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是一种古老的制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市场不但在或大或小的范围里存在,而且常常扮演着重要角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陆游《杂赋》
材料二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今闽省向销之江浙棉布及洋货等物,因被英夷所占,不克畅销,纵使竭力招徕,而全省之一隅之地,民间服用无多,又不克转鬻他省.揆之事势,断不能使华夷两货,并用兼行,是即有愿往江浙等省贩货之人,而销既不多,势必裹足;况现在商俱疲乏,更属招之不前。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
材料三最近十几年里,对我们日常生活以及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影响最大最深刻的莫过于市场了。……然而,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二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地感觉陌生。
——《市场·国家·公共领域》
材料四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同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样,是我国对外经济联系的桥梁,进出口的重要基地。它要把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引进来,加以消化、吸收、创新,向内地转移,推动科技进步……尤为重要的是,必须面向世界,发展出口贸易,开拓国际市场,为增加我国的外汇收入多作贡献。
——《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
材料五“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市场发展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中国市场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从本质上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建国“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的主要原因。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5)材料五中邓小平对“计划”和“市场”是如何认识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主动融入世界市场的三个节拍。
答案
(1)特点:市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市场扩大;饮食服务娱乐设施比较完备;
(2)新现象:西方工业品充斥东南沿海市场,传统手工业品滞销;
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主要原因: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4)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一个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5)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不是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只是经济调节的手段。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解析
(1)特点:根据“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得出:市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市场扩大;饮食服务娱乐设施比较完备。
(2)新现象:根据“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得出西方工业品充斥东南沿海市场,传统手工业品滞销;
变化:结合所学可知,本质上反映了我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主要原因:根据“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可知,主要原因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4)格局:结合所学可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一个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5)根据“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概括得出。
三个节拍: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