耗15.6万吨锌,22.6万吨二氧化锰,20xx吨铜,2.7吨氧化锌,7.9万吨氧化铵,4.3万吨碳棒。我国锌资源逐渐枯竭,产能逐渐下降,按目前的开采进度,专家测算,只能开采19年了!也就是说,再过20年,我国将会变成无锌或贫锌的国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对废电池进行资源化利用,也就是说,把握好废电池的回收,也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对废干电池进行资源利用,是利国利民,一举多得的好事。
中国,是一个干旱严重的国家。淡水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名列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节约用水不是靠一次轰轰烈烈的壮举,而是靠点点滴滴的积累。节约用水是我们青少年儿童义不容辞的责任。对此,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淘完米之后的水可以留下用来洗碗。
2、洗完菜之后的水可用来洗手,冲厕所。
3、在洗手,擦香皂时应关水,擦完香皂时再开。
4、洗完手后应拧紧水龙头,防止水流失。
由上面几点可见,水在很多的时候也可“再用”,也可以节约。
电是我们生活中的常客。几乎每件事都有它的参与,如电冰箱、电视机、空调、电脑、电灯等。我们应该随时保持警惕,就会发现生活中有许多细节都可以节约用电。当我们看电视看得昏昏欲睡时,完全可以把电视关掉,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家中重复开有两盏灯时,可以关掉一盏,减少能耗;冬季引起的火灾大多数都是由电引起的,如果每个人在出门前关掉家中的电器,这样既能节约电能,又能保护自己的利益,是一举双得的好事!生活中许多微小的细节,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动作,都能够节约用电,何乐而不为呢?
高三说明文篇九
一个人能够在一生中保持平常的心态那是很重要的。这将对他的工作、生活或健康,乃至他的寿命,都是不可缺少的。
我的邻居,陈疆东叔叔,原来是供电局的局长,前两年才从岗位上下来,可是前几天就听到他不幸逝世的消息。而他才62岁,这真令人同情,又令人可惜。这么一把年纪就离开人世,难道你不感到可惜么?
想当年,他是如何威风凛然,风度翩翩;每次回家时,总是“宝马”或“林肯”送他回家;而又是“蓝宝石”或“奔驰”接他去上班。作为一个供电局局长的他,如此逍遥,如此有钱;又如此忙碌,在自己的家里停留仅仅几分钟,就去奔波于工作。让我这个已经下岗在家的待业青年,既感到自己无地自容,而又对他羡慕不已。再听到我的同学的父亲,他的司机关叔叔一说,你就会更加无脸见人了。关叔说,“他呀!真是福气如东海;生活如神仙。吃的是人间山珍海味,住的是神仙楼阁。他就是人间的佛祖。”
但是退休后的他,却又是一番的滋味。这时候的他却是深居简出,百事无理,且他原来经过常年积累的风度,经验,这回就什么也没有了。而那辆“宝马”和那辆“蓝宝石”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了,其中那些知道内情的人也不敢谈起,但是大家也不把这些放在心上,还是像从前或比以前更好地对待他。可是,依我个人的观察,他过去威风和领导的风度,原来写在他的脸上的,而现在全消失了。最让我百思不解的是,以前我与他几乎没有时间交谈,去年,他居然跨进我的家门,与我聊天。他谈话的内容几乎是关于人的养生问题。而他过去的一些经历,他总是一点也没有提及。有时,当我总是称他为“陈局长”时,他总是说,只管叫东叔就得,反正已经离任。有时他还主动邀我与他一起到外面去散步,而他这一举动对我来说那时意料之外。有时,我看到他的脸上的表情与他*长是的表情,简直是判若两人。
在位的他,纯属是一个真正的局长的风度;下野后的他又是另外模样:一个真正的老人站在我的面前。我也听说,他*长的时候,是很容易发脾气的,有时,把自己的下属当作孩子吓唬,说什么,我要解雇你,除非你做好一点。他的下属听了这话之后,很是不太舒服,或者很不高兴。但是退休后的他,面带笑容的机会少得很,当我与他谈到钱的问题时,他才莞尔一笑。这就是他退休之后,给我的最深刻的影像。
参加他的葬礼的那一天,他的过去的下属或手下的人比较少,仅仅有两个:一个是他的原司机;另一个就是他的原财务会计。除此之外,都是他亲戚,就是他的过去好友也很少来参加葬礼。那时我正好站在他的原司机关叔的身边,于是,我就顺便问些关于他的不要紧的事情来,关叔说,他是突然退休的在心理上受不了那么大的打击,于是他就这么快地走了;在他一生中身体很健康,除了有点的咽喉炎之外,其他大病小病,几乎都没有。我又问关叔,说他的死因是什么?关叔说,听医生说,他的心理有病,离任后的他,心理不适应新环境,正如一些动物由被迫迁移到自己不适应的地方一样,在短时间里,就被迫回归地球了。
我从我的邻居的去世之快的故事而悟出一个不成熟的道理:一个人塑造平常的心是多重要啊。
高三说明文篇十
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我们迎着晨风来到荷花亭,嗬!荷花已经开了,一张张深绿色的荷叶像一个个大圆盘似的,非常青翠,荷叶上面滚动着小水珠像透亮珍珠一样,美丽极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那片片荷叶,像撑开的张张绿伞,亭立在碧波之上,似层层绿浪,如片片翠玉。湖面上碧绿的荷叶,托出“少女”粉红的面颊。
荷花的花瓣儿洁白如玉,花里又托着深绿色的莲蓬,随风舞动。再细看。荷花千姿百态,洁白无暇,像水晶一样纯洁。有的才只有一个青里泛白的花苞,娇羞欲语,含苞欲放;有的只开了一半,一些花瓣散下去,另一些簇拥在花蕊旁,犹如一位衣衫未整的美人;那些全开了的,像一个个穿着洁白素净的衣服的姑娘在翩翩起舞;还有些,花瓣都掉光了,露出碧绿碧绿的莲蓬,莲子上面的小孔,似乎是一张张小嘴巴,正放开喉咙大喊着:“我成熟了,快来摘啊!”荷花散发出清新淡雅的芬芳,引来花蝶飞舞,嬉戏其间,令人赏心悦目。
而那调皮的蜻蜓,扇动着翅膀,从那朵花飞到另一朵花,与荷花快乐地嬉戏着。我陶醉了,觉得眼前的荷花是一位位风姿绰约的荷花仙子在翩翩起舞。荷花的姿态各不相同,有的像在睡觉,躺在宽大的荷叶上进入了梦乡;有的弯着身子,像在给夏哥哥招手,给太阳公公问好;还有的挺直细细的腰,像在聆听着大自然的声音。
有的花瓣张开了自己美丽的笑脸,似乎在告诉我们:“看看我的小脸蛋吧!”而有的还是花骨朵。看那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有的傲然挺立在水面上,有的藏在叶子底下,它们都在耐心地等着根的喂养,阳光的抚育,时刻盼望着出人头地的那一天??梅花、茉莉花等虽美,但荷花更美,因为它代表纯洁让人感觉美。
我喜欢你,荷花!
高三说明文篇十一
在厦门的同安等地盛产花生。花生是一种草本植物,它地上开花,地下结果。于是厦门就有这么一句方言“顶开花,下结子,大人小孩,爱吃甲(得)要死”是的,正如方言所说的那样,花生确实十分好吃。
花生的构造并不复杂。剥开暗黄色的有些粗糙的花生壳,就可以看到充实饱满的花生仁。把花生仁放入嘴里含着,并无味道,再嚼几下,顿时觉得香脆酥爽,回味无穷……
厦门人喜爱花生,由方言便可看出。因为喜欢,就制作出了许多中外有名的甜点,如花生汤,鱼皮花生,花生糕(又名贡糖)等,连肉粽等也不忘掺几个花生……
厦门人如此喜爱花生,究竟是为什么呢?易中天等几位读城专家没有得出结论,我个人认为,这是因为厦门人本身就像花生。
首先,厦门人“沉默”。
与北京人的“贫嘴”相比,厦门人总的来说不善言辞。几位厦门人聚餐,常常会出现“席间无话之感”,若是换成北京人,则会有听不完的“京段子”。厦门人不爱说,他们喜欢实实在在的做些事情,这与花生地上开花,地下结果这一特点十分相象。
其次,厦门人平凡。
厦门人不像北京人、上海人、广东人那些具有鲜明的特征,能让人一眼识穿,甚至有些时候,一个外地人与一个厦门人交往了一段时间后,会忍然冒出一句,你是那里的?令人好不尴尬。花生的口味不也与其它果仁一样,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吗?
再次,与厦门人打交通,有如吃花生:初含,无味;细嚼,香脆……
如果你到厦门的某个菜市场去随意走走,每走几步就会听到一声“沁菜”。他们为人大大咧咧。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是那么的细致认真。这一点在对人待客上尤为突出。记得那一年去上海,爸爸自己开车,由于没有买地图等工具,我们一行几人在黄埔大桥转了好久,仍是没有转到浦东新区。爸爸下车打听了一会儿,“阴”着张脸回来了,他说:“咱们不去浦东了。”
“为什么?”爸爸沉着脸不语。后来才知道,那人先是嫌爸爸说的不是上海话,听不懂,好不容易听懂,好不容易听懂后,冷冷地甩出三个字“不知道”,就走开了;边走还边说什么“乡下佬”“外地小鬼”之类的话。我也记得那次去福州,也是迷路。虽然那人没有瞧不起我,但那份热情实在令我难以承受。那高八度的音调,响彻云霄的声音,引得过往的行人无不对我行注目礼。唉。太热情也令人受不了啊。相比之下,厦门人是那么平易近人。她总是那么设身处地的为他人设想,总是耐心的告诉你怎么走,倘若是有时,她还会亲自带你前往,令人感到家的温馨,很自然而然的会把她(他)当作是邻家的大姐姐或大哥哥……
厦门人与花生的相似之处实在是太多了.不由得令人产生了“是因为喜欢花生才像花生”还是“因为像花生才喜欢花生”的想法。
对了,其实二者的最大相似之处是:吃一个花生,就有如与厦门人交朋友一般,令人愉悦,舒爽,回味无穷……
高三说明文篇十二
沉沉的夜幕降下,夜空在黑暗的笼罩下显出十分难得深邃的蓝。没有繁星的夜晚,向来静谧。这其中,间或,让人有些心有怅绪。
一条通往我家的小巷子,好多年了。记起从前的每一天它都是我的必经之路。小巷子不是特别的长,却足够的狭暗,原本两边的建筑物已经将空间挤得差不多了。就有点确是人走在其中,感受到呼吸的艰难。但小巷子是条捷径——对于住在前边高墙大院中的人来说。由于它的昏暗,每天但凡是夕阳西下之后,人们迈进巷口时,便一头的昏昏沉沉。
遗憾之处是,这么多年,唯独小巷一到了晚上,没有什么可靠的光源,据说是巷子上方搭着旧时的简易白色塑料棚,年代久远,白的有些发了黄。原先有人建议说装几个灯之类的,但大家都不愿意,怕出些额外的费用,再说绕几趟远路就好了,不就多走几步吗。也有人说:不就几步路吗?摸黑几分钟就过去了。大家七嘴八舌,吵得把本来想安装灯的大叔弄犹豫了,于是这事搁置着。
就在人们都不去关注它之后,一天的晚上,小巷果然出事了。
那晚上,极冷。一壮汉大概是喝的醉醺醺,踉踉跄跄地朝着黑乎乎的巷子走去。说来也巧,那段时间巷子两边的旧水泥板丢失。于是,比较哭笑不得是便发生了:那壮汉一边唱着歌一边走着,眼神早已迷离,倏地,他又一个巨大的踉跄,跌进了坑里。幸好的是坑不太深,只是伤及了腿。从此,小巷背上“坑人”的骂名。
不知道啥时候起,再从小巷走的时候,便发觉有了些许不同。
那天,上完学校的夜自修已经很晚了。我狂奔至小巷附近,做好心理准备摸黑。
但是眼前的景象,让我着实愣了一下。的确是愣了一下。
一位看上去五十多岁的大妈,头戴着一顶保暖帽,手拎着类似是夜航灯之类的灯具,那灯还很新,在我印象中,好像菜市场边上的杂货店里有这种灯。光很亮,可以直射对面的停车棚。她坐在一条普通的方凳子上,身旁还有一块不知道是从哪里弄来的小黑板:雨天路滑,小心步行。她静静地,就这么坐着,四周没有嘈杂的声音。我快步走过。她手中捧着一保温塑料杯,默默用双手紧贴这杯壁取着的'暖物。她轻呵着一口气,那有限的热气夹带着余温从她嘴里缓缓吐出来,在空气中,顷刻间消失了。诚然,这是不够暖的,对她来说。于是她跺跺左脚,又是跺跺了右脚。尽管巷口很冷,她竟坐在那里没怎么动。
有一次,我从小巷里走过,回到家才发现书包边上的公交卡不翼而飞。“这年头,居然还有人偷公交卡,真的很没天理啊!”我有些恼火,无奈。
母亲说:“怎么可能?要不是你这马大哈丢在路上了吧?”
想了想:“刚才经过小巷的时候,实在太匆忙,只顾赶回家,可能。可能真的在那儿。”我嘴上没说,却能八成相信丢失在巷子中。于是,我带着能将卡找回来的心情,返回了那儿。
我东瞅瞅,西看看,却发现什么都没有。是的,我失望了,连纸屑都见不到,更何况是绿绿的卡?我,茫然的望了望那盏灯。只听得背后有个声音说:“姑娘,这是你的吗?”
我转过头去,正是那位大妈,那位自打我从这经过就一直坐那若干个岁月的大妈。她坐在这里的多少个平淡的春秋,我们感受不到她的温度,感受不到她的存在。
我不好意思的笑笑,接过卡。
“等你好久了,本来这卡上没名没姓,只有一张小照片,我想着应该是个学生。这要没了卡,上学路上就麻烦了,你说是不是?”她说着。
我挤了点陌生的笑容,看了看一旁的灯,连声道谢。平静地往回走,那灯光在身后,又一片欣慰的宁静。
后来住在学校,不常回去。再后来搬了家,小巷在记忆中有些模糊不堪。那天再重返时,那条小巷早已消失了。
那人呢?我充满疑惑。
我朝着新路的那头扭过头去:新造公园的绿化带边上是停车棚,车位看上去已满了,旁边是个崭新的报刊亭,报刊亭前坐着一位大妈。
专注着织她的毛衣。在她的边上有块陈年的小黑板,上面写着:“失物招领。”阳光柔和地洒在她的肩上,温暖着她手中的毛衣,温暖着她的双手。
猛地,我望见了那盏灯。那盏带给我陌生与感动的灯,悬挂在报亭的一个角落里。
我的嘴角微微上扬,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