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门前流过的溪
①溪在门前小桥下穿过,瘦得像根弯曲的高粱秆。
②鹊雀窝沟里的这条溪没有名字,它瘦弱、普通。瘦弱得孩子踩一脚就把它踩断了,普通得山里到处都有,随便在哪里迈一步,都会踩着。所以,这样的溪,连起个名字的必要都没有。它在门前流了很多年,也确实一直没有一个名字。
③虽如此,它也由来已久了。久到哪朝哪代,我不知道。爷小的时候就有,爷的爷小的时候也有。溪水虽小,却真是很久远了。想想,我们居住的山沟,就是被溪水像刀锋一样在大地上一点点划开的一道伤痕。这溪,也许原来的水量很大,时间太久,它才老成这样。
④如此,这条老溪诞生于哪一天,我就不得而知了。也许是唐宋,也许是秦汉,还可能是上古,或者更早。那时候这里也许还是一片平原或者丘陵,柴草茂盛,荒无人烟,河水两岸,我想象着只有一些野狼或(a)风情万种的狐狸。
⑤溪水虽瘦,却也(b)源远流长。一条山溪,会有许多源头,像一只手臂伸出的手指,山就这样被它抓住了。或者更像一棵树,向大地深处伸出许多根子,水就被它吸出来了。门前这条溪,我看见它的许多源头,有的在地头的墙窟里,有的在山上的石头缝中,还有的就在一蓬柴草的根部。清凉的泉水,从不同的地方汩汩地流出来,向低洼处流下去,两条碰在一起,就合二为一,分不清彼此了。之后又有更多的细流加入进来,混合成山里的溪。
⑥汇流到门前的溪,有一股是从东山流下来的,流到门前,有一道几米高的瀑布,平时淅淅沥沥的,或流或断,雨季里水多了,就成了一条白练,日日夜夜哗哗作响,间或遇到暴雨,那里就呈现出一道(c)奇伟壮阔的土黄色瀑布,倾泻而下,隆隆有声。
⑦还有一股是从东山与北山之间的山沟里流出来的,从东北角跌宕而下,平时羸弱,遇雨丰盈。我常在这股溪水里戏耍,甚至粘着满脚的泥,就踩到水里,可是那溪不在乎,翻几个带着泥土的滚儿,顾自流去。没多远,被我踩脏的水就干净了,直到流远,没了踪影。
⑧我的脚下,还是那溪。
⑨也有时候,觉得这溪水太细,水量太少,就搬来石头,捧起泥沙,筑一道水坝,将溪水霸道地拦住,让先到的水等着后来的水。那些水聚集在一起,越聚越多,一片丰盈的水面,就显得很壮观,然后再猛然扒开水坝,看着那些水像羊群拥出圈门一样,争先恐后地逃走。我追着水头一起跑,那水头在窄窄的河沟里横冲直撞。看自己创造的奇观,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可是没跑出多远,我就追不上它了。我创造的那一股大水,也很快就消失了。溪流依然像平常一样,不急不缓,汩汩低语,不在乎我的捣蛋。对溪水没了兴趣,我就做别的更捣蛋的事情去了。
⑩那溪水能流得很远很远,远到鹊雀窝沟的许多人,都没去过那么远的地方。这是后来我才知道的。因为后来我也是随着那溪水的走向走出去的。
⑪在鹊雀窝沟,水走的路也是人走的路,人走的路就是水走的路,溪水七拐八拐的,人走的路也是七拐八拐的,人路和水路交叉的时候,水少人就一步迈过去,水多就在水中扔几块垫脚的石头,人踩着那石头跳过去。水再大的时候,就脱了鞋,光脚丫子蹬过去,不过这样的时候很少。冬天水变成冰,满河沟银白,水占了人的路,人就在旁边的山坡上铲几锹沙土,垫到冰面上,继续走出人的路。
⑫门前的溪,流出鹊雀窝沟,就融入到一条河里去了。那河流过二里之处的傅杖子,继续向山口外流去。傅杖子是一个大一些的村庄。大队部在这里,就像县衙在这里一样。傅杖子有供销社的代销点儿,那是附近唯一的商业场所,人们在这里打酒买醋,卖鸡蛋买咸盐。这里有学校,也是我上过小学、中学的地方。
⑬许多条溪汇集到一起,溪就变成了河。当溪融入到河中,溪就不存在了。
⑭河水继续流淌,在十里之外,又与另一条河水融合在一起,那条河已经是一条很像样子的河了,因为它有了自己的名字。就像有出息的人,才配正儿八经地叫出一个大名一样。它叫星干河。
⑮星干河是两条河流汇合到一起的,一条来自三星口,一条来自干沟,各取一字,(d)不偏不倚。星干河汇流的地方叫木头凳,这是公社所在地,这里是一个镇子,有公路,有集市,还有医院。第一次来这里是我七岁的时候陪奶到医院看眼睛,只是住了几天院回家后,奶已经失明的眼睛还是什么也没看见。我在这里上过一年中学,之后就远走他乡了。
⑯星干河在木头凳继续向西流过几十里,汇入青龙河,星干河就不存在了。
⑰青龙河是一条很大的河,曾经水量充沛,能行大船,考古发掘,两岸多商代遗
址,这个县也因此河得名。我曾在县城工作十八年,并且娶妻生子。我在县城过起了完全不同于鹊雀窝沟的日子,但是我的父母兄弟还在鹊雀窝沟。
⑱青龙河向南流淌,经百里入海。至海边,河流就不见了。而我也随着河流来到海边这座城市,融入城市的人群,居住、生活。
⑲我与门前的溪,沿着同样的路,走出了鹊雀窝沟。
⑳就像在青龙河里找不到鹊雀窝沟的溪,在海里找不到青龙河一样,在海边这座城市里,也同样找不到鹊雀窝沟的我。
(取材于海津的同名散文)
17. 文中(a)(b)(c)(d)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a) B. (b) C. (c) D. (d)
18.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将抒情寓于叙述、描写之中,蕴藉含蓄,文章情景交融、情理相通,通过对溪的描写感悟出人生的哲理。
B. 鹊雀窝沟的溪虽瘦却源远流长。它要翻越高山,跨越沟坎,才能成就有名字的河。
C. 结尾处抒发出了鹊雀窝沟的溪消失在青龙河里的遗憾,也表达了“我”在海边的城市里改变了最初模样的深深的怅惘。
D. 文章筑坝拦溪这段文字,表现了孩童对溪的好奇,增添了情趣,也巧妙表达出溪会冲破任何束缚流向远方的内涵。
19. 理解下列句子含义。
①我在县城过起了完全不同于鹊雀窝沟的日子,但是我的父母兄弟还在鹊雀窝沟。
②我与门前的溪,沿着同样的路,走出了鹊雀窝沟。
20. 作者着力描写“鹊雀窝沟”这条没有名字的溪,却不以“星干河或青龙河”这样有名字的河为写作的主要对象,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解析】
17. C 18. C
19. (1)虽然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如同溪水的源头仍在鹊雀窝沟一样,我的生命的源头和根基也仍在鹊雀窝沟。(2)溪跨越空间,翻山越岭,融入了更大的水,成为了一条很像样子、有了名字的河;我也历经时间,超越坎坷,走出了鹊雀窝沟,完全融入了大城市,成了有出息的人。
20. ①溪在“我”生活的鹊雀窝沟,它在门前流了很多年,“我”对溪非常熟悉。②溪水虽然瘦,但源远流长,“七拐八拐”流入了“星干河”之后又汇入了更大的“青龙河”,完成了从“没有名字”到“有名字”的成长变化,它象征和“我”一样的普通人,从“鹊雀窝沟”走出成为有出息的人,融入城市的人群成就文明的城市。③以写“鹊雀窝沟的溪”为主,切合题目“门前流过的溪”,巧妙地串连了文章且寓意形象而深刻。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辨析能力。
A项,风情万种:流露出来的男女相爱的感情非常多。此处用来形容“狐狸”运用了拟人修辞,使用恰当。
B项,源远流长: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此处用来形容“溪水虽瘦,却也” 源头很远,水流很长,使用恰当。
C项,奇伟壮阔:形容事物美好繁多,形成盛大壮丽的景象,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此处用来形容“土黄色瀑布”,与事物美好繁多不符,不合语境。
D项,不偏不倚:原指儒家的中庸之道,现指不偏袒任何一方。此处用来形容“星干河”名字由来,从两条河各取一字,不偏袒任何一方,使用恰当。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C项,“结尾处抒发出了鹊雀窝沟的溪消失在青龙河里的遗憾,也表达了‘我’在海边的城市里改变了最初模样的深深的怅惘”错误。溪水汇入青龙河,最终汇入大海,它象征和“我”一样的普通人,从“鹊雀窝沟”走出成为有出息的人,融入城市的人群成就文明的城市,并无遗憾怅惘之情。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重点句子含义的鉴赏能力。
(1)由“想想,我们居住的山沟,就是被溪水像刀锋一样在大地上一点点划开的一道伤痕”和“我在这里上过一年中学,之后就远走他乡了”可知,“我”从下生活在溪水边,一直到“我”上过一年中学才开始远走他乡,由“我在县城过起了完全不同于鹊雀窝沟的日子”可知,“我”在县城过的生活与以前在鹊雀窝沟的日子不同,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但是我的父母兄弟还在鹊雀窝沟”可知,我的生命的源头和根基也仍在鹊雀窝沟,就如同溪水的源头仍在鹊雀窝沟一样。
(2)文章一至十三段在叙述作者一直生活在一条没有名字的溪水旁,由第十四段“……那条河已经是一条很像样子的河了,因为它有了自己的名字。就像有出息的人,才配正儿八经地叫出一个大名一样。它叫星干河”溪水开始有名字,第十五段、十六段溪水交汇星干河,后汇入青龙河,最后到海。结合文章第十一段“那溪水能流得很远很远,远到鹊雀窝沟的许多人,都没去过那么远的地方。这是后来我才知道的。因为后来我也是随着那溪水的走向走出去的”和第十九段“我与门前的溪,沿着同样的路,走出了鹊雀窝沟”可知,“我”像溪水一样,从下生活在溪水边,一直到“我”上过一年中学才开始远走他乡,历经时间,超越坎坷,走出了鹊雀窝沟,完全融入了大城市,成了有出息的人。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作者思路以及对文本进行个性化探究的能力。
①由文章第一段“溪在门前小桥下穿过,瘦得像根弯曲的高粱秆”和第二段“它在门前流了很多年,也确实一直没有一个名字”可知,溪在“我”生活的鹊雀窝沟,“我”对溪非常熟悉。
②运用了象征和手法,文章一至十三段在叙述作者一直生活在一条没有名字的溪水旁,由第十四段“……那条河已经是一条很像样子的河了,因为它有了自己的名字。就像有出息的人,才配正儿八经地叫出一个大名一样。它叫星干河”溪水开始有名字,第十五段、十六段溪水交汇星干河,后汇入青龙河,最后到海。结合文章第十一段“那溪水能流得很远很远,远到鹊雀窝沟的许多人,都没去过那么远的地方。这是后来我才知道的。因为后来我也是随着那溪水的走向走出去的”和第十九段“我与门前的溪,沿着同样的路,走出了鹊雀窝沟”可知,“我”像溪水一样,从下生活在溪水边,一直到“我”上过一年中学才开始远走他乡,历经时间,超越坎坷,走出了鹊雀窝沟,完全融入了大城市,成了有出息的人。
③以写“鹊雀窝沟的溪”为主与题目“门前流过的溪”相照应,文章一至十三段在叙述作者一直生活在一条没有名字的溪水旁,第十五段至十八段写溪水交汇星干河,后汇入青龙河,最后到海。第十九二十段作者感叹自己像溪水一样走出了鹊雀窝沟,巧妙地串连了文章且寓意形象而深刻。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