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10天怎么安排 ,还有20天,2021年新高考将拉开序幕。 冲刺阶段,如何复习才能确保高效?哪些地方还有提升空间,哪些是关键的“得分点”?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一些高考冲刺阶段的复习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
短短10天,语文成绩不会有太大改变?那可错了!复习时有的放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首先要侧重回顾整理,抓住得分增长点。对于一些长期无法解决的突出难点可适当放手,将重点试题、笔记作一次整理,巩固知识体系。古诗文复习,记牢、记准还得动动手,易错字常写,不要“丢低级分”。修辞、病句题应反复放到语境里,理解为什么对,为什么错。文言文的翻译练习要坚持,“字字落实,宁少勿错”是关键。
其次要研究试卷,强化重点和难点。反复琢磨八省适应性考试试卷,强化考点,适应重、难点题型,规范答题意识。如现代文阅读Ⅰ板块重点把握议论文的知识要点,Ⅱ板块重点突破小说与散文的艺术特色鉴赏;古诗文阅读板块把重点放在规范文言文翻译、理解诗词鉴赏术语上;语言文字运用板块重点训练语言连贯、修辞与标点、内容概括和句式变换;写作板块重点提升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论据运用、文章出彩、应用文文体写作等技巧,尤其不可忽视任务情境。
第三要进行“保温”训练,确保手感不生疏。尽管高考日益临近,仍要坚持每日积累作文素材。每天训练以40分钟为宜,多练典型题、新题,少练偏题、怪题、旧题。对于已训练过的作文材料,可回头看,吃透提示语,并划出要点。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选引材料不要照抄,采用点题、扣题的形式更好。拟题要一目了然,“怪题”并不吃香。开头不必标新立异,实际入题更稳。结构切勿一段到底,句末要加句号。不会写的字换个字塞进去,尽量不涂改,保持清爽卷面留下“印象分”。
数学
作为备受关注的高考数学学科,最后10天,我们应当如何复习应对呢?
回归教材,重视基础知识复习。首先要回归教材,理清数学基本概念以及教材中的公式、定理。特别是新高考强调考查数学的本质,我们更加应当加强对数学基本概念的复习与理解。此外,还需要适当关注教材中的课后阅读材料。整理错题本,解决过去的错点,做题时注重通法通则,忌钻难题怪题。
把握主干知识,以不变应万变。正所谓“万变不起其宗”,数学学科知识丰富,同时蕴含着多种多样的数学思想方法,考前复习,应冷静应对,切忌面面俱到。考前复习时间短,要立足于把握主干知识,理清主要模块知识脉络,线条宜粗而不拘细节。例如函数模块知识的备考,应当把数学必修教材中的“函数”与选修教材中的“函数与导数”进行对接,重视函数的基本概念、函数的图像及其基本性质,同时重视利用导数方法研究函数,将二者融合起来就行了。试题是不断变化创新的,只要我们抓好了主干知识的复习,就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理顺心态,经得起“解题挫折”。新高考,不一定最后面一个题就是最难的题,要有心理准备。复习与考试都需要有好的心态,良好的心态可以化解许多压力。有些同学由于较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下,高度紧张,容易导致“高考焦虑”或“考试抑郁”,复习效果甚微,考场上心慌意乱,拿到试题匆忙下笔,导致解题犯“低级”错误,要适当审题。考前适当做些基础题或中等难度题,保持“题感”。
听力能成“增分项” 写作时间要留足
英语
英语复习,词汇是基础,这个阶段,词汇一定要重新过一遍。考生在加强词汇学习时,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多读、多记经典句式。
重视题型训练,提高复习有效性。将学科知识整合,按基础知识类型进行归纳,主要将谓语动词、非谓语动词、状语从句、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特殊句型结构等内容梳理一遍,形成知识网络图。模拟试题训练要适度,落实基础知识,不去做难题、偏题。
听力是增分点,每天必须听足二十分钟,可多听不同的主播声音。听力训练放在下午最佳,尽量和高考时间同步。
每天坚持4到5篇文章的阅读。阅读理解要善于总结策略和技巧,避免主观思维定式,要灵活处理语篇信息和深层理解。
完形填空一定要通读全文,带着选择的单词或短语通读,边读边思考,关注词汇复现、上下文的逻辑线索和基本的生活常识,尤其要理解语篇的背景知识与阅读材料间的联系。
写作是今年新高考的亮点。考生可积累一定的句型、范文,用好过渡词和个别主从复合句,在提高档次上下工夫。值得注意的是,针对“读后续写”题型,要留足谋篇布局的时间。这里给出“三步法”,第一步是通读语篇,提取原文主要信息。即理清人物、地点、时间、事件、原因和怎样发展。第二步是构思注意逻辑。情节要合情合理,续写内容和所给内容要注意逻辑性,还应符合现实发生的真实性。第三步是优化语言。不必追求高大上的词汇,朴实自然、贴切的词语更好。可适当的描写侧重点,紧扣段落首句的情景进行续写,回避过多的心理描写、场景和对话。
大结构烂熟于胸 小知识一见如故
历史
2021年高考历史学科的组考与命题发生重大变化,备考策略也需要进行调整。在冲刺阶段,进行历史学科的复习,不妨参考以下建议。
落实考点,颗粒归仓。对所有的知识点进行扫描,在阅读教材时,考生需要紧扣文本、注释和地图。阅读要做到逐页、逐段、逐行、逐字、逐标点,同时结合前几轮所做的笔记,提炼思维导图,做到大结构烂熟于胸,小知识一见如故。同时,务必落实反复出现的经典考点。
研习真题,紧扣主题。今年起历史的命题权下放到各省,这使得八省适应性考试的试题成为备考题型和风格研究的首要方向。总体上,命题风格与全国卷仍有较强的联系,因此可选择全国卷以及符合全国卷风格的试题进行训练。回顾近年,历史试题基本以主干知识、重要史实为依托,强调能力立意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复习时,考生要关注近年、近月的热点时政,要关注国家大政策方针,要关注国际热点在时空上的历史回望。
关注素养,承接创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试卷的内在灵魂,考生要有专门的思考,并熟练运用到解题过程之中。高考常考常新是一个基本特征,新题型层出不穷,考生应对的最佳方法是强化读题审题能力,细致、精准审题能闯过创新题型的第一关。但应对题材的新颖,需要具备扎实的历史功底,甚至是接近历史专业的学术能力,学有余力的考生可以找一找高等院校中的一些自主招生试题练练手,以期了解大学历史研究的入门途径,也算是承接试题创新的良策。
减少过失性失分 掌握“抢分”技巧
物理
重拾教材,就是与牛顿对话,与历史对话,与编者对话,与未来对话,也与高考命题者对话。必修1、2,选修3-1、3-2可以粗看,大部分内容可以一目五行地阅读。选修3-3、3-5则必须细看,一字不漏地阅读一遍。
整理主干知识,整理错题本。分单元、分章节、分模块、分专题覆盖每一个知识点。用属于自己的一根主线将各部分串起来,就一定会有“一览众山小”的惊喜。
沉淀习惯,减少过失性失分。调查发现,考生几乎每科都会有一处过失性失分。这些失分大致可分为:审题失分、情绪失分、策略失分、计算失分、笔误失分。比如我在株洲二模考试阅卷时,曾发现过一位同学字母k的上部分写在答题框的外面,在扫描时被切掉了。毫无疑问,从答题卷面来看,阅卷老师是不能给分的。
我也有几个实验题的“抢分”技巧。第一,记住几种测量仪器的估读,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方法要牢记在心。第二,实验作图题务必使用作图工具。第三,实验数据的处理一定要注意有效数字的要求。
计算题还得书写规范,避免不必要的扣分。这里也有几个答题技巧,比如用“方程”法抢分,切记计算题每一个有用的公式都是计分的。考生还可将计算题答题步骤,写成一首小诗样式,即一行一行地分开写。同时要养成使用规定符号的习惯。例如,用R既表示半径,又表示电阻;用E既表示电场强度,又表示电动势,还表示能量。出现这种情况,可用此字母加上标或下标来表达。
基础题不失分 错题着重攻克
化学
作为湖南省新高考的第一年,也是自主命制化学题的第一年,如何妥善应对是广大考生、家长和老师都很关心的问题。
今年的试题很可能会在稳定的基础上适度创新,体现湖南特色。关注主干核心知识永远不会错,如化学与生活、阿伏伽德罗常数、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热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官能团与反应类型、原电池与电解池、溶度积、实验基本操作等仍是热门考点。同时也要关注近年的新趋势,如反应历程题(含活化能、催化剂等)、物质结构题的新形式和与量有关的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新变化等。总之考题既会“涛声依旧”也会“推陈出新”。
如何充分利用最后10天呢?
一是整理听课笔记,归纳并熟记相关要点。如常见物质的颜色、同主族元素的元素符号和元素名称、离子半径比较的方法、典型的化学方程式等,将最基础的知识和方法记牢,确保基础题得满分。
二是回看试卷和做过的错题,反思和总结解题方法,规范思维模式。近年考题讲究从真实情境出发、解决实际问题,但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方法一定在课内,在之前做过的题中都会有所体现。形成思维建模后,新情境迎刃而解,争取难题得高分。
三是维持“手感”。最后二十天不必去钻研难题,但还需练一练基础套题,维持“手感”,保持好做题的状态,一般两、三天做一套就行了,特别注意要认真审题,规范作答,维持良好的思维和答题习惯,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四是保持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不管自己目前的成绩如何,保持一份平常心,学习之余邀三五好友去操场走两圈,适度活动一下身体,有了良好的状态,加上高考题往往比模拟题做起来更顺手,高考多得几十分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复习注重框架 答题注意控制节奏
政治
政治学科基本原理的复习,应遵循先框架后具体内容的原则。这一阶段要注意对每一本必修进行整体把握,熟悉知识结构与脉络,在此基础上再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其次,遇到问题时要回归教材读细节。知识应用方面的错误往往来自于对基本原理的掌握度不够,只记得标题,没理解内涵,容易出现用错的情况。另外,再次观摩真题,分析高考真题的答案结构与要求,尽可能地模仿。
要在答题时提分,客观题要用好直选法,不过分依赖排除法。排除法要求能去除知识性逻辑性错误。直选法更关注对题意的准确把握。当同学们答题过程中遇到对题肢二选一无法抉择的时候,不要把精力过多地放在寻找知识性错误上。应该再次审读材料,概括中心思想,研究哪个题肢更符合材料的主旨和问题要求,根据题意直接锁定答案。
主观题答题时,要增强结构意识、主体意识,用好知识储备与材料提示,遵循由近到远的原则进行合理联想。注意问题的结构有助于提高答案的完整性。答案的组成最后与问题的结构是匹配的。要对问题的结构进行有效的分析,注重对问题的正面回答,分析部分要针对问题写。读好材料,分层次、分要点提取关键信息,合理处理材料,让材料为回答问题服务。
在考试节奏方面,高考政治选择题平均1分钟以内一个,按照考试时间合理分配答题时间,按顺序答题,遇到难题不要恋战,过分消耗时间并不能提高正确率。主观题平均10分钟一个,可根据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交换答题顺序。审题时应放慢节奏、审清题再作答。组织答案时要加快进度。
熟悉题型和考题分布 利于增加自信
生物
今年是新高考改革实行生物学科赋分的第一年。
首先,要把握高考生物的考试题型与考点内容。熟悉后有利于增加考试自信,增加得分。
失分的主要原因包括专有名词写错、书写不规范、用词不准确;答题条理件不清,缺乏解题方法和技巧;长句应答,解释生命现象的原因逻辑关系不清;遗传图解书写不规范,不写出“亲本表现型、子代表现型”等必要的文字。若是伴性遗传,要在表现型之后注明性别,如“白眼雌蝇”“色盲男性”。
对非选择题,答题时建议用生物学专用术语回答,或用推理计算得出的符号或数据等回答。联系所学知识,找到适合的专用术语,推理计算得出符号、数据等填空,力求准确、全面。当不知填什么或填多种情况都行时,不妨揣摩出题者的出发点,是为了考查中学里的什么知识点及相似的知识点。
生物科得高分的关键点是拿下选择题,一般来说不会太难,应争取拿满分。
选修题尽量不失分。选修一以教材为本,识记为主,故只要考得不偏,拿满分是可能的;为了平衡难度系数,选修三的题目也不会太难。
对于实验题,为了使实验描述更清楚应进行分组标号,如用甲、乙、丙或A、B、C。其次,在实验设计中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排除一些无关变量的影响。如所用实验材料要相同、实验试剂要相同或大致相同、实验器具要相同。另外,所用处理方法要相同且适宜。做好规范大题,较少失分,是成功的又一关键。
从模拟考卷入手 制定冲刺复习方案
地理
不少同学学习地理比较困难,地理不是优势科目,而“得选择题者得天下”,有一定道理,因为选择题分值48分,占比大,往往比综合题更易多得分,再通过赋分,高分效应明显。我觉得同学们都要精通选择题解题技法,首先,解答选择题遵循的原则是细心。
其次,答题要做好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审材料,可圈出重要材料和数据。对文字材料,须注意时间、地点、新名词等;对图像材料,须注意图名、图例、指向标等;对表格材料,须注意单位、总量与比重等。
第二步是审题干。须注意关键词、限定词。
第三步是审选项。须注意选项的说法正误、选项是否符合题意、是否为雷同项等。针对选项,常见的错误主要包括因果颠倒、前后矛盾、表述绝对化、概念混淆、表述错误或不完整、以偏概全或以点带面等。
对此,主要通过排除法、比较法、优选法、逆推法判断选项正误。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高考倒计时10天 高考倒计时10天怎么安排 ”的全部内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可圈可点网。