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牛津,我们众所周知的就是牛津大学,不过牛津这座城市可不只是一所高校令人流连忘返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在牛津》阅读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在牛津》阅读原文:
①我在牛津的时候有一次受邀参加牛津大学一个很古老、著名的学院莫顿学院的晚餐会,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T·S艾略特就曾在该院任教。这样的晚餐会在牛津大学是一种非常隆重的场合,学院的教师和学生都要穿着专门的长袍出席,受邀的客人也要求穿燕尾服,系领结。到了晚餐会场,师生都依序站立,氛围肃穆,庄重,主持者首先以自古相传的仪轨用拉丁语祷告,行礼,然后入座。菜肴并不丰盛,我记得好像就是土豆、奶酪、鱼排之类,主要在于精神会餐,也就是坐下来之后的老师学生开始边吃边聊,探讨彼此感兴趣的问题,这样的探讨、争论直到夜阑才会结束。钱钟书戏言:在牛津需吃够多少顿饭,才能毕业,指的就是这个。我有时会发一痴想,如果我们中国的大学是从周代的“乡校”、汉代的“太学”隋唐的“国子监”一路延续下来的,也许会更有底气和活力,因为根深才能叶茂,至少在校史上和牛津有得一拼吧。
②有段时间我租住在一个郊外的小镇Maston,这个小镇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多是一种别墅式的建筑。这些房子虽已有八十多年房龄,但在牛津绝对算不上老建筑,因为在这儿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老建筑亦随处可见。
③从这个小镇到我所在的研究所有一条捷径,那就是穿过牛津著名的“大学公园”,直达市内,全程大约有七八里路,基本上是纯任天然,以原生态的森林、小河、沼泽、野生草地为主,小河中经常可以看到有一队从容不迫、结队游弋的野鸭子。在路边有一块木质的指示牌,背面写了一句非常有趣宣传语:_______________。
④出了公园,就到了市内,附近坐落着几个有数百年历史的学院,每个学院的一个突出标志便是它的高耸入云的教堂——一种被歌德称为“上帝之树”的古老的中世纪哥特式建筑。沿着学院的外墙走不多远,就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路边有一个建于中世纪的大石屋,上面长满了青苔,石头上留存着一种苍黑色的印记,好像是经过漫长岁月濡染过留下的“包浆”。
⑤我所在的研究所的老师也来自于专业相关的各个学院,我的导师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教授,曾带我去她们学院参观。她所在的学院建于十七世纪初期,大致与莎士比亚同时期,四百多年校史,在牛津还不算太老的学院。
⑥关于这个学院还流传有这么一个故事:四百多年前学校初建时,礼堂用的梁柱等全取材于数百年才能长成的厚重、坚硬、光洁的橡木,非常气派。过了三百多年,这些橡木梁柱已经老朽,需要更换了,但要修旧如旧,到哪里去找这些百年才能成材的橡木?正在校方一筹莫展之际,负责校史档案的职员提供了一个线索:当年的学校捐助者给后人留下一封信,信中提到,捐助者当年在自己的庄园种下了几十棵橡树苗,现在三百年已经过去,正好成材,可满足需要。学校将信将疑,派人到贵族当年的庄园查问,果然发现了已经成材的三百多年的橡树园。
⑦我曾问过导师这个传说的虚实,导师说她是二战后才来到牛津读书的,不知究竟,但是这类事情在牛津、剑桥乃至英国发生是完全可能的,因为现在学院的财产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数百年来校父、校友们捐赠的土地和财产,这些构成了学校存在的坚实的财务基础,没有这个做家底,要把非盈利的大学数百年地延续下去是不太可能的。
⑧在英国生活期间,有时会遇到一些麻烦和不便。举个例子,我在牛津每天要走的那条公园小路,有一阵出现了问题。我当初选择在那个小镇租房,就因为有这条穿过公园直达市内的捷径,这样到我的工作地点,步行半个小时即可,沿途绿树黄花、小桥流水,野趣盎然。没想到刚搬过去半个月,牛津下了场大雨,把公园里的那条小土路给淹了。水虽然不深,刚没脚脖,但步行显然是过不去了。而此路不通,就只好绕行公园外的大路,那距离就大大增加了,要一个半小时才能走到研究所。
⑨论说在小镇住的人也不少,每天像我这样走这条便捷小路到市内的人少说也有二三十个,这样的问题显然也不是偶尔出现,为何公园当局就不能把小路整修一下,以方便行人呢?这话看似有理,但你要是固执已见就错了,因为你是完全从自己的利益考虑的,而公园当局考虑的则是一旦把小路垫高、水流隔断,小路那边的沼泽就会缺水干涸、路边的芦苇就会枯死、水中的生物小鱼、青蛙等等就会陷入绝境,河里的野鸭子的快乐生活也就走到尽头了……
(选自《散文》2020年第1期,有删改,作者系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
《在牛津》阅读题目:
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钱钟书的话,表面上看似在提倡多参加牛津大学这种庄重的晚餐,实则表明对牛津大学开放、个性、自由的学习方式的喜爱与认可。
B.文中插入三百多年橡树园的故事,主要为了表现牛津大学的捐赠者们坚守承诺、注重诚信的品质,证明财力支持是学校发展的坚实基础。
C.作者提及在牛津看到很多古老的建筑,并强调它们的初建时间或距离当代的时间,使文中看似零散的访学见闻被“历史厚重”这一主线串联。
D.作者常用“我在牛津的时候”“我所在的研究所”等类似的叙述腔调展开话题,使文章呈现出“实录”型散文的特点,体现了“散文即真”的审美理念。
5.第③段提到“大学公园”路边的指示牌上,有一句有趣的宣传语。结合上下文,拟写宣传语(用中文表达),并说明理由。
6.本文发表于《散文》杂志,下面为“录用通知书”,请合理揣摩并写出审稿编辑的录用理由,50字左右。
《散文》录用通知书
录用标准(三个关键词)你的·发现·表达
录用理由:
《在牛津》阅读答案:
4.B“主要为了表现牛津大学的捐赠者们坚守承诺、注重诚信的品质,证明财力支持是学校发展的坚实基础”错误,这个故事,是为了说明办一所大学不但需要恒产,更需要有恒心,需要一种超出一时一地,乃至超出自己这一代人需要的长远眼光。办大学实质上也就是在传承、守护文明。
5.参考示例1:它们才是此地真正的主人。
参考示例2:这些朋友的家,神圣不可侵犯!
参考示例3:感谢上帝,让这些天使降临此处。
理由:
①这个公园的特点是纯任天然,以原生态为主,呈现了自然事物的自由生长的状态,充分体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保护与尊重。
②公园当局不会因为考虑人类的利益,而选择牺牲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对自己作为主体之外的他者保持一种谦让态度。
6.①作者以“我”的视角展开访学记录,使文章带有鲜明的个人体验色彩;以学者视角,迅速关联中西方文化,使文章具有了浓厚的人文气息。②作者带领读者对自然与人文进行探寻、审视与观照,引发读者在学习方式创新、大学历史传承、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的思考,以“所发现”引导读者“发现”,给读者精神受到启迪。③作者用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方式,将牛津访学时的所见所闻所思记录下来,体现出对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的积极展示与表达。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