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即将开始,对于考场规则同学们都了解清楚了吗?知道哪些行为会被判为作弊吗?作弊有哪些后果、参加考试为什么会犯法?小编整理高考考场上被判作弊的行为以及被判作弊的后果相关信息,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对考生“违背考生公平、公正原则”,出现各类违反规定行为的都有明确规定:
1.有考试违纪行为之一的,取消该科目的考试成绩。
2.有考试作弊行为之一的,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科、各阶段成绩无效。
3.参与团伙作弊等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同时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
4.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由公安机关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追究刑事责任。
截至2018年6月,全国法院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123万例。共限制1222万人次购买机票,限制458万人次购买动车、高铁票,限制失信被执行人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及高管28万人,累计拘留失信被执行人27.9万余人次,限制出境2.8万余人次。失信的后果,比你想象的严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同时,界定了考生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的4种违法行为。
1.组织作弊的;
2.为他人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
3.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考试试题、答案的;
4.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
就在今年2月,陕西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组织高考作弊案作出终审判决,组织者、枪手、考生家长均获刑。
除了罚款,这些作弊者都面临牢狱之灾。组织考试者判了一年多到两年多的有期徒刑,代替考试者判处拘役数个月。
考试作弊除了要接受违法违规处理外,未成年考生的作弊行为要通报其所在学校记入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成年考生的作弊行为要记入考生诚信档案并纳入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并把作弊情况向其所在学校或单位通报。在职考生由所在单位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这意味着,考试作弊除了要接受处理和问责以外,其失信行为还将记入个人诚信档案,成为人生的严重污点而影响一生。
所以,同学们在参加高考是要小心谨慎。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考场上被判作弊的行为以及被判作弊的后果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资讯敬请关注可圈可点教育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