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的作品一直是我们在进行语文学习时研读的多数作品之一,在其文章中有很多细节处值得我们细细琢磨、深深品味。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他们的儿子》阅读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他们的儿子》阅读原文:
石志康第一个走出了工厂的大门,他向右疾步走去,他要走上一站路,在那里上电车。其实这一趟电车在工厂大门外就有一站,他往前走上一站,是为了避开和同厂的工人挤在一起。起码有四十多个工人将在那里挤着推着上同一趟电车,而电车到他们厂门口时已经有满满一车人了。
当他看到了前面的站牌时,一辆电车正从更前面的大街上驶过来,他立刻把插在口袋里的两只手拿出来,手甩开以后跑起来快,他和电车差不多同时到了站牌前。坐了九站以后,石志康下了电车,他往回走了三十多米,来到另一个站牌下,他要改乘公交车了。这时候天色完全黑了,路灯高高在上,灯光照到地面上时已经十分微弱,倒是街两旁商店的灯光很明亮,铺满了人行道,还照到了站牌周围。
站牌前已经有很多人,最前面的人差不多站到马路中间了,石志康走到了他们中间。这时公交车在前面拐角的地方出现了,石志康迅速地插到了最前面,然后微微伸开两条胳膊,随着公交车的驶过来而往后使劲退去,在他后面的一些人都被挤到了人行道上,最前面的车门从他身前滑了过去,他判断着车速向前移动着,估计自己会刚好对上中间的车门,结果公交车突然刹车,使他没对上中间的车门,差了有一、二米。他从最前面掉了出来,差不多掉到了最外面。
车门打开后,只下来了三个人。石志康往中间移了两步,将两只手从前面的人缝里插进去,在往车上挤的时候,他使出了一个钳工所应该有的胳膊上的力气,将前面人缝一点点扩大,自己挤进了缝中,然后再继续去扩大前面的人缝。
石志康用自己全部的力气将前面的人往两侧分开,又借着后面的人所使出的劲,把自己推到了车门口,当他两只脚刚刚跨到车上时,突然背后有人抓住了他的大衣领子,一把将他拉了下来,他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头撞在了一个人的腿上,那个人的腿反过来再把他的头给撞了一下,他抬头一看,是一个姑娘,姑娘很不高兴地看了他一眼,就把眼睛移开了。
石志康站起来时,公交车的车门关上了,车子开始驶去。他转过身来,想知道刚才是谁把他一把拉了下来,他看到两个和他儿子一样年轻的小伙子正冷冷地看着他,他看了看这两个年轻人,又去看另外那些没有挤上车的人,他们有的也正看着他,有的看着别处。他想骂一句什么,转念一想,还是别骂了。
后来同时来了两辆车,石志康上了后面那一辆。这次他没有在离家最近的那一站下车,而是在前面两站下了车。那里有一个人天天骑着一辆板车,在下午三四点钟来到公交车的站牌下卖豆腐,他的豆腐比别处的豆腐都要香。石志康在纺织厂工作的妻子,要他下班回来时,顺便在那里买两斤豆腐,因为今天是星期六,他们在大学念三年级的儿子将回家来过周末。
石志康买了豆腐后,不再挤车了,而是走了两站多路回家,他回到家中时,已经快到七点了。他妻子李秀兰回来时,他指指手表,直起嗓子说:“都七点多了,你才回来。”
李秀兰说:“我摔了。我从车上摔下来,我半天都站不起来,我在大街旁坐了有三、四十分钟,人都快冻僵了……”
石志康把正在切肉的刀一放,走了过去:“你摔了?我也摔了一跤,我被人捏住衣领……”
石志康话说了一半,就不说了,他看到李秀兰裤管卷起来后,膝盖旁有鸡蛋那么大一块乌青,他弯下腰用手摸了摸,问她:“怎么摔的?”
李秀兰说:“下车的时候,后面的人太挤,把我撞了下来。”
这时候他们的儿子回来了,他穿着一件大红的羽绒服,一进屋看到母亲腿上的伤,也像父亲那样弯下腰,关切地问:“是摔了一跤?”
然后边脱着羽绒服边说:“你们应该补充钙,现在不仅婴儿要补钙,上了年纪的人也要补钙,你们现在骨质里每天都在大量地流失钙,所以你们容易骨折……要是我从公交车上被推下来,就绝对不会有那么大的一块乌青。”
他们的儿子说着打开了电视,坐到沙发里,又塞上袖珍收音机的耳机,听起了音乐台的调频节目。
“你快去洗手。”李秀兰说,“现在正流行病毒性感冒,公交车上最容易传染病毒,你快去洗手,要用肥皂。”
“我不用洗手。”他们的儿子将耳机塞到耳朵里,然后说,“我是坐出租车回来的。”
这天晚上,石志康一直没有睡着,他的妻子李秀兰已经有五个月只拿一百多元薪水,他的情况好一些,也就是拿四百来元,两个人加起来还不到六百,可是现在大米已经涨到一元三角一斤了,猪肉每斤十二元,连辣椒都要三元钱一斤。就是这样,他们每个月仍然给儿子三百元生活费,给自己才留下两百多元。然而,他们的儿子在周六回家的时候竟然坐着出租车。
李秀兰也没有睡着,她看到石志康总是在翻身,就问他:“你没睡着?”
“没有。”石志康回答。
第二天上午,他们的儿子和昨天一样戴上两个耳机,听着音乐在看电视,石志康和李秀兰决定和儿子好好谈一次话,李秀兰在儿子身边坐下,石志康搬了一把椅子坐在他们面前,石志康对儿子说:“我和你妈想和你谈一谈。”
“谈什么?”他们的儿子因为戴着耳机,所以说话响亮。
石志康和李秀兰互相看了看,石志康说:“我问你,你昨天为什么要坐出租车回来?”
他们的儿子不解地看着他们,石志康又说:“你为什么不坐公交车?”
儿子说:“公交车太挤了。”
“太挤了?”
石志康指着李秀兰:“我和你妈天天都是挤着公交车回家,你那么年轻,还怕挤?”
“挤倒是不怕,就是那气味太难闻了。”
儿子皱着眉继续说:“我最怕去闻别人身上的气味,在公交车里,那么多人挤着你,逼着你去闻他们身上的气味,那时候香水味都是臭的,还常有人偷偷放个屁……”
儿子最后说:“每次挤公交车我都想呕吐。”
“呕吐?”
李秀兰吃了一惊,然后问:“儿子,你是不是病了?”
“没病。”儿子说。
李秀兰看着石志康说:“会不会是胃病?”
石志康点了点头,对儿子说:“你胃疼吗?”
“我没病。”儿子有些不耐烦了。
李秀兰问:“你现在每天吃多少?”
他们的儿子喊叫起来:“我没有胃病。”
石志康继续问:“你睡眠好吗?”
石志康又对李秀兰说:“没睡好觉的话,就想呕吐。”
他们的儿子伸出十个指头:“我每天睡十个小时。”
李秀兰还是不放心:“儿子,你还是去医院检查一下。”
“我说过了,我没有病。”
他们的儿子叫着站了起来:“不就是坐了次出租车吗?我以后不坐出租车了……”
石志康说:“儿子,我们也不是心疼那几个钱,我们是为你好,你马上就要工作了,你自己挣了钱,就会明白钱来得不容易,就会节约……”
“是啊。”
李秀兰接过来说:“我们也没说不让你坐出租车。”
“我以后肯定不坐出租车了。”
他们的儿子说着坐回到沙发里,补充道:“我以后坐自己买的车。”
然后他将两个耳机塞到耳朵里,说道:“我们班上很多同学经常坐出租车。”
李秀兰听了这话对石志康说:“他的同学经常坐出租车。”
看到石志康点了点头,她就说:“别人家的儿子能坐出租车,我们的儿子为什么就不能坐?”
石志康说:“我也没说不让他坐出租车。”
这时候他们的儿子可能听到了一首喜欢的流行歌曲,晃着脑袋也唱了起来。看着儿子摇头晃脑的模样,他们相视而笑了。以后的日子也许会越来越艰难,他们并不为此忧心忡忡,他们看到自己的儿子已经长大了。
(有删改)
《他们的儿子》阅读题目:
4.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小说中石志康挤公交车的一系列描写用笔具体详细,从上一站上车、甩开手跑、判断着车速向前移动……这些都刻画出了一个常年挤公交的纯熟“老手”的形象。
B.石志康被人从背后抓住了大衣领子拉下了车,却没有骂出一句话,是因为他看到身后有两个和他儿子一样年轻的小伙子冷冷地看着他,内心害怕。
C.小说语言简洁、流畅、生动、平实,在一家三口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一个在艰难中生活的家庭,也可以看出石志康夫妇对儿子的爱以及因为儿子的成长而对生活充满希望。
D.石志康和妻子在听到儿子说坐出租车回来的,当时没有说什么,可是一夜没睡好。第二天郑重其事地和儿子谈话,这可以看出他们对儿子的教育非常谨慎。
5. 第二段画线处的环境描写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6. 小说题目是“他们的儿子”,可是作者却花了大量的笔墨来写父亲石志康,为什么?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他们的儿子》阅读答案:
4.B [解析:B.“内心害怕”分析不当,石志康内心主要是一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老实人心态。]
5. ①点出石志康下班途中时间已晚,为后文妻子晚归让石志康有些生气的情节做铺垫;
②天色全黑,路灯微弱,商铺灯光却亮,在昏暗的环境中又有一片明亮,营造了一种沉闷中又有些许热闹的气氛。
③路灯微弱,商铺的灯光却铺满人行道,照亮站牌,暗示了以个体工商业为代表的市场经济已发展起来,而以国营工厂为代表的计划经济却日渐衰落的社会背景。
(每点2分,共6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6. ①写石志康是为了衬托主要人物“儿子”的。小说写石志康及妻子的节约、克制的生活态度,是为了与他们的儿子自信、轻松的生活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他们儿子的注重享受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的青年一代形象。
②对石志康及妻子的描写是为了推动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石志康买豆腐为下文儿子出场做准备;妻子提醒儿子洗手,引出儿子坐出租车回家的情况;夫妻找儿子谈话,使儿子说出以后要自己买车的话,一步步推动情节向后发展。(每点2分,共6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