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涵的作品一直是我们在进行语文学习时研读的多数作品之一,在其文章中有很多细节处值得我们细细琢磨、深深品味。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那时我是弟弟》阅读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那时我是弟弟》阅读原文:
那年书店的阿姨叫我弟弟,还在橱架的角落里给我留下了一本《月亮和六便士》。
我是在下乡前两天买下《静静的顿河》的。那四本一套的书,放在书店右面那个蛮高的橱架上,我原因不明地看了它整整五年,原因不明地,总是目光就停在它那儿。整整五年,它在那个位置上没有动过,它的左边是《月亮和六便士》,所以我既记住了肖洛霍夫,也记住了毛姆。
这是一个永远安静的小书店,在我上中学的路上,它的旁边是粮店,每个月我都会跟着外祖母到这儿来买米,我背回去。
我上了三年中学,可是却在中学待了五年。后面的两年不毕业,也不上课,有的同学待在家里,有的在学校和马路上闲逛。我是属于闲逛的,这个很小的书店也是我闲逛的地方。加上上课的那三年,我也是常常逛进去,虽然并不总是买书,但是成为了习惯。这些年,我经常讲那本法国的《星期三书店》给儿童们听,讲的时候,我会想起自己走进这个小书店。那本书里的小女孩,每个星期三的下午都走进巴黎的一个小书店,坐在沙发上看漫画,对面的沙发上也总是有一个老先生坐在那儿读一本厚厚的历史书。读厚厚的历史书的老人成为她童年的星期三情景。
我们那个时候的书店不开架,也没有地方坐,我们是站在柜台的外面看橱架上的书。我很想请营业员把《静静的顿河》拿下来给我看看,可是不好意思。因为我只是想翻一翻,没有准备买。买这一套书要好几块钱,不是想买就可以买的。
让别人拿下来给我看,可是又不买,我觉得很不好意思。
有一次,我还是看着橱架上的《静静的顿河》的时候,女营业员突然一句话也没有说,就取下了一本放在我面前,然后退后一步靠着橱架,看着我,虽然没有什么笑容,但是目光和气。她一定是记得我,看见我总是远远地看它。一个人,目光和气地看着别人,可能比笑容满面更令人安定。
我很意外,就急急忙忙地翻了一下书,记住了一个叫格里高利的人物名字,记住了哥萨克和文字里的一点儿词句感觉,那词句感觉和家里有的苏联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不一样,那时,都叫苏联小说,不叫俄罗斯小说。
可是我没有买,不好意思地把书放回原处,说了声“谢谢阿姨”,就赶紧走了。
《星期三书店》中的老先生每个星期三下午来,到书架前取下那本历史书看,看得很缓慢。他已经很老了,没有把书买下来,但是又希望读完。这情景,不但看漫画的小女孩看见,年轻的女营业员也看得清清楚楚。
再过两天我就要下乡了。妈妈给了我钱,让我买所需要的日用品,还剩了一些钱,所以就又逛到这儿来了。
她正坐在那儿打毛衣。我说:“阿姨,我要买《静静的顿河》。”她立刻放下毛衣,站起来,把四本一起取下来,掸了掸书上的灰,放到我面前。我没有翻看就付了钱,她用印着“新华书店”几个字的纸拦腰把书包了一圈,递给我,好像是对我,也好像是对站在另一边的男营业员说,放在这里几年了,放也放老了,总算卖掉了。
男营业员说,正好你明天退休,你欢送它,它也欢送你。
他们就哈哈笑起来。
我看看她,心想,以后来就看不见她了。
我从书店走出来,回家去。听见她在后面喊我:“弟弟!”上海的大人,尤其是女性的大人,喜欢喊男小孩“弟弟”。
我停下来,转过身。她说:“弟弟,旁边那本书,我帮你放在下面橱里了,在角落里,你如果以后要买,就对他说,我也会跟他说的,只有一本,卖掉了就没有了。”
“《静静的顿河》也没有了,是吗?”“没有了,只有一套。”
放在下面橱里角落的就是《月亮和六便士》。
《星期三书店》里,到了圣诞节前一天,老人又来看书,可是那书不在架子上了。他问年轻的女营业员:“是卖掉了,是吗?”
营业员说:“是卖掉了。被人当作圣诞节礼物买走了。”然后她从下面的橱里取出一个包扎好的漂亮礼物,递给老人,说:“爷爷,圣诞节快乐!”
她买下了那本历史书送给老人。
阿姨是以另一种方式为我包扎好,藏在一个角落里,心意都暖和,因为我在看《静静的顿河》的时候,也一直都看《月亮和六便士》。她看见了我的看。
下乡的十年里,度过着另外的生活感觉,竟然没有想去买那本被藏在角落里的书,后来等我想起这事,书店已经不在了。粮店也不在了。只有我的想起还在。
我一直纳闷的是,在我们不上学的那个年代,苏联小说、英国小说,其实是不可以出现在书店的,但是它们怎么一直在那儿呢?我搞不大懂。
(有删改)
《那时我是弟弟》阅读题目:
11. 阅读全文,根据作者对中学时书店经历回忆和《星期三书店》情节的叙述,补写相关的内容。(3分)
书店的经历:我对橱架高处的外国书充满了向往——(1)___________——下乡前我终于买了一套《静静的顿河》——(2)___________
《星期三书店》的情节:小女孩在书店总能遇到坐在沙发上看书的老人老先生在书店缓慢地阅读历史书——(3)_______________
12. 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4分)
(1)那四本一套的书,放在书店右面那个蛮高的橱架上,我原因不明地看了它整整五年,原因不明地,总是目光就停在它那儿。(“原因不明地”在这里间隔反复,有什么作用?)
(2)那词句感觉和家里有的苏联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不一样,那时,都叫苏联小说,不叫俄罗斯小说。(这句话看似多余,能否删掉?为什么?)
13. 文中的营业员阿姨是个怎样的人?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人。(5分)
《那时我是弟弟》阅读答案:
11. (1)营业员阿姨从橱架取下《静静的顿河》让我翻看 (2)营业员阿姨告诉我在橱架角落给我留书的事情 (3)营业员自己购买历史书作为礼物送给老先生
12. (1)起到强调的作用。强调少年对《静静的顿河》充满了渴盼和好奇。
(2)不能删掉。这句话交待了我对《静静的顿河》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之前我有过阅读外国小说的经历。同时,也暗示了时代背景。
13. 第一问:营业员阿姨是一个和气、善解人意的人。
第二问:营业员阿姨能体察到“我”当时的困窘,理解和尊重少年敏感的自尊心,帮助“我”满足了看书的愿望,这让当时的“我”内心充满暖意,及至成年后倍加感激和怀念(及至成年后,充满温情地对待周围的人)。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