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增殖” 是《生物1(必修)──分子与细胞》第六章第1节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之后,来认识细胞这个系统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其中有丝分裂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丝分裂教案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不同样式的细胞周期图示及表格,能阐明细胞周期的概念。
2.通过观看高等植物有丝分裂过程动画、显微照片及模式图,能说出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行为变化特点及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及意义。
【难点】区分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复习导入,细胞周期中,间期细胞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追问:细胞进入分裂期后,在分裂间期复制合成的DNA分子如何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呢?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变化
教师播放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动画,提问:人们根据染色体的行为,把有丝分裂分为几个时期?分别是什么?
(分成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时期。)
讲解: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是为了便于研究而人为划分的,实际上有丝分裂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
教师展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显微照片和模式图,提问:通过与分裂间期对比,前期什么物质消失了?什么物质出现了?
(核膜、核仁消失了。此外,染色质也消失变为染色体了。)
提问:染色质和染色体有怎样的关系呢?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形式。)
教师讲解:此时每条染色体包括两条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这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共同的着丝粒连接着。
教师总结:除此之外,在前期时细胞的两极发出的纺锤丝会形成一个棱形的纺锤体,染色体和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就是前期的特点。
提问:观察模式图,有丝分裂中、后期染色体行为有什么变化呢?学生讨论。
(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细胞中央;后期染色体一分为二,移向细胞两极。)
教师讲解:有丝分裂的中期染色体排列在一个平面上,这个平面类似于地球的赤道,因此我们称它为赤道板,但是它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中期的染色体形态、数目最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纺锤丝牵引着姐妹染色单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提问: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在形态和数目上有怎样的关系?
(形态和数目均相同。)
师生总结:后期时细胞的两极各有一套染色体,两套染色体完全相同,每一套染色体与分裂前亲代细胞中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也相同。这样保证了亲代和子代细胞间DNA的数量不变,从而保证了遗传的稳定性。
再次播放有丝分裂的过程动画,组织学生重点关注末期的变化,提问:对比前期和末期,有什么区别?细胞壁是如何生成的?同桌交流3min。
(末期染色体、纺锤体消失,出现了新的核膜和核仁;出现了细胞板,在细胞板上形成了新的细胞壁。)
教师总结:经过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的遗传物质都与亲代相同。
(三)巩固提升
组织学生用橡皮泥等材料,模拟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变化,组织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辨别各个时期。
(四)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主要内容及本节收获。
(五)布置作业
以曲线图的形式绘制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目的变化。
四、板书设计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有丝分裂教案最新 有丝分裂教案精选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更多最新优秀资讯请继续关注查字典网站!
【有丝分裂教案最新 有丝分裂教案精选篇】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