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至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所围绕的主要问题是( )
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C.要不要变法维新 D.要不要社会革命
ABD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个政治派别,前者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的代表,后者是其上层的代表。改良派和革命派的论战主要围绕着三个内容进行:要不要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改良派竭力为清政府的民族和阶级压迫政策辩护,认为民族革命是完全不必要的。
革命派则列举大量事实,揭露清政府对外卖国,对内残酷压迫人民的罪行,深刻论证了民族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只有以暴力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中国才能求得国家的独立、社会进步和人民自由。
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改良派从本阶层的利益出发,反对共和革命论,鼓吹“渐进论”,说封建专制必须经过君主立宪阶段才能实行民主共和。
革命派则认为,当今之世不是中国国民恶劣,而是清朝政府恶劣,不是明智未开,而是民智大开,中国不但由资格当共和国民,而是有能力实行民主共和制,实行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的进化之公理。
3、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平均地权”。
改良派攻击民均地权是破坏社会秩序,妨害生产发展,阻碍文明进步,进行社会革命是完全不必要的。
革命派则指出土地是自然资源,全民共同享有;现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只有平均地权,改变不合理的土地制度,才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
扩展知识
这场大论战的意义:
一、进一步划清了革命派和改良派的界限,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于是纷纷脱离改良派,参加到革命的行列。
二、革命派批判了封建文化思想,使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改良派也不得不承认,经过论战,“革命党之势力”,“如决江河,沛然而莫之能御也”。
三、但是由于阶级的和历史的局限性,革命派对中国民主革命一系列根本问题却未能作出完全正确的回答。
在驳斥革命会招致帝国主义干涉和瓜分的问题上,革命派虽然表示即使干涉也不足惧的态度,但始终天真地认为帝国主义是遵守国际法的,不会干涉中国革命,更不致引起瓜分。
在驳斥革命会引起下层群众暴动因而产生“内乱”的问题上,他们一方面说要对“自然的暴动而加以改良使之进化”“为秩序的革命”;另一方面为了避免社会的长期动乱,又提出了速战速决的意见,即所谓“革命之范围,必力求其小;革命之期日必力促其短”。
在驳斥关于“土地国有”就是“夺富予贫”的问题上,除个别激进分子外,革命派不仅未能做出有力回答,反而明确声明根本没有这种打算,即“吾人之政策”,“非损富者以益贫”,是欲使富者“有益无损也”,且使“富者愈富,贫者亦富也”。
革命派的这些严重弱点,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表明他们无力把民主革命引向彻底胜利。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